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这种定义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概括,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各自的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相互之间就能形成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友好、接纳的情感;如果人们之间的社会需要受到了损害或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就会拉大,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不愉快的关系甚至敌对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它又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切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每个个体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它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是由心理倾向性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出来的。

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理成分所构成。认知成分是心理关系的基础,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由认知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越多,了解越深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接近。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是人际关系的动力成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亲密情感,促使彼此心理相容;二是分离性情感,促进人们疏远排斥。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如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这些行为越相似,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因为,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是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人际交往,就无所谓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建立之后,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现实客观的生活活动是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

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对人的各种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不但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工作和心理环境,丰富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也有利于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个体的幸福生活,为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人格的合格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有机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促进人们团结统一,协调工作,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先前发展。

(补,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个体的社会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网络状的有机整体,这又为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第四,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之,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更是现实的需要。)没有郑雪的好,可不看。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研究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

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弄清人际关系的地位和性质。准确地把握人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结成的一切关系的总和。这是广义上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一切关系的科学抽象。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社会关系,指一定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生产关系,它是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基础;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关系,这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他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三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都必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这3种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生产关系是最高层次的。它决定着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的性质。社会意识形态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由生产关系所决定,但是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

作为两个级别的概念,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而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西方心理学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混淆起来是不利于研究的。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性质,就不要把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放在‘同一类’,而要把它看成是社会关系中一个特殊的‘类’,它产生于每一种社会关系之中,而不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外。”她还进一步指出,在人际关系之外再也找不到某个地方有“纯粹”的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它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如产生资料的分配和继承;另一方面,它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却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

(3)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从属关系,同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性质。人类从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活动是人际关系变化的基础。一旦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

补(1、人际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不是游离在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所以,分析人际关系是认识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在分析人际关系时,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关系的总体中去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如果不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那么对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将是抽象的、空洞无物的。2、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必然有特定的人际关系存在。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就无所谓人际关系的存在。②人际关系的根本特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③人际关系的变化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当然,我们强调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不否定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双方心理特征以及群体心理气氛的影响。但归根到底,个体的心理特征和群体的心理气氛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补:研究社会关系应注意下列几点:第一,社会关系不仅要研究形式,也要研究内容。

第二,不仅要从静态研究,还有从动态研究。从静态研究,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固定结构形式;从动态研究,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各种社会关系过程中的互动形式。第三,不仅要从社会关系本身研究,更应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研究。社会行为是社会关系的外在表现,社会关系是社会行为的内在本质。

补: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层次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关系系统中存在着至少三个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结构。⑴生产关系。⑵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⑶心理关系。上述三各层次的社会关系,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人际关系分类

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种类:①根据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分类:血缘、趣缘(友谊是纽带)、业缘、地缘人际关系。②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分类:固定的人际关系,又叫长期人际关系或恒定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对人的作用大,影响深,对人的内在心理作用强,人对其依赖性也大。非固定的人际关系是随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两者可以转化。③根据人际关系的不同维度:纵向的人际关系—不考虑心理距离,只对人际的社会地位高低作出认识上的反应的一种心理关系,以社会角色认知为基础;横向的人际关系是不考虑人际的社会地位高低,只关注人际心理距离,以人际情感为基础。在现实中交织在一起。④根据人际关系的外部表现: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外露型对亲疏关系反应非常明显。内涵型的人对人际关系亲疏不动声色,看似平静实际上内涵深沉。伪装型的人表里不一,反复无常,待人处世以利益和环境为转移。⑤根据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根据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密切程度划分的。⑥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分类:包容型、控制型和感情型。包容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进行交往,希望和别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由此产生的行为特征是交往、沟通、协同、参与等。控制型的人在交往中主要专注于权力、权威等问题上,行为特征为运用权力、权威控制和领导他人。感情型的人特别需要的是喜爱、亲密、同情、友善和照顾等,主要表现在爱情和友谊上。

人际关系的层次和结构是非常复杂的。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简单的一种人际关系类型对人们的心理关系进行归纳和描述。

四、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它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为。反之,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李雷运用心理统计的方法,从几千份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归纳出以下八类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1、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和服从。

2、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

3、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等反应。

4、由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和支援,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反应。

5、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

6、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

7、由一方发出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

8、由一方发出的激励、拒绝、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反应。

这个研究是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总结,说明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单纯的行为模式是很少发生的,并认为一方的刺激必定引起另一方的若干反应,强调人际关系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积极意义。但是这种描述非常笼统、表

面,缺乏对行为产生过程的研究。因此,使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停留在现象上,并忽视人在行为过程中动机和需要等因素的作用。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莱文格和斯诺克以图解的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作了直观的描述。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状态的指标。(人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并没有完全重合的情况,每个人都保留有自己最隐私的部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演化,彼此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弱逐渐变强。

补: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查,一般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

第一,注意阶段。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这种选择本身反映着交往着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把对方纳入到自己的知觉对象或交往对象的范围。如果双方互相注意,这种状态更为良好,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中,这就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准备了更好的基础。但是,必须认识到,这种作为初步沟通的注意,仅仅是使自己明确是否有必要与对方作进一步的交往,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时,才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有时,这个阶段是非常短暂的,且引起注意的原因也可能是偶然的,但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即由注意阶段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在这个阶段,交往双方开始了角色性接触,这种一般性的人际接触,目的是为了探索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并经过一定的情感探索、情感沟通,双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但仍未进入双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双方都遵守交往规则,即不涉及对方守护的根本方面。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这个阶段也是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一旦情感卷入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第三阶段。

第三,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频率的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双方交往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并有中度或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呈现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心理相容性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事物的看法、评价趋于一致,并引起情感上的高度共鸣,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失真”,彼此已成为知己好友。当然,人际关系的融合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其低水平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交往双方的适应与合作,即求同存异;在其高水平上,才是知交和融合。(以上都是北师版)

郑雪的:我们可以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轻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少,双方的心理世界只有小部分重合,双方情感融合的范围也是于此相对应的。中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交往双方发现较大的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围也比较大。深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双方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

(二)人际发展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参考指标,对人际关系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描述。通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程度如何,就可以知道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深度如何,知道别人

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程度,因为,自我暴露的程度越高说明对一个人的接纳。性和信任感也越高。他们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公共场所和工作环境中,我们对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深度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和任何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共鸣,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成为我们知觉的选择对象。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本身就反映了交往者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等个性心理特征。

注意性的选择可能是自发和非理性的。当我们理性地思考可以进行交往的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已经属于抉择过程了。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共识时,才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后,试图与之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希望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有必要与对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同时,我们也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可能形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准备更好的心理基础。

(2)情感探索阶段(和接触阶段一样)

(3)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谈话开始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双方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此时交往双方的安全感已近确立,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一阶段,双方的表现已近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近趋于消失。此时,人们会相互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随着交往双方解除次数的增多,情感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并伴随着深度的情感卷入,人们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此时,人们已近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这一层次的友谊关系。

与自我暴露相对应的是自我的层次理论,鲁宾等人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自我的最表面水平,即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娱乐活动的选择等。第二层是我们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人的看法等。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知道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表露自己,就可以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程度,了解我们与别人关系的状况。

第二节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理论概述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理论流派涉及的内容。不同的理论流派从自己的人性观和基本范式出发,对人际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释,但是,每一种理论都只能解释人际关系的某一方面问题,很难对人际关系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解释。同时,很多观点还只是现象学上的描述,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舒兹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些,有些人表现不明显而已。人际关系的描述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的来加以解释。在舒兹看来,人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一)包容的需要

指个体需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相属等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反之,个体就会产生孤僻、退缩、排斥、忽视等否定性的行为特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包容的需要长期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低社会行为的人会尽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会主动参与社交性的活动,其行为特点是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拒绝加入团体等。超社会的人则与之相反,主动与别人交往接触,故意引起他人的注意,但其行为强度和方式表现得太过分而引起别人的反感。舒兹认为适当的行为应该是社会行为,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控制的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形成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控制需要的满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于此相关,舒兹把个体的行为分为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3种。拒绝型的人倾向于谦逊、服从,与他人交往时拒绝权力和责任。独裁型的人则好支配、控制别人,喜好最高的权力地位。民主型的人能顺利地解释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使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三)情感的需要

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体就会产生喜爱、亲密、同情、友好、热心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憎恨、厌恶、反感、冷淡等行为特征。同时,舒兹也划分了相应的三种情感行为类型,即低个人行为、超个人行为和理性的情感行为。(表现同(一))

舒兹不仅区分了人际关系需要的是那种类型,而且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划分为两种:主动

(以下是补充的):根据舒兹的观点,这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

1、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就喜欢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2、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重视友谊,受人爱戴。

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要,就必然争权夺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舒兹的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恰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另外,霍妮根据个体与让人的关系,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略)

三、符号相互作用论

(北师版)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美国学者米德使这个理论的奠基人。主要观点如下:

(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

用。所谓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起来、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简言之,这个理论就是以交往着在人际关系中所担任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米德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的反应。人类能够通过语言和相互作用来形成、分享、变化和交流符号的意义。该理论认为,每个交往着都有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所谓符号就是一种刺激物,是代表着一定的人、事或物。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人们用它来指代交往中信息的涵义,以及语言中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作为交往的外在载体。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工具。自我意识的形成对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是交往着运用信息符号作用的结果。

(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公式: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由此看来,米德强调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的相互作用,强调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是以对符号的统一理解为基础的。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就是交往着需要具有一致的译码系统。

(4)米德认为,交往的一方在采取某个行动时,并不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就能实现的,必须估计对方的反应行为,即对方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反应。我们可以通过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这里的“他人”有三种情况:一是交往中实际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常常发生在相互比较熟悉的人们之间,由于对对方的真实角色有比较正确的了解,交往氛围就比较融洽,交往也就容易进行,并且轻松、愉快。二是交往中想象对方担任的角色。这种交往一般发生在陌生的人们之间。由于双方相互并不了解,只有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判断交往者的身份。发生误解是难免的,也容易出现冲突和障碍。这种交往比较困难,有时也难以维持。三是交往中潜在性担任的角色。这时交往双方担任的角色不甚清楚,但其身份说明了这种角色的潜在意义。因此,在交往中我们只有正确地意识到双方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才能估计、推测交往双方可能有的行为。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中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所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它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把人的行为仅仅归结为对符号的理解,过分夸大交际符号的作用,这是不足取的。

总之,该理论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样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及一系列实验研究,为后人进一步开展人际交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样板。

四、社会交换论

(主要为北师的内容)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属于社会学取向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考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霍曼斯对该理论发展做出了主要贡献,其理论观点如下:(1)社会交换理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当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时,必定引起交往者相应的行为,交往活动实际是一种直接的、随即发生的交换活动。进一步说,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可以当做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包括物质上的交换和精神上的交换。认为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

(2)该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奖赏或惩罚。一般地说,如果一个人在交往中给予别人的多,他就要从别人那里多取得一些作为报酬,这可以用强化原则来说明人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如果个体同他人的交往给他带来奖赏,那么当类似的情境出现时,便会再现这种交往活动(刺激命题);如果个体

得到的奖赏越多,这种交往活动对其价值越大,被重复的可能性也越大(价值命题);如果个体得到的奖赏过多,使个体处于满足状态,则奖赏对其价值相对减少,交往活动的可能性也减少(剥夺-满足命题)。所以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个体活动的结果(奖赏)减去其付出的代价就是利益。

(3)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后的心理体验。交往中,个体若发现自己的利益与自己的投入之比,与对方的这一比例大致相同,则认为实现了公平分配,在心理上是平衡的,类似的人际交往以后还有可能发生。如果个体觉得自己的利益与投入之比低于对方,便会体验抱怨情绪,从而中断原有的交往关系。如果个体发现利益与投入之比高于其所得,则会体验到某种程度的负疚感。一言以蔽之,人们总希望其得到的与付出的成正比,或者说两者始终保持平衡关系,从而使心态维持在愉悦状态。

这个理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发展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纯粹的交换关系、金钱关系,忽视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帮助、支援、无私奉献、甚至献身的行为,贬低了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

郑雪:社会交换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刺激-环境中的暗示,有机体以行为对这个暗示作出反;行动-有机体为了获得奖赏、逃避惩罚所发出的动作;酬赏-刺激所具有的能够满足有机体需求量的能力,分为物质酬赏和非物质酬赏;惩罚-刺激所具有的阻止或伤害有机体得到满足的能力了;价值-刺激所能通过酬赏的程度;代价-做出某种行动所失去的酬赏或受到的惩罚;知觉-感觉、衡量和评价酬赏和代价的能力;期望-酬赏、惩罚的程度,有机体把这些酬赏、惩罚与某一特定刺激联系起来。

基本概念现场后,该理论发展出一些基本命题:①成功命题,某人所采取的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赏,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该行动。就是说,一个人可能去做那些经常得到奖赏的行为,交往的频率是与所受酬赏成正比的。②刺激命题。③价值命题。④剥夺-满足命题。⑤攻击-赞同命题。一是当个体的行为没有得到他期望的奖赏或受到始料不及的惩罚时,他将被激怒并有可能采取攻击行为,而这一行为结果对他来说就更有价值。二是当某人的行动获得期望的奖赏,特别是奖赏比期望的大,或没有收到料想的惩罚,他就感到高兴并有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对他来说就变得更有价值。⑥理性命题。在选择采取何种行动时,人们不仅会考虑价值的大小,还考虑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人们在交往中,要对交往的代价和酬赏、付出与所得的各种可能性作出判断,在代价和付出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得到于此成正比的酬赏和所得。霍斯曼认为,行动者是以下面两条标准来看待交换中的公平分配原则的。一是行动者过去的经验。在相类似的行动中,一个人总是以过去采取这一行动时的代价与酬赏、投资于利润的成功经验去衡量过去和将来的行动,并且随着投资的增加而提高标准。如果在现在或将来的行动中所获得的酬赏、利润与过去相比都下降了,则行动者会感到不公平。二是行动者认同的比较群体。人们在交换评价自己的酬赏、利润时,总是与类似的人相比较,如果别人的付出与回报与我们差不多,我们就会觉得比较公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更多地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

霍斯曼指出,社会交换从总体上讲是公平的,如果长久不公平,社会就会发生混乱,社会冲突就会加剧。

五、示范与回应模式理论

彭泗清针对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点提出了示范——回应模式理论。他认为,最能反应中国人人际互动的动力学特征是示范行为。要正确了解中国人人际互动的模式和特点,必须找准三个基点,它们是价值支点、行为起点和价值控制点,同时,每个点又可以区分为文化理性模式和实际变式。

人际互动的价值支点是指互动双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观。这一支点的理性设计是普遍的仁义,贯彻到行为上就是要求天下为公、克己复礼、尽心奉献、耻于索取。

而它的实际变式是特殊性的私德,在行为上它表现为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将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则偱礼而讲利。行为起点是指开始人际交往时的启动行为,各种文化的人都会倡导一种人际交往的启动机制。其理性模式是自足式示范(不求回报的主动奉献),实际变式是工具性示范(示范被工具化、形式化、物质化,成为投资行为或人情行为)。行为控制点则指人际互动中扮演主动的、主导的控制性的角色的一方。其理性模式是互赖式控制,即互动双方并未完全分化,共同受人伦的控制,各尽自己的本分;实际变式是伸缩性控制,即控制点具有游离的特点,但核心还是自己,可以根据对方诚、势、利的判断而伸缩自如,必要时转让控制点。

无论是示范过程还是回应过程过程,它们都包括理性模式、小人变式、常人变式3种形式。在互动过程中,个体对示范方式的选择首先取决于其社会化历程。如果对文化理想内化较强,个体会倾向于选择君子式示范,即文化理想中示范。但是,大多数人对互动方式的选择会受互动对象的影响,而且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过程在交往中进行修正,交往方式而随之有所改变。与此相似的是,个体回应方式的选择既受到个体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到对方示范类型的影响。

“示范——回应”的人际互动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权利关系、权威关系和社会比较等一些特点。同时,他还指出了人际互动过程的一些特点:意义上的模糊性;行为上的灵活性;权利上的不对等;注重行为者的动机;对人不对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单纯的示范行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此,他认为在中国人的实际社会行为中,还存在着缓解紧张、弥补缺陷的一些辅助机制,即利益平衡机制和心理平衡机制。

六、中国人人际关系三位一体理论

翟学伟认为,真实的中国人人际关系是由缘、情、论构成的三位一体,只有把握了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才能认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质。由此他提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本土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并有自身的功能。一般来说,人情是核心,它表现了中国人以亲情(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人伦是这一基本模式的制度化,它为这套样式提供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而人缘是对这一模式的设定,它将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限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本源而无需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框架中。

翟学伟还认为,天命观、家族主义和以儒家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人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文化基础。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它们都有程度不同、观点各异的天命观思想。就民间而言,人们一般坚信天有一种强大的势力,可以操纵人的行为,赏罚人的善恶,安排人的一生,设计人的未来。家庭在任何社会都是人们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其本身特点也是构成不同人际关系的核心问题,更是中国人人生哲学的现实基点。在中国,家庭制度经历了由家族向宗族、村落发展的趋向,最后导致中国人在纵向上对共同祖宗和家谱的认同,在横向上对各种亲属关系的重视。而在儒家看来,只有能解释三种家庭成员关系,就可能将其引申到所有人际关系当中去。其中,父子代表一切纵向关系,兄弟表示横向关系,夫妻意味着两性间的关系。这种推论法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传统人际关系在理论上的假设和实践运用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是可以实施的生活准则。

翟学伟的理论从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出发,揭示了中国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其理论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人人际关系的一般特征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丰富了人际关系的本土化研究。但是,这一理论主要是从社会性的角度分析的,对中国人个体人际关系的差异及其心理活动特点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

七、人际关系的测量

人际关系的测量是改善人际关系的科学基础,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主要有:

(一)社会测量法

北师的: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是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解释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社会测量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排斥。人际选择的不同状况,不仅是人们在心理学意义上对对方的一种评价,而且也体现了心理距离或心理上的联系,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状况。签于此,人们可以通过考查人与人之间相互选择的情况,定量测量整个群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群体内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运用社会测量法时,首先确定选择内容的标准,接着规定选择数量,再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例如,被试最喜欢跟谁在一起,首先是谁?其次是谁?提出的人数可以是一人、两人、三人或多人,然后整理测量所获得的结果。实际施测时,除了明确测量目的,确定测量变量和选择标准外,最重要的是选择方法。一般来说,选择方法包括以下几种:①参数顺序选择法。适合于30~40人的较大群体,要求被测量者在肯定后否定选择上都选择3~5人,并明确标明选择顺序。②非参数选择。适合于群体不足15人时,对人际选择接纳或排斥的数目,完全由被测量者自由选择,并按选择的重要性排成顺序。③非参数简单选择。对群体规模没有限制,只考虑接纳、不选择、排斥三种情况,对选择人数、选择顺序不加限定。④参数简单选择法。是非参数简单选择和参数顺序选择法的变式,其不同之处在于限定选择人数而不限定选择顺序。⑤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将人们的接纳水平按5个量表分为5个等级,要求被测量者将群体所有成员按上述等级归类,至于每一类的人数不做限定。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根据选择的方法,编制问卷和实施测量了。测量的结果可以用数字加以整理,并利用社会测量矩阵和群体分析图表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揭示群体内部的情绪倾向层次和网络,即群体或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了。

目前,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应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较快地揭示群体人际关系的状况,并能进行量化的描述,尤其在测量松散的非正式群体人际关系时颇有使用价值。但此法无法揭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状况也是外部的、表层的方面,而对于群体内各种关系的深层结构和动态发展无能为力。另一方面,由于它是根据问卷得到的资料来确定人际关系,易受测量者的主观因素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瞒人际选择的真实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此外,这种测量因涉及成员之间的好恶感和态度,因此其策略结果必须保密,一面引起不必要的人际纠纷,造成不良后果。

(二)参照测量法(北师版)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洛夫斯基创立的,是一种策略群体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影响力人物的一种方法。彼得洛夫斯基认为,动机是人际关系选择的心理机制,被人们喜欢的人,不一定就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或最有威信的人。社会测量法对此无能为力,而参照测量法可以解决此矛盾。它从个性品质、行为方式及意见、目标方面揭示出对被测量个体均有意义的权威人物,即把一个人所属的群体内部潜藏的参照群体揭示出来。与社会测量相比,它具有内容更丰富的群体分化特征和群体中人际关系的价值标准,而不仅仅局限于好恶感。

在进行参照测量时,首先让群体中成员相互进行书面评价,并把所有对某人的评价集中起来,放在一个信封内,然后告诉全体成员,可以了解别人是怎样评价自己的,但是不允许看到对自己所有的评价材料,而只能看到根据自己提名的3~4个人对他的评价。一般地,每个人都会要求看自己心目中最有威信、最有见解和最受人尊敬与信赖的人,这些人虽然不一定是群体的领袖,但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即在群体中起重要作用并处于群体中心位置的人。这些人有独立性、有见解,是群体内在的权威,多数人都想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评价。

优点在于隐藏了测量的真实目的,使人们能够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和动机,从而揭示个人在个性品质、行为方式、意见和各方面重视的人物,获得可靠的结果。其缺点是如果成员

人数很多,要求个人对每一成员都作出评价,则费时太多,且组织工作也并非易事,可以改用多种选择法进行评价。

(三)贝尔斯测量法(郑雪版)

美国心理学家贝尔斯根据“社会行为分类理论”,对群体内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特征分析。他把人际相互作用的类型划分得小到可以作为实验观察的单位,认为只要查考人们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就能测量出群体中人际关系的性质。从大的方面看,群体内相互作用的类型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以满足对方交往需要、情感需要为目的的,即情感因素。另一类是以得到信息方向或指示为目标的,即功能因素。通过对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他把这种相互作用再细分为4类12项变量。即肯定情感(支持和赞扬、表示满意、和睦);否定情感(反对和贬低、表示不满、不和睦);提出问题(询问资料、征求意见、请求指示);解决问题(通过资料、表示意见、给予指示)。在不同性质的群体中,这些变量的分布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企事业单位中,第三、四类的功能因素比较多,而在一个家庭中,第一、二类的情感因素比较多。

这种测量法对小群体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它可以观察到小群体内人际关系建立的具体阶段及其特征。但是,它是建立在实验室测量的基础上的,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其结论很难推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第三节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概论

人际沟通一般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其过程就是人们采用言语、书信、表情、通讯等方式彼此进行的事实、思想、意见、情感等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人与人之间对信息的共同理解和认识,取得相互之间的了解、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行为的调节。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交往的含义比沟通要广泛的得多,它不只指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并没有加以区别而是常常将这两个概念混同使用。

人际沟通在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人际沟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沟通是人们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信息沟通使我们知道周围环境的情况,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使我们更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

其次,人际沟通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人们发现,沟通的缺乏对人们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都有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生活中既有积极的沟通,也有消极的沟通。良好的、积极的沟通有助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不良的消极沟通会破坏一个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冲突,给人的生活、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对于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应该进行主动性的选择,提高自己的沟通质量,尽量避免消极的人际沟通。

二、人际沟通过程

人际沟通主要由7个要素组成:

㈠信息源:是掌握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是沟通过程的发起者,其对沟通对象的了解程度,对沟通目的的明确程度,以及是否采用了接受者所能接受的沟通方式等,都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信息源的沟通者在进行沟通前,首先要选择试图沟通的信息。然后为这些信息准备适合的载体,在沟通过程中还要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进行调整。

㈡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但是个人的感受不能直接被信息接受者接受,因而它们必须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可为别人察觉的信号。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

的是词语。词语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因而它们是可被察觉、可实现沟通的符号系统。更为重要的是,词语具有抽象功能,它们可以代表事物、人、观念和情感等自然存在的一切。因此,它们也为沟通在广度和深度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㈢通道:是指沟通信息传达的方式,不仅有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各种方式的沟通中影响最大的是面对面的原始沟通方式。

㈣信息接受者:是指接受来自信息源的信息的人。信息接受者在接受携带信息的各种特定音型符号后,必须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将其转译成信息源试图传达的知觉、观念或感情。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一系列注意、知觉、转译、储存心理动作。由于信息源和信息接受者的心理世界不同,因为,信息接受者转译后的沟通内容一信息源原有的内容之间的对应性是有限的。不过,这种有限的对应在很多的情况下都能使沟通的目的得以实现。

㈤反馈:反馈的作用是使沟通成为一个交互过程。在沟通过程中,每一方都在不断地将信息回送另一方,这种回返过程就称作反馈。反馈可以告诉信息发送者信息接受者理解和接受每一信息的状态。如果反馈显示信息接受者接受并理解了信息,这种反馈成为正反馈,反之,则为负反馈。成功的沟通者对于反馈十分敏感,并会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信息。反馈不一定来自对方,来自自我的反馈被称为自我反馈。

㈥障碍:信息源的信息不充分或不明确,信息没有被有效或正确地转换成可以沟通的信号,误用沟通方式,信息接受者误解信息等,都可以对沟通造成障碍。

㈦背景: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因素是背景。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个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整个沟通过程的关键因素。在沟通过程中,许多意义是由背景提供的,甚至词语的意义也会随背景而改变。

三、人际沟通的类型与模式

(一)人际沟通的类型

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语词沟通是指以语词符号为媒介的沟通方式。语词沟通是最普遍、最准确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而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一个人如果缺乏语词沟通能力,那么将给交往带来巨大的障碍,适应环境也变得十分困难。

非语词沟通是指借助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接触即非语词的声音和空间距离等实现的沟通。可以分为3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动态无声性的目光、表情动作、手势语言和身体运动等实现沟通。第二种是通过静态无声性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实现沟通。第三种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停顿来实现。非语词沟通有时能够带来一些特殊的微妙的效果,如一些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信息。

2、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

口语沟通是指沟通双方借助口头语言现实实现的沟通。优点是双方可以借助表情、语调增强沟通的效果,反馈比较及时。它是保持整体信息交流的最好沟通方式。不过,口语沟通中的信息保留全凭记忆,再加上口语转瞬即逝增加了领会上的困难。

书面沟通是借助书面文字材料实现的信息交流。优点是可以长期保存,可以反复阅读、推敲和研究,可以委婉地表达思想感情。但是,书面沟通缺乏背景信息的支持,因而其信息对人的影响力较低。同时也会受到接受者文化水平的限制。

3、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

我们能够意识到的有目的的沟通就是有意沟通。若我们没有意识到沟通的发生,但事实上正在与别人进行着信息交流,这种沟通就是无意沟通。

4、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前者是指在正式社交情境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沟通以外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其特点是私下的、非规范化的。

5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前者是指信息的发送者和信息的接受者的位置不变,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而不进行信息的反馈。其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不易受到干扰,保持信息的权威性。缺点也很明显,信息发送者无法了解对方是否收到信息,更无法了解对方是否理解或曲解了信息。同时,信息接受者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疑问,容易产生不安感和抗拒心理,影响对信息的接受和认同。

双向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相互进行双向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交互意见,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优点是传递有反馈,准确性高,同时双方能够充分交流,有参与感,可以促进双方的感情联系从而使信息更容易被接受或认同。但是,这种沟通方式比较花费时间,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有时可能使沟通受到干扰。

(二)人际沟通的模式

巴维拉斯和莱维特对正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莱维特提出了5种有代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

1、环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核心成员,某个成员之间只构成有限的横向联系,而且每个人只能与邻近的成员联系。优点是成员之间地位平等,个体的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其速度比较慢,正确性差,不能发挥关键人物的作用。

2、轮式传递

这种模式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个方向传递。但下级成员之间没有横向联系。优点是信息传递的速度快,可以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但是由于成员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很难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整个群体的士气比较低落。

3、链式传递

在这个模式中,信息只能一个接着一个地上下传递,如上级单线向下级逐级下达命令,或下级单线向上级逐级汇报情况。优点是信息传递速度快,正确性高,。缺点是成员之间缺乏相互的交流,群体积极性差。

4、Y式传递

在这个沟通网络中,先是成员之间进行一对一的联系,然后有的成员有多个的双向联系。它的特点与链式传递相似。传播的速度快,效率高。缺点是抑制了个体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全通道式传递

这种模式是每个成员之间都有相互联系,彼此之间平等交往,没有中心人物。优点是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容易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成员的满意度高。缺点是不能发挥领导者的作用,信息传递容易受到干扰,效率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根据任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模式。如果希望上级的命令能够迅速、正确地传递,采用轮式沟通就比较好;如果是分层比较多的管理部门,采用链式沟通比较好;如果任务不紧急,又想提供群体内部成员的积极性,采用环式沟通或全通道沟通比较有效。

四、提供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与他人沟通既是个体的内心需要,又是社会技能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沟通,提供个体沟通能力是每个人的愿望,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步骤和途径:(一)对自己的沟通状况要有正确的评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范围和交往对象,了解自己的沟通状况是提高沟通能力的前提条件。这种自我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⑴对自己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进行评价。例如,自己一般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与别人进行沟通的。另外自己主要和什么样的人沟通的比较度多,他们主要有什么样的特点,与自己

的关系是怎样一种状态。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列表,可样可以试自己对沟通氛围和沟通对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⑵对自己的沟通体验要有正确的认识。当你与别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你是处于什么样的情感状态,是轻松愉悦还是紧张压抑;你最喜欢交往和最不喜欢交往的人是谁;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在哪种气氛进行交往;在交往中是否经常感到自己的意义没有说清楚;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对这些问题也要仔细的分析以明确自己的社交状况。

⑶对自己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即沟通主动性和沟通意识水平。沟通主动性是指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我们是主动进行沟通还是被动接受沟通。主动沟通者的与被动沟通者的沟通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别。主动沟通者沟通对象广泛,沟通内容不拘一格,在短时间内就能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沟通也比较充分、及时和有效。而被动沟通者的倾向正好相反。

沟通注意水平是沟通者对沟通活动的注意投入程度,投入度高对沟通双方起相互支持作用,使其保持较高的注意水平。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时刻关注自己所发出信息的指向性、准确性和对方的可接受性,对对方的反馈信息也比较敏感。因而,他们能够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成良好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良好的对应性。

沟通注意水平低的沟通者,主要是不能很好地注意对方的反馈和给予对方的沟通以充分的反馈支持,即使是自己发出的信息,也往往不能与自己的沟通意图相对应。因此,他们与别人的沟通往往缺乏应有的对应性,沟通过程难以顺利、自然地继续。

(二)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沟通最大的破坏性就是误解。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其前提是要提高自己准确表述事物的能力。只有很好地将自己的意思用明确通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理解和把握。如果在沟通过程中出现含义模糊、模棱两可,肯定造成双方正常沟通的障碍。要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从语言到思维都要进行多方面的实践训练。同时,在提供信息时,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人们的背景经验不同,对于同一种符号或者词语,不同的人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差异。只有当我们站在别人的角度,体会别人的理解所依赖的情绪和经验的背景是,才可能选择出最能够使别人准确理解我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除此之外,我们对对方的各种反馈信息应给予注意,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内容。

(三)主动运用身体语言

恰当运用身体语言所产生的效果是口头语言所不能代替的,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两个人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必须自觉、主动而又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与整体的身体语言情况。我们每一个都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语言进行观察、定义和解释,并根据不同心态下相伴随的各种身体语言信号建立各种身体语言模型。

其次要对各种身体语言的表现进行自我体验。通过自我体验,人们才能将各种身体语言与自己的真实情绪状态和沟通过程自然、充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人们有机会对各种身体语言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检验,并进行不要的修正。

最后是在实际的人际沟通过程中对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进行反馈性调整,使其更加有效。主要任务是考察别人对我们身体语言行为的理解与我们自己的了解是否一致。如果存在很大的差别,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修正自我定义。当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是正常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

(四)注意沟通情境的同一性

根据不同的沟通情境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是非常必要的。对应于每一种社会情境,

人们都会有与自己的角色行为相符合的行为模式。如果我们的角色行为符合当时的特定情境,我们就会得到周围人们的接纳和认同,我们的沟通才会有效果。社会心理学称这一现象为情境同一性,其实质就是社会角色与情境对行为的限制问题。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如果与自己的社会角色相符合,则有恰当的情境同一性,反之则被认为情境同一性混乱。

(五)进行恰当的自我暴露

人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谈到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也就是把自己的信息、内心观念和情感等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从不自我暴露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但是不能说一个人在沟通的时候自我暴露越多越好。有时候过多的自我暴露会引起对方的焦虑和警惕甚至怀疑,导致采取心理上的自我防卫,从而加大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对不同的沟通对象,在不同的关系发展阶段,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不同的,在实际交往中要注意好分寸。心理学研究表明,理性的模式是对少数的亲密朋友可以较多的自我暴露,对于普通朋友作中等程度的自我暴露。当我们主动而恰当地提高自我暴露的程度使,对方也会给予回报或模仿,从而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密切。

(六)通过一些技术性训练来提高沟通技能

心理学上经常运用一些综合性训练方法,如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来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从而提高人们的沟通效果。

1、敏感性训练

主要是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的情境。通过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使参与者有机会表达和体验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感受,同时学会准确掌握、理解和评价别人的情绪状态和行为的意义,并在别人的真实反馈调节中,作出积极的反应。这种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开始时人们可以先谈论参加这种活动的意图以及自己的一些兴趣等。随着沟通的深入,人们会逐渐理解别人对自己的问题或当时的表现怎样反应。当团体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真诚的气氛建立起来后,参加者才敢于表露自我的本来面目,并在其他成员的支持下理解并接纳真正的自我。敏感性训练有多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它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这类团体通常由5~15人组成,包括一名心理学家,训练周期1~4周。

2、角色扮演

主要是让参加者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使其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恰当性,以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的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这样在今后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我们会比较容易地“将心比心”多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达到沟通的目的。

第四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理论介绍

(一)社会交换论(北师叫相等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如何看待他们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关系中回报或代价的评价与体验。我们总是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报酬,这种报酬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精神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一个人能提供的社会回报越多,我们越喜欢他。但是如果我们得到的回报总是大大超出自己的付出,这种关系也是不会长久的,因为对方同样在进行回报与代价的评估,当他觉得付出太多而报酬太少的时候,他就会终止这种不平衡的关系。所以,人们希望在交往中自己的代价和报酬能够保持平衡,投入与支出相符。同时也是以此来衡量人际吸引力的大小。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交往的代价与报酬是相等的,或者觉得有所收获,那么交往的另一方对他来说就具有吸引力,就愿意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对他而言,就会失去交往的欲望和动机,人际吸引力也就不存在了。

人际吸引之间的交换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的交往能否继续主要取决于对回报进行比较的

结果。当人们感到满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对交往对象的积极态度。在交往过程中期望的高低也会影响人们对交往得失的评价。由此可见,人们对回报与代价的评估是非常主观的,受情感的因素影响很大,有时候心理上的满足更是我们所期待的。

(二)相互作用理论

着重讨论交往双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这是西方心理学互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

“真相倚”情形是指两个个体在相互交往中感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安定,感到心情愉悦,并且非常乐意继续与对方交往的情形,他们之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各人对对方来说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这是一种互酬行为或者一种报答行为。并且,这种行为大多在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表现出来,显得自然、贴切、毫无做作,因此富有说服力。但是,一旦交往的双方中任何一方对交往不满意时,这种关系就会受到损害,而影响两人之间的继续交往,这样,对方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比较困难了。(北师版的)

(三)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又称为得失效应。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对方态度的变化特点会影响我们对此人的喜欢程度,当我们认为是“得”的时候,就会更加喜欢此人,当我们认为是“失”的时候,对此人的好感就会降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最喜欢的是开始对我们讲坏话然后再慢慢地改变成讲好话的人,而自始至终对我们讲好话的人并不是我们最喜欢的人。因为对第一种人的评价中我们觉得有所“得”,看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由坏变好并最终得到接纳,这一点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且我们更容易相信这种态度的转变是真诚的。我们队这样的人的喜欢程度会比那些一直说我们好话的人高。相反,我们最不喜欢的人就是开始讲好话后面又讲坏话的人,这种“失去”好感的态度会让我们感到更加不愉快,因为它与我们的期待正好相反。

得失理论强调,在交往中比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所改变时,更能影响自己是否喜欢那个人的态度。当我们“得”到对方的赞扬、尊重和喜欢时,我们就会乐意与他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我们得到的是厌恶、批评和指责,我们就会“失”去进一步交往的动机和欲望,导致人际吸引的反面——人际排斥。

(四)强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交往的结果可以通过反馈来强化下一步的交往行为。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人际环境的不同刺激可以增加、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产生的频率。这个过程借助于奖励、惩罚等强化方式来实现。我们得到的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主要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着喜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厌恶的情绪。如果得到的是肯定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好感或喜欢;如果得到的是否定评价,就会产生对对方的反感或厌恶。如果这种结果反复出现,我们就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交往印象,这种心理定势是很难一下子改变的。

拜恩和克罗拉的情感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奖励,如表扬、称赞、报答等,就会引起对方喜爱,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强化,人们在进一步的交往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双方的人际吸引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相反,如果交往行为带来的结果是惩罚,如批评、讽刺、嘲笑等,则会产生对对方的厌恶或反感,减弱或失去与对方交往的热情,这种负强化使人们丧失了进一步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际吸引变得无影无踪了。实际上,我们一般都会喜欢给予我们奖励的人,而不喜欢给给予我们惩罚的人。

二、个体的特征与人际吸引

(一)才华的吸引(混合版)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才华,他就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也就是越具有吸

引力。当我们周围都是才华出众的人,别人认为我们也不会是普通的人物,这也是一种“光环效应”。跟具有非凡才华的人交往,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经验,我们可以少犯错误。但是,当一个人的才华与我们相差太大,让我们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时候,这种距离就会变成一种压力,促使我们敬而远之。因为与这些人的交往总是衬托出我们自己的无能和低劣。这就不难解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才华、最具创造力的成员往往不是最受喜欢的人。所以我们喜欢有才华的人是有一定限度的,在人们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越有才华越具有吸引力,人们就越喜欢。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人们便倾向于选择逃避或拒绝,其吸引力就会下降。

拥有非凡才华的人会使我们感到不安,这种人看上去似乎是不可接近的,然而,当这些人偶尔犯错误的时候,我们又可以接受和喜欢了,因为这样使他更接近普通人,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阿伦森等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设计了四种情况,结果表明,群体中才能出众但有错误的人被评为最有吸引力;才能平庸而犯同样错误的人被认为最缺乏吸引力;才能出众而没有犯错误的完美者吸引力为第二位;平庸但没有犯错误的人吸引力位居第三位。由此可见,能力非凡的人富有吸引力,难免犯错误而又能力非凡的人更具有吸引力,这一现象被称为“犯错误效应”。

有关个人的才华和能力对人际吸引影响的研究结果,是符合人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交际活动中能力越多,就越能产生吸引力,使人们喜欢他。每个人都应该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

(二)外貌的吸引(北师版)

外貌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因素。人们倾向于对那些漂亮的人产生积极反应,特别是在与异性交往时表现显著。外表美给人以心理的愉悦感,两个人在进行交谈以前,往往是根据交往着的外貌特征来评估他,形成肯定或否定的形象,从而影响或左右了以后相互之间关系的发展。相关心理学实验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特别是初次交往时这种形象表现得更加明显。

为什么漂亮的人会受人喜欢?从心理学、社会学中可以找到答案;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只有漂亮的人才值得爱。

2、人们常常认为,同漂亮的人在一起,觉得荣耀和光彩,仿佛自己的身价也随着提高了。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但会愿意与漂亮的人接触,而且也会更喜欢他们。

3、人们传统上认为,漂亮的人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品质,并且人们倾向于把一些好的品质强加到漂亮者的身上,产生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于是人们把好的个性品质和美貌对应起来,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为了顺应这种习惯性思维,人们更愿意与漂亮者交往。

4、爱美是人的天性。漂亮的人看上去舒服,使人沉湎于美的满足和美的享受中,而忽视了漂亮者其他方面的缺陷。这里实际上产生了一种成见效应,从认知对象的个别特征到其他有关特征,从而形成整体印象的现象。这种效应可能产生不好的作用,也可能产生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影响。

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外貌的作用会逐渐减弱。

(三)个性品质

一般地,我们总是愿意与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进行交往。这使我们具有安全感,同时也可以得到适当甚至很好的回报。具有良好个性特征的人的吸引力是持久、稳定和深刻的。在其他方面一样的情况下,我们更愿意和诚实、正直、乐于助人、友好和善的人进行交往。安德森曾进行的研究表明,得到人们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等,而评价最低的是说谎、虚伪、作假、邪恶、冷酷、不诚实等。西方心理学家认为,待人热情是决定喜欢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福尔克斯等人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样一种结论,即“喜欢别人的人最受人喜欢”。

个性品质对人们交往的影响与外貌的吸引并不矛盾,外貌的因素是在交往的初期具有强

烈的影响。随着交往时间的延长,吸引力的决定因素将从外在的仪表逐渐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个性品质。

三、相似、互补与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广度还受到态度、信念、兴趣等的相似性和需要、气质等的互补性的影响。

(一)相似性

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你了解到对方的观念与你的观点越接近,你就越喜欢这个人。美国心理学家纽卡姆的调查显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态度的相似性逐渐成为吸引的主要因素,当交往双方的一致性程度增加时,认识深度和吸引力也在逐渐增强和深化。

阿伦森是这样解释这一现象的:一是与我们观点相同的人使我们的观点得到了一种社会性的证实,就是他们使我们产生了“我们是正确的”这种感觉,这是一种酬赏,因此我们喜欢与我们意见一致的人。二是某人在某个问题上与我们不一致,我们很可能推论说,此人个性不好,而不是我们错了,因为我们认为这个人对那一问题的意见表明他是我们过去曾见过的哪种令人不愉快的、不道德的蠢人。但是,如果某人放弃了原来的观点中;转而支持我们的立场,我们就会更喜欢这个人。阿伦森认为,人们在诱使某人改变观点时,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从而克服了因为此人最初持有某种“可怕”的观点而不喜欢他的倾向。西格尔的实验也说明了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问题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要是他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也就是说人们喜爱改变观点者甚于喜爱一向忠实于自己观点的人。

还有很多方面的相似性同样影响到人际吸引。既有内部倾向性的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的相似;也有外部的身份特征等的相似。在现实生活患中,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事态度、个人嗜好一致的人就比较容易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在许多相类似的条件中,态度特征、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的相似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互补性

互补性的吸引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依赖性很强的人会被喜欢照顾别人的人所吸引;害羞的人会喜欢外向而好交际的人;健谈的人会迷上相对安静的倾听者。这些情况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也会增加。与互补性相似的一种现象是补偿作用,当别人所拥有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时候,我们就会增加对这个人的喜好程度。

交往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相互满足的心理状态。它是构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互补性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建立在双方相同的信念、理性和价值观上,因为只有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存在一致性时,才会导致真正的吸引,只有这样,当双方的需求或个性能互补时,才能形成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主要发生在交往较深的人之间。

四、情境因素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离不开情境因素的影响:

(一)空间距离(北师版的,而且人家叫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因素。如果其他一切条件不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距离越接近,交往的频率可能就越高,越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凡是地理位置相对接近者,自然容易激发人际交互关系。距离的远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在一些被自然地理区域隔开的住宅区力,表现得更加明显。与距离较远的人,其形成或继续保持友谊就显得比较困难。实验表明,总的来说,邻近性能提高喜欢的程度,容易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西方心理学家对此最简单的解释为“离得近的人会比离得远的人更有用”。因为离得近,

接触交往的机会多,刺激频率高,选择朋友就比较容易,一个人和我们住得越近我们就越能了解他,也就越能成为朋友。我们认为,人们对连续相互作用的期望也是一个因素,如果有人住在隔壁,我们会经常接触他,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努力想让接触变得愉快一些,于是总是试图说服自己,这个环境是令人愉悦的,这个人是令人喜爱的,至少不特别让人难受。同样,由于接触接触,互相了解,容易预测他人的行为,因此能常常发生适宜的反应,促进相互关系的发展。另外,根据人们的经验,在交往时距离接近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使双方不会感到个人负担过重。随着交往机会的增多,相互熟悉的程度提高,彼此忽悠好感,人际吸引就会增加。

最后,人们应该注意到,距离不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在人际吸引的研究领域中,夸大物理距离的影响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交往频率

是指人们互相接触次数的多少。一般说来,人们彼此之间交往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呈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较亲密的关系。交往的频率增多,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有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兴趣,共同的感觉。对素不相识的人们来说,交往的频率在人际形成的初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心理学家对此的研究过于夸大了交往的频率对于吸引的作用,他们把研究重点放在交往的次数上,重视交往的形式,而忽略了人们之间交往的内容、性质和动机,这是不恰当的。实际上,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内容等常常比次数更重要。

(三)交往氛围(北师叫情绪体验)

交往的氛围与人际吸引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在相互喜欢、相互吸引的交往对象之间自然形成融洽的社交氛围,处在平等、自由且具有安全感的人际情境中,我们更愿意进行主动的交流与沟通,起到中介作用的是人们对于交往的情感体验。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体验也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体验着重表现在交往着对交往对象的态度上,我们喜欢那些能给我们带来愉快或惬意体验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存在让你感到担心、失望甚至气愤,你会想尽办法尽快离开这样的情境,更不用说交往和吸引了。

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情绪体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而这些情绪反应又影响到人际间的吸引力。个体的体验不仅受物理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是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看到个体的主观体验确实影响着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当我们作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或主导的一方时,应当注意环境布置的细节问题,是客人们能在舒适清洁、平等友好的场合畅所欲言。同时,在具体的交往场合中,我们自己又要发挥理智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尽量客观地评价交往对象,不要受环境氛围的困扰和迷惑。

五、亲密关系与爱情

(一)亲密关系

无论是从维护心理健康的角度还是提升生活质量的角度,亲密的朋友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在亲密交往中,我们会得到对方的接纳和喜欢,体会到人世间的安全与温暖,有足够的信息与勇气应对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同时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他人的排斥与拒绝,会产生强烈的冲突与不安全感,而长期的内心冲突与不安全感则可能导致心理的异常。

亲密的反面是疏远,两者构成了人际关系的两个极端,在这之间还有不同等级的关系状态。当然,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总是陌生关系最多,一定程度的亲密关系和排斥关系较多,极为亲密的关系和绝对排斥的关系最少。一旦亲密关系形成,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⑴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相互影响。

⑵共同活动。关系密切的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待在一起。

⑶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又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⑷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共享。

⑸亲密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暴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⑹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二)爱情

爱情是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心理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爱的内涵到爱的种类,从爱的模式到爱的测量都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

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区分为友谊式爱情和狂热式爱情,或者叫做同情的爱和激情的爱。前者被界定为不带有生理欲望和激情的朝向他人的亲切和关爱的情感。人们可以在非两性关系如友谊中体验到同情的爱。那些不再有狂热和激情的情侣在共享他们的亲密关系中也会体验到这种同情的爱。激情的爱伴随有对所爱的人的一种强烈的渴望,伴随有生理欲望的冲动体验,当所爱的人出现时我们会感到气短、心悸等。

斯滕伯格通过实验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他认为爱情由3个基本的成分组成:亲密、激情和承诺,并把这三张成分形象地比喻为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⑴亲密成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促进亲近、结合等体验的情感,可以看作是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情感性投入。它包括如下内容:改善所爱的人的福利的愿望;与所爱的人在一起体验到快乐;对所爱的人高度关注;在需要帮助时能指望所爱的人;互相理解;分享所爱的人的自我与所爱的人的所有;接受来自所爱的人的情感方面的支持;对所爱的人提供情感方面的支持;能与所爱的人进行亲密的沟通交流;重视对方在自己生活中的价值。

⑵激情成分:是指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有关现象的一种驱力。或者说,该成分就是在爱情关系中能引起激情体验的各种动机性的唤醒源以及其他形式的唤醒源。可以看做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动机性卷入。它包括一种激烈地考完与另外一个人成为统一一体的状态。其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诸如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唤醒源。

⑶承诺成分:一是指在短期内一个人作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二是长时期内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可以看作是大部分而非全部地来自关系中的认知性的决定。以上两个方面不一定同时具备。爱的决定并不意味着对其承诺,有时候承诺也不意味着作出决定。然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逻辑上,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决定成分优先于承诺。

3种不同的成分可以表现出不同比例的组合,这样就得到了7种不同类型的:①喜欢-只有亲密;②迷恋-只有激情;③空洞的爱-只有承诺;④浪漫的爱-亲密与激情的结合;⑤友谊式爱情-亲密与承诺的组合;⑥昏庸的爱-激情与承诺的结合;⑦完美的爱-同时包含三种成分。他的理论为我们认识爱情的模式提供了新的维度,对爱情量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妥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爱情关系,对理性地分析婚姻、家庭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爱情关系的复杂和情感性,这种的理论还是不足以揭示爱情的内涵和规律的。

北师版大纲和补充:

第九章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人际关系的概念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1、社会关系的涵义2、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三、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第八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观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间的关系 社会关系是客观决定的,是一种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 人际关系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社会关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阶段(4个阶段) 定向阶段:选择和谁交往互动 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共同的需求,是自我暴露的开始,情感的卷入是轻度的,不涉及私密性的 情感交流阶段:彼此的信任感安全感就确立了,自我暴露进一步加大,情感卷入进一步加大,情感破裂会有丧失,有心理压力。另一重要标志是双方能够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频率增加,双方共同的领域进一步增加,情感卷入达到一定深度,自我暴露很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领域 自我暴露程度的高低是贯穿人际关系建立发展阶段的脉络。自我暴露可分为四个层次(鲁宾) 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如财产、性经验、政治态度等) 为什么说自我暴露是人们与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或条件? 第一,自我暴露能体现出你的真诚 第二,暴露意味着开放,它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创造一个开放的心理防御很低的气氛 第三,会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角色距离,先暴露的人给对方树立了榜样. 三.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人是社会性动物,与人们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密切相关。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因此,探究人际关系的本质及其维系因素,对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益于个人健康和幸福,而且对社会和谐也有很大的贡献。 一、人际关系的本质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各种关系、连接和交流,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同事、上下级等多种关系。不同的人际关系在组成方式、时间长短、目的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共性是需要双方相互联系、互动和交流,且情感需要协调、信任、尊重和理解。 人际关系的本质在于社交技巧,而社交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不断锻炼和培训可以提高的。掌握一定的社交技巧,如察言观色、感性思维、沟通技巧等,可以使人在各种场合中顺利的交流和交往,增强自信心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人际关系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个人特质、环境、社会文化等。下面详述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是一个人形成人际关系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尤其是性 格特质。一个人的性格特质直接影响着其与人交往的方式、品质 和效果。一般认为,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等是良好的交往性格,而焦虑、神经质、内向性等是不利于交往的性格,而要建立 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逐渐调整和改变自身性格。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一个人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环境包含人、物、事等多方面的内容。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他们的 态度、行为、言语是一个人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物包括地点、道具等,不同的环境对人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事包括人 际交往中的事件、礼仪、风俗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同的事件和礼 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原则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原则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原则人际关系系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 常指除亲属关系以外的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 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 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 响。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主要是依据一下四个原则 1、交互原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和喜欢我们的人交往,而疏远首先疏远我们的人,如果你想和谁建立个良 好的关系,方法很简单,只要你逢人就多说这个人的好话就行了,不用你主动那个人就会自然对你有 好感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合理恰当的解释,这样才能维护内心的平衡。 2、功利原则 因为人际交往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交换,我们和一个人交往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感觉对自己有用我们

才交往,可能我们感觉不到,有些交往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也有些是为了得到精神上 的慰藉,我们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就是人际交往功利原则的现实体现。社会交换还包括着增值交 换和减值交换,和哪些重情轻物的哪些人交往就是增值交换,相反,和哪些重物轻情的人交往就属于 减值交换。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所谓的自我价值保护就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价值倾向。为了保 护自我价值我们常采取自我阻抑策略,即个人对未来可能到来的失败制造保护性的借口所采取的措 施,其目的在于保护和促进自我胜任的概念。自我阻抑又不同于精神分析的合理化概念,合理化主要 是在事情发生后来为自己找一些自我保护的借口,来使事情的结果合理化。对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大 致有四种:一直持肯定的态度,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从肯定态度逐渐转向否定态度,从否定态度逐渐 转向肯定态度。面对这四种评价我们的反映通常也是不同的,对我们从肯定态度逐渐转向否定态度的 人的人际吸引力最大,我们和这样的人的交往的频率也是最高的,而对我们从否定态度逐渐转向肯定 态度的人的人际吸引力最小,我们和这样的人的交往的频率最低,这个规律也叫“不详的阿龙森定律”。 4、情景控制原则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因此 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 际关系的形成、维持和破裂等方面,并分析其中的心理机制。 一、人际关系的形成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社会心理学中的诸多因素 的影响。首先,人们在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他人的态度、信 念和价值观等。这些认知与评价会影响个体选择与某些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决定着人际关系的稳定性。 其次,社会互动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群居动物,渴望社交互动和归属感。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个体 通过交流、合作和分享等方式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人际 关系。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人们在孤独时会感到孤独和焦虑,因为缺乏 了与他人的社交互动。 二、人际关系的维持 人际关系的维持需要个体之间的努力和相互的支持。社会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解释人际关系的维持机制。 首先是亲密关系的建立。亲密关系是指个体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 程度。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个体需要展示出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并

且建立共享的积极体验,如共同爱好和共同目标等。通过这些共享体验,人际关系能够得到持续的满足和支持,从而在关系中保持稳定。 其次是互惠原则和互惠行为的重要性。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个 体倾向于与那些给予自己好处的他人建立和维持关系。这是因为人们 希望通过互惠行为来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因此,在人际关系的维持过程中,个体需要主动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以促进彼此之间的互惠关系。 三、人际关系的破裂 不幸的是,人际关系也会面临破裂的风险。人们之间的冲突、不信 任和不良行为都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社会心理学中有几个概念 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首先是认知失调理论。当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之间出现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失调会导致人们感到不适和矛盾,从而 破坏原本稳定的人际关系。例如,当一个人发现他的朋友背叛了他, 他的认知就会与之前的信任和友谊产生不一致,从而导致关系的破裂。 其次是社会压力和焦虑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在面对 社会压力和焦虑时,容易对他人产生不信任和猜疑。这种不信任和猜 疑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因为它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即信任和 支持。 在人际关系破裂的情况下,社会心理学也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例如,通过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个体可以尝试修复受损的关系。此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引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而人际关系是社会心 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涉及到情感、态度、信任等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构建,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和规律。例如,人际吸引力理论指出,个体在选择朋友和伴侣时,会考虑到对方的外貌、个性特征和社会地位等因素。而认知一致性理论则认为,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影响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 供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缓解个体的压力和孤独感。研究表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以增加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此外,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个体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三、人际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人际关系不仅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也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良好的人 际关系可以促进社会的凝聚力和和谐发展。研究发现,社会中存在着一种“三度人 际关系”的现象,即个体与他人之间通过三个中介人就可以建立联系。这种关系网 络的存在使得信息传播更加高效,社会资源的共享更加便捷。此外,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结论: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社会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规律和机制,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述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人和群体行为、思维和感情的学科,其主 要研究社会行为、观念和文化现象。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它的理论和应用内容主要集中 在社会交往、规范、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等方面。 第二章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婚姻、家庭、朋友、同事、邻居、客户等各种关系。人际关系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它是我们成长、发展、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 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心理健康、情感幸福和社会适应 能力。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 隐形的群体压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处在一个不 确定的情境下,会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影响。在人际关系中,群 体压力常常表现为一些潜在的心理需求和期望,如逆来顺受、不 敢抱怨、不愿意表现出独立性等。 2. 人际互动的归属感: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对自我归属感的追求 是普遍的,社会心理学指出,人们寻求自我归属感的方式往往是

通过与他人建立联系来实现的,形成人际互动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可以增强自信,提高生活品质。 3. 社会认同的影响:社会认同是一个人感到自己是一个社会成员的程度,它主要涉及个人对自己所属社会集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社会认同常常是人们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促进人际关系良好发展。 第四章社会心理学应用于人际关系的意义 1. 常识指导: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到群体心理学、人际沟通、情感交流等关系因素,加深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实现更准确的交流和相处。 2. 心理辅导: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社交获得关注和认同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但也常常会导致不适应甚至羞辱。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技巧,“真诚表达”、“说服”、“聚焦于问题而不是人”等方法可以帮助个人改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3. 社会功能:人际关系的健康良好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交际能力、促进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沟通,社会心理学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五章示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员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如何改善员工间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企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无论是在家庭、 学校、工作场所还是社交聚会中,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而社会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们在这些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和互动模式的科学。 一、自我认同与他人接触 自我认同在社会心理学中被认为是人们与他人接触的重要基础。当我们与他人 互动时,我们会试图尽力维护自己的自我认同。这意味着我们将尽力展示自己的积极特质,以便赢得他人的赞许和认同。同时,我们也会试图与与我们有着共同利益和价值观的人进行接触,以期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认同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如果我们与某人有着共 同的认同感,并且他人展示了积极的特质,我们往往会对其给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这便形成了“相似性匹配”的现象,即我们更愿意与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二、社会认知与他人态度 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认 知过程。当我们与他人接触时,我们往往会根据他人的外表、行为和言语来评价他们。这种评价是基于我们对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认知,并且往往受到我们以往的经验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社会认知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第一印象”的形成。研究表明,人们在接触 他人的最初几秒钟内就会形成对其的评判。而这种评判往往会对我们之后与他人的互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与他人互动时,应该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给他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三、互惠与合作

互惠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维持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时,他人也会对我们做出回报。这种互相给予与接受的互惠关系有助于建立和维持可靠友谊和合作关系。 而在合作中,相互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我们相信他人会履行自己的承诺和义务时,我们才能够放下心防与他人共同合作。因此,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渠道是促进人际关系发展的关键。 四、社会支持与情感健康 社会支持是人际关系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对我们的情感健康和幸福感起着重要作用。当我们面临压力和困难时,亲人、朋友和同事的支持可以给予我们鼓励和帮助。社会支持不仅能减轻我们的负担,还能提高我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同时,社会支持也能促进我们的情感交流和分享。当我们与他人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时,我们会感到更加亲密和联结。这种情感连接有助于增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从而促进更加稳定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总结而言,社会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人际关系和人类行为的重要工具。通过研究自我认同、社会认知、互惠与合作以及社会支持等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和互动模式,并且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提供指导和建议。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的学科。它 关注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如何影响个人的心理 状态和行为。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人与人 之间的交往、相互作用和关系形成的过程。 一、人际关系的意义和影响 人际关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良好的人际 关系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如增强个体的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减 少心理问题的发生等。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如引发紧张、压力、孤独等。因此,研究人际关系对我们理解和改善 社会关系至关重要。 二、群体效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常受到集体影响。例如,在集体决策中,个体可能会受到集体压力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此外,社会 认同也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人们往往会更愿意与那些与自己有 相似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自我展示与人际关系 自我展示是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己的一种心理需求。个体通过 自我展示来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以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接纳。然而, 自我展示也可能引发社交焦虑,个体会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及他人期望,从而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四、情绪与人际关系 情绪在人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情绪如喜悦、幸福等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亲和力。相反,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等则可能损害人际关系,导致冲突和疏离。因此,个体要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以维护和改善人际关系。 五、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解决 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冲突可能出现在家庭、工作、学校等各个领域。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对于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例如,双赢的解决方法可以通过双方的合作和妥协来达到双方的满意。另外,积极的沟通也是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关键。 六、社会支持与人际关系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他人那里获得的情感、信息和物质上的帮助。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和资源共享,有助于个体应对压力和挫折。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结论 社会心理学为我们理解人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集体的相互作用,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您对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的理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 姓名:杨笑科 学号:200812010066 系别:美术系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目录: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二,人际关系理论 三,人际吸引 四,人际沟通 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关系,如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血缘以及心理等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社会关系.其中,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经济关系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关系.它对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血缘关系,心理关系都有重大影响.而人与人之间建立的心理关系是一种直接的关系,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 这许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统称为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发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示为友好的情感.相反,如果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符合另一方要求的行为,就会引起另一方不安.这时,双方友好的关系就终止,或发生疏远关系,或发生敌对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都是心理上的不同距离或心理上的不同关系. 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可见,人际关系即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 豪斯顿研究人际关系发现,协调人际关系有利于生活幸福,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减少或防止心理紧张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没有足够社会支持的人就会感到孤独,这是由于他们感到孤立无助,或是因为人际交往过程得不到足够的自我暴露的机会。 豪斯顿提出了由社会支持而降低抑郁感的几个途径,例如,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使其自我意识发生直接作用;通过人际交往体验积极情绪,,抑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方式对其情绪发生直接作用,是人们意识到有人会支援和帮助自己,不怕外部压力,自己有能力应付外界情境等. 二,人际关系理论 从建立人际关系来看,人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有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 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认为人际关系的模式大致可以通过三种人际需要来加以解释.即包容的需要(即关于在群体情境中个体的隶属问题);支配的需要(个体在权力问题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满意关系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绪联系的需要,即讨人喜欢,受人爱).舒茨指出,上述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他根据个体在与双亲的关系中需要满足的程度,将每种需要领域中的行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它关注个体在社会群体中如何感知、理解和应对他人,以及 各种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 概念,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本文将探讨社会 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应用。 一、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心理过程,从而揭示 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特征与表现。其核心概念包括自我概念、 认知失调、社会认知、归因理论等。自我概念是人对自我认知和 自我评价的总和,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有着重要作用。认 知失调理论指出当人在行为或思想上发生矛盾时,会产生不适感,需要通过认知调节来恢复认知的和谐。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它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有着 深远的影响。归因理论则研究人们是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的,归因类型不同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二、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为人际关系提供了深入的解释和指导。首先,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如何影响人际关系。例如,人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其次,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在社会场景中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为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和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比如,合作与竞争的心理机制研究揭示了如何改善合作关系,提升团队效能。此外,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亲近关系、领导与权力、群体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改善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社会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被广泛应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者通过了解学生的自我概念、自尊心、认知特点等社会心理学概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此外,社会心理学在组织管理、营销推广、政府治理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在组织管理中,社会心理学揭示了领导者的行为和支持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满意度,为领导者提供了改进和优化管理方式的思路。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的特点,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态度测量始于 20 世纪凹年代。 在使用态度量表进行测量时,主要测量态度方向与态度强度两个维度。前者是对态度 对象肯定或否定的 反应以及中性反应的测量;后者是对上述三种反应的深度的测量。 态度量表分单维量表与多维量表。单维量表有瑟斯顿一蔡夫的等距量表,李克特的累 加量表等;在多维 量表中有奥斯古德的语义分化量表,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等。 本书第五章专门介绍量表及心理测量,请读者自行参考。 人际关系的概念 第六节 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 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其特点是: ( 一) 个体性 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 亲近的人成为主要 问题。 ( 二) 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 存在。没有直接的 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 验到。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 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 抑郁。 ( 三) 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 成分。人际间的情 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 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 一 ) 建立与发展的阶段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经过定向、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 .定向阶段 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 2 .情感探索阶段 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系。随着双方共 同的情感领域的发 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3 .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 的信任感、安全感 开始建立;彼此沟通的深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 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 的赞许或批评。 4 .稳定交往阶段 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 己的私密性领域, 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图 2— 2 是对人际关系状态予以直观描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I I 相互作 图 解I 人际关系状态I 用水平 Q Q I 零接触 I 低 O--Q 单向注意 I I 0圈0 1 1 I 双向注意 1 I 1 r CC) d 表面接触 1 r CE) d 轻度卷入 I 1 r CD I d 中度卷入 I I 1 A

人际交往心理学(优秀10篇)

人际交往心理学(优秀10篇)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象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 人生的大海”。人们学习知识进入社会,了解自我,获得新生和爱情,都 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生的。没有与别人的交往,人类就无法生存。 1、自私、自钡,人际交往中的功利上:有的人大与别人交往时处处 从自己着想,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自 己达到的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不尊重生他人的价值和价格,漠视他人 的处境和利益。在交往中,日中无人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 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高兴时,由抑郁寡欢或乱 发脾气。这种人在交往中,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无论他们多么精明, 掌握了多少交往,永远也不会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人际关系。只有 好些心地善良,待人以诚,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才可获得挚友。 读到大三,突然明白时间的宝贵,于是开始埋头看书,却不慎让自己 远离了集体。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参加过集体活动,这次听说要户外活动, 起初还有点不想参加。 对于集体活动,我一直有种错误认识。很多年以来,我总认为这些集 体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活动之后根本不会有什么收获,尤其是陌生人集 体的活动。以往的经历告诉我,在活动之后,陌生人还是陌生人,大家该 干嘛继续干嘛,没什么变化。而且,以我的思维方式,如果只是泛泛之交,那不如不要。现代人越来越忙,工作之余的时间越来越少,这样表面上的 交往,实在不值得再浪费任何时间。 也是因为大学读着读着没了激情,以前对于一些浅浅的交情还会稍微 应付一下,现在干脆连应付都没有。特别是在上学期被一个朋友欺骗之后,

对感情不够深的朋友,很难再相信。于是谨慎的说话,谨慎的做事。可天 生不是一个谨慎的人,还总是犯错,就很多时候无心的一句话,因为交谈 对象是一个多心多嘴的人,这句话就可以完全变样传播出去。我相信人的 善良,但身边一些人,真的不愿意为无关的人多做一点事情,而他们在乎 的人,又实在太少。可能我运气不太好,总是能碰到这样的人,也可能是 因为我对人的观察比较细致,总是能发现这样的人。 说这么多,挺废话的,好在这不是写论文。回归正题,谈我们的游戏。先说说我在这次活动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团队中的小集体问题。这次分组一个组8个人,但有的组员之 前就已经认识,于是在活动中就出现了忽略其他组员的问题。如果这个小 集体人数占小组中的多数,又或者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小集体存在,而正好 这个组的组员不够细心,不会去考虑其他人的感受,那这个活动就会很失败。并不是说小组玩游戏的比赛结果失败,而是这次活动真正的目的将不 能达到。 还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游戏的心态。有人或许真的会把游戏当作比赛, 没有了游戏的心态,玩什么都不快乐。在我们这组,游戏玩得很开心。我 们速度没有比别人快,成绩没有比别人好,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快乐的进行 游戏。而如果把游戏当比赛,那一切都变得很没有意义。 再说说我的其他收获。最大的一个收获,我认识了一个很gentle的 男生。这个还是不多说了,说说我们的游戏。第一个游戏,在蒙着眼睛的 时候,能依靠的就只有身边那个人。我要听他的指挥跨越障碍,只有他能 告诉我该往哪里走。个人认为,这样的游戏引申了就很有意义,但我们在 游戏过程中,体会不到任何无助,也不存在信任或者不信任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是家庭、朋友、同事还是陌生人,我们都需要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而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人际关系则更加深入研究了这个领域,探究着人们在互动中的行为、情感和认知。 人际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作为社会动物的本性。我们无法生活在孤立的 环境中,与他人的互动能够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增强我们的幸福感。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人际关系是通过我们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建立起来的。这种互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自尊和情感,还能够塑造我们的身份认同和行为。 一个关键的概念是“自我”。社会心理学视角下,我们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交 互和反馈来构建的。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看法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尊。我们会根据他人的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获取他人的认同和接纳。同时,我们也会主动选择与某些人建立关系,以实现自我认同和自我塑造的目标。 人际关系的质量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提供支持和情感满足,增强我们的自尊和幸福感。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和孤独等负面情绪。研究表明,社交支持是缓解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更加快乐、健康和满意。 然而,人际关系并非总是和谐和顺利的。冲突常常是人际关系中的一部分。不 同的个体带有不同的需求、价值观和利益,这可能导致冲突和矛盾的产生。这时,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沟通是人际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能够减少误解和冲突产生的可能性。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能够提升人际交往的质量。 此外,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关系和群体关系。亲密关系是我 们与亲人、伴侣或密友之间的关系,它们通常较为稳定和私密。群体关系则涉及我们与同一社会群体内的成员之间的互动与认同。这些关系对我们的个人发展和幸福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以及这些互动和交流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发展和幸福感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和研究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着直接的影响。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相反,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导致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他人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交环境中。人们倾向于遵循群体规范和社会期望,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人际关系中的互动和交流也会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例如在团队合作中,个体的意见和观点会受到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决策结果。 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也有重要影响。人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反馈来建立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角色。人们往往通过他人的评价和反馈来形成自己的自尊心。因此,人际关系中的积极反馈和支持对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 人际关系还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良好的人

际关系可以提供资源和支持,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工作环境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和工作满意度。在家庭和朋友关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个体的情感满足和幸福感。 然而,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需求、利益和价值观,这可能导致冲突和摩擦。此外,沟通和互动中的误解、偏见和歧视也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个体具备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行为决策、自我认知和生活质量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和掌握人际关系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和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因此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及相互联系,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改善人际关系。 首先,我们来谈谈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了影响人行为、思想和情感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人际关系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很大程度上涉及了这些因素。人的行为、思想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而人际关系恰恰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情境。此外,人际关系还涉及到人的意愿、需要和希望等方面,而这些也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重点。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些社会心理学在改善人际关系方面的应用。首先,有效的沟通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实现有效沟通方面,社会心理学可以提供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技巧。例如,积极倾听、表达感情、确认对方感受等等。这些技巧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中的沟通问题,增强人际互动的质量。

第二,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误解或偏差。在人际关系中,经常发生的是我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误解。这种误解有时是基于我们自己的过去经验、价值观或偏见等因素。而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内在因素,从而减少误解和偏差,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社会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感,提高对他人的容忍度和共情能力。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替他人着想、共情和理解他人,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为其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通过加强自身的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和人际关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和思想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这个环境中的一种典型情境。通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我们可以改善人际关系中的沟通问题、减少误解和偏差,提高对他人的容忍度和共情能力。最终,这些努力将使我们建立更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方法来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改善人际关系。以下是一些可以尝试的具体做法: 1. 练习积极倾听。有效的沟通是人际关系中的核心,而积极倾听是实现有效沟通的第一步。当我们认真倾听他人时,可以减少误解和偏见,并增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这种定义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概括,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从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各自的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相互之间就能形成接近的心理关系,表现为友好、接纳的情感;如果人们之间的社会需要受到了损害或人与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就会拉大,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不愉快的关系甚至敌对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它又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切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每个个体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它反映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是由心理倾向性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出来的。 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理成分所构成。认知成分是心理关系的基础,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往往是由认知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越多,了解越深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就越接近。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是人际关系的动力成分。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亲密情感,促使彼此心理相容;二是分离性情感,促进人们疏远排斥。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如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这些行为越相似,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因为,人际关系是在彼此交往是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没有人际交往,就无所谓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建立之后,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现实客观的生活活动是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 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对人的各种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不但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工作和心理环境,丰富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也有利于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个体的幸福生活,为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人格的合格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有机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提高,促进人们团结统一,协调工作,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先前发展。 (补,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第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个体的社会化和人类文明的传承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网络状的有机整体,这又为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第四,有利于促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总之,人际关系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更是现实的需要。)没有郑雪的好,可不看。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和影响。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作用,它是我们生活中 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涉及到多个知识点,以下 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我们对他人和社会事件的认知和理解。它 包括人们如何处理他人的信息、社会归因、社会偏见等。社会认知是人际 关系的基础,它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印象和行为。 2.亲近关系:亲近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密切的一种。它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亲近关系的建立和维持需要信任、亲密和共享等 因素的支持,同时也受到文化、性别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的影响。 3.人际吸引力:人际吸引力是指人们对他人的吸引程度。吸引力可以 基于外貌、个性特征、共同兴趣等多个因素。人们更容易与吸引力较高的 人建立亲近关系,因为他们认为与这些人相处更愉快和有益。 5.人际冲突与解决:人际冲突是在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它可以源 于意见分歧、利益冲突、价值观差异等。人际冲突的解决需要双方的努力 和妥协,也需要有效的沟通和解决策略。 6.群体行为与合作:群体行为是指在群体中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它受 到群体动力、社会规范和个体特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群体合作是指群体 成员共同努力完成共同目标的行为,它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 7.非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和身 体接触等方式传达信息和情感。它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表 达情感,增加亲近感和理解。

8.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他人的情感、物质和信息的支持。它 对人的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的影响,可以减轻压力和提供帮助。社会支持 可以来自亲近关系、朋友、社区和组织等。 9.社会影响与权威: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它 可以通过罗伯特·凯利的可信度原理、亲和性原理和社会规范等方式实现。权威是指被他人认可和尊重的人,他们对他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10.社会偏见与歧视:社会偏见是指对他人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态度 和行为。它可以基于性别、种族、年龄、性取向等多个因素。社会偏见会 导致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对个体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以上是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和 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 运用这些知识点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提高亲近关系的质量和深度。同时,也需要注意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局限性,理解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