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与启示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28be4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3.png)
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经验与启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消耗,农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农业科技的推广对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取得了很多经验和成就,对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
首先,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注重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结合。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农业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他们注重将科技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技术精准扶贫、科技带动农业产业升级等方式推广农业科技成果。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将科技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
其次,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注重农民的参与和意识提升。
农业科技是服务于农民的,只有农民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科技创新的成果,才能达到推广农业科技的目标。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注重培养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示范工程等方式提升农民的科技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农业科技的推广中来。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农民的参与和意识提升是推广农业科技的重要环节。
再次,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注重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推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是推广农业科技的重要保障。
最后,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注重合作与交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广农业科技起着关键作用。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分享,共同解决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问题。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表明,合作与交流能够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总之,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就,对于其他国家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材料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2f49e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d.png)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材料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材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还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介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材料,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科技助力农业现代化1.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农民收入。
2. 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通过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科技助力乡村经济发展1. 乡村旅游: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效益。
例如,通过开发乡村旅游APP,提供在线预订、导览等服务,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农村电商:利用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
通过建立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提供电商培训、物流配送等服务,帮助农民拓展销售渠道,增加收入。
3. 农村创新创业:鼓励农民发挥创新精神,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活动。
通过建立农村创新创业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创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民实现创业梦想。
四、结论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8472e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5.png)
乡村振兴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乡村振兴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并从中汲取启示。
一、瑞士的精细规划瑞士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乡村振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精细化规划。
瑞士政府通过统一的乡村规划,明确乡村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同时,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的效率。
这种精细化规划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二、日本的农业产业链升级日本作为农业发达国家,其农业产业链升级经验值得我们注意。
日本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附加值。
同时,注重培育农产品品牌,帮助农民打开市场。
这种农业产业链升级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启示。
三、芬兰的创新教育芬兰作为教育强国,乡村教育发展成就显著。
芬兰政府注重乡村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同时,芬兰还推动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开展教育交流,提高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这种创新教育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
四、加拿大的农村社区建设加拿大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政府注重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支持,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加拿大政府积极鼓励农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
这种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具有积极意义。
五、希腊的乡村旅游开发希腊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国家,乡村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政府注重保护和开发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这种乡村旅游开发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启示,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六、德国的农产品质量管理德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高度声誉,其成功之处在于注重农产品质量管理。
德国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3991ba96c8d376eeafaa310a.png)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1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1.1 农业科技服务注重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三方面的有机结合所谓将科研、教育和推广服务三方面有机结合,是指既重视科研和教育,又重视将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比如美国,政府把农业科技人才的教育培养、农业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等职能集中于农学院,建立起了以各州农学院为纽带,由各州农学院、农业试验站和推广站3个系统组成的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体制。
这种农业科技体制对农业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乃至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为加强重点农业科技产业的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的转移、扩散及应用,中国台湾地区整合了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实施“行政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再如“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1.2 具有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1)以立法等形式确保农业科技服务经费的投入。
经济发达国家通常采取法律、政策等权威的方式,来硬化农业科技服务的财政支出。
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财政支出必须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增加,并规定联邦政府用于各州的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按l:4配套,同时也要求各州县政府必须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落实。
欧盟基于共同农业政策建立农业共同基金,保证其对农业科技服务的资金支持;为改善农业经营和农民生活,协助农户生产独立,选择集约化农业技术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把农村青少年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农业经营的接班人。
日本政府于1956年以法令形式发布《农业改良资金援助法的有关规定》,该法规定都道府县向农户发放技术引进资金,稳定农业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
(2)政府作为农业科研的主要投资主体,为公立科研机构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与便利的条件。
要素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启示
![要素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77a1b3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3.png)
要素分析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启示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充分发挥制度、自然资源、科学技术、资本等农业要素效能,从而使高质量农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农业要素的配置水平就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是以政策制度为保障,以产业化发展为关键,以科学技术为动力,以社会化服务为抓手。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尊重发展要素关系,探索自身发展特色,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举。
关键词:增长阈值;帕累托最优新型农业现代化一、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综述西方学者对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比较早,自美国学者阿布兰特于1935年提出生态农业之后,西方学者相继提出了“石油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和“持续农业”,并对其要素进行了大量探讨和分析。
1960年代SCHULTZ认为农业现代化是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过程;198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角田公正提出了农业科技(以下简称农技)四大要素,即生产的主体、对象、手段和环境,认为技术革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动因;200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趋势性规律性的变化过程,2000年Gopinathandkennedy提出农业生产要素积累与效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早在1950-1960年代我国学者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
朱希刚(1994)认为硬技术(优质化肥优良品种)和软技术(政策制度)是实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卢现祥(1996)认为制度变量有降成本、助机制、增效益的功能;唐仁健(2001)认为技术、组织和融资的变革能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温铁军(2014)认为农业现代化是合作农业和安全农业,并且与资源环境具有正向性;吴学兵(2016)认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政策是条件,土地是基础,科技是动力;杜鹰(2018)认为供给结构和经营主体对农业现代化具有约束作用[1]。
以上中外学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注重农业效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为本文提供了借鉴。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abe225bb307e87101f696bb.png)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 , 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 , 把生产力状况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
英、法、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 先后完成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 发展了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面临 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对农业问题造成的威胁 , 发达国家也相应调整农业政策 ,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 使现代农业机制日趋完善。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特点 : (一农业机械向大型化、智能化、精量化和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之后 , 依据本国国情发展各有特色的现代农业。
美国地多人少 , 工业化开始比较早 , 基础比较雄厚 , 在农业实现全盘机械化之后 , 又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美国已有 15%的农户使用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农业机械。
日本和荷兰由于人多地少 , 地势特殊 , 机械化难度较大 , 很少使用大马力农业机械 , 所以大力普及精量化施肥、喷药和灌溉系统。
英国则介于美日之间 , 在发展中、小型农机具的同时 , 也大力发展大型、高效农机具 ,向多功能联合型方向发展。
目前 , 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均不超过 5%。
而且 , 由于使用了先进的农机设备 ,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长期以来 , 随着科技革命 , 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将现代农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各国有效地建立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组织机制 , 农业科技含量平均达 80%以上。
各国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 , 农田灌溉基本实现滴、喷灌 , 已全面实现良种化 , 有的国家利用育种新技术进行基因组织培育优质畜牧业产品。
一些大型农场已开始用遥感、遥测和计算机程序控制拖拉机耕地 , 很多农民家里的计算机都与国际互联网联接 ,通过计算机得到科技推广信息。
国外高等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国外高等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452e28902d276a200292e6c.png)
后 、投人总量偏低 等问题 。高 等 建 制 的农 业 院 校 和 综 合 性 大 学 的 素 质 的农 业 技 术 人 才 ,为 促 进 美 教 育 是 科 研 领 域 的重 要 力 量 ,是 农 科 院系 组成 。 1 纪 6 9世 0年代 至 国农 业 科 技 的进 步 发 挥 了举 足 轻
一
作 者 简 介 :王 燕 (95 ) 1 8~ ,女 ,育 教学 管理 。 通讯 作 者 ,研 究员 ,硕 士 生 导 师 ,从 事 高 校教 育 教学 管 理研 究
9 8一
世寥 震业 W0dA rute r gi I r i c u
荷 兰 通 过 各 大农 业 高 校 、农
才培养体 系 :①综合 性大学 中的 业 教 育 最 大 的特 点 就 是 强 调 理 论 业 咨 询 机 构 以及 大 量 的 农 合 组 织 农 学 、生 物学 、园 艺学 等 学 部 。 教 学 和农 业 实 践 紧 密 结 合 ,在 实 之 间 的互 相 协 作 ,实 现 了 “ 科 农
所形 成 的各具 特 色的发展 模 式 ,总 结 了其 中积 累的 丰 富经验 ,集 中探 讨 了农 业发 达
国家在培 养农 业科技 人 才 、提 升 农 民科 技 素 质 、促 进 农 业科研 成 果创 新 与推 广 、农 业信 息化 建设 和远 程教 育等 方 面的 经验 与启 示 ,以期 为 中国高等 教 育科 技服 务 新农 村建 设提供 有 效借 鉴 。 关键 词 :国外 高等教 育 ;新农 村 建设 ;科 技 支撑 :经验 与启 示
世寥 震业 WodAr uue r gcI r l i t
国外 高等 教 商为 农 村 社 会 发展 提 供 科 技 支撑 的 典 型 经验 与 启 示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23baa1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9.png)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近年来,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洗礼,也见证了我国发展的飞速进步。
但与此同时,我国乡村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
受到资源的局限、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科技的非常滞后、管理的不充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乡村发展缓慢,形成了发达城市和发展中乡村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
为了解决乡村振兴的迫切问题,我们必须深入调研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寻找对我国乡村振兴可借鉴的光明前景。
回顾世界范围内农村发展的历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经历有所不同,但都可以总结出一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投资资源集中、资金筹措、科技创新及产业布局等方面,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振兴的关键。
世界各国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改善大众生活环境、提高农村交通方便程度、吸引投资者等方面,都在不断开拓新的方向。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出台了全面、有效的政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农民生活水平及整体农村发展水平有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全球的农民和农业企业也在迅速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利用电子商务,如农副产品及服务的线上购买、线上拍卖、精准管理库存等,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节能技术、电子监控系统、电子支付等,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成本。
此外,培育农业投资资源来源的集中、技术创新的加快以及产业布局的优化,也是实现农村振兴的关键。
开展农业产业化,对农村振兴构建起了有力的框架,让农村的发展能更好的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当中,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产业投资和项目开发,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状况。
以上,就是国际上农村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从而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完整过程。
只有把握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加快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村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农村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50bd19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7.png)
农村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当今社会,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议题。
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农村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一、加强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投入,提升科研设施和人员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提供科技咨询、推广和培训等服务,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传播到田间地头,并真正服务于农民。
二、加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是农村科技创新的关键。
鼓励各类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和推广农业技术。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企业投入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建立起科技评估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农村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估与监督,确保科技创新的成果符合实际需求。
三、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是推动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起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
鼓励农村青年人才投身农业科技领域,通过设立奖学金和资助政策等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从事农村科技创新工作。
同时,加强农村科技人才的培训和技能提升,让他们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农村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农村科技创新的成果只有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示范种植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加强农村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五、加强农村科技创新宣传推广农村科技创新的宣传推广是提高农村科技创新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成果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和技术,让农民了解科技创新对他们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
同时,加强农村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农村科技创新经验,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我国农村科技创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6e67844f7ec4afe04a1df2e.png)
Ru a o ilDe eo m e t o v lp d Co n r S Ty ia p re c n n p r t n r lS ca v l p n f De eo e u ty’ p c lEx e in e a d I s it f Sce tf a d c i l g c l up r
几 方 面的 典 型 经 验 , 结 出发 达 国 家农 村 社 会 发展 科技 支 撑 的 特 点 , 而得 出我 国应 通 过 健 全 农 业 科 技 总 进
推 广 的政 策 法律 法规 体 系、 完善 科 技 推 广服 务 体 系、 展 农 民 教 育 、 发 发展 农 民合 作 组 织 来 为农 村 社 会 发
c a a tr t s f c e t i a d e h o o ia s p o we e u h r ce s c o s i n i c n tc n l gc l u p  ̄ ii f r s mma z d y n lzn t e y ia e p r n e f gi u tr l i r e b a ay i g h tp c l x e e c o a r l a i C u
展 提 供 强 有 力 的科 技 支 撑 关键 词 : 达 国家 ; 会发 展 ; 发 社 科技 支撑 ; 经验 中 圈分 类 号 : 3 3 F2.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4 9 8 1 (0 1 1 — 1 6 0 0 3 — 1 4 2 1 )0 2 4 — 3
s in e n tc n l g l gsai n a r u t r l e h o o e t n i n y tm , fr r r i i g n a r u t r c o e a v ce c a d e h oo y e i t , g i l a tc n l g l o c u y x e so s se a me tan n a d g i l a c ul o p rt e i o g n z t n . S me sf l c u t r a u e f r t e e eo me t f r r l o i l n h n s o l b a o t o r v d t n r a i i s o u eu o n e me s r s o h d v l p n o u a s ca i C i a h u d e d p t p o i e sr g ao o s in i c u p o t s c a s u d n a r u tr s in e n tc n lg p l is n sau e y t m , p r c n tc n lg ce t s r p r , u h s o n i g gi l a ce c a d e h oo i f c ul y o i e a d t t t s se c e f t g e h oo ei y p o t n s r ie s se a e l a e eo me t g r r l e u ain a d f r r c o e aie o g iai n . rmoi e vc y tm s w l s d v lp n i a d c t n a me o p r t rn z t s o n u o v o Ke r s d v lp d c u t y wo d : e eo e o n r y;d v lp n f s c ey tc n lg u p r ;e p r n e e eo me t o o i t ; e h oo y sp ot x e e c i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de05a6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3.png)
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农村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国际经验的角度出发,探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未来,以及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
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在发达国家,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发达国家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发达国家也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如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
发展中国家注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发展中国家也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质量。
三、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
同时,我国也需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此外,我国还需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之,农村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力和农民收入水平,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民生科技经验及启示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民生科技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cc4ee667e21af45b307a897.png)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民生科技经验及启示民生科技是指那些“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支撑和引领的科学技术”。
民生科技在发达国家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国外科技领域发展的领军者和新宠。
发达国家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对于促进我们民生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各国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做法有:一、美国自克林顿政府以来,开始重视民生科技事业。
金融危机以来,更是将民生科技视为助推美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发展民生科技的主要做法有:(1)政府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配合美国的清洁能源计划,通过设立可再生能源基金、智能电网投资基金、“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等方式进行大规模政府投资。
为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推动社区居民医疗健康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奥巴马政府拨专款5亿美元用于8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与建设,投资8800 万美元支持医疗信息技术的普及;(2)环境科技、新能源等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点: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联邦政府明确提出把包括环境、能源等领域在内的科技创新作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
近几年,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科技支持计划也主要以新能源、环境科技为主;(3)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美国通过优惠的移民政策、“国家服务计划”、“技术素养挑战基金”、“技术学习挑战补助计划”、“国家学徒训练计划”等进行各种人才引进及培养。
二、德国的高科技更切合民生,更关注民生,例如传真机、MP3 等都是由德国人发明并在全世界普及。
德国发展民生科技的经验做法如下:(1)官企联姻解决民生科技投入问题;(2)高度重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和资助:德国政府出台了很多特殊的扶持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风险投资”;(3)将环保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之一:如德国重点发展的水环保科技包括水提取、水处理、水分配、水管理等技术,废水和垃圾方面,回收和循环经济方面等;(4)注重搭建高科技展示平台:如德国政府十分重视面向公众的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成果展示平台的建设。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3f6ac0e8524de518964b7dbe.png)
第8 期
张朝 华 :发 达 国家农 业 科技 服 务 的 主要 经验 及 其 对 中 国的借 鉴
11 0
作 ,如韩 国的农村振 兴厅 、中国台湾 的农 委会 。这两 个政 府机 构居于科 研推广 工作 的主导地 位 ,科 研经 费 以政府 拨
管理体制 ,高度 重视 农业教 育与农业科技 推广 。我 国 目前存 在农业科研 的财政投 入水 平很 低 ,对农 业教 育 重视和投入 不足 ,农 业科技服 务 支持 力度 过低 ,农 业科技服 务的效 率偏 低等 问题 。公共服 务理论 的新 发展
和 国外 实 践 经 验 要 求 我 们 强 化 国 家农 业 科 技 服 务 体 系 的 主 导 地 位 , 合 国 情 完 善 农 业 科 研 教 育 和 推 广 体 系 , 结
定联邦政府用于各州 的农业科技推广经 费按 l :4配套 ,同 时也要求各 州县政府必须 通过财政预算来保 证农业科研 、 推广 经费的落实 j 。欧盟基 于共 同农业 政策建立农业共 同 基 金 ,保证其对农 业科技服务 的资金支持 ;为改善农业经 营和农 民生 活 ,协助农户生产 独立 ,选择集 约化农业技术 和合 理的生活方式 ,把农村青 少年培养成为适应 现代化农
文章编号 : O 17 4 (0 00 一 0 0 — 4 l0 - 3 82 1)8 O 1 0 0
1 发达 国家农 业科技服务 的主要经验
11 农 业 科 技 服 务 注 重 科 研 、教 育 和 推 广 服 务 三方 面 的 有 . 机 结 合
推广经 费的财政支 出必 须随国 民经 济的增长而增加 ,并规
加大农业科技 服务 资金 支持 ,发挥农业 高等院校在 农业科研教 育和推 广 中的作 用 ,大力发展 形式 多样 的农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经验启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经验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51f147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14.png)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动科技创新经验启示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发展是适应国际科技格局变化趋势、赢得国际科技竞争主动以及提高国家全球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的迫切要求。
毋庸置疑,新中国建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发展迅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促进了国家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但与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内发展的要求相比,科技创新仍需大力推动。
从国际竞争的视野看,目前我国竞争力还不够强,尤其是科技竞争力还需要加快提升速度,以推动我国尽快从效率驱动阶段迈向创新驱动阶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7日发布的《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竞争力虽稳步上升至第26位,但显然提升空间仍然很大,而在衡量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技术就绪度”方面仅位居第77名;在世界经济论坛划分的三个发展阶段(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上,我国还处于效率驱动阶段,距实现创新驱动还有不小的距离。
从国内发展要求看,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还没有形成高精尖优势产业集群,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地位,依靠科技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鉴于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十二五”以来,中央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而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着眼于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和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科技创新和发展培育和营造有利的环境。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科技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还不够重视,导致推动力度不足,政策落实不够,一些关键问题“久推不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力不强,有待于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对关乎产业发展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体系还在探索之中,有待于实现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有待于加强和完善;现有科技评价机制还不完善,难以发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效率,促进科技资源有效配置重要作用。
农村发展中的科技应用与创新案例分析
![农村发展中的科技应用与创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3eae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d.png)
农村发展中的科技应用与创新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农村发展也得到了巨大的促进。
科技应用和创新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农村发展中科技应用和创新的价值和作用。
一、智能农业智能农业是科技应用在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使用,农民能够实时地监测和调整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参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某地区引入了智能灌溉系统,农民无需亲自巡查田地的灌溉情况,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监控和操作。
这种创新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二、远程教育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远程教育的应用填补了这一空白。
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村的学生可以接触到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例如,某项目在农村地区建立了教育云平台,通过视频教学和在线答疑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在家就能接受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教育内容和质量。
这不仅提高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三、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通过互联网和物流配送的网络,农产品能够更便捷地进入城市市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某农产品深加工厂与电商平台合作,农民将自产的水果进行加工包装后,直接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这种创新模式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对农村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农民能够利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环保材料,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某地区引入了生态农业系统,通过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损害。
这种创新形式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五、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过科技的应用和创新,农村地区可以打造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园区。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https://img.taocdn.com/s3/m/ef33da4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4.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科技的支撑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现代农业科技的广泛运用,改变了农村经济的面貌,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创造了更好的生活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的优势、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业科技的优势农业科技具有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且减少了农药和肥料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
其次,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通过农业科技的帮助,农产品可以实现品牌化、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业科技还可以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二、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现代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
例如,现代化的耕作设备可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精准的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先进的植保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
其次,现代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中。
例如,冷链物流技术可以保持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首先,科技创新带来了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智能化农机设备和远程监测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管理的精准程度,并且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其次,科技创新带来了农产品的特色化和品牌化。
例如,通过遗传改良和优良种植技术,农产品可以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并且成为市场的热销品。
此外,科技创新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
四、现代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影响现代农业科技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发达国家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0a7793f0912a216147929c1.png)
发达国家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的经验与启示【摘要】进入新的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科技支撑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的经验与启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发达国家科技支撑启示一、科技支撑体系概述科学技术活动己成为人类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并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同时,科技、经济、社会之间构成一种相互包含关系:社会包含经济,经济又包含科技。
在一定意义上,科技与经济、经济与社会之间都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分别构成整个人类社会系统的不同层面。
科技支撑体系是从属于社会经济系统并为其服务的子系统,它是一个由科技资源投入,经过科技组织运作,形成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产品的有机系统。
科技资源是科技支撑体系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人力(从事科技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及其他为科技研究与开发服务的人员)、财力(科技研究与开发经费即R&D经费)、物力(用于科技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科技组织是科技支撑体系的实体或主体,是科技活动的实施者或承担者,包括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研究机构、非营利研究机构、民营研究机构及进行信息采集加工和科技中介服务的机构;科技产品是科技支撑体系的产出成果,包括以各种形式存在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如论文、专著、专利技术、生产设备、新产品样品、数据库、信息库等。
二、构建科技支撑体系的必要性从18世纪末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到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创新是获得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各国无不先后出台和实施一系列的科技创新政策,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基础来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系统的有效运行。
美国在一个多世纪里一直保持着最强大的世界高科技实力和最高的科技产业化效率,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机制对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
![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https://img.taocdn.com/s3/m/ecbb26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5.png)
农村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农村金融、农村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探讨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农业生产科技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科技手段,农民可以科学地进行土壤改良、植保管理、作物培育等诸多环节,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农业科技在优化肥料、除草剂等农业物资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益。
另一方面,科技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农业劳动生产力大幅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空闲时间得以释放,为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农村产业科技的应用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产品销售与物流形成了互联网+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农产品更容易进入城市市场。
此外,科技还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农村可以开展旅游、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非农业产业,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
科技对农村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农村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催生了农村金融的创新。
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受限于地域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而科技的应用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和普惠。
以移动支付为例,通过手机和网络,农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支付和转账,提高了资金流动效率。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农民可以更便捷地获得贷款和投资渠道,提高了农民的融资能力和金融包容度。
四、农村基础设施科技的发展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农村互联网和通信设施越来越完善,农民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和与外界进行交流,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和信息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农村经济的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
![农村经济的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5c500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d.png)
农村经济的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讨农村经济的科技支撑与创新能力。
一、提升生产效率的科技支撑农村经济的核心是农业生产。
通过科技的支撑,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农用机械的使用可以替代传统的人工劳作,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进步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例如,新品种的培育、农药的研发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都可以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二、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技支撑也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日益壮大。
例如,农村电商的兴起为农村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机会,促进了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产业的升级。
农村科技园区的建设也为农业科技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三、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科技支撑科技支撑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也可以支持农村创新创业的发展。
农村经济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有大量的创新和创业者来推动。
通过科技的支撑,可以为农村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便捷和可行的机会。
例如,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可以为农村创新创业者提供技术研发的支持和资源整合的平台。
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科技支撑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竞争力。
科技支撑可以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模式,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通过果蔬加工的技术应用,可以将新鲜的农产品制成果蔬干、果酱等产品,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科技支撑需要有强大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来支撑和保障。
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与启示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已取得骄人成绩,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立法、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农民科技培训以及农业合作组织几方面的典型经验,总结出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特点,进而得出我国应通过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发展农民教育、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来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关键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经验Rural Social Dp Abstra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s, an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needs the suppor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of developed country had achieved an extraordinary reco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were summarized by analyzing the typical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gislat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farmer training an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Some useful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in China should be adopt to provide strong scientific surpport, such as sound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and statute system, perfecting technology promotion service system as well as developmenting rural education and farmer cooperative orgnizations.Key words: developed country;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echnology support; experience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正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科技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有利于弥补不足,让我们少走弯路,增强农村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1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1.1政府牵头,为农村发展提供立法和政策支持政府通过政策和立法为农村科技服务推广提供保障。美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莫里尔赠地法》和《哈奇试验站法》,为美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决条件,后来颁布的《合作推广法》又将合作推广体系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日本依照1948年颁布的《农业改良助长法》、《农业协同组合法》,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和1999年颁布的《新农业基本法》相继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体系,从而在法律、制度和组织上为农村开发、农民教育与生活指导以及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1];英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立法规定在全国设立必要的推广机构,并明确规定了其任务、职能权限以及编制构成。1.2各具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1.2.1美国——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美国实行以大学为基础,政府从宏观上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美国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者结合的“纽带”在州立大学农学院,各州立大学农学院均设有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它是美国农技推广工作的中级管理机构。此外,还设有农业试验站,主要对本地农业生产课题进行研究,解答农民生产应用中的问题。1.2.2日本——以政府与农业协会双轨并行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是政府所属的各级农业推广组织,另一个是农业协同组合组织(即日本农协),两个系统均由国家和地方县共同出资建立,各自独立而又彼此联系[2]。政府体系自上而下又分为四级: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普及部、地方农政局、各级农业改良主务课、农业改良所。日本农协协组织庞大,其推广活动包括农业技术指导和农家生活指导两个方面,这两项工作由各农协中的“营农指导员”和“生活指导员”分别负责。1.2.3以色列——以政府农业部门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这类推广体系由国家投资建立,以行政管理部门推动为主导,同研究与教育部门联合实施。推广体系隶属于政府农业部门,农业部下属的推广局和推广站负责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在机构设置上,主要是按照自然区划设置并实行垂直管理,经费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支付。以色列政府每年的农业科研专项经费有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1.3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1.3.1加拿大——最具特色的绿色证书培训加拿大农业职业培训制度中,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成效最显著的当属阿尔伯塔省(简称“阿省”)的绿色证书培训项目。该项目始于1970年,其培训工作由省农业厅绿色证书培训管理办公室主管,设有专门机构和3个专职人员代表省政府进行“绿证”培训管理。对参加培训的个人是免费的,培训者大多为富有管理和实践技能的农场主或熟练技术工人。其培训的经费主要来源于阿省的财政预算和教育部门转拨的高中学生绿色证书培训经费。1.3.2英国——系统化的农民技术教育与培训英国农民教育由农渔食品部农业培训局负责,辅以大批由社会、团体和个人兴办的业余农业学校及短训班,如农工夜校、农民夜校、农技训练班、农业青年培训学校等。目前基本形成了以高、中、初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位证、毕业证、技术证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结合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担任培训任务的教员与辅导员除了邀请农业学院的教师和研究、咨询部门的科技人员外,还聘请有在农业第一线工作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任教。为保证培训质量与效率,政府建立了严格的奖励与考核制度,学员经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987年,英国还设立了“国家培训奖”,以奖励在技术培训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3]。1.4农民合作组织发挥重大作用1.4.1日本农业协同组合——成功的产业化模式日本农协既是日本规模最大、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合作经济组织,又是由农民依法成立的,以相互协助、共同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日本农协分为基层(市町村)、地方(都道府县)和中央(全国)三级组织。农协的工作包括:提供农业生产的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农产品,提供农村金融服务,从事农村医疗保险、文教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在整个产业化链条中,农户并不直接面对市场,而是由农户组成的农协面对市场,形成了一种“公司+农协+农户”的产业化模式[4]。农协还非常重视农民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人才培养,建有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国家设有农协中央学院,各地方设有40多所农协大学及各种研修中心,这也是日本农协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1.4.2韩国农协——国民的生命库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它是由农民出资建立的、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农协分为中央农协和基层农协两级。省(道)市一级不设农协,只设中央农协的派出机构。基层农协以县(郡)乡(邑)农协为主,但并非每郡、每邑1个,而是由8~15个邑组成1个基层农协[5]。韩国农协有四大职能:①教育普及与农业技术推广。为成员农户提供教育培训与支持服务是该国《农协法》规定的农协责任与义务。②建立购销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农协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农业流通活动,包括集中、储存、包装以及各种产品的加工,致力于降低成本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③从事信贷、保险业务,向农民提供资金(主要由农协银行承担)。④充当代言人。一是与政府对话的代言人,二是与社会对话的代言人,三是与国际市场对话的代言人。2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的特点分析2.1政府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盾政府通过农业立法、政策制定、提供低息贷款、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及开拓市场等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由此直接或间接地对农业科技的应用进行宏观调控,引导农业向产业化、科技化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等。2.2拥有健全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拥有健全和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发达国家农业的共有特征之一。其推广体系均具有以下特点: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推广组织;组建了高素质的推广队伍;有着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拥有现代化的推广手段;有稳定的推广保障,包括法律保障和经费保障。2.3构建了运行良好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从各国发展农民教育的经验来看,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实施“全民教育”,大力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通过立法和政策保证了农民教育的发展;政府提供农民教育的经费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灵活高效;非正规农村教育促进了社区发展2.4建立健全了农民合作组织依靠农民的主体力量是推动科技更好地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关键,而农民主体力量的发挥则要依赖于完备的农民合作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既是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农业、农村,先进知识进入农民头脑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农民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通过合作组织保护自己在农产品交易中的权益。3发达国家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支撑特点的启示3.1健全农业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体系首先,应制定综合性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布局合理的科学研究体系、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精干高效的科技人才体系、协调有力的科技管理体系和鼓励创新的科技运行体系和相关政策法规[6]。其次,建立健全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相关的政策体系。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用于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资助或贷款贴息;鼓励涉农企业、科技成果持有者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将科技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实现转化;培育和扶持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等。第三,应加大奖励力度,完善科技奖励体系,提高奖励的透明度、权威性、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后,要制定措施来保障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的执行效果。3.2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应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工程。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网站、服务热线等各类信息渠道,因时因地因需地常年向农民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完善并深化农村科技人员培训工程。各级政府要多层次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农技人员的素质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为他们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等学习机会。第三,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即从政府农业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搭配,组建科技支农队伍,分期分批下派到亟需科技支持的农村去支农,以“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农户”的技术推广方式,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入户面授、现场讲解、示范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种养实用技术。3.3发展农民教育发展农民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的基本出发点。应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科技知识培训等。向村民传授先进的养殖、种植技术,从而培养出种植、养殖大户。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让农民们认识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强大推动作用。3.4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我国农民数量庞大,但都相对独立,大多力量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建立农业合作组织来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先,从立法上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的保护。明确农业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使其发展更规范,以此来理顺农业合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其次,政府应对农业合作组织提供政策支持。适当减免农业合作组织的部分税收,对新的合作组织提供一定财政补贴。同时,国家还应设立专项基金,对合作组织的发展、科技普及、低息贷款等给予相应支持。再次,加强对农业合作组织的管理。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协调农业合作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其朝着为农民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51.[2] 刘志民,郭霞,倪浩.国外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框架与政策法规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5,18(4):33-36,64.[3] 邓志军.美国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6):59-61.[4] 林梅.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分析和借鉴[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65-69.[5] 丁国杰,朱允荣.欧盟三国农民教育与培训的经验及其借鉴[J].世界农业,2008(4):51-53.[6] 陈柳钦.日本农协的发展经验之鉴[J].中国农村科技,2009(12):59-61.[7] 张树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科技支撑的理性思考[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