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软技能”的培养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软技能”培养
} 文 系 中 国职业 技 术 教 育 学会 课 题 “ 国 高职 教 育 学 生 综合 素质 培 养 的 理 论 与 实践研 究 ” 本 我 的研 究 成果 之 一 。
世 界 教 育信 息 2 0 。 0 81
维普资讯 j
职业 与成 人教 育
商各 个方 面 , 通过 它们 起作 用。( ) 并 3 单一 素质与 综合 素
质。 一素 质 是指某 一方 面素 质 ; 合 素质是 指人 的整体 单 综
才市 场的需求 ?
美 国职 教 界在 调 查分 析研 究 劳 动 力市 场 的基 础 上 , 制 定 了今 后一 段 时期 内 , 业教 育综 合 素 质培 训 的五 种 职
基本能力和三项基本素质。五种基本能力分别是合理利
用 与支 配 各 类 资 源 的能 力 , 理 人 际 关 系 的能 力 , 取 处 获
方面 , 业 用人单位 又抱 怨高 职 毕业 学生 和 它们 的要求 企 有 很大 差距 ,它们要 为录 用的毕 业生 支付 很高 的适 应期 成 本 。 些现 象表 明 , 这 当前我 国高 职教育 培养 出来 的学生
并没有达 到社 会和 用人 单位 的认 同 , 也表 明 , 业院校 的 职
养 出来 的学生 , 缺乏的不是专项技术职能 , 而是 “ 技 软
能 ”, 而且 这种 技能 比专 项技 术 职能 更为 重要 , 被企 业 认 定 为关 键能 力。
到工作 , 另一方 面 , 而 社会 企业 用人 单位 又高 呼技 能型 人
才、 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难求 ; 一方面职业院校认为 自己 在不断地 向社会输送各类合格 的技能型毕业生,而另一
力的流 动性 。
‘ 软技能 ’ 的问题却很严重” 。因此, 这个报告得 出一个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现代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本文通过对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探讨了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策略探讨以及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职教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借鉴。
通过对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可为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向。
【关键词】高职教学,学生软能力,培养,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重要性,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策略,案例分析,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软技能要求也日益增加。
学生的软能力不仅仅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还包括对变革和创新的适应能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等。
高职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软能力,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忽视了学生的软技能培养。
导致很多毕业生面对就业市场时,缺乏必要的软技能,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研究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为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确定研究的具体目的。
我们希望了解高职教育中学生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在当前教学环境下软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高职学生的软技能培养
论高职学生的软技能培养戴艳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由“硬技能”能和“软技能”两部分构成,两者本应呈互为促进、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
但是,高职教育对于“软技能”的长期忽视造成了高职学生这方面技能的缺失,形成了职场软肋。
因此,软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 阐述软技能的内涵和重要性,提出软技能培养的方法方法。
关键词:软技能高职教育培养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在各行各业基层直接参与组织、实施、保障生产(流通或服务等),为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或各种服务,并“承担具有高度技术性和负责性工作”(引自《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这类人员所承担任务的特点是主要从事与科学原理、概念的应用及实际操作有关,又较为复杂、较为负责的技术性工作,其工作场所多数在现场。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社会和企业在强调高职毕业生具备较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对人才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更加看重人才的综合能力,除了要具有与职业岗位专业技能相关的硬技能之外,还要具备创新,协调合作,沟通表达,学习能力等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
这样的学生才能既具有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且具备开拓更大发展空间的后劲。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曾面向企业开展过一项调查, 参与调查的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希望员工有团队合作精神,要求要有责任感,既强调要有创新能力,喜欢招聘“自信”的人,强调要有诚实的品质。
据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一项题为“大学毕业生哪些特质被用人单位看重”的探底调查显示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
1 高职毕业生的现状分析近20 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无论是学院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了整个高等教育总量的一半以上。
高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培养了大量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较好地满足了各行各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软技能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践
软技能培养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践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硬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场的需求。
软技能,指的是与人际交往、沟通、领导力等相关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雇主和招聘者的重视。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软技能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2. 软技能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2.1 提高就业竞争力具备良好软技能的毕业生更容易在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
优秀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领导才能等特质,使得员工具备更高的适应性和快速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2.2 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软技能不仅限于单一工种或岗位,它们可以应用于任何行业和领域。
通过增强团队合作、决策分析、问题解决等软技能,员工可以更好地协调各个方面并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2.3 培养领导能力软技能中的领导才能是成为一名优秀员工和未来管理者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在职业教育阶段的领导能力,可以提前锻炼他们在职场上扮演领导者角色的能力。
3. 软技能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方式3.1 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真实案例或情景对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在模拟环境中练习实践软技能。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软技能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及时反馈。
3.2 实习和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参加实习项目和行业相关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应用软技能。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面对职场挑战,同时增加自信心和实践经验。
3.3 社交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安排社交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团队合作项目,帮助学生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才能。
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可以锻炼软技能并培养规划和执行能力。
4. 结论软技能的培养在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
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并培养未来领导者。
在实践中,结合课堂教学、实习机会和社交活动等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职场对于多维度素质要求的需求,并为年轻人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
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软技能”
“ 技 能 ” 相 对 于 “ 技 能 ” 言 的 , 炼 学 生 团 队 合 作 能 力 、 言表 达 能 力 和 沟 题 的 能力 、 软 是 硬 而 语 与人 合 作 和 沟 通 的能 力等 。 硬技 能 是 指 求 职 者 本 身 在某 专 业 领 域 从 事 通 能 力等 , 些 做 法 有 助 于 缩 短 学 生 成 为 3. 在 岗位 实 习 中强化软 技 能训 练 这 4 工 作 、 行 研 究 应 当具 备 的 必 要 能 力 , 技 “ 业 人 ” 过 渡 期 。 进 软 企 的 软 技 能 与 硬 技 能 的 培 养 一 样 需 要 训 - 能 则 是除 了这 些 专 业 知 识和 技 能 外 所 能 为 2. 软技 能有 助 于提 高学 生 的社 会竞 争 力 3 练 , 别 是 一 些 与 工 作 岗 位 联 系 密 切 的 软 特
得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方 法 去 扩 展 知 识 , 应 社 适 会发展的需要 。
练 方 法 高 职 院 校 可 以 根 据 软 技 能 素 质要 求 , 开 发相 应 课 程 、 训教 材 和 训 练 方法 , 培 如对 学 生 进 行 时 间 管 理 能 力 训 练 、 通 能 力训 沟 练 、 队 合 作 能 力训 练 、 导 力 训 练 、 团 领 创新 力 开 发 与训 练 、 习型 组 织 训练 、 行 力 训 学 执 练 等 , 高 学 生 的软 技 能 。 提 3 3 改革课 堂教 学模 式 . 针 对 “ 技 能 ” 程 体 系 中不 同 课 程 的 软 课
面 对 就 业 竞 争 日益 激 烈 的 现 状 , 养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培 高 素 质 的 复 合 型人 才 成 为 高 职 人 才培 养 的 2 1 软技 能有 助 于提 高学 生求 职 能力 . 各 高 职 院 校 都 非 常注 重 培 养学 生 的职 重 要 目标 。 了 让 学 生 学 到 扎 实 的 专 业 知 除 识 和 过 硬 的 专 业 技 术 , 重 要 的是 让 他 们 业 技 术 能 力 , 缺 乏 对 学生 软 技 能 的 培 养 , 更 而 语 具 备 在 新 形 势 、 环 境 下不 断 地 学 习 、 新 提 不 少 学 生 因为 合 作 能 力 不 够 、 言 表 达 和 高、 创新 、 发展 的素 质 和 能 力 , 软 技 能 。 即 培 沟通 能 力欠 缺 等 原 因 导 致 不 能 应 聘 成 功 。 养 学 生 的 软 技 能 , 不 仅 是 源 于 企 业 的 用 因此 , 过 软 技 能 训 练 模式 的实 施 , 炼 学 这 通 锻 人 要 求 , 且 对 于学 生 长 远 的 职 业 生 涯 发 生 的 沟 通 能 力 、 作 能 力 , 学 生 养 成 良好 而 合 使 展 也 大有 裨 益 。 此 , 职 教 育 人 才培 养 应 的职 业 行 为 习惯 , 而 提 高学 生 的 求 职 能 因 高 从 该 从单 一 专业 知 识 和 专 业 技 能的 硬 技 能 培 力 。 养 , 变 到 与 软 技 能 并 重 培 养 的发 展 方 向 2. 软技 能有 助 于缩 短学 生入 职 的过 渡期 转 2 上 , 相 应 增 加职 业 道 德 、 业意 识 和 职 业 并 职 我 们 可 以 通 过 加 强 与 企 业 的 紧 密 合 习惯 等 方 面 的 培 养 , 能 使 学 生 凭 借 已获 作 . 企 业 管 理 中对 员 工 的 素 质要 求 贯 穿 才 将
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软技能的培养
高职 院校要 加强 学生 心理健 康教 育 ,把软 技 能培 养融 入
课程体系 中,构建第二课堂平台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 式来增强学生 的职业 软技 能培养 。高职 院校教 师 可 以通 过 帮 助学生实施职业规 划 ,确 定就业 目标 等 方式来 提 高学 生的 就
《 广采教■》 职教 2 0 1 6年第 1 2期 ・l 5・
教师可以利用微 信群 聊、微博广播等 ,把心理健康知识做成有
趣 的小 漫画、小故事进行传播 ,让学生积极 的阅读 、愉快 的接
座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除此之外 ,学校还 要做好各系学
生 的思想工作 ,对学 生 的心理 状况 和思 想动 向有一 个 深入 的 了解 ,对近期有思想波动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加 以特别关注 ,多 加关怀 ,及时找他们谈心了解情况 ,帮助他 们解 决问题。学校 要建立一个 由书记带头 、班主任负责、辅 导员 协调 、任课 教师 配合 的管理体系 。学校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 、校园网 、板报橱 窗等宣传平台普及 心理 健康 知识 ,让 学生 了解 只有 拥有 一个 健康的心理 ,才能保证学 习、生活 和工作 的正常进行 。
学校要 通过 多渠 道 、多形 式 巧妙地 把心 理健 康知 识 渗透
到学生的意识中 ,潜 移默化 、润物无声地进行知识灌输 。比如
活动中学会自 我管理和 自我教育,在实践 中得到成长 , 丰 富社会 阅历 , 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 良好的基础 。另外,教师可以借助 当 前发达的信 息 技术 , 设置多彩的网络课程 。教师可 以利用校园 B B S 等传播平台 , 跨越时 间、 空 间的限制 , 让职业软技 能与社会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软技能”的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自身的培养目标,为此高职院校在专业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家关注的都是如何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即提高学生职业化的专业技能及应用水平等“硬实力”,而对更加基础和重要的为人处事,即学生品德教育、合作意识、拼搏精神、创新思维等“软实力”的培养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所谓硬实力,指知识、经验、技能等比较容易评估的素质,软实力是指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1]软技能指的是能为用人单位带来额外利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包括特定职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许多用人单位,他们录用的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不突出,然而这些被录用者往往都具有用人单位所欣赏的“软技能”,比如品质优良、善于合作、勇于拼搏、乐于创新等等.1软技能提出的背景我国职业教育就业市场常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师生感到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每年都有大量的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社会用人单位又高呼“用工荒”,他们反应几乎招不到技能型人才、特别是德才兼备的高技能型人才.事实证明,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与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有差距的,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毕业生不是他们需要的.进而得出结论,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高职院校就应该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去培养学生.国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曾与德国凯撒斯劳滕应用技术大学进行过一次合作,他们共同调查和研究我国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招聘政策,认为“多数行业、专业和管理人员技术能力缺乏并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然而,专业和管理人员缺乏‘软技能’的问题却很严重”.[2]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的不是专项技术职能这种硬技能,学生缺乏的是“软技能”,而且这种技能比专项技术技能更为用人单位所看重和欣赏.2高职院校应培养的“软技能”2.1德对企业而言,员工优良的“德”就是企业的“德”.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企业更加注重对毕业生品德的要求,特别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因为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在很多企业单位宁愿要专业知识成绩差一点但品德好的毕业生,也不愿要专业技能优秀而品德低劣的人.因为专业技能欠缺,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培训来弥补,但品德低下却难以修复,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2合就像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一样,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团队合作.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员工能否“合”.“合”就是合作、协作,“合”就是员工共事能够合作好、协商好,共同促进企业发展,而不是相互拆台、内讧抵消发展的力量.所以企业非常看重大学毕业生“合”的精神.大学毕业生也只有融入团队之中,个人才能才会得以施展.2.3拼企业非常认可上进、肯钻研、做事带着一股“拼”劲的员工.每个企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都会碰到很多困难.企业特别希望自己的员工敢于拼搏、勤于学习,经得起各种困难的考验,推进企业大发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能充满朝气,有一股子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拼”劲,会为企业所青睐.2.4新“新”指的是在工作中能有意识地去创新、革新.当今社会,知识爆炸、信息传播迅速,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能力的需求已发展到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殊要求.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才能的毕业生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青睐,因为他们能用更新更好的方式方法将大量繁杂的信息有效整合,巧妙利用.员工“新”品质令企业的发展“柳暗花明”甚至是“前程似锦”.那些善于运用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大学毕业生是企业最看重的人才.3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软技能”的途径高职院校必须加大力度去培养大学生的“软技能”,特Vol.30No.5May 201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5期(上)2014年5月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软技能”的培养牛娟娟(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11)摘要:对企业用人标准的考察表明现代企业更看重“德”“合”“拼”“新”这些“软技能”.高职教育要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对高职生“软技能”的培育.设置能培养学生“软技能”的课程,开展能提升学生“软技能”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注重自身“软技能”的提高,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软技能”的提升.关键词:高职教育;软技能;培养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05-0153-02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09-10D52);安徽省思政工程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拉手”共建基地建设项目(2011SZKJSGC7-1);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思政专项)(2013szxm143)153--. All Rights Reserved.别是“德”“合”“拼”“新”等品质的培育.提高高职生的“软技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多途径去促进.3.1设置能培养学生“软技能”的课程与“软技能”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硬能力”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的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提升,然而却很少注重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因此,导致学生在就业前,根本就不清楚什么是“软技能”,更不知道企业注重“软技能”.因此,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要在课程设置上为“软技能”的培养留一席之地,同时提高学生“软技能”的各种培训、各式讲座也应呈现给学生,以便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用人标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可以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提供平台,如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课、交际与口才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课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为学生如何设计职业前景、如何提高“软技能”等提供了相对科学的依据.高职院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课程设置上可以增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内容.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提高大学生软技能的重要途径.只有具有良好的“德”的学生才会主动参加志愿服务,而他们的加入对身边的同学具有示范作用,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加.在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重要会展等活动,尤其需要志愿者之间的配合与协作,这就增加了学生“合”的能力.志愿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挫折甚至困难,学生需要培育自己“拼”的精神,想出“新”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志愿服务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软技能”的最佳途径.3.2开展能提升学生“软技能”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一个平台,高职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软技能”,提高“软技能”,展示“软技能”.一般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人文活动如志愿服务、助困助残等能够培养学生“德”的“软技能”,集体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合”的“软技能”,个体项目能够培养学生“新”的“软技能”,而一些竞技性比赛当然能促进学生“拼”的软技能.不过,大多数校园活动都具有培养综合“软技能”的功效.“软技能”的本质实际就是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不是通过说教实现的,也不是通过灌输获得的,而是让他置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3]因而要提高学生的“软技能”一个润物细无声的途径就是创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不仅能使人精神愉快,而且美丽干净的校园能够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无时不在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滋养着学生的心灵.高大整齐的教学楼,清爽优美的体育场,再铺上绿地草坪来舒缓局促的高楼,学生在这处处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校园里学习、活动,人文素养、“软技能”自然能得到熏陶和提升.3.3鼓励学生注重自身“软技能”的提高要让大学生自觉注重“软技能”的提升,首先我们要让他们理解“软技能”提升的重要意义及迫切性,然后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可行的途经和方法如可以推荐一些好书给他们,推荐几部好影片,引导参与校园活动等,最后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软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个慢活,需要靠生活中的日常积累.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交际交往中不断培养增强自身的“德”“合”“拼”“新”的“软技能”.对于高职生而言,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软技能”就要树立终身读书学习的观念.不断读书学习不仅是提升“软技能”的重要途经,也是自己“软技能”的一种外在表现.读书学习看似是一种外在活动,实际上更是一种内在过程,它是学生在自我提升、自我反思、自我修炼.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软技能”.对于处于青年时期的高职生而言,心理还不稳定.取得一点成绩就高傲得不可一世,受到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和他人相处宽容不足自私有余等.因此心理调适能力也是高职生“软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生还需要增强自我的化解内心矛盾的能力,解决或回避冲突的能力,增强受挫承受能力,不断调适优化自我心理.3.4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软技能”的提升为促使学生“软技能”的提升,社会、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齐头并进.高职院校要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如果没有条件,至少要依据社会用人单位的流程建立各专业的模拟公司.校企合作的本质是让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高职生亲身体验到用人单位对“软技能”的需求以及自身需要提升的方面.[4]高职院校因此也能够按照企业需要开展对高职生的职业培训.社会企业单位可以行动起来,加强校企联系,共同提高未来职业人的“软技能”.从学校方面而言,“软技能”的培养成效具有隐蔽性,很难量化.“软技能”的教学内容广泛,无处不在又似乎抽象模糊.这些决定了“软技能”教育应采用渗透式的方法,于无声处地浸入到高职学生的身心.因此,提升“软技能”的思想观念要渗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要深入到教育者的头脑.只有改变观念,高职教育研究者、高职课程制定者以及高职教师才会在教材制定、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体现“软技能”.从家庭方面而言,高职生中的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到大一直是家庭甚至家族希望的重心、关爱的中心.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往往比较优越,极少经历艰苦,因此对未来职业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认识不清,准备不足,没有“拼”劲,因为实践少,也缺乏“新”的能力.再加上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合”的能力较弱.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重视孩子“软技能”的培养,放手实践,让孩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加强对孩子高尚品质、合作意识、奋勇拼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软技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方方面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具备“软技能”的高技术型人才.———————————————————参考文献:〔1〕刘刚.大学应加强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希望月报(上办月),2007(02).〔2〕喻穹,黄新文.论高校学生“软技能”培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2).〔3〕弋阳教研室,孙桂仙工作室.人文素养的培养重在熏陶感染./bqing/column38832/0c3e67 29-4f0e-4eb4-a161-778de98a9b9c.html,2013-12-28访问.〔4〕喻穹,黄新文.论高校学生“软技能”培养.职业圈,2007 (14).154--.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探讨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重点讨论了高职教学中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软能力培养的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提出了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策略,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结论进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软能力的全面发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将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软能力的培养,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软能力、培养研究、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能力、教学策略、未来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目前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分追求学术成绩、缺乏实践机会、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的软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影响了其未来的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研究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既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深入分析影响学生软能力的因素、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为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重要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专业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场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软能力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软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挥作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是至关重要的。
软技能是指与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相关的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需要在培养专业技能的注重软技能的培养。
学校应该提供适当的软技能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团队合作、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学会有效地解决问题。
学生还应该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软技能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软技能。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
在实践中,学生将有机会与各种人员进行合作,并学会如何处理不同的情况和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软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团队项目、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并从中学习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经历将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组织和志愿者活动。
通过参与社团组织和志愿者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这些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适应社会环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在培养专业技能的还应注重软技能的培养。
学校应提供适当的软技能培训课程,并通过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软技能。
学校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和鼓励学生参与社团组织和志愿者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策略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策略*杨榕1孙簃2闫孟宇3伴随着职业世界的纵深发展,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质量意识、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而当前职校毕业生的软技能却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新时代企业对于现代员工的职业要求。
传统重技能、轻素养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影响了职校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因此,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高度重视职校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已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内涵解析随着“软实力”这一概念在国际和国内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相关组织展开了针对人才软技能的讨论。
2002年,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在总结过去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21世纪学生个人能力应当包括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与专业技能。
随后各个国际组【摘要】伴随着现代产业的纵深发展,软技能将会成为未来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竞争力。
软技能主要包含终身学习、问题解决、团队合作、创新创造四种能力。
从建构主义视角审视阻碍职校学生四种软技能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知能传递忽视情景搭建、教学目标忽视经验获得、师生关系忽视情感交流以及教学评价维度单一。
以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了建构主义视域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策略,即关注情境中的知识呈现、设置应用型教学目标、转变教师角色以及增加评价维度。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职校学生;软技能培养【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8-0017-06【作者简介】1.杨榕,苏州大学(江苏苏州,215006)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2.孙簃,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0)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3.闫孟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330038)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本文系第四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苏州地区加工制造类专业为例”(ZZZ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CIPP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模型及改进策略研究”(C-a/2020/03/01)、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危机诊断与应对策略研究”(19YJC880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摒弃了传统的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的教育模式,转而借鉴德国等国家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虽然现代学徒制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在当前企业用人的市场背景下,学生的“软技能”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软技能”是指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方面所具有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首先,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和接受企业文化教育,培养自信、自律、自我约束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软技能”。
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和沟通,学生能够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并亲身体验企业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启示。
在工作中,学生会独立或协同完成固定任务,这时的自我约束意识和工作态度都被放大,其锤炼过程就是过硬的“软技能”。
其次,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要利用企业资源和自身能力,积极参与项目、沟通、交流和协调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际能力,以便与项目组成员和其他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通过多方位交流,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团队合作的真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培养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最后,在现代学徒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在学习和工作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管理能力。
既要发挥个人优势,又要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这使得学生在思路、动作、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全面锻炼。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学生不仅在业务方面取得了成绩,也在团队合作、角色理解和自我感知方面得到了升华。
总之,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以实践为主,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已经成为了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的主流,并且其注重学生“软技能”培养,也可看做是其将硬实力与软实力融合的一个表现。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
而“软技能”作为现代职场成功的关键要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高职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如何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现代学徒制和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起源于欧洲,是一种结合学习和工作的教育体制,通过在企业实践和学校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和训练,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与产学结合”,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获得实践经验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前适应职场环境和工作要求。
现代学徒制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出更加全面和具备竞争力的人才。
二、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软技能”是指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列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在现代职场中,这些“软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职业素质的重要标准。
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软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的挑战和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和执行力。
这些能力也是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能够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备良好的“软技能”也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他们更容易融入工作环境并展现出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实践与学习相结合在现代学徒制中,学生可以通过在企业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软技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培养学生的软技能方面却有所不足。
高职学生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挑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软技能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能力培养,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一、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技能培养方式,它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将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
在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可以很好地结合实践和理论,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培养。
现代学徒制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体系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而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亲身参与工作,锻炼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现代学徒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企业员工一起合作完成各项任务,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协调关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学徒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期间,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需要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样的实践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实际应用能力。
现代学徒制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企业实习期间,学生需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学习职场礼仪,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具备更全面的职业素养。
二、高职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在现代社会,高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软技能才能适应职场的需求。
所谓软技能,就是那些与专业知识无关的能力,它们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领导力等。
高职教育需要加强“软技能”训练
高职教育需要加强“软技能”训练作者:徐兵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02期摘要:现代企业需要大量的具有较强软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文阐述了现代企业对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论述了软技能对于高职学生发展的意义,分析了软技能训练在高职教育中实施的可行性,说明了软技能训练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创造性,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软技能随着科技成果产业化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从而给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因此,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职教理论,成功移植现代外资企业的软技能训练方案,才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现代企业注重软技能的要求“软技能”即英文的Soft skills,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术语,它是相对于“硬技能”(Hard skills)而言的。
硬技能是指求职者本身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
比如:电子工程、计算机、土木建筑等理工科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外语类专业的翻译能力、口语水平等等。
这些都是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过硬的真本领。
软技能则是除了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所能为企业和个人发展带来额外附加利益的能力。
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现在不少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比起专业知识本身,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软技能,也就是说,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
国内IT教育的实践表明,硬技能的培养较容易,软技能则难以短期培养形成。
因此,高职教育应该从单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硬技能培养,转变到与软技能并重培养的发展方向上,并相应增加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等方面的培养。
软技能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发展软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各高职院校非常注重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并以获得多种证书作为评价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依据。
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
谈如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软技能任红梅(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9-0080-02作者简介:任红梅(1969—),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摘要高职教育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产物,由于中央的政策和各地教育部门的推动,近些年高职生的队伍愈发庞大,而快速的发展导致的各种问题也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本文结合东营职业学院的工作经验,简要阐述了软技能的含义、发展软技能在新形势下的必要性及当下高职院校软技能的培训现状,并对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软技能高职教育辅导员工作多元化教育Suggestions on Developing Soft Skills for Higher Voca 原tional Students //Ren Hongmei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new product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volution.As the promotion of central policy and local education department,the number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s increasing these years.Meanwhile,the societ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paper briefly elaborates and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of soft skills,the importance of soft skill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and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soft skills based on the work experience in Dongy-ing Vocational College.Key words soft skill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ounselor work;multiple education从2006年中央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各省市明显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重视,明确了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提高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和迎合了企业的专项技能需求,高等教育的受众面得以扩大,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和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高职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缺乏必要的“软技能”,如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创新意识等。
因此,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教育需要加强“软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学徒制背景下的软技能培养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雇主激励为核心的教育模式,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环境中,以达到促进其职业技能和个人品质的目的。
在学徒制下,学生必须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也就要求学校重视学生的“软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学校和企业间实现有机结合,逐渐适应现代职场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和方法1、交流能力良好的交流能力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都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
在实际工作中,一个人的能力并不能决定整个团队的效率,须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团队成员的各自优势,才能创造最好的成果。
因此,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实际的工作场景,开设交流技巧和团队合作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另外,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所获取的人际交往经验也能对其日后在职场上的表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2、领导能力除了基本的技能和知识外,许多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
高职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这可以在学习中得到锻炼。
例如,开展各种校园综合活动时,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发组织、策划和实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机会。
3、创新意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创新能力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重视。
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应对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此外,高职学生还需要具备实用的职业技能,为此,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高职教育在为社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过程中,逐渐注重学生的软技能培养。
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学生主要接受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际工作经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分析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习和实际工作经验,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自己的软技能。
这种教育模式有着诸多的优势。
现代学徒制可以更好地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而现代学徒制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现代学徒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软技能,使其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学生软技能培养,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实施路径。
这其中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
学校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
学校应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际工作中。
学校还应该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
企业应当与学校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实习和实践活动,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软技能。
学生还应该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问题。
在分别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随后在包括软能力的概念与特点、高职教学中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影响软能力培养的因素、现有软能力培养模式分析以及提升软能力培养效果的对策。
在总结了研究的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给出实践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问题,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教育、学生软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概念、重要性、影响因素、培养模式、效果提升、结论、未来研究、实践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软能力也变得日益重要。
研究表明,软能力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概念等进行认知和情感加工,并最终表现为行为的能力。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软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这些软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竞争力,在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高职教学中存在着软能力培养不足、培养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原因包括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有必要对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有效的培养模式和对策,提升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效果,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高职教学过程中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旨在深入探讨软能力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高职教学中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探讨影响高职教学软能力培养的因素,研究现有软能力培养模式,提出改进高职教学软能力培养效果的对策。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教学中学生软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试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
试析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软能力”作为体现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学生的学习和以后人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合有关“软能力”研究的现状,对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对如何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软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认为职业院校学生“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和养成的。
论文关键词:“软能力”;适应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配置能力一、职业院校学生“硬能力”与“软能力”明确“软能力”的基本内涵,必须明确能力这个概念。
能力是一个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领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解释与定位,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们在完成某种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影响活动的结果与质量,因此能力是人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根本体现,能力也是人满足自我需求、实现自我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式。
管理学认为能力是能够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特定活动与目标展现出个性和心理特征。
由此可见,能力可以是一个个体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的概念。
本文对能力的界定,是从个体出发的。
通过对能力的界定,不难发现,能力包括了软硬两种能力。
所谓“硬能力“(具体到个体可以称为硬素质)是先天具备的外在条件或者可以进行具体量化的一些指标,比如就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硬能力”(或硬素质)就表现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天赋、通过学习和考试获得的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等,乃至他们的身高和长相都可以成为学生“硬能力”的代表。
由此不难发现,“硬能力”通常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显性化、程序化与量化等特点。
当然这不意味着“硬能力”可以随便获得和拥有,它也需要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和支持。
那么什么是“软能力”呢?“软能力”与“硬能力”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它们是能力的两个方面,“软能力”大都是人后天形成的能力,它具有内隐性、不易量化和程序化的特点,“软能力”与人的性格特征与心理调试能力具有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高职 教 育 ; 软技 能; 培 养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4 ) 0 5 — 0 1 5 3 — 0 2
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作为 自身的培 养 目标 , 为此高职 院校在专业领域投入 了大量 的人力 、 物 力 和财 力 , 大家关注 的都是如何夯实学生 的专业基础 、 如何 提 高学 生的专业 技能 ,即提高学生职业 化的专业技能及应用
第3 0卷 第 5期 ( 上)
2 0 1 4年 5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对 高职 生“ 软技 能 ” 的培 育. 设 置 能培 养 学 生 “ 软技 能” 的课程 , 开展 能提 升 学 生 “ 软技 能” 的校 园文 化 活动 , 鼓 励 学 生 注 重 自身
“ 软技 能” 的提 高 . 社会、 学校 和 家庭 形 成合 力共 同促 进 学生 “ 软 技 能” 的提 升.
的大学毕业生 “ 软技 能” 的 途 径
人单 位的用人需求 和招聘政 策 , 认 为“ 多数行业 、 专业 和管
会, 知识爆炸 、 信 息传播迅 速 , 用 人单位对应 聘者能力 的需 求已发展 到以“ 创新能力 ” 为核心的特殊 要求 . 那些具有创新 意识 和创 新才能的毕业生得到众多用人单位 的青 睐 ,因为 他们 能用更 新更 好 的方式 方法将 大量 繁杂 的信 息有 效整 合, 巧妙利用. 员 工“ 新” 品质令企 业的发展 “ 柳暗花 明” 甚至 是“ 前程似锦” . 那些善于运用 自己的大脑去不断探索和创新
能够合作好 、 协商好 , 共 同促进企 业发展 , 而不是相互 拆台 、
内讧抵消发展的力量. 所以企业非常看 重大学毕业 生“ 合” 的 精神 . 大学毕业生 也只有融入 团队之 中 , 个人才 能才会得 以
施展. 2 . 3 拼
我 国职业教育就业 市场 常出现这种情 况 :一方面高 职
2 . 4 新
培养 的毕业生不是他们需要 的. 进而得 出结论 , 用人 单位需
要什 么样 的人才 ,我们 高职 院校就应该按 照用 人单位 的标
准去培养学生.
国家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 曾与德 国凯 撒斯 劳滕应 用技术大学进行过一次合作 ,他们共 同调查 和研究 我 国用
“ 新” 指 的是在工作 中能有 意识地去创新 、 革新. 当今社
1 软 技 能提 出的 背 景
业单 位宁愿要 专业知识成 绩差一点 但品德好 的毕业 生 , 也 不愿要专业技能优秀而品德低劣 的人.因为专业技能欠缺 , 企业 可以通过 各种 培训来弥补 , 但 品德低下 却难 以修复 , 所
谓“ 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 . 2 . 2 合
就像每个人 的成长都离 不开他人 的帮助一样 ,企业 的 发展也离不开团队合作 . 企业的兴衰成败在很 大程度 上取决 于其员工能否“ 合” . “ 合” 就是合作 、 协作 , “ 合” 就是员 工共 事
企业非常认可上进 、 肯钻研 、 做事带着 一股 “ 拼” 劲 的员 工. 每个企业在未来 的发展道路上 , 都不会是 一帆风顺 , 都会 碰到很多 困难 . 企业特别 希望 自己的员工敢 于拼搏 、 勤于学 习, 经得起各种 困难的考验 , 推进企业大发展. 年轻 的大学毕 业生如果能充满朝气 , 有一股子不达 目的不罢休 的“ 拼” 劲。 会为企业所青 睐. 、
V0 1 . 3 0 No . 5 Mf d v 201 4
高职教育应 注重 学生 “ 软技能 " 的培养
牛 娟 娟
( 安徽 大 学 艺术 与传媒 学 院基 础教 学部 ,安 徽
摘
合肥
2 3 0 0 1 1 )
要 :对 企 业 用人 标 准 的考 察 表 明现 代 企 业 更 看 重 “ 德” “ 合” “ 拼… ‘ 新” 这些“ 软技 能” . 高职 教 育要 顺 应社 会 的要 求 加 强
对企业而言 , 员工优 良的“ 德” 就是企业 的“ 德” . 所谓 “ 德 才兼 备 , 以德 为先” . 企业更加 注重对毕业生 品德 的要 求 , 特 别是 良好 的职业道德. 因为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 能增强企业 的凝 聚力 , 提高企业 的竞争力 . 现在很多企
水平 等“ 硬实力 ” , 而对更加基础和重要 的为人处事 , 即学 生 品德 教育 、 合作意识 、 拼 搏精神 、 创新思 维等“ 软实力 ” 的培 养教育普遍重视不 够. 所谓硬实力 , 指知识 、 经验 、 技能等 比 较容 易评 估的素质 , 软实力是指创新 、 团队精神等不太容 易
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 【 ・ I 软技能指的是 能为用人单位 带 来额 外利益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包括 特定 职位所需要 的专 业 知识和专业技能 . 许多用人单位 , 他们 录用 的应 聘者 的专 业知识 和技 能并不 突出 ,然 而这些被 录用 者往往都具有用 人单 位所欣赏 的“ 软技能 ” , 比如品质优 良 、 善 于合作 、 勇 于 拼搏 、 乐于创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