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项目一 《论语》节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雍也》) 可见,孔子所谓的“为仁之方”即为仁的工夫与方法,主要就是“忠恕”
之道。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 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 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 心,推己及人乃至万物,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待人待物,从而成己又成物。 这不就是“爱人”的具体体现吗?能如此,不就是一个“仁者”了吗?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 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 贯之。”
——贯一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以为?”(《子路》)
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 路》)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可见,孔子之“仁”,即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其 符合礼的规范;是以孝悌为根本而又超越血缘 亲情、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是涵蕴、孕 育各种美善德行的总德。一言以蔽之,在孔子 看来,“仁”就是人的本性的最高表现,是人 的美德的最高概括。
2、“仁”与“礼”之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
佾》)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颜渊》) 孔子释“礼”归“仁”,将仁的基本性质确定为约束自 己的言行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并宣扬为仁的自觉性, 力图吧“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的德性修 养,化作主体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
*晚年返鲁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 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 生。
*孔子高尚之品格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发愤忘食,安 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人为善,直道而行。
2、《论语》其书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 思想的主要依据。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
矣”。(《里仁》) ——为己之学来自百度文库
孔子杏坛讲学
孔 子 杏 坛 讲 学
三、课文解析
1、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 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 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谋虑是否 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 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 了呢?”
模块一 阅读欣赏
项目一《论语》
项目一《论语》
课程导入: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1、孔子其人
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 邑(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
孔庙
孔林
孔府
*孔子年轻时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 牧)等几任小官。
*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终不再仕。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 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 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 课程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
心的仕、君子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 也;中人以下,不可 以语上也。(《雍 也》) ——因材施教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 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 《书》、《礼》、《易》、《春秋》、《论语》、 《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 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课程内容 一、孔子的“仁”学观念
1、“仁”之基本内涵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
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二、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为学之道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
3、“为仁之方”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
三、课文解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 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 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 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 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 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 越法度规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