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不良反应 ppt课件
![中药不良反应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da55713169a4517723a3e5.png)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作用 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 药物依赖性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副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伴随治疗作用同 时,出现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作用 毒性作用: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和 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 过敏反应:用药者经某种药物致敏后,再接触该 药时产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 生理功能紊乱 特异质反应: 用药者在常用剂量下出现一些与 该药的药理作用无关,且与一般人群反应不同的 异常药物效应,多与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
1896
1920
1987
2006
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
我国应用中药防病治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与伤病 斗争过程中,人民对中药的功效及其毒副作用的 认识不断深化。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中药的功能 和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 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久服”;中品120种, 治病补虚,“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125 种,专治病,“多毒,不可久服”。
中药不良反应
药不对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 则泻之。 不对症使用,将引起不良反应 《本草纲目》: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 ,参术亦能为害。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滥用药物 用药持续时间过长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副作用 毒性作用 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 药物依赖性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致突变作用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副作用: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伴随治疗作用同 时,出现的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作用 毒性作用:药物引起人体生理生化的异常变化和 器官组织结构的病理改变 过敏反应:用药者经某种药物致敏后,再接触该 药时产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或 生理功能紊乱 特异质反应: 用药者在常用剂量下出现一些与 该药的药理作用无关,且与一般人群反应不同的 异常药物效应,多与特异性遗传素质有关
1896
1920
1987
2006
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不良反应
我国应用中药防病治病已有数千年历史,与伤病 斗争过程中,人民对中药的功效及其毒副作用的 认识不断深化。 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书中根据中药的功能 和毒性,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 有补益作用,“无毒,可久服”;中品120种, 治病补虚,“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125 种,专治病,“多毒,不可久服”。
中药不良反应
药不对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 则泻之。 不对症使用,将引起不良反应 《本草纲目》:用之得宜,皆有功力,用之失宜 ,参术亦能为害。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
滥用药物 用药持续时间过长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校长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幻灯片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e4d3b1c04a1b0717ed5dd81.png)
• 从临床表现分: • 1、心血管〔循环〕系统的不良反响 • 2、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响 • 3、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响 • 4、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响 • 5、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响 • 6、造血系统的不良反响 • 7、变态反响性疾病 • 8、药物依赖性及致癌、致畸 • 9、其他方面
• 从病因学上分:由药物剂量、中药配伍和 药物依赖性引起的不良反响;
• 4、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 5、中药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可引起过敏反响。
• 中药不良反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对中药认识缺乏; • 2、炮制工艺机理阐述欠缺; • 3、制剂稳定性和重现性差; • 4、药物平安性评价体系不完善; • 5、药物临床使用不标准。
• 加强中药不良反响根底研究,需要做好以 下几方面:
• 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平安范围小、有效剂量和中毒剂 量接近,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大,中毒病症不易确定, 毒性反响发生高。
• 含强心苷类中药:毛花洋地黄、紫花洋地黄、黄花夹竹桃、 铃兰、羊角拗、海葱等。
蟾酥
• 蟾酥,具有强心作用,主要成分有蟾酥甾二烯类、 强心甾烯蟾毒类、吲哚碱类、甾醇类以及肾上腺 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前两类 成分具有强心作用。
• 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响主要指药物变 性和特异体质引起的不良反响,主要是变态反响 〔药物过敏反响〕。
• 3、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响是由发生配伍 禁忌及中医药配伍发生相互作用等引起。
中药不良反响的药学特点
• 中药不良反响起因: • 1、药材及资源方面:某些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中
药饮片来源不标准;药材品种混杂。 • 2、制备工艺方面:药材炮制不当,制剂工艺不严
•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响的原因:
• 1、中药所含成分复杂,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度小,经加热 灭菌或放置一段时间后,药液容易出现变色、浑浊、沉淀, 影响注射剂的生产、贮藏和使用。
• 从病因学上分:由药物剂量、中药配伍和 药物依赖性引起的不良反响;
• 4、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 5、中药注射液中吐温80的含量可引起过敏反响。
• 中药不良反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对中药认识缺乏; • 2、炮制工艺机理阐述欠缺; • 3、制剂稳定性和重现性差; • 4、药物平安性评价体系不完善; • 5、药物临床使用不标准。
• 加强中药不良反响根底研究,需要做好以 下几方面:
• 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平安范围小、有效剂量和中毒剂 量接近,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大,中毒病症不易确定, 毒性反响发生高。
• 含强心苷类中药:毛花洋地黄、紫花洋地黄、黄花夹竹桃、 铃兰、羊角拗、海葱等。
蟾酥
• 蟾酥,具有强心作用,主要成分有蟾酥甾二烯类、 强心甾烯蟾毒类、吲哚碱类、甾醇类以及肾上腺 素、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前两类 成分具有强心作用。
• 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响主要指药物变 性和特异体质引起的不良反响,主要是变态反响 〔药物过敏反响〕。
• 3、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响是由发生配伍 禁忌及中医药配伍发生相互作用等引起。
中药不良反响的药学特点
• 中药不良反响起因: • 1、药材及资源方面:某些含毒性成分的中药;中
药饮片来源不标准;药材品种混杂。 • 2、制备工艺方面:药材炮制不当,制剂工艺不严
•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响的原因:
• 1、中药所含成分复杂,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度小,经加热 灭菌或放置一段时间后,药液容易出现变色、浑浊、沉淀, 影响注射剂的生产、贮藏和使用。
论中药不良反应_PPT幻灯片
![论中药不良反应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b0c33a3e6294dd88d0d26be3.png)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一些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引起了人 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 含马兜铃酸中药而导致的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 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如日本将小柴胡汤制 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且长期服用,结果出现 间质性肺炎。以及国内“刺五加注射液”、“茵栀黄注 射液”等中药安全性事件,有关中药安全性的问题日 益受到了相关人员的重视。
谢谢
答辩
结语
中医药发展至今,几千年的历史己经形成其独特 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临床使用 应熟练掌握和遵循中药的配伍禁忌、正确地辨证 论治、重视中医典籍中治病经验教训,在药品质 量方面严格掌握药物炮制方法和毒剧药物用量。
同时,应积极加强中药作用机制、方剂配伍规律 等中药药理学和中药毒理学的研究,管理层应组 织对中药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价、建立中药质量控 制体系和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等,让中药在临床 实践中为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一.药物因素
品种混淆 药物污染 来源差异
二.药物使用
炮制不规范 长期服用 剂量不当 配伍不当 剂型和给药途径变 药不对证 煎服不合理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三.个体差异
中药不良反应预防
一.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
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中草药,应杜绝品种混乱现象。 药材的炮制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避免外界环境对中药的污 染。对于中成药和中药制剂,在其有效成分不甚明了的情况 下,加强制备工艺尤为重要,生产过程必须按标准进行质量控 制。
中药不良反应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应用中药治疗,预防疾病时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符,
且给患者带来不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痛苦的有害反应。
关键词:合格中药
谢谢
答辩
结语
中医药发展至今,几千年的历史己经形成其独特 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临床使用 应熟练掌握和遵循中药的配伍禁忌、正确地辨证 论治、重视中医典籍中治病经验教训,在药品质 量方面严格掌握药物炮制方法和毒剧药物用量。
同时,应积极加强中药作用机制、方剂配伍规律 等中药药理学和中药毒理学的研究,管理层应组 织对中药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价、建立中药质量控 制体系和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等,让中药在临床 实践中为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一.药物因素
品种混淆 药物污染 来源差异
二.药物使用
炮制不规范 长期服用 剂量不当 配伍不当 剂型和给药途径变 药不对证 煎服不合理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
三.个体差异
中药不良反应预防
一.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
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中草药,应杜绝品种混乱现象。 药材的炮制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避免外界环境对中药的污 染。对于中成药和中药制剂,在其有效成分不甚明了的情况 下,加强制备工艺尤为重要,生产过程必须按标准进行质量控 制。
中药不良反应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应用中药治疗,预防疾病时
出现的与用药目的不符,
且给患者带来不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痛苦的有害反应。
关键词:合格中药
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
![临床药学药物不良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a91834102de2bd97058871.png)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手段
药如何物预不防和良治反疗药应物不的良监反应测和药源性疾病
2
第一节 概述
目前国外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住院的占 3%,有15-30%病人在住院期间因不良反应 延长住院期或因此而死亡。
3
年代 1890-1950 1900-1949 1930-1960 1922-1970 19401935-1937 1937
1953
1954 1956 1956-1961
1967 1960 1963-1972 1933-1972 1968-1979 累计(1890 -1980)
地区 欧美亚 欧美 各国 各国 各国 欧美 美国
欧美加
法国 美国 欧美、 日本 欧洲 英美澳 日本 美国 美国
17 种
表 1 20 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的症状,也称停药反应。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 应。
如何防止停药反应呢
36
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
临床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因病人个体差异、 病理状态或联用其 他药物引起的某种 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与药品的药理 学活性相关但 与用药目的无 关的作用
32
33
8.过度作用
使用正常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 过度作用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引起的。
如:镇静药引起的嗜睡、降压药引起的血压 过低。
34
9.首剂效应
某些药物初次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强烈。 如: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首
剂现象”。
35
10.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例如: 本身患脑膜炎或脑血管疾
药如何物预不防和良治反疗药应物不的良监反应测和药源性疾病
2
第一节 概述
目前国外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急症住院的占 3%,有15-30%病人在住院期间因不良反应 延长住院期或因此而死亡。
3
年代 1890-1950 1900-1949 1930-1960 1922-1970 19401935-1937 1937
1953
1954 1956 1956-1961
1967 1960 1963-1972 1933-1972 1968-1979 累计(1890 -1980)
地区 欧美亚 欧美 各国 各国 各国 欧美 美国
欧美加
法国 美国 欧美、 日本 欧洲 英美澳 日本 美国 美国
17 种
表 1 20 世纪国外发生的重大药害事件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出现的症状,也称停药反应。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 应。
如何防止停药反应呢
36
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
临床上最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副反应
毒性反应
因病人个体差异、 病理状态或联用其 他药物引起的某种 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与药品的药理 学活性相关但 与用药目的无 关的作用
32
33
8.过度作用
使用正常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 过度作用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引起的。
如:镇静药引起的嗜睡、降压药引起的血压 过低。
34
9.首剂效应
某些药物初次使用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较为强烈。 如: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首
剂现象”。
35
10.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例如: 本身患脑膜炎或脑血管疾
常用的中草药毒性及不良反应ppt课件
![常用的中草药毒性及不良反应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85b0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e.png)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神经不良反应
➢ 萱草花—可致脑、脊髓白质、视神经变性 ➢ 白果—可使人惊厥、强直、呕吐、腹泻 ➢ 天竹子—对心脏、呼吸有抑制作用 ➢ 瓜蒂—对呼吸有抑制作用 ➢ 马钱子—可使人惊厥、强直,对神经有毒性 ➢ 麻黄—有中枢兴奋作用 ➢ 长春花、山慈姑—有不可逆性的周围神经毒
性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 益母草、茺蔚子—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急、 慢性肾衰。
➢ 紫草—可致蛋白尿、血尿,光过敏, ➢ 山慈姑—可致蛋白尿、亚急性肾小球肾炎 ➢ 苍耳子—长期服用,有的可致肾功能下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用中草药不良反应——血液毒性反应
➢ 龙葵、蜀羊泉—可致溶血、血液白细胞下降 ➢ 雷公藤、青风藤—可致血液白细胞下降、 ➢ 长春花、喜树、山慈姑—有骨髓抑制作用 ➢ 三棱、莪术、蜈蚣—可致溶血、出血 ➢ 斑蝥、蜂毒、雷公藤、天花粉—可致弥漫性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毒副反应——常见原因
➢ 辩证错误 ➢ 不熟悉药物整体性能 ➢ 不熟悉药物炮制作用 ➢ 剂量过大(有个体差异) ➢ 疗程过长 ➢ 配伍欠妥 ➢ 病症复杂,顾此失彼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
常用中草药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
➢ 黄柏—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苦参—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 ➢ 秦艽—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食欲减退、腹泻 ➢ 龙葵、蜀羊泉—部分人可致便稀、腹泻 ➢ 仙茅—剂量超过10克,可能出现恶心、内热感 ➢ 青风藤—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百部—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胃痛 ➢ 山豆根—可出现恶心、泛酸、胃痛 ➢ 山慈姑—剂量过大,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
➢ 下列药物可致过敏性皮炎:天花粉、全 蝎、水蛭、地鳖虫、蜈蚣、鱼腥草注射 液
中成药不良反应ppt
![中成药不良反应ppt](https://img.taocdn.com/s3/m/0db58f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c.png)
05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 施及Βιβλιοθήκη 停药并就医总结词: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一旦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尽快就医。就医时应向医生详细说明用药情况,以便医 生准确判断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总结词
针对性处理
详细描述
根据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医生可能会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 治疗的方法。对症治疗包括针对不良反应症状的药物、物理 治疗等;支持治疗则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措 施,以帮助患者度过不良反应期。
中成药不良反应
目录
•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表现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01 中成药不良反应概述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定义
总结词
中成药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案例一:某感冒中成药引起的过敏反应
总结词:过敏反应
详细描述:某患者因感冒自行购买并服用某感冒中成药,服药后不久出 现皮疹、瘙痒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过敏反应。
案例分析:该患者对感冒中成药中的某种成分过敏,导致机体产生过敏 反应。中成药成分复杂,易引起过敏反应,需特别关注过敏体质人群。
案例二:某降糖中成药引起的肝损害
03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 表现
皮肤症状
皮疹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或丘 疹,可能伴有瘙痒、疼
痛等症状。
荨麻疹
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 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并
伴有剧烈瘙痒。
皮肤瘙痒
皮肤灼热感
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瘙 痒感,可能伴随红肿、
皮疹等症状。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课件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e963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3.png)
中药不良反应的分类
根据其在机体中发生的部位以及临床表现的 性质,可将其分类为胃肠道不良反应、皮肤 过敏反应、肝损伤、肾损伤等,还可根据药 品的性质、用药方式、部位等不同因素来进 行分类。
中药不良反应的症状与表现
胃肠道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胃 痛等。
皮肤过敏反应
皮肤瘙痒、红斑、水疱、荨麻 疹等。
中药不良反应概述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对患者产生的非预期反应和副作 用。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 有效性评价和质量控制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中药不良反应的定义
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
指在正常的医疗使用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 会出现的意外反应,不包括正常治疗反应和 药效不足的反应。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 中药的安全性伴随着更高的要求而不断提升。
肝损伤
无痛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 等。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
药理机制
包括药品的自身性质、剂型、用药方式、剂量等。例如,有些药物太毒,或无法合理 搭配使用,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遗传性。地域性等影响
中药不良反应还受到遗传、地域、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某些中药在 不同地域的患者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不同,可能与当地气候、水土等有关。
3 例三:麻黄碱引起
的呼吸困难
麻黄素是中药中的重要 成分之一,但如果大量 使用,或与其他类似作 用的中草药相混配,就 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甚 至心衰等症状,属于对 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总结
中药的广泛使用和复杂性决定了它创伤性不良反应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多 种因素的复杂作用下,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珍贵而又难以预测。与此同时, 加强中药诊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防控也至关重要。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57页PPT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2565117fd5360cba1adbe0.png)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 药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1
中成药质量用法及联合用药的影响
原因2
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的影响
原因3
医师诊断及用药不合理
我们应该怎么办
正视中成 药的不良 反应
了解中成 药不良反 应的分类
了解中成 药不良反 应的临床 表现
0 1
0 2
0 3
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分类
副作用
1
过敏反应
2
毒性反应
3
致癌作用
4
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时 间程度病理机制划分
某些中药开始使用时,由于机 体对药物作用尚未能适应而引 起的强烈的难以耐受的反应称
为首剂效应。
特异质 反应
指某些人因遗传原因 (如酶的缺陷)在用药 后发生的与药物的作用、 药理无关的病理反应
特殊免疫缺陷病,如:患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遗传缺陷者在食用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会 急性溶血性贫血症。其禁用中药珍珠粉、金银花、薄荷、 樟脑、萘酚、川莲、牛黄粉、腊梅花、熊胆、开口茶、 七厘散、婴儿素、牛黄解毒丸、板蓝根糖浆等。
2、以循环系统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胸痛、胸闷、心悸、口唇发
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心
音低钝或减弱、血压下降或升 高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药源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
或过缓、传导阻滞、各种早搏、
房颤、室颤及高血压、低血压、 心功能不全、心衰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药源性食管炎、胃炎、肠炎、
药物性肝炎、溃疡、消化道出
血、肝细胞损害、肝坏死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大活络丹、六神丸、地奥心
血康、三黄片、癃闭舒胶囊、
舒筋活血片等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生物碱、强心苷、益母草、
斑蟊素
4、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
2、国内也有丹参注射液所致猝死、显著窦性心动过缓,长期服
用丹参片可引起低血钾症等报道。
中成药不是绝对安全 没有副作用的
是不是很意外?
中成药是有效方剂的精华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 (饮片)为原料,按照国家药品管理部门 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制成一 定剂型的药品。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 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 的精华,具有疗效显著、便于携带、使用 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急促、
哮喘呼吸困难、发绀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药源性支气管炎、肺炎、支
气管哮喘、急性肺水肿、呼吸
肌麻痹、呼吸衰竭等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复方甘草片、牛黄清脑丸、
风湿骨痛丸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生物碱、硫化砷、氰化物
特异质反 应
8
致畸作用
5
依赖与成 瘾性
6
首剂效应
7
继发反应
9
停药综合 症
10
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伴随中 成药的治疗作用而发生的一 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称为副作用
过敏 反应
中成药引起与抗原抗体结合有关 的不良反应,造成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组织损伤,其临床症状多种 多样,病理机制复杂,又称变态 反应
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而诱发 的反映称为继发反应,如服 麻仁润肠丸等导泻药物而导 致肠液丢失造成便秘
停药综 合症
由于骤然停用某些药物 而引起与该药物治疗作 用相反的效应称为停药 综合症。如久服大黄番 泻叶等进行通便,突然 停药引起的便秘
那这些不 良反应临 床表现有 哪些?
1、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
中成药品种分析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 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一部 收载品种2136种, 其中新增990种、修订612种;附录其中药典一部新增14
个、修订54个。共收录成方制剂1062个品种。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关于中成药说明书调查表
上市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所 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规定严格制定的,有科学 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撑,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 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用药。 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病人 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要因病、因药、 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 目的。
由于使用中药引起的人体功 能或器官组织损害称为毒性 反应
药物的毒性成分与毒性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中药毒力分为大毒,有毒,小 毒三级。 药物的毒性反应:指使用中药引起的人体功能或器官组织 损害称为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与中成药本身的毒性、用量、用药时间、体质等 因素有关。
分为即刻毒性反应(急性中毒反应)与蓄积毒性反分类
中成药有副作用么?
好多人说中药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
1、中草药肾病: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肾病内科1998年10月收治第
一例马兜铃酸肾病病人,此后,共有数百例此类患者入院, 其中最多的就是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的肾损害病人。经研究 发现,马兜铃酸具有较强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功能, 后期出现尿毒症。长期小剂量服用此类药物,可导致慢性马 兜铃酸肾病,严重时可导致肾衰。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少尿、无尿、排尿困难、尿
道灼痛、尿频量多、腰痛、肾
致癌作 用
有些中药具有直接致癌作用如 槟榔。还有些中药本身不致癌, 但与某些致癌物质其作用后具 有促癌作用,如巴豆油甘遂中 的大戟二萜醇类物质
导致婴儿生长发育异常并可能
产生胎儿畸形在妊娠期不宜使
用的中药。常见致畸中药有百
合、苦参、杏仁、桃仁、郁李
仁等
依赖与 成瘾性
长期使用某些中药,停药后有 心理上习惯上与生理的需要被 称为依赖性。长期应用某些中 药,停药后产生戒断症状,服 用者有强烈的生理心理需要, 称为成瘾性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小活络丹、六神丸、牛黄解毒片、 穿心莲片、麻黄素片、活血壮筋丹、 脑灵素、止咳丸、止痛丹、木瓜丸、 百宝丹、跌打七厘片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强心苷、皂苷、乌头生物碱、
山豆根生物碱、黄酮、蟾酥毒
素类
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
临床症状 相关疾病 引发药物 主要成分
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嗳气、 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 便秘、黄疸、肝区痛疼、肝肿大、 肝功能损害、肝衰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