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合集下载

高明和《琵琶记》

高明和《琵琶记》

五、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初字晦 叔,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今属浙江) 人。 《柔克斋集》20卷 《琵琶记》、《闵子骞单衣记》
高则诚的族谱(《中国戏曲史图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
高则诚 手迹
(《中国戏 曲史图鉴》 121)
五、高则诚与《琵琶记》
《琵琶记》版本
“古本”系统:清陆贻典抄明嘉靖间《新刊 元本蔡伯喈琵琶记》,明嘉靖间刻《新刊巾 箱蔡伯喈琵琶记》,明嘉靖间刻《风月锦囊》 摘汇本《蔡伯喈》等 昆山腔演唱本系统:明万历间容与堂刻《李 卓吾先生批评琵琶记》等 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
戏曲史意义:文人戏曲的典范之作
• “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 进与古法部相参,卓乎不可及已”(徐渭《南词 叙录》)
五、高则诚与《琵琶记》
思考题:
分析《琵琶记》里的蔡伯喈形象。 如何看待《琵琶记》赵五娘形象的伦 理内涵?
影响
从《赛琵琶》到《铡美案》 据湖北童德伦老人《陈年谷秘史》考证, 湖广均州人氏陈世美的原型,为明末清 初均州(今湖北丹江口市,宋朝叫荆湖 北路)人陈年谷(号熟美),从知县作 到户部侍郎,得到康熙皇帝赏识,是个 清官大好人。
• • • • • 糟糠自厌 代尝汤药 祝发买葬 包土筑坟 “索性做个孝妇贤妻,也得名书青史” (第
八出)
五、高则诚与《琵琶记》
《琵琶记》的艺术创新
结构布局:双线并进、交错映照 语言艺术:通俗的口语和秀雅的文语
• 王世贞:“则诚所以冠绝诸剧者,不唯其琢句之 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 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际,了不见扭造;所 以佳耳。”(《艺苑卮言》)

高中语文 2.6《琵琶行》高则诚与《琵琶记》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6《琵琶行》高则诚与《琵琶记》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高则诚与《琵琶记》高则诚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

从小就受到父母和外祖父的影响,深谙南宋灭亡的痛史,同情广大人民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

由于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生性耿直,刚正不阿,经常与上司意见不和,故常常辞官隐退,任职时间都不长。

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后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

大约花了三年时间,《琵琶记》终于问世了。

《琵琶记》上演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元末的剧坛上成为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六百多年,流传不衰,影响深远。

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弘扬瑞安的优秀文化传统,近年来,瑞安市成立了高则诚研究会,并在高则诚的故乡――阁巷镇柏树村,修建了一座高则诚纪念堂。

瑞安地古属永嘉郡,故他常自署永嘉高明。

唐武德五年置东嘉州,人又称他为东嘉先生。

约生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卒于明初。

高明出生在崇儒里柏树(今阁巷镇柏树)一个诗人、隐士家庭。

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和弟高*都是诗人,父功甫早卒。

同里陈姓,与高家世有姻连。

高明祖母和妻子为陈氏女,而高明女孙复作陈氏妇。

陈族祖孙四世十五人,均是诗人,都能为文作诗,且有通晓音律者。

高明幼聪慧,得陈家人赏识。

进陈氏家塾,未曾多习举子业,倒是耳濡目染,杂学旁收,跟学有专长的长辈习各种知识,故而“自少以博学称”。

及长,从乌伤(今义乌市)宿儒黄*游,同门有宋濂、王*、戴良、陈基等。

复漫游江、浙一带,与友人觞咏唱和。

后回乡设帐授徒。

他前半生约40年,过着“师友一门兄弟乐”的隐士、诗人生活。

其《赋幽慵斋》一诗,可为此时期思想、生活之写照:“闭门春草长,荒庭积雨余。

青苔无人扫,永日谢轩车。

清风忽南来,吹堕几上书。

梦觉闻啼鸟,云山满吾庐。

安得嵇中散,尊酒相与娱。

”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下诏恢复种举考试。

高明在祖父督促和亲友催勉下,又自视为怀瑾握瑜之土,当从仕途上一展抱负:“入践廷宇,陪老成之谠议;出临郡邑,布恩德于罢氓;使殊功茂绩,炳然一时,以答清朝设科盛意,且非君平昔之志,而亦吾党所望于君者哉?”于是“叹曰:人不专一经取第,虽博奚为?乃自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属文操笔立就。

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则诚与《琵琶记》

⾼则诚与《琵琶记》⾼则诚与《琵琶记》沈不沉2008年⾦秋10⽉,温州盛事不断,轻博会刚刚落幕,⼜迎来“纪念⾼则诚诞⾠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

本次学术盛会由浙江省⽂化厅与温州市⼈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瑞安市⼈民政府、温州市⽂化⼴电新闻出版局承办,30多位包括海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上宣读论⽂30余篇,参观了⾼则诚纪念堂,并观摩了永嘉昆剧团演出的《琵琶记》。

这是暨上世纪的“《琵琶记》学术研讨会”之后⼜⼀次以《琵琶记》为主题的研讨会。

1956年,中国剧协在北京举办“《琵琶记》研讨会”,历时⼀个多⽉,会后出版了《琵琶记论⽂集》,这在中国戏曲学术性研讨活动中,其规模之⼤,参加⼈数之多,影响之深远,都是绝⽆仅有的。

温州⼈也为拥有这样⼀位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更加⾃豪。

⾼明字则诚,号菜根道⼈,浙江瑞安县阁巷镇柏树村⼈。

他的⽣卒年⽉⾄今仍不是很清楚。

他于元顺帝⾄正四年(1344)中乡试,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省台掾等。

⾄正⼗六年后改授幅建⾏省都事,道经庆元,被⽅国珍强留幕下。

⾼明不从,隐居鄞县栎肚,以词曲⾃娱。

他为⼈狷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涯很不称意。

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

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词曲4⾸,⽂12篇。

《琵琶记》全名《蔡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0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

《琵琶记》故事⼤致如下:⾼则诚⼿迹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迫于⽗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

当朝⽜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

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咽死,赵五娘罗裙抱⼟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丞相之⼥相会,最后⼀夫⼆妻团圆。

全剧共42出,⼀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戏单独上演。

琵琶记概述

琵琶记概述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则诚根据长期流传的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改编创作的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此剧叙写东汉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全剧共四十二出,剧情大致如下: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

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

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边劝说。

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应试,中了状元。

牛丞相有一女尚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

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

自伯喈离家后,故乡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力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

但这却惹起婆婆的怀疑,误认她躲着吃好东西,及至发现是吃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后蔡公也死于饥荒。

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使音信不通。

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

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陈留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

最终夫妻、父女得以团聚。

全剧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集中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生活的现实矛盾。

此剧在语言运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著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7、高则诚《琵琶记》

7、高则诚《琵琶记》

• 第二、关于作品矛盾冲突的性质
• 1、忠与孝的矛盾。论者有浦江清、李长之等人。 • 2、伦理与生活的矛盾。论者有许之济。 • 3、“三不从”的矛盾。(辞试、辞婚、辞官) • 4、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论者有尚钺、程千帆。
• 第三、关于蔡伯喈形象的典型意义
• 1、封建典型说。论者有徐朔方。
• 2、“动摇”典型说。论者有康德、金宁芬、戴不 凡。

关于《琵琶记》研究信息——建国以来关于 《琵琶记》的讨论综述 • 第一、关于《琵琶记》的主题
• 1、反封建说。持此说的有董每戡、俞平伯、 程千帆、李长之、戴不凡、王季思。 • 2、封建说教说。持此论的有黄芝岗、徐朔 方、周贻白。 • 3、两面性说。即既有封建性又有反封建性。 持此说者有何其芳、金宁芬。 • 4、伦理悲剧说。持此论者有曲六乙、赵越、 谢宇衡。
他为人鲠直,为官清廉。在处州任上,有“监郡马僧 家奴贪残为, 明委曲调护,民赖以安。”(《瑞安县志》)任满后, 当地人还为他立碑纪念。在杭州任上,“儒生称其才 华,法吏推其练达。”(同上) 至正十二年(1352),方国珍接受元朝“招抚”,高 则诚也以“秩满告归”了。
“与乡人讲论诗书礼义,以时游赤城、雁荡诸山,俯 涧泉而仰云木,犹不失各故也。”
• 吕天成在《曲品》中也称赞这几段唱词为神来之 笔:‚志在笔先,片言宛然代舌;情从境转,一 段直堪断肠。‛ • 赵五娘这个形象的意义已不能用‚孝‛这个封建 道德观念来涵盖,作品通过她身受的深重灾难, 体现了中国人民克己待人、勤苦自立的传统美德 和坚忍不拔、忘我牺牲的精神。 • 蔡伯喈的形象塑造 • 剧本中写出了他软弱动摇的性格。 • 他牢骚满腹,但始终又不得不匍匐在权势脚下。 他内心被痛苦撕扯着,正如他自己所云: ‚危弦 已断,新弦不惯。旧弦再上不能,我待撇了新弦 难拼。‛

近十年关于《琵琶记》的论文

近十年关于《琵琶记》的论文

1 明代戏曲版画图录——琵琶记书屋2010/032 吻合与冲突——李渔戏曲结构论与《琵琶记》的相互比对戏剧文学2010/023 《琵琶记》“说教”主题盛行于明代原因探析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14 湘剧《琵琶记》之“书馆相会”人物分析艺海2010/025 《琵琶记》传诵原因另探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10/026 试析高本《琵琶记》的不足之症西江月2010/027 《琵琶记》&《荆钗记》当代2009/018 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悲剧意蕴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19 试论《琵琶记》中牛小姐形象的悲剧色彩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10 另一种阐释——侯庆的《琵琶记》东方艺术2009/0511 高明改编《琵琶记》的目的评析四川戏剧2009/0112 明刊本《琵琶记》版画插图风格研究艺术探索2009/0113 洪武朝的宫廷戏剧——“优人进演”《琵琶记》紫禁城2009/0114 论调腔《琵琶记》的演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115 简析《琵琶记》的古代美学特征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516 《琵琶记》悲剧意识论述沧桑2009/0317 论《琵琶记》的语言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618 《琵琶记》的格雷马斯解读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619 《琵琶记》情节纰漏成因探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20 永昆《琵琶记》:悠悠古曲传新韵浙江画报2009/0821 《琵琶记》中男女主人公形象之我见晋中学院学报2009/0422 论《琵琶记》的情节矛盾与形象分裂文教资料2009/2523 儒理的召唤传统的回归——浅析高明《琵琶记》的男权意识阴山学刊2009/0424 明清时期《琵琶记》主题阐释名作欣赏2009/2025 《琵琶记》的代表性刻本:凌濛初朱墨套印本图书馆学刊2009/1026 解读“冰山”下的部分真实——《琵琶记》结构新论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27 试论《琵琶记》中牛小姐形象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328 高明《琵琶记》与栎社沈氏楼宁波通讯2008/0329 《琵琶记》与古代曲论的几个重要命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30 毛声山批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浮云客子序”作者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31 当是其妙处不传——管窥《琵琶记》的悲剧性文教资料2008/1632 赵五娘:“双面”伊人——解读《琵琶记》女主人公形象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533 从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到传奇《琵琶记》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34 陈继儒批评《琵琶记》版本流变及其真伪辨正戏剧艺术2008/0335 明清时期《琵琶记》的传播文艺研究2008/0836 苦涩柔情背后的隐痛——《琵琶记》中牛小姐形象蕴含的文化心态昌吉学院学报2008/0437 戏曲“台本”在古典剧目传承中的作用——以《琵琶记》为例文艺研究2008/0938 昆曲表演“乾嘉传统”形成期的文人功绩——以《审音鉴古录》和《缀白裘》中的《琵琶记》选出为例艺术百家2008/0439 本我·自我·超我——《琵琶记》中蔡伯喈人物性格探析法制与社会2008/2740 教坊弦索与戏文旦角表演的变迁——以《琵琶记》、《荆钗记》、《苏秦记》为例戏曲艺术2008/0341 《琵琶记》的艺术意蕴艺海2008/0542 “反弹”琵琶《琵琶记》创作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8/0343 论《琵琶记》的另一种创作意图华章2008/1044 浅析《琵琶记》中赵五娘和牛小姐的共同之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545 《张协状元》与《琵琶记》的几点差异—创作者身份不同造成的差异语文学刊2008/2246 《娜仁格日勒的故事》和《琵琶记》比较研究文学遗产2008/0547 明代士子眼中的《琵琶记》中华戏曲2008/0148 古本《琵琶记》说略中华戏曲2008/0149 《琵琶记》情理论戏曲研究2008/0250 《琵琶记》结构之美与高明传统文化情结戏曲研究2008/0251 陆钞本《琵琶记》“开场”质疑戏曲研究2008/0152 《琵琶记》的艺术特色戏曲研究2008/0153 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留美学生公演话剧《琵琶记》戏曲研究2008/0154 病梅:《琵琶记》蔡伯喈形象的文化人格中华戏曲2008/0255 《琵琶记》剧曲的三大特点及明清相关评议齐鲁艺苑2007/0156 论《琵琶记》的美学贡献艺术百家2007/0157 毛纶批评《琵琶记》的文学思想四川戏剧2007/0258 《琵琶记》之牛小姐形象内涵的再认识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159 《琵琶记》稿草东阳戏文2007/0160 20世纪《琵琶记》研究范式论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61 论《琵琶记》文化图像的生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7/0362 《琵琶记》的剧场结构艺术名作欣赏2007/1263 元本《琵琶记》宾白中的疑问句莆田学院学报2007/0364 从戏剧冲突看《琵琶记》的缺憾咸宁学院学报2007/0465 《琵琶记》的主题考辨语文学刊2007/1666 《琵琶记》旁白中“把”字的用法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0967 从人性角度看《琵琶记》的伦理悲剧四川戏剧2007/0668 2007温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戏剧2007/1269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戏文2007/0670 温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评述戏文2007/0671 2007温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综述戏文2007/0672 《琵琶记》,经典缘何衰落?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3 《琵琶记》美国演出佳话文化交流2006/0474 论《琵琶记》“不团圆”的三个层面及其原因兰州学刊2006/0875 论状元婚变戏中男主人公形象流变——以南戏《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为代表语文学刊2006/2176 “画工”与“化工”——论《琵琶记》与《西厢记》塑造人物的差别艺术百家2006/0777 明代《西厢记》与《琵琶记》、《拜月亭》的高下之争中华戏曲2006/0278 论《琵琶记》在悲剧研究中的价值——兼谈一种新的悲剧思想:“核心价值破碎论”北方论丛2005/0279 《琵琶记》意义新探——兼谈悲剧的形而上特质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80 发生在明代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戏曲论争——《琵琶记》与《拜月亭》高下之辩阴山学刊2005/0181 南戏《琵琶记》遗存考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0182 《琵琶记》结尾论略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005/0183 “全忠”未必忠,“全孝”不能孝——从《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84 从《琵琶记》和《儿女英雄传》看“双美一夫”模式及其文化意蕴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0885 《琵琶记》盛行全明原因探析中州学刊2005/0686 《琵琶记》的艺术结构与悲剧意蕴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0687 近十年《琵琶记》研究综述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0688 明清戏曲史的缩影——评金英淑《〈琵琶记〉版本流变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4/0489 凸现个体感性生命质询现存价值体系——《琵琶记》悲剧蕴涵新论戏曲艺术2004/0490 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与儒家文化——从高明的《琵琶记》和南戏“四大传奇”谈起大连大学学报2004/0591 《琵琶记》的用韵研究语文学刊2004/1192 从《琵琶记》看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艺术百家2004/0593 解读《琵琶记》和《白兔记》中"妻"的呈现艺术百家2004/0594 浅谈《琵琶记》中蔡伯喈的形象滁州学院学报2004/0495 历史氛围中的《琵琶记》价值再审视戏曲研究2004/0396 厥旨渊放归趣宜求——《琵琶记》复杂面貌成因索解艺术百家2003/0297 论《琵琶记》的叙事结构——李渔“立主脑”理论之透视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498 从《琵琶记》的大团圆中惊醒大舞台2003/0699 从《琵琶记》的“三不从”看古代知识分子忠与孝的两难选择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3/01 100 关于高则诚《琵琶记》的评价问题艺术百家2002/02 101 论《琵琶记》中的伦理纲常矛盾及其缘由孝感学院学报2002/05102 “剪发”、“琵琶”——从《琵琶记》论负心悲剧的演化轨迹戏文2002/05103 论《琵琶记》创作的文化心理背景阴山学刊2002/04104 《琵琶记》影响史研究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105 论《琵琶记》的悲剧品格戏曲艺术2001/03106 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艺术百家2001/04 107 论“曲祖”《琵琶记》戏剧艺术2001/03 108 论《琵琶记》的悲剧命运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3 109 莫说市朝事,功名欲逼人──高明的遭际与《琵琶记》中的科举描写艺术百家2000/04 110 《琵琶记》戏剧范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1 《琵琶记》的场上演变研究上海戏剧学院2006112 《琵琶记》接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113 《琵琶记》副词系统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9114 “古为今用”与《琵琶记》的经典意义黑龙江大学2007115 《琵琶记》助词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08116 论毛批《琵琶记》的戏剧思想南京师范大学2007117 明清《琵琶记》研究述评兰州大学2007118 《琵琶记》接受史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2。

7、高则诚《琵琶记》解析

7、高则诚《琵琶记》解析

• “既道是养鸡儿代老,何似当原休教来赴举不 好?”(《琵琶记•几言谏父》) • “三不从”情节的安排,把蔡家悲剧的发生,由 民间戏文中着重个人品德上的责任,移为社会的、 尤其是封建统治阶级的责任。把谴责的锋芒直指 皇帝、牛丞相这些上层人物。 • 李卓吾在《丹陛陈情》的评语中也指出:“当时 若有圣君贤相,自当着他迎养,何有许多话说?” (《李卓吾批评〈琵琶记〉》)
• 其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赵王娘一家的幸 和她所在的陈留郡百姓的苦难。
• 社会现实是:“肚又饥,眼又昏,家私没丰分, 子哭儿啼不可闻。”而掌管义仓的里正、社长、 偏又是“空吃人的五谷,枉带人的头颅。身着人 的衣服,一似马牛襟裾。”(《义仓赈济》)
• 元统二年(1334)作者家乡浙江一带遭受天灾, 饥民竟达五十七万二千户。当时阶级压迫和经济 剥削亦十分残酷。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的农 民起义,就是首先在作者的家乡一带爆发。
关于《琵琶记》研究信息——建国以来关于 《琵琶记》的讨论综述 • 第一、关于《琵琶记》的主题
• 1、反封建说。持此说的有董每戡、俞平伯、 程千帆、李长之、戴不凡、王季思。 • 2、封建说教说。持此论的有黄芝岗、徐朔 方、周贻白。 • 3、两面性说。即既有封建性又有反封建性。 持此说者有何其芳、金宁芬。 • 4、伦理悲剧说。持此论者有曲六乙、赵越、 谢宇衡。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 第一,成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 明代王世贞在《曲藻》中说:‚则成所以冠绝诸 剧者,不唯其琢句之工、使事之美而已。其体贴 人情,委屈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问答之 际,了不见扭造:所以佳耳。‛ • 赵五娘的性格塑造 • ‚夏清与冬温昏须定,晨须省,亲在游怎远?‛ 继又埋怨蔡公‚见得你好偏,只一子不留在身 畔。‛她想要上堂去讲,却又停下来:‚我和你 去说时节呵,他又道我不贤要将伊迷恋。‛待行 却罢,欲言又止,写出了一个新媳妇怕公婆的情 态,展现了她幽娴品德和矛盾心情。

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

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

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纷纷琵琶谁是主——“元本”《琵琶记》的发现与研究徐渭《南词叙录》道:“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1—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

”大约在元末明初,高则诚将广泛流行的“赵贞女与蔡二郎”故事改编为《琵琶记》。

该剧成为早期南戏最有影响的作品。

早在嘉靖时,昆山腔大师魏良辅就曾说:“(《琵琶》)虽出于《拜月》之后,然自为曲祖。

”明清两代,《琵琶》往往以“南曲之宗”而与“北调之祖”《西厢记》相并。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琵琶记》的明代改本。

《琵琶记》的原始面貌是怎样的呢?人们纷纷追寻着《琵琶记》的“元本”……纷纷元本,孰真孰假有明一代,《琵琶记》一直盛行,“刻者无虑百千家”[1]。

嘉靖37年,河间长君在所刻《琵琶记》序中提及,自己曾得国初以来写本、京本、吴本、徽本、浙本、闽本共四十余种。

据玩虎轩本万历二十五年《琵琶记》序,当时所见却已是七十多种。

然而,这些明本大多改动很大,正如河间长君所说:“好事者竟相私刻,职务新异,各以隙照,妄为异说。

”[2]这些改本构成了通行本系列,那么,它们又源于何处呢。

据凌初成考察:大约起于昆本,上方所称‘依古本改定’者,正其伪笔所称‘时本作云云者非’,则强半古本。

颠倒错讹,为罪之魁。

厥后徽本盛行,则取其本而以意更异一二处,然仍之者多,而世人遂不复睹元本矣。

[3]实际上,这些改本往往以“古本”、“元本”为号召,除了广告效应外,也流露出当时人们对元本的追慕。

而凌初成的感叹,不过体现了明清以来一批文人更为执着的梦想。

他们不断地追寻着真正的“元本”。

然而,前人追寻“元本”的努力再一次堙没了。

二十世纪初,人们在前人留下的曲谱,如《南曲九宫正始》中,发现了一些零星的《琵琶记》曲文,标明“旧传奇”或“元传奇”。

这些曲文显然与时本《琵琶记》颇有出入,它们提示着一部古本《琵琶记》的存在,后人视之为“元本”,并将它命名为“元谱”本。

百度材料高则诚

百度材料高则诚

高则诚纪念堂高则诚纪念堂位于瑞安市飞云镇阁巷办事处柏树村,1994年2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占地面积有9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标高为10米,是一座造型古朴典雅、美观大方的文化名人纪念馆。

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则诚,名明,字晦叔,号菜根道人,生于元末,卒于明初,被尊称为“南戏鼻祖”。

高则诚幼年好学,聪明过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元至正五年中进士,曾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掾、福建行省都事等小官。

至正十二年,他在庆元担任推官时,台州方国珍起义反抗元朝廷,攻占庆元。

高则诚辞官归隐在鄞县栎社,以词曲自娱,用三年时间,把宋代戏曲《赵贞女蔡二郎》和鼓词《琵琶记》加工改编成大型剧本《琵琶记》,使其具有反封建统治、反科举制度的鲜明主题。

《琵琶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六百多年盛演不衰。

该剧1841年就有外文译本,高氏被称作世界文化名人。

高则诚纪念堂高则诚,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瑞安崇儒里(今阁巷镇柏树村)人。

约生于元大德九年(1305年),卒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

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

至正十六年后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被方国珍强留幕下。

高明不从,隐居鄞县栎肚,以词曲自娱。

他为人狷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

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

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首,词曲4首,文12篇。

《琵琶记》是他的名篇,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0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

在中国戏剧史上,《琵琶记》是一座里程碑,高则诚是一位划时代的先驱人物。

高则诚的《琵琶记》代表了中国南戏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戏文的终结、明清传奇的先声,把中国戏剧创作引向新的阶段,开创了中中国戏剧繁荣的新时代。

高则诚纪念堂高则诚纪念堂于1993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瑞安的一处珍贵人文景观。

走入纪念堂,正堂悬挂的高公则诚容图是画家郑鹍创作的。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国避蹬糜避《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口沈不沉金秋十月,温州盛事不断,轻博会刚刚落幕,又迎来 "纪念高则诚诞辰7o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盛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4O多位包括海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暨上世纪的"《琵琶记》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以《琵琶记》为主题的研讨会.1956年.中国剧协在北京举办"《琵琶记》研讨会".历时一个多月,会后出版了《琵琶记论文集》.这在中国戏曲学术性研讨活动中,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 影响之深远.都是绝无仅有的.温州人也为拥有这样一位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而更加自豪高明字则诫.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阁巷镇柏树村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中乡试.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被方国珍强留幕下.高明不从.隐居鄞县栎社,以词曲自娱.他为人猖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首,词曲4首,文12篇. 《琵琶记》全名《蔡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o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琵琶记》故事大致如下: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月.迫于父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自己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咽死.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全剧共42出.一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目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 《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子戏单独上演.清光绪年间,温州同福昆班将全剧加以压缩.可在一个晚上演完.称为《花琵琶》.远在《琵琶记》成书以前的宋代,民间就已流传着关于蔡伯喈的传说,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负鼓盲翁"所唱的蔡中郎故事,很可能就是《琵琶记》的前身.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中有《赵贞女蔡二郎》一目,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可见高则诚是将"负鼓盲翁"所唱及南戏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编而成为《琵琶记》的.由于剧中的蔡伯喈是历史人物.后人便对此多方猜测:或以为是唐相牛僧孺之子,牛繁的朋友蔡生;或以为 "琵琶"二字上有四"王"字.就认为是高则诚的朋友王四: 或以为是蔡京的第二个儿子蔡卞:或以为是五代时的慕容伯喈:或以为是邓敞等等,数百年间种种臆测.聚讼未休. 其实剧中的蔡伯喈只是一个艺术形象.与东汉时做过中郎将的陈留人蔡邕并不相干也许是《琵琶记》太出名了,高则诚的一生又行踪不定,他究竟在哪里写作此剧,历代也是众说纷纭.永乐《瑞安县志》,嘉靖《宁波府志》都说在鄞县栎社沈氏楼.还说作者常在夜间燃双烛写作此剧,当写到《吃糠》一出时,剧中有如下曲文:"糠和米本一处飞".此时.两支烛光忽然合而为一.此事当然也就成了文坛千秋佳话.后人还在此建了 "瑞光楼"以作记念.成为当地着名的人文景观.清人刘廷玑则说,高则诚写此剧的地点.是在丽水西郊的姜山悬藜阁,《浙江通志》载有东阳古迹"三杯亭",说高则诚在丽水时,曾师事义乌人黄缙,但黄缙并不知道他会词曲.高则诚离开后,黄缙偶登其所居楼.见壁问贴满了《琵琶记》手稿. 深叹其"文辞淹博,意义精工.遂追饯至此亭斟酒三杯而别".清人周亮工《书影》则说是在杭州的昭庆寺,寺中还留有高则诚写此剧曲时按拍的几案,"当按拍处,痕深寸许". 也有人说是在萧山任原礼家写的,康熙《萧山县志》就有此记载.而《新昌县志》则又记有"丁若水字咏道.与高则诚共编《琵琶记》行于世".可见《琵琶记》的产地也成了一桩多头公案.《琵琶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曲作品.至今依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坐标. 《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的周密,文辞的声情并茂,以及双线平行发展的戏剧结构等方面.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琵琶记》被后人誉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古往今来,《琵琶记》不但是舞榭歌台盛演不衰的戏曲剧本.而且也是明清以来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各种笔记,随笔,专论及曲学书目和文史类教科书.论及《琵琶记》的不下数百种.温州本土对高则诚与《琵琶记》的研究起步较早,民国三年(1914),任温州海关监督的如皋人冒广生从各种典籍中辑录高则诫早巳散失的诗作.刻印了《柔克斋集》(柔克斋是高则诚的室名);1956年,中山大学教授,温籍学者董每戡出版了《琵琶记简说》与《五大 ?49?《琵琶记》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温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评述口上海戏剧学院张福海博士20o7年10月28目一10月3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的"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在《琵琶记》研究方面规模较大的一次.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此次研讨会应该是 1956年在北京举办的那次《琵琶记》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研讨会.这个看法.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观的.最为让人惊讶的是.在当年那次《琵琶记》大讨论中以记者身份同时也是专家身份参加会议的李希凡先生作为一位走到今天的长者也莅临此次会议他在大会的开幕式上所做的发言就谈及了这一点.他简要的回顾了那次《琵琶记》讨论的情景.很有感慨地说:"至今已经有51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先生的到会是颇有意蕴的.1956 年那次《琵琶记》大讨论,它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对《琵琶记》的研究促进学术界百家争鸣的自由空气,但不幸的是.这个会议不久.参加这次讨论的人员几乎都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而后的中国学术界情景就不言而喻了.本次的《琵琶记》研讨会在规模上,阵容上,人员的数量上等几方面.要比51年前的那次研讨会显然要弱得很多.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本次讨论会的背景是在中国戏剧发展处在极其艰难的时境下召开的.这和51年前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从这个背景出发来看待此次研讨会.就不禁要问,《琵琶记》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是什么?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们除了对《琵琶记》的文本进行研究外,而把目光更多的投向《琵琶记》与现实戏剧的状况这一敏感区的原因之所在在现实意义上,《琵琶记》的价值首先是以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从历史文化价值方面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琵琶记》的出现,它表明了中国戏曲的南戏之发生.它的初创时代宣告结束.也就是说南戏舞台从内容到形式已经走向成熟;并为尔后繁衍出的四大声腔即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传奇体制奠定基础,因而《琵琶记》有南曲之祖的历史定评.从另_方面说,《琵琶记》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回应了当时的现实.《琵琶记》的现实主义精神秉承了从《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如此.它也是元杂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由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说,《琵琶记》的研究就不是地对空,空对空的或纯学术性的研究了.对此. 我们后世关于《琵琶记》版本的研究,资料考证等等, 无非都是建立在关于《琵琶记》历史文化意义的见证上进行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是通向每个具体时代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琵琶记》的研究其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都是回到舞台,回到现实的.这样看,《琵琶记》的历史文化价值便是建立在当代现实名剧论》;上世纪80年代初,瑞安学者舒良娅出版了《高则诚的故事》;原温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侯百朋先生为了寻找高家的家谱.甚至带着粮票跋山涉水,深入到穷乡僻壤.他先后出版了《高则诚与琵琶记》,《琵琶记资料汇编》等;着名的九叶派诗人唐浞先生在8O年代出版的《民族戏曲散论》中,把《琵琶记》列为专门一章来讨论;原温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胡雪冈先生与原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张宪文先生合作出版了《高则诚集》.瑞安籍学者孙崇涛在访问西班牙时,带回了一部《全家锦囊》,其中就有《琵琶记》古本; 从8O年代开始,沈不沉主编的《南戏探讨集》,就发表了多篇有关高则诚与《琵琶记》的研究文章;在瑞安还成立了高则诚研究会;此外,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地的学者.以及英语系,俄语系,拉丁语系,西班牙语系等国的汉学家.都乐于将《琵琶记》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50?且不断有着作问世.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琵琶记》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中世纪剧作家.高则诚的故里——瑞安阁巷乡的农民慷慨解囊.多方集资.柏树村的一位农民陈炳金老人,为了修建高则诚纪念堂.甚至卖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匹马.1991年,在原陈氏宗祠(高则诚是陈家女婿)故址兴建了高则诚纪念馆.成为人们争相景仰的人文景观为此次盛会锦上添花的是新成立不久的永嘉昆剧团. 特地排演了《琵琶记》,此剧以永昆历史上所演的《琵琶记》为蓝本,如《吃糠》一出,其古朴稚拙的演技催人沼下.据悉.永昆此剧还将对外公演,市民当有机会一睹为快.。

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则诚与《琵琶记》

高则诚与《琵琶记》高则诚生于1305年,原名明,号则诚,又号菜根道人,瑞安阁巷人。

从小就受到父母和外祖父的影响,深谙南宋灭亡的痛史,同情广大人民的痛苦,具有一定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

由于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生性耿直,刚正不阿,经常与上司意见不和,故常常辞官隐退,任职时间都不长。

在他任官期间,经常为人民着想,替百姓办了不少好事。

后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

大约花了三年时间,《琵琶记》终于问世了。

《琵琶记》上演以后,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在元末的剧坛上成为一朵璀璨夺目的鲜花,六百多年,流传不衰,影响深远。

为了纪念这位文化名人,弘扬瑞安的优秀文化传统,近年来,瑞安市成立了高则诚研究会,并在高则诚的故乡――阁巷镇柏树村,修建了一座高则诚纪念堂。

瑞安地古属永嘉郡,故他常自署永嘉高明。

唐武德五年置东嘉州,人又称他为东嘉先生。

约生于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卒于明初。

高明出生在崇儒里柏树(今阁巷镇柏树)一个诗人、隐士家庭。

祖父高天锡、伯父高彦和弟高*都是诗人,父功甫早卒。

同里陈姓,与高家世有姻连。

高明祖母和妻子为陈氏女,而高明女孙复作陈氏妇。

陈族祖孙四世十五人,均是诗人,都能为文作诗,且有通晓音律者。

高明幼聪慧,得陈家人赏识。

进陈氏家塾,未曾多习举子业,倒是耳濡目染,杂学旁收,跟学有专长的长辈习各种知识,故而“自少以博学称”。

及长,从乌伤(今义乌市)宿儒黄*游,同门有宋濂、王*、戴良、陈基等。

复漫游江、浙一带,与友人觞咏唱和。

后回乡设帐授徒。

他前半生约40年,过着“师友一门兄弟乐”的隐士、诗人生活。

其《赋幽慵斋》一诗,可为此时期思想、生活之写照:“闭门春草长,荒庭积雨余。

青苔无人扫,永日谢轩车。

清风忽南来,吹堕几上书。

梦觉闻啼鸟,云山满吾庐。

安得嵇中散,尊酒相与娱。

”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下诏恢复种举考试。

高明在祖父督促和亲友催勉下,又自视为怀瑾握瑜之土,当从仕途上一展抱负:“入践廷宇,陪老成之谠议;出临郡邑,布恩德于罢氓;使殊功茂绩,炳然一时,以答清朝设科盛意,且非君平昔之志,而亦吾党所望于君者哉?”于是“叹曰:人不专一经取第,虽博奚为?乃自奋读《春秋》,识圣人大义,属文操笔立就。

琵琶记的另类的解读

琵琶记的另类的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史论文题目:《琵琶记》的另类解读学院:文学院班级:09级汉语言文学四班学号:40902180姓名:郑福兴2011年11月6日《琵琶记》的另类解读摘要:作为“戏曲之祖”的《琵琶记》,历来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蔡伯喈和赵五娘这两位主人翁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在诸多学者的戏曲研究方面,《琵琶记》的双线结构也是不可突破的圭臬。

然而,作者高则诚在《琵琶记》中是否埋下了另一条线索和更深层次的思想?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琵琶记》中的张广才这一人物形象,其在《琵琶记》中作为另一条线索存在,及其在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进行别样的探讨和浅要分析。

关键词:张太公施仁施义暗线自寓《琵琶记》,是元代南戏发展的顶峰,被誉为“戏曲之祖”。

作者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氏。

高明自少即以博学著称,求学于理学家黄溍,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元朝建立以后,高则诚考中进士,断断续续做了十来年的元朝官吏。

后辞官归隐,专心致志从事他酝酿已久的《琵琶记》的创作。

《琵琶记》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

共四十二出。

《琵琶记》的主要故事情节在第一出《沁园春》中,有如下记载:“赵女姿容,蔡邕文业,两月夫妻。

奈朝廷黄榜,遍招贤士;高堂严命,强赴春闱。

一举鳌头,再婚牛氏,利绾名牵竟不归。

饥荒岁,双亲俱丧,此际实堪悲。

堪悲赵女支持,剪下香云送舅姑。

把麻裙包土,筑成坟墓;琵琶写怨,径往京畿。

孝矣伯喈,贤哉牛氏,书馆相逢最惨凄。

重庐墓,一夫二妇,旌表门闾。

”琵琶记主要刻画了“全忠全孝”的蔡伯喈的形象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形象。

但是,纵观全戏。

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在剧中不引人注目但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广才。

在《琵琶记》第一出的题目正名曰:施仁施义张广才。

那么,张广才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在剧中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又被作者赋予了什么样的感情?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剖析中国古典名剧《琵琶记》中另一重要角色——张广才。

(完整版)《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完整版)《琵琶记》的艺术特色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琵琶记》的作者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

《琵琶记》自问世以后,名重词坛,达到了“演习梨园,几半天下”的盛况。

它是中国古典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从它开始,南戏创作进入了文人的普遍视线。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且颇具特色,对中国戏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结构的特色《琵琶记》的戏剧结构是双线结构。

这种双线结构是用剧中两个主人公的两种不同生活道路来组成的.一条线是蔡伯喈在京城的生活道路,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中的生活道路。

这两条线上的出目是整个戏曲故事的主要部分,它是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分别而开始,又随着两个主人公的团聚而结束。

《琵琶记》的这种双线结构比较特殊,它的戏剧效果是很奇妙的。

在中国古代戏曲中,特别是在南戏和传奇中,双线结构是很普遍的。

但它们当中有些多是两条线索表演两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多大关系,有的还没有关系,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有分散之弊。

可是《琵琶记》则不然。

这两条线索演的是一家人的戏,表达的是一个主题,这在描写内容上,就显得集中。

并且两条线索交错发展,对比排列,使剧中人物互增其悲,就在观众中大大增强了戏剧的悲剧效果。

这就是《琵琶记》双线结构不同于其它双线结构的奇异之处和奇妙之处。

《琵琶记》采用了双线并进的结构,以两种场面的对比来组织戏剧情节,这一点成为明代作家遵循的范式.(二)语言的特色《琵琶记》语言的风格,有自然澄澈的特色,以口头语写心间事,刻写入髓,委婉尽致。

语言以本色为主,兼具本色、文采二者之长,与人物身份、境地绝相符合,这正是《琵琶记》的语言艺术特色。

首先,剧中人物的语言,与人物身份、环境相适应,注意在性情上着功夫,而不以词调巧倩见长。

人物因不同性格、不同心境所以语言也有差别,目的是使语言真正成为刻画人物思想性格及情感的工具。

如蔡伯喈与牛小姐在《中秋赏月》中,同是欣赏月亮,同是听箫笛之声,在同一景物里,表达出不同的人物感情,显示出不同的人物个性。

《琵琶记》读书笔记

《琵琶记》读书笔记

《琵琶记》读书笔记《琵琶记》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经典之作,由元末明初的剧作家高则诚所创。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传奇之作”,它融合了深厚的情感、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社会思考,成为了我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作品中,赵五娘与蔡伯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将人间真情与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赵五娘坚贞、善良、孝顺,为了支持丈夫蔡伯喈的求学之路,她甘愿忍受贫困与艰辛。

而蔡伯喈在功成名就后,面对新娶的妻子与旧日的誓言,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被赵五娘的无私与坚韧所打动。

她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

她的形象让我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伟大与崇高,也让我对封建礼教下的女性命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蔡伯喈的矛盾与挣扎也让我深感人性的复杂与脆弱。

他在封建礼教与个人情感之间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除了深刻的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写外,《琵琶记》的艺术成就也让我叹为观止。

作品中的曲词优美、音乐动听,将戏曲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作品在舞台表演上也极具特色,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思考方面,《琵琶记》引发了我对封建礼教的深刻反思。

在封建社会中,礼教束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导致了无数悲剧的发生。

赵五娘与蔡伯喈的爱情悲剧就是其中的一例。

这让我更加珍惜现代社会中的自由与平等,也让我更加关注女性地位与权益的问题。

总的来说,《琵琶记》是一部充满情感、艺术与思考的杰作。

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压迫以及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也引发了我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我相信,《琵琶记》将会一直影响和启发着后人,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琵琶记》作者是否高则诚历史故事

《琵琶记》作者是否高则诚历史故事

《琵琶记》是明代传奇中最早的一部杰作。

几百年来,它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创造的赵五娘这一典型形象,几乎家喻户晓。

《琵琶记》的故事,源于何时,现已无法查考。

但是,故事被写成戏剧,却是很早的事,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叙述南戏起源于宋光宗时,首先传世的便是《赵贞女》和《王魁》。

徐渭并把《琵琶记》列为“宋元旧篇”,下面注道:“即蔡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

很显然,这与今天流传的《琵琶记》剧本,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流传的《琵琶记》故事,是叙述新婚不久的蔡伯喈在父亲的逼迫下,赴京应试,一举夺魁,被牛丞相看中,以女儿相配,蔡伯喈虽有过推托,但对牛府的豪华生活心实向往之,很快就人赘牛府,与牛小姐成婚,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此间,他的家乡遭遇大灾荒。

他的父母在饥寒交迫中相继去世。

他的发妻赵五娘卖发葬公婆,经邻居张文才周济才赴京寻夫。

由于牛小姐深明大义,赵五娘最后得以与蔡伯喈、牛小姐团圆。

《琵琶记》的作者历来都被认为是高则诚,字明,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

瑞安原属温州府,温州一名永嘉,地处浙东,因此后人称他为东嘉先生。

关于高则诚的生平,学术界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一种意见认为,高则诚约于公元1305年,即元大德九年,生于一个隐士的家庭中。

其父功甫,可能死得很早,其弟高旸,伯父高彦,祖父高天锡,均为诗人。

高则诚在宦途上并不那么顺利,到了40岁左右(元至正四年)才中了乡试,第二年考中了进士。

1348年11月,方国珍在浙东起义,江浙行省因为高则诚是温州人,熟悉浙东情况,命他担任平“乱”统帅府的“都事”。

1349年2 月,高则诚随元兵南征,讨伐了方国珍起义军。

1352年,方国珍接受元朝封他为“万户”的大官后,高则诚才回到杭州。

讨伐军中的三年生活,是高则诚生平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转折点。

回到杭州后,他觉得做官还不如原先做隐士,决定回老家去。

可是,没做多久隐士,他又被拉出做官,先担任了江南行台掾,后改调福建行省都事。

他一生大约做了10年元朝的官吏,以后为避兵乱,隐居在宁波城东的栎社,他的《琵琶记》就是在此时完成的。

第三四课时 选修课——琵琶记3

第三四课时  选修课——琵琶记3

• 在艺术上,“巧合”手法是构成这出戏的基础, 并使作品具有传奇性。这些巧合是在战乱的特殊 背景下发生的,因而显得真实可信。 • 此外,这出戏的曲词、宾白不假雕饰,以自然质 朴见长。李贽在《幽闺记评》中说:“《拜月》 曲白都近自然,委疑天造,岂曰人工。”《拜月 亭》是“四大传奇”中成就最高的一部。
• 《白兔记》
• 越剧《白兔记》剧照
• 《拜月亭》又名《幽闺记》,共四十出。相传为 元人施惠(字君美)所作。剧本的核心情节是蒋 世隆和王瑞兰的爱情故事。蒋、王的爱情不同于 一般才子佳人的一见钟情,他们是在战乱岁月, “旷野奇逢”,在患难中彼此相爱,互相扶持。 作品充分肯定了这种在患难与共中的自由结合, 热情赞扬了他们的真挚爱情和坚贞品质,有力地 鞭挞了门第等级观念和忘恩负义行为,从而显示 出鲜明的反封建思想倾向。 • 剧本把爱情故事放在战乱的背景下展开,从而使 社会动乱、人民苦难和剧中人物的命运紧密结合 起来,反映了尖锐的民族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 的昏庸,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拜月亭》及插图
• 《拜月亭》插图
• 川剧《拜月亭》剧照
• 宁静主演电视剧《拜月亭》海报
• 《杀狗记》是元末明初徐田臣依元人肖德祥的杂 剧《杀狗劝夫》改编而成,是一出家庭伦理戏。 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宣扬“亲睦为本”、“孝友为 先”、“妻贤夫祸少”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剧 本反映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对“酒肉朋友”关系 的揭露比较深刻,暴露了市井无赖贪图私利、无 情无义的丑恶嘴脸。剧作的语言俚俗本色,但结 构松散,没什么特色,在四大传奇中居于最末。 • • • • • 思考题 1、分析赵五娘形象。 2、《琶琶记》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3、杂剧与南戏在形式上有何区别? 4、元代南戏四大传奇是指哪四部作品?
《和赵承旨题岳王墓韵》

昆曲琵琶记的主要内容

昆曲琵琶记的主要内容

《琵琶记》是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则诚)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

全剧共四十二出,结构完整巧妙,语言典雅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结合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蔡伯喈是一个有才华的书生,他的父亲蔡邕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蔡伯喈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一天,蔡伯喈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卖唱的女子赵五娘,两人一见钟情。

蔡伯喈决定娶赵五娘为妻,但他的父亲却不同意这门亲事,认为赵五娘出身低微,不配做他们家的儿媳。

蔡伯喈为了爱情,决定离家出走,与赵五娘私奔。

蔡伯喈和赵五娘来到京城,参加了科举考试。

蔡伯喈凭借自己的才华,考中了状元。

然而,他的成功却引来了许多麻烦。

一些权贵看中了赵五娘的美貌,想要逼她为妾。

蔡伯喈为了保护赵五娘,决定将她安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然而,这个决定却让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蔡伯喈在京城做了官,但他始终无法忘记赵五娘。

他每天都会弹奏琵琶,以此来寄托对赵五娘的思念之情。

然而,赵五娘却在乡下过着艰难的生活。

她每天都要辛苦劳作,还要忍受那些权贵的欺凌。

尽管如此,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蔡伯喈的信念。

多年以后,蔡伯喈终于得到了一个机会,可以回到乡下去寻找赵五娘。

然而,当他回到家乡时,却发现赵五娘已经去世。

原来,赵五娘在乡下过得非常艰难,最后因为生病而去世。

蔡伯喈悲痛欲绝,他决定为赵五娘写一部传记,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这部传记就是《琵琶记》。

在这部作品中,蔡伯喈通过琵琶的声音,讲述了他和赵五娘的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中国古代戏曲的经典之作。

《琵琶记》不仅展示了蔡伯喈和赵五娘的真挚感情,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

它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对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如梦随笔:从高则诚《琵琶记》“孝”的核心思想说起-38-草人著

如梦随笔:从高则诚《琵琶记》“孝”的核心思想说起-38-草人著

如梦随笔:从高则诚《琵琶记》“孝”的核心思想说起-38-草人著随笔:从高则诚《琵琶记》“孝”的核心思想说起中国南戏鼻祖高则诚的《琵琶记》为什么流传600多年仍为世人所重视,如同人们研究《红楼梦》那样去研究她,延续数百年无间断,令当代再次兴起研《琵》热?除了有高则诚这位元朝进士“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想为民着想、急为民着急”的人格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琵琶记》具有歌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孝”的思想内涵,通过蔡伯喈与赵五娘的故事,来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和仕宦道路的罪恶。

《琵琶记》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蔡伯喈与赵五娘婚后不久,遵从父母之命上京赶考,得中状元。

谁知当朝牛丞相强逼蔡伯喈入赘为婿,朝廷又不准其辞官归养双亲,蔡无奈只得屈从。

此时家乡正逢饥荒,赵五娘省吃俭用,用米饭侍奉公婆,自己却以咽糠充饥,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噎死。

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后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沿途弹唱乞讨,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

全剧共42出,一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目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子戏单独上演。

我记得儿时曾听母亲说:“过去有一出戏叫'吃饭和吃糠’,演得好,演得台下看的人都哭了。

”大概就是指《琵琶记》中的“吃饭吃糠”这出戏吧。

温州著名学者侯百朋先生跟一位记者说:“赵五娘是中世纪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是《琵琶记》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

过去,乡村里露天演《琵琶记》,赵五娘是最为人同情和爱戴的人物。

只要身背琵琶的赵五娘在台口一跪,台下的银角子、铜币雪片般地往台上飞。

人们把赵五娘当作真人看待了,非常同情她。

不过,也有人说赵五娘是'愚孝’,是封建道德的'孝妇贞女’。

这种说法,我是不赞同的!”记者接着说:“我也赞成您的观点。

从人性的道德观点来看,《琵琶记》中的 '孝’是符合人的道德准则的。

一个家庭之中,有老有幼,敬老爱幼是伦理中最基本的要求,赵五娘孝敬公婆是家庭幼长之间的有序,是人性的流露,是很道德的,也为后辈所要遵循的,不能一说到'孝道’好像就是封建意识。

《琵琶记》的合理团圆探究

《琵琶记》的合理团圆探究

《琵琶记》的合理团圆探究作者:尹佳丽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08期摘要:中国戏曲的“大团圆”倾向使得戏曲作品中不乏改编前文以达团圆之作,《琵琶记》正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

作为一部“风化体”作品,《琵琶记》为了宣传追求团圆安抚人心是理所当然,而要将一个负心戏的悲剧结局改编成阖家团圆且易为人接受的美满结局,需要高超的改编技巧,稍显刻意便会沦为说教庸品。

《琵琶记》的巨大影响力最终证明了高则诚的成功。

他做到了给予一部负心戏合理的团圆结局而不受观众诟病,其高超技巧足以作为许多剧本改编的模范。

本文将从创作技巧和人文精神以及由改编带来的观众心理期待等多方面探索《琵琶记》的改编是如何做到合理团圆的。

关键词:《琵琶记》改编“大团圆”结局合理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8-0145-02中国古代戏剧较之世界古代其他戏剧体系,有一个自身独特的特征,即追求结局的“大团圆”,无论是激烈的冲突矛盾还是纠葛仇怨,最终都会得以平息,并达成最终圆满。

即“悲终于乐”“离终于合”“困终于亨”。

这种追求在中国古代戏剧,也就是戏曲中非常常见,“除少数几部(如《汉宫秋》《杜十娘》《桃花扇》等)是以毁灭和死亡为结局外,大多数是以正义胜利,即皆大欢喜的大团圆为结局。

”[1]可以看到这种团圆的追求与西方纯粹悲剧与悲壮美感的追求是迥然不同的。

通常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圆的追求”[2]和民族心理、主流审美追求以及观众等因素有关。

也正是在这种倾向的追求下,面对前人创作的一些悲剧性结尾,不少文人往往会进行改编,将其转为圆满结局。

如耳熟能详的经典戏曲《西厢记》正是从前人话本不断改编而来的,《长生殿》后几出也经过了不断的改写和想象,这些都能够鲜明地体现出文人创作群体中存在的“补恨”倾向。

而《琵琶记》这部作品除了“补恨”之外,作者高明还有别的目的。

他并不单纯只是为了给故事创造一个新的圆满结局去满足心理期待,更是为了宣传他心中的封建伦理道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中国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琵琶记》及
其作者高则诚
国避蹬糜避
《琵琶记》及其作者高则诚
口沈不沉
金秋十月,温州盛事不断,轻博会刚刚落幕,又迎来 "纪念高则诚诞辰7o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本次学术盛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与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瑞安市人民政府承办.4O多位包括海外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这是暨上世纪的"《琵琶记》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以《琵琶记》为主题的研讨会.1956年.中国剧协在北京举办"《琵琶记》研讨会".历时一个多月,会后出版了《琵琶记论文集》.这在中国戏曲学术性研讨活动中,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 影响之深远.都是绝无仅有的.温州人也为拥有这样一位为中国戏曲的发展作出卓绝贡献的先贤而更加自豪高明字则诫.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县阁巷镇柏树村人.他的生卒年月至今仍不是很清楚.他于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中乡试.曾官处州录事,浙东阃幕都事,绍兴府判官,庆元路推官,江南行省台掾等.至正十六年后改授福建行省都事,道经庆元,被方国珍强留幕下.高明不从.隐居鄞县栎社,以词曲自娱.他为人猖介耿直."数忤权贵".仕途生涯很不称意.据说他是在辞官还乡途中卒于宁海原有《柔克斋集)20卷,今仅存诗55首,词曲4首,文12篇. 《琵琶记》全名《蔡伯喈琵琶记》,明清两代刊刻传抄的版本存世者约有4o多种.堪称中国戏曲版本之冠
《琵琶记》故事大致如下:
蔡邕(字伯喈)与妻赵五娘新婚才两月.迫于父母之命进京赴考,得中状元.当朝牛丞相强欲招赘为婿.蔡苦辞不从.时家乡遭饥荒,赵五娘卖发侍奉公婆.自己咽糠.公婆发现后抢糠而食咽死.赵五娘罗裙抱土筑坟.画出公婆图像,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在廊庙与牛丞相之女相会.最后一夫二妻团圆.全剧共42出.一般要演两天两夜.其中的关目如《南浦送别》,《吃饭吃糠》,《描容上路》,《琴诉荷池》, 《廊房相会》,《扫松下书》等都作为折子戏单独上演.清光绪年间,温州同福昆班将全剧加以压缩.可在一个晚上演完.称为《花琵琶》.
远在《琵琶记》成书以前的宋代,民间就已流传着关于蔡伯喈的传说,陆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负鼓盲翁"所唱的蔡中郎故事,很可能就是《琵琶记》的前身.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中有《赵贞女蔡二郎》一目,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可见高则诚是将"负鼓盲翁"所唱及南戏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编而成为《琵琶记》的.由于剧中的蔡伯喈是历史人物.后人便对此多方猜测:或以为是唐相牛僧孺之子,牛繁的朋友蔡生;或以为 "琵琶"二字上有四"王"字.就认为是高则诚的朋友王四: 或以为是蔡京的第二个儿子蔡卞:或以为是五代时的慕容伯喈:或以为是邓敞等等,数百年间种种臆测.聚讼未休. 其实剧中的蔡伯喈只是一个艺术形象.与东汉时做过中郎将的陈留人蔡邕并不相干
也许是《琵琶记》太出名了,高则诚的一生又行踪不定,他究竟在哪里写作此剧,历代也是众说纷纭.永乐《瑞安县志》,嘉靖《宁波府志》都说在鄞县栎社沈氏楼.还说作
者常在夜间燃双烛写作此剧,当写到《吃糠》一出时,剧中有如下曲文:"糠和
米本一处飞".此时.两支烛光忽然合而为一.此事当然也就成了文坛千秋佳话.后人还在此建了 "瑞光楼"以作记念.成为当地着名的人文景观.清人刘廷玑则说,高则
诚写此剧的地点.是在丽水西郊的姜山悬藜阁,《浙江通志》载有东阳古迹"三杯亭",说高则诚在丽水时,曾师事义乌人黄缙,但黄缙并不知道他会词曲.高则诚离开后,黄缙偶登其所居楼.见壁问贴满了《琵琶记》手稿. 深叹其"文辞淹博,意义精工.遂追饯至此亭斟酒三杯而别".清人周亮工《书影》则说是在杭州的昭庆寺,寺中还留有高则诚写此剧曲时按拍的几案,"当按拍处,痕深寸许". 也有人说是在萧山任原礼家写的,康熙《萧山县志》就有此记载.而《新昌县志》则又记有"丁若水字咏道.与高则诚共编《琵琶记》行于世".可见《琵琶记》的产地也成了一桩多头公案.
《琵琶记》是历代戏曲出版物中版本最多,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
曲作品.至今依然是各地方戏曲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曲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歌舞演故事)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坐标. 《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的周密,文辞的声情并茂,以及双线平行发展的戏剧结构等方面.在古典剧作中都堪称典范.《琵琶记》被后人誉为"南曲之祖".是当之无愧的.
古往今来,《琵琶记》不但是舞榭歌台盛演不衰的戏曲剧本.而且也是明清以
来人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各种笔记,随笔,专论及曲学书目和文史类教科书.论
及《琵琶记》的不下数百种.温州本土对高则诚与《琵琶记》的研究起步较早,民国三年(1914),任温州海关监督的如皋人冒广生从各种典籍中辑录高则诫早巳散失的诗作.刻印了《柔克斋集》(柔克斋是高则诚的室名);1956年,中山大学教授,温籍学者董每戡出版了《琵琶记简说》与《五大 ?
49?
《琵琶记》的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温州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评述口上海戏剧学院
张福海博士
20o7年10月28目一10月31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举办的"纪念高则诚诞辰700周年暨《琵琶记》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在《琵琶记》研究方面规模较大的一次.与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此次研讨会应该是 1956年在北京举办的那次《琵琶记》
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研讨会.这个看法.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客观的.最为让人惊讶的是.在当年那次《琵琶记》大讨论中以记者身份同时也是专家身份参加会议的李希凡先生作为一位走到今天的长者也莅临此次会议他在大会的开幕式上所做的发言就谈及了这一点.他简要的回顾了那次《琵琶记》讨论的情景.很有感慨地说:"至今已经有51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先生的到会是颇有意蕴的.1956 年那次《琵琶记》大讨论,它的主旨是希望通过对《琵琶记》的研究促进学术界百家争鸣的自由空气,但不幸的是.这个会议不久.参加这次讨论的人员几乎都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了右派.而后的中国学术界情景就不言而喻了.本次的《琵琶记》研讨会在规模
上,阵容上,人员的数量上等几方面.要比51年前的那次研讨会显然要弱得很多.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 本次讨论会的背景是在中国戏剧发展处在极其艰难的时境下召开的.这和51年前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那么从这个背景出发来看待此次研讨会.就不禁要问,《琵琶记》的研究其现实意义是什么?这也是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们除了对《琵琶记》的文本进行研究外,而把目光更多的投向《琵琶记》与现实戏剧的状况这一敏感区的原因之所在
在现实意义上,《琵琶记》的价值首先是以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来确定的.从历史文化价值方面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琵琶记》的出现,它表明了中国戏曲的南戏之发生.它的初创时代宣告结束.也就是说南戏舞台从内容到
形式已经走向成熟;并为尔后繁衍出的四大声腔即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等传奇体制奠定基础,因而《琵琶记》有南曲之祖的历史定评.从另_方面说,《琵琶记》以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回应了当时的现实.《琵琶记》的现实主义精神秉承了从《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如此.它也是元杂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由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说,《琵琶记》的研究就不是地对空,空对空的或纯学术性的研究了.对此. 我们后世关于《琵琶记》版本的研究,资料考证等等, 无非都是建立在关于《琵琶记》历史文化意义的见证上进行的;同时.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又是通向每个具体时代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琵琶记》的研究其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都是回到舞台,回到现实的.这样看,《琵琶记》的历史文化价值便是建立在当代现实名剧论》;上世纪80年代初,瑞安学者舒良娅出版了《高则
诚的故事》;原温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侯百朋先生为了寻找高家的家谱.甚至带
着粮票跋山涉水,深入到穷乡僻壤.他先后出版了《高则诚与琵琶记》,《琵琶记资料汇编》等;着名的九叶派诗人唐浞先生在8O年代出版的《民族戏曲散论》中,把《琵琶记》列为专门一章来讨论;原温州师范学院副教授胡雪冈先生与原温州市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张宪文先生合作出版了《高则诚集》.瑞安籍学者孙崇涛在访问西班牙时,带回了一部《全家锦囊》,其中就有《琵琶记》古本; 从8O年代开始,沈不沉主编的《南戏探讨集》,就发表了多篇有关高则诚与《琵琶记》的研究文章;在瑞安还成立了高则诚研究会;此外,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地的学者.以及英语系,俄语系,拉丁语系,西班牙语系等国的汉学家.都乐于将《琵琶记》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 ?
50?
且不断有着作问世.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琵琶记》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世界.是世界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中世纪剧作家.高则诚的故里——瑞安阁巷乡的农民慷慨解囊.多方集资.柏树村的一
位农民陈炳金老人,为了修建高则诚纪念堂.甚至卖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匹马.1991年,在原陈氏宗祠(高则诚是陈家女婿)故址兴建了高则诚纪念馆.成为人们争相景仰的人文景观
为此次盛会锦上添花的是新成立不久的永嘉昆剧团. 特地排演了《琵琶记》,此剧以永昆历史上所演的《琵琶记》为蓝本,如《吃糠》一出,其古朴稚拙的演技催人沼下.据悉.永昆此剧还将对外公演,市民当有机会一睹为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