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职能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财政学重点,名词解释加简答论述

财政学重点,名词解释加简答论述

财政学重点1:财政的基本特征答:(1)公共性和阶级性。

政府是执行统治阶级意志的权力机构,财政是国家或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财政的公共性不是冠以公共财政而存在的,因为材质本身的属性天然具有公共性。

(2)强制性和非直接偿还性。

财政强制性是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利,通过颁布法令来实现;财政的非直接偿还性与强制性是相一致的,例如我国的税收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财政的运行过程是有收有支,通过收入—支出-,支出—收入过程运行的,因为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构成财政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收入是否平衡是财政运行的主要矛盾,因而收支平衡成为财政政策制定的轴心。

2公共物品的概念答:是有国家机关或是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务。

3区分和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答: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4混合物品的概念答:有些物品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称之为混合物品为准公共物品。

5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的概念答: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市场提供的私人物品用于满足私人的个别需要是私人需要。

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公共需要。

6市场失灵的概念答:是市场机制在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状态下成为市场失灵。

7市场失灵主要表现答:(1)垄断。

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的,而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当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效益和成本递减,会形成垄断,当一个行业被垄断时,就会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对称或是不充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而信息不对称或是不充分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要素。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当出现正的外部效益时,生产者的成不大于收益,出现负的外部效益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

(也可解释为,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以市场的基础作用为基点,以市场失灵理论为依据,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和模式。

)2、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的或是缺乏效率。

3、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进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4、国家预算:国家预算也称为政府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5.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根据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政策,通过特定方式向企业部门和个人家庭部门单方面转移财政资金的支出,它是一种政府对企业和个人的无偿支付,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

6.国家预算法:。

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算的法律依据。

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7.国债负担率:是指国债余额和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这一指标是衡量经济总规模对国债承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8.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9.瓦格纳法则: 是指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公共支出必将随之增加,同时,由于财政活动是为了筹集履行政府职能所必需的资金,因而,财政活动必然追随各个时期的政府活动范围和种类的变化而变化,既然政府职能的扩大已经成为客观规律,那么,政府支出必然出现增长趋势。

10.BOT: 是指建造-运营-转让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方式。

其基本运作程序为:由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权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承担该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和经营,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内,项目公司向设施的使用者收取费用,用于收回投资成本,并取得合理的收益,特许期结束后,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项基础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

财政与金融名词解释1、财政: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活动。

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又称公共物品,是指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特征的物品或劳务。

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非竞争性,二是非排他性。

3、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其他成员带来消极或影响的影响,却没有为之承担费用或获得报酬的情形,又称外溢性、外部性。

4、自然垄断:如果某个行业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那么独家经营的效益远胜于多家竞争,这样一来必然形成垄断,这种垄断就是自然垄断。

5、公共财政: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

6、帕累托最优:对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已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其他人的状况变坏的状态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7、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强调分配规则的公平,它要求经济主体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遵循相同的竞争规则,根据在收入创造过程中要素的贡献来决定收入分配比例。

8、经济公平:社会公平强调分配结果的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至于什么是社会认可的收入差距,则取决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标准或道德伦理观念。

9、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10、非竞争性: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也就是说,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并不影响他人享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11、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使资源可以合理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12、收入分配职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税收、转移支出等手段对参与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公平合理分配的目标。

13、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的稳定经济职能,指的是政府必须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和任务。

财政学重点

财政学重点
其公式表示为: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债务支出)
②软赤字:软赤字是指在统计和计算财政收支时,不把债务收入计入正常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不把债务支出计入正常的财政支出。
其公式表示为:硬赤字=经常性财政收入-经常性财政支出
8、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它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②混合公共产品:又叫准公共产品。供给方:政府或市场,政府补贴市场提供。原因:混合物品可以运用效用的有限性形成竞争或可以运用价格排他。 拥挤性公共物品(公路):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降低每个消费者获得的效应。 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公路收费):在效益上可以定价,并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 包括——俱乐部物品(或拥挤性物品)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如桥梁、游泳池、公园等。——共同资源(或准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河流、湖泊、森林等。
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是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23、国债 :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用国家信用的方式筹集资金和调节经济的一种财政性手段。
24、公共部门预算(政府预算):政府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基本特征:计划预算性,法律性,集中性,统括性,年度循环型,公开性
24、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工具,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
25、零基预算: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

国家财政的职能之收入分配职能

国家财政的职能之收入分配职能

国家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而中国的经济也得到飞速的发展,而这种过快的发展也造成了很多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便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生活在社会最高层的人们享受着最优的工资待遇,而在底层的劳动人民,却是付出的多,收入的少,这种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的现象,从客观层面上讲,是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互动作用的结果。

而这种现象也对社会经济产生了一定的滞后作用,所以,如何更好的运用国家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缩小人民收入差距,便成了当今世界很重要的一个话题。

本文通过对国民收入差距出现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进而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收入分配职能解释原因建议【正文】财政的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的财政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一、对收入分配职能的解释。

收入分配是财政被赋予的基本功能,是财政本质的集中体现。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即集中组织收入,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分配;二是指对已经完成的各种分配的结果所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调整或再分配,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二、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最新数据及变化公共产品供给支出的城乡不均,主要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城乡供给差异表现出来。

从义务教育方面来看,由于农村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实行乡财政或县财政负担的体制,而县乡财政普遍困难,所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普遍低于城市。

比如,1997年城市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为1397元,而农村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仅为316元,城市学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大约是农村学生的4倍;而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2414元和316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生的近8倍。

从公共卫生方面来看,城乡之间卫生经费投入存在很大差距。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预⼿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失效?(P24)政府⼲预⼿段可以概括为三个⽅⾯。

(1)⽴法和⾏政⼿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财政学作业答案

财政学作业答案

《财政学》作业答案一、单选题1d 2b 3a 4d 5c 6c 7a 8a 9c10a 11b 12a 13a 14c 15d 16d 17a二、多选题18de 19abcd 20abcde 21abd 22abcde23abcde 24abce 25abcd 26cde三、判断题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对8错 9对 10错 11错 12 对 13对 14错15对 16对 17错 18对 19错 20对四、名词解释:1、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主要利用价值手段强制地无偿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2、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而形成的国家与企业及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3、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抬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人或者供应人的一种经济现象。

4、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政府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利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5、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来自市场体系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而形成的财政支出。

6、国家预算:从形式上看,它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之中,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从实际经济生活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7、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五、简答题(参考答案):1、简述财政的收入分配置职能。

(1)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分配差异,促进社会公正、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2)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而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相对称,它是在平等竞争的环境下由等价交换来实现的。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1、税收 • 2、公共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 • 3、政府投资 • 4、公债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1、按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发挥作用 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 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2、按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时,对经 济产生的效果不同,可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财政政策
• 3、取得的成绩 • (1)拉动了需求和GDP的增长 • (2)办成了多年想办的大事 • (3)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 ( 4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差 距 • ( 5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 4、存在的问题 • (1)国债使用效益不高,出现 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 (2)会引发财政风险
文盲率(00)
• • • • 美国0.6% 日本0.3% 中国6.72%; 2010年为4.08%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0年)
• • • • 产业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德国 第一 5.2% 17.6% 1.7% 1.1% 第二 31.4% 49.4% 26.2% 28.4% 第三 63.4% 33% 72% 70.6%
• 采用政策 工具: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所得 税、转移支付 社会有效需求
• 调节对象:民间投资
2、设计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和社 会救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 度,使其起到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使经济达到自动均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不超过1500元
• • • •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财政学

财政学
1.财政补贴:是指一国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定的事项由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补助支出。(形式: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财政支出)
2.价格补贴:是为了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或实现其他目标,财政对从事某些商品生产、供销的企业或消费者给予的补贴。
6.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充分是指决策者无法经济的取得决策所需的所有的信息,信息是稀缺。
7.公共财产: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面对一部分生产总值进行的分配活动,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8.市场失灵: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失灵、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宏观经济波动三个方面。
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财政对社会资源进行的直接配置和间接引导的功能。
6.国际收支平衡: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衡。
7.财政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稳定经济职能是指当经济出现非均衡时,财政通过对自身收支的调整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或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8.社会总供给: 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够提供的产品总量或产出总量,称为总供给。社会总供给由资源、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决定。
11.加速折旧: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
12.退税:指国家按规定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
13.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事故而面临生活困难时,向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特征:广泛性、强制性、立法性、约束性。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救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
1.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耗费的资金总和。

财政学常用名词

财政学常用名词

名词解释第一章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说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

它主要包括两重涵义:一是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达到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目的;二是对那些以社会目标为主的活动市场无能为力。

外部效应;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政府失灵;政府干预失效的主要表现:一是政府干预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虽然达到了干预的目标,但成本太高;三是虽实现了干预目标,同时又产生了未预料到的副作用。

信息不充分:私人市场的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不足,特别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越来越分散、复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充分掌握必要信息,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非理性决策,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市场机制的效率,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信息。

第二章公共产品;混和产品;私人产品;公共生产;搭便车公共产品:公众共同受益,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混和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某些性质的产品。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具有非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具有外部效益的产品。

有些产品兼有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

就内部效益而言,它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但就外部效益而言,它又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私人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竞争性和排斥性的产品。

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兴办、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或单位搭便车:消费者不会自愿消费公共产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等待别人提供,自己顺便免费享用第三章•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区分标准:能否直接得到商品和劳务补偿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购买性支出是互利、有偿的等价交换关系转移性支出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居民、企业和其他受益者时所形成的财政支出。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导论一、单项选择1~5A C C B C6~9D A C B二、多项选择1.ADE2.ABCD3.BCE4.CD5.ABCDE三、简答题1.什么是财政?财政的要素包括哪些?答:财政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资金分配活动。

要素:1)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或政府;2)财政分配的客体——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4)财政的分配形式——与各个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2.简述财政的职能及各自的目标。

答:1)资源配置职能: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及相应财政政策制定、调整与实施,对所有限的资源在不同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配置。

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取得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达到社会认为公平、公正的分配状态。

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3)经济稳定的职能:通过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使整个社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以此达到从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财政的作用是什么?答:1)有效的调节资源配置;2)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4)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巩固国家政权的保证。

四、分析题查阅我国基尼系数的有关资料。

针对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问题分析可以运用哪些收入分配政策方式来进行调节。

答案要点:1)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2)规范工资制度;3)建立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具体参见P5:3.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手段)第二章财政收入一、单项选择题1~5A A A C C6~8C B C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BCE3.B[因教材内容不足以对部分内容进行判断,删除该题]4.BCD[参见P13:国有资产收益,其中股息和红利可全称股利]5.BD三、简答题1.简述财政收入的种类答:1)按财政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其他收入2)按财政收入来源经济成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和其他经济成分收入。

财政学概论课后答案

财政学概论课后答案

财政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袁崇坚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txt>财政学习题答案袁崇坚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市场失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没有能够发挥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作用。

经济学界称之为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

2.政府失灵:指政府的行政活动或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3.公共物品:指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4.混合物品:是介于纯粹的公共产品和纯粹的私人产品之间的一个范畴,较为典型的混合产品是具有拥挤性,并在价格上可以排他的公共产品。

5.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

从以上讲,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

6.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要与总供给的平衡,以到达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7.免费搭车: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9.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10.非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填空题1.政府;经济主体2.分配;历史3.财政4.国家5.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三、单项选择题1.b2.a3.c4.b5.b四、多项选择题1.ac2.abde3.ac4.ace5.abcde6.abcde7.abce8.abcd五、简答题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①自然垄断,垄断有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财政学知识点(1)

财政学知识点(1)

财政学知识点(1)名词解释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私人物品: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人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购买性支出:与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交换相关联的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

转移性支出:政府无偿向居民和企业、事业以及其他单位供给财政资金。

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收支两条线”管理:针对原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

核心内容: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提高。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Eg):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Eg>1,财政支出增长速度>GDP 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MGP):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单位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或财政支出增长额占GDP增长额比例。

纳税人:纳税主体,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课税对象:税收客体;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

课税标准:课税依据;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税率: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例。

定额税率:亦称“固定税额”。

按征税对象的数量单位直接规定的征税数额。

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

课税对象数额↑,税率↑。

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

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纳税额的程度,或税收能力被利用的程度。

行政管理支出(一般性支出):用于国家各级政权机关和行政管理机关行使职能所支付的经费。

影响因素: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管理费的使用效率。

——选择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税收中性: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or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北京⼤学经济学院财政学复习题、课后题答案财政学(2019)第⼀章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免费搭车⾏为(西经7章3)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消费或使⽤公共物品的⾏为。

2、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有两类,⼀是⼀致同意规则,⼆是多数票规则。

前者是指⼀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致赞同才能通过的⼀种投票规则;后者是指⼀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赞同才能通过的⼀种投票规则。

3、寻租⾏为(2004)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的⾏为。

寻租⾏为越多,社会经济资源浪费越⼤。

4、政府失灵是指政府的活动或⼲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简述题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

(2008)(2001)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个别需要⽽⾔的,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加总性。

(2)⽆差异性。

(3)代价的⾮对称性。

(4)外部效应性。

(5)社会剩余产品性。

2、简述财政职能的基本内容。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概括为四个⽅⾯:(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职能。

(4)经济发展职能。

3、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效率的主要原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降低成本激励两个⽅⾯。

三、论述题1、请利⽤⽆差异分析⽅法,分析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整个社会可分为两⼤部门,即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市场部门(私⼈部门)。

在社会的经济资源、社会成员的偏好格局、有效需求都既定的情况下,两⼤部门间的资源配置可能存在某种最优组合。

利⽤⽆差异分析⽅法可找到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点:(1)社会⽣产可能性曲线。

它表明的是在某⼀既定的时点上,社会利⽤既定资源所能⽣产出来的私⼈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

(2)社会⽆差异曲线。

每⼀条都代表⼀定的社会效⽤⽔平,每条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福利⽔平相等的私⼈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各种组合。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财政学名词解释和简答答案

第一章总论财政: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价格分配:是由于价值规律作用,从而引起价格背离价值的一种分配。

社会总产品: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年)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社会产品的总和。

公共产品:公共物品是指那种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其消费加以排他的物品;或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物品。

(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外部性:指个人或企业不必完全承担其决策成本或不能充分享有其决策成效。

(市场参与者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

)问答题1如何理解财政的概念,其是如何产生的?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2试述不同历史阶段财政的特点(考虑范围:财政管理水平高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分配形式)奴隶制国家财政: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封建制国家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资本主义国家:①收入:税收、公债和通货膨胀等;②支出:满足国防支出、行政支出、社会支出及基础设施支出等公共需要的支出;③财政分配形式:完全货币化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节俭的财政(收支尽量少);②非生产性财政(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③主张财政收支平衡。

垄断资本主义:①财政成为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份额显著增加;②财政支出不限于非生产性支出,生产性支出有所加强;③主张发行公债和实行赤字政策。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

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

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

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陈共《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陈共《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

人大《财政学》经典试题详细解析第一章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免费搭车: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是通过投票进行决策的一种公共选择程序规则。

投票规则有两类:一致同意规则和多数票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全体投票人一致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规则,但因其实质是一票否决制,故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实施;多数票规则是指一项政策或议案,须经半数以上投票人赞同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规则,有氛围简单多数票规则和比例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往往导致循环投票并且不能反映个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灵。

寻租行为:寻租行为是指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种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或租金的行为。

政府的某些干预形式,如颁发许可证、授权书、批文、特许经营等,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寻租行为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大。

二、简述题: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指向社会提供安全、秩序、公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公共需要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如国防、文教、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为调解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等等。

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

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

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