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理论概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戏曲理论概况

一、明代戏曲理论概况

1.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是很繁荣的。不过从文学理论的角度看,它的理论价值和涉及理论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却又不如小说理论批评。其原因是戏曲理论批评大都侧重在戏曲的表演艺术方面,而较少涉及文学剧本的创作和人物、情节、结构等问题。

2.由于戏曲理论批评的内容主要在曲词和音律上,和诗词理论理论批评较为接近,但在理论上超越诗词批评的地方却不多。

3.戏曲的接受者广泛,下至平民百姓,上至王公大臣,所以戏曲比小说要更为受到封建社会上层和正统文人的重视,有关戏曲创作的论述也比较多。

4.明代以朱元璋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对戏曲的爱好也多少促进了人们对戏曲的重视。

二、从明代戏曲理论批评发展看

1.自从明处到嘉靖以前相对来说比较沉寂。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对元朝的重要杂剧家和明代十六位杂剧家的作品艺术风格特色进行了评论。贾仲明增订了钟嗣成的《录鬼簿》,重视杂剧作家的“风调才情”,也很重视杂剧情节、结构。

2.明代自嘉靖以后,由于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新特点的出现,为戏曲理论批评注入了新的兴奋剂,促使它急剧地繁荣起来。

三、吴江派和临川派

明代后期产生了两个对立的戏曲流派,并在戏曲理论批评上有激烈的论争,这就是著名的吴江派和临川派。

1.争论的焦点:戏曲创作应当重音律还是重意趣;

2.争论的起源:对汤显祖《牡丹亭》一剧的评价;

3.吴江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江璟,他精通音律,主张戏曲创作必须严格尊重传统戏曲的音律规定,能够充分合乎舞台演唱的要求,认为这才是戏曲的本色。

4.临川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汤显祖,他强调戏曲作品神情意趣,而不太注重音律,因此在舞台演唱上常常发生困难。

四、两部重要的专著: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

明代后期戏曲理论方面有两部比较重要的专著:吕天成的《曲品》和王骥德的《曲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