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ppt
合集下载
科学-九年级(上册)-浙教版-《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分类标准
无机 化合物:
NaCl
物
( 组成、性质 )
有机 化合物:
CH4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3.无机化合物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
氧化物: 分类标准 酸: H2SO4( 组成 ) 碱: NaOH 盐: KNO3
金属 氧化物: CuO 非金属 氧化物: SO2
物质
混合物 空气、溶液
金属单质: Fe
单质
非金属单质:O2 Ne
纯 净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金属 氧化物:CuO 非金属
物
无机 化合物:
酸:H2SO4 氧化物: SO2
碱: NaOH
化合物
盐: KNO3 有机化合物: CH4
1.根据物质分类图,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填入表中。
镁、硫、锌、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甲烷、氢氧化钙、 高锰酸钾、盐酸、乙炔。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空气、溶液 氧气、水、氯酸钾
混合物: 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当我们研究某一物质的性质时,通常用的是纯净物。
2.纯净物分类
纯 净 分类标准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课件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连线)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①酸性氧化物:能跟 碱 起反应生成 盐 和 水 的氧化物;
如: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SiO2 等,少数金属氧化物(Mn2O7 )
苛性钠在空气中变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 + CO2==Na2CO3+H2O
举例
浊液
>100nM
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泥浆水(悬浊液)、油水(乳浊液)
溶液 胶体
<1nM 1~100nM
均一、稳定、透明 均一、较稳定、透明
NaCl溶液、CuSO4溶液 豆浆、牛奶、血液、墨水
沸腾的蒸馏水
饱和的FeCl
5、Fe(OH)3胶体的制备:向40mL
中逐滴加入5~6滴
溶液3 。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
溶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
分散剂
。
组成: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糖和盐; 分散剂:溶纳分散质的物质(气态、液态、固态均可),如水 。
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硫酸铜溶液 粒子直径:<1nM
泥水——浊液 粒子直径:>100nM
人追不踪可 着以鹿有的傲猎气人,是但看不可见以山无的傲。骨
Al2O3 ——两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Fe3O4——复杂氧化物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人生不各 可有以志有。傲C气.,但酸不可性以无氧傲骨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Mn2O7——酸性氧化物
CO——不成盐氧化物 H2O——中性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复习课件
分类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 [师生互动] 【提示】 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合理地分类可以帮 助我们对事物的处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用分类法判断或预测物质的性质,例如锌和铁都是金属单质, 已知它们均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跟某些酸反应、跟某些盐反应 等等。又知铝、锰也是金属单质,则它们也应具有锌、铁等金属单质 的一般性质。 (2)用分类法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例如盐酸(HCl)、 硫酸(H2SO4)都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在①磷酸(H3PO4)、②氢氧化镁 [Mg(OH)2]、③高氯酸(HClO4)、④氧化钙(CaO)、⑤碘(I2)、⑥氢溴酸 (HBr)等物质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①③⑥。
常见分类方法有哪些?下列分类方法属于哪一 种类型?
①
②Na2CO3按按其其组组成成的的阳阴离离子子来来分分类类,,属属于于钠碳盐酸盐 按其溶解性来分类,属于可溶性盐
③石油加工产品及其用途的分类 ④某些碱的分类
[学生交流] 【提示】 常见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 树状分类法。 其中②④属于交叉分类法,它的依据是对同 一种事物(或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存在 并列与交叉关系;①③属于树状分类法,它是对 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细分类的一种方法,存在 并列和从属关系。
④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其方法主要有:a.加入电解质溶液,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 胶粒,c.加热或搅拌。
2.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吗? 【提示】 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 小。
5.纳米科技的发展 纳米科技发展迅速,纳米粒子的大小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 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有助于纳米科技的发展。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1.交叉分类法或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 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PPT课件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属性进一步细化分类的方法,能把事物认识得更加 深刻,促进科学开展。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 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 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以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找出这种物质并说明理由。
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
叫做聚沉。
②参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③加热升温或搅拌—— 增加碰撞时机。
(4)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中别离出来的操作。 原理: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从而使 胶体中混杂的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操作:将某水溶胶盛于半透膜〔如鸡蛋膜或小肠膜〕制作的渗析袋中,置于流动 的蒸馏水里一段时间即可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 [Fe(OH)3]胶体颗粒带电荷
电泳的应用:1、判断胶粒的电性 2、提纯和精制胶体 3、使胶体聚集而沉淀 4、工业除尘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胶体介稳性的破坏
中和或降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
其方法主要有:
①参加电解质溶液,由于参加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
无现象产生
原因分析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 光波发生散射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 射极其微弱
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一 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或丁达尔效应〕。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 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 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以下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找出这种物质并说明理由。
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这个过程
叫做聚沉。
②参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破坏胶粒的带电结构。
③加热升温或搅拌—— 增加碰撞时机。
(4)净化胶体的方法——渗析法。 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中别离出来的操作。 原理:溶液中的离子或小分子能透过半透膜,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从而使 胶体中混杂的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操作:将某水溶胶盛于半透膜〔如鸡蛋膜或小肠膜〕制作的渗析袋中,置于流动 的蒸馏水里一段时间即可除去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
胶体发生电泳现象说明 [Fe(OH)3]胶体颗粒带电荷
电泳的应用:1、判断胶粒的电性 2、提纯和精制胶体 3、使胶体聚集而沉淀 4、工业除尘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胶体介稳性的破坏
中和或降低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
其方法主要有:
①参加电解质溶液,由于参加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
无现象产生
原因分析
胶体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 光波发生散射
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 射极其微弱
丁达尔现象〔丁达尔效应〕
光束通过胶体时形成一 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当一束强光透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 〔或丁达尔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及其变化PPT(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
解析:选 B。CuO 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
栏目 导引
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
A.Fe
B.Cu
C.Si
D.C
解析:选 D。A.Fe 与 O2 反应生成 Fe3O4,但 Fe3O4 不能与水反
应,故 A 错误;B.Cu 与 O2 反应生成 CuO,但 CuO 不能与水
碱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碱+酸―→盐+水 碱+盐―→新盐+新碱
3.盐的化学通性 盐+酸―→新盐+新酸 盐+碱―→新盐+新碱
盐盐+盐―→新盐+新盐 较不活泼金属的盐+较活泼金属―→较活泼金属的 盐+较不活泼金属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2.正确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活泼金属(如钠等)与水剧烈反应,与水溶液反应时会置换出 氢气而不是金属单质;置换其他金属时必须是与其熔融的盐反 应。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与水反应,如 SiO2、CuO 等 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3)盐和盐、碱和盐反应的条件,除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之外, 反应物必须是可溶性的。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科学探究:探究单质、氧化物、 1.了解酸、碱、盐的性质。
酸、碱、盐的相互转化。 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从物 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
质类别的角度,认识到物质是 相互转化。
运动和相互转化的。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酸的化学通性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PPT课件 图文
实
例
空气
云、雾
烟灰尘
泡沫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溶液
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粒子大小
浊液
分散系
分散质粒 子大小
溶液 < 1 nm
胶体
1 ~ 100 nm
主要特征 稳定、均一 较稳定、均一
举例
饱和NaCl 溶液
豆浆
浊液 > 100 nm 不稳对可见光(波长为400~ 700nm)散射而形成的。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物理方法
【实验2-3】 过滤Fe(OH)3胶体和泥水
现象: Fe(OH)3胶体全透过滤纸,没得到滤渣,过滤后的
液体还是红褐色;泥水过滤后在滤纸上得到泥沙, 而过滤后的液体是澄清、透明的。
胶粒
胶团
因为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
在进行电泳实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胶团在吸附层和扩散层 的界面之间发生分离,带正电的胶粒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离 子向阳极移动。因此,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 性的。
谢谢! 学妹给我打电话,说她又换工作了,这次是销售。电话里,她絮絮叨叨说着一年多来工作上的不如意,她说工作一点都不开心,找不到半点成就感。 末了,她问我:学姐,为什么想 找一份 自己热 爱的工 作这么 难呢? 我问她上一份工作干了多久,她 说不到 三个月 ,做的 还是行 政助理 的工作 ,工作 内容枯 燥乏味 不说, 还特别 容易得 罪人, 实在不 是自己 的理想 型。 我又问了她前几份工作辞职的原 因,结 果都是 大同小 异,不 是因为 工作乏 味,就 是同事 不好相 处,再 者就是 薪水太 低,发 展前景 堪忧。 粗略估计,这姑娘毕业不到一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溶【液微呈 思电考这中】性(种1),F胶e元(体OH带)素3有胶电体的荷与F同eCl3素溶液异的根形本区体别。是什常么? 见的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
大如多冰数 和金水素属混氧合的化在同物一属起素于仍碱是异性纯氧净形化物物,因体。为;二氧者仅气是状和态臭不同氧,但分是子构氧成元相同素,都是的H2O同,是同素一异种物形质。体;白磷和红磷
已知下列物质:铁、烧碱、铜、乙醇、碳酸钠、硫酸、甲烷。
清晨去公园或树林锻炼身体,可以看到有一束束光柱透过树叶的缝隙射入林间,在电影院也可以看到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试解释产生
此现象的原因。
((21))误酸认性为氧由化【不物同:能微状与态碱思的反同应考种生物成】质盐组(和1成水)的的F混氧e合(化O体物系H。是)混3胶合物体。 与FeCl3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成相同,都是H2O,是同一种物质。 (3)误认为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所有的非金属氧化
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CO、NO等不是酸性 氧化物。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 典例1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课堂篇探究学习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答案(1)√ (2)√ (3)× (4)√ (5)√ (6)× (7)√ (8)×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 是( )
A.硫酸、Na2CO3·10H2O、Ca(OH)2 B.水、空气、纯碱(Na2CO3) C.氧化铁、CuSO4·5H2O、生石灰 D.硝酸、食盐水、烧碱 答案D 解析A项中三种物质依次为酸、盐、碱;B项中三种物质依次为 化合物、混合物、盐;C项中三种物质依次为氧化物、盐、氧化物 (生石灰为CaO);D项中三种物质依次为酸、混合物、碱。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CO2、Mn2O7等 成盐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等
两性氧化物 :Al2O3等 不成盐氧化物:CO、NO、N2O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其它氧化物:Fe3O4、Pb3O4;NO2等
树状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 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 叉的。
化学物质 纯净 混合 物 化合 物 单质
2
Na2CO3
钠盐 Na2CO3 碳酸盐
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 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
试一试:将下列物质以不同标准分类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以所含阳离 子不同进行
分类
以所含阴离 子不同进行
分类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超市的商品、图书馆的书籍都是按照某些特征或属性分类摆放!
物 以 类 聚
物质的分类
阅读课本P7 分类
将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归类的方法
标准:分类依据
分类是要有一定的标准; 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
分类的好处:简便、快捷
思考: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将 这种不同类的物质找出来,并说明你的理由。
(2)H2、O2、N2、S ____S_;__常__温__下__S_为__固__体___________ (3)Fe2O3、Na2CO3、CuO、H2O_____N__a_2C__O_3_;___N_a_2_C_O_3为盐 (4)AgCl、BaSO4、KNO3、CaCO3_____a_.溶__解__度__:__K__NO3
高三化学课件《物质的分类》
你
• 夏天
•四
• 冬天 • 七
的 记
• 数学
忆
•三
• 液体
• 物理
• 秋天
力
•六
看看你能说出多少内容???
• 气体 • 液体 • 固体
• 春天 • 夏天 • 秋天 • 冬天
•三
•四
•五 •六
•七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新知讲解
知识点1、分类及分类的意义 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到一起; 2、意义:能提高人们工作、学习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
固
固 钙 有)色玻璃、合金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液 固
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分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分
胶体
浊Hale Waihona Puke 1n溶m100n m
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
液
可以通过滤纸
三者本质特征比较: 胶体是以粒子直径的大小为本质特征的
酸与碱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酸与某些盐反应
HCl + AgNO3 == AgCl↓ + HNO3
新课讲解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碱可以与酸反应 ③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 ④碱可以使酚酞试剂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反应
注:“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 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知识点2、分类方法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1
CuO √下列物质为氧化物的是
N2 × CaCO3×
NaHH2OCHO√2×O3 2√
√
× CuSO4
×
下列物质 属于氧化物的是(
)
CaCO3 KMnO4
CuO
H2O
NaCl CuSO4
N2 H2O2
NaHCO3
(09)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H2O
C.KCl
【答案】 B
D.H2SO4
▪ 同的 氧 元素,所以它们都属于 氧化物。 氧
化
▪
物
讨论4:
▪ 给下列纯净物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①盐酸 ②氯化钠 ③熟石灰 ④氢氧化钠 ⑤硫酸铜 ⑥硫酸 ⑦氯化钾 ⑧碳酸
属于酸的有
①⑥⑧
属于碱的有
③④
属于盐的有
②⑤⑦
你的判断依据:酸是由酸=H++酸根离子
组成,
碱则是由 碱=金属离子+OH-
组成的
盐 NaCl、NH4NO3等 氧化物 CuO、H2O等
混合物 空气、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矿石、合金等
物质种类不同
物质
混合物
金属
非金属
单质 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物
元素种类不同
无机物
元素性质
是否含碳
氧化物 碱 酸 盐
纯净物和混合物
项目 纯净物
混合物
由同一种物质组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概念
成
(如:H2、CO2、KMnO4)
A.茶饮料 B.蒸馏水 C.苹果醋 D.纯牛奶
重要概念考 查的载体, 都是生活中 最常见的物
质名称
20
专题突破: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其转化课件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组成中 是否能 解离 出H+、 OH-
正盐:无可解离的H+、OH- K2CO3、NaCl、Ca(NO3)2
酸式盐: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 (或NH4+)外还有氢离子,KHCO3、 NaHSO4
碱式盐: 解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 外还有氢氧根离子,Cu2(OH)2CO3
氧化物 氧元素
另一种非氧元素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依据
超市里有各色各样的商品,如何快速找到你需要的生活用 品呢?
到超市买东西时,为什么你能快速的买到你需要的东 西?
超市对商品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为什么要分类呢?
数目太多。方便查找。
至今已经发现或合成了数千万种化学物质 ——为了更好 地认识和学习,我们对化学物质进行了合理的分类。
H2SO4 冰水混合物
H2CO3 、 Na2CO3、 CaCO3 、MgCO3 CuO、MgO、Na2O、SO3
H2CO3 SO3
树状分类法纯 净源自单 质物物化质
合 混物
合
物
金属单质 Al、Fe等 非金属单质 O2、O3、H2、金刚石 稀有气体 等He、Ne等
无 机
酸 HCl、HNO3 、 H2SO4等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他们区 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分类的意义
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 们分门别类的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 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空气 、 盐酸 、 冰水混合物、溶液
《物质的分类》ppt
物质分类的必要性
物质分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物质,了 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分类有助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质分类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和危害。
物质分类的依据
组成
性质
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或分子种类进行分类 。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 度、熔点、沸点等)和化学性质(如氧化 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进行分类。
非金属
不具有金属特性的一类物质,如碳、 硫等。
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大多数是有机物,如糖、蛋白质等。
无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盐等。
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等。
化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03 物质的系统分类
酸、碱、盐
未来物质分类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分类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大量物质的高效、准确分类, 提高分类效率和精度。
跨学科合作
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物质分类的发展和完善。
动态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物质认识的深入,物质分类将更加动 态和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物质的发现和性质变化。
物质分类有助于组织和存储化学信息。通过将物质分类, 可以更方便地管理和查找相关的化学信息,提高研究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分类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商品成分和性质。在购买 化妆品、食品、药品等商品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成 分表了解产品的成分和性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
物质分类有助于环保和安全。在处理废弃物时,可以根据物 质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对于有害物质,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控制,保障 公众安全。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初中化学《物质的分类》课件
介绍混合物的定义,并 讨论其分类和特点。
3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探索分离混合物的常用 方法,例如过滤、蒸馏 和沉淀。
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组成分类
2
根据物质的化学组成,将其分为元素、
化合物和混合物。
3
按形态和状态分类
通过观察物质的形态和状态,如固体、 液体和气体,进行分类。
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按照物质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分类,例 如药物、材料和化学品。
惰Hale Waihona Puke 气体研究惰性气体的特性,包括低 反应性和广泛应用。
化合物的种类和命名规则
离子化合物
详细解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机制,以及常见离子的命名 规则。
共价化合物
探索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和命 名规则,如二氧化碳和氨气。
金属络合物
了解金属络合物的形成和特 点,如铁氰化钾和乙二胺四 乙酸。
结晶水及其含义和作用
1 结晶水的概念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化合物 混合物
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 解成其他物质。
由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可以通过化 学反应进行分解。
由不同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可以通过物 理方法进行分离。
纯净物质和杂质的区别
1 纯净物质
解释纯净物质的定义,了解其在实验室和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杂质
探索杂质的特点,以及它们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和影响。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1 单质
了解单质的概念,以及不同单质在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的重要性。
2 化合物
详细讨论化合物的定义和化学结构,以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质的种类和性质
金属
介绍金属的特点,如导电性、 延展性和金属性。
科奥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简单分类》课件
( C)
A. 干冰、石油
B. 水、啤酒
C. 氢气、氯化钠
D. 水银、石灰水
7.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 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D.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A
B
C
D
13. 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
(如表所示),下列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 )
类别
物质
甲
氯化钠、水
乙
氧气、铜
A. 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 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 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 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14.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 正确的是( D )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 4.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D) A. 净化后的空气、氧气 B. 氮气、硫 C.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D. 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5.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 )
A. 空气属于化合物
B. 水属于氧化物
C. 氮气属于纯净物
D. 液氮属于单质
6.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5)属于单质的是 ①④⑩ 。
《03》
课堂练习
19. “ ”“ ”“ ”“ ”代表不同原子,现对A、B、 C、D四瓶气体进行如下分类,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①的是 BC ;属于②的是 D ;属于③ 的是 A ;属于稀有气体的可能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固
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烟
微小尘埃(固) 空气(气)
雾
微小水滴(液) 空气(气)
碘酒
碘(固)
酒精(液)
CuSO4溶液 有色玻璃
CuSO4(固)
金属氧化物 (固)
水(液) 玻璃(固)
纯
化
净 物
粒子大小
学
物 质
混 分散剂是水或液体 分
合 物
分散质粒子直径
散 系
溶液 <1nm 胶体 1~100nm
浊液 >100nm
对化学反应的分类
(1)、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 物和生成物的类别把化学反应分为: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2CO + O2点=燃2C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HCl + NaOH = NaCl +H2O
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B ) ①肥皂水②豆浆③食盐水④蔗糖水⑤泥水⑥淀粉液 A.只有②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⑥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 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 到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
溶液 分散系
溶质 + 溶剂 分散质 + 分散剂
分散质
气
液
固
分散剂
气
按照分散质或
分散剂的聚集
液
状态(气、液、
固)
来分,有9种
《物质的分类》ppt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
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 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 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了解丁达尔效应;4.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5.知 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6.能区分 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7.通过对胶体的 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 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逐 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 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ZnSO4
NaHCO3、HCl、H2SO4、HNO3
NaHCO3
分类标准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 亮的通路 D.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 共三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 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2.下列有关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 C)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 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一些沿海或沿江
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
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B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4.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B ) ①肥皂水②豆浆③食盐水④蔗糖水⑤泥水⑥淀粉液 A.只有② B.①②⑥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⑥
1.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 系的根本区别是 ( B )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 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练一练: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 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 分散质粒子直径具有与此相同数量级的是( C )
分类标准是什么?三种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是什么?
胶体 (1)概念: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 间的分散系。 (2)主要特征:均一、较稳定,属于介稳 体系。 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豆浆
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河、湖、池塘中的水、 血液、牛奶、豆浆、果冻、米粥汤、 蛋清、胶水、墨水、液状涂料、肥皂 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 淀粉溶液。
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质
非金属 O2、H2等
物
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混
盐 NaCl、等
质合
物
氧 化
CuO、H2O等
物
树状分类法
化合物
氧
酸
碱
盐
化
物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Hale Waihona Puke 连线 Na2SO4 KHSO4 NaCl BaSO4 NaHCO3
含氧酸盐 无氧酸盐 钠盐 硫酸盐 酸式盐
初中时所学“溶液”的概念:
一 种 或 几 种 物 质 分 散 到 另 一 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表现为:化合价是否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HCl + NaOH = NaCl +H2O
2CO + O2 = 2CO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 共三个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 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7.今有下列各种物质:A.碘酒 B.豆浆 C.泥水 D.Fe(OH)3胶体 E.米汤 F.氨水 G.盐水 H.蛋白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