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淋巴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淋巴系统

1.淋巴系的组成和功能

(1)组成: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淋巴管道和淋巴结的淋巴窦内含有淋巴液,简称为淋巴。

淋巴管道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

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类。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胸腺、脾和扁桃体。

(2)功能: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协助静脉引流组织液。此外,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是人体的重要防护屏障。脾的主要功是参与身体免疫反应,胚胎时期可以产生各种血细胞,出生后正常情况下仅能产生淋巴细胞,破坏衰老的红细胞,贮存血腋。

2.淋巴干和淋巴管导管的起止,行程及收集范围

(1)淋巴干 lymphatic trunk 淋巴管注入淋巴结,由淋巴结发出的淋巴管在隔下和颈根部汇合成淋巴干。淋巴干包括腰干、支气管纵膈干、锁骨下干、颈干各2条和1条肠干,共9条。

颈干:颈外侧下深淋巴结引流颈根部、胸壁上部和乳房上部的淋巴,并收纳颈前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颈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锁骨下干:腋淋巴结之尖淋巴结apical lymph node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引流乳腺上部的淋巴,并收纳胸肌淋巴结、外侧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等4群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支气管纵隔干:气管旁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汇合成支气管纵隔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分别注入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左、右腰干:腰淋巴结 lumbar lymph node 位于腹后壁,沿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分布,引流腹后壁深层结构和腹腔成对器官的淋巴,并收纳髂总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

肠干:腹腔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和肠系膜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汇合成肠干

(2)淋巴导管 lymphatic duct 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此外,少数淋巴管注入盆腔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和下腔静脉。

问:试述胸导管的起始、行经、注入部位及收集范围?(华西2003)

胸导管(复旦2000)的起止及行程:是全身最大的淋巴管,平第12胸椎下缘高度起自乳糜池cisterna chyli(起始),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经胸廓上口至颈部。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行经),注入左静脉角(注入部位)。

胸导管的收集范围:乳糜池位于第1腰椎前方,呈囊状膨大,接受左、右腰干和肠干。胸导管在注入左静脉角处接受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隔干。胸导管引流下肢、盆部、腹部、左上肢、左胸部和左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部位的淋巴。

胸导管常发出较细的侧支注入奇静脉和肋间后静脉等,故手术损伤后结扎胸导管末段时,一般不会引起严重淋巴水肿。

右淋巴导管的起止及行程:长1~l.5cm,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隔干汇会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的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引流右上肢、右胸部和右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1/4部位的淋巴。

右淋巴导管与胸导管之间存在着交通。

3.局部淋巴结的概念

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级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临床通常称哨位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首医2007)

当某器官或部位发生病变时,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可沿淋巴管进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该淋巴结阻截和清除这些细菌、毒素、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从而阻止病变的扩散。此时,淋巴结发生细胞增殖等病理变化,致淋巴结肿大。如果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止病变的扩散,病变可沿淋巴管道向远处蔓延。因此,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反映其引流范围存在病变。了解淋巴结的位置、淋巴引流范围和淋巴引流途径,对于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食管和肝的部分淋巴管可不经过淋巴结,直接注入胸导管,这可引起肿瘤细胞更容易迅速向远处转移。

4.脾的形态特点

活体脾质软而脆,色暗红,略呈椭圆形。

脾可分膈、脏两面,前、后两端和上、下两缘。

膈面凸隆平滑,与膈相贴。脏面略凹陷,近中央处为脾门,是脾血管、神经出入之处。前上方与胃底相贴称胃面,后下方与左肾和左肾上腺邻靠,称肾面,下方与结肠左曲邻接,称结肠面。前端较阔,向前外方,接膈结肠韧带。后端钝园,朝后内侧。上缘较锐,常有2-3个脾切迹。下缘钝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