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

合集下载

各种肾病的管型口诀

各种肾病的管型口诀

各种肾病的管型口诀
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中管型损害是常见的病理改变之一。

不同类型的肾病会出现不同的管型改变,因此了解各种肾病的管型特点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不同肾病的管型特点。

1. 肾小球肾炎:呈现“血尿+蛋白尿+管型+高血压”,管型特点为“血尿后”(红细胞管型)和“蛋白尿后”(脂蛋白管型)。

2. 急性间质性肾炎:呈现“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肾功能损害”,管型特点为“白细胞管型”。

3. IgA肾病:呈现“血尿+蛋白尿+腹痛”,管型特点为“肾小管间质病变”(颗粒管型)。

4. 狼疮性肾炎:呈现“狼疮样综合征+肾功能损害”,管型特点为“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

5. 肾小管间质肾炎:呈现“多尿+低比重尿”,管型特点为“颗粒管型”。

6. 肾小管酸中毒:呈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管型特点为“透
明管型”。

通过学习和记忆这些口诀,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各种肾病的管型特点,有助于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

然而,口诀只是辅助性的学习工具,对于肾病的确诊和治疗仍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肾脏病理学分型

肾脏病理学分型

肾脏病理学分型肾脏病理学分型是指根据肾脏组织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将肾脏疾病分为不同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

通过病理学分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疾病的发展过程和预后,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肾脏病理学分型。

一、肾小球肾炎分型肾小球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的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

根据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学表现和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膜性肾病: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成年人。

2.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肾小球肾炎和肾小管间质损害。

3. IgA肾病:以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为主要特征,是成年人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

4. 膜增生性肾炎:以肾小球内增生性病变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为主要特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5. 肾小球局灶节段性肾炎:以肾小球局灶节段性病变和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肾小管间质肾炎分型肾小管间质肾炎是指发生在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和损害。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性间质性肾炎:以急性肾小管坏死和间质炎症为主要特征,常见于感染后肾炎和药物过敏性肾炎。

2. 慢性间质性肾炎:以慢性间质炎症和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特征,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

3. 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是由于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等)导致的间质性肾炎。

三、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分型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是指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一组疾病,其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根据病变的特点和临床表现,肾小管-间质-肾小球疾病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以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迅速。

2.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较缓慢。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特点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特点
3、细胞性新月体增生的肾小球基底膜有裂孔和缺损;
4、荧光检查:线性( IgG、C3)荧光、颗粒荧光、无荧光等。
1、早期出现蛋白尿
2、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肾衰竭
★此型病变重、进展快、预后差
类 型
病理变化
病理-临床
肉 眼
光 镜
电 镜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1、早期无明显变化,晚期肾脏体积↓,表面呈颗粒状——虫蚀状。
轻微病变型肾小球肾炎
体积轻度↑,色苍白
1、光镜下变化不明显,仅有轻度节段性系膜增生。
2、基底膜正常
1、未见电子致密物
2、免疫荧光检查(-)
1、肾病综合症
2、蛋白尿(白蛋白为主)
3、常出现血尿、高血压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型肾炎的晚期表现)
1、体积↓;
2、色苍白;
3、质硬、表面颗粒状——颗粒固缩肾。
3、荧光检查:系膜区有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和C3沉积。
1、具有多样性,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也可为无症状蛋白尿、血尿、慢性肾炎综合症。
快速进行性肾炎
(新月体性肾炎)
1、肾脏体积↑
2、色苍白
3、表面有出血点
肾小球内弥漫性大量的新月体或环状体形成
1、肾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2、在基底膜上、内、外可见致密电子物质沉积;
急性肾炎综合症: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氮质血症。
慢性肾炎综合症:早期症状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晚期可发生肾衰竭。
.
1、增生的系膜组织逐渐包围毛血管、伸入毛细血管基质底膜和内皮之间,使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分层状。
2、晚期,系膜和肾小球纤维化。
1、内皮细胞下出现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有钉状突起。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肾小球疾病是指一类以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肾脏疾病,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包括膜性肾病、IgA肾病、轻链肾病等。

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是肾小球疾病鉴别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标准。

1. 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生和基底膜增厚为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其病理学特征包括以下几点:•毛细血管壁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内皮和系膜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

•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免疫荧光:免疫荧光检查常见IgG沉积,中度C3和C1q沉积。

诊断膜性肾病的标准如下:•肾活检:光镜和电镜检查显示肾小球膜性病变的特征改变。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24h。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30g/L。

•血脂异常: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蛋白血症。

2. IgA肾病IgA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IgA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其病理学特征包括以下几点:•毛细血管壁IgA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明显沉积IgA。

•基底膜轻度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轻度增厚。

•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细胞增生。

诊断IgA肾病的标准如下:•肾活检: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肾病的特征改变。

•血象:血清IgA水平升高。

•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0.5g/24h。

•肾小球滤过速率:肾小球滤过速率正常或轻度减低。

3. 轻链肾病轻链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轻链沉积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其病理学特征包括以下几点:•毛细血管壁轻链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明显沉积轻链。

•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明显增厚。

•系膜内沉积:系膜区内可见轻链沉积。

诊断轻链肾病的标准如下:•肾活检:光镜和免疫荧光检查显示轻链肾病的特征改变。

•尿蛋白电泳:尿中可检测到大量轻链。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

•肾小球滤过速率:肾小球滤过速率减低。

简述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简述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

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肾小球疾病是指发生在肾小球的各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的炎症和损伤。

根据病理学的特点,肾小球疾病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特定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本文将对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病理分型进行简要介绍。

系统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肾小球肾炎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肾小球炎症为主要特征的肾损害。

根据病变的特征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1.IgA肾病: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期。

其特点是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免疫球蛋白A(IgA),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系膜增宽和系膜细胞增生。

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2.系膜增生性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增厚和细胞增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

常见类型有轻链肾病、IgM肾病等。

3.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电子密度增加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

膜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多见于成年人,继发性多见于肿瘤、感染等疾病。

4.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肥厚和系膜区细胞增殖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临床表现常见蛋白尿和血尿,进展性病例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肾小球硬化症(FSGS)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局灶性或弥漫性增厚和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球疾病。

根据病变的范围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DGS)等。

1.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硬化症类型之一,主要特征是肾小球部分滤过膜局灶性和(或)节段性硬化。

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以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

2.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严重的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滤过单位普遍受损,呈弥漫性硬化和管型化。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

少数病例,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而形 成新月体(>50%以上)--新月体性肾小球 肾炎。
厦大医学院
13
3. 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肾炎综合征
儿童患者症状较典型,咽部感染1~2周后出现
①少尿,严重者出现氮质血症 ②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③水肿 ④高血压
厦大医学院
14
结局
儿童患者 95%以上痊愈,1%-2%转变为慢性 不到1%发展为快速进行性GN。
厦大医学院
33
厦大医学院
34
(三)肾病综合征及相关的肾炎类型
大量蛋白尿、低清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膜性肾小球病(肾炎)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厦大医学院
35
1.膜性肾小球病(肾炎) membranous GN
成人肾病综合征的最常见类型,肾小 球炎症改变不明显。为非选择性蛋白 尿(低分子白蛋白和铁蛋白)。
III 型 免疫反应缺乏型
病因和发病机理不清,无荧光反应
部分病人血清里有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ANCA),因此认为是ANCA相关血管炎
在肾脏的表现。
厦大医学院
22
免疫性损伤(抗基底膜型、免疫复合物、ANCA) 毛细血管壁损伤,纤维素渗出,单核细胞渗出
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单核巨噬细胞
新月体
短时间内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功能衰竭
厦大医学院
5
2. 病理改变
大体: 大红肾,蚤咬肾,体 积增大,颜色变红, 有出血点。
厦大医学院
6
病理变化:
光镜下: “球大,核多” ,管腔狭窄。内皮细胞和 系膜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渗出.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多种多样。

以下是对肾小球肾炎常见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的简要介绍:
狼疮性肾炎
- 病理特征: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免疫复合物沉积
- 临床特征:狼疮性肾炎常伴随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膜增生性肾炎
- 病理特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肾小球内皮细胞增生
- 临床特征:多见于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可伴肾功能不全
膜性肾病
- 病理特征: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局部或弥漫性增厚,免疫复合物沉积
- 临床特征:一般较慢进展,常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症状
肾小球系膜增生性肾炎
- 病理特征:系膜细胞异常增生或肾小球基底膜新月体形成
- 临床特征: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 病理特征:肾小球部分区域节段性病变,可出现新月体
- 临床特征: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多伴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以上是肾小球肾炎常见的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因此准确诊断病理类型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请在进行具体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菊萍, 侯丽卿. 肾小球肾炎临床病理类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 19(3): 334-338.
2. 刘永丽. 肾小球肾炎病理分型与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 23(08): 1504-1506.。

泌尿系统的口诀汇总--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

泌尿系统的口诀汇总--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

泌尿系统的口诀汇总--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泌尿系统的口诀汇总》。

在临床医学考试中,泌尿系统的内容是是考查的重点,更是考查的难点,泌尿系统的知识点很多,记忆起来很困难,中公卫生人才网的医疗专家讲师将该部分内容编写成了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知识点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青年多见,
主要表现以下全,
一蛋白尿,二水肿见,
三血尿,四高血压的体现,
五有肾功损害,
六为肾衰竭时常伴贫血面。

二、尿路感染——知识点
革兰阴性杆菌最常见,
上行感染来出现,
要问原因要找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因。

三、急性膀胱炎——知识点
单纯膀胱炎女性最常见,
起病急,发病快,你我难受真不快,
有尿频,有尿急,还有血尿脓尿来体现,
说治疗多饮水,药物治疗来再见。

四、急性肾盂肾炎——知识点
起病急,伴尿频,有尿痛还有腰痛发热来帮助,
说诊断,真性菌尿来辅助,
说表现,全身感染重,
最后治疗要两周。

泌尿系统的口诀汇总今天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医疗卫生招聘考试的小伙伴们。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及分类类型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及分类类型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及分类类型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使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
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由于肾病隐匿性较强,肾小球肾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被人忽视。临床调查显示,肾小球肾炎患者往往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而导致肾脏纤维化逐步进展,最终发展到肾衰竭、尿毒症,采用常规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分型
(一)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见于青年女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及皮肤、关节、浆膜、心脏和肺脏等,伴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肾损伤,称之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有显性肾炎(有肾炎临床表现)者约50%~60%,但肾活检材料几乎100%可见肾小球病变。显性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可见血尿、蛋白尿、急性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患者血中可查出各种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血清补体水平降低。
急性肾炎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急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肾小球肾炎分类
一、基本类型
肾小球肾炎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时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红斑狼疮性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此外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都可引起肾小球病变。(注意:一般临床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4、未分类的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特点是:肾小球病变仅作为全身性疾病的一个构成部分。伴发肾小球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可以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可以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以是血管性疾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氏肉芽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等。选择较常见的举例如下:

各种类型肾炎的病理特点简要

各种类型肾炎的病理特点简要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主要变化为肾小球内细胞增生病变严重时,毛细血管腔内可有血栓形成,毛细血管壁可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坏死的毛细血管袢破裂出血,大量红细胞进入肾球囊及肾小管腔内,可以引起明显的血尿。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肾小球系膜增生
弥漫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内有大量新月体形成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这种肾炎大都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是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的典型代表。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可与肺泡基底膜发生交叉反应,引起肺出血。

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和系膜增生。

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
主要病变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光学显微镜下肾小球无明显变化或病变轻微。

由于本病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常有大量脂质沉积,故又称为脂性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和节段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而受累肾小球的病变仅限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丛的一部分
IgA肾病
肾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荧光法检查见系膜内有IgA沉积。

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大量肾小球纤维化、硬化,原始的病变类型已不能辨认。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二)慢性期治疗
1、确定慢性期:肾活检证实组织学改变以慢性 化指标为主。
2、停止免疫抑制治疗 3、尽早血液透析:Crea>530umol/L(6mg/dl) 4、长期血透患者考虑肾移植:抗体阴转后
七、预后
患者未及时诊断,早期未接受强化治疗, 预后差,将数月后进展不可逆肾衰竭。
影响预后因素 免疫类型:III>II>I; 老年人预后差; 强化治疗延迟者预后差; 病理损害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平行; GFR<5ml/min,Crea>8mg/dl者预后
(三)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血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为主) 尿白细胞增多 2、免疫学 I型,抗GBM抗体阳性; II型,CIC阳性,补体下降; III型,ANCA阳性。 3、影像学 双肾增大,皮髓交界不清。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 急性肾炎综合征+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病理
4、免疫学检查 ASO,阳性率50~80%,3~5周滴度最高,50
%患者半年时恢复。
补体,90%患者总补体和C3、C4显著下降,C4 首先开始恢复,随后总补体及C3也于1月后上 升,6~8周恢复正常。
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阳性。
部分患者CIC阳性。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
5、重症
病情进展迅速,数日或数周内加重至尿毒 症,病理检查显示毛细血管受压闭塞,伴新月 体形成。
6、老年患者
前驱症状不明显,循环负荷过重表现明显, 易出现肺淤血等心血管并发症。
(四)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血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 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为主) 2、血常规 轻度贫血 白细胞可正常或增高 3、肾功能 GFR下降,一般不低于50% 部分患者短暂BUN、Crea升高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有哪些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有哪些

肾小球肾炎的分类有哪些肾小球肾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的一组疾病。

它可不是一个单一的病种,而是包含了多种不同类型。

下面就来给您详细说一说肾小球肾炎的分类。

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通常在发病前会有链球菌感染的情况,比如患上了扁桃体炎、猩红热或者皮肤感染等。

感染后 1 3 周,身体就可能出现问题,比如突然出现血尿、蛋白尿,还可能有水肿和高血压。

这主要是因为链球菌感染激发了身体的免疫反应,导致肾脏受到了损伤。

慢性肾小球肾炎相对来说病程就比较长了。

它的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一开始可能只是有点蛋白尿或者血尿,血压可能会慢慢升高,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肾功能逐渐变差。

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没有完全治好,也可能是其他一些因素长期作用,比如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没有控制好,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就比较凶险了。

它的特点是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肾功能就急剧恶化。

患者可能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还伴有血尿、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

这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往往和自身免疫有关,身体里产生了一些针对肾小球的抗体,导致肾小球受到严重破坏。

还有一种叫做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症状很隐匿,不容易被发现。

患者可能只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有血尿或者蛋白尿,但平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

这种类型通常病情比较轻,进展也比较慢,但也需要定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从病理类型来看,肾小球肾炎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根据增生的严重程度,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这个类型的特点是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重度增生,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导致基底膜增厚。

膜性肾病,这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

在电镜下能看到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光镜下能看到部分肾小球的部分节段出现硬化。

肾小球肾炎的考点记忆方法--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

肾小球肾炎的考点记忆方法--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

中公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库
肾小球肾炎的考点记忆方法--中公卫生临床资料库 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肾小球肾炎的考点记忆方法》。

在临床医学考试中,肾小球肾炎的内容是是考查的重点,更是考查的难点,但是肾小球的各种类型特点记忆起来很困难,中公卫生人才网的医疗专家讲师将该部分内容编写成了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1.骆驼是个急脾气,月亮一出就行进。

“骆驼是个急牌气”意思是驼峰状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月亮一出就行进”有新月体的是急进性小球肾炎;
2.系膜增生没亮点,膜性肾炎钉突成。

“系膜增生没亮点”是系膜增生就只有系膜增生,没什么特殊的;“膜性肾炎钉突成”是膜性肾炎是基底膜增生,不同时期表现不同,可分为4期:Ⅰ期:上皮下可见散在小型电子致密物,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基底膜无明显变化。

Ⅱ期:上皮下电子致密物较Ⅰ期增多,分布均匀,致密物之间出现新生的基底膜样物质,并形成钉状突起,分隔致密物,基底膜增厚。

Ⅲ期:基底膜内可见电子致密物,基底膜样物质进一步增多,包绕电子致密物,基底膜进一步增厚。

Ⅳ期:上述各期的电子致密物部分溶解消失,不规则增厚的基底膜呈虫蚀状。

有的患者同时可见两期病变特点,以其中一期病变占优势。

3.系膜插入基膜厚,双轨就是膜增生。

既然双轨就分型,只有C3和2型。

这两句话指的是系膜增生插入,基膜也增厚,这两个膜都有了,双轨就是膜增生。

膜增生既有基底膜又有系膜,形成双轨征也就是车轨征,也叫做分层状,既然双轨就分型了,膜增生的有1型、2型,其中只有C3是2型。

肾小球肾炎的考点记忆方法今天就讲到这里啦,希望可以帮助到正在备考医疗卫生招聘考试的小伙伴们。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免疫抑制剂
用于抑制免疫反应,常用 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环磷 酰胺等。
特殊治疗
血浆置换
通过置换血浆中的致病抗体和免疫复 合物,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透析治疗
对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进 行透析治疗,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和多余水分。
04 肾小球肾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保持心理健康等,以增强 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积极治疗和预防感染,避免诱发肾小 球肾炎的加重。
饮食
患者应限制水、盐、蛋白质的摄入, 以减轻水肿和高血压。同时,应保证 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
药物治疗
01
02
03
利尿剂
用于消除水肿,常用药物 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降压药
用于控制高血压,常用药 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等。
饮食护理
遵循低盐、低脂、优质 低蛋白的饮食原则,避 免高盐、高脂、高蛋白
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随 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 能等指标,以便及时了
解病情变化。
患者教育
01
02
03
04
提高认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肾小球肾炎 的病因、病程及治疗等方面的 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控制慢性疾病
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等慢性疾病,以降低对肾脏 的损害。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重金属、化学物 质等有害物质,以减少对肾脏 的损伤。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检 查,以便早期发现肾小球肾炎
等肾脏疾病。

病理学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

病理学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

急性肾盂肾炎
单侧或双侧肾体积大,表面充 血,黄白色脓肿,周围有充血 带。病灶弥漫或局限分布。
切面髓质内见黄色条纹向 皮质延伸,有脓肿形成。
急性肾盂肾炎
病变呈灶状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肾小管 腔内中性粒细胞集聚和肾小管坏死。
急性肾盂肾炎
肾小管坏死
白细胞管型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小管—间 质非特异性炎症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肾细胞癌
简称肾癌,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 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肾腺癌。 多发于肾上下两极,实质性圆形肿物,直径3-15cm;
切面呈多彩性外观;压迫周围组织形成假包膜
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型 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癌
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移行细胞肿瘤)
• 好发膀胱三角区近输尿管 开口处和侧壁,起源于移 行上皮
系膜和基质增多
IgA 沉积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为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阶段,故称为终末期肾。 病变特点:大量肾小球发生玻璃样变和硬化,又称 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双肾体积缩小,质硬,表面呈弥漫细颗粒状。 故称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切面皮质变薄、皮髓分界不清,肾盂周围脂肪增多。
部分肾小球和部分小叶或毛细血管袢发生硬化。 病变肾小球部分小叶和毛细血管袢内系膜基质增多、血管塌陷、 玻璃样物沉积,肾小管基膜增厚。节段性纤维化—球性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免疫荧光:IgM和C3局灶节段性沉积
IgA肾病
病变特点:免疫荧光显示系膜区有IgA沉积 • 易引起反复发作的镜下或肉眼血尿,最常见。
病变特点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基质增多。 系膜区增宽,但管壁不增厚。

肾小球肾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肾小球肾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肾小球肾炎(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综合征(简称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病,指由于各种不同原因,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临床表现为一组症候群的疾病。

肾小球肾炎共同的表现为(可不同时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尿量减少或无尿,肾功能正常或下降。

二病因肾小球肾炎实际上是一组疾病,病因各有不同,部分病因尚不清楚,一般来说可能和遗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等因素等有关。

三分类1.病因分类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引起,是全身性疾病的肾脏受累及。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后,考虑原发于肾脏的肾炎。

2.临床分类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

一般所称肾小球肾炎如不加说明常指原发性慢性肾炎。

(1)急性肾炎综合征常表现为急性发作的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肾功能下降。

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如急性感染后肾炎,典型的急性肾炎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此外其他细菌和病原微生物菌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都可导致;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时或病程中的某个阶段;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

(2)慢性肾炎综合征可见于任何年龄,尤以青壮年男性青年发病率高。

是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此病常见,但是症状和肾病进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表现多样化。

总的来说,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贫血,血压升高等,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出现慢性肾衰竭。

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类型是决定肾功能进展快慢的重要因素。

(3)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在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了尿量减少或者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

病情危重,且预后差,一般要求及时肾活检尽早诊治。

(4)隐匿性肾炎缺乏泌尿系统局部症状,也无全身症状,一般在常规体检或因其他疾病筛查时发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不合并水肿、高血压等。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牛玉贞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是一组病因不一,急性起病,多有前 驱感染,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 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 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
可分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和非急性链球菌感染
2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
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急性
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80%-90%的患者血清C3下降,至第8周94%的病例 恢复正常。明显少尿时血尿素氮和肌酐可升高。
15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有链球菌感染史,急性起病,血尿、 蛋白和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等。急性期 血清ASO滴度升高,C3浓度降低,均可临 床诊断急性肾炎。
16
鉴别诊断
1、其他病原体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 2、LgA肾病 以血尿为主要症状 靠肾活体组织检查 3、慢性肾炎为急性发作 贫血、肾功能异常、低比重尿 或固定低比重尿,尿改变以蛋白增多为主 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5、其他 肾炎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相鉴别
24
病理生理
3、水肿 低蛋白血症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血容量减少,刺激了 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促使抗利尿激素和肾 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最终使远端肾 小管钠、水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 4、其他
25
病理
微小病变(76.4%),儿童肾病综合征是 主要的病理变化是微小病变型。
26
问题:该患儿诊断及鉴别诊断,还需要做哪 些检查,如何治疗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36
病例2
• 王小莉 女,8岁,因反复水肿,大量蛋白尿,东高地医院诊断: “肾病综合征”并给激素治疗后,尿蛋白曾转阴,后感冒导致病 情复发就诊我科,查体?:全身凹陷性水肿,血压90/65mmHg , T36.5℃,P90次/分,R26次/分,咽充血,心、肺无异常,肝、脾 肋 下 未 触 及 , 实 验 室 检 查 : 血 WBC8.2×109 ? /L , N60% , Plat110×109/L,Hb112g/L,尿常规RBC(-), Pro (++++) 。血浆白 蛋白25g/L,血浆胆固醇8m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中公卫生医基资料库中公卫生人才网今天带大家一起学习《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

泌尿系统疾病是病理学的重要章节。

其中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是这一章节的高频考点。

今天中公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做简单总结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关于常见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考题:
1.【多选题】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光镜可见:
A.大红肾
B.内皮细胞增生
C.系膜细胞增生
D.驼峰状沉淀物
1.【答案】BC。

从这道题中,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在光镜下的特点,当然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多,病因病机,肉眼观,光镜,电镜,临床病理联系都不一样。

今天通过表格形式对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对比总结,方便大家记忆掌握。

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及特点
通过上面的表格进行对比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做题具有帮助!
中公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资料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