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孔雀和乌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https://img.taocdn.com/s3/m/3acade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一、教学目标1.了解孔雀和乌鸦,认识它们的特点。
2.掌握描述孔雀和乌鸦特点的词语。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孔雀和乌鸦进行观察和描述。
2.难点:掌握描述孔雀和乌鸦特点的词语。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老师向学生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看图说话,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
B:学生轮流描述,其他学生边听边发表观点。
2. 导入新课(10分钟)A:老师出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让学生用几个字形容它们的特点。
B:学生一一说出,老师给予简要评价,并与学生讨论。
3. 学习课文(20分钟)A:读一遍课文“孔雀和乌鸦”,让学生跟读。
B:再读一遍,然后讲解生字词汇:孔雀、喣喣、喔喔、展开、彩衣。
4. 学生归纳特点(10分钟)A:让学生跟读课文,并围绕着“孔雀和乌鸦有什么共同点”这一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机会。
B:辅导学生整理并记录孔雀和乌鸦的共同特点,比如:都是鸟;两只鸟都是黑白相间的;它们都有自己特殊的叫声等。
5. 归纳词汇(10分钟)A:老师给出一些表述孔雀和乌鸦特点的词汇,要求学生听后默写并做笔记,如:优美的;美丽的;黑色的;白色的等。
B:学生默写、对照修正互相检查,老师进行点评。
6. 小结(5分钟)请学生简洁快速描述孔雀和乌鸦及其特点。
7. 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周边动物并用描述词归纳,并写下他感兴趣的一只动物及其特点。
四、教学资源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的图片五、教学评估1.热身活动表现。
2.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描述孔雀和乌鸦特点的语言。
3.课堂表现,包括课堂笔记和口头表达。
31.孔雀与乌鸦新
![31.孔雀与乌鸦新](https://img.taocdn.com/s3/m/a4322703a8114431b90dd85d.png)
31、孔雀和乌鸦奉贤区奉城第二小学顾春华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
2、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瞧3、能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受到善良的、为大家着想的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欢迎,而自私、爱嘲笑别人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的生字,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小组合作说一说鸟儿们劝慰孔雀的情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很多鸟,你瞧!这是谁呢?2、(出示孔雀和乌鸦的音节和图片)谁来拼?3、孔雀和乌鸦在干什么呢?谁来读?(媒体出示句子:鸟儿们去捉虫子,留下孔雀和乌鸦值班。
)(1)指导读句。
(2)学习生字:值、班4、孔雀和乌鸦在值班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1课孔雀和乌鸦。
板书课题:31 孔雀和乌鸦二、整体感知课文第一节1、孔雀和乌鸦在值班时,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看!2、(播放动画)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同桌两人试着说说。
二、学习课文第一节1、自己轻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把生字的音记住它。
2、检查反馈。
3、孔雀和乌鸦在值班时,森林起火了。
面对大火,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再来读读这一小节,并用“——”划出孔雀是怎么做的句子,用“~~~~”划出乌鸦是怎么做的句子。
4、学生自读,划句子。
5、交流,指名答。
6、指导朗读句子。
7、引读:孔雀勇敢地穿过火海,去寻找伙伴们。
并且大声喊:快救火呀!8、引读:鸟儿们听见喊声,急匆匆地飞了回来,扑灭了大火。
大火被扑灭了,可是孔雀的羽毛却被烧焦了,乌鸦怪声怪气地叫起来:“瞧哇,孔雀丑得像个小刺猬。
”9、学习生字10、查字典:瞧11、齐读第一节三、学习课文第二节1、师:天下的鸟儿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飞来看望他。
听!有哪些鸟儿呢?(播放动画)2、(出示图文)学习生字:卷(多音字)3、(出示第2、3、4、5句)引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b45ec7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b.png)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场,引导学生关注寓言的特点:“同学们,你们知道寓言是什么吗?寓言故事里藏着许多大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孔雀和乌鸦的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
2.通过展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形象特点,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请大家观察这两张图片,你们觉得孔雀和乌鸦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品质?”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教师将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协作。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教师还需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合作任务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反思与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寓言故事所传递的道德观念,认识到谦虚与骄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学生通过孔雀和乌鸦的角色对比,领悟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培养自己谦虚、踏实的品质。
3.学生能够从故事中体会到友谊的珍贵,学会尊重他人,关爱同伴,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4.学生通过学习寓言故事,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总结自己在学习寓言故事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其次,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寓言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24年《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
![2024年《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69ca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8.png)
2024年《狐狸和乌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狐狸和乌鸦》。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寓言故事的道理,培养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故事情节的理解。
难点:寓言道理的领悟,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生字卡片,故事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森林画面,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狐狸和乌鸦》。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狐狸和乌鸦的形象。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
4. 例题讲解:教师挑选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寓言故事的道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狐狸和乌鸦》2. 生字词:狡猾、上当、骄傲、警惕3. 重点句子:乌鸦受了狐狸的骗,狐狸得到了乌鸦的肉。
4. 寓言道理:不要轻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懂得分辨是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造句。
(3)谈谈你对寓言故事道理的理解。
作业答案:(1)故事情节复述略。
(2)例:我警惕地望着那只狡猾的狐狸,不想上当。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掌握较好,但对寓言道理的理解还需加强,以后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拓展延伸:课后让学生收集其他寓言故事,了解寓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b8e7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b.png)
2024年小学一年级语文《狐狸和乌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狐、狸、乌、鸦”等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寓意。
(3)学会观察图片,大胆讲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讲述故事,体会故事寓意。
2.教学难点:(1)理解乌鸦为什么会上当。
(2)如何通过故事教育学生诚信做人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简介狐狸和乌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认读生字(1)展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拼读音节,认识生字。
(2)组内合作,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理解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理解词义。
(3)小组讨论,讲述故事梗概。
4.分析故事(1)引导学生分析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点。
(2)讨论乌鸦为什么会上当,以及狐狸的欺骗手段。
5.角色扮演(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评选最佳表演奖,鼓励学生的表现。
6.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应对狐狸的欺骗?(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1)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自己的感悟。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讲述《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给家人听。
2.课后实践:观察生活中的诚信现象,用日记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寓意,教育学生诚信做人的道理。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孔雀和乌鸦 1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 孔雀和乌鸦 1教案 沪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a4f872866fb84ae55c8d33.png)
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 1教案沪教版学习目标:1.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记住“值、灭、丑、瞧”四个生字;认识部首“灬”。
2.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瞧”和“编”。
3.能熟练地朗读全文,能背诵课文第2节中的2、3、4、5句。
4.使学生了解不应该嘲笑别人。
重点和难点:1.熟练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表中的字,会写“寻、卷、灭、焦、匆、丑”;2.用“……带来了……”练习说话。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媒体出示孔雀和乌鸦,你们觉得谁美?为什么?2.它们的羽毛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课题:31 孔雀和乌鸦二、新授1.整体感知(1)听录音,思考:你听懂了什么?(2)生边听,边分小节(3)出示课文内容,请生找出文中生字。
①齐读生字:读准生字的音——开火车读——个别读②生字归类学:平舌音的字、翘舌音的字、反义词、用部首查宁法查字、③记字游戏:闪电记字④给生字找朋友,找到的媒体出示(4)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啦!你们能读吗?生齐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节,思考:孔雀和乌鸦各自表现怎样?你喜欢谁?为什么?(2)出示“寻找”你理解吗?说一说(3)什么叫“急匆匆”做个动作演一演(4)师生合作朗读(5)师:天下的鸟儿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来看望它,它们带来了什么?3.学习课文第二节(1)听第二段录音:用“——”找到相应的句子(2)交流找到的句子。
(3)你喜欢哪些句子。
(比读——齐读——个别读——男、女生读)(4)出示提示指导背诵。
(5)小组合作读一读。
(6)说话练习。
4.感悟明理(1)乌鸦看见鸟儿的表现,他怎么样?(2)鸟儿们为什么都不理睬乌鸦?板书:不要嘲笑别人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孙悟空考小明教案浙教版●教学模式:1. 模式名称:“自主发现”课堂教学模式2. 主要环节:借助情境运用比较朗读课文尝试说话求异发现巩固深化3. 模式特点: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观察说话训练为突破口,以主动尝试学习为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看听说读写的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乌鸦和孔雀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乌鸦和孔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0850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f.png)
大班语言活动乌鸦和孔雀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画面内容,能较合理地猜测故事情节。
2.积极参加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一组。
教学过程1.导入(出示孔雀图片)这两个是什么字?关于孔雀,你知道些什么(……)你们知道的真多。
是呀,许多故事里都有孔雀,它非常的美,还特别的高傲。
2.观察孔雀的三种表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孔雀的表情发生了三种变化。
哪三种变化呢(2)(出示表情一)孔雀在干什么(没好气的,目中无人的)它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表情(3)(出示表情二)接着看。
这是什么表情(高傲的,冷嘲热讽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出示表情三)再看第三个表情。
孔雀怎么啦(低着头、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羞愧)谁来学学,我们一起试试。
3.引导幼儿感知图片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图片内容。
(1)孔雀的表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它到底遇到什么事情了呢(2)你觉得这个表情和哪幅图有关,为什么,(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因为孔雀看到在梳毛,它觉得乌鸦非常的丑,所以对乌鸦冷嘲热讽。
(4)后来,孔雀很羞愧,这又是为什么(……)是哪幅图呀?因为孔雀嘲笑了乌鸦,被老虎说了一顿,所以感到羞愧。
(5)可是乌鸦呢,它会怎么想(非常生气)看最后一幅画,乌鸦很生气。
这时候,孔雀的表情就羞愧,不知该说什么好。
那么,乌鸦最后会原谅孔雀吗,和你旁边的伙伴商量商量,一起想想。
(6)乌鸦可能会怎么做(……)4.完整欣赏故事.总结寓言的中心思想。
(1)想不想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欣赏故事。
)(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3)你想对乌鸦说什么,你想对孔雀说什么小结: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人,又比我们优秀的,也有在我们后面的,我们始终要做的是不要捧高也不要踩低,做我们自己。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孔雀和乌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d76a80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9.png)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一年级下册《孔雀和乌鸦》这一课,学情分析如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词语和句子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兴趣,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但在识字、阅读和表达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孔雀和乌鸦的故事有整体了解。
2.生字词学习:讲解本课的生字词,如“孔雀”、“乌鸦”、“漂亮”、“自信”等,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中孔雀和乌鸦的形象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故事,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寓意。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为什么孔雀最后能赢得大家的喜爱?
4.语言点讲解:针对“形容词+得+动词”结构进行讲解和举例,让学生掌握并运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故事中孔雀和乌鸦分别代表了什么品质?
-你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如何改进?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和拓展。
4.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孔雀和乌鸦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提高环保意识。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134809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f.png)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孔雀和乌鸦这两种动物。
2. 引导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如羽毛颜色、体型等。
3. 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这两种动物的外貌特征。
教学活动:1. 向学生展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
3. 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这两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如“孔雀的羽毛是五彩斑斓的,而乌鸦的羽毛是黑色的”。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特点的认知。
教学内容:1. 给学生提供关于孔雀和乌鸦的短文。
2. 引导学生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
3. 让学生回答有关短文的问题,检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活动:1. 给学生提供关于孔雀和乌鸦的短文。
2. 引导学生阅读短文,并理解短文内容。
3. 提出问题,如“孔雀的羽毛有什么特点?乌鸦的叫声是什么样子的?”4. 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三章:词汇学习教学目标:1. 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授与孔雀和乌鸦相关的词汇,如“羽毛”、“五彩斑斓”、“叫声”等。
2. 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的正确用法。
教学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与孔雀和乌鸦相关的词汇。
2. 让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的正确用法。
3. 提供词汇练习题,如填空、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写作练习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让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孔雀和乌鸦。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练习。
2. 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如“请用词语描述孔雀的羽毛和乌鸦的叫声”。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c9901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2.png)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孔雀和乌鸦》。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
(2)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孔雀和乌鸦》,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图片展示:展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雀和乌鸦,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孔雀和乌鸦》,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描述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以及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孔雀和乌鸦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2. 准备课文《孔雀和乌鸦》的复印件,供学生朗读和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孔雀和乌鸦》,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学生跟读并模仿。
4. 图片展示:展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孔雀和乌鸦,通过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
乌鸦和孔雀教案幼儿园语言
![乌鸦和孔雀教案幼儿园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730145b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9.png)
乌鸦和孔雀教案幼儿园语言
活动目的
通过乌鸦和孔雀的故事,激发幼儿对于动物世界的兴趣习惯,引导幼儿探索不
同动物的特点和行为习惯,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乌鸦和孔雀的绘本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小玩具动物模型
•工具:喇叭、麦克风等
活动环境
在教室里设立一个戏剧演出的小舞台,并进行装饰,贴有动物的图片和绘本相
关的图画,让活动环境更加生动。
活动步骤
第一步:故事讲解
老师根据绘本内容对乌鸦和孔雀的故事进行讲解,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方式,让
幼儿对于在森林里的两个动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第二步:角色扮演
老师安排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幼儿分成小组,分别扮演乌鸦和孔雀的角色,模仿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表演。
第三步:制作小动物
老师指导幼儿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小玩具动物模型,让幼儿更
加了解不同动物形态和特征。
第四步:语言交流
老师引导幼儿围绕动物主题,进行语言交流,让幼儿通过互动交流,表达对于
动物的兴趣和想法,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协作意识。
第五步:展示和回顾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后,老师邀请幼儿合作完成展示和回顾活动。
幼儿通过自己的表演和手工制作的小动物模型,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学习心得。
活动效果
通过这个乌鸦和孔雀的教案,幼儿对于动物世界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后,幼儿的兴趣更加广泛,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知。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4450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2.png)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孔雀和乌鸦的特点。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孔雀和乌鸦》的故事文本。
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孔雀和乌鸦的特点和行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分组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故事情节。
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合作和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学生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评价:通过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孔雀和乌鸦》的故事文本。
2. 图片:孔雀和乌鸦的图片。
3. 表演材料: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和服装。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展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小组合作:通过分组讨论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两种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24a11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a.png)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孔雀和乌鸦这两种鸟类。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表达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孔雀和乌鸦的图片或视频。
2. 教学卡片: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对其外貌特征有直观的认识。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并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出示教学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信息,了解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
4.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的异同,并分享讨论结果。
5. 教师总结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动物。
教学反思:本章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对孔雀和乌鸦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教学卡片的使用,让学生深入了解孔雀和乌鸦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第六章:语言表达训练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词语描绘动物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孔雀和乌鸦。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动物。
2. 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意见并给予反馈。
教学准备:1. 教学卡片:形容词和副词的卡片。
2. 动物图片:孔雀和乌鸦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学生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尝试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描述孔雀和乌鸦的语言表达,并给予彼此反馈。
3. 教师出示教学卡片,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和副词描述孔雀和乌鸦。
4.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语言表达的方式介绍孔雀和乌鸦的生活习性。
5. 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汇报,让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和交流。
教学反思:本章通过观察图片和运用形容词和副词,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反馈,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技巧。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ac1d79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7.png)
孔雀和乌鸦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孔雀和乌鸦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水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使学生了解孔雀和乌鸦的特点,明白欣赏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或道具,以便于教学演示。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孔雀和乌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孔雀和乌鸦》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关注孔雀和乌鸦的特点。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孔雀和乌鸦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 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学生上台表演故事,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故事,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优秀品质”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参与: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共同培养孩子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孔雀和乌鸦的特点。
2.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增强学习兴趣。
3. 利用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孔雀和乌鸦的特点。
2. 讲解故事中的道理,使学生明白欣赏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3.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故事情节。
4.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欣赏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复述故事,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故事情节。
2. 学生能主动欣赏他人,说明学生已经明白了欣赏他人优点的重要性。
3.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色,说明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https://img.taocdn.com/s3/m/94b4eb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4.png)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孔雀和乌鸦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孔雀和乌鸦》这篇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捕捉事物本质和类比思维能力;2.初步认识微小的生物——昆虫,并能简单地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3.在阅读中初步懂得感受课文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比较孔雀和乌鸦的区别,并据此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中隐藏的道理;2.让学生初步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学生用细致的观察和想象完成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观察会飞的昆虫。
呈5分钟,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了解昆虫的一般特征。
2.寻找不同之处。
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较,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孔雀和乌鸦的图片,记录所见的不同点,并口头表达。
可依靠以下提问:–孔雀和乌鸦的身体特征不同吗?–孔雀有什么特殊的装饰吗?–两者的栖息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 2. 阅读教材寓言《孔雀和乌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学体裁。
首先,让学生听故事或第一遍阅读故事的文本,理解文意,探讨第一遍阅读时的问题。
然后再进行第二遍阅读并思考下列问题:3.故事中的孔雀和乌鸦都有什么特殊的地方?4.故事的最后,作者希望我们了解什么?3. 发展1.小组讨论。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故事中的情节,完成下列任务:–这段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学生token,完成《我的小画册》的创作。
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创建一本有关孔雀、乌鸦及其他昆虫的画册。
学生需要思考,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对它们的长相和栖息地产生了哪些影响?如何用绘画方式准确地表达这些影响?4. 总结1.学生展示成果。
让每个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讲述自己是如何完成这个画册的。
2.总结本课内容。
老师将学生互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节课所要求的能力和事项。
四、课堂作业1.用自己的言语增补故事中的情节。
2.小制作: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自己动手制作,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它们穿衣编发。
《孔雀和小了了》教案
![《孔雀和小了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a6b5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7.png)
《孔雀和小了了》教案孔雀和小了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寓言故事《孔雀和小了了》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2. 学生能够运用故事的教育意义,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寓言故事《孔雀和小了了》。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四、教学过程介绍和导入1. 老师简单介绍寓言故事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寓言故事的作用和意义。
2. 老师提问:你们听过或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们觉得寓言故事有什么用处?故事讲解1. 老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寓言故事《孔雀和小了了》的内容。
2. 故事讲解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寓意。
3. 老师提问: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你们觉得孔雀和小了了分别代表了什么?深入探讨1. 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究故事中孔雀和小了了的不同特点和行为对比。
2.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和评价。
拓展活动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编写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围绕主题“发现自己的特长”。
2. 学生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呈现他们编写的寓言故事。
3. 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和归纳1. 老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归纳寓言故事的教育意义。
2. 学生积极发言,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孔雀和小了了》,引导学生思考人的优点和缺点,以及珍惜自己的特长和才能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和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思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故事乌鸦爱美丽教案反思
![故事乌鸦爱美丽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e6fa3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4.png)
故事乌鸦爱美丽教案反思一天,乌鸦飞到一片美丽的花园里,它看到了一只美丽的孔雀。
孔雀展开了它美丽的尾巴,引得所有的动物都围在一起欣赏。
乌鸦看到了孔雀的美丽,也很羡慕。
于是,它决定向孔雀学习,让自己也变得美丽起来。
乌鸦跟随孔雀学习,学会了摆动它的翅膀,学会了摆动它的尾巴,还学会了跳舞。
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终于学会了孔雀的舞姿和姿态。
乌鸦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美丽了,于是它飞到花园里,向其他动物展示它的新技能。
可是,其他动物并不欣赏乌鸦的表演,它们觉得乌鸦并不适合做孔雀那样的舞蹈,也不适合摆动尾巴。
乌鸦感到很失望,它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它开始怀疑自己,开始觉得自己并不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之处,不需要模仿别人。
就像乌鸦并不适合做孔雀那样的舞蹈一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模仿别人,而是要发掘和展现自己的美丽。
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不要盲目跟风。
乌鸦因为盲目模仿孔雀,最终失望了。
其次,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乌鸦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怀疑自己,这是不应该的。
最后,我们要学会自信,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乌鸦因为别人的不认可而觉得自己不美丽,这是很可悲的。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不需要盲目模仿别人。
其次,我们要鼓励学生发掘和展现自己的美丽,不要轻易否定自己。
最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动摇自己的信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个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乌鸦为什么要模仿孔雀,以及乌鸦最终的感受和体会。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展开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乌鸦和孔雀的情感和心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孔雀和乌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个生字。
积累“值班”等七个词语,认识部首“四点底”指导书写“寻、匆、丑”。
2、练习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瞧”和“编”的读音。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排比句式的第2节的第2~5句。
4、教育学生懂得不应该嘲笑别人。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看图:孔雀。
交流:你喜欢孔雀吗?为什么?(美)
2、听老师说:传说,孔雀身上的彩色的衣是天下的鸟儿用各种颜色的羽毛编织成的。
瞧!南方的卷尾燕,带来了绿羽毛。
北方的云雀,带来了白羽毛。
东方的相思鸟,带来了红羽毛。
西方的长尾雀,带来了紫羽毛。
就连凤鸟也摘下头上的凤冠,给孔雀戴上。
于是,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3、交流:你听见了什么?
4、出示句子。
这段话中有四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给(拼读),出示生字卡片:卷(拼读)
5、还有两个生字的字音请你请教字典老师,该用什么方法查字典呢?(部首查字法)
齐说部首查字法的三个步骤。
(定部首,数几笔,部首目录找倒它;部首外,在数数,检字表中找门牌;快快快,快快翻,找到正门找到家。
)
开展查字典比赛。
汇报“瞧”(396)区别“焦瞧”
汇报“编”(27)
6、读句子。
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7、天下的鸟儿为什么要把这么美的东西送给孔雀,使孔雀变成最美的鸟儿呢?这就是今天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出示课题。
31、孔雀和与乌鸦
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同桌分节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再交流一下记生字的方法。
(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论.)
2、过渡:鸟儿们都去捉虫了,留下孔雀和乌鸦干什么?
zhi ban
出示:值班(读哪个生字时该特别注意:值)(读词:值班)
正音:记字形,听记值班的要求。
(值班就是轮流在规定的时间里担任巡视工作。
要求在值班时作好记录。
遇到突发事件要及时向上级报告,并及时做好处理。
)
3、那孔雀和乌鸦在值班的时候碰到了什么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呢?请小朋友边听边找找有关句子。
反馈:突然森林里起火了。
4、当森林里突然起了大火时,孔雀和乌鸦这两个值班的人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你自己在静心读读第一节,边读边划出有关的句子。
反馈、出示:乌鸦急忙去搬自己的家。
孔雀勇敢地穿过大海,去寻找伙伴们。
“快救火呀!”
出示生字卡片:寻(拼读)。
寻就是找的意思。
“寻找”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仔细地找呀找。
看图想象:孔雀在寻找伙伴们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困难?四人小组讨论。
5、从孔雀和乌鸦面对突如其来的火情所不同的表现中,你读懂了什么?
(乌鸦自私,孔雀勇敢、善良)指导读两句句子。
男女生比赛读。
6、过渡:是呀,孔雀的羽毛被火烧着、身体被烧疼,可又一下子找不到伙伴们,结果它的羽毛被(烧焦了。
)乌鸦还(怪声怪气地叫起来……)
7、可是,天下的鸟儿们听说孔雀为救火受了伤,都怎么做呢?请读读第二节。
8、看图:是呀,可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9、让我们来读好这段话,读出天下的鸟儿们对孔雀的尊敬和关心。
(看课文:从“天下的鸟儿~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
”)
(自己读,分组读)
10、过渡:孔雀变成了最美的鸟,鸟儿们都围着它唱啊,跳啊,就是(不理睬乌鸦,)乌鸦只好(羞愧地躲进了深山。
)
11、你想对这只羞愧的乌鸦说什么?
三、复习词语:
四、指导写字:
寻匆丑(看笔顺框、书空)
提醒坐姿、执笔姿势。
一描二仿三记四默。
附送:
2019-2020年小学一年级语文《小伙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餐、丢”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
3、了解小伙伴们对待玛莎丢失背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当真诚地予以帮助。
教学重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从而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人最需要的帮助。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预习本课要求认识的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小伙伴,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伙伴呢?
2、今天,老师也请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她很想成为你们的小伙伴,你们愿意吗?(愿意)
播放:一个外国小朋友玛莎高兴地走出来,说:“Hi!大家好,我是玛莎,很高兴认识104班的小朋友。
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要去春游,和我一块儿去,好吗?”(好!)
3、让我们一同与玛莎春游吧,在那儿我们还会认识她的几位小伙伴(板书课题:小伙伴)。
齐读课题。
(设计目的:从生活出发理解“伙伴”之意,并运用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读书、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同桌交流,相互帮助。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组长检查,总结方法,练习说话。
(1)认读卡片上的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记字方法。
(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3)扩词练习。
用“丢、共、汽”扩词。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词汇的积累)
(4)出示:
我会读:
丢失粗心忘记矿泉水
共同保密记得餐巾纸
先认读词语,再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
(注重说话训练)
4、自由读文,并标上小节号。
5、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谁愿意在他读之前,提醒他应注意什么?小评委们应注意什么?
6、指名学生朗读、评议。
7、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出示插图,思考:他们都是谁?图中谁是玛莎、谁是维加、安娜和安东?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分析判断,并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表达。
这一设计目的是通过观察插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中的四个人物,为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
(2)他们中谁是谁的小伙伴?(教师可引导学生:玛莎是维加的小伙伴。
维加是玛莎的小伙伴。
玛莎的小伙伴有维加、安娜、安东。
……这样不仅了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
)
(3)同学们可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玛莎的小伙伴,就让我们一块儿去春游吧!(播放:小伙伴们都去春游了,一路上他们说着笑着,欣赏着春天的美景,玩得很开心。
到了中午,小朋友们都在吃午餐,只有玛莎一个人站在一旁。
)
(4)玛莎怎么了?她会想些什么?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5)小伙伴们是怎样关心玛莎的?请同学们自由读2-8小节,在小组内交流。
(6)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a 你觉得安娜、维加和安东三人谁做的最好?为什么?
b 安东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c 这三个小伙伴你最喜欢谁?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d 如果你是安娜、维加,看到安东主动帮助玛莎会怎么想呢?
(7)分角色朗读。
a 四人一小组读读、演演。
b 集体分角色读。
一、(设计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
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
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读美课文。
)
二、质疑问难。
(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
)
三、创设情境,设问导思,拓展延伸。
1、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2、在生活中,你的小伙伴也一定遇到过许多困难,你帮助过谁呢?或者你接受过谁的关心和帮助呢?
(设计目的: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从阅读者变为当事者,学生的体验就会更深刻,感情的抒发就会更真切。
)
四、总结课文。
春游结束了,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懂得了一些道理。
回家后,请大家把你们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并能用你的行动表现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