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_新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新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9205f24f90f76c660371ac9.png)
八下地理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1.导入:欣赏图片一组新疆的沙漠等图片。
(伴随音乐:新疆有个好地方)2.创设情境:同学们,小明今年暑假去新疆旅游,今天他请大家一起来帮他制定一下旅游攻略。
3.出示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疆的位置和范围,简要评价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知道新疆的地形特征。
3.了解新疆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简要分析这种气候对生产的影响。
4.认识新疆主要的河流及主要特点。
5.了解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
攻略一1.新疆在哪里?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欣赏图片并谈感受。
学生欣赏图片。
学生读或看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1.从学生感官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2.地理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属于开放性内容,是教师对本节教材的重新挖掘。
一、位置与范围让学生动手完成以上的问题,并进行讨论总结攻略一:一、地理范围新疆的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1/6。
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二、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
2、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3、相对位置:新疆边境线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
新疆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找图,找到新疆的位置。
描图,找图,找出答案,小组讨论,并尝试总结。
思考讨论小明同学培养学生用图,描图的能力。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学会合作学习。
(1)说出新疆在全国中的位置特点及海陆位置。
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纬度范围。
(2)找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的国家。
(3)归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
小明的思考:想一想,邻国众多的地理位置,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西部大开发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指的“西部”,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和广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be693fa8114431b90dd8dd.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思路
99中学 欧伟雄
一、新课导入
播放《新疆好》歌曲,让学生通过画面和歌词,对新疆产生感性认识,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新疆(简单带过新疆的地理位置)。
二、高山、荒漠和绿洲
用《新疆好》的歌词引入(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庄,我们美丽的田园。
)让学生在歌词中找出反映本框题地理事物的词语,以此引入本框题内容。
(天山――高山、戈壁沙滩――荒漠、积雪融化灌农庄――绿洲)
三、富有特色的绿洲
1、老师提供两串葡萄(其中一串产自新疆)让学生品尝,然后让学生说出两串葡萄的口感,并猜哪一串产自新疆。
以此引入新疆的自然环境对发展绿洲特色农产品的有利方面及其丰富的农产品。
2、老师提出发展绿洲农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参考教材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四、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通过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工程材料引入,提出西部大开发及“西气东输”对本区的影响(机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
A、组代表本地居民,担心西部开发给他们带来不利(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自身利益被侵占。
2、西部开发破坏本区生态。
3、资源被开发完后重归老路。
B、组代表来自东部开发者(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西部大开发的前景。
2、回应当地居民的疑惑。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人教版)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a1fdd7a58da0116c17499e.png)
专 家点评 : 本 节课 在教 学设计上 有 以下亮点 : ① 巧
用歌 曲情境 , 激发 学习乐趣。在教学时跳 出教材框 架, 学
生在探 究歌词 的过程 中 , 通过 自主发 现从 而揭 开“ 西部 开发的重要阵地— —新疆维吾 尔 自治区” 的神秘 面纱并 深刻体会到歌 中所唱的新 疆之好 , 给 予学生 自主思维和
课
洲地 区的人
问题 口密度都在 2 5 0 人/ 平方千米 以上 , 又“ 地广人不 稀” , 可见新疆人 口分布 不平衡
口密度 图,使 学生了解新疆人 口分
布不均衡 的特点
“ 新疆好” 视频 播放视频
观看视 频
从歌 词中获取信息
| c 理轰育 2 0 1 3 年第3 期
员 潘 静) ▲
四、 教 学流 程 ( 见图 1 ) 五、 教 学过 程( 见表 1 )
表 1
教 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 活 动
设 计意 图
复 习回顾
总述 已经学 习过 的区域地理知识
回顾 知识
设 计本课切入 点 ,使 学生知道 区域 地理 的学习要素
提 问: 新 疆 位 于 我 国哪 个位 置 ? 新 疆 占全 国 面 积 的 几 分之 几 ?
导
入 新
新疆 的邻 国有哪些? 新疆的邻省有哪些? 新疆大部分地 区人 口
新疆概况
了解新疆 的地理位 置 、土地 面积在
密度在 多少以下 读 “ 行政 区划图” 、 全 国的位 次及比例、 邻 国、 邻 省。 了 讲述 : 新疆平均人 口密度 1 人/ 平方千米 , “ 地广人稀” 。而绿 “ 人 口密度 图” 回答 解新 疆两个“ 中国之 最” 。通过读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教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f5bfc2700abb68a882fb33.png)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教学设计执笔人:梁艳葵上课地点:阶梯室上课时间:第七周周四第六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
2.初步掌握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掌握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学习,了解我国的国情和国策,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
2.农业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
●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自学探究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平台、自制教学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明确目标][导入新课]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音乐MTV;让学生注意歌词。
思考以下问题:1、新疆的民族组成是怎样的?2、歌词说:新疆是个好地方,请说出它好在什么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纠正。
3、探究学习:为什么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运用所学的西北知识来解释)[讲授新课]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方。
为什么新疆的气候如此干旱?1、读图自学:找出新疆的纬度位置,并分析对其环境有何影响?(教师用图补充解释)2、读图自学:新疆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对其环境有何影响?(教师用图补充解释)3、读图自学:请找出新疆的气候类型。
(教师用图补充解释)4、读图自学:读图说出新疆的气候特征?(教师用图补充解释)5、完成P41的活动。
并说出新疆的地形特点。
思考:新疆的地形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总结新疆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教师用图补充解释)6、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出新疆的“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与“新疆”哪一个字相近吗?(教师用图补充解释)7、读新疆降水量分布图自学:读图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并思考:新疆的气候特征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影响?8、读“新疆荒漠及其周围环境”图自学:哪里适合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什么?观察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会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怎样改善?(教师用图补充解释)9、读“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图自学:1、请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线分布的特点?为什么有此分布特点?2、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区域发生?人们在这些地区生产、生活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教师用图补充解释)10、[反馈练习]11、探究学习:①、你认为新疆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②、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不利因素?(教师用图补充解释,也为下一节课)12、结束。
初中地理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f6bb9208e9951e79b89276b.png)
2、运用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目标三:1、读新疆地形图,掌握新疆的山脉、地形区,总结其地理特征,了解新疆的河流特点
2、说出地形、河流分布对农业和人口分布的影响。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与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目标二:利用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南亚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了解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1)读图,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特点(提示: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任选一方面描述)。
(2)新疆地形特征是________。
(3)新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试分析形成的原因。
(4)在新疆,主要灌溉水源来自________和山地降水补给,人们修建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________农业。
课标分析
第一、我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目标一:通过读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和新疆的位置与范围两个地图,了解新疆的范围,掌握新疆的位置。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某一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所对应的课标内容主要是“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材所选择的区域是新疆,新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国家”、“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面貌”、“生态环境保护”四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41145d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0.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轮廓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新疆的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和河流分布。
使学生熟悉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地图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新疆的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新疆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对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新疆的气候和河流特征。
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2、教学难点理解新疆气候形成的原因。
分析新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疆的基本地理知识和重要特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新疆的发展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直观演示法利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新疆的地理环境和特色。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新疆美丽风光的视频或展示几张新疆的特色图片,如天山、吐鲁番葡萄沟、喀纳斯湖等,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讲授新课(1)地理位置展示中国地图,指出新疆在中国的位置,让学生描述新疆的经纬度范围和相邻的省区。
引导学生观察新疆的轮廓,与其他省区进行比较。
(2)地形展示新疆的地形图,介绍新疆主要的地形区,如天山山脉、昆仑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
讲解“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并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形区的位置。
(3)气候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讲解新疆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及其特点(干燥、温差大)。
分析气候形成的原因,如远离海洋、山脉阻挡等。
(4)河流展示新疆的水系图,介绍主要的河流,如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等。
讲解河流的水源来源和水文特征。
(5)自然资源介绍新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土地资源、光能资源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5d8359ad02de80d4d84025.png)
(三)学法引导: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
我的引导理念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通过多媒体的优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课堂主人翁作用,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体验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共获成功的乐趣。
2.几点不足和思考:一、内容繁多杂乱,时间紧张,稍有不慎容易导致内容凌乱,如何处理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值得探讨。二、教师语言指向要明确,否则会造成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三、在学生用了好多时间总结出了规律后再花点时间分析下内在因素,让学生彻底想明白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归纳讲述:在新疆,绿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区。而绿洲的外围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为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人类行为破坏了植被;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序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就很容易导致脆弱的绿洲边缘的土地荒漠化。为了不让楼兰古城的悲剧重演,我们应从生产和生活的多方面着手,如培养优种牲畜,合理放牧、轮牧,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绿洲常绿、草地常青。
(二)编写意图:首先,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新疆的绿洲农业十分典型;第三,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重要步伐。这些都决定了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案例有着极其鲜明的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这些都构成了本节课学习的有利因素,可以以学促学,以兵带兵。但是学生的简图绘制能力还较为薄弱,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意义还较为模糊,在进行这些内容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竞赛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竞赛课)](https://img.taocdn.com/s3/m/38b8d5bdd1f34693daef3e68.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5.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6.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标:1. 运用新疆地形图说明其地理位置,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2.在新疆地形图上识别其主要山地和盆地,描述其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归纳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知道新疆是我国新兴能源基地,说出其主要矿产资料和新能源,说明其开发的地理条件和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5.说明新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出新疆主要名优农产品。
6.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1.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2.新疆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新疆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和名优农产品代表图片配合提示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1.PPT展示课程标准要求。
2.PPT展示学习目标。
三.情境导入:播放网络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产店广告视频,让学生记住三个以上新疆的特产。
四.指导读图8-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在地形图找出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说说新疆的地形格局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屏幕上指示各地理事物的位置)2.学生在地形图找出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吐鲁番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
(教师在屏幕上指示各地理事物的位置)3.学生在地形图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所在地。
(教师在屏幕上指示各地理事物的位置)4.教师重点强调“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PPT展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动画和分析有趣的“疆”字,突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说其中“土”字含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初中八年级地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初中八年级地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4e6f9751e79b8968022642.png)
初中地理《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打破教材观,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自然特征以及自然特征对人文环境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新疆的地理特征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很大,从而,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三、重、难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新疆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特征2、自然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教法、学法:问题引导、读图分析、资料展示、探究、归纳总结五、准备:白板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展示新疆自然、人文等瓜果特产、风土人情一、位置过渡:同学们,新疆是不是个好地方?你知道它位于中国的什么地方吗?中国地图上指出新疆的位置。
二、地形读图:要求学生读“新疆卫星影像”图,观察新疆地形,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经过师生探讨得出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小故事:“疆”字来源,右边是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左边的“弓”是我们拿着的武器,保卫我们的领“土”。
教师:1、疆字的右半边的三横指新疆的哪三条山脉?两个田字指哪两大盆地?请学生识《新疆地形图》指出“三山”和“两盆”的名称。
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葛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
小游戏:拼一拼——请学生用白板课件的功能把三山、两盆拼完整。
激发学生兴趣,强化记忆。
三、气候过渡: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那么新疆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读图:读新疆的气温降水组合图,分析气候类型、气温特点和降水特点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请学生继续读图回答:请结合中国气候分布图及新疆地形图说说看,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疆地区降水少呢?小结: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的山脉环绕,来自海洋的气流难以到达。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e7183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d.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的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新疆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同时认识到新疆在我国的重要战略地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行政区划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认识相对较浅。
学生对于新疆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新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图片展示、资料搜集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边疆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经济发展。
2.难点: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新疆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新疆案例,分析新疆的自然环境、人文特征和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辅资料。
2.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素材。
3.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4.学生分组讨论的准备工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丰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_第二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二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05e5524a7302768f993954.png)
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新疆地形图说明新疆的位置,并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2、在新疆地形图上识别其主要山地和盆地,并描述新疆的地形特征。
3、说明新疆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说出新疆的主要的名优农产品。
运用绿洲、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图,归纳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知道新疆是我国新兴的能源基地,说出其矿产资源基地,说出其矿产资源和新能源,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1、新疆三山夹两盘的地形特征。
2、新疆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新疆能源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教学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注意观察视频这的图片内容。
天山南北好牧场,沙漠戈壁面积广,葡萄瓜果甜又甜,煤炭石油遍地藏。
在视频中同学们看到了此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特色瓜果等图片,那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学生齐声回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好的,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片。
好啦,要想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具体情况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它的自然环境!板书课题:第二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讲授新课一.地理位置展示挂图《中国政区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图》学生根据读图8-2-1自主探究完成3个问题讨论明确: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16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
3、地形格局特点:“三山夹两盘”位于地势第二阶梯。
4、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5、土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
6、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世界第二大沙漠。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面。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和汉族。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已经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又被重重山岭阻挡,那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当属于那种气候类型又有何特点呢?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的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都比较大。
初中地理_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65e813db9d528ea81c779cb.png)
《新疆》教学设计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个人展示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以新疆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所以,本节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让学生更明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了解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以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判断等能力。
2.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新疆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难点: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平台。
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如:音像、图片。
等将枯燥内容多彩化,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对于地理学习方法和基础地理知识已经掌握,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对地理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都已成自然,能够在课堂中熟练的应用,学习小组之间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展示,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1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6afab7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f.png)
上海教育版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上中国区域篇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上海教育版地理教科书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这个最大的自治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新疆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的具体知识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让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民族、宗教、文化等。
3.让学生认识到新疆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新疆的特点和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新疆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图片、图表等。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3.准备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对新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新疆在哪里吗?”,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疆的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c3e48002d276a200292ef4.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2.使学生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设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使学生了解影响新疆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初步培训学生绘制简图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3.培养学生认识趋于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标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2.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自然环境特征对城市、人口和交通设施分布的影响2.能源开发过程应如何不破坏环境。
三、教学方法及教具准备(一)教学方法地图教学法、分析讨论法、讲述法。
(二)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地图等。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穿着民族服饰的图片。
请大家辨认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这个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学生齐答;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为什么这么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这个中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讲授新课]讲述: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别很大,造成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东部与中西部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差距很大。
同时由于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对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国家为了使西部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同时缓解东部地区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的状况;为了促进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而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承转: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无疑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首先让我们来认识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板书: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活动:请大家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P40课文和图6.31,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新疆在中国的位置特点,找出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几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2[1]1](https://img.taocdn.com/s3/m/6de4157148d7c1c708a14592.png)
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简介本主题是教育部重大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项目下的教学设计。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八年级下册二、学习者分析1.初二学生已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基本要点。
2.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还需进一步加深。
3.学生具有读图、识图、绘制简图的能力。
4.具备小组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简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语言描述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4)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5)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本课目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说出新疆的主要民族、自然环境特征;能够描述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及西气东输的意义。
过程方法:通过运用地图及音像资料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绘制简图,总结地形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绿洲农业与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难点: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采用问题引导式,结合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途径。
主动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理念1.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2.有效的实现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3.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及时地给予学生肯定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学习的收获。
《新疆维吾尔自治》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33361f580216fc700afddd.png)
《西部开发的重点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一、对新课标的分析和理解新课标对本节课教学着重于以下几点要求: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2、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3、距离说出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4、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从《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案例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本课教材从内容选择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突出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的影响;第三部分描述绿洲农业。
这三部分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到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第一,自然环境部分突出“三山两盆”的地形特征以及在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影响下的“干旱气候”,并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特别突出水对本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影响。
虽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人类却逐渐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存条件。
教材以活动课文的形式列举了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与地形、水源的关系,以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水源的关系,以及人类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趋利避害开凿“坎儿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等事实。
第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原有的引水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水资源匮乏现象严重,供需之间的矛盾明显。
因此新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应该怎样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朝着市场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发展其他产业以满足现有环境下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教材以活动课文形式提出了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教材以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新疆资源与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从而体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53337e23af45b307e8719758.png)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4.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5.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6.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收集一个地区的专题地图,如地形图、政区图、水系图、矿产图、交通图、旅游图等,讨论这个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
2.观看有关我国区域地理景观特色的录像或电影。
3.收集区域地理资料,并对资料筛选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并与相关地区进行比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新疆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会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地区人口、城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分布特点的因素,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我们已看过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宝岛台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出海岛,到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新疆看一看。
首先播放VCD歌曲录像──《最美还是我们新疆》。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VCD歌曲录像领略新疆的美丽风光。
【学生活动】通过以前的学习、日常生活的积累和资料的查阅以及刚才的录像,简要描述新疆人文、自然方面的地理事物。
【教师活动】(教学过渡)同学们对新疆的了解真不少,要想知道新疆更详细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吧。
【学生活动】根据以前所学的学习地理位置的方法,利用中国政区或世界政区投影片,描述新疆的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2182a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3.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在《西游记》中有一个回合,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大战铁扇公主,他们交战的地点在哪呢?火焰山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神秘的新疆。
设置情景一、高山、荒漠和绿洲高山、导入新课 1.位置、面积、人口学生回答“火焰山”。
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读图描述新疆在全国的位置。
归纳:中国面积最大的幻灯片展示中国政区图、中国省区,以维吾尔族、汉族为地形图,并在新疆所在的位置闪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烁。
回顾所学知识,说出新疆的学生:读图、归纳、填图、面积、人口和民族特点。
分析。
2.“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高山荒漠和绿洲(2)完成P46活动题1,简单学生读图:分析新疆大部分画出新疆的主要山脉和盆地,体地区的降水量在50mm以下,会“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3)根据图6.31的图例,找出看图体会新疆的干旱。
哪些山脉的海拔超过雪线,这些山脉对于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
3.干旱为主的气候特征出示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看西北降水多少?归纳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什么?(干旱)出示新疆沙漠景观图片学生画图巩固“三山夹两盆”(1)阅读课本图6.31新疆地形的特征。
与城市的分布图,找出新疆主要山脉和盆地,归纳地形分布特征。
讲授新课阶段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通过练习分分析新疆干旱的原因。
(把下列内容按照因果关系组合起来,①析新疆干旱的原因。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4.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幻灯片出示“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的环境”图绿洲。
高山荒漠和绿洲(1)新疆有1900万人口,哪些地区适合人居呢?(2)为什么绿洲适合人居住呢?(3)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呢?(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教师:出示“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图(1)绿洲分布在什么地方?(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有河流经过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学设计
高山荒漠和绿洲分析新疆干旱的原因。
(把下列
内容按照因果关系组合起来,①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
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
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④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
4.人口、城市和交通设施主要分
布在绿洲上。
幻灯片出示“新疆的荒漠及周围
的环境”图
(1)新疆有1900万人口,哪些
地区适合人居呢?
(2)为什么绿洲适合人居住呢?
(3)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呢?(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教师:出示“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和绿洲”图(1)绿洲分布在什么
地方?(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
有河流经过的地区。
)(2)将图
中的一些城市标注在地形图上,
观察城市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城市大多分布在天山、昆仑山
脉的山麓地带。
)(3)从图上可
以看出,城市、人口分布有什么
特点?
总结:新疆人口、城市和交通设
施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新疆绿洲
面积不到8%,却集中了90%的人
口、耕地及国内生产总值。
绿洲
地区,特别是绿洲的边缘地区环
境,教师归纳:非常脆弱,如果
学生活动:通过练习分
析新疆干旱的原因。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绿洲。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分析讨论交
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