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儿去了(操作练习)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儿去了(操作练习)

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垃圾被送到哪里去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回收再利用。

3. 垃圾处理场的作用和功能。

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垃圾图片、垃圾处理场图片。

2. 操作材料:垃圾分类卡片、垃圾处理过程图解。

3. 教学视频:垃圾处理场的运作视频。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幼儿讨论垃圾的去向,引发幼儿对垃圾处理的好奇心。

2. 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通过图片和卡片,让幼儿学习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3. 观看垃圾处理场运作视频:让幼儿了解垃圾处理场的工作流程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4. 操作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垃圾分类卡片,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5. 总结: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正确分类和处理垃圾,节约资源。

1. 观察幼儿在操作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的掌握程度。

2. 搜集幼儿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分析幼儿对垃圾处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环保行为的实践情况。

六、教学拓展:1. 垃圾分类小游戏:设计一个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2. 环保主题活动:组织一次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绘画比赛、环保知识竞赛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便于幼儿理解。

2. 操作练习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对于幼儿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知识,让家长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的处理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九、教学反馈:1. 课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环保知识的实践情况。

大班科学垃圾哪儿去了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垃圾哪儿去了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垃圾哪儿去了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过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垃圾处理过程、垃圾分类图标等。

2.实物垃圾:如瓶子、报纸、塑料袋、果皮等。

3.垃圾分类桶: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实物垃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那么垃圾都去哪儿了?”(二)新课学习1.教师播放垃圾处理过程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

2.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垃圾分类。

3.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我们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三)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垃圾分类桶,让学生将实物垃圾进行分类。

2.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比赛,看哪一组分类得又快又准确。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2.学生分享在实践操作中的感受,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垃圾分类。

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较为浅显,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实践,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2.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垃圾分类的标准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后加强辅导。

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具体方法,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在生活中实践垃圾分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行动。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一、引言《垃圾哪里去了》是一节以垃圾处理为主题的科学课,旨在培养大班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处理垃圾,并意识到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对环境有影响。

本文将介绍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包括回收、焚烧和填埋;–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分类并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理。

3.情感目标:–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为三个阶段:导入引导,知识讲授和实践操作。

3.1 导入引导(1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平常产生的垃圾,并讨论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让学生观察教室周围的垃圾桶,引导他们思考垃圾桶上的标志分别代表什么。

•提出问题:“垃圾桶上的标志代表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带领学生思考。

3.2 知识讲授(30分钟)•通过PPT或者实物图片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分别介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并给予示例。

•让学生观察实物垃圾并分辨其属性,进行垃圾分类的练习。

3.3 实践操作(4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由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垃圾桶进行分类操作。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垃圾正确分类放入不同的垃圾桶中。

•对于分类错误的垃圾,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小组内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垃圾分类任务。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比较显著,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较好地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引导环节,学生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引导式提问等方式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知道垃圾可以被回收再利用。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3.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垃圾箱的分类、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3. 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图片、垃圾箱图片、环保宣传册。

2. 材料:垃圾模拟物(如矿泉水瓶、纸张、果皮等)。

3. 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垃圾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名称。

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去向。

3. 实操:教师分发垃圾模拟物,让幼儿按照分类将垃圾投入相应的垃圾箱。

4. 交流: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投放垃圾的过程,让幼儿互相学习。

5. 总结:教师总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强调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操环节是否能正确分类垃圾。

2. 关注幼儿在交流环节是否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幼儿是否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协助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小小环保员”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家人和朋友进行垃圾分类。

2.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实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3. 开展环保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环保的认识。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实操环节安全使用垃圾模拟物。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教学中得到提高。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垃圾分类情况。

2. 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

2. 学会正确分类垃圾,节约使用资源。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垃圾图片、垃圾处理设施图片、垃圾分类动画。

2. 实物:各种垃圾样本(如塑料瓶、纸张、食物残渣等)。

3. 分类垃圾桶模型。

4. 记录表格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各种垃圾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名称。

1.2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去了哪里?2. 基本部分:2.1 教师播放课件,讲解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2 教师演示垃圾分类的过程,引导幼儿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2.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

2.4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垃圾处理设施的图片,了解垃圾处理的现状。

3. 拓展部分:3.1 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幼儿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3.2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

3.3 教师出示记录表格,引导幼儿记录自己和家人的垃圾分类情况。

4.1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都学到了什么?4.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验。

4.3 教师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填写记录表格,统计幼儿和家长垃圾分类的情况,评价幼儿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3. 收集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评价幼儿对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认知水平。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垃圾分类的知识,并和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能够描述垃圾的分类,并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个人责任感。

2. 教学准备:•垃圾桶或分类垃圾桶•拍照机或手机•PPT或投影机3. 教学内容:3.1 导入环节:老师带领学生观察班级、学校和社区的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标志,问学生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吗?通过互动问答,引出今天的主题:垃圾哪里去了?3.2 学生探究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类,自己找出班级和学校垃圾桶中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进行分类,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

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来展示不同类型的垃圾,让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知识,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

老师可在PPT中添加一些动图或小视频,让学生对垃圾分类更有直观的认识。

3.3 教师引导环节:老师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点评,并再次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垃圾可以分类,是否有什么好处呢?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比如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等等。

3.4 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能正确地分类垃圾,在这个过程中垃圾会怎么样呢?学生讨论后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如定期清洁垃圾桶,加强环保意识,发挥垃圾分类的作用等等。

3.5 总结:整理学生讨论后提出的解决方案,并强调每个人可以做到的环保措施。

最后,让学生各自写下对今天课程的收获和感想,并展示出来。

4. 反思:由于这是一堂新课,没有现成的教学材料,需要老师自行设计,因此准备时间成为了教学的瓶颈。

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提前准备好较为详实的教学材料,最大程度地利用好教学时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和思考。

同时,在探究环节中,学生的时间管理也需要更加合理。

因为垃圾分类需要点时间,所以应该把现场的分类时间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让学生有时间展示收获和感想,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儿去了(操作练习)

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哪儿去了(操作练习)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垃圾被送到哪里去了。

2. 通过操作练习,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节约资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式:垃圾被送到垃圾处理厂,经过分类、压缩、填埋或焚烧等处理。

3. 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流程:垃圾运输、垃圾压缩、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图片、垃圾处理厂图片、操作卡片。

2. 材料:垃圾模型、分类箱、操作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垃圾被送到哪里去了。

2. 操作练习:教师发放操作卡片,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指示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操作练习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的掌握程度。

2. 询问幼儿对垃圾处理的认识,了解幼儿对垃圾处理的理解程度。

3.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六、教学延伸1. 垃圾分类游戏:教师设计垃圾分类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2. 参观垃圾处理厂: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厂,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的处理过程。

3.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教育幼儿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七、教学难点1. 垃圾的分类:让幼儿掌握垃圾的分类知识,能够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

2. 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流程:让幼儿理解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流程,知道垃圾被送到哪里去了。

3. 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操作练习中安全使用教具和材料。

2.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适当简化垃圾处理厂的工作流程。

3. 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和提问。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让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处理方式。

2. 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一、活动目标:1. 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知道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幼儿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垃圾处理场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垃圾样品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有过垃圾处理的简单经验。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知道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2.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垃圾处理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垃圾从这里去了哪里呢?”2. 讲解:教师讲解垃圾的处理过程,介绍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知识。

3. 操作:教师发放垃圾分类卡片,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并讲解分类后的垃圾的去向。

4. 实践: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使用垃圾桶模型进行模拟投放。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内容,强调垃圾分类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2. 环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创设环保角,展示垃圾分类的成果,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区域活动:设置垃圾分类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过程。

2.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3. 情景模拟法:设置垃圾分类情景,让幼儿在模拟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 讨论交流法: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垃圾的产生:讲解日常生活中垃圾的来源,让幼儿认识到垃圾产生的原因。

2. 垃圾的处理:介绍垃圾处理的流程,包括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知道垃圾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

3.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难点:教育幼儿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和环保。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垃圾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

2. 材料:报纸、塑料瓶、纸盒等可回收物品。

3. 环境:干净、整洁的教室,有利于幼儿专注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故事《垃圾旅行记》引起幼儿对垃圾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垃圾的去向。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讲解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特点。

3. 操作:让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总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垃圾分类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垃圾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收集幼儿对环保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活动1. 垃圾分类小游戏:准备不同的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将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

2. 环保手工艺品制作:利用回收的垃圾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3. 环保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绘画比赛等,激发幼儿的环保热情。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动手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游戏等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环保知识。

八、教学步骤1. 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幼儿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制作环保手工艺品,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一、活动目标:1. 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垃圾被送到哪里去了。

2. 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3.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垃圾处理场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垃圾分类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出示垃圾处理场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垃圾在这里会发生什么变化?2. 基本环节:a. 讲解垃圾处理的过程,展示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b. 操作环节: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将垃圾卡片放入对应的垃圾桶模型中。

c. 讨论环节: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经验,讨论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3. 延伸环节:a. 带领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b.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四、活动注意事项:1. 注重幼儿的安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行为。

2. 在操作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3. 在讨论环节,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活动评价:1. 幼儿能熟练地进行垃圾分类,说明对垃圾处理有了基本的认识。

2. 幼儿在讨论环节能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3. 家长反馈,幼儿在家庭中能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说明活动具有实际意义。

六、活动拓展:1. 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出自己心中的垃圾分类场景。

2. 组织环保实践活动,如种树、捡拾垃圾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七、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垃圾分类小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参与:邀请社区工作人员来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加强幼儿对环保的认识。

八、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卡片2. 垃圾桶模型3. 垃圾处理场图片4. 环保实践活动道具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

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

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

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3篇科学教育中老师要让学生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为大班科学老师,你有在大班科学教学之前写一篇大班科学教案?快和我们分享一下。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垃圾都去哪了大班科学教案篇1随着“五一劳动节”的临近,各大幼儿园都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迎接“劳动节”的到来。

以下是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能力特意设计的“幼儿园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通过专题教学、讨论谈话、比赛等渠道,来教育影响幼儿,使幼儿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的: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__月__日——__月__日。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活动过程: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2、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二)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垃圾哪里去了》教学背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产生大量的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通过开展本次科学公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垃圾的种类、来源和处理方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分辨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区别,能够正确使用环保垃圾分类桶。

-能力目标: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科学分类垃圾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文明环保、不随意扔垃圾。

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理论学习1.课前提问:大家知不知道垃圾怎样分类?2.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学生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

3.环保义工的讲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使用环保垃圾分类桶。

4.视频欣赏:《环保公益广告》中对垃圾分类的呼吁和提示。

第二部分:实地访问1.参观当地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

2.由环卫工人为学生现场演示如何将不同类别的垃圾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中。

3.学生可以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践。

第三部分:反思总结1.学生回到教室,讨论参观的感受,分享自己听到的新知识。

2.班级小组分工讨论:如何将垃圾分类做好呢?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展示班级小组工作成果,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

教学流程安排时间环节9:00-9:10 课前提问9:10-9:35 理论学习9:35-10:15 实地参观10:15-10:40 反思总结教学反思本次科学公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参观了解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该课程安排了多种学习方式,涉及到图片、实物展示、视频欣赏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参与了理论学习和实地访问。

尤其是在实地参观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可以直接参与垃圾的分类操作。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了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的好习惯。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垃圾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干净、宽敞的活动室,垃圾分类宣传海报。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实践: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垃圾分类的乐趣。

4. 总结: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收获,总结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培养家庭环保意识。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流程和环保措施。

3. 环境创设:开展“绿色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参与幼儿园环保公益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垃圾分类的表现,评估活动效果。

3. 环境改善:观察幼儿园垃圾分类的情况,评估活动的实际影响力。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真实的垃圾物品进行操作。

2. 引导幼儿用文明的语言交流,保持活动室的整洁。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理解能力,适时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

七、活动资源1.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垃圾分类动画、视频,为幼儿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 图书资源:推荐幼儿阅读关于环保、垃圾分类的图画书,丰富他们的知识。

3. 社区资源:联系当地环保部门,了解垃圾分类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八、活动反馈1. 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垃圾分类表现。

2.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环保意识。

3. 适时调整教案,使其更符合幼儿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九、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垃圾去哪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知道垃圾可以被分类和回收利用。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3.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2. 学会正确投放垃圾。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垃圾可以被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2. 学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垃圾图片、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垃圾去哪了吗?”引导幼儿思考垃圾的处理方式。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展示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了解垃圾可以被分类和回收利用。

3. 操作:教师分发垃圾桶模型给每个幼儿,让他们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5. 总结: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强调垃圾可以被分类和回收利用,教育幼儿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6.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环卫工人或者垃圾处理场的专家来园进行讲解,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2. 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或者回收站,亲身体验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工作。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进行垃圾分类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并支持幼儿的环保行动。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让幼儿更加关注环保问题。

2. 开展幼儿间的环保交流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环保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十、教学资源:1. 垃圾分类卡片、垃圾桶模型等教学道具。

大班科学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垃圾哪里去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儿童日常生活接触垃圾,了解垃圾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学习如何区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

3.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4.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责任心。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可回收、有害垃圾模型或图片。

2.收集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垃圾照片。

3.准备一个大房间,可容纳所有孩子及垃圾分类区域。

教师引导1.情境导入 3 分钟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关污染的短片,让孩子们看到街道上的垃圾,以及动物巢穴被垃圾覆盖的场景。

2.宣布目标 2 分钟教师告诉孩子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垃圾』,并提出问题:『当你吃完垃圾派对和早餐后,你会怎么处理残渣?』3.学生思考 3 分钟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考,然后让五组小组讨论这个问题的答案。

4.分享思考 5 分钟请每个组派出一个代表讲述他们的想法,这时,应该会有孩子说冷落的回答,如直接把残渣扔到地上或找垃圾桶。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习惯是好的还是坏的?主题单独写上黑板。

5.教学实践1.各填各的 10 分钟每组拿到垃圾分类箱和收集一周垃圾的照片,通过不同的垃圾分类区域,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有害垃圾、有机垃圾三类。

2.循序渐进 15 分钟教师逐步介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有机垃圾,让孩子们用实例来区分不同的垃圾类型。

教师也可以通过垃圾模型等教具来说明不同垃圾的形状和特征。

6.教学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之间的交流非常活跃,他们互相鼓励,在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不断探讨、合作和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区分各种垃圾,还有了环保意识。

每个人清除完垃圾后,他们都会不自觉地捡起垃圾桶边抛掷的垃圾,并讨论每个垃圾的分类问题,效果非常好。

结尾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沟通力和合作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他们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将垃圾处理问题作为自己维护环境、负责的重要习惯之一,这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未来发展目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去了哪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去了哪里》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垃圾去了哪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和去向。

2.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3.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垃圾分类意识。

2.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垃圾处理的全过程,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垃圾去了哪里》2.实物:各种垃圾(可回收、有害、厨余等)3.视频资料:垃圾处理过程4.小组讨论记录表5.环保宣传册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各种垃圾,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垃圾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垃圾都去了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垃圾的‘旅行’过程。

”2.基本环节(1)观看PPT课件《垃圾去了哪里》教师播放PPT课件,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过程。

(2)小组讨论a.垃圾的分类方法b.垃圾处理的步骤c.如何减少垃圾产生(3)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4)观看垃圾处理视频教师播放垃圾处理过程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

3.拓展环节(1)垃圾分类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将垃圾卡片正确分类。

(2)环保宣传册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制作环保宣传册,内容包括垃圾分类、环保知识等,鼓励幼儿将宣传册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在小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讨论热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减少垃圾产生的建议。

在垃圾分类小游戏和环保宣传册制作环节,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达到了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垃圾处理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除了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使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加深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大班垃圾哪去了教案范文

大班垃圾哪去了教案范文

大班垃圾哪去了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环保小卫士”,教材章节为《垃圾哪去了》。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认识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垃圾的分类,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方式。

2. 能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养成环保行为。

3. 感受环保的重要性,培养爱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难点:让幼儿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主动参与环保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动画、环保小卫士头饰、垃圾箱模型等。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垃圾箱玩具、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观察垃圾的分类和回收过程。

(2)讨论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关注垃圾处理问题。

2. 例题讲解:(1)展示垃圾分类图示,讲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2)通过动画演示,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

3. 随堂练习:(1)发放垃圾分类卡片,让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实践。

(2)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哪去了2. 内容:(1)垃圾的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2)垃圾处理方式:回收利用、焚烧、填埋、堆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环保小卫士,并注明垃圾分类方法。

2. 答案:示例:画出一个小卫士,手中拿着垃圾分类卡片,旁边标注各类垃圾的名称和处理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环保活动,让幼儿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实践。

(2)组织环保小卫士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参与社区环保行动,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垃圾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垃圾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垃圾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垃圾哪里去了》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垃圾哪里去了》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科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预定目标】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再循环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2、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3、水彩笔和铅画纸(人手一套)【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了解垃圾的含义提问:(出示垃圾)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呢?小结:垃圾是指没有用,准备扔掉的东西称之为垃圾。

2、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讨论: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你看到的垃圾是怎么样的?能闻到什么气味吗?;.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有垃圾的地方给人们感觉怎么样?垃圾对人类、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吗?教师小结:垃圾腐臭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不仅仅破坏风景,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而且垃圾中还会滋生出病毒、病菌,招惹蚊虫,让人生病。

(二)基本部分1、组织幼儿讨论:哪些地方会产生垃圾?(工厂、菜场、餐馆、办公室、超市、家庭等)2、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了许多垃圾,那么垃圾到最后都跑到哪儿去了呢?(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

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纠正关于垃圾回收,处理的有关知识)教师小结:垃圾被倒入垃圾桶后,由环卫工人收集起来运走。

大部分被埋到填整场,填埋场是专门把垃圾倒入一个地方,再用泥土把垃圾埋到里面。

填埋场既占地方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有的垃圾送到焚化炉焚化,但焚化垃圾的时候会排出有害的气体。

3、出示垃圾箱图片。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箱子吗?这样的箱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引导幼儿区别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的垃圾箱。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哪里去了教案一、前言大班(3-4岁)儿童正处于幼儿园中学习、游戏、社交的关键时期,为了让他们获得全面发展,尤其是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素养,我们在科学活动中加入了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我们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

二、教学计划1. 教学目标•儿童能够认识分类和回收垃圾对环境的重要性;•儿童能够辨别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宣传环保知识;•儿童发展表达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 教学内容及方式•了解垃圾种类及环保知识:介绍不同垃圾的分类及回收利用的知识;•实践环保:通过小组游戏和活动,让儿童体验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鼓励儿童发挥创意,利用简单材料制作宣传环保知识的小标语。

3. 教学过程1.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简洁明了的讲述了垃圾分类及环保知识,让儿童有基础了解;2.组织小组活动:设定游戏的耗时,让儿童切实地体会垃圾分类及回收利用过程;3.制作环保标语:提供简单材料,让儿童自由组合并发挥创意,实践环保和表现才艺;4.活动总结:通过互动、展示宣传标语、反思等方式,提高透彻理解并加强印象。

三、教学反思这次科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孩子们能够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真正地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明确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

同时,小组活动也增强了孩子们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们还参照了彩虹幼儿园的环保公益活动:拾荒日,使孩子们对回收和处理垃圾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在活动总结时,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对某些垃圾种类的辨别还不够准确,这可能是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展。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将会通过实践操作,多角度展现,甚至将它作为每周的固定内容,不断强化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总之,这次科学活动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通过亲身感受和参与,孩子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素养奠定了基础,为今后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垃圾哪里去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们通过许多方法处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类摆放的益处。

2、能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活动准备:
1、请父母帮助幼儿一起收集回收垃圾、处理垃圾的照片或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识。

3、垃圾分类回收箱实物和各种垃圾的图片。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互相交流平时见过哪些垃圾,说说这些垃圾分别是从哪里来的。

2、组织幼儿讨论: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办?到那里去了?
结合图片请幼儿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再结合幼儿的介绍给幼儿补充。

、纠正关于垃圾回收、
处理的有关知识。

3、请幼儿看垃圾分类回收箱的实物或照片,忍一忍垃圾箱上的标记,说说这种垃圾箱使用方法以及这种垃
圾箱的好处。

出示各种垃圾的图片,请幼儿判断所出示的垃圾分
别应放入哪里,还有哪种来及也可以放入那种垃圾箱内。

4、鼓励幼儿日常养成良好的习惯,能分类处理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