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合集下载

第2章 公共财政的职能

第2章  公共财政的职能
相适应,财政还应具备监督职能。
2021/10/5
公共财政学
14
2021/10/5
❖2、经济转轨时期的财政职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带有双轨制的特征
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①“三职能论”。即认为财政具备分配、调节、监督三大 职能,其中分配职能是基本职能,调节和监督职能是派生 职能
❖ (1)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包括筹集资金和供应资 金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运用各种收入形式形成集中 性的财政资金,后者主要是指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 的有计划安排运用
能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
2021/10/5
公共财政学
3
第一节 财政职能概述
❖ 一、对财政职能的一般理解
职能是人、事物、机构应有的、内在的作用和功 能
财政职能系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在社会经 济生活中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本质的 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研究财政职能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概括财政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财政职能演变
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
❖ (1)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组织公共物品的供应 ❖ (2)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 (3)市场机制存在不完全性
❖三、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合理划分社会总资源的比例
2021/10/5
公共财政学
24
2、优化政府部门内部资源配置 3、引导非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
❖ (2)财政的调节职能。社会主义财政的调节职能就 是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通过财政收支改变国家、 集体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以影响和调国 民经济运行状况。因此,财政调节职能主要是调节国 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
❖ (3)财政的监督职能。财政监督是国家管理和监督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所有以上选项2. 公共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主要指的是:A.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B. 政府对个人的直接支付C.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D. 政府对其他政府的财政援助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收入的来源?A. 税收B. 债务C. 罚款D. 赠与4. 公共财政政策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通常包括:A. 增加税收B. 减少政府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政府支出5. 公共财政中的“财政赤字”是指:A. 政府收入大于支出C. 政府收入等于支出D. 政府支出等于收入6.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包括以下哪项?A. 政府投资B. 政府补贴C. 累进税制D. 政府贷款7. 公共财政中的“财政盈余”是指:A. 政府收入小于支出B. 政府支出小于收入C. 政府收入等于支出D. 政府支出等于收入8. 公共财政中的“财政平衡”是指:A. 政府收入等于支出B. 政府支出大于收入C. 政府收入小于支出D. 政府支出等于收入9. 公共财政中的“财政赤字融资”通常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 增加税收B. 发行国债C. 减少政府支出D. 增加政府投资10. 公共财政中的“财政分权”主要指的是:A. 政府职能的下放B. 政府收入的下放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及其作用。

2. 描述公共财政中的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的概念,并解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1. 论述公共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

2. 分析当前我国公共财政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共20分)某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决定实施一项减税政策。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讨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D2. D3. C4. D5. B6. C7. B8. A9. B10. D二、简答题答案:1. 公共财政的三大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

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内容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分析了公共财政职能的发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革方向并提出了相关措施,希望对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共财政,职能一、公共财政的职能公共财政的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公共财政这一经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一般来讲,在任何情况下组织收入都是财政最基本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财政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可以把公共财政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1]P.15。

我们知道,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公共财政的实质是市场经济财政[1]P.8,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要支出内容的财政分配模式。

其职能的发挥也是通过收(税收等)和支(购买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等)实现的。

二、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的演变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是随着财政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高度集中到高度分权,再到中央集中与地方适度分权的演变过程。

其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统收统支”阶段(1950~1979年)、“财政包干”阶段(1980~1993年)、“分税制”阶段(1994年至今) [2]P.17。

其中,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阶段对应了我国当时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其财政的职能也是包干一切,远远超过了现代公共财政的作用范围,不但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是直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去,直接参与了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的过程。

由于财政的公共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财政的收入大多都投入了再生产,加上计划经济时代,财政体制在产权边界不清、激励与约束缺乏的统收统支的“大锅饭”形式下运作,财力的可能与需要之间存在的巨大缺口,造成制度性普遍短缺、资源配置低效率,形成长期的财政压力,导致了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普遍欠缺。

财政学2_财政模式与职能

财政学2_财政模式与职能

三 双重财政
市场有效领域 市场失效领域
市场机制作用 企业和个人
计划机制作用 政府和财政 非赢利性活动

西方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
市场有效领域
市场失效领域
市场机制作用 资本所有者政府及其 财政.企业和个人 赢利性活动
计划机制作用
社会经济管理者 政府及其财政
非赢利性活动 提供公共服务
如果A = 0,基尼系数 = 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如果B = 0,基尼系数 = 1,收入绝对不平均。可见 ,事实上基尼系数在零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 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 收入越不平均。 0----------0.2收入高度平均 0.2---------0.3 比较 平均 0.3------0.4 相对合理 0.4------0.5 收入差距较大 0.5以上 收入差距 悬殊
洛伦茨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 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 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 配越不平均。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 ;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 面积,则基尼系数=A/(A+B) 如果A = 0,基尼系数 = 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 果B = 0,基尼系数 = 1,收入绝对不平均。可见,事 实上基尼系数在零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 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 收入越不 平均。
仅要确保财政与企业之间分配关系的正常.稳定和
调节手段: :1、社会供应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通过制度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 作用机制。例如累进税制、失业救济金制 度。 3、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 4、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 。

西南大学14秋《公共财政学》1-5次的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4秋《公共财政学》1-5次的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一、(1)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自由市场机制运行的无法配置资源的这种状况称之为市场失灵,其表现:公共物品失灵;外部性失灵;垄断性失灵;风险和不确定性;收入分配失灵;宏观经济的失衡。

(2)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方面?公共财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职能:A: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应为全社会提供公关物品和公共服务,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矫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B: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C:财政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3)政府对负的外部效应采取矫正性税收的做法。

矫正性的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4)政府对正的外部效应采取财政补贴的做法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其操作方法是:对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按照该种物品或服务的外部边际效益的大小发放财政补贴,以此将补贴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相一致的水平,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所以,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与外部边际效益相等。

(5)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均衡,它被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

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

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

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

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均衡的偏离度最小。

公共财政概要与财政学理论

公共财政概要与财政学理论

澳大利亚 奥地利 加拿大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爱尔兰 日本 新西兰 挪威 瑞典 瑞士 英国 美国 比利时 荷兰 西班牙 总平均 中国
1870 18.3 10.5
12.6 10.0 13.7
8.8
5.9 5.7 16.5 9.4 7.3 9.1 9.1
10.7
表 政府总支出占 GDP 的比重(1870-1996)(%)
1913
1920
1937
1960
1980
1990
16.5
19.3
14.8
21.2
34.1
34.9
17.0
14.7
20.6
35.7
48.1
38.6
16.7
25.0
28.6
38.8
46.0
17.0
27.6
29.0
34.6
46.1
49.8
14.8
25.0
34.1
32.4
47.9
45.1
17.1
30.1
31.1
公共财政概 要和财政学
二、政府的作用
2、机械论 • 政府不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相反,它是个人
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而人为创立的东西。 • 最小政府。使社会成员免遭人身侵犯。 • 政府干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
公共财政概 要和财政学
“机械论”举例 • 美国政治家Henry Clay(1829): “政府是一个信托机构,
而政府官员则是受托人;信托机构和受托人都是为了 人民的利益而设立的。
• 哲学家Thomas Hobbes (1651),政府必须独家行使 强制权力,否则将出现无政府状态。
• Adam Smith (1776)《国富论》,政府应保护‘社会免 遭其他独立社会的暴力和侵犯’,“尽可能使社会的每 一个成员免受社会中的其他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欺侮和 压迫”

论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论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论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内容摘要:本文从我国近几年财政政策发展的角度探究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及其原因和现实意义,并阐述了公共财政的职能在我国市场经济转轨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职能财政政策作者:武正厚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地与世界经济接轨,在波荡起伏的世界经济浪潮中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经过各种各样的经济危机考验,其中财政发挥了积极作用,弥补了市场的缺陷,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近几年我国财政政策的实施和成就中我们了解到从2005年起,我国连续实施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式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

2005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2006年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决定。

所谓稳健财政政策,就是中性财政政策,指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既不扩张也不收缩的情形,是介于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在经济总量基本平衡、物价比较稳定、结构性问题相对突出情况下,实行的一种财政政策。

从近年来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践看,稳健财政政策是相对于我国过去实行的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而言的,财政部门落实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控制赤字,反映了财政政策“松紧适度”的增量平衡取向,主要措施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

调整结构,反映了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控”的结构优化取向,这轮宏观调控呈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要防止通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避免通缩的阴影卷土重来;既要间接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控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推进改革,反映了财政政策促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的取向,就是要转变以往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通过财政自身的改革以及有利于改革的财政收支安排,实现推进整体改革的目的。

增收节支是指财政部门要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同时要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的过快增长,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职能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职能
5.政府补贴。主要是用来矫正正外部性,着眼于边际私 人收益的调整。
一、资源配置职能 (二)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 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 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 4.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 收入分配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 个人等多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割,以及由此形成的收入流量的分 配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四、财政职能的总体考察
矛盾性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的矛盾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侧重于“削高补低”区别对待的再 分配效应,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则侧重于公共性、基础性、 规模性的公共产品供给。
2.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矛盾
财政资源配置的顺周期需求与财政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 的逆周期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否可分割 竞争性 排他性
公共品 不可分割 不具有 不具有
私人品 可分割 具有 具有
• 2.公共产品的分类 • (1)纯公共品与准公共产品 • 按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有无和程度差异,可以划分为
纯公共品
准公共品
公共资源 俱乐部产品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
• 公共资源:具备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森林、空气、江河湖海等都是公共资源的例子
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 一、市场有效性 (一)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 作用,通过价格机制,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上相互发生作用, 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实现了最 优资源配置效率。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

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 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

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

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财政学》复习题

山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作业题第一专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及职能1、公共财政的概念及职能。

财政的概念: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与发展的目标。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政府,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价值),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权力,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以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

财政的职能:优化资源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一条渠道,政府也是资源配置的一条渠道,因而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维护市场统一。

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必须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促进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公平≠平等,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健全财政: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第二,以人为本,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支出。

第三,调节国家、企业和居民的关系。

第四,调节中央、地方的关系。

2、市场失灵及表现。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经济存在着的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的。

具体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因素以及经济运行结果被认为不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是:(1)市场无法消除外部效应(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3)市场无法消除垄断(4)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不对称(5)市场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6)市场不能解决经济波动。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必须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以克服和矫正市场的不足。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一、私人物品: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政府通过无偿征税提供公共物品财政分配目的:弥补市场缺陷分配主体:政府部门公共企业部门分配对象:剩余产品二、市场失灵: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问题混合产品和外溢性问题市场的不完全信息的不完全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失衡偏好不合理分配不公平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市场失灵领域几个方面:提供司法制度商品与服务行政管理调节经济运行管理金融市场调节收入分配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的困惑公关经济政策的失效政府行为职能作用失效政府与市场的分工:资源配置作用范围作用层次(宏观微观) 公共与效率准则的实现(政府致力于公平,市场于效率)三、公共财政的职能:资源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资源配置职能含义:通过各种财政手段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配,直接或间接引导资源流量、流向,从而引起资源最优分配的功能. 内容:涉及社会总资源的划分比例(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较合理,则政府分配资源的份额也就比较合理)涉及政府内部资源配置(提高政府部门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在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尤其是财政投资结构)涉及非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运用间接方式如税收、补贴) 手段:支出和税收分配职能含义: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节收入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认分配状态的功能。

手段:制定公平的财富制度合理运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通过转移支付对低收入者进行补贴对低收入者能够获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或进行补贴经济稳定含义:以财政政策为手段,以保持高就业率、合理程度的物价稳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功能。

手段:既定的预算杠杆影响总需求预算政策上的变化影响总需求财政制度的内在适应性影响总需求(收入和支出水平对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适应性)四、公共支出:1按用途分: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国债利息支出其他2按经济性质: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商品或劳务流通资源配置,挤出效应,拉动效用)转移性支出(实质在国民收入分配基础上再次分配,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西方关于公增摸增长:1,瓦格纳:政府扩张法则2,皮考克和魏斯曼:公共收入增长引致3,马斯格雷夫:公支增长发展模型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模型公共支出结构:1,正确界定支出范围2,优化公共支出结构:保证国家实现基本职能需要确保社会实现公共性开支需要(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重视基础产业领域投资(工业社会公共建设基础,农业)支持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当资源量一定时,要完成某个项目在多种方案中,根据一定方法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后选择方案.费用最低选择法公共劳务定价法五、科教文卫支出性质:静:属于非生产性支出,不能对当年物质生产发挥作用动:具有部分生产性支出性质,提高劳动者素质,技术革新,生产率提高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所占比例会增高分析发展科教文卫管理:明确指出范围,完善财务制度,改革财务管理方式,推行定额管理改进资金分配方式,多方式发展,筹集资金六、政府投资:政府为实现职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投入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的行为和过程.特点:微观上可以是不赢利和低利项目,资金来源无常,可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可投资于具有外溢性的项目,具有开发性和战略性原则:弥补市场失效原则,维持市场配置功能,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原则领域:(竞争性,基础性,公益性)1,社会公共性公益性领域2,基础性投资领域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所占比例不同原因: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制影响基础产业:含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特点: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割性(公用物品)属于资本密集性产业,需大量资本投入,徐政府强烈支持政府农业投资:国情(扯),发展与农业紧密联系(扯),对中国长远发展有重要性,必须切实强化政府对农业支持与保护,把农业摆在宏观调控首位手段:财政的农业政策重点:支持风险大,对农业有保护性示范性的项目,不同政府级投资有所侧重七、社会保障类型:社会保障型,国家福利性,个人储蓄型,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金的筹集与支出:现收现付式,基金式,部分基金式财政补贴: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在一定时期给予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无偿资金补助。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财政的主体是()。

A. 企业B. 政府C. 个人D. 非政府组织答案:B2. 公共财政的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环境保护答案:D3. 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是()。

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稳定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4. 公共财政的支出主要用于()。

A. 教育B. 国防C. 社会保障D. 所有上述领域答案:D5. 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企业利润D. 所有上述来源答案:D6.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不包括()。

A. 经常性支出B. 资本性支出C. 转移性支出D. 非经常性支出答案:D7. 公共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社会福利C. 财政平衡D. 所有上述目标答案:D8. 公共财政管理的核心是()。

A. 预算管理B. 财务管理C. 审计监督D. 所有上述管理答案:A9. 公共财政的预算编制原则包括()。

A. 真实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完整性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10. 公共财政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 及时性原则B. 准确性原则C. 合法性原则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公共财政收入的来源包括()。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企业利润D. 罚款答案:ABC2. 公共财政支出的分类包括()。

A. 经常性支出B. 资本性支出C. 转移性支出D. 非经常性支出答案:ABC3. 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包括()。

A. 调节收入分配B. 促进经济增长C. 维护社会稳定D.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答案:ABC4. 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

A. 预算管理B. 财务管理C. 审计监督D. 政策制定答案:ABC5. 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包括()。

A. 真实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完整性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公共财政的主体是个人。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财政学考题及答案

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在最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即最优的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效率相对应的,市场配置有效的实现需要完全自由竞争、无外部性、信息完全对称等条件为前提,而现实中不具备这些条件.市场机制存在的这种缺陷导致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垄断规模效应、先发优势—>垄断地位—>太高物价超额利润、资源配置不足、社会总福利下降、信息不对称或不充分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效率和公平,收入差距过大产生社会问题,影响效率、经济波动价格波动与生产周期的不匹配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等.3、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十八届三种全会中的定位,第一,优化资源配置;第二,维护市场统一;第三,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资源配置,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乃至社会总产品的配置.政府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财政预算制度、公共工程、直接投资、税收优惠补贴、公共财政规模收入分配,即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结果进行纠正,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税收调节、财政转移支付、明确市场和财政对社会收入分配的界限经济稳定和发展,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目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税收补贴投资的调节,对公共需求、特定发展的支出4、正、负外部性各指什么外部性即外部效应,是指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正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负外部性,一项市场活动对他人或公共利益有减损,而实施者不必为此承担代价.5、公共选择下的政治均衡是如何实现的公共选择理论,是使用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方法,研究公共决策问题.指人们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以及相应的税收分摊.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公共选择经过立宪、立法或议会、行政与司法三个阶段来实现这种均衡.立宪阶段,决定公共物品的决定规则,即按照什么原则吧社会成员的偏好加总起来、确定公共物品量,什么原则确定各阶层负担的税收.立法阶段,在规则范围内展开集体活动,形成集体决议.行政司法阶段,按照集体决议,由政府机构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完成税收分摊.6、简述两种不同类型公共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或称耗尽性支出,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公共工程、劳务的方式占用和消耗社会资源,包括政府各部门的各种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指政府自身并不消耗社会资源,而是将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间转移再分配.购买性支出产生资源配置的作用,转移性支出产生收入分配的作用.购买性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政府对商品\劳务扥的购买使这类社会资源流入公共部门,一位私人部门无法使用这些资源,公共部分的购买性支出替代或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转移性支出并不减少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只是在社会成员间加以调节,更好的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7、分析推升公共支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瓦格纳从经验中总结,随着人均收入的人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发展,要求保证形式这些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司法制度和执法部门;人口增长和生活密度提高,导致外部性的拥挤,要求公共部门加以干预和管理.人们收入的提高,对教育、娱乐、文化、健康的各方面的公共物品需求增加,而这种需求的增长比国民收入的增长更快.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的活动也增加了,一些新行业要求大规模的投资,这类投资是私人部门不远或不能实现的.8、简述转移支付的分类及特征转移支付,指政府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政府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1税收返还,主要的转移支付形式,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名义上有中央财政收入,实际上返给地方财政.2财力性转移支付,为弥补财政实力薄弱地区的财力缺口,中央财政安排给地方财政的补助.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中结算财力补助.3专项转移支付,中央财政为实现特定的宏观政策、行业发展战略设立补助资金,重点用于相关公共服务,地方财政需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9、试述公共预算的分类及制定程序公共预算,经立法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政府级别不同,分中央公共预算,地方公共预算.预算编制程序不同,分临时预算、正式预算、追加预算预算内容不同,经费预算、公共投资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等编制形式不同,分单式预算、复式预算.预算作用时间不同,分年度预算、中长期预算.收支管理范围不同,总预算、单位预算.制定程序:确定预算项目的目标,编排实现预算目标的方案,按照预算方案进行预算安排.10、中国政府复式预算的构成分哪些部分复式预算是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应的预算形式,反应预算资金的流动、流量,资金的性质和收支结构.我国主要分经常预算、资本预算、专项资金预算.经常预算,反应税收收入和政府一般活动的经常费用支出,采用政府会计账户收支对照.资本预算,反应债务收支、公共投资,采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计算.专项资金预算,反应各项专项资金的筹集和使用.11、政府收入可以包含哪几种形式广义的政府收入是指各级政府所支配的全部资金,其范围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狭义的政府收入仅指国家预算内收入.高培勇讲,政府收入包括财政收入税、费,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企业的部分利润四个部分.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企业运营收入、国有财产收入、行政司法收入、事业收入、外事服务收入、捐赠收入12、简述税收的三性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依靠国家的政治权利强制征收,而非自愿缴纳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进行任何补偿固定性,国家在征税前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了征税对象、征税比例,不经批准不能随意改变.13、简述税种的分类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分所得课税、商品课税、财产课税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直接税、间接税.按课税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价内税、价外税.隶属关系,分中央税、地方税.五大类,28个税种.1)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2)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资源税,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4)财产税,包括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契税、车船使用税5)行为税,包括印花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14、简述税收中性和税收效率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应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效率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即较少的征收费用、便利的征收方法;二是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有效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15、简述税收与国民经济的循环运动三部门的国民经济,包括居民、政府和企业.政府经济职能通过税收与政府支出来实现,并与家庭、企业发生经济联系.税收从家庭部门分得收入,由在产品市场上消费生产的产品.画图税收对生产进行资源调配、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消费进行资源调整,对积累进行再分配.国民经济循环分为生产、分配、使用、积累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税收安排.16、公债与税费收入相比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公债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凭借公信力和政权稳定性、财政收入的持续性,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格式化债权凭证.税收产生的较早,而公债出现的较晚.公债是国家信用、购买人自愿的,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公债是有偿的,税收是无偿的.公债是财政预支,而税收是真正的收入与税收相比,两者都是国家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税收是国家满足财政支出的主要来源,而公债则是一种补充.17、简述中国现行政府间财政关系构成政府间财政关系是指在财政体制上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它具体规定了各级政府筹集资金、支配使用资金的权力、范围和责任,使各级政府在财政管理上有责有权.一是收入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中的财政收入划分;二是支出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中的事权划分,支出关系的原则是“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三是转移支付的关系,涉及到上下级政府之间财力的集中、补助和转移等.18、什么是积极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控制财政收支规模的指导原则、相应措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增加财政支出为主的扩张性政策,以增发国债为主要措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引导扶持产业升级,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没有实现减税政策、而是加强税收征管、适度提高税收占GDP比重,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收入用于更多公共需求.19、财政风险主要是指什么财政主体不适当的财政活动,给进一步的财政活动、社会经济带来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外部不确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导致财政资金遭受损失和财政运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包括内生性、外生性财政风险.原因如收入来源不稳定,可调控财力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公共投资的风险,预算赤字长期化、增长快,国债管理不合理,官员的道德风险等等.20、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有何关系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只是资金在部门间的转移,不会扩大货币供应量,财政赤字只是以替代方式嵌入总需求,不会增加总需求,因而赤字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胀.但当政府举债,并在银行体系形成额外的信用扩张,增加M2的货币供应.当政府举债,推动利率上升,央行为维持利率稳定,通过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最终将导致通胀.当有的国家国债过于庞大, 或者无法通过发行国债为赤字融资,政府可能直接增加货币发行、或向央行借款,结果也会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按照费舍尔的货币公式p=kM/Y,当货币流动速度相对稳定时,货币供应增加,价格就会上升,产生通货膨胀.二、论述题1、论述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为加强中央政府对税收的控制,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地方征税积极性,调节地区间分配格局,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将税种划分为中央固定税、地方固定税、中央地方共享税.根据事权确定相应的财政支出范围.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财政改革包括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1)按照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按效率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关系,按分支只是、收益范围和法制原则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通过立法、而不是行政干预,建立政府间权责关系的准则.2)科学划分政府间税种并积极推进税费改革,完善和规范财政收入体制.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改革现行收费管理制度,聪哥本上遏制乱收费,理顺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3)建立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首先进一步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中国“十三五”期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明确政府改革职能转变、合理定位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层级的扁平化和“大部制”取向下的整合与精简化,建立“扁平化”的财政层级框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县三级事权和支出责任,改进转移支付制度,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的原则,配之以中央、省两级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与必要合理的横向转移支付,建立内洽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权与事权相顺应、财力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税制改革;同时强化绩效导向.2、为什么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称之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机制,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民营部门按照价格机制提供,只能交由公共部门提供.政府经济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财政支出的规模.公平和效率是任何时期公共物品供给机制都应坚持的两大原则.公共产品供应的公平与效率,也体现在税收的公平与效率.税收公平包括普遍征税、平等征税,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依法纳税,征税的比例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体现受益者纳税、能力高多纳税的特点.征税效率应体现征税过程的效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提高.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阻碍了经济发展,公平是没有意义的.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失去公平,会挫伤个人的积极性,甚至引致社会矛盾,影响长远的发展,从而无效率可言.所以公共物品的提供,要兼顾公平与效率.3、预算改革涵盖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指出背后的难点98年开始的预算改革,主要是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当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不彻底,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资产管理和预算编制管理脱节.背后主要是官员的认识模糊、畏难情绪,地方试点不规范,配套措施落实不到位.当前预算制度在当下中国最亟待解决的是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政府收入中,基金性收入、国有资本收入、社保费收入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预算改革使将所有政府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不能存在有利于预算之外的政府收支.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第一,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制度.第二,将新预算法落到实处,实施细则见面,绩效管理由点到面.第三,要依托于现代税收制,增加税收负担的公开透明,逐步增加税收负担分配上的公平正义难点有,1税收收入结构是畸形的,间接税比例过大,政府收支与个人的关系模糊、难以界定.2个人对预算缺乏直接感受,就不怎么关注.3历史发展原因,当前政府支出中关系民生福利的占比偏低,民众对预算的关注不大.4历史上,自家财办自家事,和自己没关系5历史上,缴税是企业的事,与新时代不相匹配.6此外,另外三张预算本的受益者缺乏公开透明的意愿.4、如何控制公共支出无序、过快增长财政支出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相对稳定.影响和控制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1)宏观因素经济型因素,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要求不同,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会影响个人、企业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因而财政支出的增长收到财政收入增长的可能性制约.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效率、政府干预的政策相应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但政治决策程序收到公共选择的制约,立宪、立法、行政和司法都来自公共选择的影响,进而控制公共支出.社会因素,就业、医疗、城镇化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进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2)微观因素政体内在机制和公共选择,要求财政支出在微观上额高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首付、政府采购制度等一些列财政改革,就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控制财政支出规模.5、中国公共投资领域的短板在何处有哪些新的举措正在补短板对于竞争性市场投资领域,应尽可能优化市场环境,按照市场规律,清理僵尸企业,为投资不足的领域腾出更多资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客观存在,公共投资仍存在巨大需求.为防止杠杆率和金融风险过度上升,公共投资的原则是不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找准公共投资领域中的短板,精准投资.根据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的方向补民生短板我国从传统消费品向服务消费转变的趋势将日趋明显.旅游、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是我国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这类产品的供给相对短缺,并且质量不高,迫切需要通过增加投资来增加供给和提升质量.不过,这类产品呈现准公共产品的特征,在供给主体的确定和提供方式的选择上,仍然需要精巧的设计,避免低端重复和无效投资.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补科技创新短板我国核心关键技术仍存在短板,需要坚定不移支持战略新兴产业,补上科技创新短板.通过奖励、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关键技术研发,培育长期投资动能.根据经济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计划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我国仍然处于经济空间调整和城市化大发展的时期,需要建设的重大项目仍然有很多,优先安排农林水利建设、交通通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物资储备建设等关系长远国计民生的项目.根据绿色发展理念补绿色经济短板增加绿色经济指标,将绿色环保的外部性内在化,引入资源税、污染税,碳排放权、绿色金融债等机制,培育发展绿色经济.优化有效投资的空间布局,补区域经济短板我国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经济结构调整不同步,投资增速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下半年扩大有效投资应结合城乡经济发展、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阶段和实际需要,优化投资空间布局.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乡村振兴计划等.补短板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1)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新动能培育方面,着眼于受制于人的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市场和制度优势,形成创新成果和不团推出和持续转化应用.2)现代服务业和民生继续领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质量不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提升服务业质量和效率.一行一页、一城一地,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3)在实体经济有效投资领域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4)着力精准脱贫方面补短板,5)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补短板6)在优化营商环境等制度供给方面.6、试评价中国政府收入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政府收入包括四个部分,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保费收入、国有资本收入中国政府收入占比较高40%以上,具有制度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好的实现宏观经济调节.政府再分配和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较强.不足1)结构不合理,税收收入中间接税占比70%较高,税收都可通过税负转嫁来影响物价,而人们对政府收支的感知很弱.来自政府性基金的收入比例太高,特别是土地出让金占比过大,具有不稳定和“土地财政”的各种财政隐患、经济发展弊病.2)政府收入调节作用有限,收入负担不够均匀、不够透明.直接税的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有限,大量税源游离于征收范围之外,而间接税过造成实际的累退税,与累进税的公平原则不一致.3)广义宏观税负分布看,部分人群商品承担了过重税负,影响政府调控手段的选择,例如房地产市场上的广义税负很重.4)政府服务有优化空间,随着信息化进程加快,税收收入混库问题容易解决,国地税分社导致纳税人面对两套税务系统,增加缴税成本.多部门征管,不利于征管的规模效应.5)一般预算收入外的政府收支还不够公开透明规范.7、营改增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需要注意哪些现实问题。

3公共财政的职能

3公共财政的职能
(4)政府的扩张
23
课后作业
1. 复习教材第3章PP61-87的内容
2. 收集一个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其中的原因 3. 尽快开始期中读书心得的阅读与写作,先形成
写作提纲
24
之前没有出台新的法案,遗产税于2011年恢复征收。这也造成了
2010年的美国遗产税被开了“天窗”,即在这一年去世的富人后代 不需要缴税
2011年,美国缴纳遗产税的起点提高到个人为500万美元,夫妻为
1000万美元,税率降低至35%
3
政府的三项职能: 亚当· 斯密(Adam Smith)
(1)保护社Βιβλιοθήκη 免受外敌侵犯20政党的竞选立场
选 民 数 量
激进派
M
N
保守派
21
分析其中的原因: 如图,我们假定选民的偏好由激进派向保守派排列,我们还假定 选民的分布服从正态分析
其中M为中间选民,这意味着比她的偏好激进(左边)的选民与比
她的偏好保守(右边)的选民各占50%
N为某个偏好比M要保守的选民
现在假定民主党候选人采取的竞选立场是选民M的偏好,而共和党
5
一、公共财政职能的理论界定
财政职能的界定: (1)配置:政府采取直接配置资源的方法,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非效 率问题(如公共物品、外部性等) (2)分配:政府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实现公 平正义目标 (3)稳定: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社会经济 稳定发展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12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Theory of Public Choice) 是一门介于 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 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丹尼斯· 缪勒: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的经济 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 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一致,包括:国家理论,投 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

财政学-简答题培训资料

财政学-简答题培训资料

财政学-简答题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即资源配置。

因为资源配置是社会再生产始终面临的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理解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的经济关系,也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2.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3.怎么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问题1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就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20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掌握充分的信息,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财政学简答题(知识要点)

财政学简答题(知识要点)

财政学简答题(知识要点)1、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即资源配置。

因为资源配置是社会再生产始终面临的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决定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效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都必须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对资源作出选择,必须回答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所以,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理解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的经济关系,也要研究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方向.1.生产什么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这就涉及到了资源应该如何配置的问题。

2.为谁生产?这就涉及到了分配问题,即产品如何分配的问题3.怎么生产?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解决问题1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即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即产出;二是从增长角度看,就是技术进步对于产出或效率提高作用问题。

2、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市场机制造成资源的配置失当。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配置效率是以完全自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而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里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一个行业被一个企业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掌握充分的信息,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4)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可能自发地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经济波动。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财政学4财政职能

财政学4财政职能

第二节 收入分配职能
一、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及相关


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对国民收入及财富分配产 生影响,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目标。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1.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2.调节企业 之间的收入分配 3.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4.调节居民的个人 收入分配。 三、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手段 1.税收。2.转移支付。3.购买性支出。4.各种 收入政策。
案例
财政助力社会保障(观看视频)
思考与讨论——
你觉得财政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能起多
大作用? 财政在实现公平与效率方面,主要是对公平 影响大还是对效率影响大?
思 考
涨工资要上头领导重视,下面职工积极配合。以公 交集团为例,公司董事长已将提高职工收入提上议 事日程,对职工而言,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行车 安全搞上去了,服务工作到位了,工资上涨 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更多代表对工资上涨的信心 来自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强企业 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和支付机制。”代表们认为,完善的工资增长机制 将是收入稳步递增的关键。代表们同时认为,缩小 地区、行业之间的分配差距将会是建立合理工资机 制的重要一 环。 程水根代表认为,针对职工工资,必须建立起 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职工工资必须与企业效益成 正比,这就要求建 立起强有力的监督机构和监督
案例、贫富差距与财政职能
据媒体报道,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
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 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 显示,城市居民收入最低的1/5人口只拥有全部收入的2.75%, 仅为收入最高的1/5人口拥有收入的4.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官员说,如加上福利,电力、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 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5-10倍。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 职工的月工资不到6000元,但加上奖金、住房公积金及各种补 贴后,其年薪可达到15万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 西安市一家烟草公司配送中心一名职员每年基本维持将近 60000元的收入——这包括基本工资9600元,效益工资约36000 元,通讯、交通、菜篮子等各种补贴约4800元,公积金存款约 10000元。这还不包括当年的年终奖金。而从农村到城市打工 的民工有的一个月只有400、500元收入,而且劳动条件极其艰 苦,劳动强度很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的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答:公共财政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财政,实质就是市场经济财政。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的要义:并不在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表明的“市场失效”这一逻辑的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

公共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使之增长发展的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下面对职能进行具体阐述:
一、资源配置职能:
广义: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生产要素的配置。

即,政府主要通过税收等形式形成财政收入,动员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优化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P=MC),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1.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表示;
2.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
3.财政在资源配置在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下面具体展开来说:)
3-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
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
3-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3-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3-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税收的确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税收征管,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二、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每位社会成员的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实现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

初次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资本与生产要素的大小,对社会财富进行初次分配。

以效率为导向,但易造成社会成员间财富悬殊过大。

再次分配:政府对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进行再分配调节,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收入分配职能主要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来实现。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社会公平两个层次。

经济公平是市场的内在要求,强调的是要素投入、要素收入相对称。

它是在平等竞争环境下,由等价交换实现的。

例: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体现了效率原则。

社会公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

过分悬殊易引发社会公平问题,而社会公平是指将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确定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与手段。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与手段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原则上财政分配不能越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责。

2.规范工资制度。

(1)这里指的是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

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暗补,提高工资透明度。

(2)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

(3)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

例: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形成的级差收入。

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三、通过调控经济,达到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的职能:
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重含义。

经济发展: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失业、文盲、疾病、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构建和谐社会。

财政调控经济的机制手段主要有:
1.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
当总需求>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抵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

当总需求<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

当总需求=总供给时,但结构性矛盾突出,趋向于中性财政政策。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例: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有这种作用。

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

当然这种自动稳定机制有多大的作用尚且存疑,更何况类似在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那些非生产性社会的公共需要,例: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安宁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加快文教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避免出现“有增长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

四、监督管理职能:
在财政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的各项职能中都隐含了监督管理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决策的分散性、市场竞争的自发性、排他性,都需要财政的监督管理,以规范财经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保证政令统一,维护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更需要强化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