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合集下载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

审美塑造:青少年正确审美观培养在当今社会,审美观不仅关系到个人品味和文化素养,更与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

正确引导青少年培养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审美教育、审美表达、审美消费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塑造青少年的正确审美观。

1. 开展审美教育,引导青少年建立正向的审美观在信息传播迅速、多样化的今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各种文学、艺术作品。

然而,这些作品中的美并非都是高雅和积极的,也存在一些低俗、扭曲的审美倾向。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引导青少年建立正向的审美观,让他们能够辨别和欣赏真正的美。

首先,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优秀的书籍、影视作品等,让青少年接触到高质量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

其次,家长和教师还应该教育青少年学会批判性思考,不盲目追随流行文化。

在面对一些低俗、扭曲的审美现象时,青少年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

2. 构建美的“根基和寓所”,在日常中感受美,认识美美育应该从娃娃抓起,让青少年从小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认识美。

家庭和学校可以创造一个充满美的环境,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美。

例如,家长可以在家中摆放一些艺术品,如绘画、雕塑等,让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到美。

学校也可以在校园内布置一些艺术作品,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引导青少年观察生活中的美,如自然景观、建筑美学等。

通过观察和体验,青少年可以逐渐培养出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3. 广泛参与实践活动,表达自我,促进交流,提升美学素养青少年应该走出去,广泛参与到文艺、文娱、文体等相关的实践活动中。

通过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从而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

例如,青少年可以参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课程,学习艺术技巧,培养艺术兴趣。

同时,他们还可以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展览等活动,欣赏他人的作品,开阔自己的视野。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主题:美育教育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主题:美育教育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写作主题:美育教育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①美育指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②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

主要包括艺术美(文学/音乐/绘画/建筑/戏剧/舞蹈/电影等)、自然美、科学技术美、社会生活美、劳动美③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精神,温润心灵。

④美育本质上是生命价值或意义教育。

◆好词荟萃①良金美玉:成色好的赤金,无瑕的美玉。

比喻文章十分完美。

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②独具慧眼:慧:聪明,有才智。

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③传为美谈:美谈: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

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④将顺其美:将顺:随势相助。

美:好事,美德。

顺势相助,成全美事。

亦作“顺从其美”⑤掠美市恩:掠美: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以为己有。

市恩:买好,讨好。

指用别人的东西来买好。

⑥世济其美:指后代继承前代的美德。

⑦休声美誉:休:美好。

美好的声誉。

⑧志美行厉: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⑨玉成其美:成全某件好事。

⑩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

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

也比喻结局很好。

◆佳句集锦①在嚣杂的剧院中,演那简单的音乐,卑鄙的戏曲。

在市场上散步,止见飞扬尘土,横冲直撞的车马,商铺门上贴着无聊的春联,地摊上出售那恶俗的花纸,在这种环境中讨生活,怎么能引起活泼高尚的感情呢?所以我很希望致力文化运动诸君,不要忘了美育。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

——蔡元培②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③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朱光潜④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抓住美的语言,抓住作品的形象美,抓往美的意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003-001语言文学课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与结晶。

它们用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境界。

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所谓审美观,是指人们对世界的审美把握,它同真理观、伦理观一起,构成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总的看法。

青年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才能谈得上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语文教学在教育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正确的审美标准、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许多文学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性,反映了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审美趋向和审美理想,这些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语文教学发挥美育功能的坚实基础。

比如,我国古代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表现出各种高尚的审美情趣。

陶渊明的作品独爱傲霜的菊花,陆游的诗作赞美圣洁的梅花,王安石歌颂挺拔的松树,郑板桥的诗画偏爱青竹。

抓往这些,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们都能不同程度发现美、欣赏美,而获得的审美享受却不尽相同。

这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观不同,更是因为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理解能力。

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

所以,在语文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观照和喜爱,提高他们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的感受、想象、鉴赏、理解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中对审美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中对审美这一核心素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四大核心素养中对审美这一核
心素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传承与理解。

对于审美这一核心素养,以下是具体的说明: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具体来说,学生应该能够:
1. 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等方面,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价值。

2.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遵守审美准则和审美规范,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3.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创造美的事物和艺术形象,传递美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写作等活动,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
美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工作计划

湘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之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 通过音乐鉴赏,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 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欣赏音乐、分析音乐、评价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4.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教学要求1. 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出发,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

2.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鉴赏活动。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音乐鉴赏教学对课外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措施1.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

2. 根据湘教版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音乐欣赏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6.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比赛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7.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8.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成长。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导入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

2. 第二阶段:讲解音乐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第三阶段:欣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第四阶段: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5. 第五阶段:总结音乐鉴赏教学成果,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五、预期效果1. 学生能够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审美情趣得到陶冶。

3. 学生的音乐兴趣得到激发,为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之中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离不开美育(审美教育)的。

当前,学校的整个教育工作中,美育是一个薄弱环节。

教学中如何加强美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思想,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堂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是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在相当一部分课文中都可以找到美育的因素。

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

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激发学生审美的最大热情,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感受美美,存在于形象之中。

认识规律告诉我们,先通过感知,然后形成表象。

这种表象就是形象。

语文教材中描绘的茫茫原野一片白雪,巍巍群山素褁银装的北国风光;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不屈不挠的白杨树;清秀玲珑的《苏州林园》;盛开怒放的《紫藤萝瀑布》------无不动人心动弦,给人也美的享受。

教师应以富含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开启学生形象思维,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体会文章中寄寓的喜怒哀乐爱恨等丰富而深刻的感情。

针对教材中美的因素,教师要着力于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朱自清的《春》,那生机勃发、綠草如茵的春光美;鲁迅的《社戏》,那乡间朦胧飘渺的景色美;以及《海燕》的语言美,《沁园春·雪》的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里蕴含的美育因素,要认真挖掘,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描绘作品的生动画面,使学生油然而生令人愉悦的美感,陶冶他们的情操,进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

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

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审美,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或群体对于美的事物、现象和经验的感知、评价、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与倾向。

树立正确的审美,不仅关乎个人品味和修养,更是对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文将从审美的内涵、当前审美误区、如何树立正确的审美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帮助读者建立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

一、引言审美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它既是个人情感、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一些错误的审美观念,如盲目追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过度消费等,不仅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也对社会文化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审美的内涵及特点审美观念是个体对美的感知和评价,它受到个人经历、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多样性:美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化、时代、个体都有各自独特的审美标准。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尊重这种多样性,包容不同的审美选择。

2.内在性:美不仅在于外在的形式和表象,更在于内在的精神和意义。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关注事物的内在价值,追求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3.创新性:审美是创造美的过程,它需要不断地创新和突破。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鼓励创新,推动艺术和文化的发展。

4.社会性:审美观念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

正确的审美观念应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三、当前审美误区及其影响1.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一些人在审美过程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将审美与物质享受等同起来。

这种观念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以及社会风气的浮躁。

2.忽视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相对应的是精神追求。

一些人在审美过程中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导致审美活动缺乏深度和内涵。

3.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些人将审美与消费等同起来,认为消费越多越能体现自己的审美品味。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首先是通过具体课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的丰厚文化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丰富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充分地感受美、正确地鉴赏美。

其次引导学生在第二课堂时处处、时时留心观察美的事物、美的生活。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那么, 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一、利用语文教材,实施审美教育小学阶段的审美教育应贯穿在各科教学中,音乐课以优美的乐曲,和谐的旋律,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美术课以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线条,使学生赏心悦目;体育课以健美的动作,激烈的竞争,使学生身心愉悦……语文课中的美育,则是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形象,悦目的环境以及富有韵味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在这方面语文教材为我们实施审美教育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包括有自然美与社会美两部分内容。

(一)以人物形象净化学生心灵社会美,就是社会生活美,它以光辉的形象,感人的事迹,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从而获得激荡人心的美感。

教材中的社会美的审美范畴包含了崇高美、壮美、优美。

(1)崇高美。

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

例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崇高精神;《工人代表》中刘少奇不畏强暴的胆略;《一个苹果》中战斗集体的阶级情谊……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声乐课教学计划(14篇)

声乐课教学计划(14篇)

声乐课教学计划(14篇)声乐课教学计划 1一、教学目标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艺术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3、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爱好,把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聪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要求音乐欣赏教学应以聆听音乐为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熟悉、理解、鉴赏音乐。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

2、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性的音乐教具与学具,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听觉审美感受。

3、课堂欣赏教学与课外欣赏活动(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教师推荐的音乐作品录音等)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欣赏教学对课外欣赏活动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1、强化治理,突出重点,抓住高考生命线。

2、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虚心好学,努力提高专业水平。

3、加强教研教改,注重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四、教学内容1、欣赏民歌、艺术歌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歌剧、舞剧音乐、器乐曲、室内乐、交响音乐等音乐作品。

介绍有关音乐常识。

2、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调式、织体、曲式等及其表现作用。

3、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音乐的风格流派、艺术成就及其发展变化。

4、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及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内容要求。

5、欣赏内容是中外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原则。

6、欣赏曲目的选择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弘扬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7、注重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

那 些经过 了折射 的时 间 、空 间 的存 克 思说 : “ 劳动过 程结束 时得 到的 度如何 , 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如果仅仅把语文学科教育中的 自
然 现象作 为 自然 形态 ,而不 能识得 其 中的情 与理 ,那么 ,即使 唤起 了
劳 动者 的想 象中存 在着 ,即 已经 观 念地存在着 。 ”语 文审美 教育培养审
在 心理上被诱导 ,产生极大的兴趣和 求知欲望 ,这就是语文审美教育 的即
自己的个性 。德育是受动式 的教育方
式: 理性反思 、启迪智慧 、 激发完善 自身的意志力量 ;以其逻辑力量 和说 服引 导引 起学 生心 灵震 动 ,锻 炼个 性 。美育则 是主动接受教育 的方式 : 审美陶冶对性格的洗礼 ,主要依赖含 有理性成分 的情感因素 , 感染调 动学
象 ,赋予它新的活力 、新的生命 ;审 美 客体总是 潜藏着 感染 、诱发 审美 主体 的力量 。正 因为如此 ,在 教学
中我 们可 以激发鉴 赏者 的想象 。马 结果 ,在这个 过程 开始 时就 已经在
间、空间 、 能量 、信息等物质存在形
式 。而在语 文教 育 中大多是 教材 中 在 形式 ,对这些 整体形 象 的把握程
造想 象 。这是 使学 生凭借 教学 活动 唤起 内心视象 ,由原 有的 表象推 出
新的表象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
“ 水面上 笼起 一层薄薄透明 的雾 ”等
景 物描写 , 都 不 只是通过 语 言中介
语文 教材 中诸 如 《 土地》 《 白杨 礼 赞》 《 樱 花赞》 等课 文都 是培养想 象力的极好凭借。 培养想象力应当特别重视移情现 象 。审美想象 本质上 就是移 情 的深
充分把握 语文 审美教 育的 内容 ,才 想象 是一种 创造性 的思 维活动 ,是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作者:姚欣娜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2期现在的中职学生是90后,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职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一、现阶段中职学生审美存在的问题1.以丑为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他们张扬个性,欣赏自我。

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脏话随口流露,尤其一部分女生也加入到这个行列,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中职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

2.只注重外在美,不注重内在美由于中学生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

因此,许多中职学生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出现穿着松糕鞋、尖高鞋,留着“流行发型”穿着像“时装模特”等现象。

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1.丰富知识学习,提高鉴赏水平审美实践告诉我们,审美能力的高低,一般与审美主体的知识水平是成正比的。

一个有知识的人,才可能更敏锐地感受美,进而借助于情感和想象而达到对美的理解。

夏天大家都爱穿T恤,许多学生爱穿T恤,有的印上“祖国卫士”的字样,给人以青春朝气和阳刚之美,和学生的身份也很协调。

有的就不敢恭维了,譬如“千万别爱我”“难得痛快”“烦死了”等,反而更加显得没有知识、没有品味,令人反感。

因此,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首先必须通过学习,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2.创造美的环境朦胧的雾霾天,伴随我们已经很久了,我们渴望洁净的蓝天,渴望与琅琅书声相伴的是鸟语花香和绿树成荫。

我们的学校很美,但美丽的校园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关心与参与,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参加扮美校园的劳动来获得美好的感受。

实现美的人生,应从身边做起,通过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真正做到创造美与享受美的统一。

美术鉴赏课应与现实生活结伴

美术鉴赏课应与现实生活结伴

美术鉴赏课应与现实生活结伴作者:王祥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2年第12期高尔基说:“人的知识面愈广,人的本身也愈完善。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学生完美的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备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发达其心智、开发其潜能。

长期以来,高中的美术鉴赏课只是一味地注重名家名作的赏析,而对现实生活中一些平常事物缺少美的评价,忽略了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使美术鉴赏课与现实生活严重分离,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知识目标至高无上,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性差异的关注,对学生学习模式要求统一,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样的内容时必须达到同样的目标;其次是割裂学科与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被锁定在书本世界中的学生,面对现实中的一些美术作品的欣赏无处下手;第三是教学内容的传递基本囿于书本和课堂,忽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对作品精神的感悟,忽视互助合作的学习伙伴关系的建立,没有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第四,从教学组织的形式方面看,学生被限制在教室的某一位置上,缺乏足够宽松的生活空间和交往时空,而事无巨细的直观教学和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知识教学,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在美术鉴赏课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思维和记忆,获得审美知识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美术知识,体会到美术的作用和价值;通过给予学生美术欣赏结合现实生活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其能处处发现美、创造美。

如何实现美术鉴赏与现实生活完美的结合?是值得我们每个专业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以现实的生活来培养审美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也是美术鉴赏课的一个十分重要目标。

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

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

智策教法例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要求将美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1]那么,“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内涵是什么?语文学科又该如何培养呢?一、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认为:“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无功利和具有感染力的活的形象。

”[2]美是活的形象,具有感染力。

人的审美情趣也是通过具体活动表现出来的,这种活动不管是健康的,还是病态的,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

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内涵。

(一)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都透露出作者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和心理上的趋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

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

健康的审美情趣,一定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一定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小学阶段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十分重要。

一个不爱自己祖国文化的人,难以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就要紧扣教材和优秀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学习英雄人物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是健康审美情趣十分重要的底色。

心怀国家,心系人民,这都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其培养*沙华中语文教学要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合理的表达样态是健康审美情趣的内涵。

培养健康审美情趣,要从具体的、积极的语言实践出发,具体包括五种教学策略:在诵读中触发审美情感、在辩论中强化审美观念、在表演中增强审美体验、在寻访中接受审美熏陶、在写作中完善审美表达。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摘要】语文教学是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而古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首古诗就是一篇美育教材,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在教学中可以从古诗的“四美”——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入手实施审美教育,充分挖掘古诗中关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关、领悟美、构造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关键词】美育、古诗、教学、审美美育即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语文教学是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

语文教学目的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语文学科美育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诗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有着强烈的情感、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凝炼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等丰富的审美内涵。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一首好诗,既是一件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所以,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要实施审美教育,充分挖掘古诗中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构造美,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进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

在教学中主要应从古诗的“四美”——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人手,帮助他们感受古诗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一、和谐优美的音乐美肖统在《文选序》中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可见诗与歌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古诗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劳动人民拉纤的号子。

基于古诗和歌唱的联系,古诗的写作和其他的文学创作有所差别,古诗要求有整齐的句式、平仄的声调、和谐的节奏,而这些都带给古诗一种极富韵律感的音乐美,读起来音律和谐,悦耳动听。

审美的心得体会教师

审美的心得体会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审美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道德品质。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审美教育有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审美教育要贴近生活。

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处不在,如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艺术的瑰宝、音乐的魅力等。

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例如,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诗词中的美景,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在美术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美的敏感度和鉴赏力。

其次,审美教育要注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同,因此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擅长绘画的学生,可以多给他们提供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合唱、乐队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审美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再次,审美教育要注重实践与体验。

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体验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会等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魅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艺比赛、社团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审美教育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使其成为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此外,审美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例如,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心态。

最后,审美教育要注重与德育的融合。

审美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语文科小结101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应该因势利导,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我在教学中积极贯彻了这一思想我在教学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德育因素,适时、适度地入行德育渗入渗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结合"一、体现语文的学科性新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学习资源和教育资源,开展一些具有实效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努力改入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二、注意学生语文创造潜能的开发,促入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入课堂,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入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备课时我努力做到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入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重视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大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现已有一部分学生能写出非常优秀的作文三、存在问题与不足1、学生的作业,个别书写质量太差,作业本保护的不够好,个别同学对字的笔顺、笔画掌握的不好,错别字比较多,还没有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2、在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理解、运用不够深刻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没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学中,有时候没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4、个别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5、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严重,有少数学生还没有掌握写作文的方法,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较差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打算通过与学生谈话等方式,使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很有意义,语文课很有趣学习先入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具,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入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后,集体荣誉感差的同学受到启发教育,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4、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式下教学发展的需要5、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6、在指导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要加强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2010.06。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

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我们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第一,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

我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

青春期的我们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

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同学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

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

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同学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

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影响却极深,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我们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

第二,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追求内在美。

由于我们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

我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

因此,许多同学在刻意修饰外在美方面大下功夫。

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

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财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我们中学生只有学会审美、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么,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美呢?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我们中学生的美应该与自己作为学生的身份相适应,我们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来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在遵纪守则中发现美、体验美。

我们的美应体现在自强、自尊、自爱、自信上。

学生最应该要比的不是使用名牌,而应该是身体、心理的健康,知识、精神的富有,比综合素质的提升;懂得珍惜时间,把分分秒秒时间花费在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之上,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来提升自身的魅力。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审美情趣

教师工作计划——培养审美情趣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审美情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使命。

因此,制定一份详细的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

本计划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概念,了解美的本质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感知和判断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4.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5.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美术欣赏:通过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引导学生领略不同艺术风格的美,提高审美鉴赏力。

可以采用PPT展示、实物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2.音乐欣赏:通过欣赏经典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美妙旋律和节奏,增强审美体验。

可以采用音频播放、音乐视频欣赏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3.文学作品欣赏: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朗诵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4.美学理论:通过学习美学基本理论,帮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和特征,为审美实践提供指导。

可以采用课堂讲解、学生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5.跨学科整合:将美术、音乐、文学、美学等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可以采用主题性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资源及安排1.教学师资:组建专业的教学团队,确保教师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学设备:提供充足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以满足教学需求。

3.教学场地:提供宽敞明亮的教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4.教学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两课时,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三 节 塑 造 美 的 人 生
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 (2)要认真学习关于审美对象的专门知识
2、在实践中训练感知能力。
(1)积极参加对自然美的鉴赏 (2)积极参加对社会美的鉴赏 (3)积极参加对艺术美的欣赏
2.正确认识创造美和享受美的统一
(1)要认识创造是美的源泉 (2)科技创造是大学生创造美的具体形式 (3)创造美的环境应成为大学生生活美的主 要内容
第 二 节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正确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第 二 节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三、剖析当代大学生的错误审美观
(4)个体性
第 二 节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正确认识“真”、“善”、“美” 的统一 (1)“真”是“善”和“美”的基础 和前提 (2)“善”是“美”与“真” 的归宿 (3)“美”是“真”和“善”统一 的形象
第 二 节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 ★★
三 、 审 美 的 含 义 和 标 准
2、审美标准
●劳动和创造是美的
●生活是美的 ●心灵与人格美至上
四 、 审 美 在 大 学 生 人 生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审美,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 造美等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大学生生活 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大学生人生的全过程。
第 一 节 审 美 概 述
一、美的本质和特征
二、美的形态
三、审美的含义和标准
四、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 美 的 本 质 和 特 征
●甲骨文的研究学者们认为:美,上部是一对羊角,下 部是一个人,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头上戴着羊头或羊角。 原始社会人们称它为“羊人曰美”。
一 、 美 的 本 质 和 特 征
● 客观美说 ●● 主观美说 ●●● 主客观相统一的美说
●●●● 马克思主义的美说
● 美的基本特征
一 、 美 的 本 质 和 特 征
(1)客观性
(2)形象性
(3)社会性 (4)愉悦性
自然美
二 、 美 的 形 态
现实美
社会美
艺术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美
二 、 美 的 形 态
1、什么是审美 三 、 审 美 的 含 义 和 标 准
第八章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一节 审美概述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三节 塑造美的人生
社会的进步就是人 类对美的追求的结 晶。
----马克思
第 一 节 审 美 概 述
⊙ 美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和我们发生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一位哲人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 现。要真正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必须首先弄清 什么是美和审美。
四 、 审 美 在 大 学 生 人 生 中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 审美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
1、美可启真 2、美可储善 3、美可怡情
4、美可净化灵魂
第 二 节 树 立 正 确 的 审 美 观
一、审美观的含义和特征
1、审美观的内涵 2、审美观的特点 (1)时代性 (2)民族性 (3)阶级性
1、以丑为美 3、自我欣赏 2、以异为美 4、重表轻里
第 三 节 塑 造 美 的 人 生
一、审美情趣概述
1.审美情趣的含义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1)审美直觉与理性相结合
(2)正确进行审美移情 (3)运用联想,获取对美的深刻理解 (4)通过体验,激起对美好形象的珍爱
(5)升华审美情趣,实现审美理想
多少博学的思想 家写了堆积如山的讨 论美的书,“美” 是 什么,这一问题却至 今没有完全解决,而 且每一部新的美学著 作中都有一种新的说 法。 ——托尔斯泰
一 、 美 的 本 质 和 特 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只有心灵才是 真实的。 — 黑格尔
一 、 美 的 本 质 和 特 征
●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艺术家从不同角度对美的本质 进行了探索,归纳起来有四种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