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知识点要点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职能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经济波动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政府干预手段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
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简略的财政概念: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基本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 (1) 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
财政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财政基本概念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国家在经济活动中使用财政工具进行调控的过程。
财政主要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等内容。
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提供所需的资金,控制国家的经济运行,是国家经济运行的基础和调节手段。
二、财政管理1. 财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保障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国家的利益,保障公共利益。
(2)效益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3)公平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障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差距。
(4)稳定性原则。
财政管理要保持经济稳定,调节经济波动。
2. 财政管理的具体手段(1)税收。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3)财政调控。
财政调控是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平衡。
三、财政体制1. 中央财政体制中央财政体制是国家财政体制的核心,包括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1)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
中央政府具有全国范围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全国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中央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门和其他中央部门组成,负责中央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2. 地方财政体制地方财政体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和财政事务管理体制,包括省级、地市级和县级财政体制。
(1)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
地方政府具有本辖区范围内的财政主管权力,负责本地区的财政收支和经济管理。
(2)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
地方财政事务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部门和其他地方部门组成,负责地方财政收入、支出的管理和调控。
四、财政收入1. 税收(1)税收的基本概念。
税收是政府强制性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手段。
(2)税种分类。
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3)税收征管。
税收征管是政府对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包括纳税申报、税收征收等环节。
财政学重点知识(精华总结)
1.市场失灵的主要变现方面:垄断,信息不充分与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2.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3.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征服决策失误,寻租行为,征服提供信q 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的越位和缺位4.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5.私人物品: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6.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7.财政:从实际工作来看,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的职能;从经济角度,财政是以国家为主题的分配活动。
8.财政职能:即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9.纯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来提供:(1)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不同决定的。
(2)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由市场提供或者产生“免费搭车”现象,或者造成资源低效率利用情况。
(3)政府可以通过无偿征税筹集提供纯公共物品所需要的资金,并在提供后由社会成员免费享用,从而避免了由市场提供所产生的上述问题。
10.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11.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12.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含义:针对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详列各种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效益,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优的政府项目。
(2)最低成本法:针对政府提出的目标,提出若干实现的方案,只计算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最低作择优的标准(3)成本效益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财政的经济(投资类)支出。
最低成本法的适用范围:教育、卫生、文化及政治军事等支出项目。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 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是“私人物品”(private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ni ijj X X 1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具有三大职能,分别是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比如,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等。
收入分配职能,则是为了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给予补贴和救助。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旨在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避免出现大的波动。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而公共物品则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阻止他人享受该物品带来的好处;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其的使用。
常见的公共物品有国防、治安、路灯等。
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需要。
满足公共需要是财政存在的主要依据。
三、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资金。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对社会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转移性支出则是政府资金的无偿转移,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对社会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政策目标等。
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从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
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国债、收费等。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国债是国家以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作用。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协议一、财政学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定义: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2、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在不同部门、地区和领域的合理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1、公共产品的特征: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其他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
2、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集体决策过程和政治市场运作的理论。
1、财政支出的分类:按支出用途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购买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政府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消费性支出: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3、转移性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
财政补贴:政府对某些特定的经济活动或个人给予的资金补助。
四、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收的收入。
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2、税收原理: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税收负担能否转嫁等进行分类。
1、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公开性、年度性。
3、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程序。
六、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国债等。
3、财政政策的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七、财政体制1、财政体制的概念: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导论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众需要的特征:总体性、共同性(非个人)、不对称性(不付代价或少量费用)。
3.财政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剩余产品的产生——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财政产生了。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问题:在新常态下,国家如何执行宏观调控职能?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2.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以及基本条件1.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3.市场失灵表现:4.@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偏好不合理、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6.公共产品含义及特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5.公共产品的分类:7.一是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二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三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四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免费搭车8.财政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资源使用效率的两个方面):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b.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27: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3.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问题:我国支出方式、变动、规模特殊性及原因1.财政支出分类中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如政务所需、投资所需)、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或服务)。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财政学常考知识点
财政学常考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 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第一章财政学导论1、财政的产生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经济(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政治(直接)条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2、基本课题:财政学是从公与私的相互关系来研究经济。
3、公共收入的内容(一)税收(二)价格或使用费(三)公债4、税收的特点(1)无偿性(2)强制性【核心】(3)固定性5、公共支出分类按支出效益的时间性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支出按支出的回报性分类: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公共服务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第二章公共经济政策的目标1、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
这种状态被认为是最好的。
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交换效率: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A=MRS某YB)生产效率: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替代率(MRTS某YA=MRTS某YB)产品组合效率:生产者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与消费者方面的产品边际替代率相等(MRS某Y=MRT某Y)2、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有,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另一方面,如果任一人口百分比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就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o线。
可以将洛伦兹曲线与45o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折线与45o线之间的面积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0,0.2]绝对平均;[0.2,0.3]比较平均;[0.3,0.4]基本合理;[0.4,0.5]差距较大;[0.5,1]差距悬殊第三章政府与市场1、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第一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导论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剩余产品;目的:满足公共需求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属性:历史的经济范畴特征:国家主体性、强制性、无偿性财政学概念:关于财政研究的学科。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公共财政” 与传统国家财政的区别:⏹(1)公共财政预算的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主要是通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征集收入;国家财政既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国家财政的支出则可能提供(甚至主要提供)私人商品。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含义: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非排他性第二特征:非竞争性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公共选择的规则:(一)一致性规则又称一直满意规则,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在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二)投票的多数性规则,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经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
阿罗不可能定理: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个人的偏好转换成一种社会的偏好,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效率与市场资源配置含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机制:1.决策机制 2.信息机制 3.动力机制 4.协调机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
配置效率:称帕累托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受损时的资源配置状态。
财政学(知识点汇总)
导论1.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众需要的特征:总体性、共同性(非个人)、不对称性(不付代价或少量费用)。
3.财政的产生: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剩余产品的产生——国家参与剩余产品分配——财政产生了。
第一章市场、政府与财政问题:在新常态下,国家如何执行宏观调控职能?1.帕累托效率和帕累托改进2.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以及基本条件1.市场失灵:指的是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基础上,由于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所有资源,而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
3.市场失灵表现:4.@资源配置失效:信息不充分也不对称、竞争失灵、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科斯定理)、偏好不合理、5.@收入分配不公@市场经济的宏观不稳定性。
6.公共产品含义及特征:是指具有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
5.公共产品的分类:7.一是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纯私人物品二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三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四是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2.免费搭车8.财政职能:a.资源配置职能(资源使用效率的两个方面):基本内容: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主要工具: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财政支出;税收b.收入分配职能基本内容: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主要工具: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转移支付;税收c.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基本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上的平衡主要工具27: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3.财政三大职能之间的关系:以稳定增长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职能为两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第二章财政支出总论问题:我国支出方式、变动、规模特殊性及原因1.财政支出分类中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如政务所需、投资所需)、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政府不能从中获取相应的物品或服务)。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财政学对象(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1)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国家(政府)的分配行为。
因此,财政活动的主体就是国家或政府。
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基础,国家(政府)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2) 公共财政的含义和精神实质P13第二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1.私人物品私人物品是由市场供给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食品、衣服、房屋、汽车等。
对于私人物品而言,产品的总量等于每一个消费者所拥有或消费的该商品数的总和,这意味着私人商品具有可加性和可分割性。
即: ● 私人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排他性:私人物品的产权所有者拥有享用该物品的权利,并且能够将他人排除在享用该物品之外;排他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一单位某种物品就排除了其他人来消费这同一单位物品。
竞争性: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的边际成本也相应增加。
一个人消费了某种物品就减少了这种物品供其他人消费的数量。
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引导,由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自主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公共物品✓ 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 )的对立物,指的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 与私人物品的私人的、单个的消费性质不同,公共产品具有联合的、共同的消费性质。
✓ 存在形态:普遍广泛存在,诸如国防、社会治安、政府管理、路灯、垃圾清理、防洪堤坝、道路、桥梁、下水道……● 公共产品的特征共同消费性是决定是否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特性:(1)非排他性。
即只要有人提供了公共产品,不管该提供者是否愿意让他人消费该产品,在产品效应覆盖的范围和区域内,任何人都能够“消费”该产品,都能够享受该服务。
原因: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要想不让某人消费该产品,或者是技术上做不到,或者是阻止他人消费该产品的成本费用过于昂贵也实际上不可能。
⏹ 这点,与私人物品所具有的消费时的排他性,即物品只能由提供者或购买者自己个人消费,而可以不让他人参与消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的
过程和结果。
2.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
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3.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资金支出,
包括常规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
4. 财政赤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情况。
财政
赤字可以通过借贷、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弥补。
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平衡的状态。
在财政平衡下,政
府的支出能够通过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覆盖。
6.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组合方式,对国
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7.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
税收
是指由国家依法征收的各种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
值税等。
非税收入指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取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
罚款等。
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特定收入来源用于特定支出的收入,如
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等。
8. 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国防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9. 财政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
包括预算编制、决算审计、财务管理等。
10. 财政改革是指对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旨在
提高财政收支平衡、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财政管理效能等。
11. 财政可持续是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长期内能够保持平衡和稳
定的状态,避免财政危机和债务问题的发生。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财政学整理第⼀章关键概念1. 市场失灵(P2)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经济运⾏过程中产⽣的、市场⽆法⾃⾏纠正的缺陷。
即,市场在某些⽅⾯不能有效地满⾜⼈们的需要,并且市场本⾝在某些⽅⾯产⽣的不良后果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本⾝来纠正,市场在资源配置⽅⾯存在低效率的情况。
2. 公共物品(P2-3)公共物品与私⼈物品的均衡的图(公共物品个⼈需求曲线垂直相加,私⼈物品个⼈需求曲线⽔平相加公共物品是这样⼀种商品,它能够⽅便地向⼀部分消费者提供,但是⼀旦该商品向⼀部分消费者提供,就很难阻⽌其他⼈也消费它。
公共物品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由于偏好表达困难以及搭便车的存在公共物品⽆法有市场提供。
3. 外部效应(P4)书上P4 页的有关外部性的两个图也要记住。
外部效应是指个体的⾏为对他⼈或社会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的现象。
外部效应分为两类: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
因为有正的外部效应的⾏为⽆法回收全部成本,所以会减少这类⾏为,⽽有负的外部效应的⾏为会将成本强加到社会上,导致更多⼈从事这样的⾏为,市场⽆法调节。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p5)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导致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观察不到另⼀⽅的重要特征发⽣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
道德风险:⼀⽅⽆法观察导致的另⼀⽅故意采取不谨慎⾏为。
5.⾃然垄断(P5)垄断市场中,⼚商由于利润最⼤化考虑,提⾼价格,压低产量,造成社会⽆谓损失,同时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6.收⼊分配不公(p5)劳动者按“能⼒和劳动分配”,资本拥有者“按资本分配”导致收⼊分配不公,市场⽆法调节。
7.经济不稳定(p6)由于以上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有滞后效率低下的情况,周期性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周期性⾦融危机,市场⽆法⾃我克服。
8. 财政的概念(P9)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凭借其公共权⼒对⼀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
9. 资源配置职能(P13)指通过财政收⽀活动及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制定、调整和实施,为政府提供经费和资⾦,从⽽引导资⾦流向,实现对社会有限的⼈⼒、物⼒、财⼒等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公共债务、预算管理等。
以下是对财政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财政的概念和职能财政,简单来说,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其职能主要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与发展。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手段,将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和部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研等领域,引导资源流向这些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收入分配职能旨在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政府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方式,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提供补贴和救助,以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在经济过热时,则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二、财政收入(一)税收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财产税(如房产税、车船税)等。
税收的税率、税基和征管方式等都会影响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
(二)非税收入除了税收,政府还通过非税收入筹集资金,如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罚没收入等。
三、财政支出(一)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这类支出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将一部分资金无偿转移给居民和企业,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转移性支出主要影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四、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政府年度收支计划的安排。
它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
财政学知识点
财政学知识点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及政府如何运用这些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财政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征收税收、收取外债利息、出售国有资产等方式获得的资金。
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所得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等方式获取财政收入。
2.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支出。
主要包括公共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国防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平抑经济波动、实现社会公平等目标。
3.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平衡是指政府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的状态。
当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称为财政盈余;当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但长期的财政赤字会增加债务负担,对经济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4. 税收原则:税收原则是指税收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其中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简洁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征收应按照纳税人的能力征收,富人应缴纳更多的税收。
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制度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励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
简洁原则要求税收制度简单易行,减少行政成本和纳税人的负担。
5.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
财政政策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降低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6. 财政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适度的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激发私人投资。
但过度的财政支出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上升,进而影响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增长。
财政学是政治经济学重要的分支学科,对于了解和分析政府财政行为、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评估,以及深入理解经济运行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
财政学各章应掌握的知识点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1.财政对概念及其包含的要素。
2.财政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3.财政的特征和本质。
4.财政的职能:(1)财政参与资源配置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2)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3)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及其实现手段。
(4)掌握概念:经济公平社会公平洛伦兹曲线(图)基尼系数。
5.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6.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7.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概念及其区分的基本标准。
8.免费搭车的含义及其解决。
9.正确理解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10.公共需要的特征。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1.熟悉财政支出的功能分类(参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表)。
2.掌握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3.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4.弄清楚纯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的原因,掌握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5.掌握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6.掌握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最低费用选择法。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1.熟悉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了解财政支出规模各指标的含义。
2.掌握概念:“瓦格纳法则”、“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3.掌握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掌握“经济发展阶段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相关分析。
5.了解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的变化情况及原因。
第四章财政购买性支出1.购买性支出中所说的民生性支出包含的内容,掌握民生性支出与投资性支出的区别。
2.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基本属性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3.教育支出的属性及提供方式。
4.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政府介入的原因及我国医疗卫生支出的现状。
5.政府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6.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6.政府介入三农投资的理由。
第五章财政转移性支出1.转移性支出的含义及其包含的内容。
2.社会保险的概念、社会保险支出的性质以及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3.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原因。
财政学知识点整理
财政学:它从政府角度研究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借助于政府经济制度与政府功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稀缺的资源来最好的达到配置效率与分配公平两大经济目标。
财政学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怎样”,判断好坏)2、实证研究方法(“是怎样”)公共财政依据:1、公共产品理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共产品。
(公共生产与政府提供)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是私人产品。
(其他为“混合产品”)2、市场失灵存在:公共产品提供失灵(“搭便车”现象)、外部效应消除失灵、规模收益递增失灵、信息不完全失灵(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开放经济的失灵、收入分配调整失灵、消费偏好纠正失灵(劣值品、优值品)、经济波动与危机失灵。
劣值品:被个人评价过高的物品,如:毒品、香烟等。
优值品:被个人评价过低的物品,如:基础教育等。
政府管制的手段:价格管制、市场进入管制、营业执照管制、制定标准管制、特定行为管制对自然垄断的管制:1、范围界定:(1)当自然垄断企业为强自然垄断并且市场进入有障碍时,需要管制。
(2)当自然垄断企业为强自然垄断、市场进入无障碍并且企业无承受力时,需要管制。
(3)当当自然垄断企业为弱自然垄断并且市场进入有障碍时,需要管制。
(4)当自然垄断企业为弱自然垄断、市场进入无障碍并且企业无承受力时,需要管制。
2、定价:莱姆西定价法、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非线性定价法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目标:1、效率目标(所有财政政策、财政分配活动、财政收支,都要以提高、改善资源配置为目标)2、公平目标(“福利”——代表性观点:功利主义观点、罗尔斯主义观点、折中主义观点)财政支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公共机构的开支。
财政支出的分类:1、按复式预算管理要求:经常性支出、建设性支出2、按支出费用的功能性质: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费用3、按支出用途:国内基本建设支出、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公交商部门事业费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抚恤和社会救济支费出、国防费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价格补贴支出、其他支出4、按政府层次:中央支出、地方支出5、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有偿)、转移性支出(无偿,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补贴、公债利息支出)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的指标:绝对量指标、相对量指标财政支出规模扩张:是一种历史现象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论财政的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
三要素:主体:国家;客体:剩余产品;目的:满足公共需求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属性:历史的经济范畴特征:国家主体性、强制性、无偿性财政学概念:关于财政研究的学科。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公共财政‖ 与传统国家财政的区别:⏹(1)公共财政预算的决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财政的预算强调政治权力的作用,并不具有必然的公共性。
⏹(2)公共财政主要是通过以公共权力为基础的税收征集收入;国家财政既可通过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资产收益取得收入,也可依据公共权力和收费取得收入。
⏹(3)公共财政支出是提供公共商品;国家财政的支出则可能提供(甚至主要提供)私人商品。
基础理论篇第一章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含义: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
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特征:非排他性第二特征:非竞争性公共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所做出的决策或选择应达到社会整体效用的最大化或促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
公共选择的规则:(一)一致性规则又称一直满意规则,是指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任何一项提案在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获得所有投票者的赞成。
(二)投票的多数性规则,在一项提案最终成为公共政策之前必须经过多数投票者的赞成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
阿罗不可能定理:要寻找这样一种决策机制,即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响,同时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进行的独立决策,并能最终将所有个人的偏好转换成一种社会的偏好,是不可能的。
第二章效率与市场资源配置含义: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资源配置机制: 1.决策机制 2.信息机制 3.动力机制 4.协调机制效率:是指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满足人类需要的状况。
配置效率:称帕累托效率,是指在既定的条件下,当资源配置使得一个人福利的改善必然使另一个人的福利受损时的资源配置状态。
帕累托改善:是指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时的一种资源配置变动。
交换效率:指所进行的交换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新增加的交换都不可能在一方获益的同时不使交换的另一方受损。
实现的条件:交换效率的图示。
合同曲线。
生产效率:是指实现了这样一种生产组合,在这种组合下,不可能不减少一种产品的产出而增加另一种产品的产出。
综合效率:指在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同时实现的基础上实现的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1)有足够多的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3)能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4)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失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二、不能有效地解决外在性问题三、市场竞争不完全性四、市场信息不充分五、收入分配不公平六、宏观经济波动第三章政府及其职能政府的特征:第一,政府拥有(被赋予)私人机构所没有的政治权力。
第二,在民主社会,政府领导人是由选举产生的或经过政治程序任命的,从而使其合法性直接或间接地取决于公共选择过程。
第三,与私人组织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不同,政府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行为目标是对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追求。
第四,政府有义务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公共商品、满足公共需求。
计划经济模式其资源配置特点是:(1) 资源配置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由政府决定。
(2) 价格由政府确定;信息的内容主要是实物指标。
(3) 个人收入取决于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格局;经济运行的―动力‖来自行政命令。
(4)微观行为和决策的协调主要通过政府计划实现。
政府失败及其表现:(1)政治制度失灵。
(2)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
(3)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
(4)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效率却不断下降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1、政府能力的有限性。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有限的信息。
(2)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的有限性。
(3)对官僚主义控制的有限性。
(4)政策决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2、政府行为越界。
财政职能含义:是指财政在一定经济模式下客观上固有的功能政府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1、预算安排2、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1、微观的资源配置2、宏观的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分配的目标,对市场机制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1、通过税收对收入水平进行调节。
2、通过转移支出进行调节。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4、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合理流动。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增长的职责和功能。
第二篇财政支出第四章财政支出总论第一节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内涵: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外延: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制度外支出•绝对指标:特定时期内财政支出的绝对额•相对指标:特定时期的财政支出绝对额与其他相关经济变量的比值•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比较:–绝对指标比较直观,它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基础。
–它不能反映财政支出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在进行理论分析时,人们通常更注重相对指标。
二、财政支出增长宏观原因:1,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2,瓦格纳法则:一国经济规模越大,政府只开出越多3,经济发展阶段论4,梯度渐进增长论5,公共选择增长论瓦格纳的解释1,维持性支出:工业化-市场扩张-市场管理2,经济性支出:工业化-外部性-政府干预3,社会性支出:工业化-收入提高-需求的收入弹性梯度渐进增长论:“皮-魏”公共选择增长论: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官僚:三、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1,需求:A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B 对公共商品的偏好, (人口因素, 技术进步因素,公共选择的过程)2,供给:A服务环境,公共商品的质量,相对价格效应,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对公共商品的偏好B 公共商品的质量:A.人口因素:人口规模:拥挤函数-较低增长。
人口结构:城市化、教育、医疗、养老B.技术进步:双刃剑,要求更多更好的公共品,排他技术进步缩小公共品的范围C,相对价格效应相对价格效应:鲍莫尔--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定数量的公共商品相对于既定数量的私人商品之间的价格会上升。
第二节财政支出结构一、按政府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社会性支出。
二、按支出是否获得等价补偿分类购买支出(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有偿原则,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包括政府部门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地、无偿地支付给其他经济主体的财政资金。
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利息支出等。
三、按支出的用途分类•国防支出•国家管理支出•科研、教育、文化、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债务支出四、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一般利益支出:指全体社会成员均可受益的支出,如国防、行政管理等纯公共商品支出。
特殊利益支出:指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受益的支出,如由文教支出、经济建设投资等形成的混合商品支出和转移支出。
第三节财政支出效益一、财政支出效益的概念及评估方法•财政支出效益:是指一定的财政支出所获得的净收益。
•成本-收益分析: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投入与实现的收益进行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成本-收益计量范围•实际的成本收益与货币的成本收益–项目实际消耗的资源或产生的收益–相对价格变化而引起各主体发生成本与收益•有形的成本收益与无形的成本收益–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不能以货币计量的成本收益•内部的成本收益与外部的成本收益–项目本身的成本收益–项目以外的成本收益三、收益与成本的估价•如果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就应采用市场价格来计算成本收益;•如果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就应根据市场价格计算出影子价格,并据此计算成本收益。
•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就是依据市场价格计算的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配置时的价格。
显然,影子价格反映的是社会机会成本。
四、贴现率的选择•在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市场利率就是效率利率。
•但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不存在,现行的市场利率也不只一个,因此通常不能简单地选用市场利率作为贴现率。
五、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的其他方法1,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在财政支出评价中的局限性–目标设定上的问题(无形成本收益)–难以准确界定成本收益的范围(外部成本收益)–实施中存在的限制3,财政支出效果评价的其他方法:计划—规划—预算制度成本—效率分析第五章购买支出:公共投资第一节公共投资支出概述公共投资:是指政府为购置满足公共需求所必需的资产而花费的财政支出。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社会投资可以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投资主体不同:投资目的不同:投资客体不同:二者的联系表现在:互补、互替和互动公共投资支出的范围: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特点看,公共投资主要安排在基础产业部门、农业部门以及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等领域。
三、公共投资的资金来源与投资方式•投资方式: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资金来源:资本预算(建设预算)--税收、公债、国有资产收益、公共资源拍卖收益民间资本:BOT、TOT、ABS•财政投融资:政府为实现其特定政策目标以信用方式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和融资。
如政策性银行。
二、公共投资体制:是公共投资管理制度的总称构成要素:项目决策体制--公共决策--资本预算。
项目建设体制--招投标项目运营体制--企业化管理--公司治理结构项目后评价体制--制度安排与指标体系第二节基础产业投资基础产业:是指能社会经济活动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基础设施:交通、水利、通讯、城市公用事业基础工业:能源、基本原材料、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具有以下特征:基础性:作为共同条件的消费和投资环境自然垄断性:长期平均成本递减混合商品属性:具备排他性,但不完全满足非竞争性政府投资的必要条件:市场失败,私人部门不愿、不能提供,导致已有的供给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私人投资导致基础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充分条件:效率与公平,政府预算约束四、投资、经营方式: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普遍受益、非竞争性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普遍受益、竞争性间接投资、商业经营---部分受益、竞争性,政府管制,民间经营---- 部分受益、竞争性第三节农业投资必要性: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1.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资料;2.农业为工业提供了最重要、最基本的原材料;3.农业又是工业生产的主要的市场之一。
•农业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
为工业化提供了资本积累的源泉;为工业化提供了剩余劳动力;工业化又是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前提和内容。
农业稳定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的特殊性:•农业面临双重风险: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