谈《琵琶记》中的“抑情就理通今古”(一)
琵琶记诗赏析
琵琶记诗赏析《琵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由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作。
这部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
本文将对《琵琶记》进行赏析,探讨其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看《琵琶记》的背景和作者。
《琵琶记》是白居易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创作的一首长诗,全诗共60首,以叙事诗的形式,描写了唐代宫廷中的琵琶女李师师的生平遭遇和情感经历。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明快、朴实的风格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琵琶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琵琶记》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
首先,从艺术魅力来看,《琵琶记》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中琵琶女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诗中对李师师的描绘细腻入微,如“纤纤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金井梧桐,玉鸭雕梁,醉里且歌且笑,无人知是何年”等句,都展现了她的美丽和才情。
同时,诗中还描写了她与君王的爱情纠葛,展现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这些描写都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物形象的深刻把握和生动表现,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魅力和张力。
其次,从文学价值来看,《琵琶记》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通过对李师师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宫廷中的生活风貌和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同时,诗中对爱情、人生、命运等主题的探讨,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例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长安城里头,万户送秋雁”等句,都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综上所述,《琵琶记》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
它不仅在艺术魅力上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在文学价值上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思想意义。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琵琶记》将会一直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人学习和赏析的经典之作。
《琵琶记》多重内涵探析
《琵琶记》多重内涵探析——《琵琶记》主题之我见班级:汉语言101班姓名:陆欢学号:10011117 就文学作品的主题而论,我们应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其主题的历史变换,而不是一般地以当代眼光作为单纯的价值判断。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亦是如此。
而种种不同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丰富了伟大作品的内涵。
由于《琵琶记》剧作人物的复杂性和情节的悲剧性,所以自问世以来其主题就一直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教”说这种说法是明清时代正统的解说,以高明的思想为切入点,认为《琵琶记》的主题就是“想通过对封建纲常的说教来拯救社会”。
《琵琶记》写了孝子贤妇的故事,因而有助于世教。
封建统治阶级重视它,认为它可以“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
”(毛声山评本《琵琶记·总论》)结合作者生活经历,高明出生在书香世家,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是一位有着强烈人世之心和浓厚封建思想的文人。
面对元末封建伦理道德的崩溃和政治的腐败,他试图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净化世风对元末社会的动乱以及封建伦理道德所受到的破坏,作者希望通过恢复纲纪来达到社会的安定。
《琵琶记》的再创作正表现了作者希望从儒家经典原始本义来达到追求完善伦理道德的目的。
二、“揭露黑暗”说这种说法从忠孝两个方面入手,认为其主旨为“揭露封建礼教制度、科举制度及仕官旅程的罪恶与黑暗”。
有人曾这样评论这部作品:“《琵琶记》是一出因科举制度的利绾名索而造成的家庭悲剧。
”在正常社会条件下,追求功名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悲剧。
悲剧的形成,正在于吏治的腐败,导致饥荒遍野;在于一入宦海,身不由已。
另外,以《琵琶记》的具体描写,其中正深刻地揭示了礼教制度下的家庭生活,如实地展示出了试图以合乎礼教方式行动的男女主人公,因礼教本身的矛盾而招致灾难。
这在明清人看来是“忠孝”两难的矛盾,本质上却正显示出礼教制度本身的巨大缺陷,昭示出了这种伦理社会之中人们行事的软弱,以及他们无可奈何的处境;只要礼教制度不加以改变,夹缝中两难的处境便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论《琵琶记》的悲剧精神
论《琵琶记》的悲剧精神《琵琶记》是元末南戏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剧作,它展演了一出悲欢离合的家庭伦理悲剧,是一部中国古代悲剧经典,其悲剧精神丰富而复杂。
它首先是一部生活悲剧,又是一部时代社会的悲剧。
下面拟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其悲剧精神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从戏剧冲突和伦理上揭示其悲剧精神。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颇有特色,全剧的核心冲突不是批判性的,而是关乎两股互不相容的伦理力量,通过蔡伯喈的遭遇,揭示了“忠”与“孝”这封建时代两大基本伦理观念的冲突。
该剧的情节沿着两条线索发展。
一条写蔡伯喈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五娘在家中的种种苦难。
既集中笔力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的罗网中辗转无奈,又酣畅地写赵五娘饥寒交迫,陷入绝境,比较广阔展示出生活画面。
在关目安排上,特别注意让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
例如前边写了蔡伯喈蟾宫折桂,杏园奉宴,志得意扬,后边接着写赵五娘典卖钗梳首饰,勉事姑嫜;前边写了蔡伯喈洞房花烛,后边接着写赵五娘自食糟糠,公婆愧悔自己误责媳妇,一亡一病;前边写蔡伯喈中秋赏月,后边接着写赵五娘剪发买葬、罗裙包土埋葬公婆后,背着琵琶上京寻夫。
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观众加深了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认识,在深切地同情赵五娘苦难的同时,体悟到封建伦理纲常的荼毒。
另一方面,写蔡伯喈在锦衣玉食荣华的时候,时常忧心忡忡,既挂念穷困的家乡,又感受到宦海生涯的不易。
优裕闲适的环境与人物苦闷沉重的心态,也形成了鲜明的反衬。
这些巧妙的安排,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其悲剧精神,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二、从《琵琶记》所写内容来反映其悲剧精神。
戏剧围绕“三不从”展开: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所叙写的是“子孝与妻贤”的内容。
首先,所谓“三不从”的情节,反映了以蔡公、皇帝、牛丞相为代表的纲常伦理的现世权力对蔡伯喈个人意志的压迫。
他虽然被塑造成一个孝心昭著、恪守经训的形象,但他也有对新婚妻子的爱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些都因为与君亲之命相冲突而不能满足。
《琵琶记》读书笔记
《琵琶记》读书笔记《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由元末明初的剧作家高则诚所创。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传奇之作”,它融合了深厚的情感、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了我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作品中,赵五娘与蔡伯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将人间真情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赵五娘坚贞、善良、孝顺,为了支持丈夫蔡伯喈的求学之路,她甘愿忍受贫困与艰辛。
而蔡伯喈在功成名就后,面对新娶的妻子与旧日的誓言,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被赵五娘的无私与坚韧所打动。
她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她的形象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伟大与崇高,也让我对封建礼教下的女性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蔡伯喈的矛盾与挣扎也让我深感人性的复杂与脆弱。
他在封建礼教与个人情感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除了深刻的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写外,《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也让我叹为观止。
作品中的曲词优美、音乐动听,将戏曲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品在舞台表演上也极具特色,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思考方面,《琵琶记》引发了我对封建礼教的深刻反思。
在封建社会中,礼教束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赵五娘与蔡伯喈的爱情悲剧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与平等,也让我更加关注女性地位与权益的问题。
总的来说,《琵琶记》是一部充满情感、艺术与思考的杰作。
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压迫以及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我相信,《琵琶记》将会一直影响和启发着后人,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琵琶记》中的传统纲常伦理思想
论《琵琶记》中的传统纲常伦理思想作者:汤子敏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01期摘要: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道德观念的表现。
对戏剧文本进行伦理解读能够更有力的把握社会道德,体验道德心理。
《琵琶记》作为我国经典的古典戏剧作品,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全方位展现了封建社会伦理关系和社会道德的发展。
本文以作品展现的社会伦理关系为基础,进一步解析其背后的道德观念。
同时,在今天的学术视野下,对传统纲常道德对于人性之塑造提出思考。
关键词:《琵琶记》;纲常伦理;封建思想南戏所表现的内容,多涉及家庭人伦与婚姻变故。
其中艺术成就与影响最大的,当属高则成的《琵琶记》,它主要讲人伦、爱情的复杂变故,是南戏选材、思想、艺术等方面特征的集中体现。
[1]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结婚后想过幸福生活,他的父亲蔡公不从。
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在牛丞相逼迫之下伯喈只好答应与他女儿结婚。
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他的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
他想念父母,想辞官回家,朝廷却不答允。
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2]。
一、传统纲常伦理关系的基本层面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运动中,占据主干地位的是儒家伦理思想。
其中儒家的“三纲五常”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最高的政治原则和伦理原则,是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道德规范。
而《琵琶记》的盛传,正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诉求,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1.家庭伦理关系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思想非常重视调节家族成员关系的家庭伦理。
儒家传统伦理的典型特征的价值观就是整体至上,成员都要以家族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家族利益。
儒家思想提出了“三纲五常”,董仲舒从中提取三伦---君臣、父子、夫妻。
这就抓住了封建宗法等级体制的主干,维护了这三种关系,对于稳固封建统治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琵琶记读后感
【 - 话题作文】第一篇、看《琵琶记》有感琵琶记读后感原因种种,迫得我不得不打起精神看一些有名的没名的古文,辛苦了一场,不说上一两句,总觉得吃亏了些《琵琶记》是高明元末的作品,据说是成就比较高,影响也比较大的一部作品,作品围绕陈留书生蔡伯喈新婚不久,迫于父命,上京赶考,中得状元,既而被牛府强行留于京城入赘,而蔡原妻赵五娘在家侍奉双亲,因家乡遭遇严重灾害,翁公婆双双饿死,不得已赵五娘弹唱琵琶词行乞到京城寻夫展开。
为的是宣扬贞烈和忠孝。
大道理我不懂,也不想谈论。
只是有些好笑,古人也挺有意思的。
从《西厢记》,到《牡丹亭》,到《琵琶记》从张生到柳梦梅到蔡伯喈,个个都是状元,让人不得不怀疑,状元当真就这么好中?我查证了一下,从秀才到举人到进士到状元,从童试到乡试到会试到殿试,从县到省,从省到中央。
是真真正正地过三关斩六将,而最终结果是第一甲才限三名,头名才是状元。
据说科举考试并不是年年都有,换言之,状元是集全中国数年的第一名,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故,历代状元,有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我特意留心了一下,鼎鼎大名如范仲淹,张先,苏轼,欧阳修都是进士。
而七岁能文,有神童之誉的晏殊,也只不过是赐同进士出身。
真正地狀元,我仅仅是在以上三部戏曲里才看到。
这和中国只一个李嘉诚,美国只一个比尔盖茨,而言情小说里处处都是李嘉诚和比尔盖茨有什么不同?只不过,言情小說,以爱情为主,讲述的是现代版的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出发点有別,可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再说,古人不也是擅说才(财)子佳人的故事么,你看那个祭伯喈,才新婚2个月就赴京赶考,高中后,又被人看中相貌文才,端的是青年俊才,其原妻五娘新婚时也是青春貌媚,可比桃李。
古代,男二十时,要行一个成年礼“束发戴冠”。
女,十四,就称为及笈之年,即可嫁人,蔡氏父母言称没有七子八婿,仅一独子,此等婚姻肯定不会是在蔡伯喈岁数太大时才办。
由此推算,蔡伯喈大婚时,顶多二十出头。
正是男俊女俏男才女貌的时候,可是,文中一再强调,蔡氏父母八十有余。
三谈《琵琶记》
和认识 。
是统 治者所 要求 的 , 而尽 忠 即意味着 不 能尽 孝 , 琵琶 记》 然 《 中黄 门 官劝慰 蔡伯 喈 “ 毕竟事 忠事 亲一 般 道 , 生 怎全 的忠 和孝 ” 说 明封 人 , 建伦理 体系本 身存在 着矛盾 , 也反 映了作者 当时所处 时代 的现实状 况 。高 明生活的元朝 是我 国历史 上第一个 由少数 民族 统治者建立 的
终 于立身 。身体发肤 , 之父母 , 敢毁伤 , 之始也 。立身行 道 , 受 不 孝 扬 名 于后世 , 以显 父母 , 孝之终也 。” 蔡公一 心想让儿子 做官 , 替他 改换
学 问的人 出去求功 名是 很正 当 的 , 是在元 朝 的文 学作 品 中 , 可 不论 是笔记 、 说还 是戏 曲 , 小 表现得 都不是 如此 。面对异族 的统治 , 元代 知识分 子追求 的是 田园生活 、 天伦之 乐 , 但这 种理想得 不到实 现 , 继 而产 生 了《 琵琶 记》 这部 戏 , 这也 正 是这 部 戏的 主题 , 定 了《 决 琵琶
伯 喈追 求 的是做一 个孝子 , 奉养双 亲 , 养天年 , 颐 过平静 幸福 的田园
生活 , 而“ 然 全忠 全孝 ” 的蔡伯 喈却是一个 不忠不孝 之人 。清 毛序始 : “ 全忠 全孝蔡 伯喈 , 窃疑 焉 , 予 生不 能养 , 不能葬 , 死 何谓孝 乎 ?辞 官
不得 , 日 乡 , 国而忘 家之谓何 ?而名 之 日忠 也?” 日 思 将 同时赵 五娘
琵琶记_悲剧意识论述_苏远尚
剧。”[3]
一‘博’?‘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主体痛苦的生活体验,在
探讨中国戏曲悲剧,我们当然不能以西方古典主义的悲剧 科举时代显然具有社会的普遍性,足能引起人们的深沉的思考,
理论来照套,因为尽管他们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说明我 它使场上喜庆的氛围里,仍然飘荡着一缕缕驱不散的悲情,给蔡
国民族的悲剧也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绝不能脱离了我国悲剧 雍的全忠全孝打下了负价值的印记,一门旌旗的荣耀遂因此而
为满足父亲的愿望去京师赴试,而后来由“黄榜招贤”引起的强 道那样必然会被牛相知道而招来不测)。
试和因博取现实功名而招致的强官、强婚,导致了他尽孝愿望的
伯喈的可悲在于父母早已惨死,他还苦苦做着团圆梦,这种
幻灭。由于他羁留京师,欲归不得,饥荒年岁,父母双双饿死,使 反差有力渲染了悲剧气氛。所以当他与赵五娘在书馆相逢,得知
戏剧实际的,《琵琶记》可归于此类,是这个特点的一个例子。所 足父愿,又作孝子,但中状元后却招来强官强婚的忧患,这是他
以基于此,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主要不是《琵琶记》的悲剧界定, 始料未及的。在牛府的富贵乡中他并未感到快乐,而是为未能归
而是要具体分析《琵琶记》是怎样的一出悲剧,塑造了什么样的 去尽孝而陷于内心的巨大的矛盾、痛苦之中:“谩有枕欹寒玉,扇
琶记》为冠,是一道《陈情表》,读之使人唏嘘欲涕。”[1]可谓道出个 主维,何如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博得孩儿名
中真谛。《琵琶记》是一出悲剧,现在应当是毋庸置疑的了,王季 利归!”[9]主人公这段唱词其实是表明了对用父母的惨死和自己
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悲剧集》收《琵琶记》为其一;另一被蒋 尽孝愿望的毁灭换取的旌旗的否定,说明这种巨大的悲剧缺陷
CANGSANG
酒令叶子《琵琶记》解读
《琵琶记》是一部来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者是酒令叶子。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叫做琵琶的妇女的故事,她被迫嫁给一个残忍的大臣,但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琵琶记》是一部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它描述了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生活环境。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琵琶的故事,展现了妇女在社会中的艰辛和压迫,同时也展现了妇女的智慧和坚强。
在《琵琶记》中,琵琶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妇女,她精通琵琶,在宫廷中担任贵妃的位置,但是她被迫嫁给一个残忍的大臣,生活艰苦。
然而,琵琶并没有气馁,她仍然保持乐观和坚强,并通过自己的才华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这一故事启发我们要坚强,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勇于挑战,最终获得成功。
此外,《琵琶记》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妇女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她们没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只能顺从男人的意志。
例如,琵琶被迫嫁给大臣,而她并不爱他,这就表明了妇女在婚姻中的劣势地位。
此外,妇女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她们只能依靠男人来维持生活。
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中的被忽视和被压迫的地位。
不过,《琵琶记》也给我们展示了妇女在困难和挫折中的坚强和智慧。
琵琶在被迫嫁给大臣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借助自己的才华,通过演奏琵琶赢得了皇帝的青睐,并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幸福。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也要坚强,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勇于挑战,最终获得成功。
总的来说,《琵琶记》是一部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它展示了中国古代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展示了妇女在困难和挫折中的坚强和智慧。
这部作品对于我们来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学习。
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消解方式
论《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及消解方式绪论元代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是一部内涵非常丰富而又较为复杂的作品。
自作品问世以来,文艺界对《琵琶记》的争论此起彼伏,尤其是对《琵琶记》的主题意蕴的把握可谓“百家争鸣”。
但从大体上来说,《琵琶记》的主题意蕴又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是《琵琶记》反映并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第二种意见是《琵琶记》暴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第三种则认为《琵琶记》旨在宣扬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尤其是对孝道的褒扬。
这三种意见中,第三种认知是在学术界最为普遍也被最多人所接受的。
不过我个人认为高明创作《琵琶记》的本意是通过塑造“全忠全孝蔡二郎,有贞有烈赵贞女”的形象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但我们透过文本看到的作品实际表现出来的主题意蕴却是“全忠未必忠”、“全孝未必孝”的伦理悲剧。
邱紫华在《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一书中在比较了世界各国的悲剧后指出:“中国悲剧作品的结局往往以大团圆方式淡化了悲剧性,削弱了人物的悲剧精神。
”①悲剧作品的大团圆结局是中国悲剧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甚至是一大弱点,很多学者因此而认为中国没有悲剧。
显然,大团圆的结局消解了作品的悲剧性,但从文本创作的主体和客体来看,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意蕴来看,《琵琶记》的悲剧性的消解正是由于文本创作的主客体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文本在创作过程中脱离了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即宣传道德教化的目的,而形成了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批判。
可以说,正是作者“不管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目的消解了《琵琶记》这部剧作本身体现出的深沉的悲剧意蕴。
一、《琵琶记》的悲剧意蕴高明在继承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本着“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原则创作了《琵琶记》,试图通过塑造孝子蔡伯喈,孝妇赵贞女,贤妇牛小姐等的形象来达到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尤其是孝道的目的。
高明在《琵琶记》中着力表现的孝道以及由此推衍出来的传统伦理纲常和生活情状,无疑是当时的社会家庭伦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琵琶记》读后感范文
《琵琶记》读后感范文《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琵琶记》读后感范文,期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琵琶记》读后感范文1同《赵氏孤儿》一样,《琵琶记》要向观众转达忠、孝、仁、义的正确道德思想,教化功能非常强。
《赵氏孤儿》是大义、大忠,主要是集中于家族、派别之争,而《琵琶记》是个人的忠孝,主要是集中于一个普通人的忠孝之矛盾。
《琵琶记》展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形。
一位普通书生蔡伯喈,一心只想留在故乡侍奉双亲尽孝道,却被双亲逼到京城赶考。
考中之后,承当皇恩做了高官,又娶得佳人,却难以归家。
要留在京城里做君王的一位忠臣,就没法回老家做一个孝子,如同第十三出中所唱的一样:状元,你何须虑,不用焦,人世上离多欢会少。
大丈夫当万里封侯,肯守着故园空老?毕竟事君事亲一样道,人生怎全忠和孝?却不见母死王陵归汉朝。
在忠与孝中选择,是多么困难。
蔡伯喈是不管如何都没法挣脱这些道德信条的束缚的,他没法违抗皇帝的命令,心里却始终没法忘记父母,忠孝实在难两全。
忠与孝,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然是忠胜于孝,否则蔡伯喈也不会迟迟都不回老家。
最后,蔡伯喈双亲均去世,他和牛氏一同回去老家守孝,但守孝已终止,仍旧是回京连续做官。
这不难看出,《琵琶记》中,孝道自然要尽,但忠是在首位的。
在忠孝至上的基础上,儿女情长几乎可以忽视不计。
赵五娘和蔡伯喈之间,更多是举案齐眉般的相互尊重,相互扶持,而非《牡丹亭》的缠绵爱恋。
蔡伯喈不愿上京赶考,是担忧父母年老无人照管,而不是顾念新婚的妻子,“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妻上挂牵”。
在第三十七出中,赵五娘与蔡伯喈终于相遇时,蔡伯喈第一句说的便是呀,我道是谁?本来是你啊,娘子,你怎的穿着破袄,衣衫尽是素缟,莫不是我双亲不保?”重点不是在问为何穿着如此破烂,而是在于“双亲”上。
赵五娘所展现的是一个极其守孝道和遵照仁义的女子,她的行动正好与蔡伯喈的行动互补,将整部作品的忠孝仁义的思想空白全部补全。
琵琶记的原文与解析
琵琶记的原文与解析琵琶记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本文将对《琵琶记》的原文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琵琶记的原文以宋咏阳的《琵琶记歌词》为主要版本。
它由五十六场组成,每一场都以独立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展开,各自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场:“李商隐病中仙隐别离”。
这一场通过刻画李商隐与仙子的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悲壮和缠绵。
文中运用了对景抒情的手法,以及细腻的描写,使人们深入感受到了主人公之间的情感纠葛。
第二场是“韦世贞灵夙回归”。
这一场主要表达了对美好回忆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思恋。
通过描绘韦世贞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内心的挣扎,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压力和内心的挣扎。
第三场是“曹玉英和尚退位还俗”。
这一场主要描写了一位尼姑放弃出家的生活,重新回到世俗社会的故事。
通过对曹玉英和尚的内心思想和动态变化的描写,让观众对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四场是“陈彩虹身世为官慈母”。
这一场主要表达了作为一位母亲的无私付出和奉献精神。
通过对陈彩虹的描绘和塑造,使观众对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场是“探亲祭奠孟知柔”。
这一场主要描绘了主人公孟知柔为了祭奠逝去的亲人而前往故乡的故事。
通过对孟知柔内心情感的描绘和对家族情感的刻画,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孟知柔内心的挣扎和真情流露。
总的来说,《琵琶记》的原文通过对各个场次的描写和塑造,展现了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细致的人物性格。
它不仅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瑰宝。
希望通过本文的解析,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琵琶记》的合理团圆探究
《琵琶记》的合理团圆探究《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悲剧之作,描写了唐代名士李贵妃与琵琶师阎罗王之间的爱情故事。
故事中,两个主人公都经历了种种艰辛和苦难,最终没有达到真正的团圆,这种结局一直被认为是悲剧的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琵琶记》中的合理团圆,并分析其意义和体现的价值观。
我们可以看到,《琵琶记》揭示了人们对于团圆的向往和追求。
故事中的李贵妃和阎罗王,虽然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却都孤独寂寞。
他们之间的相遇,使彼此找到了全心全意的依靠和支持。
他们都渴望能够在一起,共同生活。
这种对于团圆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人们对于家庭和爱情的渴望,以及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
而悲剧的结局,却更加凸显了人们对于团圆的渴望。
我们可以看到,《琵琶记》中的团圆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联结,还包括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故事中,李贵妃和阎罗王之间的爱情不仅是私人感情的体现,也具有了社会意义。
李贵妃在与阎罗王的相遇之前,一直被封建礼教所束缚,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阎罗王的出现,使她得到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并且反抗了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束缚。
这对于女性来说,是对于个体自主权和人权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于社会和谐统一的追求。
我们可以看到,《琵琶记》中的团圆并不仅仅是指两个人在一起,也是指个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故事中的阎罗王是地府的掌管者,他经常到人间收取人们的魂魄,使人们感到害怕和恐惧。
故事中的阎罗王并不仅仅是一个恶魔的形象,他也是个体与自然之间的调和者。
阎罗王通过弹奏琵琶,使人们感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宁静,也将人们的生命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他通过与李贵妃的相遇和相知,实现了自己对于团圆的追求,并且使个体与自然达到了和谐统一。
我们可以看到,《琵琶记》中的团圆是与人生的困境和命运的反抗相联系的。
故事中的李贵妃是一个被命运束缚的人,她的一生注定是悲剧的。
她与阎罗王的相遇,使她找到了勇敢直面命运和反抗命运的力量。
尽管最终没有达到真正的团圆,但她的生命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命运的抗争和追求的意义。
谈《琵琶记》中的“抑情就理通今古”
谈《琵琶记》中的“抑情就理通今古”摘要:“抑情就理通今古”是作者借张大公之口对蔡伯喈行为的总结性评价。
这句话不但客观上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所依据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作者为了保证其创作意图能够顺利被读者和观众理解,而对伯喈形象之性质所做的理论定性,具有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抑情就理创作思想理论定性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高明的《琵琶记》①是一部宣传封建政治伦理思想的南戏代表,具体说是借蔡伯喈形象来表达“忠孝两全”的思想观点。
作者不仅具体地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创作意图,而且为了使读者更明确该剧的主题,在理论上直接加以定性。
这就是在第四十出借张大公之口说出的“抑情就理通今古”。
这句话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读诗有“诗眼”,而这句话恰可以认为是该剧的“剧眼”。
它清楚地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想依据,并且也是我们理解作者创作蔡伯喈形象之性质及原意的切入点。
笔者下面就此两点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探讨。
一、作者创作思想的揭示与体现“抑情就理”意思是说暂时压制情感的冲击,而遵从“理”的原则。
“情”在剧中具体指父母与子女的骨肉亲情;“理”则是指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三纲”“五常”类的“天理”。
为什么如此定位呢?因为这句话是张大公在已经了解了一切前因后,遇到携妻归乡省墓的蔡伯喈对其劝慰时说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对之前伯喈行为的总结。
然而伯喈的行为其实就是“三从”,“从”恰是“三纲”,具体说是“父纲”与“君纲”的行为表现。
伯喈最初是有着凌云壮志的,也对自己的才华相当的自信。
然而双亲年事已高,自己独撑门户,不得已暂弃功名而侍养高堂:“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
”但是蔡公担心时光催人,老而不见子贵:“只恐时光,催人去也难留。
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
”他希望伯喈荣登榜首,获取功名。
当伯喈以合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为由拒绝时,他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
《琵琶记》多重内涵探析
《琵琶记》多重内涵探析——《琵琶记》主题之我见班级:汉语言101班姓名:陆欢学号:10011117 就文学作品的主题而论,我们应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其主题的历史变换,而不是一般地以当代眼光作为单纯的价值判断。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亦是如此。
而种种不同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丰富了伟大作品的内涵。
由于《琵琶记》剧作人物的复杂性和情节的悲剧性,所以自问世以来其主题就一直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教”说这种说法是明清时代正统的解说,以高明的思想为切入点,认为《琵琶记》的主题就是“想通过对封建纲常的说教来拯救社会”。
《琵琶记》写了孝子贤妇的故事,因而有助于世教。
封建统治阶级重视它,认为它可以“为朝廷广教化,美风俗,功莫大焉。
”(毛声山评本《琵琶记·总论》)结合作者生活经历,高明出生在书香世家,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是一位有着强烈人世之心和浓厚封建思想的文人。
面对元末封建伦理道德的崩溃和政治的腐败,他试图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来净化世风对元末社会的动乱以及封建伦理道德所受到的破坏,作者希望通过恢复纲纪来达到社会的安定。
《琵琶记》的再创作正表现了作者希望从儒家经典原始本义来达到追求完善伦理道德的目的。
二、“揭露黑暗”说这种说法从忠孝两个方面入手,认为其主旨为“揭露封建礼教制度、科举制度及仕官旅程的罪恶与黑暗”。
有人曾这样评论这部作品:“《琵琶记》是一出因科举制度的利绾名索而造成的家庭悲剧。
”在正常社会条件下,追求功名本身并不一定导致悲剧。
悲剧的形成,正在于吏治的腐败,导致饥荒遍野;在于一入宦海,身不由已。
另外,以《琵琶记》的具体描写,其中正深刻地揭示了礼教制度下的家庭生活,如实地展示出了试图以合乎礼教方式行动的男女主人公,因礼教本身的矛盾而招致灾难。
这在明清人看来是“忠孝”两难的矛盾,本质上却正显示出礼教制度本身的巨大缺陷,昭示出了这种伦理社会之中人们行事的软弱,以及他们无可奈何的处境;只要礼教制度不加以改变,夹缝中两难的处境便是他们无法逃避的命运。
琵琶记读后感
琵琶记读后感在读完《琵琶记》之后,我被这个戏剧作品所深深感动。
通过作者李时中精彩的创作,琵琶记展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探讨了社会道德、人性善恶等重要议题。
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我对《琵琶记》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琵琶记》中的爱情故事所打动。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艺妓李香君与书生张择端之间的爱情纠葛。
他们由相爱到相忘,再到最终的重逢,情感的跌宕起伏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书中刻画的爱情形象饱含着浓郁的悲剧色彩,令人心生痛惜之情。
作者通过李香君的命运,揭示了一个妓女无缘幸福的无奈命运,同时也展现了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人们面对爱情所承受的种种阻碍和磨难。
这让我在情感上产生了深深的怜悯和思考。
其次,这部作品也引发了我对社会道德和人性善恶的思考。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活,展现了他们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比如,书中的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在面对伦理和道德问题时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性的矛盾。
这让我思考到,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道德观念和人性的发展可能受到制约和扭曲。
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和境遇,需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取舍。
最后,我对《琵琶记》中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部作品以戏曲形式展现,其中融入了丰富的音乐、舞蹈和表演元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魅力,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性、爱情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通过阅读《琵琶记》,我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总而言之,阅读《琵琶记》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更是对社会道德、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思考和揭示。
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不仅可以感受到爱情的悲苦和人性的复杂,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我相信,《琵琶记》将继续在读者中产生持久的影响,引发更多的思考与讨论。
论述琵琶记调度合理的排场艺术
论述琵琶记调度合理的排场艺术《琵琶记》的悲剧意蕴《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高明以同情宽恕的态度,刻画蔡伯喈的形象,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情态。
《琵琶记》继承了《赵贞女》故事的框架。
它保留了赵贞女的“有贞有烈”,但使蔡伯喈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
为了终养年迈的父母,他本不热衷于功名,然而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这“三不从”导致一连串的不幸,落得个“可惜二亲饥寒死,博换得孩儿名利归”的结局。
(蔡伯喈考虑父母年老,无人照顾,决意暂弃功名,然而无法违抗父命,只好离家赴考。
得中状元后,被丞相招为婿,滞留京师;而家乡灾祸频仍,蔡公蔡婆衣食无着,最后家破人亡。
)《琵琶记》尽管从正面肯定了封建伦理,但通篇展示的却是“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从而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
其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更具社会价值。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一、通过展示蔡伯喈和赵五娘的悲剧命运,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具有深刻普遍的悲剧意蕴,更具社会价值。
二、在人物塑造上,心理刻画尤为细致,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
1.蔡伯喈的形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他恪守礼教伦理,也有情有欲;优柔寡断、委曲求全。
2.赵五娘善良朴素、刻苦耐劳,有贞有烈,守礼行孝,但作者以更多的笔墨揭露了封建社会和伦理纲常带给女性的苦难、不幸和无奈。
三、运用双线结构制造戏剧冲突,加强戏曲的悲剧气氛,使人物性格呈现得更加鲜明。
1.情节沿着两条线索发展;既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的罗网中辗转无奈,又写赵五娘饥寒交迫,陷入绝境,广阔地展示出生活画面。
2.在关目安排上,使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贫富悬殊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优裕闲适的环境与人物苦闷沉重的心态,也形成了鲜明的反衬。
琵琶记的观后感
琵琶记的观后感引言《琵琶记》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由明代文学家白朴创作,被誉为“南戏之祖”。
该剧以悲剧的文字,唱出了人间离别的哀愁和爱情的苦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剧情、表演和音乐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琵琶记》的观后感。
剧情《琵琶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女主角李香君是一个才女,她以琵琶技艺闻名于世。
李香君与年轻的宰相杨昭相爱,但是由于身份差异和政治斗争的影响,他们的爱情遭到了重重阻碍。
在剧中,观众可以看到李香君为了杨昭而放弃了一切,并最终遭受了悲惨的命运。
剧情悲凉而动人,令人深思。
表演《琵琶记》的表演是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
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情、动作和台词都十分精彩。
他们能够将剧中人物的情感传达到观众,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女主角李香君,她的演技出色,能够将李香君的悲伤、无奈、坚强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此外,舞台布景和服装也非常精美。
舞台上众多的道具和背景画面都能够为观众呈现出唐朝的盛况,使观众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氛围。
同时,演员们身穿华丽的古装,让人们沉浸在那个繁华而富有情调的年代中。
音乐音乐是戏曲剧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琵琶记》中的音乐配合剧情非常到位,能够体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尤其是琵琶弹奏的曲子,悠扬的旋律让观众沉浸其中。
每一次琵琶的弹奏都能够表达出角色的情感,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此外,剧中的唱腔和对白也十分动听。
演员们的歌喉十分出色,能够将情感融入到唱腔中,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音乐,还能够通过音乐更深入地了解剧情。
总结《琵琶记》是一部充满悲情和爱情的经典戏曲。
剧情扣人心弦,表演精彩动人,音乐引人入胜。
观看《琵琶记》后,我深切感受到了人生中的痛苦和坚持。
这部戏曲不仅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向观众传递情感和思考的机会。
我被剧中人物的命运所触动,也对人生的意义和选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相信,《琵琶记》会通过其悲剧的美丽和音乐的魅力继续感动更多的人。
琵琶记观后感
琵琶记观后感《琵琶记》是中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戏曲作品,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瑰宝之一。
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琵琶记》演出,这是一次难得的艺术盛宴。
观后感如下。
整场演出气势磅礴,氛围肃穆,让人陶醉其中。
剧中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充满个性和魅力。
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戏曲人物的内在情感和外在形象完美地展现出来。
尤其是主角李隆基和杨贵妃,在他们的演绎下,让人仿佛置身于唐朝王宫的宏伟气象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皇权的荣耀。
舞台布置则极富创意和美感。
巧妙的灯光烘托出戏曲的氛围,如波光粼粼的湖面、婆娑舞动的柳枝等,让人仿佛置身于绝美的仙境之中。
场景的转变也是无缝衔接,使整个演出连贯流畅,令人耳目一新。
音乐是《琵琶记》演出中的灵魂。
悠扬的琵琶声和高亢激昂的唱腔,将戏曲的韵律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演员们的演唱功底也是一大亮点。
他们的声音高亢激扬,情感真挚,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音乐享受。
剧中的情节也令人深受触动。
《琵琶记》以唐代贵妃杨贵妃的凄美爱情为主线,讲述了她与唐玄宗的缠绵之恋。
虽然他们的爱情最终以悲剧收场,但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观看这样一出充满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思考人生和爱情的真谛。
此外,演员们在塑造角色时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表演充满激情和张力,能将角色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魅力和个性,使整个演出更加丰富多彩。
《琵琶记》不仅仅是一部戏曲作品,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它通过声乐、表演和舞美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将古老的故事和情感延续到现代,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艺术的魔力。
总的来说,观看《琵琶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舞台布景、演员表演,还是故事情节和音乐,都令人难以忘怀。
这场演出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和特点,也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琵琶记》将会继续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光芒,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琵琶记观后感
《琵琶记》观后感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京剧演出,《琵琶记》。
这部经典的京剧作品,讲述了一个悲壮的爱情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大珍宝,也是京剧艺术的瑰宝之一。
这部作品由元代文学家关汉卿创作于13世纪,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从那时起,它一直被广大观众所熟知和喜爱。
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讲述了杨贵妃与唐明皇之间悲壮的爱情故事。
在剧中,杨贵妃是一个美丽、聪明、才艳丽的女子,她的琵琶技艺也是一绝。
而唐明皇则是一个有远见、才华出众的统治者。
他们相爱了,但因为身份的差距和种种阻力,他们的爱情最终变成了悲剧。
京剧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和杂技等元素。
每一场京剧演出,都是一次视听盛宴。
演员们精湛的唱腔、婀娜多姿的舞蹈和精彩的表演技巧,给观众带来了全方位的享受。
在这部《琵琶记》的演出中,演员们的表演功底无疑是一流的。
他们将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演绎得深情款款,令人动容。
特别是女主角在演唱时所展现出的婉转动人的唱腔,让人陶醉其中。
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也是非常精致,充分展现了唐代的气派和华美。
《琵琶记》所传达的爱情主题也令人深思。
故事中的杨贵妃和唐明皇的爱情经历了太多的阻碍和磨难,最终却以悲剧收场。
这令我想到了现实中的许多爱情故事,也许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被实现,但爱情的力量却是如此强大和美好。
观看《琵琶记》不仅带给了我艺术上的享受,也让我思考了更多。
这部经典的京剧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的风采和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
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和爱人的宝贵。
京剧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与时俱进的演出方式和内容更新,使得京剧在当代依然具有魅力。
观看京剧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
总之,观看《琵琶记》是一次难得的文艺之旅。
这部经典的京剧作品以其精妙的剧情和精彩的演出,让我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琵琶记》中的“抑情就理通今古”(一)
摘要:“抑情就理通今古”是作者借张大公之口对蔡伯喈行为的总结性评价。
这句话不但客观上体现了作者刻画人物所依据的思想基础,而且也是作者为了保证其创作意图能够顺利被读者和观众理解,而对伯喈形象之性质所做的理论定性,具有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抑情就理创作思想理论定性
高明的《琵琶记》①是一部宣传封建政治伦理思想的南戏代表,具体说是借蔡伯喈形象来表达“忠孝两全”的思想观点。
作者不仅具体地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达创作意图,而且为了使读者更明确该剧的主题,在理论上直接加以定性。
这就是在第四十出借张大公之口说出的“抑情就理通今古”。
这句话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内容,读诗有“诗眼”,而这句话恰可以认为是该剧的“剧眼”。
它清楚地体现了作者行文的思想依据,并且也是我们理解作者创作蔡伯喈形象之性质及原意的切入点。
笔者下面就此两点对这句话进行分析探讨。
一、作者创作思想的揭示与体现
“抑情就理”意思是说暂时压制情感的冲击,而遵从“理”的原则。
“情”在剧中具体指父母与子女的骨肉亲情;“理”则是指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三纲”“五常”类的“天理”。
为什么如此定位呢?因为这句话是张大公在已经了解了一切前因后,遇到携妻归乡省墓的蔡伯喈对其劝慰时说的,所以它可以说是对之前伯喈行为的总结。
然而伯喈的行为其实就是“三从”,“从”恰是“三纲”,具体说是“父纲”与“君纲”的行为表现。
伯喈最初是有着凌云壮志的,也对自己的才华相当的自信。
然而双亲年事已高,自己独撑门户,不得已暂弃功名而侍养高堂:“且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
”但是蔡公担心时光催人,老而不见子贵:“只恐时光,催人去也难留。
惟愿取黄卷青灯,及早换金章紫绶。
”他希望伯喈荣登榜首,获取功名。
当伯喈以合家欢聚,共享天伦之乐为由拒绝时,他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
”伯喈又分辨云:“真乐在田园,何必当今公与侯?”此时,蔡公暂且没有继续逼迫,因为真正时机尚未成熟,即黄榜未下。
而一旦黄榜下来,蔡公就迫不及待的逼着伯喈赴试。
这就是第四出的内容。
在这一出开场,伯喈就表明自己要“力行孝道”,表示重孝于忠:“人爵不如天爵贵,功名争似孝名高?”然而在蔡公的刺激逼迫下,伯喈不得已而顺从父亲意愿赴京科考。
不论是发自内心的自愿,还是来自外界的逼迫,伯喈的行为总归是符合了封建社会孝道规范的,是“父为子纲”伦理要求下的合理行为。
满腹才华的蔡伯喈一举中第,接着被权势熏天的牛丞相看中意欲招为女婿。
而一心想要回家侍奉双亲的伯喈却不接受丞相的好意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牛丞相向皇帝参了伯喈一本。
伯喈此时仍然想向朝廷辞官,这样既可摆脱丞相逼迫,又可满足自己回乡尽孝的心愿,但是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
王事多艰,岂遑报父”的堂皇理由拒绝了伯喈的请求。
伯喈于是被逼留京为官,被逼入赘牛府。
这就是“三不从”中“辞官不从”和“辞婚不从”的情节概要。
由于伯喈的入赘牛府也是遵照皇帝的旨意而为,所以此次伯喈“从”的行为也正体现了“君为臣纲”的伦理规范。
不论伯喈的服从是否是发自内心的自愿选择,但行为上的屈从已经符合了臣、子之道,那么他就是忠臣与孝子。
何况他的不情愿的服从都有着合情的理由,那就是强烈尽孝的主观愿望。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抑情就理”中“理”就是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所依据的封建统治者提倡的“三纲”,具体说是“父纲”和“君纲”。
而“通今古”则是讲“抑情就理”这种行为选择或者说其体现出的伦理规范在封建社会中的普遍性和可行性。
至于其中的原因,这句话并没有明确的提示,但是稍加分析就可知道,除了封建统治者和正统儒家知识分子所赋予“理”以“天理”的地位,从而使之具有了强制性之外,我们从剧中具体的描述中可以得出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忠就是大孝的思维逻辑。
当秦汉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真正建立以后,“朕即国家”(韩非语)的君主国家一体观完全形成,因此君主要求臣民完全向自己尽忠。
而臣民也认为君国同一,向君尽忠即是向国尽忠。
此时封建统治者开始把中国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孝”加以改造。
他们宣扬“孝”不仅仅是“能养”且“敬”的“小节”②,而更重要的是“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大也”。
(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即为国尽力,效忠国君,能够光宗耀祖,才是“大孝”。
这样就从理论高度把忠孝结合起来。
同时统治者在制度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那就是“封赠”,指政府给予贵族及官员亲属的荣誉称号及此类行为。
如《新唐书》、《宋史》的《百官志》和《元史》卷九十一志及《元会要》中对封赠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统治者思想宣传和相应制度措施的相互影响下,封建时期的中国人便陷入了统治者设好的圈套。
在《琵琶记》中对这种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并被封建家长虔诚接受的“忠孝合一”的思想有着形象具体的体现。
第二出蔡公劝伯喈时曾骂道:“卑陋,论人要光前耀后,劝我儿青云,万里驰骤。
”第四出张大公也劝伯喈“早班行装前途去”,对于伯喈的犹豫,他给出的理由是“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忠”。
他认为博得一第,子贵亲荣要比跟躬奉亲侍重要!而后蔡公出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但得他为官吾足矣。
”实际他的心愿也只是“改换门闾”。
再后来父子争论何谓“孝”,伯喈的定义是“孝”的本义:“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问其寒袄暖,骚其疴瘁……。
”而蔡公以伯喈所说为“小节”,不是“大孝”,随后解释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之终也。
”其实父子二人对赴试与否和对“孝”的不同态度和理解,反映的是情与理的矛盾。
二人所言均来自《孝经》。
但是蔡公的理解已与《孝经》的本义不同了,蔡公反映的是封建统治者的思想。
蔡公的初衷即是盼儿子一举高中以便改换门楣,光宗耀祖,自己则可扬眉吐气。
即使在之后生活困苦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蔡公仍然表达了只要伯喈富贵自己甘愿付出的执着(前腔]):“养子教读书,只望他身荣贵。
……休聒絮,毕竟是咱两口受孤恓。
”另外,在伯喈辞官辞婚时,黄门也这样劝他:“你做官与亲添荣耀,高堂管取加封号,与你改换门闾偏不好?”(第十五出)即使忍苦受难的五娘对蔡公的心思也是深表理解:“教导,暮史朝经。
愿得荣亲并耀祖,一举便成名。
”(第三十五出)如此频繁的相同意思的表达,非常明确的表明了作者对统治者“忠孝两全”思维逻辑的清醒认识和认同,并以此作为刻画伯喈形象的行文依据。
上述内容即是对“抑情就理通今古”深层含义的揭示。
虽然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清醒的作者同样借张大公之口对该句话做了补充和论证,那就是第四十出最后时张大公的唱词:“……况腰金背套,不枉了光荣门户。
”这也同样证明了我们上面分析的正确性。
总之,“抑情就理通今古”这句话不同程度的揭示和体现了作者塑造蔡伯喈形象的思想依据,其中是以“三纲”中“父纲”和“君纲”为基础,以封建统治者宣扬的“忠孝两全”的思维逻辑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