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二节 醇酚
第十一章酚和醌
![第十一章酚和醌](https://img.taocdn.com/s3/m/04ed8be77c1cfad6195fa713.png)
O CH2COOH Cl Cl
2,4-二氯苯氧乙酸(2,4-D) 酚醚化学性质比酚稳定,不易氧化,而且与HI作 用,分解为酚,此反应可用来保护酚羟基。
OCH3 OH
+
2015/11/28
HI
+
习题13
CH3I
23
克莱森重排
定义: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下可以重排为邻烯 丙基酚或对烯丙基酚,这称为克莱森重排。
X
X
亲核性比醇弱
O O CH3
成酯:
OH + CH3COOH + CH3COCl + (CH3CO)2O
OH + CH3COOH
O
98%H2SO4 4h/55%
O C CH3
乙酸苯酯
2015/11/28
25
在酸催化下,酚与羧酸作用也能生成酯,但比醇 难。通常采用酰氯或酸酐与酚反应。例如:
O C Cl + HO
14
OCH2CH=CH2
OH
200oC
14
OH
CH2CH=CH2
200oC
14
O
CH2CH CH2
190-220C 6h
OH CH2CH CH2
CH2CH=CH2
O H3C
CH2CH CH2 CH3 H3C
OH CH3
CH2CH CH2
2015/11/28
24
(3)酯的生成
难
OH + HX
对 10.00 10.26 10.21 9.81 9.38 9.26 9.20 7.15
醇 酚 醚
![醇 酚 醚](https://img.taocdn.com/s3/m/4d1a291c6bd97f192279e91e.png)
醇,酚,醚醇和酚都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醇的羟基和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的碳原子相连.而酚的羟基是直接连在芳环的碳原子上.因此醇和酚的结构是不相同的,其性质也是不同的.醇的通式为ROH,酚的通式为ArOH.醚则可看作是醇和酚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烃基(-R或-Ar)取代的产物,醚的通式为R-O-R或Ar-O- Ar.第一节醇一,醇的分类和命名醇分子可以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分为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根据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不同类型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根据醇分子中所含的羟基数目的不同可分为一元醇和多元醇.结构简单的醇采用普通命名法,即在烃基名称后加一\"醇\"字.如:CH3CH2OH (CH3)2CHOH乙醇异丙醇苯甲醇(苄醇)对于结构复杂的醇则采用系统命名法,其原则如下:1,选择连有羟基的碳原子在内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醇\".2,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将主链的碳原子依次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使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位次尽可能小.命名时把取代基的位次,名称及羟基的位次写在母体名称\"某醇\"的前面.如:2,6-二甲基-3,5-二乙基-4-庚醇1-乙基环戊醇2,6-二甲基-5-氯-3-庚醇不饱和醇命名时应选择包括连有羟基和含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的碳链做主链,从靠近羟基的一端开始编号.例如:CH2═CHCH2CH2OH 3-丁烯-1-醇6-甲基-3-环已烯醇命名芳香醇时,可将芳基作为取代基加以命名.例如:2-乙基-3-苯基-1-丁醇3-苯丙烯醇多元醇的命名应选择包括连有尽可能多的羟基的碳链做主链,依羟基的数目称二醇,三醇等,并在名称前面标上羟基的位次.因羟基是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所以当羟基数目与主链的碳原子数目相同时,可不标明羟基的位次.例如:乙二醇丙三醇(甘油) 1,2-丙二醇二,醇的制备醇可以从烯烃与浓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酯,再经水解制得.例如:CH2═CH2 CH3CH2OSO3H CH3CH2OH1,卤代烃水解卤代烃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可以得到醇.R—X + NaOH R—OH + NaX反应是可逆的,常用的碱为NaOH,KOH等.由于本反应随卤代烃结构不同而水解难易不同,并伴有消除反应,有时在实验室中可采用氢氧化银替代氢氧化钠,减少消除反应发生,又使反应趋于完成. 2,醛,酮的还原醛或酮分子中的羰基可催化加氢还原成相应的醇.醛还原得伯醇,酮还原得仲醇.常用的催化剂为Ni,Pt和Pd等.例如:R—CHO + H2 RCH2OH 伯醇RCOR + H2 RCHOHR 仲醇若使用某些金属氢化物作为还原剂,例如氢化锂铝,硼氢化钠等,它们只还原羰基,且不还原碳碳双键能制备不饱和醇.如:CH3CH═CHCHO CH3CH═CHCH2OH3,格氏试剂合成法这是实验室制备醇的一种经典方法.格氏试剂RMgX中带正电荷的-MgX加到羰基氧原子上,而带负电荷的-R加到羰基碳原子上,所得的加成产物经稀酸水解,可转变成相应的醇,可用来制备不同类型的伯,仲,叔醇.HCHO + RMgX RCH2OHR—CHO + RMgX R2CHOHRCOR + RMgX R3COH格氏试剂还可与环氧乙烷作用,制得比格氏试剂多两个碳原子的伯醇,例如:RMgX + RCH2CH2OMgX RCH2CH2OH三,物理性质1,状态:低级醇是易挥发的液体,较高级的醇为粘稠的液体,高于11个碳原子的醇在室温下为蜡状固体.2,沸点:饱和一元醇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上升,碳原子数目相同的醇,支链越多,沸点越低.低分子量的醇,其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高得多.这是因为醇分子中的羟基氢氧键高度极化,这样一个醇分子的羟基上带部分正电荷的氢,可与另一醇分子中的羟基带部分负电荷的氧原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由于醇分子间借氢键而相互缔合,使液态醇气化时,不仅要破坏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而且还需额外的能量破坏氢键.3,水溶性:低级醇能与水混溶,随分子量的增加溶解度降低.这是由于低级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得低级醇与水无限混溶,随着醇分子碳链的增长,一方面长的碳链起了屏蔽作用,使醇中羟基与水形成氢键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羟基所占的比重下降,烷基比重增加,起主导作用,故醇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溶解度下降.4,低级醇可与氯化钙,氯化镁等形成结晶醇化合物,因此醇类不能用氯化钙等作干燥剂以除去水分.四,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由于氢氧键是极性键,它具有一定的解离出氢质子的能力,因此醇与水类似,可与活泼的金属钾,钠等作用,生成醇钠或醇钾,同时放出氢气.HOH + Na NaOH + H2ROH + Na RONa + H2各种不同结构的醇与金属钠反应的速度是:甲醇> 伯醇> 仲醇> 叔醇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当醇与金属钠作用时,比水与金属钠作用缓慢得多,而且所产生的热量不足以使放出的氢气燃烧.某些反应过程中残留的钠据此可用乙醇处理,以除去多余的金属钠.醇的酸性比水小,因此反应所得到的醇钠可水解得到原来的醇.醇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它是强碱,在有机合成中可作缩合剂用,并可作引入烷氧剂的烷氧化试剂.其它活泼的金属,例如镁,铝等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和醇铝.异丙醇铝和叔丁醇铝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应用.与无机酸的反应(1)与氢卤酸反应醇与氢卤酸作用生成卤代烃和水,这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反应如下:ROH + HX RX↓ + H2O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快慢与氢卤酸的种类及醇的结构有关.不同种类的氢卤酸活性顺序为:氢碘酸> 氢溴酸> 盐酸不同结构的醇活性顺序为:烯丙醇> 叔醇> 仲醇> 伯醇因此不同结构的醇与氢卤酸反应速度不同,这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所用的试剂为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配成的溶液,称为卢卡氏试剂.卢卡氏试剂与叔醇反应速度最快,立即生成卤代烷,由于卤代烷不溶于卢卡氏试剂,使溶液混浊.仲醇反应较慢,需放置片刻才能混浊分层.伯醇在常温下不反应,需在加热下才能反应.如:RCH2OH 常温下无变化,加热后反应R2CHOH 卢卡氏试剂↓ 放置片刻混浊分层R3COH 立即混浊分层注意此反应的鉴别只适用于含6个碳以下的伯,仲,叔醇异构体,因高级一元醇也不溶于卢卡氏试剂.(2)与含氧无机酸反应醇与含氧无机酸如硝酸,硫酸,磷酸等作用,脱去水分子而生成无机酸酯.例如:CH3CH2OH + HNO3 CH3CH2O—NO2 硝酸乙酯醇与硫酸作用,因硫酸是二元酸,随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和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酸性硫酸酯和中性硫酸酯.CH3OH + H2SO4 CH3O—SO3H硫酸氢甲酯在减压下蒸馏可得到硫酸二甲酯.CH3O—SO3H CH3O—SO2—OCH3硫酸二甲酯是无色油状有刺激性的液体,有剧毒,使用时应小心.它和硫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是重要的甲基化和乙基化试剂.脱水反应醇与浓硫酸混合在一起,随着反应温度的不同,有两种脱水方式.在高温下,可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在低温下也可分子间脱水生成醚.例如:CH3CH2OH + HOCH2CH3 + 浓H2SO4 CH3CH2OCH2CH3CH3CH2OH + 浓H2SO4 CH2═CH2醇脱水生成烯烃的难易与醇的结构有关.例如:CH3CH2CH2CH2—OH + 75℅H2SO4 CH3CH2CH═CH2 (主要产物)CH3CH2CHOHCH3 + 66℅H2SO4 CH3CH═CHCH3 (主要产物)CH3CH2COH(CH3)2 + 46℅H2SO4 CH3CH═C(CH3)2 (主要产物)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三类醇中最容易脱水的是叔醇,仲醇次之,伯醇最难.对于叔醇,分子内脱水可有两种方向,但主要产物与卤代烷烃脱卤代氢一样服从扎依采夫规则,生成双键碳原子上连有最多烃基的烯烃.氧化反应醇分子中由于羟基的影响,使得α-氢较活泼,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伯醇和仲醇由于有α-氢存在容易被氧化,而叔醇没有α-氢难氧化.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和硫酸或高锰酸钾等.不同类型的醇得到不同的氧化产物.伯醇首先被氧化成醛,醛继续被氧化生成羧酸.RCH2OH RCHO RCOOH仲醇氧化成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酮,由于酮较稳定,不易被氧化,可用于酮的合成.RCHOHR RCOR五,重要的醇1,甲醇: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甲醇能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混溶.甲醇有毒,内服少量(10)可致人失明,多量(30)可致死.这是因为它的氧化产物甲醛和甲酸在体内不能同化利用所致.2,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俗称洒精.在医药上可作外用消毒剂.3,丙三醇:俗称甘油,为无色粘稠状具有甜味液体,与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甘油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对皮肤有刺激性,作皮肤润滑剂时,应用水稀释.甘油三硝酸酯俗称硝酸甘油,常用作炸药,它具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心绞痛.4,乙二醇:是无色液体,有甜味,俗称甘醇.能与水,乙醇,丙酮混溶,但不溶于极性小的乙醚.乙二醇中由于相邻两个羟基相互影响的结果,具有一定的酸性,与其他邻二醇一样,可使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沉淀溶解,得深蓝色溶液.实验常用此法鉴别具有两个相邻羟基的多元醇.5,苯甲醇:又称苄醇,为无色液体.苯甲醇具有微弱的麻醉作用和防腐性能,用于配制注射剂可减轻疼痛.第二节酚一,酚的分类和命名酚可根据分子中所含羟基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酚和多元酚.酚的命名是在\"酚\"字前面加上芳环名称,以此作为母休再冠以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和名称,例如:苯酚邻-甲基苯酚2-甲基-5-正丙基苯酚2-萘酚1,2-苯二酚1,3,5-苯三酚8-氯-1,2-萘二酚对于某些结构复杂的酚,可把酚羟基作为取代基加以命名.例如:5-(4-羟基)苯基-1-戊烯-3-醇对羟基苯甲酸二,酚的制法1,磺酸盐碱熔融法芳香族磺酸盐与氢氧化钠共熔,生成酚的钠盐,再以酸处理即得酚.+ NaOH若芳环上有-X,-NO2,-COOH等官能团时,在高温和强碱条件下也会发生反应,生成酚.2,卤代芳烃水解卤代芳烃的卤原子很不活泼,一般需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存在下与稀碱作用,才能反应生成酚,例如:+ NaOH若在芳环的邻,对位上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强吸电子基团(如硝基),卤素原子变得活泼,反应很容易进行.例如,对硝基氯苯在氢氧化钠中回流便可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 NaOH3,由芳胺制备芳香伯胺经重氮化,再进行水解便可得到酚.三,物理性质大多数酚为结晶性固体,仅少数烷基酚为液体.酚的沸点高于分子量与之相当的烃.苯酚及其同系物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羟基越多,其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也越大.四,化学性质(一)酚羟基的反应1,酸性酚具有酸性,酚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酚钠.+ NaOH + H2O通常酚的酸性比碳酸弱,如苯酚的PK为10,碳酸的PK为6.38.因此,酚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若在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则苯酚又游离出来.可利用酚的这一性质进行分离提纯.+ CO2 + H2O + NaHCO3苯酚的弱酸性,是由于羟基氧原子的孤对电子与苯环的π电子发生P-π共轭,致使电子离域使氧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下降,从而有利于氢原子以质子的形式离去2,与三氯化铁反应含酚羟基的化合物大多数都能与三氯化铁作用发生显色反应.故此反应常用来鉴别酚类.但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也会与三氯化铁呈显色反应.(二)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酚极易发生卤代反应.苯酚只要用溴水处理,就立即生成不溶于水的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反应非常灵敏.+ Br2 ↓ + HBr除苯酚外,凡是酚羟基的邻,对位上还有氢的酚类化合物与溴水作用,均能生成沉淀.故该反应常用于酚类化合物的鉴别.2,硝化反应苯酚在常温下用稀硝酸处理就可得到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 20℅HNO3 +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可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开.这是因为邻硝基苯酚通过分子内氢键形成状化合物,不再与水缔合,也不易生成分子间氢键,故水溶性小,挥发性大,可随水蒸气蒸出.而对硝基苯酚可生成分子间氢键而相互缔合,挥发性小,不随水蒸气蒸出.(三)氧化反应酚类化合物很容易被氧化,不仅可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等氧化,甚至较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也可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使颜色加深.苯酚被氧化时,不仅羟基被氧化,羟基对位的碳氢键也被氧化,结果生成对苯醌.+ [O]多元酚更易被氧化,例如,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可被弱的氧化剂(如氧化银,溴化银)氧化成邻苯醌和对苯醌.+ AgBr五,重要的酚1,苯酚:俗名石炭酸,为无色结晶,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在20℃每100克水约溶解8.3克苯酚.苯酚易溶于乙醚及乙醇中.2,甲酚: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它们的混合物称为煤酚.煤酚的杀茵力比苯酚强,因难溶于水,常配成47℅-53℅的肥皂溶液,称为煤酚皂溶液,俗称\"来苏尔\",是常用的消毒剂.3,苯二酚:有邻,间,对三种异构体.邻苯二酚又名儿茶酚,间苯二酚又名雷锁辛,对苯二酚又名氢醌.第三节醚一,醚的分类和命名醚结构中与氧相连的两个烃基相同的称为简单醚,两个烃基不同的称为混合醚.对于简单醚的命名是在烃基名称后面加\"醚\"字,混合醚命名时,两个烃基的名称都要写出来,较小的烃基其名称放于较大烃基名称前面,芳香烃基放在脂肪烃基前面.例如:简单醚二甲醚(甲醚) 二苯醚混合醚甲乙醚苯甲醚苯基苄基醚对于结构复杂的醚对-乙氧基苯甲酸5-甲氧基-1-戊烯-3-醇具环状结构的醚称为环醚.例如;环氧乙烷四氢呋喃二,性质大多数醚在室温下为液体,有特殊气味.由于醚分子中的氧原子与两个烃基结合,分子的极性很小.醚是一类很不活泼的化合物(环氧乙烷除外).它对氧化剂,还原剂和碱都极稳定.如常温下与金属钠不作用,因此常用金属钠干燥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醚可发生特有的反应.1, 盐的生成因醚键上的氧原子有末共电子对,能接受强酸中的质子,以配位键的形式结合生成盐.R-O-R + HCl [R-OH-R]+Cl-2,醚键的断裂在较高的温度下,强酸能使醚键断裂,最有效的是氢卤酸,又以氢碘酸为最好,在常温下就可使醚键断裂,生成一分子醇和一分子碘代烃.若有过量的氢碘酸,则生成的醇进一步转变成另一分子的碘代烃.R-O-R + HI RI + ROHROH + HI RI + H2O醚键的断裂有两种方式,通常是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烷基形成碘代物.若是芳香烃基烷基醚与氢碘酸作用,总是烷氧基断裂,生成酚和碘代烷.+ HI + CH3I重要的醚1,乙醚:是易挥发无色液体.在水中溶解度小,又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乙醚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普通乙醚中常含有少量的水和乙醇,在有机合成中需使用无水乙醚时,先用固体氯化钙处理,再用金属钠处理,以除去水和乙醇.2,环氧乙烷:为无色气体,能溶于水,醇及乙醚中.工业制备环氧乙烷是将氯乙醇与氢氧化钙共热.CH2OHCH2Cl + Ca(OH)2 + CaCl2 + H20环氧乙烷是极为活泼的化合物,在酸或碱催化下可与许多含活泼氢的化合物或订核试剂作用发生开环反应.试剂中的负离子或带部分负电荷的原子或基团,总是和碳原子结合,其余部分和氧原子结合生成各类相应的化合物.例如:+ HCl CH2OHCH2Cl+ H2O CH2OHCH2OH+ HOCH2CH3 HOCH2CH2OCH2CH3+ HNH2 CH2OHCH2NH2+ HCN CH2OHCH2CN+ RMgX RCH2CH2OMgXRCH2CH2OMgX + H2O RCH2CH2OH环氧乙烷环上有取代基时,开环方向与反应条件有关,一般规律是:在酸催化下反应主要发生在含烃基较多的碳氧键间;在碱催化下反应主要发生在含烃基较少的碳氧键间.。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 酚的鉴定
![有机化学实验十一醇 酚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d297799dc281e53a5902ff42.png)
实验十一醇、酚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性质; 2比较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 3. 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二.实验重点和难点:1.醇酚之间的化学性质的差异;2.认识羟基和烃基的相互影响.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三.实验装置和药品:实验仪器: 试管滴管烧杯酒精灯 pH试纸化学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 1%高锰酸钾异丙醇5%氢氧化钠 10%硫酸铜乙二醇 10%盐酸10%三氯化铁苯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邻硝基苯酚水杨酸苯甲酸溴水甘油四.实验原理:醇和酚的结构中都含有羟基,但醇中的羟基与烃基相。
酚中羟基与芳环直接相连,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上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
1.醇的性质:a.醇和乙酰氯直接作用生成酯的反应可用于醇的定性试验:CH3COCl + ROH ———→ CH3COOR + HCl低级醇的乙酰酯有香味,容易检出。
高级醇的乙酰酯因香味很淡或无香味而不适用。
b.含10个碳以下的醇和硝酸铈铵溶液作用可生成红色的络合物,溶液的颜色由橘黄色变成红色,此反应可用来鉴别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羟基。
(NH4)2Ce(NO3)6+ROH———→(NH4)2Ce(OR)(NO3)5+HNO3c.铬酸是鉴别醇和醛、酮的一个重要试剂,反应在丙酮溶液中进行,可迅速获得明确的结果,铬酸试剂可氧化伯醇,仲醇及所有醛类,在5秒内产生明显的颜色.溶液由橙色变为蓝绿色.而在试验条件下,叔醇和酮不起反应,因此,铬酸试验可使伯醇与叔醇区别开来.H2SO4H2CrO7+RCH2OH(或)R2CHOH———→Cr2(SO4)3+RCO2H+R2C=Od.不同类型的醇与氯化锌—盐酸(Lucas)试剂反应的速度不同,三级醇最快,二级醇次之,一级醇最慢,故可用来区别一、二、三级醇,含3—6个碳原子的醇可溶于氯化锌—盐酸溶液中,反应后由于生成不溶于试剂的卤代烷,故会出现混浊或分层,利用各种醇出现混浊或分层的速度不同可加以区别;含6个碳原子以上的醇类不溶于水,故不能用此法检验;而甲醇和乙醇由于生成相应卤代烷的挥发性,故此法也不适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二节 醇 酚(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 第二节 醇 酚(一)](https://img.taocdn.com/s3/m/a85ce3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c.png)
CH3CHO
CH3COOH
➢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反应条件不同,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不同。
【学习任务三】醇的化学性质——乙醇为例
【预测性质】对比溴乙烷,结合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推测乙醇还可能具有 哪些化学性质。
HH H C C Br
HH
HH
H—④C—C—②O—①H
③
HH
?
【学习任务三】醇的化学性质——乙醇为例
还原
紫色
+2
Mn2+
无色
+6
Cr2O72−
橙色
还原
+3
Cr 3+
墨绿色
乙醇与酸性 KMnO4溶液的反应
乙醇与酸性 K2Cr2O7溶液的反应
氧化
氧化
CH3CH2OH
CH3CHO
CH3COOH
乙醇能被酸性KMnO4溶液、酸性K2Cr2O7溶液氧化,最终产物为乙酸。
【视野拓展1】酒精检测仪
酸性K2Cr2O7溶液 橙色
【学习任务一】醇的定义及分类
一元醇:分子中只含一个羟基的醇。由烷烃所衍生的一元醇,叫做 饱和一元醇,他们的通式为CnH2n+1OH,可简写为R-OH。
甲醇(CH3OH)是无色、具有挥发性的液体, 易溶于水,沸点为65℃。甲醇有毒。
醇 二元醇:分子里含两个羟基的醇。
如:乙二醇 CH2—OH 无色、粘稠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CH2—OH
知识归纳
四、乙醇的化学性质
(1)置换反应(断①)
2C2H5O—H + 2Na
2C2H5ONa + H2↑
HH H—④C—C—②O—①H
③
HH
(2)取代反应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酚和醌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 酚和醌](https://img.taocdn.com/s3/m/6ba272fbfab069dc502201c8.png)
SO3Na
NaOH熔 融
ONa
酸 化
OH
330~340℃
此法是较早的生产方法,苯酚的收率高、质 量好、生产设备简单,但反应流程复杂、且生产 不连续,消耗大量的硫酸和烧碱,不宜大规模生 产,目前,仅用来生产萘酚和间苯二酚。
OH C C OH
用于定性分析
11.4.2 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羟基是强的邻对位定位基,由于羟基与苯环的P-π 共
轭,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亲电反应容易进行。 1. 卤代 苯酚在室温下与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的 白色沉淀,反应定量进行,常用于酚的定量、定性 分析试验。
Br
OH
Br2/H2O
OH +
H
OH (20%)
25℃
OH NO2 + NO2
=
O
= N
O O HO
N
O
HO
=
N O 分子间氢键 (沸点较高)
O
O
分子内氢键 (沸点较低)
故可借助水蒸气蒸馏将二者分开。
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如用浓硝酸进行硝化, 则易将苯酚氧化,所以多硝基苯酚不能用苯酚直接硝
化的方法制备。如2,4-二硝基苯酚是由2,4-二硝基
• 酚的沸点和熔点较高都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高, 这是由于酚分子之间可发生氢键缔合。
酚易溶于醚等有机溶剂,有腐蚀性、毒性、杀菌性。 如苯酚和甲酚。在十七世纪的欧洲,没有发明青霉 素之前,很多人因不小心弄出个小口子,都可能因 感染而死,那时人们用石炭酸(苯酚)消毒,但它 不仅杀死了细菌,连正常的组织也被破坏,有时甚 至不如不用。 •将甲酚(甲基苯酚的混合物)用肥皂水溶解成 40%的溶液,即医院中消毒常用的“来苏水”。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醇酚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醇酚](https://img.taocdn.com/s3/m/f49c4d2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3.png)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醇酚3.2.2 酚醇和酚是重要的经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共同特点是都含有羟基(-OH)官能团。
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研究羟基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及其化学性质,对比醇和酚的结构和性质;从苯酚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酚类的结构和性质。
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证据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酚的结构和性质讲义教具【新课导入】化学史——苯酚在19世纪,有一位名叫利斯特(J.Lister,1827——1912)的英国外科医生,发现他的很多患者手术后死于伤口感染。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天早晨,在阳光照耀下,利斯特看到了空气中飞舞的无数灰尘,他突然联想到下面一些间题:伤口接触到这么多灰尘,这里面会不会有细菌呢?接触伤口的绷带、手术刀和医生的双手会不会沾有细菌呢?患者伤口感染会不会跟这些细菌有关呢?于是,他开始寻找有效的消毒方法。
他观察到在工厂附近的一条水沟里,草根很少腐烂。
经过实地调查和多次试验,他发现从这家工厂流出的废水中含有石炭酸,这种物质具有消毒防腐作用。
他尝试在手术前用石炭酸为手术器械消毒,并用石炭酸溶液洗手。
结果手术后患者伤口感染的现象明显减少,患者的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石炭酸——苯酚,苯酚有一定毒性和腐蚀性,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
酚类消毒剂一般只适于外用。
至今,人们已经发现了多种消毒方法,如加热、使用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等。
酚和醇的定义【讲解】酚:羟基跟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
其官能团为羟基(—OH)。
苯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元酚。
【学生活动1】1.书写苯酚的化学式、结构式、官能团。
2.苯酚的物理性质3.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该怎么处理?4.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其原因式什么?【讲解】1.分子式为C6H6O,结构可表示为或,官能团为羟基(—OH)。
2.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2g,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
第十一章 酚和醌
![第十一章 酚和醌](https://img.taocdn.com/s3/m/3d54ef251eb91a37f1115c65.png)
(一) 酚一.酚的分类和命名根据羟基所连芳环的不同,酚类可分为苯酚、萘酚、蒽酚等。
根据羟基的数目,酚类又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等。
酚的命名是根据羟基所连芳环的名称叫做“某酚”,芳环上的烷基、烷氧基、卤原子、氨基、硝基等作为取代基,若芳环上连有羧基、磺酸基、羰基、氰基等,则酚羟基作为取代基。
例如:1-萘酚 或 α-萘酚 苯酚(石炭酸) 4-乙基苯酚 5-甲氧基-2-溴苯酚2,4,6-三硝基苯酚 3-甲基-4-羟基苯磺酸 1,3,5-苯三酚 1,2,3-苯三酚 (苦味酸) (均苯三酚) (连苯三酚)二.酚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除了少数烷基酚为液体外,大多数酚为固体。
由于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因此酚的沸点都很高。
邻位上有氟、羟基或硝基的酚,分子内可形成氢键,但分子间不能发生缔合,它们的沸点低于其间位和对位异构体。
纯净的酚是无色固体,但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常含有有色杂质。
酚在常温下微溶于水,加热则溶解度增加。
随着羟基数目增多,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酚能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三.酚的化学性质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酚羟基直接与苯环相连,氧原子的p 轨道与芳环的π轨道形成p —π共轭体系,导致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使得碳氧键的极性减弱而不易断裂,不能像醇羟基那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或消除反应。
同时,酚羟基中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致使氧氢键的极性增加,与醇相比,酚的酸性明显增强。
另外,由于酚羟基的给电子效应,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更容易进行。
OH OH OH 2H 5OHBrCH 3OOHOHOHNO 2O 2N2SO 3H CH 3HOOHHOOH苯酚中p-π共轭示意图综上所述,酚的主要化学性质可归纳如下:1.酸性酚类化合物呈酸性,大多数酚的pKa 都在10左右,酸性强于水和醇,能与强碱溶液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能溶于碳酸钠溶液,但不能溶于碳酸氢钠溶液,在苯酚钠的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能使苯酚游离出来。
第十章 醇、酚、醚
![第十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2fe198c44693daef5ef73d87.png)
伯醇氧化生成醛
仲醇氧化生成酮
叔醇只有在强烈氧化条件下才被氧化-----发生键的断裂
选择性氧化-异丙醇铝-----选择性氧化羟基而保留双键
+|
Cl
伯醇主要按SN2反应机制进行,
快+
RCH2—OH +HX————→RCH2—OH2+ X一
+
RCH2—OH2+ X一———→X…CH2…OH2———→RCH2X + H2O
|
R
不同的醇在与相同的氢卤酸反应时的活性为:烯丙型醇、叔醇>仲醇>伯醇。
无水氯化锌与氯化氢的混合试剂称为卢卡斯(Lucas)试剂。其中无水氯化锌是强的路易斯酸。
3.与无机酸的反应
A.与HX反应得到卤代烃和水ROH+HX——→RX+H2O
大多数的仲醇和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是按SN1反应机制进行的。仲醇反应时,由于仲碳正离子不如叔碳正离子稳定,某些特殊结构的醇可能容易发生重排。
活性:HX:HI>HBr>HCl;
醇:烯丙醇>3°>2°>1°
烯丙醇、三级醇、二级醇在酸催化下可通过SN1历程进行:
三、光谱性质
IR:醇的C—O吸收峰出现在1000—1200cm-1,其中伯醇约在1060—1030cm-1区域;仲醇约在1100cm-1附近;叔醇约在1140cm-1附近;酚的C—O吸收峰出现在1230cm-1。醇的—OH有两个吸收峰,未缔合的自由—OH在3600—3610cm-1有一外形较锐的吸收带;缔合—OH在3600—3210cm-1有一外形较宽的吸收带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十章 第二节醇酚精讲课件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十章 第二节醇酚精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55b55a3c1ec5da50e27069.png)
属于同类物质。如C7H8O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4.酚的回收。
(1)有机溶剂中混有苯酚,其回收方案为:
(2)废水中含有苯酚,其回收方案为:
(3)乙醇中混有苯酚,其回收方案为:
【例2】 膳食纤维具有突出的保健功能,是人体的“第七 营养素”。木质素是一种非糖类膳食纤维,其单体之一—— 芥子醇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正确的 是( )
有
与溴水发生反应;芥子醇分子结构中含有
和
醇羟基,故能发生加成、取代和氧化反应。 答案:D
针对训练
2.下图表示取1 mol己烯雌酚进行的四个实验,下列对实验
数据的预测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是( )
A.①中生成7 mol H2O B.②中生成2 mol CO2 C.③最多消耗3 mol Br2 D.④中最多消耗7 mol H2 解析: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1 mol己烯雌酚燃烧生成 10 mol H2O;1 mol己烯雌酚能与4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与 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消耗5 mol Br2;1 mol己烯雌 酚能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 出CO2气体。 答案:D
苯 液溴 催化剂
甲苯 液溴 催化剂
苯酚 浓溴水 不需催 化剂
一溴代物中 三溴苯 C6H5Br 有邻、对位 酚 两种溴苯 苯酚与溴的取代反应比苯、甲苯的易进行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 得更活泼,易被取代
2.脂肪醇、芳香醇、酚类物质的比较。 类别 实例 官能团 结构特 点 脂肪醇 CH3CH2OH 醇羟基 —OH与链烃 基相连 醇羟基 —OH与苯环侧 链碳原子相连 酚羟基 —OH与苯环直接 相连 芳香醇 酚
第二节醇和酚(第二课时)课件3
![第二节醇和酚(第二课时)课件3](https://img.taocdn.com/s3/m/8224b43390c69ec3d5bb75ca.png)
OH
O2N
NO2 + 3H2O
NO2
(2,4,6-三硝基苯酚)
2,4,6-三硝基苯酚俗名苦味酸,酸性很强,可用于做炸药.
四、苯酚的化学性质
3。苯酚的显色反应
FeCl3溶液中 加入KSCN,
溶液显血红色
FeCl3溶液 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
(此反应可用于检验苯酚或Fe3+)
根据苯酚的结构和在空气中变
OH+NaOH
ONa+H2O
(苯酚钠,易溶于水的盐)
苯酚显弱酸性,不能使指示剂显色,俗称石炭酸。 电离方程式:
OH
O-+H+
(2)苯酚与Na2CO3溶液反应
现象:浑浊的苯酚水溶液变澄清透明, 无气泡产生。
OH+Na2CO3
ONa +NaHCO3
(3)苯酚钠与CO2反应
现象:澄清透明的苯酚钠溶液又变浑浊。
复习 四、苯酚的化学性质
1。苯酚的弱酸性
(1)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
CH3 CH2 OH
(2)苯酚与Na2CO3溶液反应
OH
(3)苯酚钠与CO2反应
思考:苯酚中酚羟基上的氢与乙醇中醇羟基上的氢 比,谁更活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
OH +2Na 2
ONa +H2
四、苯酚的化学性质
2。苯酚的取代反应
D
E
练习
6、下列物质中按照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 为( AECDB )
A盐酸 B乙醇 C 碳酸 D 苯酚 E 醋酸 7、苯中混有少量的苯酚,下列除去苯酚的方法正确
的是( C )
A 往混合物中加水后,再加热到70摄氏度,然后分液 B 往混合物中加足量水后, 过滤 C 往混合物中加足量氢氧化钠后, 分液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3讲卤代烃 醇 酚
![2013步步高化学大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章 第3讲卤代烃 醇 酚](https://img.taocdn.com/s3/m/a149e17e31b765ce0508145a.png)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3讲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考点一 1.概念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 2.结构特点 卤素原子是卤代烃的官能团。C—X 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 向 卤代烃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卤素原子
,形成一个极性较强的共价键,分子
中 C—X 键易断裂。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3.分类
第3讲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答题提示
醇的沸点比较:①C 原子数多的沸点高,②相同
C 原子数的,—OH 多的沸点高。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3讲
9. 醇可以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在反应里醇分子不是断裂 C—O 键而失去羟基的是 A.甲醇生成甲醛 B.乙醇在浓 H2SO4 存在下加热至 170 ℃,发生消去反应 C.丙醇在浓 H2SO4 催化条件下生成丙烯 D.乙醇和浓 H2SO4 共热温度控制在 140 ℃生成乙醚 ( A )
第3讲
2.氢键及其影响 (1)氢键: 醇分子中 羟基的氧原子 与另一醇分子中 羟基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的氢原子
(2)影响
间存在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氢键。
①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 远远高于 烷烃。 ②甲醇、乙醇、丙醇均可以 任意比例 溶于水中,也是因 为与水形成了氢键。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解析 CH3CH2CH2Br―→CH3CH==CH2―→CH3CHXCH2X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X 代表卤素原子)―→CH3CH(OH)CH2OH。依次发生消去反 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由对应的反应条件可 知 B 项正确。
答案 B
基础再现·深度思考
第3讲
5.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 B ) ①加入硝酸银溶液 ④加入蒸馏水 氧化钠醇溶液 A. ④③①⑤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11章酚和醌
![有机化学第二版第11章酚和醌](https://img.taocdn.com/s3/m/9f34e09d02768e9950e73822.png)
本章主要内容
1. 酚的构造、分类与命名. 2. 酚的制备方法与重要的酚. 3. 酚的化学性质及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4. 苯醌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5. 萘醌、蒽醌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编辑ppt
(一)酚
11.1 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 酚是羟基(-OH)直接和苯环相连的化合物,官能 团为酚羟基.
Br
ArN2Cl H3+O ArOH
N2HSO4
H3+O
△ Br
OH Br
编辑ppt
1.如何从苯出发合成间苯二酚?
2.从萘出发合成 -萘酚及其衍生物?
H+
H
165℃
编辑ppt
11.3 酚的物理性质
◆酚大多数为结晶固体,微溶于水。 ◆酚分子中含有羟基,酚分子间、酚与水分子间有
氢键缔合,其沸点和溶点高于质量相近的烃. ◆邻、间、对苯二酚的熔、沸点渐高.
与羟胺反应
苯 醌 单 肟 ( wo) 与 对 亚硝基苯酚的互变
编辑ppt
互变异构体
(4)还原反应 ☺对苯醌与对苯二酚可通过还原与氧化反应互变。
(黄色) 熔点 116℃
醌氢醌(暗绿色) 171 ℃
无色
☺对苯醌与对苯二酚可生成分子络合物,称为醌氢醌,
其缓冲溶液可用作标准参比电极。
☺对苯二酚的水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先呈绿色,再 变棕色,最后也析出暗绿色的醌氢醌晶体。
◆碱催化先形成苯氧负离子,苯氧负离子比苯酚有 更强的亲核性.
编辑ppt
羟甲基苯氧负离子
3.醛过量时形成羟甲基较多的中间产物:
2,4--二羟甲基苯酚
2,6--二羟甲基苯酚
4.酚过量时形成不含羟甲基的中间产物:
第十一章 醇、酚、醚
![第十一章 醇、酚、醚](https://img.taocdn.com/s3/m/47ada524a8956bec0975e3be.png)
大量乙醇以饮料形式生产和 消费,血液中乙醇的正常含 量为0.001%,一般人当血液 中乙醇含量达到0.1%即处于 强烈兴奋状态,达到0.2%就 沉醉,超过0.3%就会引起酒 精中毒,昏迷甚至死亡。
乙醇是一种抗震性能好、无污染的理想燃料,用乙醇 代替汽油,有与汽油混用和单独使用两种方法,目前 应用较广的是与汽油混用法。一般在汽油中掺入10%-20%的酒精。这种混合燃料,由于酒精的抗震性能好, 不再加入四乙基铅,从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OH
OH
OH
CH3
NO2
苯酚
邻甲酚
邻硝基苯酚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命名二元酚时以“二酚”为母体,两个酚羟基间的相 对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或邻、间、对表示。命名多元酚时以 “三酚”为母体,酚羟基间的相对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或连、 均、偏表示。
OH
OH
OH
OH
OH 对苯二酚
OH
OH
OH
1,3,5 苯三酚 (均苯三酚)
从结构上看,芳香烃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 子被羟基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酚。结构 通式为Ar-OH。
OH
OH
OH
CH3
NO2
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酚的命名
命名:
以“酚”作为母体,芳环上其他原子、原子团或烃基 作为取代基,它们与酚羟基的相对位置可用阿拉伯数字 表示,编号从芳环上连有酚羟基的碳原子开始,也可用 邻、间、对表示取代基与酚羟基间的位置。
||
||
1400C
HH
HH
C2H5—O—C2H5 + H2O 乙醚
化学工业出版社
4.氧化反应
醇分子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 子;α-碳原子上的氢,称为α-氢原子。α-氢原子由 于受官能团的影响而比较活泼。
第十一章 鞣质
![第十一章 鞣质](https://img.taocdn.com/s3/m/df2f7a40bcd126fff6050b07.png)
1.2 逆没食子鞣质(六羟基联苯二酸与多元醇成酯)
HO
HO HO HO
OH
HO
OH
CO OCH2
O
COO
O
O
CO
OH OH
OCO CO
HO
OH OH HO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
OH
第十一章 鞣质及其他酚类
1.3 可水解鞣质低聚体(逆没食子鞣质二分子以上缩合)
OH
OH
HO
OH
HO
HO
HO
CO OCH2
H2O 10%的MeOH 20%的MeOH 30%的MeOH 40%的MeOH 50%的MeOH
第十一章 鞣质及其他酚类
一、概述 二、 鞣质的结构与分类 三、鞣质的理化性质 四、鞣质的提取与分离 五、 鞣质的检识 六、 鞣质的结构研究
五、 鞣质的检识
1.定性检识反应:使明胶溶液变浑浊 或生成沉淀(最基本) 2.简易定性鉴别如下表示:
四、多聚间苯三酚类 由若干个间苯三酚单元聚合而成的复杂化合物
四、鞣质的提取分离
eg:利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对提取物进 行分离,流程如下:
中药原料 丙酮-水(6:4--8:2)提取
提取物 减压浓缩 过滤
沉淀 (叶绿素,蜡等)
水溶液 sephadex LH-20柱色谱
水洗脱
甲醇-水=(1:9-3:7)洗脱
甲醇-水=(4:6-8:2)洗脱
甲醇-水=(8:2-- 丙酮:水(5:5)x洗脱 10:0)洗脱
六、 鞣质的结构研究
(4)地榆酰基(Sang)及脱氢没食子酰基(DHDC) 两 者在6.8-7.4都可以出现来源于没食子酰基HA和HB 的两个双峰信号,J=2HZ;且在7.0-7.20还可见一单质 子的单峰信号HC.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醇酚-第二课时-酚的性质及应用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醇酚-第二课时-酚的性质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f0aad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0.png)
特殊 气味
43℃ 有毒
难溶于冷水,易溶 于65℃以上热水, 易溶于酒精等有机 溶剂
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若苯酚不慎沾到皮肤 上,怎么处理?
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苯酚久置于空气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成粉红色。 保存时要密封。
三、苯酚化学性质
性质预测:苯酚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OH
—OH 苯酚中含有苯基和羟基,其性质与苯和醇相似。 ①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溶液变混浊
(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 NaOH溶液并振荡试管 (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变澄清 溶液重新变混浊
苯酚溶液电离方程式:
结论:苯酚中苯环与羟基直接相连,苯环对—OH的影响使酚羟基 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更活波,苯酚的羟基在水溶液中 能够性质
1、苯酚的弱酸性
配合物 检验酚羟基存在的方法: (1)与饱和溴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2)滴加氯化铁溶液会显紫色。
三、苯酚化学性质
苯酚也能像苯一样发生硝化、磺化、加成等反应。 OH OH
O2N
NO2
+3HNO3
浓硫酸
+3H2O
△
OH
OH
NO2
Ni △
+3H2
(苦味酸) (环己醇)
四、苯酚的用途
酚醛树脂 合成纤维
CH3CH2—OH
H—— OH 异同
②取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氧化反应 — 氧化、取代、加成
基团之间 相互影响
预测:氧化、取代、 加成
三、苯酚化学性质
性质验证
回顾乙醇、水与钠反应的现象,指出水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谁活波?苯酚上羟基的H呢?
水与钠
浮、熔、游、响、红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1章](https://img.taocdn.com/s3/m/13b6aa116c175f0e7cd1373e.png)
第十一章酚和醌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NO2 OHCH3OH2.3.OHCH3CH34.O2NOHNO5.OHOCH36.C2H5CH3OHSO3HHO7.8.OH9.HOOHOH10.CH3OHCH(CH3)2 11.NO2OH12.CClOO5-硝基-1-萘酚2-氯-9,10-蒽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对硝基苯酚2,对氨基苯酚3,2,4-二氯苯氧乙酸ClClNO 2OH NH 2OHOCH 2COOH4.2,4,6-三溴苯酚 5。
邻羟基苯乙酮 6,邻羟基乙酰苯OHOHBrBrBrCOCH3OHCOCH37, 4-甲基-2,4- 8,1,4-萘醌- 9,2,6-蒽醌二磺酸二叔丁基苯酚 -2-磺酸钠OHCH 3(CH 3)3CC(CH 3)3OOOSO 3NaOSO 3HHSO310.醌氢醌 11,2,2-(4,4‘-二羟基 12,对苯醌单肟苯基)丙烷OOOOHHOHC CH 3CH 3HOONOH三、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OHCH 3FeCl 3+OCH 3Fe63-(1)OHCH 3Br 2/H 2O+OHCH 3(2)BrBrOHCH 3NaOH+ONaCH 3(3)OHCH 3CH 3COCl+OCOCH 3CH 3(4)OHCH 3(CH 3CO)2O+OCOCH 3CH 3(5)OHCH 3稀HNO ++OHCH 3(6)NO 2OHCH 3O 2NOHCH 3Cl 2(过量)+(7)OHCH 3ClClOHCH 3浓H 2SO 4+(8)OHCH 33SSO 3HOHCH 3NaOH/(CH 3)2SO +(9)OCH 3CH 3OHCH 3++OHCH 3(10)CH 2OHOHCH 2OHH 3C HCHOH + or OH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OCH3CH 3OHCH 2OH五、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和苯酚解: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2,环己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第十一章 酚和醌
![第十一章 酚和醌](https://img.taocdn.com/s3/m/fbba3fc658f5f61fb7366657.png)
ONa NO2 NO2 H
OH NO2 NO2
从芳磺酸制备: (3)从芳磺酸制备:将磺酸钠盐与氢氧化钠
共熔,可以得到相应的酚钠,再经酸化得 到酚。
SO3Na
NaOH
300~320℃
ONa
H+
OH
SO3Na NaOH
300~320℃
ONa
H+
OH
11.3 酚的物理性质
• 酚大多数为结晶固体。 酚大多数为结晶固体。 • 酚的沸点和溶点高于质量相近的烃——氢键。 酚的沸点和溶点高于质量相近的烃——氢键。 ——氢键 • 酚微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随着羟基数 酚微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乙醚等有机溶剂。 目增多,多元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纯净的酚是无色的, 目增多,多元酚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纯净的酚是无色的, 但酚羟基容易被空气中的氧缓慢氧化而带有不同程度的黄色 或红色的醌。 或红色的醌。
OH
O H3C C O H3C C O
O COCH3
+
+ CH3COOH
(或乙酰氯CH3COCl) 或乙酰氯 )
④ 氧化反应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随着 氧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加深,由无色而呈粉红色、 氧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加深,由无色而呈粉红色、 红色以致深褐色。 红色以致深褐色。
OH SO3H
HNO3
OH O2N NO2
SO3H
NO2
由苯酚合成: , 二溴苯酚 由苯酚合成:2,6-二溴苯酚
比较:作业 比较:作业P271:9(9) ( )
(4)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 由于酚羟基的活化,酚比芳烃容易进行傅 克反应 克反应。 由于酚羟基的活化,酚比芳烃容易进行傅-克反应。注 作催化剂(易形成络合物 易形成络合物). 意:在此一般不用AlCl3作催化剂 易形成络合物
《醇酚》完整版人教1
![《醇酚》完整版人教1](https://img.taocdn.com/s3/m/92dd22895ef7ba0d4a733bb0.png)
酚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 泼,易被取代
酚醛树脂
医药
合成纤维 合成香料
苯 酚 的 用 途
消毒剂
防腐剂 染料 农药
练习
1、现有A.苯 B.甲苯 C.乙烯 D.乙醇 E.苯酚 a.常温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E ) b.能与溴水反应的有( C E ) c.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D E )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1)与金属Na的取代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迁移学习:
根据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规律,推测甲醇, 乙二醇,丙三醇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 和HX的反应 △
C2H5 OH + H Br
C2H5Br + H2O
比水缓和 无
比水剧烈 有
苯环对酚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 氢变得更活泼,易电离出H+
甲苯分子中的甲基和苯基相互影响,使甲基的化学性 质不同于一般的烷基,苯基的化学性质也不同于苯。 苯酚分子的羟基与苯基也相互影响吗?
实验3-4: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 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有机反应中加氧去氢的叫氧化反应; 加氢去氧的成为还原反应
乙醇 K2Cr2O7 (橙红色)
驾 驶 员 正 在 接 受 酒 精 检 Cr2(SO4)3 查
(绿色)
⑤
H H② ①
H―C―C―O―H
④
③
HH
反应
断键位置
与金属反应、酯化反应
①
催化氧化 消去反应 分子间脱水 与HX反应
①③ ②④ ①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1)乙醇与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 (2)消去反应 乙醇在浓H2SO4的作用下脱水制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
(3)取代反应 ①乙醇与浓氢溴酸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分子间脱水:
.
(4)氧化反应
①乙醇在铜(或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成乙醛的化学方
③光谱分析显示,多巴分子中不存在甲基,但含有1个苯环, 且苯环上有2个处于邻位的相同取代基A和另1个不与A处于 邻位的取代基B; ④2分子多巴缩去2分子水,能形成含有3个6元环的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 (2)多巴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 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2.二甘醇可用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 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如下:
HO—CH2—CH2—O—CH2—CH2—OH.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C.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 ) B.能发生取代反应 D.符合通式CnH2nO3
解析:A项,—OH邻位碳上有H,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B项,有—OH可以发生取代反应;C项,分子中含2个 —OH,溶于水和乙醇;D项符合通式CnH2n+2O3. 答案: B
4.(2010· 济南模拟T7-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
的是Na2CO3. 提示: 1.× 2.× 3.× 4.× ( )
类别 实例 官能团 结构特点
脂肪醇 CH3CH2OH —OH
芳香醇 C6H5—CH2OH —OH
酚 C6H5—OH —OH
—OH与链烃
基相连
—OH与芳香烃
基侧链相连
5.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6H12O,其官能团的性质与一般 链烃官能团性质相似,已知A具有下列性质: (1)能与HX作用; (2) (3)A不能使溴水褪色;
(4) (5) 根据上述性质推断A、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的氧气氧化呈 粉红 色. (2)苯酚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 小 ,高于65℃时与水混溶 , 苯酚易溶于酒精. (3)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沾到皮
肤上,应立即用 酒精 擦洗.
4.化学性质 (1)弱酸性 ①向苯酚浊液中加NaOH溶液变澄清 化学方程式:
②苯酚钠与盐酸反应:
③向苯酚钠溶液中通CO2:
—OH与苯环
直接相连 (1)弱酸性
主要化 学性质
(1)取代 分子间)
(2)脱水(分子内、 (3)氧化 (4)酯化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4)加成反应
类别 —OH中 氢原子 的活性 特性
脂肪醇
芳香醇 酚羟基>醇羟基 (酸性) (中性)
酚
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 与FeCl3溶液 气味(生成醛或酮) 显紫色
解析:A的分子式为C6H12O,且 为 中的反应可知C为 依据(2)中的反应可知B为
则A 由(4)
答案:
6.药物多巴是含有C、H、O、N
4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其相对分子质量195<Mr<200,且O的质量分数为
32.49%,N的质量分数为7.11%.经分析,药物多巴具有
如下性质和结构特征:
①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②1 mol多巴和1 mol HCl或者和3 mol NaOH均能恰好完 全反应;
酸性强弱,你认为是否有道理?怎样改进实验,才能验
证H2CO3和C6H5OH的酸性强弱?
【解析】 (1)将A中的CH3COOH与Na2CO3发生反应: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说明酸
性CH3COOH>H2CO3;产生的CO2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发生反
应:
说明酸性 即A接D,E接B,C接F. (3)醋酸易挥发,苯酸钠变浑浊,可能是醋酸与苯酸钠反 应,应设计一个装置除去CO2中的醋酸蒸气. 因此可组装出实验装置,
溴,从而使溴水褪色.
(2009· 全
国
高
考
卷
Ⅱ)
1
mol
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 ( )
A.5 mol
C.3 mol
B.4 mol
D.2 mol
解析: 1 mol该分子中有1 mol酚羟基和2 mol酯基,酚羟基消
耗1 mol NaOH,酯基水解后生成2 mol酚羟基和2 mol羧基,又 消耗4 mol NaOH,共消耗5 mol NaOH,故选A. 答案: A
a.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碳链结构均和多巴相同
②不饱和脂肪醇:如CH2== CH—CH2OH.
③芳香醇:如
(2)按羟基数目分
①一元醇:如CH3CH2OH. ②二元醇:如
③三元醇:如
(3)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 CnH2n+2O或CnH2n+1OH .
3.物理性质
(1)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 高于 烷烃. (2)饱和一元醇的同系物中,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递增, 沸点 升高,密度 增大 . (3)碳原子数相同时,羟基个数越多,沸点 越高 . (4)饱和一元醇的碳原子数越多,其溶解性越 差 .
C.苯酚易溶于NaOH溶液中
D.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强,比醋酸弱
解析:苯酚微溶于冷水,65℃以上与水互溶,故A正确.由 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环上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较
活泼,易被取代,与硝酸反应生成2,4,6三硝基苯酚,B
正确.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而易溶于NaOH溶液中,C正
确.苯酚的酸性比碳酸、醋酸都弱,D错. 答案: D
3.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 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 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跟足量的NaOH反应,消耗
NaOH的量相等 B.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 量分别相等 C.一定条件下,两种物质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D.鞣酸分子中,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4个
(1)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足量金属钠反应 生成等量H2,分别需A、B、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同学认为此装置不能验证H2CO3和C6H5OH的
原子,并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
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不饱和键.表示为:
等结构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下列物质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氧化 成醛的是 A. B.(CH3)3CCH2OH ( )
C.
D.
发生消去反应,—OH的邻位碳原子上必有H,若
要氧化成醛,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有2个H.
的原理,即较强的酸可以与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酸, 设计实验时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
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 序是CH3COOH>H2CO3>C6H5OH.
(1)利用如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 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接D,E接__________,
[解析]
依据分子式C7H8O知A和B均为不饱化合物.由于A、
B均与Na反应放出H2,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氧原子,故A、
B中均有—OH,为醇和酚类.A不溶于NaOH,说明A为醇, 又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为 B溶于NaOH溶液,
且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为酚,结合
其分子式,故B为甲基苯酚,它有三种结构:
【考纲下载】
1.了解醇、酚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
影响.
【考情上线】
1.正确识别醇类和酚类物质.
2.醇类和酚类的化学性质.
一、醇
1.概念
羟基与 烃基 或 苯环侧链 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2.分类 (1)按烃基种类分 ①饱和脂肪醇:如CH3OH.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09· 福建高考T8-D)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
为NA.
(
)
2.(2009· 广东高考T4-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
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
)
3.(2009· 重庆高考T11-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 则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 ( )
酚中的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羟基使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更易发生,苯环使羟基活性增强, 有了弱酸性.
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 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
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A不
能.B苯环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
[听课记录]
A项,能发生氧化反应,但生成
B项,羟基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H,不能发
生消去反应,D项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 C
苯环上的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即—X、—OH与苯环相 连时,邻位碳原子上有H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