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生物化学课件008脂质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2章脂质-PPT精品文档
![王镜岩-生物化学-第2章脂质-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c356d61e518964bce847c06.png)
亚油酸(ω-6PUFA)→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α-亚麻酸(ω-3PUFA)→二十碳五烯酸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4、类二十碳烷(eicosanoid)
由20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
• 前列腺素 • 凝血恶烷 • 白三烯
局部激素
三、三酰甘油和蜡
(一)酰基甘油(acylglycerol)
H 2C O R1 R2 O CH C O R3 H2
烷醚酰基甘油
醚 键
烷基 烯基
(二)蜡(wax)
• 长链脂肪酸与长链一元醇/固醇形成的酯
• 脂肪醇中的碳原子在16以上
• 分布在生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
植物蜡—防虫蛀、防辐射、降低水分蒸发 动物蜡—防水、保温、筑巢
巴西棕榈蜡
通式
RCOOR’ • 多为饱和脂肪酸 • 醇饱和或不饱和/固醇
蜂蜡完全不透水
四、脂质过氧化(peroxidation)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变质。
•典型的活性氧参与的自由基链式反应
(一)自由基、活性氧和自由基链反应
1、自由基(free radical)
——分子/原子/基团中有未配对电子的 一类物质。 很活泼,具有很强的掠夺性 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分子状态
自由基的形成:
(二)脂质过氧化过程
(三)脂质过氧化对机体的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中间产物自由基 终产物丙二醛
膜流动性通透性受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色素斑形成
蛋白质聚合交联
(四)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具有还原性、能抑制靶分子自动 氧化的物质。
抗氧化剂: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维生素E/维生素C •β 胡萝卜素
生物化学(王镜岩版)第八章脂代谢(中文)
![生物化学(王镜岩版)第八章脂代谢(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f7e9671ff00bed5b8f31d14.png)
2. 不饱和脂酸的β氧化
1、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P240 图28-12 油酸的β氧化
△3顺-△2反烯脂酰CoA异构酶(改变双键 位置和顺反构型)
Chapter 8 Metabolism of Lipids
8.1Metabolism of triacylglyceroles(三酰甘
油) ▲Breakdown of triacylglyceroles ▲Synthesis of triacylglyceroles
8.2 Metabolism of phospholipids(磷脂) 8.3 Metabolism of cholesterol(胆固醇)
(2)
酮 体 的 降 解
(3) 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
酮体是肝输出能量的一种形式,形成酮体的目 的是将肝中大量的乙酰CoA转移出去
酮体溶于水,分子小,能通过血脑屏障及肌 肉毛细管壁。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却 能利用酮体。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 酮体可以代替Glc,成为脑组织及肌肉的主 要能源。
一分子减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肉碱脂肪酰转移酶Ⅰ是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酶。
④ 脂肪酸β-氧化产生的能量
以软脂酸为例: 7次循环:7 X(1.5+2.5+10)+10 =
108 ATP
活化消耗: -2个高能磷酸键
净生成: 108 - 2 = 106 ATP
软脂酸燃烧热值:–9790 kj β-氧化释放:106ATP×(-30.54)=-3237kj
生物化学王镜岩脂质
![生物化学王镜岩脂质](https://img.taocdn.com/s3/m/d544381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d.png)
可变脂占体重10%~20%,固定脂占5%,可不断 地自我更新。
二、脂质的分类
(一)单纯脂质 为脂肪酸与醇(甘油醇、高级一元 醇)所组成的酯类。分脂、油及蜡3小类。
1、三酰甘油:为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结合所成,称脂 肪或真脂,也称中性脂。 ◆
2、蜡:高级脂酸与高级一元醇所生成的酯,如虫蜡、 蜂蜡等。◇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第17页/共19页
生物膜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第18页/共19页
感谢您的观看!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3/2004学年第1学期
第19页/共19页
六、磷脂与糖脂
磷脂(phospholipid)分甘油醇磷脂及鞘氨醇磷脂两类 ,磷脂是细胞 膜的重要成分。104页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第10页/共19页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磷脂的两亲性结构
亲水性的磷酸酯基和亲脂的脂肪 酸链,是优良的两亲性分子
第11页/共19页
糖脂
• 糖脂也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
脂质为某些物质的良好溶剂,可以促进一切脂溶性物质, 如维生素A、D、E、K及类胡萝卜素等物质的吸收。
生物化学 主讲 吴石金
第4页/共19页
固醇类物质也有重要生物学意义。麦角固醇可变为维生素D2,动物固醇则可能 有下列几种功用:①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光照射后,可得维生素D3,所以也称 维生素D原。②胆固醇可变为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胆汁酸也由胆固醇转 变而来。③胆固醇与某些疾病有关。胆管阻塞或胆石等都可因胆固醇结晶而成。 此外,动脉硬化也可能与固醇的代谢失常有关,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血 管内壁上常有显著的胆固醇沉着。
第八章+脂类代谢(王镜岩考研生物化学)
![第八章+脂类代谢(王镜岩考研生物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81a2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c.png)
第八章+脂类代谢(王镜岩考研生物化学)第八章脂类代谢(对应教材第28章,29章)湖大生物学院一、脂质的消化、吸收和传送n1、脂类–什么是脂类生物体内通过弱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抽提得到的不溶于水的有机分子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16人体内最重要的脂肪酸3n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胰脂酶n 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脂肪的吸收和转运–4、人体血浆中脂蛋白(第2章117-119页第29章292-294页)n(1)脂蛋白形式结构–以图中乳糜微粒为例,在脂蛋白中,疏水脂类构成核心,外面围绕着极性脂和载脂蛋白,以增加溶解度。
nn (nn 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n–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二、脂肪酸分解代谢n 1、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受激素的调控(脂肪动员)n (1)甘油三酯脂肪酶分解脂肪–脂肪组织中脂肪颗粒的主要成分是三脂酰甘油–在激素作用下,甘油三酯脂肪酶被激活–脂肪经甘油三酯脂肪酶降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则转运到其他组织甘油绝大部分经糖异生途径转化为葡萄糖;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甘油三酯脂肪酶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甘油三酯n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3)甘油的分解和糖异生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n (1)甘油糖异生经过哪些过程–甘油→3-磷酸甘油→磷酸二羟丙酮→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磷酸果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2)催化的酶是哪些?l 甘油磷酸激酶耗ATPl 3-磷酸甘油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l 醛缩酶果糖二磷酸酶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l 葡萄糖-6-磷酸酶2n 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β-氧化即每次从脂肪酸链上降解下来的是2碳单位n (1)脂肪酸的活化n(2)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基质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②肉碱穿梭系统的成员肉碱脂酰转移酶I 膜间隙肉碱脂酰转移酶II 基质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n n––(3)脂酰辅酶A的β氧化n SCoARCH 烯脂酰CoA 脱氢酶RCH 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nn3、脂肪酸——n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n (––其他产物:16分子CO –软脂酸的标准自由能是解产生自由能是773.8千卡,能量转化率为30%李新梅湖大生物学院4、奇数脂肪酸的氧化n 奇数碳脂肪酸在最后一轮β中生成丙酰CoA–反刍动物中利用奇数脂肪酸提供大多数哺乳动物很罕见奇数脂肪酸–在哺乳动物的肝脏中,丙酰的催化反应转化为琥珀酰?羧化,消旋,变构琥珀酰CoA 转换成草酰乙酸,进入糖异生途径。
8王镜岩生物化学教程 2008版 第8章__脂质和生物膜
![8王镜岩生物化学教程 2008版 第8章__脂质和生物膜](https://img.taocdn.com/s3/m/1743411359eef8c75fbfb335.png)
茶油
茶油的加工设备
4、类二十碳烷(eicosanoid)
由20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而来
• 前列腺素 • 凝血恶烷 • 白三烯
局部激素
多不饱和脂酸的衍生物具有 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很活泼,具有很强的掠夺性 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分子状态
自由基的形成:
共价键由双电子形成断裂时:
一种是异裂反应 一种是均裂反应:两电子均分给两个产物。 此过程中产生的分裂物称为自由基。
均裂(homolysis)
A :B
A. + B.
自由基的形成:
①辐射诱导
H2O→hv H·+·OH+eaq-
②热诱导
(C6H5COO)2→△2C6H5COO ·→ ·C6H5+CO2
• 终止:两自由基偶联或歧化 或在抗氧化剂作用下 使自由基链式反应停止
(b)脂质过氧化过程
(c)脂质过氧化对机体的损伤
脂质过氧化
中间产物自由基 终产物丙二醛
蛋白质聚合交联
膜流动性通透性受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老年色素斑形成
(d)抗氧化剂的保护作用
具有还原性、能抑制靶分子自动 氧化的物质。
抗氧化剂: •SOD(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维生素E/维生素C •β胡萝卜素
(包括前列腺素、凝血恶烷和白三烯)的主要前 体。而且亚油酸能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动脉 粥样硬化,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橄榄油
橄榄油,为油橄榄果经人工 采摘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物理 冷榨工艺获得的纯天然果油汁。 地中海沿岸各国为橄榄油的主要 产区。在西方国家,无论是营养 学家,医学家,食品科学研究人 员,还是消费者都公认橄榄油是 健康之油。橄榄油在国际上有 “液体黄金”,“美女之油”, “地中海甘露”等美誉。
(推荐)《王镜岩生物化学》PPT课件
![(推荐)《王镜岩生物化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13310f46527d3240ce076.png)
如果让光通过一个象栅栏一样的 Nicol 棱镜 (起偏镜) 就不是所有方向的光都能通过,而只有与棱镜晶轴方向 平行的光才能通过。这样,透过棱晶的光就只能在一个 方向上振动,象这种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
12
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细胞器(organelle)(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6
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三.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1.生物分子大小:生物分子不仅种类繁多,在大小方面跨度也很大,例如,丙 氨酸分子量是89,但烟草花叶病毒达到40000000.
2.立体异构与构型
故:分子的手性是对映体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19
§3—4— 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构型的表示法: 1. 透视式(三维结构):略 2.Fischer 投影式:
COOH
H
OH
COOH
H
OH
C H3
CH3
20
使用Fischer 投影式的注意事项: (1)可以沿纸面旋转,但不能离开纸面翻转。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Biological chemistry )
D.通常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在某种意义上,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所以这门学科也称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第三十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2024鲜版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1d56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c.png)
2024/3/28
氨基酸的性质
包括氨基和羧基的化学反 应、等电点、光学活性等 。
氨基酸的生理功能
作为蛋白质的基石,参与 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如激素、酶等。
8
蛋白质一级结构
2024/3/28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定义
01
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课件全套
2024/3/28
1
2024/3/28
• 生物化学概述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酶学原理及应用 • 糖代谢与糖异生作用 • 脂类代谢与生物膜结构功能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2
01
生物化学概述
2024/3/28
3
生物化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3/28
生物化学定义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 程和物质代谢的科学,它探讨生 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
调控机制
脂类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激素、酶、基因表达等,以维持体 内脂类代谢的平衡。
2024/3/28
21
生物膜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关系
生物膜结构
生物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超薄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物质运输、信息传递等功能。
生物膜功能
生物膜在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3
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的关系
空间构象影响蛋白质的催化活性、结合能力、运输功能等。例如,酶的
空间构象对其催化底物具有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依赖于特定的空
间构象。
10
03
酶学原理及应用
2024/3/28
11
酶概述及分类方法
3.脂类-王镜岩生物化学(全)
![3.脂类-王镜岩生物化学(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8592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0.png)
6-亚硫酸-6-脱氧--葡萄糖甘油二酯(硫酯)
2,3-双酰基-1-(-D-半乳糖基-1,6- -D-半乳糖基)-D-甘油
鞘氨醇磷脂
鞘氨醇糖脂
脑苷脂
O
CH2OH
OH
OO
OH
NH C R
R:脂肪酸
CH2 CH CH CH=CH (CH2)12 CH3
OH
OH
神经鞘氨醇
半乳糖
脑苷脂
3. 衍生脂质: 由单纯脂和复合脂质衍生而来或与 之关系密切,但也具有脂质一般性 质的物质。
(1) 取代烃 主要是脂肪酸及其碱性盐(皂)和高 级醇,少量脂肪醛、脂肪胺和烃;
(2) 固醇类(甾类) 包括固醇(甾醇)、胆酸,强 心苷、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3) 萜 包括许多天然色素(如胡萝卜素),香精 油,天然橡胶等; (4) 其他脂质 如维生素A、D、E、K,脂酰 CoA,脂多糖,脂蛋白等。
2. 在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在 C9和C10之间(Δ9)。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通 常一个双键也位于Δ9,其余双键多位于Δ9 和烃链的末端甲基之间,如Δ12,Δ15。分子 中双键安排的形式多数属于非共轭系统。
3. 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构型,少数 是反式构型, 如图
三、脂肪酸的物理性质
(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
18:0
软脂酸
16:0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Δ9 18:
1Δ9c
亚油酸
18:2Δ9c,12c ω-6
α-亚麻酸
18:3Δ9c,12c,15c ω-3
一、脂肪酸的种类(总结)
烃链多数是线形的,分支或含环的为数很少。 烃链不含双键(和三键)的为饱和脂肪酸,含
一个或多个双键的为不饱和脂肪酸。只含单 个双键的脂肪酸称单不饱和脂肪酸;含两个 或两个以上双键的称多不饱和脂肪酸。 不同脂肪酸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烃链的长度 (碳原子数目)、双键数目和位置。
王镜岩生化课件08 糖代谢精品文档
![王镜岩生化课件08 糖代谢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a2b23435901020206409c4c.png)
3、 一分子Glc彻底氧化产生的ATP数量
其它组织:32ATP(苹果酸穿梭)
从乙酰CoA开始:10ATP/循环 从丙酮酸开始:12.5ATP/循环 从葡萄塘开始:(2+2*2.5)+12.5*2=32ATP
骨骼肌、脑细胞:30ATP(甘油磷酸穿梭)
多酶体系,位于线粒体膜上。
E.coli:
分子量:4.5×106,直径45nm,比核糖体稍大。
酶
辅酶
亚基数
丙酮酸脱羧酶(E1)
TPP
24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酶(E2) 硫辛酸
24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 FAD、NAD+ 12
此外,还需要CoA、Mg2+作为辅因子
2、 反应过程 P 93
(1)丙酮酸脱羧形成羟乙基-TPP (2)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使羟乙基氧
(2)、G-6-P异构化为F-6-P
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控制。 磷酸Glc异构酶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
(3)、F-6-P磷酸化,生成F-1,6-P
不可逆,调节位点,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磷酸果糖激酶既是酵解途径的限速酶,也是酵解途径的 第二个调节酶
(4)、F-1,6-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 羟丙酮(DHAP)
2NADH) ②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③三羧酸循环(CO2、H2O、ATP、NADH) ④呼吸链氧化磷酸化(NADH→ATP)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 乙H酰2OC、oA并经释一放系能列量的的氧过化程、。脱羧,最终生成CO2、
一、 丙酮酸脱羧生成乙酰CoA
1、 丙酮酸脱氢酶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一、甘油糖脂
糖脂
甘油糖脂是二酰甘油分子的羟基与糖基以糖 苷键连接而成。 苷键连接而成。
植物的叶绿体和微生物的质膜富含甘油糖脂。 植物的叶绿体和微生物的质膜富含甘油糖脂。 质膜富含甘油糖脂
二、 鞘糖脂(神经酰胺糖脂) 鞘糖脂(神经酰胺糖脂)
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O-糖苷键与神经酰胺相连而形成。 单糖、双糖或寡糖通过O 糖苷键与神经酰胺相连而形成。 1、脑苷脂
∆编码体系命名:18:2(∆9,12) 编码体系命名: 编码体系命名 ω编码体系命名:18:2(ω6,9) 编码体系命名: 编码体系命名
四、常见的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棕榈酸) 软脂酸(棕榈酸) 硬脂酸 花生酸
CH3(CH2)nCOOH
n-十六酸 十六酸 n-十八酸 十八酸 n-二十酸 二十酸 16:0 18:0 20:0
(1) 根据脂肪酸链的长度 长度进行分类 长链脂肪酸(C ≥ 20) 中链脂肪酸(10< C <20) 短链脂肪酸(C ≤ 10) (2) 根据脂肪酸链的饱和度 饱和度进行分类 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多不饱和脂肪酸
三、脂肪酸的命名
(1) 系统命名或习惯名 系统命名,如:十二烷酸、9-十六碳一烯酸 习惯名,如:棕榈酸、花生酸 (2) 数字命名法 饱和脂肪酸,如十六碳饱和脂酸:16:0 不饱和脂肪酸,有两种编码体系 ○ ∆编码体系 ○ ω编码体系
皂化值(评估油的质量) 皂化值(评估油的质量)
★完全皂化 克油脂所需 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 克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 的毫克数
酸值(酸败程度) 酸值(酸败程度)
★中和1 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KOH毫克数 中和 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 毫克数
碘值(不饱和键的多少) 碘值(不饱和键的多少)
2. 功能 PG种类繁多,功能多样,主要种类及功能包括: 种类繁多, 种类繁多 功能多样,主要种类及功能包括: PGE2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能促进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引起红、 痛等炎症反应; 引起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PGE2、PGA2使动脉平滑肌舒张,因而有降血压 使动脉平滑肌舒张, 的作用; 的作用; PGE2、PGI2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 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 PGF2α主要促进卵泡中和子宫的平滑肌收缩,可 α主要促进卵泡中和子宫的平滑肌收缩, 加速排卵和分娩。 加速排卵和分娩。
HO—CH2CH2—N+H3(乙醇胺) 乙醇胺)
(3) 磷脂酰丝氨酸(PS) 磷脂酰丝氨酸(PS) HO—CH2CH—COO-(丝氨酸) 丝氨酸) N+H3
(4) 磷脂酰肌醇(PI) 磷脂酰肌醇(PI) (5)磷脂酰甘油(PG) )磷脂酰甘油( ) (6) 二磷脂酰甘油 )
2、甘油磷脂的基本结构
3、甘油磷脂的一般性质
四、脂肪酸盐与乳化作用
脂肪酸盐具有亲水基(电离的羧基) 脂肪酸盐具有亲水基(电离的羧基)和疏水 长的烃链),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 ),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 基(长的烃链),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是离子 型去污剂。 型去污剂。
肥 皂
五、多不饱和脂肪酸
生物膜中多是顺式不饱和脂肪酸
★增加膜流动性 ★降低膜相变温度,抗寒冷 降低膜相变温度,
18:1△9c, : △ , 18:2△9c,12c : △ , 18:3△9c,12c,15c : △ , ,
, , , 20:4 △5c,8c,11c,14c :
, , , , , 22:6 △4c,7c,10c, 13c,16c,19c :
三、脂肪酸的理化性质
烃链越长, 烃链越长,溶解度越低 双键 Nhomakorabea多, 双键越多,熔点越低
(二) 血栓噁烷(TX) 二 血栓噁烷( ) 1. 结构 也有前列腺酸样骨架, 也有前列腺酸样骨架,但分子中的五碳环被含 氧的噁烷取代。 氧的噁烷取代。
血栓噁烷A 血栓噁烷 2 (TXA2)
2. 功能 TXA2是一种促凝血因子及血管收缩剂,具 是一种促凝血因子及血管收缩剂, 有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有促进凝血及血栓形成的作用。 TXA2的作用可被 的作用可被PGI2所拮抗。 所拮抗。
半乳糖苷神经酰胺、葡萄糖苷神经酰胺 半乳糖苷神经酰胺、
2、硫脑苷脂
脑苷脂被硫酸化,在生理pH下带负电荷。 下带负电荷。 脑苷脂被硫酸化,在生理pH下带负电荷
3、神经节苷脂
寡糖链(带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残基)与神经酰胺形成的鞘糖脂。 寡糖链(带有一个或多个唾液酸残基)与神经酰胺形成的鞘糖脂。
脑苷脂
三、糖脂的生物学功能
按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上的行为分: 按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上的行为分:
非极性脂质
不具有容积可溶性,不具有界面可溶性。 不具有容积可溶性,不具有界面可溶性。
I类极性脂质
不具有容积可溶性,具有界面可溶性。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 不具有容积可溶性,具有界面可溶性。能掺入膜,但自身不能形成膜。
Ⅱ类极性脂质(磷脂和鞘磷脂) 类极性脂质(磷脂和鞘磷脂)
脂质
磷脂 胆固醇 糖脂
活性脂质
脂溶性维生素、光和色素) 萜(脂溶性维生素、光和色素) 类固醇(激素) 类固醇(激素) 酶的辅助因子
1、脂质是生物膜的结构组分 、
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磷脂(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胆固醇 糖脂
极性头部:磷 酸基、醇基、 含氮碱
疏水尾部: 烃链
甘油磷脂
鞘磷脂
胆固醇
纯的甘油磷脂为白色蜡状固体
溶于大多数含少量水的非极性溶剂,但 溶于大多数含少量水的非极性溶剂, 难溶于无水丙酮。 难溶于无水丙酮。
在水中能形成双分子层的微囊。 在水中能形成双分子层的微囊。
二、 鞘磷脂
1、组成
鞘氨醇 脂肪酸 磷酸 胆碱或乙醇胺
神经酰胺
胆碱鞘磷脂
葡萄糖苷神经酰胺
乳糖苷神经酰胺
神经节苷脂
2、 能量贮存形式 、
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 动物、
3、 激素、维生素和色素的前体 、 激素、
萜类、固醇类、 萜类、固醇类、二十碳四稀酸
4、 化学信号 、
PIP2 ,前列腺素等
5、 保护功能 、
动物的脂肪组织,植物的蜡质 动物的脂肪组织,
第二节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一、脂肪酸的结构特点
线形不分支
二、脂肪酸的分类
CH3CH2CH2CH2CH2CH=CHCH2CH=CHCH2CH2CH2CH2CH2CH2CH2COOH ∆体系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体系 ω体系 1 体系 2 3 4 5 6 7 8 9 9 8 10 7 6 5 4 3 2 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100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第四节
磷脂
甘油磷脂
磷脂
鞘磷脂
鞘脂
鞘糖脂
一、甘油磷脂
1、甘油磷脂的分类
(1)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 磷脂酰胆碱(卵磷脂) PC)
HO—CH2CH2N+(CH3)3 (胆碱) 胆碱)
(2)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 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 PE)
血浆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
乳糜微粒
血浆脂蛋白的理化性质
颗粒 大小
(毫微米 毫微米) 毫微米
密度
电泳位置
化学组成的百分比 (%) )
TG 86 CE 3 FC 2 PL 7
蛋白质
(kg/L) /
(纸或琼脂糖)
乳糜 微粒
极低密 度脂蛋 白
80-500
0.93 0.961.006 1.0191.063 1.0631.21
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血脂
六、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大多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 物 (一) 前列腺素(PG) 一 前列腺素( ) 1. 结构 以前列腺酸为基本骨架, 以前列腺酸为基本骨架,含有一个五碳环和 两条侧链(R 两条侧链 1、R2)。 。 ○ PGA、B、C、…I等九大类 、 、 、 等九大类 ○ 各大类下又分 、2、3等若干亚类 各大类下又分1、 、 等若干亚类
甘油(丙三醇) 甘油(丙三醇)
CH2OH H HO ─ C ─ H CH2O ─ PO32甘油甘油-3-磷酸
CH2O ─ CO ─ R1 R2 ─ CO ─ O ─ CH H2C ─ O ─CO ─ R3 CO
三酰甘油
必需脂肪酸 essential
fatty
acids
★亚油酸和α-亚麻酸 亚油酸和 亚麻酸
成膜分子,能形成双分子层和微囊。 成膜分子,能形成双分子层和微囊。
Ⅲ类极性脂质(去污剂) 类极性脂质(去污剂)
可溶性脂质,具有界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 可溶性脂质,具有界面可溶性,但形成的单分子层不稳定。
三、脂质的生物学功能
贮存脂质
三酰甘油 蜡
结构脂质(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结构脂质(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第二章 Lipids) 脂 质( Lipids)
第一节
一、脂质的概念
脂质概述
低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 低溶或微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醚、氯仿、苯等非极 性有机溶剂的化合物。 性质 性质) 性有机溶剂的化合物。(性质 一般都是由醇 脂肪酸组成的酯类或它们的衍生物。 一般都是由醇和脂肪酸组成的酯类或它们的衍生物。 组成的酯类或它们的衍生物 醇 甘油、鞘胺醇、高级醇、 甘油、鞘胺醇、高级醇、固醇
CM由小肠粘膜细胞在吸收食物脂类(主要是甘油三 由小肠粘膜细胞在吸收食物脂类( 由小肠粘膜细胞在吸收食物脂类 时合成,经乳糜导管,胸导管到血液。 酯)时合成,经乳糜导管,胸导管到血液。主要功能为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脂, 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脂,从小肠到组织肌肉和 adipose组织。 组织。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