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第2篇

合集下载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

《伤寒论》六经辨证简介伤寒论六经辨证由东汉张仲景所创的一种独特的辨证方法,它将疾病按照不同的病位和病因分为六个体系,分别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

一、太阳病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

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

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二、阳明病阳明主里热实证。

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

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三、少阳病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三、太阴病太阴主里虚寒湿。

主要由脾阳素虚,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所引起。

太阴病的主要表现包括腹满而吐、下利、食不下、腹痛等。

太阴病的特点是脾阳虚衰,升降功能不好,同时还有寒湿之邪不解。

太阴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用理中汤或四逆汤治疗中焦虚寒等。

太阴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寒凉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保暖。

五、少阴病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是伤寒六经病之一,也是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

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六、厥阴病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

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

毛进军:六经方证病机辩治医案(5)痰核(多发淋巴结肿大),痞满(胃炎,胆囊炎)胡某,23岁。

2013年8月7日初诊。

主诉:多发淋巴结肿痛伴胁腹胀满半年余。

病史:患者自己开店做生意,因为经营压力大而经常心情郁闷。

半年前,发现颌下、颈部、腹股沟等多处淋巴结肿大,最大如鸡蛋黄,按之疼痛,并伴胁部及心下有塞堵胀满的感觉,非常难受,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排除了淋巴结核等病变,诊为淋巴结炎、胃炎、胆囊炎。

长期服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并静脉点滴抗生素等药10余天,没有明显疗效,非常痛苦,求治。

刻诊:淋巴结肿大疼痛(右颈部5个,右腋下1个,腹股沟2个),因静脉点滴时加有地塞米松针而致使面部眼睑虚肿。

心烦,眠可,头懵痛,时出虚汗,心下及两胁处都胀满难受,纳差,时恶心,口苦不渴,无咽干,无恶寒发热,大便可,小便淡黄。

舌淡,苔薄白水滑,脉弦,寸关滑尺沉。

六经脉证解析:多发淋巴结肿大疼痛,心烦郁闷,心下及两胁处胀满,纳差,时恶心,口苦,小便淡黄,脉弦,为少阳病,枢机不利,郁热结滞,气机不畅。

头懵痛,时出虚汗,舌淡苔薄白水滑,脉沉,为太阴中风证,营卫阴阳不和。

淋巴结肿大,面部眼睑虚肿,纳差,舌淡,苔薄白水滑,脉弦,寸关滑尺沉,为太阴病,水饮内停。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病机:枢机不利,郁热水饮互结,营卫阴阳不和。

治疗:柴胡桂枝汤加夏枯草:柴胡30g,黄芩10g,党参10g,旱半夏30g,炙甘草10g,桂枝20g,白芍20g,夏枯草30g,大枣8枚(掰开),生姜20g(切片)。

因是外县人,来一趟较远,所以开7剂药。

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诊:第二天,患者来电话说,服第一剂药后干呕4次,呕吐1次,但干呕或呕吐后心里没有啥不舒服的感觉。

我说,继续服药观察,再有不适可随时来电话告知。

7剂药服完,患者来诊时说,服第二剂药后就再没有干呕或呕吐的反应了。

药后淋巴结逐渐变小了,疼痛也减轻了,心烦减轻了。

现在仍然心下及两胁处胀满,特别是饭后,胃口堵得慌,比前稍有减轻。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伤寒论》六经辩证诸多探讨

二、《伤寒论》辨病、辨证、辨症、治疗
<一>概念 (一)病:是对某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 病理性概括,是对该病的本质性认识。 (二)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现阶段的病 理概括,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判断。 自觉症状(主诉)① (三)症:症状的简称 它觉症状②
①是机体有了病变所具体表现的现象 ②是诊断、辨证的主要依据
(八)正邪相争说
祝味菊认为《伤寒论》中的六经是指正邪相争的 不同阶段。他在《伤寒质疑》中说:“太阳之为 病,正气因受邪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 病,元气愤张,机能旺盛,则抵抗太过也;少阳 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 力,未能长期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怯 懦,全体或局部之力抵抗不足;厥阴之为病,正 邪相搏,存亡危机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
(三)标本中气说
以张志聪、陈修园为代表的一些注家,根据《内经》六气 标本中气的气化理论解释《伤寒论》中的六经。他们认为 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天地之间有,在人身之中亦有。无 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若外感风寒更以邪伤证,始则 同气相求,继则从气而入寒;寒邪郁于太阳之经,邪正之 争发热则是从标;太阳病不解可内陷少阴,故“中见少阴 ”。陈修园甚至说:“六气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论《伤 寒论》。”(《伤寒论浅注·读法》)
(八)证治纲领说
董氏认为,伤寒六经是辨证纲领与证治纲领的高度统一, 它综合的反映与提示了病因、病位、病情、邪正力量的对 比和受邪的组织器官等具体情况,为决定治则、治法,进 行处方与遣药,提供了依据。
(九)症候群说
黄文东、金寿山、吕敦厚等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之 实质是六个症候群。当然,这六个症候群是仲景把外感病 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脉症,根据病位、病程、病性的 不同而归纳划分的。并非指某一具体的症候群,与西医的 概念不能等同。孙氏亦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一种症候分 类的方法,是张仲景总结了前人学说,加上自己丰富的临 床经验,从整体观念出发,创造性地将热性病在发展过程 中的许多症状,按照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盛衰,病情的进 退轻重和病位的表里深浅,做全面的考虑,找出其一定的 规律,归纳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 个症候类型,作为热性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六经辨证表里对应规律临证运用体会

六经辨证表里对应规律临证运用体会

清 甘草 、生 姜 各 6 g ,葛 根 3 0 g 。7剂 。药 后 患 者 颈 项
强 痛 明显 好 转 ,背部 部 吹风 感 大 减 ,颈 部 转 动 眩晕 未 作 ,舌 质淡 ,脉 略缓 。仍予 前 方 加 减调 理 ,治疗 2个 月余 ,诸 证 明显好 转 ,面 色亦 转红 润 。 按 :患 者有项 背 部僵 直 感 ,且 颈 背 部 怕 冷 , 《 伤
服 ,巩 固疗效 。
药 后颈 项僵 痛 略有好 转 ,但 仍 无 法 转 动 ,稍 动则 眩晕
发 作 ,背部 风 吹之感 略减 ,舌 脉 同前 。考 虑兼 有 少 阴 肾 阳不 足之 证 ,故用 太 阳少 阴之 法 ,予 以桂 枝加 葛 根 汤 合 附 子 汤 加 减 :桂 枝 、大 枣 、川 芎 、姜 黄 、制 附
子 、炒 白术 各 l O g ,炒 白 芍 、茯 苓 、炒 党 参 各 1 2 g ,
按 :太 阴脾虚 之 体 ,食 入 肠 胃,脾 运 不 足 ,则 脘 腹不 适 。患者 病 症 日久 ,太 阴虚 损 ,运 化 失 常 ,食 积 于 中 ,久 则生 热 ,故 见 大便 不 畅 ,而 且 牙 龈 红肿 ,舌 质偏 红 ,一派 阳 明热象 ,但 细 询 病 情 ,患 者 服 用 寒 性 通 便 药 物 或 进 冷 食 后 腹 痛 明显 ,乃 久 积 寒 而 脘 腹 冷 痛 。因此 ,考 虑此 证 为脾 运不 健 ,郁 而 生 热 ,虽 见 阳 明热象 ,治 当从 温 中健 脾 人 手 。患 者 曾用 附子 理 中丸 蜜 丸则 牙 龈 出 血 加 重 ,故 改 用 附 子 理 中 丸 浓 缩 丸 少 量 , 日服 1次 ,且在 午 时 阳气 最 重 时 服用 ,以 使 热 药 归 经而 不 上 跃 。 待 机 体 适 应 温 热 药 物 后 ,逐 渐 加 量 。

伤寒论六经提纲

伤寒论六经提纲

伤寒论六经提纲第一节:引言伤寒论是中医经典文献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全书主要讲述了伤寒的病理、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等内容,以六经理论为基础,系统总结了外感热病的治疗要点和方法。

本文将以提纲的方式介绍伤寒论的六经理论,为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经典文献提供指导。

第二节:风热伤寒1. 病因与发病机制:风热伤寒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风邪和热邪,入侵人体而引发病症。

病理上表现为风热之邪入里,热毒内扰,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出现一系列病症。

2. 临床表现:风热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痛等。

通过辨证施治可以根据病症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等方法。

3. 辨证施治:根据病症的表现,可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方剂,如麻黄汤、清热解毒汤等。

同时结合针灸、艾灸等辅助治疗方法,全面调理患者的身体健康。

第三节:暑湿伤寒1. 病因与发病机制:暑湿伤寒的主要病因是外感暑湿邪气,湿热蕴结于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热毒内盛,严重损伤机体健康。

2. 临床表现:暑湿伤寒的典型表现为高热、身体不适、口苦、舌苔厚腻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大便稀溏等症状。

辨证施治时,可以采用清暑利湿的方法,如舒肝利胆汤等。

3. 辨证施治:中药治疗方面,可选用清热利湿的药物,如栀子豉汤。

此外,还可采用针灸、拔罐等辅助疗法,以加强疗效。

第四节:湿热伤寒1. 病因与发病机制:湿热伤寒的产生主要是湿邪与热邪相结合,入侵人体而引发病症。

湿邪主要表现为润泽过度、停滞不散,热邪则破坏机体阴阳平衡,引发一系列疾病。

2. 临床表现:湿热伤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

在治疗方面,可采用清利湿热的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

3. 辨证施治:在针灸治疗方面,可选用疏风清热的穴位,如风池、阳陵泉等。

此外,刮痧、艾灸等疗法也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第五节:寒湿伤寒1. 病因与发病机制:寒湿伤寒的病因主要是外感寒邪和湿邪,入侵人体而形成病症。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

《伤寒论》六经辨证指的是什么?学习《伤寒论》首先要建立六经辨证的概念。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

证是什么?证就是证据,人体排病的证据。

这个证据,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分为两大类:阴阳,表中里。

阴阳,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阴就是寒,阳就是热还不太一样。

伤寒论中的阴阳,是一种能量多少的划分,也可以说是气血津液多少的划分。

阳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亢奋的反应。

阴证,是人体面对疾病比较衰沉的反应。

亢奋为阳证,衰沉为阴证。

为什么会亢奋,又为什么会衰沉?原因就在于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

气血津液足,兵强马壮,病邪来侵袭时就会亢奋。

气血不足,无力打仗,就会衰沉。

打个比方,正常健康的人气血满格是100%。

当气血低于50%时,人体气血已经不足了,只能保命,无力发起大规模战争,于是面对疾病的侵袭反应就衰沉,只求自保。

当气血还比较足,大于50%时,有能力拒敌于外,就会亢奋,不仅要自保,还力求把病邪最大程度的排出体外。

《伤寒论》中的阳,指的就是气血津液。

比如太阳表实证,全身疼痛,伤寒中说这是因为阳气重的原因。

阳气重,就是气血津液都跑到体表而又无法汗出,于是肌肉疼痛。

再比如伤寒中说此为亡阳也,指的也是气血津液,而不是说阳气都没了,只有阴了。

阴阳互根,是没办法分开来讲的。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同一种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以上是《伤寒论》中阴证和阳证的划分。

下面说说表中里。

表中里指病位,病在表,病在半表半里,病在里。

表就是皮肤肌肉筋骨这些外层组织。

里就是大小肠胃这些消化管道。

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就是一切脏腑,除了脑髓外,都在这里头,这就是半表半里。

有了阴阳和表中里,二三得六,表阳,表阴,里阳,里阴,中阳,中阴,这就有了三阴三阳的六经辨证。

(提醒:伤寒的六经辨证,和内经体系中的十二正经,是不一样的,只是名字听着一样。

要注重实质,而不要被形名所惑。

)伤寒的辨证思路是,先辨六经,确定表里阴阳,再结合寒热虚实,确定疾病的性质,最后再结合方证,确定治法和方剂。

鲍艳举六经辨证培训班经方学习资料2

鲍艳举六经辨证培训班经方学习资料2

快速建立患者信任--三板斧之崇脉诊三-大家好!我是鲍艳举,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如何快速建立患者信任板斧之崇脉诊》脉诊的重要性脉诊也恰恰是我们取得患者信任的而重要性不言而喻,脉诊对于中医大夫来讲,因为老百姓都知道中也是值得每个中医大夫都应该认真钻研的,最主要的办法。

的。

但是,我们在上学期间,老师们一致的”医是要会摸脉的,也就是“平脉辨证更是批驳有”回答都是四诊合参、整体辨证,不会单纯强调脉诊,对于“平脉辨证加。

临床上主为什么呢?因为随着临证的深入,我发现脉诊占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比如有些患者你问他是否胸闷?他说没有,要靠问诊得到的信息有时候是假的大夫,上次您问我是否胸闷,我也不知道什么叫胸“但是下次就诊的时候会说:,类似的情”闷,但是那天从您的诊室出来后,我就感觉特别胸闷,喘不过来气是否胃脘不比如很多人还不知自己是否经常头痛,况还是比较多的,是否口苦,而脉诊和舌诊是相对客观的,对于比较疑难的病例,脉诊有时占了重要的适。

决断作用。

《伤寒论》里面早有平脉辨证的例子,其实,脉浮者,病在表,“第51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第16条提到了“”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45条:”可发汗,宜麻黄汤;第”浮为在表,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

48让我摸摸脉。

女性,曾经有个朋友给我带了一个患者,也没有告诉我什么病,岁,那个脉象,一摸就会极其难忘,脉细涩,沉细,重按沉着附骨,这与《金匮条提到的非常相似,条文提到:·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20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积在喉中;微出寸口,寸口积在胸中;气。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

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11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11篇

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11篇
昨天医案:
李某,男,56岁。

患⼄型肝炎⼀年。

近⽇⾃觉⼝渴喜饮,⼩便⾊⽩,频数量多。

尿愈多⽽渴愈甚,⼤有饮⼀溲⼀之势。

腰膝酸软,⼿⾜⼼热,畏寒怕冷,⼤便⼲燥,⼆⽇⼀⾏。

经检查⾎糖210mg%,尿糖(+++)。

⾆红,脉沉细⽆⼒。

医案答案:辨为消渴病之下消证,为肾中阴阳两虚,⽓化⽆权,津液不化之证。

治以补肾温阳化⽓为法:
附⼦4克,桂枝4克,熟地30克,⼭萸⾁15克,⼭药15克,丹⽪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党参10克。

医嘱:控制饮⾷及糖类⾷品。

服药七剂,⼩便次数明显减少。

照原⽅加减⼜进三⼗余剂,则渴⽌、⼩便正常,诸症随之⽽愈。

查⾎糖100mg%,尿糖(-),转⽅调治肝病。

今天医案:
刘某,男,83岁。

1993年11⽉1⽇初诊。

有冠⼼病及⼼房纤颤病史。

两⽉前不慎跌倒,CT检查诊断为脑梗死,伴脑积⽔、脑萎缩。

刻下⾏路蹒跚,步履维艰,跌仆频频。

患者性情急燥,夜寐不安,少腹胀满,⼩便频数量少,⼤便⼲燥,数⽇⼀⾏。

⾆质紫黯,边有瘀斑,脉⼤⽽结,按之不衰。

请⼤家把⾃⼰的拟⽅思路及六经辩证,⽤⽅,⽅药答案写在⽂章后⾯留⾔上。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

蔡长福六经辨证文字稿最近蔡长福老师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报告,奉献给各位。

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蔡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

以后再有录音,还会继续补充。

仓促整理,未加润饰。

以后继续完善补充。

希望有缘者,珍惜。

广州中医药大学徐风瑞写于蔡长福门诊老店自然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谓之两合,两合成为夫妇,生下六个儿女,三男三女,此为六合,合成八个数,谓之八卦。

又叫天地人。

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

这是六十四卦的起源,也就是易经。

人有两脉六气,两脉是父母之精气,精气走于里,六气走于外,合为一体,为一个人,这叫做活,这叫做脉气人气先天气,动之有形很正常。

何谓脉气?脉是什么?脉是人活着的信号,是人生死的信号,病与不病的信号,生命长短的信号,脉在人体上起这个作用,他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数不够而病,停则死,达不到四个数,不够数,就叫做病,停则死,所以叫做生生不息。

六气是什么?三阳气走外,三阴气走里,后边为太阳气,前面为阳明气,左右为少阳气,三气合为一体,加上内源三阴之气,人才有造型,两脉不足,六气就病,两脉不病,六气不病,人体动之有形,站如青松,坐如泰山,精神豪爽,气质昂扬,一身正气不败,这叫做动之有形。

动之无形,若要太阳经病了,人体型不正,人向后栽,向后仰,比如仲景杂病“痉病”有汗为柔,无汗为刚,发病时候就后仰,反张,咬牙啮齿,瞪眼。

这就是太阳经病了。

阳明经有病,人走路向前栽,跑得快,停不住,稳不下,站不稳,这就是动之无形。

少阳经病了,人左右摇摆,不是左歪就是右歪,不是左瘫就是右痪。

这也是动之无形。

六气之中,三阳气在外,三阳气好比千斤柱,支撑人体气血,人体骨架,人体不晃不倒,走路正常,一旦三阳经衰败,人体走路姿势就异常。

内三阴气衰败,人之肚腹五脏就病,人就失去原来的形状,人体脸色变,面色无光,动之无形,气不接续。

六气是什么?来源于黄帝内经,就是六经,六经就是六气,六气在解剖看不到,针灸刺激试验就看到了,太阳经走于后,针刺太阳经络就会上下传感,到头到脚,太阳之气,这是肉眼看不到的,肌肉解剖也看不到。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

《伤寒论》六经辨证之我见《伤寒论》以三阴三阳表示伤寒病证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

后世医家总结出六经辨证,对六经的本质研究形成各种学说,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六经辨证包含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气病机,并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

历代研究《伤寒论》者众多,迄今有医家逾700人,产生专著1700多部,发表论文逾3万篇。

从源到流,从本到末,从内涵到外延,有以文解论、以经解论、以论解论、以注解论、有以心解论等。

历代医家多重视六经实质的研究并形成了多种学说,但解释六经离不开其所属脏腑、经络及气化功能。

本研究以六经为纲,脏腑经络气血为目,用八纲作为纽带,对伤寒六经病证进行重新疏理,以揭示六经病证及其方系的变化规律,同时以各经的特性和组合分析六经变证。

此外,就少阴心肾进行中西医理论汇通的探讨,以期为临床上急危重病症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六经辨证是最经典和最根本的辨证体系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卢》、《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本无“六经”之说,六经之名源自《内经》。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六经为川”。

《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六经波荡,五气推移。

”《灵枢·刺节真邪》曰:“六经调者,谓之不病” 等。

后世论《伤寒论》者,对六经演绎有经络说、脏腑说、气化说、部位说、阶段说、症候群说、综合说等。

《伤寒论》以六经分病、论证、辨治并断转归,其三阴三阳论证,清楚地表达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和转归,实际上后来提炼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已在其中得到表达,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也是以六经辨证为框架进行发挥和充实。

既然三阴三阳已表达了整个有机体的各个层面和状态,其自然具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基础。

也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也谈《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了 祖 国 医学 辨 病 、 证 、 症论 治相 结 合 的 临 床体 辨 辨
半 表 半 里 三 者 ” 其 “ 表 半 里 ” 以 “ 属 于 八 . 半 难 从 纲” ,即使 单 纯将 六 病 实质 定 为 六 证 也 似显 不 妥 。
对 此 , 先要 弄清 “ ” “ ” “ ” 概念 。所 谓 首 病 、证 和 症 的 “ ” 对某 疾病 全 过程 的特 点 与 规 律所 作 的 病 理 病 是 性 概 括 , 对该 病 的本 质性 认 识 。 谓 “ ” 机 体 是 所 证 是 在 疾 病 发 展 过 程 中的 某 个 阶段 的病 理 性 概 括 , 是
的标 准 体 现 疾 病本 质 , 握 疾 病 全局 ; 的标 准 体 把 证 现疾 病 当前 主要 矛 盾 , 切 反 映 病 因 、 确 病性 、 位 、 病 病势 ; 的标 准 体 现 量 化 , 映疾 病 的 缓 急 。进 一 症 反
关于《 寒论》 伤 的六 经 实 质 , 代 医 家 争 议 《 伤寒论 》 的六 经辨证
张 喜 奎
( 建 中 医学 院教 务 处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 1 8
摘 要 : 伤 寒 论 》 六 经辩 证 是 辩 病 、 证 、 症 论 治 相 结合 的 有 机 体 系 , 病 论 治 体 现 治 疗 的 全 《 的 辩 辩 辩
苟 同 , 着 辨章 学 术 的精 神 , 自己学 习 《 寒论 》 本 将 伤
的体 会 , 陈如 下 。 简
1 《 寒论 》 伤 的六 经 辨 证 是 辨病 、 辨脉 、 辨证 、 治 论

线 贯 穿的 有机 体 系
据 。 临床 上 建 立 中医 病 、 、 的诊 断标 准 , 病 在 证 症 使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

一、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

如太阳统膀胱及其经脉,太阳病虽属表证,但邪气循经入里之时,邪入膀胱,影响气化功能,以致水蓄不行者,是谓蓄水证,它既是六经证候,也是膀胱证候。

阳明乃胃与大肠之通称,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

胆与三焦皆属少阳之腑,病入少阳则胆火上炎,因而口苦、咽干、目眩,可知少阳病与胆腑关系密切。

脾属太阴,太阴病多脾阳不足,运化失职,寒湿内阻,故有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下利等,此证在六经辨证中称太阴病,在脏腑辨证中则属脾阳虚证。

少阴统心肾两脏,少阴寒化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少阴热化证为肾阴不足,心火上炎,水火失济。

肝为阴之脏,其为病虽然复杂,但无不与肝之生理与病理特点相关。

如阴提纲证,属寒热错杂,肝邪犯及脾胃;吴茱萸汤证则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二、六经辨证与经络辨证的关系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夹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症。

阳明经起于鼻两侧凹陷处,络于目而行于面,故阳明病可见面赤、目痛、鼻干等症;少阳经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入耳中,并从缺盆下行胸胁,故少阳经受邪,可见耳聋、目赤、胸胁苦满等症。

三阴病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像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部位不无关系概括而言,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

析《伤寒论》六经辨证

析《伤寒论》六经辨证

《内经 》认 为睡 眠 ,即“寐 ”,“寐”与“寤 ”是人 体顺应 自然界 昼夜 变化 的一 种 生 理性 调 节 行为 ,而这 种 调 节 行为 主要是 卫气有 规 律 的 出 阳入 阴 、营卫 协调 运 行 的 结果 ,所 以对 于 失 眠 的 患 者 ,不仅 可 通 过 药 物 调 治 营 卫 ,更 重要 的是应 通过 人体 自身 的调节机 制 ,即昼加 强 体育锻 炼 ,振奋 阳气 ,夜“无 扰筋 骨 ,无见雾 露 ”(《素 问 · 生气通 天 论》),使 卫 气 的 出 阳入 阴形 成 良好 的昼 夜循 行规律 ,从 而使 “昼精 而夜 瞑”。
正 常人 体是一 个 统 一 协 调 的有 机 整体 ,所 以三 阴 三 阳所代 表 的经络 、脏腑 及 生 理 功能 活 动 不 能视 为 不 同的变化 ,只有 当人 体感 受 外 邪 ,阴 阳失 却 协 调 统 一 , 三 阴三 阳所 代表 的经 络 、脏 腑 及 其生 理 功 能 活动 也就 离而不合 。从 脉征 变化 表 现 的 整体 上看 ,病 有 发 阴发 阳之分 。《伤寒论 ·辨太 阳脉 证》病有 发热恶 寒 者 ,发 于 阳也 ;无 热恶寒 者 ,发 于 阴也 。分 别而 论 ,病 在 某 经就
(收稿 日期 :2006—10—23)
析 《伤寒 论 》六 经 辨 证
朱平 东 重庆 市开县镇 东睡佛卫 生站 (405400)
摘要:《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辨证施治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重要 古典医学著作,详细阐述六经辨证有机地结合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以不变之理求万变之证,千余年来仍为祖国医学中诊断之规范, 治疗之准绳。
非单指 某个 方 面 ,实 际上是 对不 同经络 、脏腑 及其 生理 功能活 动 的概括 。 如太 阳 ,有 手 足太 阳之 经 脉 和所 属 的小肠 、膀 胱两 腑及 其生理 功能 活动 ;同时太 阳又 与少 阴所属 经 络和 心 、肾两 脏通 过经 络而彼 此联 系 。所 以, 三 阴三阳 虽然各 自代 表 着 不 可 分割 的联 系 ,而使 人 体 成为一个 统 一协 调 的 有机 整 体 。生 理是 这 样 ,病 理 变 化 同样 如此 。古人 云 :“一 阴 一 阳谓 之道 ,偏 阴偏 阳谓 之疾 。”从 整体上 看 问题 的张 仲 景 “勤求 古 训 。博 采 众 方 ”,将 《内经》古 典 医籍 的理 论 与临床 实践有 机地结 合 撰述《伤寒 杂病 论》。伤寒 多 由表入里 ,传 变较 快 ,首先 影 响气 化 功能 ,故 以三 阴三 阳作 为辨证论 治 的纲领 ;杂 病多 由内 生 ,常 为 脏 腑 相 传 ,或局 限 于某 些 经 络 或 脏 腑 ,故 以脏 腑经 络为 辨证论 治 的准则 。伤寒兼 杂病 ,杂 病多 由伤 寒 引发 ,故 仲 景 合 而论 之 ,无 非是 各 有 侧 重 , 不能截 然 分开 。可见 ,《伤 寒论 》以三 阴三 阳 作 为辨证 论治 的纲领 ,并 非单纯 的证 候 分类 ,而是 概括 所属 经络 脏腑功 能 活动 失常 紧密联 系在 一起的 。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1 伤 寒 六 经 是 辨 证 与 论 治 纲 领 的统 一
伤 寒六经是 互相联 系 的 , 相影响 的六个证 型 . 互

辨证 论治 与 整体 观念 是 祖 国医 学 的 两大 特 点 , 这两 大特点 都在张 仲景 的著 作里有 充 分 的体现 。六
个证 型可 以转 化 成另 一 个证 型 , 者 由于它 的病 或
同的传 变情况 . 感邪 轻 、 气强 的条 件 下 , . 在 正 如治 疗
得 当 , 不传 而 愈。在 感邪 重 、 可 正气 强 的条 件下 , 病
发于 阳而反应 强烈 , 不论病 在一经 或合病 , 且 或并 病 都在 三阳 , 但若 治 疗不 当 , 耗 了正气 , 可传 入 三 消 则 阴 。由阳经传 入 阴经 的 , 多属热 , 病 易于亡 阴。在感 邪重 , 正气弱 的条 件下 , 发 时直 中三 阴 , 若治 疗 病 但 适当, 邪衰正 胜也可 阴证转 阳 。在感 邪轻 , 正气弱 的
以我们 在临床上 以八纲 辨证为 主 , 以六经 辨证 , 辅 有 利于辨 认各种 复杂病情 , 正确 的遣方用药 。
3 六 经 病 变 的 传 变 依 据 及 规 律 性
六经 , 为百病 立法 , 不专 为伤 寒 一 科 。 因此 , 经 辨 ” 六
证 同样 可用 于杂病 的辨证论 治 。
理发展 , 以继 发其他 的证型 , 可 这三种证 型之间 的变 化, 叫“ 变” 就 传 。伤 寒 六 经 之 间 的传 变 , 外 感 热 在
病 的整 个过程 中, 乃是 常 见 的现 象 。伤寒 六经 的传
经证 型 的划 分 , 是对 人 体 在外 邪 侵 犯 后 而发 生 的种
种病 理变化 及其 临床 表 现 的概 括 与归 类 , 合 地 反 综 应 了病 因、 位 、 病 病情 , 邪正 力量 的对 比等 , 为决 定治 则 、 法 , 行 组 方 与 遣 药 提供 了依 据 。六 经 的划 治 进 分, 具有辨证 与论治 的双重 意义 , 具体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第一 , 示 中风或 伤寒 , 提 以确 定 解 肌 或 发汗 的治 法 。第二 , 示 病位 的 表里 , 定 表 、 、 救 之 法 , 提 可 和 攻 对 于部位 的归类 , 可做 为论 治 的根据 。第 三 , 提示 病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2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2

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2阳明证高热痿蹙张××,女,24岁。

四川郫县红光乡,农民。

[病史]1960年10月某日于田间劳动后,自觉身热头痛,周身不适,入夜尤甚。

次日,××医院按感冒论治,后改服中药,反复汗出,而热势不减。

十余日后,忽感下肢痿弱无力,难以移步,遂来就诊。

按阳明经证论治,一诊而痊愈。

[诊治]蒸蒸发热已十余日。

几天前,突然下肢痿软,步履维艰,甚至难以站立。

自觉口干烦渴,身热汗多,不恶寒,反恶热。

面赤,舌质鲜红少津,无苔,脉洪大。

此系阳明高热不退,肺胃津气两伤,以致筋骨失养成痿。

法宜泄热润燥,补气生津,以大剂白虎人参汤加味主之。

处方:知母60克生石膏120克生甘草15克粳米30克北沙参60克竹茹30克灯心草1克为引二剂连服两剂,一剂热势衰,二剂高热退,渐能独自行走。

遂停药,嘱其注意调养,旬日痊愈。

[辨证]患者来诊时,身大热、汗大出、大烦渴、脉洪大,所谓“四大”俱备。

脉洪大为阳明内热炽盛,热邪扰于内则作烦,热盛耗滓则口大渴。

加以患者面赤、舌红、口燥,皆为病邪在里,阳明热盛之象。

或问:患者阳明证高热仅一、二十日,何以突然致痿?因其阳旺邪盛,津液大伤,致使筋弛不收。

同时,足阳明胃之津液亏耗,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脾之大络络予肺,自不足以濡润手太阴肺,正如《素问·痿论篇》所谓:“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阳明经证热盛伤津,《伤寒论》提出以白虎加入参汤主之。

本例重用石膏,清阳明独盛之热;佐知母之苦寒而凉润,既清炽盛之邪热,又复亏耗之真阴;用北沙参,取其养胃生津之功;加竹茹,增强除胃热止烦渴之效。

再以灯芯草少许,引上部郁热下行。

[按语]仲景之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因于寒凉清肃之中,寓有通宣之效,退热而无滞邪之弊,甘寒并用而不伤胃,其使用范围曾有较大之扩展。

如《金匮·痉湿喝病脉证治》以白虎加人参汤主治太阳中喝。

《资生篇》以人参白虎治气分有热。

《保赤全书》用以解麻疹斑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六经辨证医案第2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开始每天发送一篇运用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经方医案,医案处方答案会在第二天发出,欢迎大家参与医案的讨论学习。

《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几多名医,书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

医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伤寒论经典的条文,加深我们对经方的运用,也可以扩展我们的思路。

病案本来就体现出中医活的灵魂,因此在学的时候更要'活'学。

很多病案当中只是为读者提供一种思路,至于其具体的用法,则可能因人因地因病情差异而不同。

书上说这个方子治疗某个病有效,你必须理解它为什么有效,什么情况下有效,什么情况下不会有效,问出几个为什么,才算学会了东西。

学习医案医话好比是进'大补',比较'滋腻',切勿贪多,要多多'运化'.
昨天医案答案:据证与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
柴胡四钱,黄芩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枳实三钱,炙甘草二钱,白芍三钱,大枣四枚,大黄二钱,桂枝三钱,桃仁三钱,茯苓三钱,丹皮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5月3日:上药服第二剂后,症状减轻,服第三剂时,大便通畅,哮喘已,胸胁满、腹胀、心中悸烦均不明显,已不用西药氨茶碱等,上方继服三剂。

三诊1966年9月25日:出差来京,告知病情,两年来曾数次感冒咳嗽,但未出现哮喘。

按:本患者为支气管哮喘,三年来用中西药及手术治疗无效,关键是辨证不确,实用补治,方不对证,致使病长久不愈。

初诊时证的
特点:胸胁满闷,心中悸烦,汗出口干,大便秘结等,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发病既不为外感所诱发,又无痰饮证候,尤其昼轻夜重,多属瘀血为害。

综合以上分析,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方证,故予两解二阳合病,兼以驱瘀活血,因方药对证,故服之而收捷效。

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

”本患者为瘀血实邪所致的哮喘,治疗应急速攻逐瘀血里实之邪,故用大黄、枳实、桃仁等峻厉之药,而以大枣、甘草、茯苓、生姜等常药和之。

故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汤治疗瘀血里实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之哮喘,其攻邪速捷,但不伤正。

临床屡用此方药皆不用麻黄,而治疗哮喘屡见显效。

今天医案:
李某,女,58岁。

因胃脘部不适来诊。

患者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自述胃脘部胀闷不舒,食后尤重,按之柔软而不痛,嗳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质淡、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弦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