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与检测2013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培养方案一、项目背景介绍咱这个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啊,那可是顺应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吃啥健康的大潮流设立的呢。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再只是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健康。

而且随着各种健康问题的出现,比如肥胖啊,慢性疾病啥的,特别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给大家讲讲怎么吃才对,所以这个专业就诞生啦。

二、目标与需求说明1. 目标要培养出能在食品营养和健康领域大展身手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得懂得食品里的营养成分是咋回事,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这些,它们在人体里是怎么起作用的。

能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制定营养方案。

比如说老人、小孩、孕妇,他们的营养需求肯定不一样,要能精准满足。

还要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把好营养和健康的关,确保到消费者手里的食品是营养健康的。

2. 需求对师资的需求。

得有专业的老师,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食品营养与健康知识,还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给学生讲出干货来。

对教学设施的需求。

实验室得有吧,各种检测仪器得齐全,这样学生才能自己动手去检测食品的营养成分啥的。

对课程资源的需求。

要有好的教材,还要有丰富的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像一些营养专家的讲座视频之类的。

三、解决方案概述1. 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方面,像化学、生物学这些肯定得学,这是理解食品营养的基础。

化学能让我们知道食物里的分子结构,生物学能让我们明白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过程。

专业核心课程呢,有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健康管理学等。

食品营养学就专门讲食物里的营养,食品卫生学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学则是从宏观上管理人们的健康。

实践课程也不能少。

比如食品营养检测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去检测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还有营养咨询实习,让学生到社区或者医院去给人们提供营养咨询服务。

2.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课堂讲授把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传授给学生,小组讨论呢,就可以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想法,比如讨论某种疾病与饮食的关系,这样能加深理解。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培养方案一、教育类型及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大专二、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学制三年四、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大学专科层次,德、智、体全面发展,以食品检验技术为特色,系统掌握食品原料和加工安全控制、现代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理化分析能力、卫生分析能力、营养分析能力、营养指导能力和食品加工与销售能力的食品检测人员、公共营养师和一线生产、销售人才.1、课程名称:食品质量管理:42学时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阐述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学习对确保食品质量必不可少的法规、标准、组织、保证体系、规范。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参考教材:食品质量管理(21世纪教材) 陈宗道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课程名称:理化检测技术:65学时4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掌握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食品中污染物质的分析;食品辅助材料添加剂的分析;了解掌握食品的感官鉴定的方法;掌握食品分析方法及发展方向。

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参考教材:食品检验技术(理化部分)王艳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课程名称:微生物检测技术:39学时2学分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重点学习和掌握各种重要食物中毒病原菌和指标菌检验技术的同时,打好理论基础,拓宽知识面,以后能从事食品检测及营养分析工作。

基本了解本专业及学科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食品卫生指标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重要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验方法;重要食物感染性病原菌的检验方法.考核方法:综合测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参考教材: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 刘用成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课程名称:应用营养学:65学时4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标:面向本专业学生,使学生掌握营养学的理论和知识,并能初步应用与不同人群的营养调查和监测,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通过学习,使学习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掌握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特点和需求;了解营养与相关疾病的关子;初步掌握开展居民营养状况调查和社会营养监测的方法。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三平台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三平台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三平台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黎海彬,张 挺,李崇高,韩 明,江津津,黄利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摘 要::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就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如何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 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10)04-0050-07Resear ch an d Pra ct i ce of “Thr ee P l a tform s an d Thr eeC om b i n a t i on s ”Ta le n t C u lt i va t i on M od el i n FoodNu tr it i on an d Test i n g Pr ogramL I Ha i 2bin,ZHA N G Ting,L I Chong 2ga o,HAN M ing,J I ANG J in 2jin,HUANG L i 2hua(Scho o l of Architecture ,Environ ment and Food Engi neering,Guangzhou Cit y Polytechnic,Guangzhou 510405,China )Ab stra ct:B uilding a learning 2in 2w o rk talent cultivati on mode l t o p r oduce highly 2s killed studants is the onlyway t o susta inabledeve l opment for vocati onal colleges .In this paper,the way food nutriti on p rogra m ca rrie s out the l ea rning 2in 2work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s dis cuss ed .Key wor ds:l ea rning in work;qua lity;t a lent cultivati on model收稿日期:2010-10-08基金项目:201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Y 3)。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预防医学、食品科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营养配餐、保健食品开发、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社区营养及食品安全领域从事营养指导、食品营养开发与设计以及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较强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食品科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养调查、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营养配餐、保健食品开发、实验室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营养评价、食品卫生控制的基本原理,具有营养评估、指导及宏观管理的能力;3、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及其加工特性,具有食品营养开发与保健、合理搭配营养、平衡膳食的能力;4、掌握食品营养与卫生分析检测的基本技能;5、熟悉国内国际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1、学制:四年2、学分:196四、毕业条件及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毕业证书;符合蚌埠学院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预防医学、营养学、食品卫生学2、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预防医学概论、食品理化分析、食品营养学、食品工艺学概论、食品毒理学、食品卫生学、公共营养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标准与法规、营养配餐与设计(食品营养方向)、分子营养学(食品营养方向)、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卫生方向)、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管理(食品卫生方向)等。

3、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专业认知实习、食品工艺学专业实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专业方向实验、专业实习与实训、营养调查与监控实践、食品营养综合实训(食品卫生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成为了防止食品污染和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关键。

高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是为满足社会对于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才需求的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食品检验检测技能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具备较好的品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胜任能力。

(二)培养要求:1. 理论知识: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检测技术和理论知识,如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

2. 实践能力:学生应该具备职业实践能力,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相关技能,增强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3. 人际交往: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创新意识: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日益丰富的职业需求。

二、主要课程设置专业学科课程为主要的教学环节,以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为主线,课程设置如下:(一)通识教育: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外语、公共课等。

(二)基础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生物化学等。

(三)专业课程:食品安全基础、营养学、基础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法规、食品检测分析技术等。

(四)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室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体系化和系统化为主要特点,同时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四、评价与考核方法在考核中,原则上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互评,评价体系包括学业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多元素评价,充分体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02
课程体系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外语、计算机等通用技能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计 算机应用能力,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
公共基础课程是本专业的通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 的知识背景和基本技能,包括
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扎实 的自然科学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熟悉食品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了解 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法规政策。
具备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 够适应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食 品营养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指 导。
开设实验课程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能力。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
汇报人:
日期:
• 专业培养目标 • 课程体系设置 • 实践教学环节 • 综合素质培养
01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描述
掌握食品营养与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技 能,具备对食品进行营养分析和检测 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解决食品营养与检测领域的实 际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包括知识水平、实践能力、 职业素养等方面。
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 、实验报告、课程设计、实践 项目等。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历,作 为学生评估的重要依据。
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和调 整,确保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 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食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探讨食品产业与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 绿色、环保、低碳的发 展理念,培养社会责任 感和创新精神。

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530101【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办学层次】高职(大专)【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治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食品检测和分析、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能从事食品营养、食品检验和食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食品营养开发与配餐设计、食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加工等行业或企业。

㈠主要职业岗位1、服务于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食品类物流管理部门,可从事食品质量检验监测、食品品质控制等工作。

2、服务于事业单位,可在各类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各级食品质量监督单位及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从事食品质量的检测、认证或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

㈡发展岗位1、毕业生获得营养师资格还可从事学校、幼儿园、酒店、饮食行业、特殊职业、家庭等的营养膳食指导工作。

2、可从事食品营销工作。

㈢职业证书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方向)职业证书一览表二、人才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①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素质。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素质。

③具有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文化为底蕴的科学文化素质。

④具有注重专长、专博结合、勇于实践为基础的能力素质。

⑤具有健康体魄、不畏艰险的身体素质。

⑥具有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2、知识要求①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添加剂、微生物学和食品工艺学的基本理论;②掌握食品营养、疾病营养学和营养配餐的基本知识;③掌握食品感官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知识;④具备食品安全的常识及食品生产质量管理、食品营销的基本理论;⑤了解食品储运、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10302【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历者【办学层次】高职(大专)【学制】三年一、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群)1.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检疫、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食品加工、食品销售服务、企业研发部门等岗位,能在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类物流企业、食品安全与卫生防疫部门、食品监督检验部门及食品与生物保健品分析与检验机构从事与食品分析检验和质量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涉及食品营养开发配餐设计、食品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加工企业,具体从事的就业岗位(群)如下: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群)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1.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实干创新、吃苦耐劳、文明生产、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2.知识要求:计算机应用,英语,语言文字处理,数学处理,食品营养配餐设计,化学分析,食品理化检测技术,食品掺伪鉴别检验,仪器分析,食品质量安全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的知识3.能力要求: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因特网上检索、浏览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查阅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英语通过国家B级考试;从事营养师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食品营养检测、食品卫生检验检疫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从事各类食品加工岗位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二)专业代码:590107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新技术接受与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食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营养指导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企业、质检部门、卫生防疫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与专业有关的技术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

(3)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食品营养学基本知识、营养配餐和食谱编制基本知识、食品分析检验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解决检验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4)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2.知识(1)公共基础知识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当今形势与政策,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工作的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具备常用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维普资讯
总第 18 2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9 ・ 5
块 。其 中, 根据食 品专业 的 自身特征 , 业课程分为专 专
、技 能课 程 和专 业 方 向课 程 两 个 子 模 块 。一 、 、 三 四课 程模块均设置必修课 和选修课 ( 括限选课 )基本 技 包 ; 能课程、 岗实习模块为必修课 。第 1 学期 相对集 顶 —3
关键词 : 高职高专; 食品营养与检 测; A ̄ 养 A -
中图分类号 :72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21(o8 —09 3 1 8 8620) o o4 —0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重要 的工作 , 尤其 是我 国加 入 W O后 , T 食品检测 在进 出口产 品质量控制方 面发挥着积极 的作 用 , 这是保 护 国家利益 和人 民身体健 康 , 证进 出 口食 品质量 的一 保 种 手段 , 应 国际市 场 的需 要 。 因此 , 养 优 秀 的食 品 适 培 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 , 是发展食品贸易的需要。 食 品营 养 与检 测 专业 是 适 应 当 前 生 物 领 域 发 展 的
二、 当前我国食品行 业的实 际情 况及人才培 养 目

改革开放 以来 , 随着我国经济 的快速发展 , 人们生 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 对食品营养 和食 品安全 的要 求也 越来越高。但 目前 , 部分食 品行业 的从业 人员综合 素 质低 , 加之不法 商人 为 了获 得高 额利 润 , 过量 使用农 药、 化肥 、 抗生素 以及食 品检验方法 和手段 的落 后 , 使 得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 例如 ,苏丹红” “ 雀绿 ” “ 、孔 、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Z a e ig i ig L hfn , Ya a g h nYu pn ,LuJn , iZ i g a oF n
( e at n fF o ce c n eh oo y in s i lHu b n r Dpr me to o d S in ea d T c n lg ,Ja guAnma s a d y& VeeiayC l g , tr r ol e n e T ih u,Ja g u2 5 0 az o in s 2 3 0,C ia育 高度重 视 ,在 《 关于 大力 发 展 职业教育 的决 定》 中 ,首次提 出要 大力 推行 工学 结 合 、半工半 读 和校企 合作 的人 才培养 模式 。 近年来 ,随着 人们 对食 品质量 安全 关注 程度 的提 高,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急剧增加。江苏
食 品营养与检测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究与 实践
展 跃平 ,刘 靖 ,李 志方 ,姚
(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 院 食品科技 系 ,江苏 泰州

250) 2 30
摘要 : “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目标的有效途径。探讨 了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和实践 了食 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 13 3 3 ”工学结 合新模式 ,从该模 式的研究 目标和技术路线 出发 ,重点介绍 了其研究 成果 、实践
e e t e e sa d p o t n efc o l e i t d c d h r cie r v d t a h d la a td t h ih rv c t n l f ci n s n r mo i f tw u d b n r u e .T e p a t s p o e h tt e mo e d pe o t e hg e o ai a v o e o c o h g - k l d p o e so as i p l d tan n e u r me t. ih s i e rf si n n a p i r i ig r q i l l e e ns Ke o d : c mb n t n o r i g a d e r i g tln — u t ai g mo e ; s e i i o o d u r i n n d tc in; y w rs o ia i f wo k n n la n n ; ae t c l v t d l o i n p ca t f fo n t t a d ee t l y io o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食品检测和分析、环境科学、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知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体系,从事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开拓创新、团结合作、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联系群众、严谨务实的作风;具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和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献身的精神。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基础化学、食品免疫及毒理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环境科学、食品工艺、食品感官科学、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食品微生物、免疫及毒理学的实验技能操作、食品安全分析检测、食品加工技术实验操作、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实践技能训练,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生物学、食品免疫及毒理学、动植物生产、食品卫生学、食品生物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2、掌握食品营养与功能成分及安全性检验的基本方法;3、具有在食品企业、市场和质检机构从事分析检验、质量控制和评价的能力;4、具有从事食品加工生产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基本能力;5、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质量管理、卫生监督及国际贸易机构中从事检验工作的能力;6、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及安全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7、掌握1—2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8、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并初步掌握程序设计方法;9、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食品营养与检测〔二〕专业代码: 590107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 3 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方法,在 2-6 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类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类别职业资格证书或食品制造食品工程技术人食品检验岗位、食品药品和食品工业类营养配餐员业员食品质量平安管理粮食大类〔 5901〕〔 59〕〔 17〕〔 2-02-28-00 〕岗位、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决、德技并修、全面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开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较强的新技术接受与应用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食品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食品质量平安管理、营养指导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食品企业、质检部门、卫生防疫等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1.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党的根本路线、方针政策。

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和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为人民效劳,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2〕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根底理论和根本技能;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一定的与专业有关的技术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

〔 3〕专业素质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食品营养学根本知识、营养配餐和食谱编制根本知识、食品分析检验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有解决检验过程中遇到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职业道德根本知识,为社会效劳的思想意识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 4〕身体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根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根本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到达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10302起草人(签字):系主任(签字):教务处长(签字):主管院长(签字):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学制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普通高等教育,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食品营养及检测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能从事食品加工、营养咨询服务、食品营养分析、食品检验、健康管理、安全管理及营销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职业能力分析(一)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表1 典型工作岗位及其素质、能力要求(二)知识、能力、素质总体要求表2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表四、课程设置(一)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军事理论、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二)专业基础课程食品生物化学、基础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毒理与卫生、食品生产技术。

(三)专业核心课程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公共营养技术、食品营养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食品微生物技术、健康管理技术。

(四)专业拓展课程职业能力训练基础、特殊人群护理、医学营养基础、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食品掺伪鉴别检验、食品感官评定、食品质量管理。

(五)实践专项课程营养食谱设计周、职业资格技能训练、微生物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项目。

(六)素质拓展课程市场营销、专题讲座、入学教育、军训、人文素质选修课。

五、教学进程安排表(见表3)教学进程安排采用一教学年分4小学期的形式,有利于项目化课程实施和实习的安排。

表3 教学进程安排表1、本计划适用于小学期制,即每学年分4个小学期,每小学期8个教学周(第三学期前半学期是顶岗实习),三年分为12个阶段,表中“考试”栏里的数字表示对应的考核学期。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学科,对于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优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与探讨。

一、目标与任务: 1. 目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食品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 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

- 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科研与创新,提供科研平台和导师支持。

- 加强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1. 课程设置: a. 基础理论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营养学等; b. 专业技术课程:食品工程设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加工与机械设备、新型食品研发与创新等; c. 实践操作课程:食品加工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质量控制实验等。

2. 教学方法: a.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

b.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真实案例和实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c. 采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1. 实践教学: a. 组织学生参与食品企业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b. 搭建实验室平台,提供食品加工、分析、检验等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

c. 组织专题实训,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科研创新: a. 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组织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思维。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食品加工与安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管理技能,能在食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从事食品加工安全管理、食品分析检测、食品风险评估及控制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食品科学、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在食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从事分析检测、安全评价、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食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加工技术;
2.掌握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基本方法,熟悉食品法规与标准,具有在食品质量管理、卫生监督及相关职能机构中从事分析检验与质量安全管理的能力;
3.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工艺和设备知识,具有从事食品生产全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工作的基本能力;
4.了解国内外食品质量及安全领域的发展动态:
5.掌握1~2门外语及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相关的专业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五、核心课程
生物化学、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
六、学时与学分
学时学分结构表
七、教学进程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
备注:形势与政策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统一安排,学分计入第六学期。

体质监测由体育部统•安排。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表三:专业课程平台
修订人:陈海光审核人:刘长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扎实的职业发展基础和基本职业素质,掌握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营养指导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食品检验、质量安全管理、营养指导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三、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一)专业服务面向从事食品产业链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食品检验、公共营养服务与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基础性工作。

主要职业岗位群1.食品检验岗位群。

主要从事食品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检测工作,如食品检验工、畜禽产品检验工、粮油质量检验工、水产品质量检验员、包装材料检验工、饲料检验工等。

2.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岗位群。

即主要从事食品产业链质量与安全控制管理的有关岗位,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为:质量管理员、食品安全管理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等。

3.公共营养服务与管理岗位群。

主要从事餐饮业、医院、学校、社区等的有关营养服务岗位工作,如公共营养师、营养配餐员等。

相近职业岗位群1.食品生产加工岗位群。

主要从事食品产品生产加工的有关岗位,如乳品、冷食品及罐头、饮料制作人员,酿酒、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制作人员,粮油食品制作人员,肉、蛋食品加工人员等。

2.食品流通岗位群。

从事食品验收、贮运、保藏等工作岗位,如商品监督员、推销员、采购员、营业员、冷藏工、保管员等。

发展岗位群1.食品检验人员,如食品检验工(高级工)(1年~2年)、食品检验工(技师)(3年~5年)。

2.食品产业链“质量工程技术人员”,如质量工程师(初级)(1年~3年)、质量工程师(中级)(5年~8年)等。

3.食品产业链“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如食品安全师(助理)(1年~3年)、食品安全师(中级)(5年~8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中级)(1年~2年)、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员(高级)(3年~5年)等。

4.中小型企业的“食品工程技术人员”,如技术员(1年~3年)、工程师(5年~8年);“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如车间主任(3年~5年)、部门主管(5年~8年)等。

(二)职业能力1.一般职业能力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结构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一般职业能力。

(1)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将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交流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制定计划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吸取经验教训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及良好的自律能力等。

(2)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强化学生在社会交际沟通能力的训练,毕业生应遵守交际沟通的原则,懂得交际沟通的礼仪,培养团队意识,从而使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交往中应付自如,立足社会,取得事业的成功。

(3)社会适应能力现代化生产模式决定了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个具体岗位,从技术手段的创新、生产模式的规范和产品的安全角度来讲,要求毕业生应该具备相应的社会适应性,尤其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等,打造过硬的个人能力和良好的从业素质,这样毕业生在自己原来所擅长的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时,只要经过自我调整或短期培训,即可适应新的岗位要求。

2.专业能力备注:军训实际为三周,双休日不休息五、课程方案备注:思想政治理论每学期课外实践4学时。

六、课程目标及实施方法(一)必修课公共课1.军训(1)学时学分:84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①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军人作风,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的精神,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

②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增强国防观念意识。

③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现状和安全策略。

④使学生提高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3)实施方法:军事理论讲授、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专题报告等。

(4)考核方式:军事理论考试、训练过程考察、会操表演效果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2.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1)学时学分:3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①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院及专业,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②使学生掌握消防、防盗、自然灾害下自救、人身安全防范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树立安全意识;③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树立正确的心态,增强其步入社会的信心,做到文明离校。

(3)实施方法:座谈、讲座、参观。

3.思想政治理论(1)学时学分:136学时,其中讲授100学时,实践36学时;7学分。

(2)课程目标:①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②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③帮助学生及时全面正确了解国内外形势,了解党和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讨论辩论、主题演讲、专题讲座,观看录像、实践体验。

(4)考核方式:书面考核加行为考核。

书面考核包括笔试试卷、作业论文、调查报告;行为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日常表现、实践表现等。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4.英语(1)学时学分:120学时;6学分。

(2)课程目标: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②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③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模拟练习、听力实训。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情景对话、模拟套写、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5.体育(1)学时学分:90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训70学时;3学分。

(2)课程目标:①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②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③掌握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能把这一体育项目作为终身锻炼的手段;④增强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实施方法:讲授、训练、测试。

(4)考核方式:考勤、笔试、平时运动、测试、竞赛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6.计算机应用基础(1)学时学分:50学时,其中讲授20学时,实训30学时;2.5学分。

(2)课程目标:①认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能正确的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外部设备;②懂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Windows XP的使用,能熟练的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保存、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③熟悉MS office组件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日常工作中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幻灯片制作等任务;④会使用Internet浏览信息、搜索资料、下载文件,收发电子邮件;⑤能熟练使用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交流与文件传输;⑥能使用常用的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实施方法: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4)考核方式:平时作业与上机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7.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1)学时学分:20学时,其中讲授10学时,专题讲座或报告会10学时;1学分。

(2)课程目标:①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②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能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并能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③学会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

(4)考核方式:案例分析报告、作业、个人职业规划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8.高职语文(1)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①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具备写作的基本技能;②了解常用社交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和一些常用专业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③掌握常用社交文书、事务文书、行政公文和一些常用专业文书的结构和写作要求;④提高应用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文素质。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模拟写作、综合写作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课堂训练、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五级等级制。

9.高等数学(1)学时学分: 100学时; 5学分。

(2)课程目标:①能够理解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偏导数、全微分、向量、级数等重要概念,掌握一元函数极限、导数、微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计算;②掌握一阶微分方程和简单的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掌握向量的运算,并能建立简单的曲线、曲面方程;掌握偏导数、全微分、重积分的计算;③能够判断级数的敛散性,具备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④具有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训练、章节测验、模拟测验。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单元测验、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10.分析化学(1)学时学分:40学时;2学分。

(2)课程目标:①掌握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中误差的分类、表示及其减免方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以及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②掌握电子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规则;滴定分析法的操作规则;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则;③能够熟练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熟练使用移液管移取溶液,熟练使用滴定管完成滴定;④能够熟练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利用滴定分析法完成试样的定量分析。

(3)实施方法:课堂讲授、习题练习、实践训练。

(4)考核方式:考勤、作业、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学习态度与期末考试等成绩综合考核。

(5)成绩记载方式:百分制。

11.有机化学(1)学时学分:60学时;3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