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
浅议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摘要:上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诞生,它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在全世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它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金融风险。
我国也在1992年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的前期实践,这些年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还处在初级阶段。
所以说在当前金融危机的阴影逐渐消散的背景下,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含义最早的资产证券化交易是1970年时,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以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资产的抵押支持证券-房贷转付证券(mpt)。
资产证券化简单的来讲,是指发行人将资产组合转移给一个特殊目点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并藉以发行证券融资的过程。
而从狭义上来讲,资产证券化就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信贷资产证券化指的是将流动性较差但存在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其包括住房抵押贷款信贷化(mbs)和资产支持证券化(abs)。
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在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降低金融风险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道路源于1992年海南省三亚地产的投资证券。
当时是将三亚单洲小区的800土地作为发行标,由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公开发行。
该证券为2亿元的3年期的投资证券,这是我国资产证券化迈出的第一步。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在2005年4月颁布,接下来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构建了一个基础的法律框架。
在2005年12月15日,“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这是我国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首只abs。
这比交易的基础抵押资产是国开行发放的工商业贷款。
当日,中国建设银行随着发行了国内首只rmbs产品——“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托”。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一、导论随着我国金融业不断发展以及在对国外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面对国外商业银行的强大竞争压力,我国商业银行为占得消费金融的先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也就成为成败与否的关键。
根据国外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情况来看,信用卡业务在降低资产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促进融资渠道多样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银行带来可观的利润。
然而高利率伴随着高风险,我国国内平均坏账损失率在5%左右,这在银行资产中的损失率相比其他资产而言是相对较高的。
优化资产结构就显得重要,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是其手段之一。
二、我国实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自从1985年6月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以来,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发卡银行和发卡数量以及交易金额等方面都有较大增长,信用卡日益成为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结算和信用借贷的重要工具。
尤其是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信用卡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也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同步发展新指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全球最大的持卡人群体等,为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我国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实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首先要有足够规模和发展空间的信用卡市场,具备开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下面将从我国信用卡市场潜力、授信总额以及市场集中度等方面分析在我国实行信用卡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1、信用卡市场潜力巨大,为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各大银行都发行了自己的信用卡。
保守估计,中国目前信用卡的潜在目标人群在3000万到6000万,预计到2015年可能超过5亿,发展潜力巨大。
2、信用卡授信总额持续上涨,为开展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
截至201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26000亿元,较2010年末增加6004.67亿元,增长30%。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1. 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近年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中国银监会一直在积极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2014年,银监会正式发文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政策支持。
证监会也积极配合,发布了多项政策以鼓励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使得该业务在我国迅速兴起。
2. 目前的问题与挑战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不足。
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此类证券的认知度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市场对此类证券的需求比较低。
其次是监管政策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规制度尚未完善,存在一定的监管漏洞,导致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再者是风险控制的不足。
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1. 完善法规制度完善法规制度是解决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的关键。
应当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交易制度。
应当建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备案和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市场透明度,降低投资者对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建立完善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市场门槛,规范市场秩序。
2. 提高市场认知度提高市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认知度,无疑是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举措。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推介会、培训班等活动,向市场传递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提高市场对此类证券的了解和认识。
金融机构还应注重产品创新,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 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是保障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金融机构在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时,应当加强对项目的风险评估,确保项目真实、合规,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
金融机构还应注重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引导投资者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
2024年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分析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分析简介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透过将信用资产分割成不同等级的证券来实现风险分散和流动性提供。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发展壮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并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本文将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市场潜力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转移信用风险。
通过将信用资产转化为证券,金融机构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投资者手中,从而降低自身的风险敞口。
这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利益保护措施。
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将信用资产打包成证券来融资,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发展。
这样的融资方式相对传统的债务融资更加灵活,可以根据资产质量和市场需求来定价。
另外,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传统的投资渠道主要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而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不同等级的证券可以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市场。
风险挑战在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前景时,也需要关注其中存在的风险挑战。
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面临信用风险。
尽管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将风险分散到多个投资者手中来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但如果整体经济环境出现下滑,信用质量较低的资产可能面临违约风险,进而影响证券的价值。
其次,监管风险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挑战。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需要建立合适的监管框架,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
然而,监管可能受限于技术和制度方面的问题,导致监管措施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增加市场风险。
此外,市场流动性风险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市场需求、交易活跃度等。
如果市场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证券价格波动较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发展趋势在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财务管理股票证券}国内外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思考
{财务管理股票证券}国内外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思考国内外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对我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思考摘要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美国自1968年第一次发行转移证券开始迄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欧洲也快速发展。
在亚洲,资产证券化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
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需求量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以往国有企业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的间接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然而,由于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企业化,高比重的间接融资就使得银行风险增大。
这反过来也造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重逐渐增加。
因此,迫切需要多元化的融资工具。
启动资产证券化,对国内金融市场来说,是一件里程碑的事件。
资产证券化不仅扩展国内金融市场,加快了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市场融合,增强了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而且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品种,促进国内金融产品的创新。
对国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及广大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还是一种十分陌生的产品与市场,这一产品与市场应该否则,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刚一进入市场就可能出现问题一大堆的情况,国内证券市场以前在这方面就曾有过很多教训,如国债期货的推出与关闭、股票询价制推出的问题,都是十分明显的例子。
因此,启动国内证券化市场,再沿用以往那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当前金融市场的需要了。
我们对资产证券化不仅要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
我国的资产证券化酝酿十年之久,经过不断探索,终于在2005年冲破了中国国内法律、法规、税收、会计等政策的种种限制,呈现在市场面前。
本文在介绍了资产证券化各种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包括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一些资产证券化具有典型性的国家的产品特点、操作技巧及相关法律制度等。
并对这些国家的资产证券化进行比较分析,借此引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里程,介绍了在发展各个阶段所发生的典型案例。
资产证券化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发展论文
中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发展探讨摘要: 2012年,《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的出台使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
由于我国银行融资需求上升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问题,资产证券化将成为我国金融创新,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因此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介绍国内外资产证券化历程,并结合国内资产证券化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证券;信贷资产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3)05-0073-02资产证券化,分为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和狭义的资产证券化。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或资产组合以证券资产价值形态运营的过程和方法,包括现金的资产证券化,实体资产的证券化,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和证券资产的证券化。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指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缺乏流动性或流动性不强的资产构建产池,使其预期将产生较为稳定的现金流,然后出售给特殊目标机构(spv)进行风险隔离,再以资产池未来现金流的收益为基础发行证券,同时通过给予信用增强。
狭义资产证券化一般指信贷资产的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支持的资产证券化(mbs)和除此之外资产支持的证券化(abs)。
本文讨论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指信贷资产的证券化。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历程及发展现状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我国资产证券化之路则启动于上世界90年代,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992—2005年的初步探索阶段和2005年之后的试点阶段。
1992—2005年,初步探索阶段。
此时我国国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和资本市场条件并不健全,因此,企业更多的是通过设立离岸spv,利用海外成熟市场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我国国内最早的资产证券化雏形可以追溯到1992年三亚市开发建设总公司发行的三亚地产投资券。
1996年的珠海公路资产证券化项目则通过海外设立子公司成立spv,离岸发行2亿美元产品,是我国第一个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是我国企业首次试水海外资产证券化发行的方式。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如房地产、债券、抵押贷款等转化为可交易的证券,并发行给投资者。
它可以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分散风险、促进资金市场发展等。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发展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自1997年我国首次推出地产股票发行以来,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已达数万亿元人民币。
债券类资产证券化占比最大。
2. 行业结构优化: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行业结构的优化。
过去,房地产领域资产证券化居主导地位,但近年来,汽车贷款、消费信贷等领域也开始加入。
3. 监管政策不断完善:为了规范资产证券化市场,我国监管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银保监会于2013年颁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创新业务管理办法》,规范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二、问题1. 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
尽管有一些针对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政策,但仍存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法律法规,缺乏对关键环节的明确规定等问题。
2. 业务模式单一: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其他领域的开展相对较少。
这导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多样性相对较弱。
3. 风险管控不足: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国目前在风险管控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2. 多元化发展:鼓励其他领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如消费信贷、汽车贷款等。
通过多元化发展,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3. 强化风险管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和管理,建立风险监测体系,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加大对装备、技术、监管手段等方面的投入,提高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
4. 加强信息披露: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市场的透明度。
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分析作者:丁元栋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建立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安全连接的有效机制,是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深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阶段。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本文初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驱动因素、面临的挑战,提出初步有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建立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安全连接的有效机制,是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深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阶段。
吴晓求认为,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是21世纪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虽起步较晚,但也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初步实践的考察,初步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累积的各种驱动因素,面临的挑战,提出初步发展对策。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驱动因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至今发展较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以往商业银行存款充足,没有资产规模制约,没有资本充足压力,加上资产质量优良,利润率高,因此没有出售长期信贷资产的动力。
然而这一状况正在改变,随着内外部经济、金融及监管环境的变化,人们认识到信贷证券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对银行业、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具有正面的意义,信贷资产证券化驱动力正在迅速累积。
一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符合市场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资本市场内部,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发展表现的极不平衡。
同相当活跃的股票、国债市场相比,我国一般意义上的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因信用差、品种单一,投资者对其深具戒心,造成投融资渠道缺乏。
而资产支持证券因其自身信用等级高、流动性强等特点,恰能弥补企业债券信用差、品种单一等不足,丰富投资者投资渠道。
二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未来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库,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将信贷资产转化为可交易证券的金融手段。
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改革的一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本文将就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1. 发展历程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
1996年,中国首次试点发行了人民币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成为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开端。
此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2. 现有问题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面临的风险较大。
由于信贷资产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较高,投资者对产品的风险存在一定的忧虑。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市场化定价和信息透明度,使得市场运作不够顺畅。
监管和法律环境不够完善,给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3. 发展潜力尽管存在问题,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信贷资产庞大,有着丰富的资产证券化潜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开放,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二、发展对策1. 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为了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定价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流动性和吸引力。
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增加产品的透明度,有利于提升市场的健康运作。
2. 健全监管和法律环境应当进一步健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和法律环境,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引导。
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潜在的风险。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 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能力为了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提升市场参与者的能力。
试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建议
试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建议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已经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这一过程有效地盘活了资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本文旨在试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文章将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和运作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回顾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发展特点和趋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讨论我国资产证券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度、法律、监管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影响。
基于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但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时间则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后。
以下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阶段:起步阶段(1990年代初-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资产证券化还处于摸索和试验阶段。
1992年,海南三亚地产投资券的发行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初步尝试。
随后,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也开始尝试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进行融资。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这一阶段的发展相对缓慢。
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2008年):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资产证券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2001年,我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资产支持证券——“联通收益计划”成功发行,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式启动。
此后,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发行各类资产支持证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最新-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之浅见 精品
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之浅见一、国内发展概况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截至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2005年-2008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阶段。
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推进资产证券化从理论走向实践。
同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的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设银行的建元2005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交易。
这标志着我国第一批政策规范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境内正式开展。
随后,以不良资产为基础资产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开始试点。
但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试点以来,无论是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还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均发展缓慢。
2008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被短暂叫停。
22012年-2013年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阶段。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批准了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
根据2012年重启以来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情况统计2012年全国共发行5单产品,规模共计19262亿元;2013年全国共发行6单产品,规模共计157亿元。
201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并首次将城商行纳入试点对象。
同年11月,银监会指定6家农村商业银行为全国首批农商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工作。
32014年-2016年信贷资产常态化发展阶段。
自2014年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日渐常态化。
2014年全国共发行66单产品,规模共计281981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2015年全国共发行388单产品,规模共计405633亿元,同比增长44。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次试点始于2014年5月,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代表城商行首批试水信贷资产证券化,分别发行14京元第一期和14甬银第一期。
同年8月顺德农商银行发行14顺元第一期,代表农商行发行了第一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填补了农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空白。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概述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摘要:发源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正在世界资本舞台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经历了08年的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势头并未因此改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逐渐深入,资产证券化正成为资本市场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
资产证券化业务概述(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和发展概况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 ,ABS)是指将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的未来现金收入流的资产进行组合和信用增级,并依托该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在金融市场上发行可以流通的有价证券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最早资产证券化出现在美国住宅抵押贷款市场的金融创新,现在美国证券化资产覆盖面已达租赁、版权专利费、汽车贷款应收款、信用卡应收款、消费分期付款等诸多领域。
2012年美国证券化产品发行量为2.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占同期债权发行总量的32.3%,余额9.9万亿美元,占全部债券余额的25.8%。
世界各国纷纷效仿美国,亚洲地区资产证券化于1995年兴起,之后在中国香港、日本、韩国等地区迅速发展。
中国资产证券化始于1992年,到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牵头成立了信贷资产化试点工作小组,标志着中国信贷资产化正式开启。
(二)资产证券化运作结构、流程、参与主体与基础资产类型1、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结构3、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4、基础资产的类型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资产都适合进行资产证券化。
一般来说,要想进行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除了要满足权属清晰和具有可以计量的未来现金流两个条件外,其产生的现金流还要可以评估、锁定和归集。
从目前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类型主要分为债权类、收益权类和不动产类。
债权类有BT回购款、企业应收账款、租金请求权等;收益权类比较典型的有电费、水费的销售收入,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高速公路、桥梁的通行费收入等;不懂产类主要是一些企业拥有的办公楼、商铺、酒店等不动产财产及其产生的租金或运营收入等。
浅论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风险防范
浅论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风险防范摘要: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银行机构拓展业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
但是,在消费信贷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风险。
本文主要通过对消费信贷业务的问题与风险的分析,提出了若干防范风险的建议,以便国内商业银行在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做好成本效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消费信贷业务,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风险管理一、消费信贷的含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简单地说,消费信贷可以定义为面向消费者提供的信贷服务,这种信贷服务是计算利息的,有期限的,可以是有担保的或无担保的,也可分为长期和短期。
广义的消费信贷包括住房贷款在内的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贷款,狭义的消费信贷指除住房贷款以外的消费信贷。
对消费信贷的提供者来说,消费信贷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
一般来说,消费信贷的主要提供者可分为三类: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非金融的企业机构。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已经成为包括多方面、具有丰富内容的业务活动。
传统的住房贷款和家庭轿车贷款是消费信贷中的大宗业务,此外,还有家用耐久消费品贷款、教育贷款、旅游贷款等。
与信用卡透支相关的信贷也属于消费信贷的范围。
另外,消费者以抵押或质押方式从银行获得多用途贷款也是消费信贷的一种。
消费信贷总是随着消费者对信贷的需要和金融机构对消费信贷赢利和风险的计算而发展的。
消费信贷业务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并会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银行卡业务在国内开始大量普及,促进了国内消费者对新型银行业务的需求。
尽管迄今为止的许多银行卡在国内尚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很少涉及消费信贷,但不少国内银行机构因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传统储蓄帐户的个人银行帐户制度,同样也为开展基于个人银行帐户的消费信贷奠定了帐户管理基础。
信贷资产证券化
是指接受发起人转让的资产,或受发起人委托持有资产,并以该资产为基 础发行证券化产品的机构。
为保证资金和基础资产的安全,受托人通常聘请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进行 资金和资产的托管。
此类机构负责提升证券化产品的信用等级,为此要向受托人收取相应费用, 并在证券违约时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发行的证券化产品属于债券,发行前必须经过评级机构进行信用评级。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现状
3 2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 务实体经济发展。7月5日,《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正式公布,其中提出的“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是最高层面首次
度共500亿元,其中3家政策性银行150亿元,5家国有大行额度150亿元, 股份制银行150亿元,剩下的额度分给城商行。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现状
3
2013年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 级的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 务实体经济发展。7月5日,《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正式公布,其中提出的“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是最高层面首次 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表态,也被各方视作信贷资产证券化重启的重大进展。 8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 产证券化试点。会议同时明确,将在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扩大试点,而风险较 大的资产暂不纳入试点范围。至此,第三轮信贷资产证券化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 中,预计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至4000亿左右。
化框架。 2007年,浦发、工行、兴业、浙商银行及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公司等机
资产证券化优缺点及我国发展趋势分析
资产证券化优缺点及我国发展趋势分析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特定的资产转化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证券化工具,通过发行证券来募集资金。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工具,通过将资产进行证券化,可以实现资产的有效配置和资金的融通,有利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资产证券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以其灵活性和创新性受到市场的青睐。
本文将就资产证券化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资产证券化的优点1. 降低融资成本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将资产进行证券化,发行证券,实现资金的融通,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证券化,资产所有者可以直接融资,无需依赖传统的银行贷款,降低了中间环节的成本,提高了融资的效率。
2. 提高资产流动性资产证券化可以将固定资产转化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证券,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可以将一些长期性、不易变现的资产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使得资产所有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产,提高了资产的价值。
4. 促进经济增长资产证券化可以通过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经济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可以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效率,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从而推动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 信息不对称资产证券化需要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以吸引投资者参与。
在实践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即资产的真实价值和风险可能被低估或高估。
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导致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增加。
2. 减少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资产证券化将一部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利润转移到了资本市场上,从而减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
尤其是对于那些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金融机构来说,可能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地位造成冲击。
3. 难以评估风险资产证券化可以实现风险的分散,降低特定资产所带来的风险。
由于证券化产品通常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资产,导致难以评估整个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投资者低估了证券化产品的风险。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目前,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较快,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一环。
据了解,2005年至今,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逐年扩大,不仅在机构数量上有所增长,规模也有所扩大。
截至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并且在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中占据了较大比重。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企业融资需求,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资产证券化市场。
我国的监管机构也对资产证券化市场进行了规范,并对相关的监管政策进行了调整。
尤其是随着新经济、新业态的出现,对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资产证券化也应运而生。
现在的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主要分为企业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资产证券化两大类。
企业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工程承包商、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等领域;金融资产证券化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车辆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尽管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参与者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并不清楚资产证券化的实质和优势,导致其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信心。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相关监管政策亟待完善,尤其是在产品设计、发行和交易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标准化产品,市场缺乏流动性。
我国金融机构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积极性还不高,资产证券化市场在融资环节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策及建议: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
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重视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风险管理,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和市场规则,严格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市场监管力度。
2. 加强市场宣传和教育,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前言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具有转移信贷风险、优化银行业务结构等多种优点,已经成为国际上主流的资本市场创新方式之一。
我国的商业银行发起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自1999年起得到了相应的探索与推广,并在2005年正式纳入了中国证监会的注册管理范围,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前景、发展现状、国际经验和风险防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未来几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逐渐规范并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了购买者的信心,为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次,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持续扩大的信贷市场中,各类机构面临的融资需求不断上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为这些机构提供更加灵活、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最后,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国外投资者的参与较以往更加方便,为推动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
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起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据统计,2019年前9个月,我国共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3579只,累计规模超过1.2万亿元。
从发行结构来看,主要是以资产支持证券(ABS)为主,其中房地产ABS占比较大。
从发行主体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主要发起者,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
虽然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市场规模尚不足以形成真正的流动性,交易价格波动较大,使得投资者难以选择合适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另一方面,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仍有一定的空间,例如衍生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国际经验信贷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美国在80年代后期推出了房屋抵押贷款证券化,随后欧洲、亚洲等地的国家纷纷效仿,发展了各种类型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资产证券化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将原本不易流通的资产变成流通性强的证券,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参与到资产市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截至2021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已达到3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ABS市场规模占比最大,约为68%。
同时,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如信贷资产证券化、租赁资产证券化、商业地产证券化等。
未来,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资产证券化是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手段,将持续得到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市场还存在着产品创新不足、风险管理不完善、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控。
在未来,我国资产证券化行业将逐步向着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政府在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中的引导、监管部门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监管、金融机构在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创新,将共同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资产证券化市场在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 1 -。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法律障碍 , 厦需进一步完善 。
三、 相 关 政 策 建议 ( 一) 进 一 步 丰 富 赛产 证 券 化 产 品
行 了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2 0 0 6年, 证监会制定出台了‘ 关 于证券投资基 金投资资产支持证 券有关事项 的通知) 。 我 国基金投资资产支持证券正 式开闸。 2 0 0 5 — 2 0 0 8年底 , 我国共发行 了 l 7单 、 6 6 8亿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产品 。 基础资产类型包括优质信贷资产 、 住房抵押贷款 、 汽车贷款 、 不 良 贷款等。国际金融危机后 ,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 原因之一就是 信贷 资产证券化产 品中蕴含 的重 大风 险, 2 0 0 9年 以后 。我国信贷资产 证券化业务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但 国际金融危机正好帮助我们深刻认 识 了如何才能更好地改善监管预 防风险 、更好地使用好资产证券化工
体制和组织形式不规范 。行政干预、 地方保 护等现象普遍 存在 。 信用评 级流于形式。三是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的评级模 型及标 准不 完善 , 对产品设计 的指示作用待加强。
( t) S P V 体 基建 设 滞后
、
我 国 信 贷 资产 证 券 化 发 展 历 程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 国起步较晚 , 但在国家大力推进下 , 经历了一
规 的限 制 ,一些 以贷 款 等 债 权 为 基础 的 s P V 在 成立 及 目等 都是 我国资 产证券 化项 目的早 期代表 。 2 0 o 5年 , 我 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正式启动 。当年成立 了信贷 资产证 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 , 出台了<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 , 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转化为证券,通过证券市
场向投资者发行,从而获得资金,提高自身资金利用效率的一种金融创新工具。
消费信贷
资产证券化能够促进金融机构资金融通,降低资金成本,提高信贷风险的承受能力,同时
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在国际上,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成熟发达,并
且在金融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
潜力巨大。
本文将围绕“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展开阐述,分析我国消费
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同时探讨加强监管、深化市场机制
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根据中国
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的证券总额为约1.8万亿元,占同期债券市场总规模的
比重不足1%。
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仍较小,市场结构不够完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
在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以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为主要工具,通过ABS 产品将银行的信贷资产转化为证券,以期获得更多的流动性资金。
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
化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市场透明度不高,消费信贷资产的质量和信用风险难以准
确评估,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
其次是市场参与主体不够多样化,目前很多消费信贷资产
证券化项目主要由国有大型银行发行,市场缺乏中小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其他参与主体。
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退出机制不畅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消费信贷
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尽管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开放深
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我国信
贷市场快速扩大,消费信贷规模逐渐增大,具有丰富的资产池。
随着金融监管政策不断提升,市场监管环境逐步完善,资产证券化产品逐渐受到监管认可,市场活跃度逐渐提高。
不断改进的市场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也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
在未来,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
市场规模将持续
扩大,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机构资金募集和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
市场结构将逐
步完善,参与主体多样化,市场活跃度提高。
市场机制不断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投资者参与度逐渐提高。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多样化,产品创新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
要动力。
尽管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
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
市场风险。
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市场参与主体少、透明度低等原因,风险管理难度大。
其次是监管体系的不完善。
对于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监管政策尚不够健全,一些监
管漏洞也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再者是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缺乏有效的流动性支持,市场交易机制不畅等也是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
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在产品设计、定价、销售等方面也面临挑战,这需要市场参
与主体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和吸引力。
四、加强监管、深化市场机制和完善法律法规
为了推动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监管、深化市场机制和完善法律法规。
在监管方面,应加强市场准入、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
应深化市场机制,鼓励多元化的市场参与
主体,加强市场流动性支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提升市场活跃度。
在法律法规方面,应
完善和完善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行为,提升市场风险管理水平。
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需要制定一系列政
策措施,加强监管、深化市场机制和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相信在政府、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我国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