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本:自由、市场和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市场和国家》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詹姆斯·布坎南:1919.10出生,他的政治哲学是:宪法民主、个人自由、政治平等。
既是契约论者,又是宪法民主主义者。
布坎南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人们从互相交换中各自获益的经济概念应用于政治决策领域,对经济和政治决策的契约和法制基础颇有研究,为公共选择、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主要作品:《赞同的计算》1962年与戈登·塔洛克合著
《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二、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以前,传统经济学描绘了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制度会使社会资源自动有效达到最优配置的完美世界,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市场无所不能的美妙幻觉,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市场制度的缺陷。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概论》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即崇尚自由放任转向崇尚政府干预。
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增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政府财政赤字与日俱增;大量政府开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囊;政府福利计划失败;经济出现停滞、膨胀。
布坎南在此背景下,创立公共选择理论。
致力于克服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
三、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1:政府干预与市场制度一样有局限性和缺陷,过分依
赖政府干预会产生不尽如人意的效果,对此,詹姆斯·格瓦特说:公共选择学说贡献在于证明,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理由。
主要观点2:政策制定者(政治家、官员)同经济人一样,理性、自私,在整政治市场上追求政治利益最大化;公民是理性和自私的,其选举行为以个人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当其无法支付政治成本时,会不参加投票。
最终,政府被代表特殊利益集团的政策制定者操纵,滋生了种种经济、政治弊端。
布坎南认为:西方社会面临的重重困难,与其说是市场制度的破产,不如说是政治制度的失败。
现在的挑战在于发明一种能控制特殊利益集团具体政治制度,制度选择论的原则:通过对各种公共选择制度的比较分析,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哪一种选举制度可能是最好的制度,提出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政治制度,用成本-收益法来分析。
主要观点3:自由、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1.市场与国家的关系:市场选择不是任意的,本质是保护自由,不盲目反对市场,市场是一切活力的来源,为后来限制、约束政府权力、保护市场自由奠定基础。
2.立宪挑战与权力约束:20世纪50年代,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家干预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唯数据和工具化的方式将效率准视为中心,将市场和制度视为外在。
默认政府干预的两大要素:交易的起源、所有权配置和经纪人假设。
3.公共经济政治学的自由、共同利益及立宪:相互作用共同利益中,构造出共同的行事规则,实现共同利益。
更重视共同利益范围内私利的实现。
4.政治的功能表现为规则,避免冲突,促进自由:信条是普遍存在的,但在价值观和利益上的反应是
不同的,可以共存。
在价值观发生冲突时,政治就会产生。
5.立宪对自由的促进与保证:社会秩序的规则,制度可以作为可修改的变量来对待。
主要观点4:对秩序的分析。
布坎南坚决主张,市场的“秩序”只有在参加的个人自愿交易的过程中出现。
“秩序本身被认为是产生秩序的过程的结果。
而
分配“它”的结果不是也不可能独立于交易过程。
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秩序”。
道德无政府状态就是道德社会和道德秩序的否定,个人求得社会安定的代价是强制性的国家政府。
在有许多道德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中,压迫
性的政府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
主要观点5:分配中的因素。
选择、运气、努力和出身,选择在其中尤为重要。
作者首先澄清了分配和再分配准则的区别,认为分配准则指的是社会中合乎个人理想的分配。
为说明这种准则直接与选择有关的局面,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人面对可以生活在许多供选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的前景,每一个社会具有不同的可预见的分配方法,但所有社会的总产品是相同的。
再分配准则指的是对一些最初的分配作了再分配的调整以后的个人对特定社会的理想化的分配模式:即使完全没有所有的生产,对于在两个概念化的选择环境中间其“价值观念”保持不变的个人来说,分配准则和再分配也是不同的。
主要观点6:税收的伦理限度。
税收可以被看作广范围财政交换过程的成本方面,把税收当作人们为了得到政府提供的由公家出钱生产的货物与服务的好处而支付的“价钱”。
税收可以视为社会必须满足的固定负担的象征,由政治决定的开支引起的集资需要使这些负担
成为必要,它与个人可转嫁的利润流动无直接关系。
税收可以看成一套强制施加的费用,由政治上强大的那些人强加在政治上弱小的那些人身上(政治上强者指统治阶级、当权体制的精英阶层、占多数的政党联盟、政党的掌权集团),目的在于为前者享受私有商品和服务出钱。
最后,税收可以用自给自足的集体企业来表达,这个企业具有正负两方面转移的特性,作为其最后目标,它们有税收后、转移后分配的集体选择模式。
四、启示
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增强,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显露出来,政府财政赤字与日俱增,且不可避免,大量政府开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私囊,政府的社会福利计划相继失败,经济停滞膨胀。
布坎南等人创立公共选择理论,旨在克服政府干预的局限性和缺陷。
在布坎南看来,政府干预与市场制度一样是有局限性和缺陷,过份依赖政府干预也会产生不尽人意的后果。
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经济学家詹姆斯格瓦特说:“公共选择学说的贡献在于证明,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理由。
”
建国后,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社会的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畸形。
“中国的现实不是市场充分发达后出现市场失灵,而是没有市场、市场发育不全;政府当下的主要任务不是干预市场,用其‘有形之手’替代市场‘无形之手’发挥作用,而是要充分培育市场,完善市场的自由调控机制”。
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努力的方向是“市场化”,并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迄今为止,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市场化”
的进程还在延续,中国经济体制模式转变尚未完成,依然处于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