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管瘤超声表现

合集下载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超声检查考虑淋巴瘤可能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之一检查时如果先发现典型淋巴结转移瘤检查时如果先发现典型淋巴结转移瘤应积极寻找原发灶应积极寻找原发灶声像图表现声像图表现淋巴结肿大周边包膜不清晰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 超声表现
.
3
分布:
浅表:主要分布于人体头颈部、腋下、 腹股沟及其他浅表部位。
深部:腹腔及腹膜后(肠系膜、腹主:
① 大小;② 边界;③ 形态;④ 淋巴结门; ⑤ 回声;⑥ CDFI;⑦ 淋巴结内钙化和 液化情况;⑧ 是否融合以及与周边组织 的关系
.
5
超声表现
形态:呈偏长椭圆形,包膜 清晰,表面光滑
.
28
典型血流改变( CDFI ):淋巴结内血流信 号丰富,红、蓝色血流信号充满整个淋巴结。 CDE检查可见门部血管呈粗大主干状,从主 干血管发出许多分支伸向髓质和皮质,分布 于整个淋巴结。受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影响, 少数血供可以表现为稀少甚至无血供
.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渐 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分为两类,即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 奇金淋巴瘤HD,我国以NHL多见。
.
27
声像图表现
形态:淋巴结显著增大。呈类圆形和圆形。 多数为多发,可以局限在一个解剖部位,也 可以在多个解剖部位同时发生肿大淋巴结。
回声:皮质所占比例增大,髓质回声消失或 者成细线状。门位明显偏心或者消失,特征 性回声改变为淋巴结内回声近似无回声的极 低回声。(此种病理改变基础为单一成分肿 瘤细胞克隆性增生,浸润所致,成分过于单 一,声阻抗过于均一所致)

超声高手进阶:9个病例学会诊断淋巴瘤

超声高手进阶:9个病例学会诊断淋巴瘤

超声高手进阶:9个病例学会诊断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组织学上,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

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存在差异,临床表现各异。

淋巴瘤的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结内淋巴瘤),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结外淋巴瘤)。

超声表现结内淋巴瘤(较为多见)•部位:易发生于颈部、锁骨上及腋窝、腹股沟区。

•数量:以多区域多个淋巴结肿大多见,单个淋巴结肿大少见。

•形态及回声:受累淋巴结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饱满,可单个,可融合。

髓质消失或变形移位,皮质不均匀增宽,增益较低时,可为无回声(类似囊状回声)。

实质回声亦可为网格状回声或分隔状回声。

淋巴门受压,偏心改变。

CDFI 多可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信号可充满整个淋巴结,血供以门型、爪型多见。

结外淋巴瘤•常见部位:脾脏较为多见,其次是肝脏,胃肠道,乳腺甲状腺等。

•胃肠道淋巴瘤多可见假肾征,淋巴瘤侵蚀管壁处回声极低。

•肝脾内淋巴瘤,可在靶器官内见片状低回声区,且边界不清,伴有肝脾肿大。

鉴别诊断本病鉴别诊断常需与反应性淋巴结、淋巴结核以及转移性淋巴结等鉴别。

1.反应性和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大,形态规则,多呈椭圆形,纵横比(L/T)≥2,淋巴结内皮髓质均匀性增长,多数结构清晰,淋巴门居中,淋巴结无融合现象,CDFI 显示血流走向规则,分布均匀,多成水草状和规则树枝状。

2.淋巴结核:声像图表现与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相似。

特征性表现为:淋巴结内可出现钙化,当发生干酪样坏死时可出现淋巴结内液化,亦可破溃与外界相通,形成窦道、瘘管,且淋巴结核容易出现淋巴结融合现象,CDFI:淋巴结内血流稀少鉴别价值较大。

3.淋巴转移瘤淋巴结增大极为明显,淋巴髓质消失的表现也远远较淋巴瘤为多,淋巴皮质较淋巴瘤增宽明显,更多见淋巴门的偏离中心现象。

超声诊断2例恶性淋巴瘤

超声诊断2例恶性淋巴瘤
呈 弥漫性 片状 低 回声 区或类 圆形无 回声 区 。
考虑恶性肿瘤。纵隔肿物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诊 断为 B淋 巴母细 胞淋 巴瘤 。
2 讨 论
淋 巴瘤 是 原 发 于 淋 巴结 或 淋 巴组 织 的恶 性 肿 瘤 , 我 国发 病率 有逐年 上 升趋势 , 在 占所 有 恶性肿瘤 死 亡率 的第 1 —1 。弥 漫大 B细 胞 淋 巴瘤 和 B 1 3位
查见一 巨大 肿物 突 出于 右 侧上 腹 部 , 周 围组 织 器 与 官分 界欠 清 , 动度 差 , 分结 肠及 十二 肠粘 连于 肿 活 部
巴瘤 的认 识 和诊 断水 平 有 了很 大提 高 , 超声 作 为 首 选 检查 手段 , 而且 可 以引 导穿 刺 细胞 学 检查 和组 织
活检 , 简便无创 , 费用低廉 , 具有很大优势。 超 声 检查 淋 巴瘤 声 像 图表 现 多样 , 霍奇 金 淋 巴 瘤主要表现为表 浅淋 巴结肿大, 非霍 奇金淋 巴瘤 除
治疗 。
参考文献 :
[] 1苄锦 国, 董戴玉 , 任玉梅 . 非霍 奇金淋 巴瘤 17例误诊分析 [ ]I 2 J. 临 床误诊误治 ,0 1 1( )15 20 ,42 :1 .
淋巴母细胞淋 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 巴瘤 , B淋 巴母 细胞淋 巴瘤更 为少见。非霍奇金 淋 巴瘤误诊率极 高, 可达 8 %_ , 病 多 发 生 于 表 浅 淋 巴结 、 隔 、 0 1该 j 纵 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 、 以及腹部器官, 以往诊断手段 主要 是 c T和 淋 巴管 造 影 , 确诊 主要 依 据 手 术 切 除 或穿 刺病理 检查 _ , 2 随着超 声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 淋 J 对
患者 女 ,5岁 , 4 因发 现 右上 腹 肿 物伴 间 断性 腹 胀 3个 月 , 重一周 于 2 1 加 00年 1 月 入 院 。查 体 : 1 腹

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经验交流■经胸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分析杨瑞静李菁华史翔宙闵斌英杨一林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检查在纵隔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观察肿块位置、内部回声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分析超声对纵隔淋巴瘤的诊断效能。

结果55例纵隔淋巴瘤患者声像图特征均表现为前上纵隔实性包块,47例包块内部可见结节状低回声和/或网状稍强回声,43例肿块周围或全身其他部位可见淋巴结肿大。

超声诊断纵隔淋巴瘤的敏感性为85.45%,特异性为83.72%,约登指数为0.79;不同医师间诊断一致率为80.61%,K〇p p a值为0.612。

结论纵隔淋巴瘤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经胸超声可作为诊断纵隔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超声检查;纵隔肿瘤;淋巴瘤[中图法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Clinical value of transthoracic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ofmediastinal lymphomaYANG Ruijing,LI Jinghua,SHI Xiangzhou,MIN Binying,YANG Yili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Diagnosis,Tangdu Hospital,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X i5an71003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nsthorac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Methods The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lymphoma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 location of lesions,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echo and the peripheral lymph nodes were observed.The accuracy of ultrasound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sonographic featuresof 55 case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 were solid mass of anterior superior mediastinum,47 cases showed mass with internal hypoechoic nodules and/or reticular stronger e ch o,43 cases had enlarged lymph nodes around mass or other parts of the body.The sensitivity of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 was 85.45%,the specificity was 83.72% and the Youden index was0.79.The consistent rate from different operators was 80.61% and the Kappa value was 0.612.Conclusion The ultrasonic manifestation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 ha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an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in the diagnosis of mediastinal lymphoma.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Mediastinal tumor;Lymphadenoma淋巴瘤是前纵隔肿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恶性度高,治疗 方法与其他恶性胸腺肿瘤不同,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1]。

成人纵隔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

成人纵隔淋巴管瘤7例诊疗体会

留物 形 成 的 。儿 童 、 少 年 和 年 轻 人 位 于 青 淋 巴管 瘤 是 一 种 见 的淋 巴 管 畸形 , 颈 部 或 前 纵 隔 的 淋 巴 管 瘤 因 为 有 组 织 成 分 , 以 可 视 为 先 天 性 ; 老 年 人 位 于 后 所 而
将 射 频 消 蚀 应 用 于 口腔 淋 巴 管 瘤 。射 频
1 F u L, ry GJ, ob a lJ Ber C ly TV , ta . oa i e 1 Th rcc
l mph n ima lmp a ge ts s lmp a g o y a go s,y h n i ca i ,y h n i —
实患者 7例 , 总结报 告如 下 , 对 其相 现 并
肿 瘤 的 07 ~ .% 。 目前 , 隔 淋 .% 45 纵
纵隔或 中等纵隔的淋 巴管瘤 , 为囊肿 内 纯粹为液体 , 提示 可能是继发性的 。 病理 : 巴管瘤 是高分化 淋巴组织 的 淋

激 光 治 疗 :一些 研 究 应 用 N : G d YA 激光 、0 C ,激 光 疗 口腔 淋 巴 管 瘤 或 ”治 外 阴 淋 巴管 瘤 , 得 一 定 效 果 , 尚无 应 取 但 用 于 纵 隔 淋 巴管 瘤 的 报 道 , 且 缺 乏 随 机 并
成 人 纵 隔 淋 巴 管 瘤 7例 诊 疗 体 会
结 果
较广泛的淋 巴管瘤 , 通常需要 进行多次切
除 。
林涛
金冰
胡述提
金 哲
7例 全 部 完 成 手 术 , 1例 发 生 乳 糜 有 胸 , 二 次 手 术 后 好 转 , 余 术 后 无 重 大 经 其 并 发 症 。7例 均 经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为 淋 巴 管 瘤 。术 后 平 均 住 院 1 0天 , 愈 出 院 , 痊 1 例 术 后 3年 复 发 , 次 丌 胸 手 术 后 好 转 。 再

淋巴瘤的超声诊断参考幻灯片

淋巴瘤的超声诊断参考幻灯片
14
外周软组织淋巴瘤病例NO:1 男,60岁,小腿部肿块; 图1--1:超声示低回声肿块,内回声均质
15
图1--2:能量图示低回声肿块内丰富血流显示
16
图1--3:能量图可见分支状血流,PW可检测到动脉频谱;
17
图1--4:CDFI可见分支状血流,PW可检测到动脉频谱;
18
外周软组织淋巴瘤病例NO:2 女,8岁,腋窝部肿块; 图2--1超声示多发低回声包块
19
图2--2CDE示低回声包块 内丰富血流
20
何杰金氏淋巴瘤的血流信号往往表现为短血流橇,这种现象由小动脉和小静脉所形成。
1
淋巴 结干酪样 结核.
2
女,33岁,无意中发现右侧颈部包块伴消瘦半月余。 淋巴结活检、免疫组化提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现已做了3次化疗。相关超声图片如下:
3
4
5
6
最后一次化疗后,超声表现。
7
8
9
淋巴瘤病例: 子宫内膜淋 氏淋巴瘤病例NO:1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例,腹腔淋巴结和脾脏内部的淋巴瘤图像,尤其是脾脏 内部的病变图像有意义。 先看看脾脏内部的情况。可见低回声结节和稍强回声结节。
12
脾脏周边部包块
13
腹 腔 内 部 的 淋 巴 结。

临床淋巴管瘤病理、发病机制、分型、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临床淋巴管瘤病理、发病机制、分型、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临床淋巴管瘤病理、发病机制、分型、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
淋巴管发生
淋巴管静脉起源学说:淋巴系统在第6周开始发生,由静脉的内皮细胞外生形成淋巴囊,淋巴囊发出毛细淋巴管至全身,而后所有原始淋巴囊贯通形成淋巴体系。

淋巴管瘤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出现的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是由淋巴管异常增生所致,瘤内充满淋巴液。

淋巴管瘤可发生在体内含有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其中大部分淋巴管瘤出现在头颈部。

淋巴管瘤分型
I型:为单纯性淋巴管瘤
II型:为囊状淋巴管瘤
III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
临床表现
淋巴管瘤临床上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部分瘤体增大产生压迫症状,发生出血、感染时出现疼痛、发热等伴随症状。

超声表现
I型:多表现为皮肤浅层的点状高回声凸起。

II型:多表现为蜂窝状或多发曲张的无回声管道,边界不清,无包膜。

III型: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回声,边界较清,沿疏松组织间隙“爬行生长”。

鉴别诊断
甲状舌管囊肿:位于颈前中线附近,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形态
规则,壁薄光滑,内部透声好。

鳃裂囊肿:多位于颈动脉三角区,肿物多偏离中线,不随吞咽而活动,与舌骨无关。

治疗
介入硬化治疗:向囊内注入博来霉素等药物,达到缩小瘤体等目的。

手术治疗:切除瘤体及受累组织,改善压迫症状。

激光治疗:用于浅表淋巴管瘤。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ppt课件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超声表现ppt课件

2019/9/4
29
病例4
72岁女性,发现颈部肿物3月。肿物逐 渐增大伴疼痛,在当地医院抗炎后先缩小, 后又增大。
电子喉镜发现“右侧扁桃体肿物
2019/9/4
30
超声检查考虑淋 巴瘤可能
2019/9/4
31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19/9/4
32
是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 一
40
2019/9/4
23
病例3
1岁男孩,发现腋窝包块2个月,质地较 硬,患儿无明显发热。
曾接种结核疫苗
2019/9/4
24
左侧腋窝可见两个混合回声团,边界清楚,内部回 声不均匀,可见多个强回声点,未见明显淋巴结结 构。内部见血流信号。考虑淋巴结来源肿块
病理:淋巴结 干酪性结核
2019/9/4
常见淋巴结疾病及其 超声表现
2019/9/4
1
常见淋巴结疾病
一、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二、淋巴结炎:急性/慢性 三、结核性淋巴结炎 四、恶性淋巴瘤 五、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2019/9/4
2
正常淋巴结的解剖
1.正常淋巴结一般呈扁椭 圆形,其大小不等,长径 约在0.1~2.5cm之间。一 侧隆凸,一侧凹陷。 2.淋巴结门:为淋巴结凹 陷处,有血管、神经和淋 巴输出管。 3.实质:分周围皮质区+ 中央髓质区 4. 淋巴结的血供: 很丰富,小动脉由淋巴门 进入1~3条,形成细长分 支,直支多进入髓质, 进入皮质的分支细长而直。
2019/9/4
37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2019/9/4
38

?纵隔淋巴管瘤血管瘤丨影像表现

?纵隔淋巴管瘤血管瘤丨影像表现

纵隔淋巴管瘤血管瘤丨影像表现
纵膈淋巴管瘤
(左) 53岁男性,纵隔淋巴管瘤。

PA胸片显示左心缘轮廓异常。

虽然大多数淋巴管瘤患者无临床症状,但也可出现胸痛、咳嗽或呼吸困难。

(右) 同一患者,侧位胸片显示与心影重叠的肿块,边界清。

当发生于成人时,淋巴管瘤最常位于前纵隔的上部。

(左)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低密度无强化的左前下纵隔肿块。

淋巴管瘤一般无明显强化或钙化,局部浸润十分罕见。

(右) 同一患者,轴位T2WI和增强MR图像显示T2高信号和无强化。

纵膈血管瘤
(左) 胸片示多发性外周血管瘤和纵隔血管瘤,纵隔血管瘤表现为纵隔肿块(空箭),可见肺门重叠征(弯箭),提示病变位于前纵隔。

血栓也存在于皮下血管瘤。

(右) 同一患者,侧位胸片证实肿块位于纵隔前部,静脉石也可见于皮下血管瘤。

(左) 同一患者,轴位CECT显示右前纵隔血管瘤,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内见脂肪密度及中央点状钙化。

可见占位效应而无侵犯征象。

也可出现皮下血管瘤。

(右) 同一患者,矢状(左)和冠状(右) CECT显示瘤内血管。

血管瘤可表现为中央性、外周性或混合性强化。

来源:熊猫放射。

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纵隔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概述•淋巴瘤是淋巴网状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起源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

•病理上分为HD(霍奇金病)及NHL(非霍奇金淋巴瘤)。

•纵隔淋巴瘤多为全身淋巴瘤的纵隔表现,也可单发于纵隔。

•以HD多见,占2/3, NHL占1/3。

•NHL中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多见。

•发病年龄以20-30岁和60-80岁多见。

•位于前纵隔者常见于青年人。

概述WHO(2015)胸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早期常无症状。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全身症状,如发热、消瘦、肝脾肿大、贫血等。

气管受压,产生气促和胸部不适等。

上腔静脉受压,出现颈静脉怒张和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表现等。

喉返神经受压,出现声音嘶哑。

膈神经受压,出现膈逆、膈麻痹及矛盾运动等。

迷走神经受压,出现心率减慢,甚或恶心、呕吐、胃酸增加等。

交感神经受压,出现Horner综合征。

(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面部无汗等)肋间神经受压,出现放射性疼痛。

进展期多以压迫症状为主影像学表现—X线•正位片上可见纵隔影对称性增宽,呈波浪状;侧位片病变位于中纵隔上中部、气管及肺门区。

•前、中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多呈对称性,常融合成块。

•常伴有双侧肺门、腋窝淋巴结及其它区域淋巴结肿大。

•多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分叶状。

CT表现•推挤或包绕周围大血管、心包、气管。

•坏死、囊变可见,钙化罕见且多出现于放疗后。

•增强呈轻-中度均匀强化。

•浸润肺组织:结节肿块型、肺炎肺泡型、间质型。

外侵表现•侵犯胸膜和心包:可形成胸腔积液、胸膜结节和心包积液。

•侵犯胸骨和肋骨:可引起骨质破坏。

F-35Y胸闷,伴阵发性干咳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F-32Y反复咳嗽1月余,胸痛8天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F-17Y体检发现前纵隔占位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M-20Y体检发现前上纵隔占位非霍奇金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可能性大•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非常高,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病灶中的成分变化。

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

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

纵隔淋巴管瘤的CT及MRI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管瘤的CT及MRI图像特点,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收集12例临床手术证实的淋巴管瘤患者的CT及MRI图像资料,12例均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

结果CT平扫肿块边界清晰,呈圆形或分叶状、囊性或囊实性。

增强扫描后肿块内部无强化或呈线状轻度强化;MRI扫描8例,病灶呈长T1、长T2的囊性肿物,增强后内部无强化,周边呈线状强化。

结论淋巴管瘤的CT及MRI图像具有一定特点,结合其生长方式临床症状有助于对本病的诊断。

关键词淋巴管瘤;CT及MRI;诊断价值淋巴管瘤(lymphangioma)为脉管先天性发育畸形,属错构瘤,瘤体由增生、扩张及结构紊乱的淋巴管构成[1]。

Wegner将淋巴管瘤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及弥漫性淋巴管瘤[2]。

现收集本院经手术证实的淋巴管瘤12例,回顾性分析CT及MRI图像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经CT及MRI诊断的淋巴管瘤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3~48岁,7例患者于颈部及胸部发现无痛性质软包块就诊,包块呈进行性增大,质地柔软无压痛。

4例自感胸部不适、胸闷、呼吸困难,经胸片检查发现异常团块影。

3例患者因腹痛、腹胀就诊。

所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 2 方法本组患者中,12例行CT扫描,8例行MRI扫描。

CT采用德国西门子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患者平卧位,管电压100~150 kV,管电流120 mAs,层厚7 mm,层距7 mm。

增强扫描时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欧乃派克,流速1.5~2.0 ml/s;MRI采用德国西门子1.5 T MR(avanto sq)扫描仪,扫描SE序列轴位及矢状位、冠状位T1WI(TR 530 ms,TE 15 ms)、T2WI (TR 2100 ms,TE 80 ms),层厚3.0 mm,层距3.0 mm,FOV 320 mm×320 mm,矩阵256×2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隔淋巴管瘤超声表现
主诉病史
【一般资料】患儿男,5岁。

【主诉】因突发右侧胸部剧烈疼痛12h来院就诊。

【既往史】患儿平素体质可,否认既往史。

查体辅查
【体格检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偏促,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低,叩诊浊音,心率94次/min,心律齐,腹部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右侧胸腔可见一囊实性包块(图1),范围约103mm×111mm×73mm,边界尚清,内部以液性无回声为主,可见较多强回声带状分隔,彩色多普勒示强回声带状分隔上可见少许血流信号。

脾内可见多个团状高回声,内可见液性无回声区,最大者约18mm×6mm。

超声提示:右侧胸腔囊实性占位,脾多发囊实性占位(淋巴水瘤可能)。

增强CT显示:纵隔及脾多发占位,考虑淋巴管瘤;左肺上叶小结节,右肺上叶及部分中下叶阻塞性肺不张。

口服钡剂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处理
【诊断】纵隔淋巴管瘤【治疗】患儿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前纵隔肿物,大小约120mm×110mm×70mm,囊性,内含咖啡状陈旧血液,肿瘤基底位于上腔静脉、膈神经及右侧心包,并向右后胸腔、上腔静脉、升主动脉、主肺动脉等心底部蔓延,与心包及膈神经难以分离。

术后病理结果:囊性部分伴有海绵状淋巴管瘤。

随访讨论
【讨论】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畸形,其形成机制一直不明,有学者认为是淋巴囊未能向中央静脉引流而形成的囊性结构,以颈部和腋窝等部位发病较常见,而发生在纵隔、后腹膜等一些部位较少见,约占总数的5%。

另有学者认为淋巴管瘤是由于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或继发性淋巴管损伤所致。

组织学根据淋巴管腔大小分为毛细管型、海绵状及囊性淋巴管瘤三种类型。

淋巴管瘤囊内为淡黄色或蛋清样液体,本例纵隔肿物内含咖啡状陈旧血液,考虑为囊内陈旧性出血合并感染
所致。

淋巴管瘤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晰、壁薄、单房或多房的无回声囊性病变。

合并感染时,壁增厚、不光滑,囊内可见点状回声,透声减低;合并出血时,可见絮状弱回声凝血块。

淋巴管瘤常混有血管成分,因而表现为较厚的分隔,其内血管常以静脉为主,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实质部分和内部分隔带呈稀疏低速滋养动脉血管。

本例彩色多普勒测得血流速度为0.55 m/s。

淋巴管瘤为良性占位,病程长,生长缓慢,形成沿邻近疏松组织间隙蔓延生长的趋势。

小者无症状,大时压迫邻近组织易被察觉,常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淋巴管瘤在全身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单独发生在纵隔内少见。

超声对颈部、胸壁皮下淋巴管瘤有较高特异性,常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超声诊断纵隔内病变受限。

本例为单独发生在前纵隔的囊实性占位,需与纵隔囊性畸胎瘤、生殖细胞恶性肿瘤、胸腺瘤、异位甲状腺等疾病相鉴别。

纵隔囊性畸胎瘤内有液体、软组织、牙齿、脂肪等多种成分,是畸胎瘤的特征性表现,故超声表现多样且易于鉴别。

纵隔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常见于青少年男性,肿瘤内部易多发囊变,该占位与毗邻结构分界不清故易于鉴别,有学者报告测定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血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本病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若临床合并重症肌无力,需警惕胸腺瘤。

异位甲状腺需检查正常甲状腺的有无,测量其大小、内部回声有助鉴别。

文献报道腹部淋巴管瘤较少见,本例患儿根据腹部超声示脾多发囊实性占位,边界清,脾周包膜完整;CT增强示脾多发占位无明显强化,以上提示脾淋巴管瘤可能性大,但最终定性诊断仍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本例患儿未进行脾脏手术因而未能确诊。

有研究认为脾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脾血管瘤、脾淋巴瘤的表现相似。

超声造影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作为常规超声检查的补充手段,使检出率大大增高。

总之,超声检查对筛查淋巴管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