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8代谢总论1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1糖1的生物化学1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1糖1的生物化学1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0908bac72cc58bd63186bd61.png)
(三) 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
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 糖类 等。 单糖多符合结构通式:(CH2O)n,但仅从通式上并不 单糖 能判断某分子是否就是糖,即:符合通式的不一定是糖, 如CH3COOH(乙酸),CH2O(甲醛),C3H6O3(乳酸);是糖 的不一定都符合通式,如C5H10O4(脱氧核糖),C6H12O5(鼠 李糖)。 糖类可以定义为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糖类可以 定义为 : 多羟基醛 ; 多羟基酮 ; 多羟基醛或 定义 多羟基酮的衍生物; 多羟基酮的衍生物 ; 可以水解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 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四) 糖的命名与分类
单糖(monosaccharides) 不能水解为其他糖的糖,按碳原子数分为: 丙糖(甘油醛);丁糖(赤藓糖);戊糖(木酮糖、核酮糖、核糖、脱氧核 糖等); 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等。 寡糖(oligosaccharides) 可以水解为几个至十几个单糖的糖,一般包 括: 二糖(disaccharides) 蔗糖、麦芽糖、乳糖;三糖(trisaccharides) 棉 籽糖和其他寡糖。 多糖(polysaccharides)可水解为多个单糖或其衍生物的糖,包括:同 多糖(homoglycans, homopolysaccharides)水解为同一单糖的高分子聚合 物,淀粉、糖元、纤维素、几丁质、糖苷等。异多糖(heteroglycans, heteropolysaccharides)水解产物不止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透明质酸、 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糖的衍生物 指糖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氨基取代物及糖苷化合物等, 如,D-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的硫酸酯等; 多糖复合物(polysaccharides complex)糖与脂、蛋白等共价相连组成 蛋白多糖(protein polysaccharides)、糖蛋白(glycanproteins)、糖脂 (glycanlipids)。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糖代谢1(共97张PPT)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糖代谢1(共9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9ca06e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0.png)
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的反应机制
(五) 二羟丙酮磷酸转变 为甘油醛-3-磷酸
丙糖磷酸异构酶为四聚体,图中所示为单体 的结构,红色为二羟丙酮磷酸。
反应机制
五、酵解第二阶段放能 阶段的反应机制
(一 ) 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 3-二磷酸甘油 酸
脱氢酶的 作用
脱氢酶的 活性中心
乙酰-CoA 碳原子在 柠檬酸循 环中的命 运
四、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柠檬酸循环有4个脱氢步骤,其中3对电子经NADHATP,一对电子经FADH2ATP,柠檬酸循环 本身产生1个ATP,每次循环产生
7.5+1.5+1=10个ATP. 过去的计算是9+2+1=12个ATP.
琥珀酸脱氢 的抑制剂
琥珀酸脱氢酶为αβ二聚体,活
性部位有铁硫串。
(七) 延胡索酸水合 形成L-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为四聚体, 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 制。反应的 G大约为0,
反应可逆。
(八) L-苹果 酸脱氢形成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为二聚体,反应 的 G大约为0,反应可逆。
L-苹果酸脱氢 酶的结构苹果 酸为红色, NAD+为蓝色。
磷酸果糖激酶亚基的结构(四个亚基)
白色为ATP,红色为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的调控酶,有4 个亚基,3种同工酶,同工酶A存在于骨骼 肌和心肌,对磷酸肌酸、柠檬酸、无机磷 酸的抑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B存在于肝脏 和红细胞,对2,3-二磷酸甘油酸 (BPG) 的抑 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C存在于脑中,对 腺嘌呤核苷酸的作用最敏感。
甘油分解的途径
基本要求
1.熟悉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2.掌握糖酵解过程的概况。(重点)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代谢总论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课件--代谢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8c7ae21aa216147917112848.png)
2、新陈代谢( metabolism)的功能
新陈代谢是高度协调的细胞活动,有很多多聚酶系统(代 谢路径)协调合作来完成其功能。 ☞捕获太阳能或降解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营养物质来获得 化学能;
☞把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结构元件(细胞自己的特征分
子),包括生物大分子的前体分子; ☞将结构元件装配成自身的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 ☞合成或降解细胞特殊功能所需要的生物分子;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所有能量。
37
2、自由能(free energy)
物理意义:-ΔG=W* (体系中能对环境作功的能量) 自由能的变化能预示某一过程能否自发进行,即: ΔG<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ΔG=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自由能的概念对于研究生物化学过程的力能学具有很重要 的意义,生物体用于作功的能量正是体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
体外化学反应?
19
二、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1、活体内(in vivo)水平的代谢研究 2、体外(in vitro)水平的代谢研究 3、整体水平的研究 4、器官水平的代谢研究 5、细胞、亚细胞水平的代谢研究
20
新陈代谢研究的具体对象——活细胞中所有化学变化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病毒(virus) 噬菌体(bacteriophage) 病毒和噬菌体介于生 物和非生物之间,只有寄 生于生物细胞中,才能表 现代谢等生命现象。
为试验对象,给犬饲喂不同
碳原子数的脂肪酸后,分析 它的排泄物成分,提出了脂 肪酸-氧化作用的学说。
24
4、器官水平的代谢研究
如,排尿素动物尿素合成部位 的研究。 切除动物的肝脏,发现动 物血液中氨基酸水平和血氨水 平均升高,而尿中尿素含量下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抗生素和激素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ppt课件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抗生素和激素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6d6db1360cba1aa811da85.png)
·
6
(三)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抗生素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杀伤原核细胞及
真核细胞。 (四)干扰细胞壁的形成
青霉素抑制原核生物细胞壁合成的转肽酶。 (五)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或作为抗代谢物
抗霉素A,寡霉素,短杆菌肽S等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 对真核生物作用较强。
·
7
三、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第16章 抗生素
·
1
一、抗生素的概况
(一)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在低浓度下即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广义
的抗生素还包括一些抗肿瘤药、杀虫剂和除草剂。
(二) 拮抗作用与抗生素的发现
1877年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1929年Flemming发现了
青霉素,1943年Waksman发现了链霉素,现已发现近万种抗生素,广泛使
组织中的个别细胞感受环境变化并通过分泌胞外化学信号作出
反应。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激素可
以在很远的器官和组织间通过血液很快传递,在作用到靶细胞
前可传导1米或更远;神经信号可能仅在反应链中通过突触间隙
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可能只传递·几分之一毫米。
11
人体主要的 内分泌腺
·
12
神经信号 靶细胞
·
8
基本要求 1.了解抗生素的概况和重要抗生素的作用。 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3.熟悉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9
第17章 激素
·
10
一 .激素(Hormone)的概述
1904,Bayliss W.和Starling E.提出激素的概念,激素一
词源于希腊语horman,意指to stir up or excite。生物体内特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1糖1生物化学1考研必备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1糖1生物化学1考研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99c25a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4.png)
要点二
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与 功能
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能够与底物结 合并催化反应的区域,通常由一些特 定的氨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氨基酸残 基可以通过形成氢键、离子键或疏水 相互作用等方式与底物结合,从而降 低反应的活化能并加速反应的进行。
三羧酸循环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三羧酸循环途径
三羧酸循环是糖有氧氧化的主要阶段, 包括一系列脱氢、脱羧、缩合等反应,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VS
调节机制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主要涉及关键酶的活性 调节,如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等 。这些酶的活性受到底物浓度、产物抑制 、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磷酸戊糖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甘油磷脂分解
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主要通过磷脂酶途径进行,包括磷脂酶A1、A2和C的催化作用,分别水解甘油磷脂的不同酯 键,生成相应的产物。
04
蛋白质化学
氨基酸和蛋白质概述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酸。根据侧链R 基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等。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 种生物学功能。
02
药物设计与研发
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03
临床诊断与治疗
生物化学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如基因 诊断、酶学诊断等。
学习方法与要求
A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生物化学需要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物质代谢途径等。
王镜岩生物化学讲义47页
![王镜岩生物化学讲义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618b4ce2ba0d4a7302763a7c.png)
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定义二、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生物化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它学科中的作用:强调生化课的重要性四、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五、生物化学发展简史六、生物化学的现状及其发展七、相关基础知识简介(生命的构成)第二章氨基酸与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一.蛋白质是生命的表征,哪里有生命活动哪里就有蛋白质1.酶:作为酶的化学本质,温和、快速、专一,任何生命活动之必须,酶的另一化学本质是RNA,不过它比蛋白质差远了,种类、速度、数量。
2.免疫系统:防御系统,抗原(进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和有机体),发炎。
细胞免疫:T细胞本身,分化,脓细胞。
体液免疫:B细胞,释放抗体,导弹,免疫球蛋白(Ig)。
3.肌肉:肌肉的伸张和收缩靠的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互动的结果,体育生化。
4.运输和储存氧气:Hb和Mb。
5.激素:含氮类激素,固醇类激素。
6.基因表达调节:操纵子学说,阻遏蛋白。
7.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NGF(神经生长因子),促使细胞分裂。
8.信息接收:激素的受体,糖蛋白,G蛋白。
9.结构成分:胶原蛋白(肌腱、筋),角蛋白(头发、指甲),膜蛋白等。
生物体就是蛋白质堆积而成,人的长相也是由蛋白质决定的。
10.精神、意识方面:记忆、痛苦、感情靠的是蛋白质的构象变化,蛋白质的构象分类是目前热门课题。
11.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只有不确切的少量证据。
如库鲁病毒,怕蛋白酶而不怕核酸酶。
二.构成蛋白质的元素1.共有的元素有C、H、O、N,其次S、稀有P等2.其中N元素的含量很稳定,16%,因此,测N量就能算出蛋白质的量。
(凯氏定氮法)三.结构层次1.一级结构:AA顺序2.二级结构:主干的空间走向3.三级结构:肽链在空间的折叠和卷曲形成的形状,所有原子在空间的排布。
4.四级结构:多条肽链之间的作用。
§1.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水解产物一.氨基酸的结构通式:α-碳原子,α-羧基,α-氨基氨基酸的构型:自然选择L型,D型氨基酸没有营养价值,仅存在于缬氨霉素、短杆菌肽等极少数寡肽之中,没有在蛋白质中发现。
(推荐)《王镜岩生物化学》PPT课件
![(推荐)《王镜岩生物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13310f46527d3240ce076.png)
如果让光通过一个象栅栏一样的 Nicol 棱镜 (起偏镜) 就不是所有方向的光都能通过,而只有与棱镜晶轴方向 平行的光才能通过。这样,透过棱晶的光就只能在一个 方向上振动,象这种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
12
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细胞器(organelle)(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6
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三.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1.生物分子大小:生物分子不仅种类繁多,在大小方面跨度也很大,例如,丙 氨酸分子量是89,但烟草花叶病毒达到40000000.
2.立体异构与构型
故:分子的手性是对映体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19
§3—4— 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构型的表示法: 1. 透视式(三维结构):略 2.Fischer 投影式:
COOH
H
OH
COOH
H
OH
C H3
CH3
20
使用Fischer 投影式的注意事项: (1)可以沿纸面旋转,但不能离开纸面翻转。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Biological chemistry )
D.通常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在某种意义上,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所以这门学科也称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第三十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2024鲜版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1d5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c.png)
2024/3/28
氨基酸的性质
包括氨基和羧基的化学反 应、等电点、光学活性等 。
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作为蛋白质的基石,参与 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如激素、酶等。
8
蛋白质一级结构
2024/3/28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定义
01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
2024/3/28
1
2024/3/28
• 生物化学概述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酶学原理及应用 • 糖代谢与糖异生作用 • 脂类代谢与生物膜结构功能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
01
生物化学概述
2024/3/28
3
生物化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3/28
生物化学定义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 程和物质代谢的科学,它探讨生 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
调控机制
脂类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激素、酶、基因表达等,以维持体 内脂类代谢的平衡。
2024/3/28
21
生物膜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
生物膜结构
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超薄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
生物膜功能
生物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3
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空间构象影响蛋白质的催化活性、结合能力、运输功能等。例如,酶的
空间构象对其催化底物具有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依赖于特定的空
间构象。
10
03
酶学原理及应用
2024/3/28
11
酶概述及分类方法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糖代谢考研必备学生物化学必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糖代谢考研必备学生物化学必](https://img.taocdn.com/s3/m/9b6ebe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4.png)
02
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糖酵解的定义和过程
糖酵解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最终生成丙酮酸的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糖酵 解的准备阶段和糖酵解的完成阶段。
糖酵解的关键酶
糖酵解过程中涉及多个关键酶,如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 酶等,它们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如激素、代谢产 物等。
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测定
血糖浓度的测定
通过测定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了解体内糖代谢的平衡状态。
糖酵解酶的测定
糖酵解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测定糖酵解关键酶的活性,如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等,可以了解糖酵解的 速率和调控情况。
糖异生酶的测定 糖异生是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通过测定糖异生关键酶的活性,如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烯醇式 丙酮酸羧激酶等,可以了解糖异生的速率和调控情况。
02
ATP的水解反应可以释放能量, 用于驱动各种耗能的生物化学
反应。
03
生物体内的ATP主要通过细胞 呼吸作用产生,包括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等过
程。
糖代谢与生物能学的关系
01
糖代谢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代谢途径之一,与生物 能学密切相关。
02
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ATP是生物能学的主要能量来源, 同时也是糖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
02
低血糖症
血糖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引起 低血糖症,表现为头晕、出汗、 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昏
迷甚至死亡。
03
糖代谢异常与肥胖
肥胖患者往往存在糖代谢异常, 如胰岛素抵抗等,导致脂肪堆
积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04
糖代谢与肿瘤
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糖代谢特 征,如高糖酵解和低氧化磷酸 化等,这些特征为肿瘤的生长 和转移提供了能量和物质基础。
《生物化学》精要速讲 王镜岩版
![《生物化学》精要速讲 王镜岩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d27d04eff9aef8941e06e2.png)
1《生物化学》(第三版)精要速览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 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 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 种);③酸性氨基酸(Glu 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 和His)。
王镜岩版生化第八章 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ppt
![王镜岩版生化第八章 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0b426ef5335a8102d22029.png)
•
必需氨基酸:Lys、Trp、Phe、Met、 Thr、Leu、Ile、Val
二
氨基酸的 分解代谢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特殊分解代谢 → 特殊侧链的分解代谢
脱羧基作用 → CO2 + 胺 一般分解代谢→
脱氨基作用 → NH3 + α -酮酸
(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 氨基酸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脱氨基,即氧 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和非氧化脱氨基。
④ 精氨酸代琥珀酸 瓜氨酸 ③ AMP+PPi ATP+Asp
本章小结
• 1 蛋白质通过蛋白酶作用降解为氨基酸 • 2 氨基酸分解代谢包括脱氨基、脱羧基作 用
课外讨论
• 1 氨基酸脱氨基有几种方式代谢 • 2 白化病与氨基酸代谢
/.../mwking/nitrogen-metabolism.html
胞液 cytoplasm
线粒体 mitochondrion
2ATP+CO2+NH2+H2O ① 2ADP+Pi
尿素 鸟氨酸 延胡索酸 H2O 精氨酸 ⑤ ② 瓜氨酸 Pi 鸟氨酸 氨基甲酰磷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R’-COCOOH
R”-CH(NH2)COOH
• 转氨酶(transaminase)以磷酸吡哆醛(胺) 为辅酶。
138.192.68.68/.../AminoAcidDegradation.html
• 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可以在各种 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普遍进行。除Gly, Lys,Thr,Pro外,均可参加转氨基作用。
①氧化脱氨基:
反应过程包括脱氢和水解两步。
-2H +H2O R-CH(NH2)COOH → R-C(=NH)COOH → R-COCOOH + NH3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0绪论考研必备学生物化学必备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0绪论考研必备学生物化学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b395fb3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d.png)
规律性 1.遗传密码已经破译;基因
表达的根本过程已经清楚; 2.生物大分子构造与功能的
关系逐渐明晰; 3.研究方法日新月异。
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同生产实践的关系
启蒙阶段 食品选择和加工; 医疗。 开展阶段 维生素、抗生素→医疗; 代谢→食品、医疗; 分子生物学→ 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
开展前景 生物制品; 转基因动植物; 基因芯片;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同有关学科的关系
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和 探索,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对化学领域最复杂研究对象 的研究和探索,引起化学工作者广泛的关注。
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农学、医学和食品科学提供 理论依据和研究手段,推动了这些学科的长足开展。
元素→构件小分子→聚 合物〔生物大分子〕;
构造与功能相适应。
免疫球蛋白局部分子的空间构造
噬菌体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二〕物质和能量代谢〔动态生物化学〕: 包括下册的19-33章,重点是糖类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脂类和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代谢,及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的关系,第31章氨基酸生物合成和第32章生物固氮只作概 要介绍,第27章光合作用只作简短概述,由同学自己阅读, 植物生理学详细讲述。
四.生物化学的开展史
1.炼金术阶段: 现代化学起源于炼金术(alchemy)。换言之,炼金活动是
化学的前史。“ chemistry〞 一词也来自alchemy, 而 alchemy = al (the) + chem, 其中的chem来自中国的“ 金〞 的古汉语发音。炼金术在各个古代文明中都占重要位置, 并不 是中国特有, 一般而言都是如何将铜, 铅, 锡变成金、银这样 的贵金属的实用学问。在西方, 炼金术从公元前几百年开场到 17世纪为止, 延续了2000年;在中国也生存了差不多同样长的 时间。
王敬岩《生物化学》精要速览
![王敬岩《生物化学》精要速览](https://img.taocdn.com/s3/m/850393da0740be1e650e9ade.png)
王敬岩《生物化学》精要速览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进展:1.叙述生物化学时期:是生物化学进展的萌芽时期,其要紧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时期:是生物化学蓬勃进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差不多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要紧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时期:这一时期的要紧研究工作确实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要紧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要紧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差不多过程要紧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取→中间代谢→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错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专门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明白得,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遗传与繁育:对生物体遗传与繁育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差不多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α-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分类:依照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14C标记CO2,培养绿藻,提 取液进行双向纸层析,放射 自显影,发现放射性最早出 现在3-磷酸甘油酸(PGA), 随后出现在其他中间物。
(四)核磁共振波谱法
运动19分钟前后ATP和磷酸肌酸的变化情况
磷酸肌酸
基本要求
1.掌握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及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重点) 2.掌握辅酶I、辅酶Ⅱ、FMN、FAD和辅酶A在能量代 谢中的作用。(重点) 3.掌握新陈代谢调节的一般规律。(重点) 4.了解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 5.熟悉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第19章
代 谢 总 论
一、新陈代谢的一般规律
(一)基本概念 新陈代谢是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体内的化学反应通常由 酶催化,一系列的连续反应构成代谢途径,代谢途径的个别步 骤称作中间代谢,个别步骤的产物称作中间产物。新陈代谢的 主要作用有: 获取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称作合成 代谢; 分解营养物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称作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调控步骤通常由不同的酶催化,分 解代谢中大量释放能量的反应通常是不可逆的,在合成代谢中, 这样的步骤需要输入能量来完成。 有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可以在不同的细胞器中进行。 有些代谢环节是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共同利用的,称作两 用代谢途径,如柠檬酸循环就是两用代谢途径。
(六)能量学用于生物化学反应中的一些规定
(1)水作为反应物或产物时,水的浓度通常规定为1(实际浓度约为 55.5mol/L)。 (2)生物体系的pH规定为7.0,称作生物体系的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ΔG0χ表示。如果反应体系的pH不等于7.0,就不能使用ΔG0χ。 (3)标准自由能的单位用 kj/mol 表示。
(三)消除、 异构化及重排 反应
消除反应伴随碳 -碳双键的生成,可 通过协同机制、碳正 离子机制或碳负离子 机制完成,形成顺式 或反式消除产物。 在生物化学中, 常见的异构化反应是 双键移位。如酮糖醛糖互变。 重排反应伴随碳 -碳键的断裂和重生 成,使碳骨架发生变 化。
1.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的机制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 20 章
生 物 能 学
一、有关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体系的概念、性质和状态 (二)能的两种形式: 热与功 (三)内能和焓的概念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 = Q – W, 等压时: ΔU = dQ — PdV (五)化学能的转化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 对于隔离体系 ΔS = ΔS体系 + ΔS环境 Ε0 (七)自由能的概念 dG = VdP – SdT – dW , 等温时: dG = VdP – dW , 等温且等压时: – ΔG = W 即自由能是等温且等压条件下,体 系做有用功的能力。
(二)代谢途径的一览图 1点1线或1点2线:410个; 1点3线:71个;1点4线:20个; 1点5线:11个;1点6线或6线 以上:8个;1点1线在1个途径 的末端;1点2线在1个途径的 中间;1点3线参与2个途径; 其余类推。
(四)分解代 谢的三个阶段
(三)代谢途径的类 型:
(a)多种游离酶构成的 代谢途径; (b)多酶复合体构成的 代谢途径; (c)膜结合酶构成的代 谢途径。
(五)能量代谢在新 陈代谢中的重要地位
(六)辅酶I和辅酶Ⅱ的的递能作用
(七)FMN和 FAD的递能作用 (八)辅酶A在能 量代谢中的作用
(九)分解 代谢和合成 代谢的调控
代谢途径 的区域化
细胞提取液 的离心分离
二、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
有机化学反应常涉及共价键的断裂。 共价键断裂时,若两个电子分开, 称作均裂断裂,产生不稳定基团,常见 于氧化还原反应。 若两个电子不分开,称作异裂断裂, 如C-H键断裂,电子对通常留在碳原子 一侧(碳原子的电负性大于氢原子), 形成碳负离子和氢离子,富电子的碳负 离子为亲核基团,容易与缺电子的亲电 基团发生反应。 若有氢负离子的受体存在,C-H键 断裂时电子有可能留在氢原子一侧形成 碳正离子和氢负离子,缺电子的亲电基 团容易与富电子的碳负离子(为亲核基 团)发生反应。
(五)化学反应和自由能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只有ΔG<0的反应才能自发进行。但要注意: (1) ΔG>0的反应可以和ΔG<0的反应偶联,使反应能够实际发生。 (2) 有些ΔG0>0的反应,在非标准状态下,ΔG有可能<0。 (3)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能确定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不能预示反应过 程的速率,许多ΔG<0的反应,需要提供活化能或使用催化剂才能使反应实 际发生。
隔离体系
封闭体系
开放体系
二、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
(一)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公式 ∆G = ∆H – T∆S (二)标准自由能变化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对化学反应 aA+bB Α cC+dD
达到化学平衡时
(三)标准生成自由能及其应用 ∆G0=Ε ∆G0f产物 – ∆G0f反应物 (四)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的可加性及其意义 偶联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化是可以相加的, 如:AψB+C 的 ∆G0 = +21kj/mol, BψD的 ∆G0 = -34kj/mol, 则 A ψC+D 的 ∆G0 = -13kj/mol, 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四)细胞内影响ATP 自由能释放的因素
ATP和ADP均由多种解 离形式,并且可以同金属 离子相互作用,这些引均 可影响自由能的释放。
黄色表示可以解离的氢
ATP水解释放自由 能与pH的关系
ATP水解释放 自由能与 Mg2+的关系 (pH 7.0,38oC)
ATP水解释放自由能与其浓 度的关系(pH 7.0, 38oC)(七)∆G0′、∆G以 及平衡数计算的举 例(教科书P33)
三、高能磷 酸化合物
1.磷氧键型
2.氮磷键型
3.硫酯键型
(三)ATP的结构特性
相邻正电荷的 电子排斥作用
乙酸酐的多 种共振形式
ATP水解为 ADP释放静电 排斥力; ATP和水转化 为ADP,无机 磷酸和质子 使熵增加。
三、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一)使用酶的抑制剂
(二 )利用遗传缺 欠症研究代谢途径
微生物的营养缺陷型可以分为若 干种亚型,每种亚型由一种酶的缺陷 造成,对比研究可以搞清代谢途径。 如途径Aϖ B ϖ C ϖ D中B ϖ C 的酶缺失,则A和B会堆积, C ϖ D的 酶缺失,则A,B和C会堆积。
(三)同位素示踪法
(一)基团转移反应(group— transferreaction)
在生物化学反应中,通常为亲电基团 从一个亲核体转移到另一个亲核体常见的 转移基团有酰基、磷酰基和葡萄糖基等。
1.酰基转移
2.磷酰基转移
3.葡糖基转移
(二)氧化反应和 还原反应 (oxidation
and reduction)
实质是电子的 得失,在生物化学 反应中十分普遍, 从代谢物转移的电 子,通过一系列的 传递体转移到氧, 并伴随能量的释放。
(五)ATP 在能量转 运中的地 位和作用
(六)磷酸肌酸 和磷酸精氨酸及 其他贮能物质
由PEP生成 丙酮酸释放 大量自由能
2.异构化反应
1 2 2
1
(四)碳-碳键的形成 与断裂反应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以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 为基础,常见的有: 1.羟醛缩合反应和羟 醛裂解反应,如果糖1,6-二磷酸裂解为二羟丙 酮磷酸和甘油醛-3-磷酸。 2.克莱森酯缩合反应 如柠檬酸合酶催化的反应 (在柠檬酸循环中介绍)。 3.Β-酮酸的氧化脱 羧反应如异柠檬酸的氧化 脱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