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量的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
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生物发光实验步骤
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生物发光实验步骤随着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了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学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实时观察到小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信号,揭示生物体内的分子过程和疾病发生的机制。
以下是一般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生物发光实验的步骤,供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
实验材料准备1. 小动物:选择适合的实验小动物,例如小鼠或斑马鱼等。
2. 荧光成像仪:选择适合的活体荧光成像仪器,以保证实验成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3. 示踪剂: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示踪剂,例如荧光蛋白或荧光染料等。
4. 外源激发源:准备合适的外源激发源,用于激发小动物体内的荧光信号。
实验操作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实验用小动物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麻醉或固定,以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 示踪剂注射:根据实验设计,将选定的荧光示踪剂通过适当的途径注入小动物体内,可以是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等。
3. 示踪剂激发:在示踪剂注射后,根据实验需要,使用外源激发源对小动物体内的荧光示踪剂进行激发,激发的光源要根据示踪剂的激发波长进行选择。
4. 荧光成像:使用荧光成像仪器对小动物体内的荧光信号进行实时观测和成像,在观测过程中要注意调节成像仪器的参数,以保证成像的清晰度和信号的准确性。
5. 数据分析:实时观测并记录荧光成像的数据,根据实验设计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统计,揭示小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信号的分布和强度变化。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在注射示踪剂和激发荧光信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小动物的生理状况和实验操作的影响,以减少对小动物的伤害和干扰。
3. 荧光成像过程中要注意对成像仪器的参数进行调节,以获得清晰准确的荧光信号成像数据。
4.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根据实验设计进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5. 实验结束后要对小动物进行恢复和护理,确保小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以生物发光现象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方法。
它通过利用生物分子的自然或人工的荧光发射来实现对生物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的监测和研究。
该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疾病诊断和显微成像等方面。
一、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标记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或分子,利用荧光探针识别这些标记物,从而了解细胞的生理和功能状态。
同时,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内分子的动态变化,例如钙离子水平的变化、物质的转运和代谢过程等。
二、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药物开发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标记药物分子或靶向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观察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清除过程,从而评估其药代动力学特性。
此外,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筛选药物靶点、评估药效和副作用,加速药物开发过程并提高疗效。
三、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肿瘤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荧光染料标记肿瘤细胞,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实现早期肿瘤的检测和定位。
此外,生物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观察疾病相关标记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表达水平,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显微成像中的应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显微成像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传统显微镜相比,生物荧光成像技术通过标记特定的生物分子,可以在活体组织中进行非侵入性、高分辨率的成像。
这意味着研究人员可以直观地观察和分析生物分子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的表达和相互作用,进一步深入了解生物学过程。
综上所述,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直观、高效、非侵入性的研究手段,也为药物开发和疾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将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PerkinElmer IVIS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IVIS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的特点和优势1、公共平台性成像系统随着IVIS成像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研究者已通过生物发光或荧光标记技术对多种研究对象进行标记,如肿瘤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细菌、病毒、多肽、抗体、纳米材料、药物等等。
因此,应用IVIS成像系统进行的研究已涉及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癌症、干细胞、细菌及病毒、炎症、免疫疾病、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基因治疗、新药研发等等。
总而言之,IVIS成像系统可作为公共平台性设备,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研究需求,实现从宏观(如在活体水平对疾病整体发展过程的观测)到微观(如在活体水平对细胞动态变化及基因表达的实时观测)的系统性研究。
2、集多种成像模式于一体随着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将多种成像模式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全面深入地研究生物学现象的目的。
IVIS系列成像系统包含IVIS Lumina系列、IVIS Spectrum、IVIS Quantum FX μCT及IVIS Spectrum CT。
IVIS Lumina系列成像系统同时具备白光、极高灵敏度的生物发光、强大的荧光及切伦科夫辐射成像等多模式二维成像功能,其中Lumina XR系统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X光成像功能,使研究人员在获取二维光学信号的同时,能够进行二维结构学的辅助定位。
IVIS Spectrum除了具备上述的二维成像功能外(X 光除外),还具备独一无二的三维生物发光及荧光成像功能,使研究者能够洞悉体内的真实三维信号,另外,Spectrum还能与IVIS Quantum FX μCT联合使用,从而将3D功能学信息与CT结构学信息进行融合。
IVIS Spectrum CT是对Spectrum的完美升级,是在Spectrum的功能基础上整合了高性能的CT成像功能,实现了将功能学成像与结构学成像在同一个仪器上的完美整合。
基于IVIS系统的上述成像功能,研究人员既可单独使用某种功能进行成像,又可同时利用多种功能进行复合成像。
小动物活体成像的原理及区别
小动物活体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小动物活体成像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
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 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
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
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观测活体动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
传统的动物实验方法需要在不同的时间点宰杀实验动物以获得数据, 得到多个时间点的实验结果。
相比之下,可见光体内成像通过对同一组实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记录,跟踪同一观察目标(标记细胞及基因)的移动及变化,所得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
另外, 这一技术对肿瘤微小转移灶的检测灵敏度极高,不涉及放射性物质和方法, 非常安全。
因其操作极其简单、所得结果直观、灵敏度高等特点, 在刚刚发展起来的几年时间内,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
一、技术原理1. 标记原理哺乳动物生物发光,是将Fluc基因整合到细胞染色体DNA上以表达荧光素酶,当外源(腹腔或静脉注射)给予其底物荧光素(luciferin),即可在几分钟内产生发光现象。
这种酶在ATP 及氧气的存在条件下,催化荧光素的氧化反应才可以发光,因此只有在活细胞内才会产生发光现象,并且光的强度与标记细胞的数目线性相关。
对于细菌,lux操纵子由编码荧光素酶的基因和编码荧光素酶底物合成酶的基因组成,带有这种操纵子的细菌会持续发光,不需要外源性底物。
基因、细胞和活体动物都可被荧光素酶基因标记。
标记细胞的方法基本上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克隆技术, 将荧光素酶的基因插到预期观察的细胞的染色体内,通过单克隆细胞技术的筛选, 培养出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株。
目前, 常用的细胞株基本上都已标记好, 市场上已有销售。
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和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和分析中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和分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及化学领域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发光技术以其高度敏感、无损伤、高时空分辨率等优点,成为了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和分析中的应用前景,并分析其存在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利用荧光探针和生物体的发光属性,可以实现对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高效监测和可视化。
例如,生物发光技术可以用于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
研究人员可以将荧光标记分子与目标信号分子结合,通过观察其发光强度的变化来研究细胞信号传递过程。
此外,生物发光技术还可以用于探索细胞器间的相互作用及细胞内分子的运动轨迹等。
通过标记不同的细胞组分,可以用生物发光技术来观察细胞器的分布、形态和互作情况。
另外,生物发光技术还可用于研究细胞分裂、细胞凋亡、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等生命过程。
因此,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方面的应用能够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深入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手段。
除了荧光成像,生物发光技术在分析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发光技术可以用于荧光标记的定量分析,从而实现对样品中特定分子的快速检测和定量测量。
例如,生物发光蛋白质标记法可以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的存在和相对表达水平。
通过构建适当的报告基因和荧光标签,可以对细胞中的蛋白质进行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
此外,生物发光技术还可用于研究生物体内的药物代谢和药物传递。
通过在药物分子上连接荧光探针,可以实现对药物在生物体中的代谢途径和转运动态的监测。
这对于新药的开发和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生物发光技术在分析领域的应用也将为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然而,尽管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成像和分析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发光技术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IVIS Lumina II中文说明书
IVIS | LuminaⅡ定量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系统精诺真Caliper公司的IVIS LuminaⅡ是高灵敏度成像系统,用于荧光和生物发光的活体内成像。
本系统包括高灵敏度CCD相机,成像暗仓,和自动化控制及分析软件。
作为领先的活体内成像平台,IVIS系统很多实用的附件极大地扩展了其在世界各地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IVIS Lumina Ⅱ活体内分子成像定量的,灵活的,可扩展的IVIS Lumina Ⅱ具有灵活的视野配置,可选择5-12.5cm 的标准视野,也可加配24cm 镜头,升级为更大视野,可同时成像五只小鼠或2只大鼠。
IVIS Lumina Ⅱ同时可用于培养皿或微孔板等体外成像。
本系统也可预装动物处理设备,如加热平台,麻醉系统,ECG 监视系统等。
本系统可选配高解析度,窄带宽滤光片,实现高品质,高灵敏度以及光谱分离荧光成像。
高品质成像结果IVIS Lumina Ⅱ可进行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
本系统最多可选配21块发射滤光片,发射波长涵盖绿色至近红外各种荧光,且可进行高级光谱分离。
本系统经过严格校准,提供一致,高重复性的结果,其结果与放大倍数,不同波长滤光片,不同仪器均无关系。
Living Image 软件可进行仪器校准,背景扣除及影像处理,为您提供高品质,高重复性,定量的数据结果。
定制IVIS Lumina Ⅱ滤光片EMoff EM50EM100EM250荧光探针标准激发光滤光片组 (内置)发射光滤光片组GFP, YFP and PKH26*500 系列500, 520, 540, 560, 580, 600 and 620Cy 5.5, DsRed, dTomato and XenoFluor 680 *600 系列580, 600, 620, 640, 660, 680 and 700 Indocyanine Green and XenoFluor 750 *700 系列720, 740, 760, 780, 800, 820, and 840 Multiple Fluorophores Spanning 500-900 nm Broad Imaging Solution430, 465, 500, 535, 570, 605, 640, 675, 710, 745标准滤光片组515-575, 575-650, 695-770, 810-875*20 nm 带宽发射光滤光片成像视野IVIS Lumina Ⅱ提供5种成像视野IVIS Lumin aⅡ成像结果 ---- Living Image软件,窄带宽滤光片三探针标记成像 Xenogen 680/750光谱分离在小鼠的大腿接种表达GFP或RFP和luxCDABE的皮下注射1014分子XenoFluor680和1014分子XenoFluor750。
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指的是利用生物体内或外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出的光来进行分析的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技术,因为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实时分析等优点,适用于分析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等。
本文将介绍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一、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检测方面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在荧光检测方面应用广泛。
荧光是生物分析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许多生命科学领域,例如药物研究、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
荧光分析有许多种,如荧光定量PCR (qPCR)、细胞荧光检测等。
这些方法不仅灵敏度高、反应快,而且可以通过标记特定的生物分子来进行定量分析。
二、生物发光技术在化学发光检测方面的应用化学发光检测是生物发光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
化学发光是指诱导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光量,通常是利用化学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来检测分析样品中的分子。
荧光检测和化学发光检测相比,虽然在灵敏性上差异不大,但是在特异性和方便性上有一定的优势。
例如,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病毒抗体、药物残留等都相当方便。
三、生物发光技术在免疫检测方面的应用生物发光技术在免疫检测领域广泛应用,包括放射性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
这些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四、生物发光技术在基因编辑方面的应用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飞速发展并成为热门领域。
生物发光技术在基因编辑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常见的基因编辑技术有CRISPR-Cas9技术。
其中,Cas9是一种蛋白酶,能够通过人工引导RNA找到特定DNA序列并将其剪切断。
利用生物发光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发射荧光信号监测到DNA序列的切割。
综上所述,生物发光技术在生物分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相信生物发光技术将在未来的生命科学领域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活体成像技术之实验注意事项
活体成像技术之实验注意事项活体成像技术应⽤之实验注意事项在上⼀篇⽂章《活体成像技术应⽤之实验⽅法选择》中介绍了活体成像技术的实验⽅法主要包括⽣物发光(bioluminescence)和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
⽣物发光技术是⽤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者DNA,⽽荧光技术则是应⽤荧光蛋⽩(如GFP,RFP等)对细胞或者DNA进⾏标记。
⽂章发出之后,得到了很多⽼师的⼀些反馈意见。
其中有⼀位⽼师对于使⽤GFP荧光蛋⽩进⾏成像给出了⼀些建议,这位⽼师这样说到:活体荧光成像由于观测位置和深度不⼀样,激发光和发射光均⾮常容易收到组织吸收。
⽽GFP这类短波荧光蛋⽩在进⾏体表浅层成像的效果还可以,但是深层脏器是⾮常不推荐的。
收到⽼师的意见后,我们在⽂章《活体成像技术应⽤之实验⽅法选择》后⾯及时增加了相关补充说明,供⽼师们综合考虑选择。
确实如这位⽼师所说,哺乳动物组织的透明度是由⾎红蛋⽩和⿊⾊素的特性决定的,它们可以吸收650nm以下的⼤部分光,⽽⽔会吸收900nm以上波长的光。
换句话说,650nm⾄900nm之间的波长将基本上不受阻碍地穿过动物和⼈体组织。
因此对于深层脏器成像观察,可以考虑使⽤近红外荧光蛋⽩(nearinfraredfluorescentprotein,iRFP),原因是iRFP的最⼤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690nm和713nm。
提供带有luciferase,GFP,iRFP等不同报告基因的慢病毒⼯具,各位⽼师可以根据需求及仪器情况选择合适的慢病毒进⾏成像观察。
简单来说,可以使⽤GFP可进⾏活体观察或者常规显微镜观察;使⽤luciferase或者iRFP可进⾏⾮侵⼊性⽣命成像。
具体的:luciferase,GFP,iRFP推荐⽤于⼩动物活体成像研究,但是荧光蛋⽩不建议⽤于整个⼩动物的成像;如果您需要检测尽可能少的细胞,例如识别逃避治疗的少量肿瘤细胞,请选择⾼度敏感的报告基因。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
活体动物体内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技术基础原理与应用简介文章来自中国生物器材网文章目录:一、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二、活体动物荧光成像技术三、生物发光成像与荧光成像的比较四、活体动物可见光成像仪器原理与操作流程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技术。
活体动物体内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成像(optical imaging)、核素成像(radio-nuclear imaging)、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成像和超声(ultrasound)成像、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成像五大类,其中可见光成像和核素成像特别适合研究分子、代谢和生理学事件,通常称为功能成像;超声成像和CT则适合于解剖学成像,通常称为结构成像。
功能成像与结构成像比较,前者更能够反映细胞或基因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了解活体动物体内的相关生物学过程、特异性基因功能和相互作用。
所以,活体动物体内功能成像技术可用于观察和追踪靶细胞、基因的表达,同时检测多种分子事件,优化药物和基因治疗方案,从分子和细胞水平对药物疗效进行观察,从整体动物水平上评估疾病发展过程,对同一个动物进行时间、环境、发展和治疗影响跟踪。
由于功能成像的诸多优势,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研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本文重点介绍活体动物可见光成像技术。
体内可见光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成像两种技术。
生物发光成像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利用其产生的蛋白酶与相应底物发生生化反应产生生物体内的探针光信号;而荧光成像则是采用荧光报告基因(如GFP、RFP)或Cyt及dyes等荧光染料进行标记,利用荧光蛋白或染料产生的荧光就可以形成体内的荧光光源。
生物发光与生物荧光成像技术
生物发光与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生物发光和生物荧光作为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现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
通过光学显微镜等设备,科学家们可以利用这两种现象来研究细胞和生物分子的运动、变化和互动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生物发光和生物荧光的基本概念、机制和应用,以及一些现代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生物发光和生物荧光的基本概念生物发光是指一些微生物或动物体内酶促反应产生的发光现象。
比如,萤火虫体内酶促反应将氧气和荧光素转化成氧化荧光素时,会产生强烈的发光。
而生物荧光则是指一些细胞或生物分子在受到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会放出一种较弱但持久的发光。
比如,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存在于水母等生物中的蛋白质,它在受到紫外线激发后会放出绿色荧光。
这两种现象都源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但机制有些不同。
生物发光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而生物荧光则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跃迁来实现的。
不同的生物体和物种会产生不同种类的发光和荧光现象,其中一些种类已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生物发光和生物荧光的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生物发光和荧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生命活动监测、基因表达分析等方面。
比如,在药物研发中,科学家可以利用荧光蛋白标记药物或生物分子,以跟踪其运动、变化和互动情况,从而了解它们的作用机理和效果。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医生可以利用生物荧光成像技术来观察患者内部器官或组织的情况,实现无损检测。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的发展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推进,生物荧光成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进展是发展了基于转录调控的荧光标记体系,被称为“基因表达报告体系”。
这种体系通过将荧光蛋白的表达和特定基因的转录调控相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荧光标记,并可以跟踪和研究不同基因在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和调控。
同时,随着成像技术和成像设备的不断改进,比如:双光子激发荧光显微镜、荧光内窥镜等,生物荧光成像技术也变得更加精细和准确。
总结生物发光和生物荧光是生物学研究中的两个重要现象。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应用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Small Animal In Vivo Imaging)是一种现代的影像学方法,用于在活体动物中观察和研究生物过程的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
它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使用各种成像技术来实时监测和量化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活动,为疾病的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信息。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的发展,得益于影像学领域的不断创新与进步。
目前,常用的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可见光成像(Optical Imaging),核素成像(PET/SPECT),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成像(Ultrasound)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可见光成像是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两种技术。
生物发光是利用转基因技术,在实验动物体内植入荧光素酶基因,该基因与底物荧光素发生生化反应产生光信号,通过相应的成像仪器可以观察到发光信号。
荧光成像则是利用荧光探针或标记物,如荧光蛋白报告基因(如GFP、RFP)、荧光染料(如FITC、Cy5)或量子点(Quantum Dots),通过激发光和发射光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成像。
生物体内的荧光信号可以被捕获和记录下来,并通过专业的成像软件进行分析和定量。
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的步骤大致相似:在实验动物体内标记目标细胞或组织,可以通过注射荧光素酶基因、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等方法实现。
然后,对标记物进行筛选和鉴定,确保选择到有效的标记细胞或组织。
接下来,在适当的时间点注射相应的底物或荧光探针,观察并记录荧光信号的变化。
然后,使用相应的成像仪器进行成像,并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处理和解读。
在小动物成像仪可见光成像分析中,除了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反射式成像。
这种成像方法可以在实验动物皮肤表面捕获反射的光信号,并通过光学技术进行分析,提供组织深度、血液灌注、氧饱和度等信息。
生物发光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发光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生物发光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内产生的发光反应,将其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技术手段。
生物发光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生物分子的检测、生物荧光成像、生物传感器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具体的应用研究。
第一,生物分子的检测。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等,其检测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
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高通量的生物分子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标记等优点。
例如,利用基于生物发光的微纳米纤维传感器能够实现对蛋白质、糖等分子进行灵敏度极高的检测,并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和环境监测领域。
第二,生物荧光成像。
生物荧光成像是通过对生物体内产生的荧光进行观察,获得生物样本的相关信息。
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可以实现对细胞、细胞器等生物体内结构的成像,从而深入研究其功能及生理过程等。
比如,荧光素酶标记的细胞能够在体外或体内形成荧光成像,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可以对细胞、生物分子等进行成像,并从不同方面深入研究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功能、代谢等信息。
第三,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指能够通过生物发光反应对指定物质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利用生物发光技术,可以开发出基于生物发光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反应时间快、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例如,基于生物发光技术开发的葡萄糖传感器能够实现对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实时监测,这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总之,生物发光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尚有很多方向需要探索,在生物分子的检测、生物荧光成像、生物传感器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未来生物发光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对于生命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推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物荧光与生物成像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01
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可以观察药物与靶标蛋白的相互
作用,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筛选与优化
02
利用荧光标记的药物类似物,通过高通量筛选方法,寻找具有
潜在治疗作用的候选药物,并进行结构优化。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0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可用于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荧光蛋白示踪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细胞定位与迁移研究
通过荧光蛋白标记特定细胞类型或细胞器,可以实时观察细胞的 定位、迁移和相互作用。
细胞信号传导研究
利用荧光蛋白示踪技术,可以追踪信号分子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 ,揭示细胞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
细胞周期与凋亡研究
荧光蛋白可用于标记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或凋亡相关蛋白,从而实 时监测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过程。
05
生物荧光与生物成像技术的挑战 与前景
提高荧光探针的稳定性和灵敏度
荧光探针是生物荧光成像的关键,其 稳定性和灵敏度直接影响成像质量。
提高荧光探针的灵敏度,可以检测更 低浓度的生物分子,提高成像分辨率 。
提高荧光探针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光 漂白和光毒性,从而延长成像时间。
发展多模态生物成像技术
多模态生物成像技术结合了多种 成像模态的优点,可以提供更全
面的生物信息。
例如,结合荧光成像和超声成像 ,可以同时获取生物分子的位置
和形态信息。
发展多模态生物成像技术需要解 决不同模态之间的兼容性和数据
融合问题。
推动生物荧光与生物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01
生物荧光与生物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如 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基因编辑等。
发光材料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发光材料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发光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能够将能量转化为光线的形式并发射出来,发光的颜色和强度可以根据材料的种类和结构来调节。
发光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生物成像领域尤为重要。
生物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技术,通过对生物体内部的分子、细胞和组织结构进行图像化的表达和分析,以实现对生物体的研究,并给医学健康领域提供了新的手段。
其中,发光材料应用于生物成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基本原理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首先是利用它们发光的特性,将其注入到生物体内,通过与生物体内的分子产生相互作用,实现对生物体进行成像。
在生物系统中,发光材料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和共价键形成的化学联结来实现。
即材料与生物分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可以直接在分子水平上相互作用,使得材料与生物分子相互结合,从而实现生物成像的功能。
二、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分类发光材料可以分为有机发光材料和无机发光材料两类。
有机发光材料是指那些是由有机分子构成的材料,其共振产生的发光并不依靠能级结构。
有机发光材料具有结构多样性和可调节性,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例如,银纳米簇、发光分子、已开发的荧光染料等,均广泛用于生物成像领域。
而无机发光材料是指那些不是由有机分子构成的材料,如硫化锌、氧化锌、石墨烯等,这类发光材料具有稳定的化学和光学性质、可控性好、光学透过度高等优势,因此也在生物成像中有重要应用。
三、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基于发光材料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可以开发出丰富的成像技术,如荧光分子成像、近红外成像、磷光素成像、闪烁体成像等。
其中,荧光成像是一种非毒性、高分辨率、可定量的成像技术,利用发光材料荧光的特性进行成像。
这种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研究,如蛋白质相互作用、分子运移、信号传导等。
磷光素成像和闪烁体成像也是现在流行的一种生物成像技术。
磷光素是一种特殊的材料,介于原子核和分子之间,在紫外线和蓝绿光激发下会放出蓝色荧光,具有可量化和灵敏度高的特点。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成像技术
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荧光成像技术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广泛的成像技术。
通过标记分子或细胞器的荧光素或融合蛋白,可以获取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的分布、运动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荧光成像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当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具。
荧光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荧光素、发光蛋白等荧光探针的激发,使其发出荧光信号,从而标记生物体内的分子或细胞器,以实现对生物体内分子的跟踪和检测。
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分为定量荧光成像和定位荧光成像两种,前者用于测量生物体内分子的浓度、速率和流速等参数,后者则可以用于定位单个细胞或有趣的分子。
荧光素荧光素是最早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荧光探针之一,各种荧光素类型的荧光探针以其特异性、高灵敏性和低毒性等特点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荧光成像技术中,绿色荧光素(GFP)、黄色荧光素(YFP)和红色荧光素(RFP)等通常作为标记细胞或分子的信号来源。
GFP是在一个特定的聚体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内源性蛋白,它可以产生绿色荧光。
由于它可以在活细胞中形成荧光,使人类研究活细胞因其它有穿透性的讯号噪音的影响所限制的复杂问题变得可能。
在 GPF 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通过工程方法使 GFP 与其他待观测分子融合,从而观测到融合分子的位置和活动状态等性质。
而 YFP 和 RFP 则是更晚出现的。
它们有更宽的激发光和发射光谱,因此可以用更精确的方式标记分子或细胞器。
荧光蛋白荧光蛋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人工合成的发光蛋白,是荧光成像技术中最常使用的标记工具之一。
荧光蛋白不仅有自发荧光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结构和化学修饰的改变,在发光光谱、流量、灵敏度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要。
目前最常用的荧光蛋白有两大类:单色荧光蛋白和双色荧光蛋白。
单色荧光蛋白的发光光谱通常只有一个波峰,常见的有绿色发光蛋白(EGFP)、黄色发光蛋白(EYFP)、红色发光蛋白(ERFP)等。
生物原位成像技术和应用
生物原位成像技术和应用生物原位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学方法,它通过对活体细胞和组织的非侵入性成像,实现对生物体内生物过程的观测和研究。
生物原位成像技术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项最具前瞻性的技术之一,可以为人类健康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一、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原位成像技术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成像方式,对组织和细胞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和研究,从而实现对生物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荧光染料注入到细胞内或组织中,通过激光激发荧光,然后利用显微镜对荧光成像进行观测和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荧光染料的特异性选择作用和灵敏度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类型及其应用1.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类型生物原位成像技术中包含多种类型,如荧光成像技术、MRI成像技术、CT成像技术、PET成像技术等。
不同类型的成像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应用进行选择和使用。
2.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生物医学、生物科学、生态学、食品安全等领域。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生物原位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观察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探究病理过程和诊断疾病等方面。
在生态学领域中,生物原位成像技术可以被用来贡献于环境综合分析、生态重建、濒危物种保护等方面。
三、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荧光成像技术是生物原位成像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荧光成像技术是利用活体细胞和组织自带的发光能力或加入荧光素后能够持续发荧光信号的特性,在荧光显微镜、高通量成像仪等设备的帮助下,对荧光发光过程进行成像、定量和分析的方法。
荧光成像技术在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在神经生物学领域中,荧光成像技术可以被用来观察和分析神经元的状态和变化,从而研究神经信号传导的机制。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荧光成像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可以用来观察细胞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
随着生物原位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效率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功能荧光成像仪
多功能荧光成像仪多功能荧光成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等领域的实验仪器,可以实现荧光成像、荧光定量分析、荧光定位、荧光比较和荧光照明等多项功能。
它通过荧光技术,能够非常清晰地观察、分析和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荧光发射和吸收现象。
多功能荧光成像仪采用的是先进的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在检测样品时,实时观察并记录荧光信号的分布和图像。
这种仪器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样品中荧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荧光信号的含量。
同时,仪器还具有定位功能,可以通过对荧光信号的空间位置进行分析,找到特定细胞或区域的荧光定位信息。
在荧光比较方面,多功能荧光成像仪可以进行不同组别或处理下生物样品的荧光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组别或处理下的荧光信号差异,可以发现样品中的变化和差异,进一步研究生物样品中的相应生理或化学过程。
此外,多功能荧光成像仪还具有荧光照明功能。
它可以通过适当的光源和滤光片,使样品特定的部位发射特定的荧光波长。
这种荧光照明可以提供更多的信号和信息,帮助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样品的荧光行为。
多功能荧光成像仪的优势在于其非常灵活和多样化的应用。
通过选择适当的荧光探针和滤光片,它能够检测多个荧光信号,并提供丰富的信息。
该仪器的操作也相对简单,研究人员只需要准备样品和荧光探针,然后按照仪器设定的参数进行实验即可。
总之,多功能荧光成像仪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实验仪器,可以用于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观察、分析和检测。
它具有荧光成像、荧光定量分析、荧光定位、荧光比较和荧光照明等多项功能,灵活、简单、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是其主要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多功能荧光成像仪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VIS ® Lumina LT Series III 是 PerkinElmer 最新推出的第三代小动物活体光学二维成像平台,该系统具有高灵敏度生物发光和荧光成像性能。
该系统配备高灵敏 CCD 相机、不透光成像室和全自动化的分析功能。
作为全球领先的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IVIS 系统包括一整套全球实验室认可的实用配件。
定量、灵活、可扩展
通过 5 - 12.5 (cm) 可调节视野以及扩展镜头,可将视野范围扩展至 2.5 - 24 (cm)。
利用此功能可以对五只小鼠或两只中等体型大鼠进行同时成像。
Lumina LT 也可进行培养皿或微孔板等体外成像应用。
该系统还带有高级的动物操作功能,包括可加热型动物载物平台、气体麻醉系统和 ECG 监测系统。
可定量的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
产 品 资 料
IVIS Lumina LT Series III
主要特点
• 高灵敏度生物发光二维成像
• 覆盖至近红外光谱波段范围的荧光成像• 基于切伦科夫辐射原理的放射性同位素成像
• 为您量身定制的可扩展工作流程• 市场上最全面和最值得信赖的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最出色的成像技术、试剂和技术支持
出色的成像结果
IVIS Lumina LT 同时具备高质量的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功能,并且滤光片能用于绿光至近红外范围的所有荧光成像。
所有 IVIS 仪器出厂前均经过复杂且严格的光学校准,保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使用不同仪器所获取的成像数据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方便不同用户间的数据验证及交流。
此外,Living Image®软件结合仪器校准、背景扣除和图像算法,使用户获得高质量、可重复性的定量结果。
IVIS Lumina LT 提供升级选项,可升级至 Lumina III 系统,通过该系统并且结合专利的纯光谱分析算法 (CPS) 进行多光谱分离。
纯光谱分析算法可以利用生成光谱库的软件工具准确去除自发荧光并实现多光谱成像。
该系统可以同时成像多个荧光报告基因,从而在同一动物体内获得多个生理结果。
此升级选项包含19个激发滤光片和7个发射滤光片,可以对绿光至近红外光范围的荧光报告基因进行多光谱成像。
多重报告基因的成像
视野
图 1.IVIS Lumina LT 成像系统提供 5 个成像视野。
图2. 对同一动物的多重报告基因成像。
使用酶激活型荧光探针
Cat B 680 FAST 监测 4T1-luc2 肿瘤模型中组织蛋白酶 B 的活
性。
OsteoSense 800 靶向骨架结构。
图 3.双报告基因成像——高分辨率应用。
患有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小
鼠的细菌荧光素酶 (500 nm) 和 GFAP (620 nm) 脑部成像。
Kadurugamuwa et al.,Infection and Immunity,2005 。
标准镜头 FOV XFOV-24 升级
双报告基因的成像——高分辨率的离体成像应用。
2
3
专业的活体光学
成像分析软件 - Living Image
结合精确的绝对校准和仪器设置,研究者可以长时间监测信号,从而进行纵向观测研究。
药物研发实验结果显示(图 4),肿瘤信号在为期 35 天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 3 个数量级的变化。
利用 Living Image 软件功能,使用者能够进行荧光和生物发光成像。
IVIS Lumina LT 内部配置
CCD 相机
• 高灵敏度 CCD ,芯片尺寸为 13 x 13 mm 2,像素数量为 1024 x 1024
• 背照射、背部薄化科学 1 级 CCD 可在整个可见至近红外光谱上提供高量子效率
• 16 位数字转换器提供广泛的动态范围
• C CD 以热电方式 (Peltier) 冷却至 -90℃,确保了低暗电流和低噪音成像暗箱
• 高品质避光成像暗箱
• 高聚光透镜,光圈范围:f/0.95 – f/16• 成像视野范围:5 x 5 cm 2 - 12.5 x 12.5 cm 2 可选配扩展至 2.5 x 2.5 cm 2 - 24 x 24 cm 2• 8 位发射滤光片转轮• 可完整升级至 Lumina III 系统• 用于明场成像的 LED 灯• 加热型动物承载平台• 所有部件均为电动控制• ECG 监测系统
• 用于平面多光谱成像的选配发射滤光片转轮集成的气体麻醉接口
• 位于成像暗箱内的气体麻醉口可同时对5只小鼠进行持
续麻醉成像
图 4.精确的绝对校准功能进行长期纵向研究以及将不同实验室的结果进行对比。
镜头盖相机外壳CCD 相机
发射滤光片转轮
麻醉接口
配件接口
动物承载台
电子托盘LED 明场光源
ECG 接口避光暗箱
可调节FOV 镜头
要获取全球办事处的完整列表,请访问 /ContactUs
版权所有 ©2016, PerkinElmer,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erkinElmer ® 是 PerkinElmer, Inc. 的注册商标。
所有其它商标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
011106_CHN_01
所有数据仅供参考,Perkinelmer 拥有最终解释权。
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网址为
/invivo
IVIS Lumina Series III 成像平台为您的应用提供强大的功能支持,包括
客户服务电话:800 820
上海总公司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
技园区张衡路1670号电话:﹢86 21-6064 5888传真:﹢86 21-6064 5999邮编:201203
北京分公司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14号院
兆维工业园甲2号楼1层东侧单元电话:﹢86 10 8434 8999传真:﹢86 10 8434 8988邮编:
1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