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有机合成基础
有机合成(全部整合)

官能团 引入
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NaOH醇△
CH3CH2Br
CH2=CH2+HBr
2、 C≡C不完全加成等
催化剂
CH≡CH + HBr △ CH2=CHBr
Cu △
2CH3CH2OH+O2
2H3CC=O+2H2O
醛基CHO或羰基的引入
(1) R—CH2OH氧化
O R
C
R C C OH
R OH
OH
试以甲醇、丙酮和HCN为原料,制备有机 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OOH
[ C CH2 ]n
CH3
C—H C—H
O
CH2
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酸乙二酯
COOH
5
COOH
6
4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CH2Br
3
2
CH2Br
CH2==CH2
1
CH3CH2OH
以乙醇为主要原料如何制备乙二醇?
例2。用乙烯和乙苯为原料(其它无机物 自选), 合成下列有机物
?
分 析
合成1
整个过程的反应
叶绿 素分 子的 结构 式
维 生 素
B12 的 化 学 结 构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 修饰 • 自然 • 物质
解热镇痛药物——阿司匹林
卡托普利、青霉素
CH3
HSCH2CHCO N COOH
CH3 CH3C CHCOOH
SH NH2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 创造新物质,如尼龙、涤纶、炸药、医 药等等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重要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特性和化学键的特性,以一种有机物为出发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对象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药物、功能材料等。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碳-碳键(C-C)或碳-氢键(C-H)的形成或断裂,以及化学键的变换,来合成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有机合成一般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出发物的准备、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设计、反应过程的监测和产物的纯化。
在有机合成中,反应条件的选择、反应物的选择和搭配以及产物的纯化是十分关键的。
3. 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有机合成反应种类多样,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环化反应等。
根据反应类型的不同, 反应物和条件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4. 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催化剂主要是帮助控制反应速率和选择性的物质。
常见的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有机小分子催化剂、酶催化剂、光催化剂等。
二、有机合成策略1. 逆合成策略逆合成策略是指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出发,设计出一系列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2. 多组分合成策略多组分合成策略是指以两种以上的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多组分合成策略可以增加反应的多样性,提高合成效率,丰富了反应类型。
3. 变位合成策略变位合成策略是指通过多步反应依次进行有机分子中某些官能团的位置的变化来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这种策略通过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转移和变位来合成目标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生物启发合成策略是指通过模拟生物合成的原理和方法,来合成目标化合物。
生物启发合成策略主要是借鉴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和机制,通过设计合成途径来合成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有机分子。
三、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1. 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被一种物质(还原剂)接收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过程。
大学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全面总结

OH
α -氰 醇
α -羟 基 酸
应用范围:醛、甲基脂肪酮 、C8以下环酮
2. 增加二个碳原子的反应
R MgX + CH2 CH2 O
R CH2CH2 H3O+ RCH2CH2OH OMgX
3. 增加多个碳原子的反应
① R-C CH NaNH2 R-C CNa R/X R-C C-R/
其中:R/ 为伯卤代烃 X 为Cl、Br、I
H2O / OH- PX3 Mg
NH3 R-NH2
R-MgX
R-X
① ②
CO2 H3O+
R-COOH
H3O+
NaCN
R-CN
R-NH2 R-NHR
[H]
R-CH2NH2
R-X
R-NR2
2.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转换
R-COCl
NH3
R-CONH2
R/OH
R-COOH
NH3
R-COOR/
R/OH
(RCO)2O
H2SO4 H2O
① (BH3)2 ② H2O2 /
OH-
R-CH-CH3(符合马氏规则) OH
R-CH2CH2OH(反马氏规则)
[H]
② R-C=O H(R/) [ O ]
R-CH-OH H(R/)
[ H ] = LiAiH4 、NaBH4 、 H2 / Ni、Pt、Pd等
③ R-COOR/ [ H ] R-CH2OH + R/OH [ H ] = LiAiH4 、C2H5OH + Na 、 H2 / Ni、Pt、Pd等
R-NH2
● 碳环的合成
① 双烯合成(D-A反应)
X△
-X
有机合成基础

HY +δ C+ 4=C3−C2=Oδ 1- 碱
重排
[ Y−C-C=C-OH ]
Y−C-C-C=O
H
反应物: 有活性亚甲基化合物
反
α、β-不饱和醛酮、酯、腈等
应
催化剂: 强碱
特
点 产 物: 1,5—二羰基化合物
过 程:1,4-加成(表面上若3.4-加成)
Chapter 17
(3)偶联反应
CH3CH2CH2MgBr + CH3CCH CH3CCCH2CH=CH2
R '
亲核取代反应
C 2 H 5 O N a C H 2 ( C O O C 2 H 5 ) 2
B r - C H 2 - C H 2 - C H 2 - B r
① O H /H 2 O ② H +
Chapter 17
C O O H
2.形成四元环 亲核取代: 二卤代物脱卤环化: [2+2]反应: 1,3 – 二烯电环化反应
➢从反应类型分:亲核取代、亲核加成、亲电取代、亲电加成等
Chapter 17
1.烃基化反应
(1)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引入烃基 亲核试剂---碳负离子或潜在的碳负离子
➢活泼亚甲基烃化:丙二酸酯、β-酮酸酯、 β-二酮等.
Chapter 17
➢烯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O X
R
RX
N
+
O XR
O R
Chapter 17
Chapter 17
(2)有机合成是改造世界的工具 人工合成自然界中存在或不存在的人类需要的化合物。
➢尿素的合成 (1828年,德国化学家 Wohler)
O
N H 4O C N
12有机合成基础

环状对称醚可切断为对称二醇,对称二醇可切断为对称酯。例如:
Ph
Ph
Ph O Ph
Ph
Ph
Ph OHHO Ph
EtO2C
合成:
CO2Et + PhMgBr
Br2 FeBr3
Br Mg
MgBr
1) EtO2CCH2CH2CO2Et 2) H2O
Ph
Ph H
Ph OH Ph HO
Ph
Ph
Ph O Ph
12.1.2 芳环上取代基切断顺序
CH2
1) 2) H2O
, CuI
O CH2CH CH2
(3)利用目标分子的对称性进行切断,使之切断为简单易得的原料。例如,对称炔烃可用此法切断。
合成:
NaNH2 HC CH
CH3CH2CH2CH2Br NaC CNa
具有对称性的醇也可用此法切断。例如:
Br + NaC CNa CH3CH2CH2CH2C CCH2CH2CH2CH3
———逆向合成分析中切断或 FGI 进程的符号。
合成子(synthon) ———通过切断而产生的一种概念性的分子碎片,通常为正离子或负离子,也可 能是相应反应中的一个中间体。
试剂(reagent)———实际使用的代表合成子的化合物。例如 CH3CH2MgBr 是合成子 CH3CH2-的试 剂。
下面介绍几种逆向合成分析策略。 12.1.1 切断的选择方法
近 10 来年是有机合成的一个新的高涨时期。这一个时期的特征是: (1)合成反应的选择性,包括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2)设计并发现了许多高度选择性的合成反应,尤其是立体选择中的对映选择反 应,取得了 10 年前所无法预料的成果,而且这方面仍在发展; (3)有机合成设计方法的进步,使现在的合成路线更加合理、更加巧妙。 有机合成既是艺术、更是科学。计算机辅助有机合成设计给有机合成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使导 向有机合成目标明确,设计路线科学等。这些合成上的发展使有机化学适应各种复杂分子深入研究的 需求,尤其是能更好地参与到与生命过程有关的各种复杂分子的研究工作中去。 有机合成是一件非常有趣、非常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有正确的合成路线和纯熟的试验技巧。在合 成有机化合物时,所利用的反应都是一些基础反应,只要设计合理,巧妙构建分子骨架,正确引入官 能团,恰当解决分子的立体化学,有机合成就迎刃而解了。
有机合成-有机化学PDF课件-中国科技大学-21

学
用
Organic Chem
许多结构复杂的天然化合物已相继被合成,像海葵 毒素(含68个手性中心)都能立体选择性合成。 (1994 . Y .Kishi), 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例:颠茄酮的合成.
NH O O
17步,总产率为0.75% . Willstatter (1896) COO CHO H2C + NH2CH3 + O Cu NH O Cu H2C CHO COO COO 总收率90%, (1917,R . Robinson) COO
+ CH3 CH CH3 O AlCl3 + R C Cl + HCHO + HCl
H
Organic Chem
2、碳链的缩短
(1)、脱羧
CH2(COOHC2H5)2 NaOEt RX RCH(COOHC2H5)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OH/H2O
-
2) H ,
+
RCH2COOH
RCOOAg + Br2 O RCNH2 Br2, OH
RBr + AgBr + CO2
Hunsdiecker 反应
RNH2 + CO2
Hoffmann 降解
(2)、卤仿反应: (3)、烯的氧化: (4)、酮的氧化:
O NaOH,I2 R C CH3 RCH CHR' O R C R'
RCOO + CH3I RCHO + R'CHO
O3/Zn+H2O
RCOOH + R'COOH KMnO4 ,H O RCOOOH R C OR' Baeyer-villiger
有机化学 第二十一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氨基酸等电点可由相应氨基酸盐酸盐的pKa值求 出。如丙氨酸盐酸盐,可看作一个二元酸,具有两
个平衡常数K1和K2
用碱调节丙氨酸盐酸盐水溶液pH值,当加入 0.5mol碱时,平衡中氨基酸正离子4的浓度与偶极 离子5的相同,[4] =[5]此时溶液pH值等于pK1,实 际上此溶液中只有50%的偶极离子5。当加入1.5mol 碱时,溶液中氨基酸偶极离子5的浓度等于负离子6, [5]=[6]此时溶液的pH值等于pK2 ,溶液中也含50% 偶极离子5。所以使丙氨酸完全以偶极离子5存在时, pH值应为pK1和pK2的平均值,这个pH值即为丙氨酸 的等电点(pI),pI=(pK1 + pK2)/2。根据表21-2数据, 丙氨酸盐酸盐的pK1为2. 3、pK2为9. 7,可求出丙 氨酸等电点为6. 0:
三、氨基酸的来源与合成 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而且它
们本身也是人体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具有特殊的 生理作用,因此氨基酸的生产和应用早就得到人们 的重视。
生产氨基酸主要有以下四条途径: 1.蛋白质的水解
由蛋白质水解制备氨基酸是从1820年开始的, 这是一个最古老的方法。味精早期就是由小麦蛋白 质—面筋水解得到。胱氨酸、半咣氨酸是由头发水 解制得的。
天然氨基酸,除甘氨酸外, α碳原子都有手 性,且都是L构型。氨基酸的构型是与乳酸相比而 确定的(也就是从甘油醛导出来的)。例如,与L -乳酸相应的L -丙氨酸的构型是:
正像糖类化合物一样,氨基酸的构型习惯于用 D,L标记法。如果用R/S法标记,那么天然氨基酸大 多属于S构型。但也有R构型的,如L-半胱氨酸为R构 型。
胺与羧酸反应很容易形成铵盐,当氨基和羧基存在 于同一分子时,可在分子内发生质子迁移而形成内盐 (zwitterion):
有机合成 (最新)最终版.ppt

27
卡托普利、青霉素
CH3
HSCH2CHCO N COOH
CH3 CH3C CHCOOH
SH NH2
..。..
28
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物质
• 创造新物质,如尼龙、涤纶、炸药、医 药等等
..。..
29
四、有机合成的方法
1、正向合成分析法(又称顺推法)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 料入手,找出可直接合成的所需要 的中间产物,并同样找出它的下一 步产物,依次类推,逐步推向合成 目标有机物。
+H2O
NaOH
△
CH3CH2OH
H2SO4
4.酯的水解 CH3COOCH2CH3+H2O Δ ..。C.. H3COOH+CH3CH27OH
-X的引入
官能团
光
引入
1.烃与X2的取代 CH4+Cl2 CH3Cl+HCl
Fe
C6H6+Br2
C6H5Br+HBr
2.不饱和烃与HX、X2的加成
CH2=CH2+HBr △ CH3CH2Br
有机合成
2015、5
..。..
1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
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 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
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
转化。
..。..
2
3、有机合成的过程
基础原料 辅助原料
副产物 中间体 辅助原料
副产物 中间体 辅助原料
CH3
A B 93.0%
H2C= C—COOH
81.7%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合成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有机合成的概念。
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其目的包括合成天然产物、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有机材料等。
二、有机合成的任务。
1. 构建碳骨架。
- 增长碳链的反应。
- 卤代烃与氰化钠(NaCN)反应:R - X+NaCN→R - CN + NaX,然后R - CN水解可得到羧酸R - COOH,实现了碳链的增长。
- 醛、酮与格氏试剂(RMgX)反应:R - CHO+R'MgX→R - CH(OH)R'(产物为醇,增长了碳链);R - CO - R'+R''MgX→R - C(OH)(R'')R'。
- 羟醛缩合反应:在稀碱作用下,含有α - H的醛发生自身加成反应。
例如2CH_3CHO→(稀碱)CH_3CH(OH)CH_2CHO,产物加热失水可得到CH_3CH = CHCHO,实现碳链增长。
- 缩短碳链的反应。
- 烷烃的裂化反应:如C_16H_34→(高温)C_8H_18+C_8H_16。
- 烯烃、炔烃的氧化反应:例如R - CH = CH - R'→(KM nO_4/H^+)R - COOH+R' - COOH,碳碳双键断裂,碳链缩短。
- 脱羧反应:R - COOH→(碱石灰)R - H+CO_2↑,常用于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烃类。
2. 引入官能团。
- 引入卤素原子(-X)- 烷烃的卤代反应:CH_4+Cl_2→(光照)CH_3Cl+HCl,反应逐步进行,可得到多卤代物。
- 烯烃、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CH_2 =CH_2+Br_2→CH_2Br - CH_2Br;CH≡ CH+HCl→CH_2 = C HCl。
- 芳香烃的卤代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C_6H_6+Br_2→(FeBr_3)C_6H_5Br+HBr。
有机合成基础PPT课件

CF3 + HN+O2F- + BF3
CF3
.+
NO2
BF4
苯三氟甲烷 硝基氟 三氟化硼
CF3
-100ºC
. +
H BF-4 -50ºC
NO2
σ配合物
第32页/共68页
π配合物
CF3
+ HF + BF3 NO2
三氟化硼
2.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
(2)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亲电试剂进攻芳环时,先形成π-络合物,然后进一步作用,形成σ-络 合物。该络合物脱去质子,恢复原芳环结构,从而完成亲电取代反应的全 过程。
可分为亲电取代、亲核取代及游离基取代反应三类。其中,比较重要的 是脂肪族的亲核取代、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
第19页/共68页
1.脂肪族的亲核取代反应
• 脂肪族的亲核取代反应可以用以下通式表达:
中心碳原子
亲核试剂或称进入基团
反应中离开 的基团,称 为离去基团
受攻击对象, 称为底物
• • 此反应是亲核试剂对带有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进行攻
被无水AlCl3强烈极化的HCl中氢原子带有较多的正电荷,在反应 瞬间能以H+的形式插入苯环的π-电子层里面,夺取一对电子,并与苯 环上的某一特定碳原子连接起来,形成σ键。 σ-络合物为橙色,有时甚至为黑色,σ-络合物溶液能导电。
第31页/共68页
2.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 σ-络合物与π-络合物之间存在着平衡:
CH3
H3C C+ CH2 CH3 CH3
第10页/共68页
3,3—二甲基2-丁醇脱水产物是2,3—二甲基—2—丁烯
第11页/共68页
基团带着原来键中的一个电子迁移
第二十一章 有机合成简介

选择性不大,甚至希望起作用的恰巧是活性较小的基团
时,为了使反应能在指定位置进行,往往用引入导向基
的办法解决。
Br
Br
Br
溴是邻对位定位基,本身的定位效应不能引入间位
取代。可通过引入导向基——氨基。
混酸
NO2
Fe 稀盐酸
NH2 NaNO2 H2SO4, 0 ~ 5℃
N2HSO4H3PO2
NH2
氨基
是强邻对
★ 合成等价物(synthetic equivalents):能起到合成子作 用的相应的真实化合物。
★ 化学反应逆推过程:“ ”逆推符号。
2. 官能团的转换、引入和消除
① 官能团的转换:将一个官能团转换成另一个官能团。 (functional group interconversion,FGI)。
② 卤素加成 R-CH=CH-R/
X2
R-CH—CH-R/
Zn
XX
卤代烃:对碱、氧化剂、还原剂然增 加合成步骤,导致总产率降低。
同时,若分子中有相似反应性的基团时,要保护 某一基团也有困难。因此,不仅需注意探求高选择 性的保护基,更应以极大的兴趣去从事发展高选择 性反应试剂的研究。
CH2OH
(Cannizarro 反应)
OH
HNO3
CH2CH2COOH
CH2CH2COOH
(氧化反应)
过氧酸氧化
O
3. 通过周环反应
R
R
+
(氧化反应) (Diels-Alder反应)
OCH2 CH CH2
OH CH2 CH CH2
(Claisen重排)
+
(2 + 2 环加成)
4. 通过重排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有机合成基础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及复杂化合物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研究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分支。
出于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的需要,人们在从事新化合物的合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优化已知化合物的合成工艺路线,开发出了许多新的更经济、更环保的合成反应。
有机合成的中心任务主要包括:1)以具有特殊用途或目的的分子为目标,设计合成路线并进行实施;2)以特定的价廉易得的天然原料为起始物,经过合成转化成价值高的产品;3)以特定的反应,特别是新反应为对象,研究它们在有意义的化合物的合成中的潜在应用。
有机合成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分子骨架的形成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两个方面。
分子骨架的形成主要包括碳碳单键、不饱和键以及碳环与杂环的形成方法,它是有机合成的核心内容。
本章将主要介绍碳基本骨架的形成途径、常见官能团的合成方法、以及反合成分析的基础知识。
21.1 碳氢分子骨架的形成复杂有机化合物可以看成是以烃类分子为基本骨架,在特定位置上引入各种不同的杂原子或官能团后形成的。
构建分子骨架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C-H键、C-C键、C=C键、C≡C 键及碳环的形成方法。
21.1.1 C-H键的形成方法在有机合成中,为了构建特定的碳链结构,常需要借助特定的官能团作为辅助基团。
在碳链结构构建成功后,这些官能团需要转化成C-H键。
形成C-H键的一般方法包括:1)利用碳负离子夺取一个质子;2)利用催化加氢和氢解反应;3)利用负氢试剂的亲核取代反应(表观上的还原反应);4)碳自由基的攫氢反应。
一、碳负离子法一般而言,碳负离子主要是通过还原试剂还原特定官能团化合物而生成的中间体。
下面对各种形成方式作简单介绍。
1)卤代烃与碱(土)金属的反应除氟代烃外,卤代烃可以与金属镁反应,形成相应的格氏试剂。
格氏试剂与含酸性氢原子的化合物反应,则可以得到卤素被氢原子取代的产物。
例如:OCH3Br ClOCH3 Br OCH3MgBrClH O+OCH3ClOH HBr Br Mg, THF3+2)碱金属还原不饱和键的反应在低温下,含苯环的化合物可以被锂(钠)在液氨中还原成1,4-环己二烯化合物,该过程称为Birch 还原反应。
OCH 3Li, NH (liq)OCH 3非末端炔烃也可以被锂(钠)在液氨-乙醇中还原成反式烯烃:PhCH 3Na, NH (liq)C 2H 5OHPhH33)水合肼还原醛酮羰基的反应一些对碱较稳定的醛酮的羰基,可以在KOH-二缩乙二醇,二甲亚砜等高沸点溶剂中用水合肼还原成亚甲基(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
例如:OCH 2OHKOH, NH 2NH 2二缩乙二醇CH 2OH二、催化加氢与氢解反应在特定的过渡金属催化下,不饱和有机化合物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形成新的C-H 键。
例如:COOEtNi, H2COOEt PhCH 2OR喹啉HPh CH 2OR H含有苄氧或苄胺基团的化合物在Pd-C 催化下,易发生裂解反应。
例如:O COOH2HOAcCH 3HOCOOH+N PhCH 2OHNH CH 2OHH , Pd/C EtOHCH 3+另外,碳卤键也可以通过催化加氢进行裂解。
例如:Cl CH2NHCH2CH2C6H5H (2.5 atm), Pd/CCH2NHCH2CH2C6H586 %+ C6H5CH2CH2NH24%COCl24喹啉CHO74-81 %三、负氢试剂的还原卤代烃的C-X键可以被氢化铝锂、硼氢化钠等负氢试剂还原成C-H键。
芳基C-X键比烷基的较难还原,C-I键最易被还原。
烷基碘化物在二甲亚砜等溶剂中甚至可以被硼氢化钠还原,还原反应一般按S N2历程进行。
ClI+ LiAlH4rt, 24 hClC HH3+ LiAlD4THF回流3H5酰氯的C-Cl键可以选择性地被三叔丁氧基氢化铝还原成C-H键,得到较高产率的醛。
例如:O2N COCl LiAlH(OBu-t)3二乙二醇二甲醚- 78CO2N CHO1 mol1 mol+81%氰基硼氢化钠也可以用于选择性地还原碳卤键。
例如:OPh CH2BrHMPA, 70o C OPh CH33四、三丁基氢化锡的还原三丁基氢化锡是一个很有效的脱卤试剂。
在自由基引发剂,如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的存在下,它能选择性地将C-X键还原成C-H键。
例如:OCH3CH3Cl33OCH3CH3HCl33321.1.2 碳碳单键的形成形成C-C键的主要方法包括:1)碳中心亲核试剂的烷基化反应;2)碳中心亲核试剂的酰化反应;3)碳中心亲核试剂与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的Michael加成反应;4)自由基偶联反应;5)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
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碳中心亲核试剂主要包括:1)有机金属试剂;2)具有活泼氢的亚甲基或甲基化合物;3)炔盐;4)烯胺、烯醇硅醚等中性试剂;5)叶立德试剂。
一、碳中心亲核试剂的烷基化反应最简单的烷基化反应是碳负离子与卤代烃或对甲苯磺酸酯等烷基化试剂的亲和取代反应。
例如:PhCH2Cl + CH2(COOEt)2PhCH2CH(COOEt)2PhCH2Cl + NaCN PhCH2CN + NaCl 环氧乙烷也可以用作烷基化试剂,得到碳链延长二个碳的产物:PhMgBr +OTHFPhCH2CH2OH3+醛和酮也可以看作烷基化试剂,反应后可以在亲核试剂的碳中心原子上引入羟甲基或羟烷基。
例如:CH3NO2 + CH2OEt3NHOCH2CH2NO2(CH3)3CMgCl + CH2O(CH3)3CCH2OHEt2O3+C CHPh+ CH2=CHCH2Cl2C CPh CH2CH=CH2芳香醛与α-溴代或氯代羧酸酯在活性锌粉作用下,可以得到中等产率的α-羟基羧酸酯,这一反应过程被称为Reformatsky反应。
例如:CHO+ BrCH2COOEt1) Zn3COOEtOH醛与仲胺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亚胺正离子也是一个有用的胺甲基化试剂,可以与多种碳中心亲核试剂进行反应。
例如:PhCOCH 3 + CH 2O + Et 2NHPhCOCH 2CH 2NEt 2OHOHCH 2NEt 2+ CH 2O + Et 2NH二、碳中心亲核试剂的酰化反应常用的酰化试剂主要是羧酸衍生物,腈在某些场合也能充当酰化试剂。
羧酸衍生物作为酰化试剂的反应性很不相同,其大小次序为:RCONR 2' < RCOOR' < RCOOAr < RCON 3 <(RCO)2O < RCOX活性较低的酰化试剂一般需要与亲核能力很强的试剂反应。
例如:PhLi + CH 3CH 2CONMe 2THF H 3O +PhCOCH 2CH 3(CH 3)3CMgCl + PhCNEt 2O3+PhCOC(CH 3)3羧酸酯是一种较温和的酰化试剂,与较强的碳亲核试剂反应得到酮类化合物。
由于酮羰基的活性比酯的高,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亲核试剂与酮进一步反应造成的副产物。
例如,格氏试剂与三氟乙酸乙酯在低温下反应,主要得到三氟甲基酮;而在较高温度下,则会得到相当多的叔醇:PhMgBr +CF 3COOEt3+PhCOCF 3 + Ph 2C(CF 3)OH甲酸酯是一种有效的甲酰化试剂,可以与酮等在碱催化下反应。
例如:O+ HCOOEt2OCHO70%分子内的酰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环状化合物。
例如:OCOC 6H 5COCH 3KOH 吡碇, 50C3+24OHCOCH 2COC 6H 5OO85%94%具有α-氢的酯在强碱作用下,会发生酯缩合反应,主要得到以烯醇盐形式存在的产物,经酸化后转化成β–酮酸酯。
在这种请况下,酮羰基不易与亲核试剂发生进一步反应。
分子内酯缩合反应可以得到较高产率的环状β–酮酸酯。
例如:COOEtCOOEt EtONa PhCH 3, 回流COOEtO -Na +HOAc2OCOOEt 75-80 %酸酐是一个较活泼的酰化试剂,可以与各种亲核试剂发生酰化反应。
酰氯的反应活性很高,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与各种亲核试剂发生酰化反应。
例如,酰氯与氰化钠反应,可以得到酮腈化合物;在碱作用下,丙二酸二乙酯可以与酰氯反应得到2-酰化产物,后者进一步反应可以得到脱羧产物。
例如:CH 2(COOEt)2催化量 Mg EtOHEtOMgCH(COOEt)2COClNO 2COCH(COOEt)2NO 2H 2SO 4, H 2OHOAc, 回流COCH 3NO 283 %EtOMgCH(COOEt)烯胺可以与酰氯反应,可以得到中等产率的1,3-二酮化合物。
三、碳中心亲核试剂的Michael 加成反应烯醇盐与Michael 受体间的Michael 加成反应是构建碳链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Michael 受体主要有α,β-不饱和醛酮、α,β-不饱和羧酸酯、丙烯腈和硝基烯烃等,形成碳负离子的试剂包括含活泼氢的亚甲基化合物、硝基烷烃、烯胺以及氰化钾(钠)等。
反应示例如下:PhPhO+CH 2(COOEt)2六氢吡啶EtOH,回流PhPh CH(COOEt)2O98 %OO+Et 3N t-BuOH, H 2OOONCH 2CCH 2CN77%2 CH 2=CHCN(CH 3)2CHNO 2 + CH 2=CHCOOCH 3PhCH N(CH )OH+-H 3CCOOCH 3CH 3NO 280%NOCH 2CH 2COOCH 3CH =CHCOOCH 二氧六环,回流60%3++ KCN270o CPhCOOEtCOOEtPhCOOEt COOEtCNHCl, H 2OPhCOOHCOOH70%四、自由基偶联反应酯等羰基化合物在金属还原下,会形成双分子偶联产物(偶姻反应)。
例如:COOEt3OOHCOOEtCOOEt OHO 3芳基重氮盐与不饱和化合物在氯化亚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芳基化反应(Meerwein 反应)。
例如:PhN 2++OCOCH 3337o CH 3CPhON 2+ Cl-O 2NOOOONO 235-45%+CuCl1924年Gomberg 和Bachmann 发现,芳香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与其它芳香族化合物偶联生成联苯或联苯衍生物。
反应是通过自由基历程进行的。
N 2+Cl -+五、过渡金属催化偶联反应偶联反应(Coupling reaction )是两个化学实体(或单位)结合生成一个分子的有机化学反应。
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生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交叉偶联和自身偶联反应。
下面对各种偶联反应作简单介绍。
1)Wurtz-Fittig 反应1855年,法国化学家Wurtz 发现卤代烷和金属钠作用后,生成了含碳原子数增加1倍的烷烃。
上述反应对伯卤代烷较为适宜,叔卤代烷则形成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