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呼吸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在青岛召开

合集下载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

概述临终关怀临终关怀(hospitalpice)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

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就世界范围而言,它的出现只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编辑本段临终关怀内容(一)身关怀: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之照顾减轻病痛,再配合天然健康饮食提升身体能量(实例)。

(二)心关怀:透过理念之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牵挂等心理,令其安心、宽心、并对未来世界(指死后)充满希望及信心。

( 三)道业关怀(或灵性关怀):回顾人生寻求生命意义或多半透过宗教学说及方式建立生命价值观,如永生、升天堂、往西方极乐世界等。

编辑本段临终关怀对象(一)优先对象:1.重病人及其家属(实例)临终关怀2.老年人(实例)3.意外死亡者(实例)4.动物等(二)积极层面对象:1. 学校教育(实例)2. 成人教育(实例)编辑本段临终关怀目标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

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临终关怀不同于安乐死,这即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

其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

所以临终关怀常由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在临终阶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

美国的一位临终关怀专家就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减轻患者机体上的痛苦的同时,做好临终患者的心理关怀。

有关透析工作总结5篇

有关透析工作总结5篇

有关透析工作总结5篇有关透析工作总结120__年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我们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帮助下,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透析室的工作还是很有成绩的,现汇报如下:一.在整体环境上,去年我们还为彻夜开着电暖气的安全问题提心吊胆,病房护士要早晨5,6点为我们提前开空调,就这样还把透析患者冻到市里医院好几个,冻感冒几个,剩下的也是怨声载道。

今年年初,院里为我们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暖气,我们又对墙面进行了粉刷,使我们的环境大为改善,我们的患者再也不怕挨冻了。

二.在布局上,去年12月份我们透析室开始复用透析器,临时加了复用间,但与配液间、水处理间是串间,不符合透析室布局要求,今年11月份我们进行了布局改造,在有限的条件下,复用间有单独的通道,较为合理。

三.在操作上,我们按照《血液净化护理技术标准操作规程》改进了各种操作,使用全密闭式预冲,全密闭式上机下机,使引出体外透析的血液更加无菌,保证了透析患者的安全。

四.在工作量上,我科3月份以来,开展了白求恩基金救助活动,透析次数由去年的3100余次增长至4600余次,9个月同期增长1500余次。

五.排班及职责分工上,进行了改进,分为1,、2、3、4个班次,分别为主班,治疗班,配液班,结肠班,每班分管4至2名患者,负责患者的上下机、相对机器的核对、透析过程中的观察及析患者的宣教。

六.工作从细节入手,做了一些小的改进,比如透析液桶改成统一大小,整齐好看,所有桶和桶盖用鱼线连接,不易丢失,方便随手盖盖;盛复用透析器的冰箱内做同样大小的透析器盒,方便透析器的存放和取用。

七.开展了新业务,7月份引进了费森的机器,开展了高通量透析,为长期透析患者更好的更彻底的清除毒素,达到更好的透析效果;来了很多农保的患者,开始没钱做瘘及插管,我们便实行了动脉穿刺进行透析。

八.与患者沟通,积极听取反馈意见,发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是我们的问题,虚心接受,积极改进,改进后再和患者做个交流,听患者的再反馈,看我们改进的是否让患者满意;如果不是我们的问题,那就更要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解除对我们的误解,避免不必要的矛盾。

第七届进人、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

第七届进人、减速、着陆与上升(ED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

第七届进人、减速、着陆与上升(ED L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2019年8月5日,第七届进入、减速、着陆与上升(E D L A)技术全国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开幕。

本届大会 由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承办,北京航天长征飞行 器研究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会议共收到论文92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34家单位的1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上,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戚发轫院士进行了大会致辞。

他对E D L A技 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阐明了 E D L A技术对于人类探索太空、开发资源的重大意义。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孙昕副所长向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黄涛主任赠送了“嫌娥四号”模型,感谢海丽雅 集团有限公司在航天器减速、着陆垂挂吊索研发方面付出的努力。

第一天的大会报告共邀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申麟研究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吴学英研究员、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王立武主任、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黄涛主任等11位专家,围绕重复使用运载 器发展、月球背面软着陆关键技术、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发展、特种化纤绳缆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等技术领域 做了大会特邀报告。

为期3天的会议,航天界的专家学者共做了 65份报告,并进行分组交流讨论。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从事航天器回收与着陆技术工作的研制单位,自1959年以来,承担了我国 所有卫星和飞船的回收任务,以及大部分导弹和无人机的回收任务,以高质量、高安全、高可靠的品质确保了神 舟系列飞船的安全返回。

肩负着引领我国E D L A技术发展和创新的重任,作为中国宇航学会返回和再入专业委 员会挂靠单位,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参与和推动E D L A技术的发展。

最新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最新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2019高中语文大阅读之做人与处世:尊严也是慈善的重要内容现在社会提倡人文关怀,人性关爱,尤其在大地震后,心理干预工作加强了.而这些工作中旳一项重要内容常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如何维护弱者旳尊严.在一张市级大报上,刊登着一张非常大旳照片:七个孩子,手举着很大旳“支票”,排列在一起.他们旳表情看不出是悲还是喜.那是一个贫困生助学款发放仪式,我看主办方为了让这张照片更加出彩,花费了不少心血,把支票原件进行了喷绘放大,又制作了横幅,还请来了媒体记者.媒体也非常配合,把这张照片登了出来.一切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再看这些孩子旳脸,竟没有一个是笑着旳,哪怕是微笑,反而是阴沉旳.有没有想过,这些贫困生心里会怎么想?如果再进一步去拷问,弱者到底有没有尊严,是不是必须要以这种“曝光”旳形式来衬托慈善旳伟大?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现在,弱者旳尊严成了问题,它非常脆弱,时不时地被人有意无意地羞辱,弱者有尊严旳生活空间不断被挤压.我有一个亲戚,他旳女儿今年考取了大本,但家境贫苦,学费无着落.后来,村里旳一位干部看到了一张报纸,说省城一家媒体正在开展助学行动,每人可以得到5000元助学款.但前提条件是,她家境贫穷旳材料必须登报.村干部非常热心,写了简单材料寄去.谁知亲戚旳女儿不同意把自己家里贫困旳事情在报上登出来.村干部对她说:“这可是5000元钱哪,难道你不要了吗?”亲戚旳女儿说:“我宁肯不上大学,也不想登报.”村干部后来生气了,骂道:“谁叫你家里那么穷,你是不是想装成富家小姐,你们这些孩子,就知道要面子,面子能当饭吃吗?”这大概是目前普遍认为穷人应该接受旳价值观.穷人要获得帮助,必须要附加一定旳条件,在这个条件里,你就不要奢望有什么面子.这几乎成了一种“普世价值”.而且,这种“普世价值”逼迫你就范,否则,就要遭到它旳惩罚.后来,亲戚旳女儿没有得到助学款.我是媒体人,按照我旳经验,她旳经历很有故事性,想得到这5000元钱,没有什么悬念.但是,这种慈善助学旳游戏规则就是这样旳,你要维护自己旳尊严,你就得失去帮助.是不是可以从这件事总结出一个可怕旳逻辑:穷人不要指望保留尊严.以慈善旳名义,践踏了弱者旳尊严,我向来认为不是一种简单旳市井文化,它往往与嫌贫爱富、社会歧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另一种“社会不公正”,而且它还与公权力有着千丝万缕旳关系.我看到一则新闻,某市对低保户制订了一个“标准”:不准装空调,不准有电脑,子女不准读寄宿学校,不准养宠物狗,不准装修房子,不能出入娱乐场所.这个标准几乎全国所有旳城市都制订了,但这个市为了让市民监督这些低保户,竟然决定制作低保户门牌,钉到低保户旳大门上去,后来因为遭到反对而不了了之.对低保户进行扶持,这本是社会应有之义,而现在却沦落为对穷人旳歧视,而且竟然发展到动用政府公权力,让全体市民来监督低保户,这是多么可怕旳一件事.在这里,公权力对待穷人尊严旳冷漠态度,让人一声叹息.慈善似乎成了当下旳一个流行语,但慈善旳内涵,我们还需要补补课.慈善不是居高临下旳施舍,不是投资行为需要利润,不是千叮万嘱旳要人家报恩.慈善不仅仅只是对弱者旳一种物质救助,更应该是对弱者旳人格尊严旳。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序号项目名称举办时间举办地点1全国眼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4月9-11日成都2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4月16-18日云南3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4月22-24日郑州4全国耳鼻喉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4月23-25日成都5全国继续教育管理论坛5月14-16日南京6第18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5月16-18日郑州7第2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5月21-23日北京8全国静脉输液治疗学术交流会议5月29-31日成都9第12届全国灾害护理研讨会6月4-6日武汉10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6月5-7日济南11第2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12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6月11-13日武汉13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6月12-14日青岛14第17届全国重症护理新进展研讨会6月18-20日杭州15全国心血管护理学术交流会议6月18-20日天津16第17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会议7月1-3日武汉17第23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7月3-5日青岛18全国安宁疗护学术交流会议7月10-12日郑州19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7月16-18日南昌20全国门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7月17-19日青岛21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7月22-24日成都22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11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7月25-27日厦门23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7月30-8月1日西昌24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月6日-8日福州25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新进展研讨会8月7日-9日新疆26第3届全国呼吸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月13-15日贵阳27全国产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月19-21日福州28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8月27-29日长沙29第16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9月3-5日苏州30全国妇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9月3-5日广州31第17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9月10-12日上海32第3届全国护理产业发展论坛9月16-18日济南33全国精神卫生学术交流会议9月17-19日长沙34全国智能化护理高峰论坛9月24-26日长沙35第8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9月25-27日哈尔滨36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10月15-17日天津37中华护理学会第10届护理学术年会12月份北京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武汉
12
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13
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
6月12-14日
青岛
14
第17届全国重症理新进展研讨会
6月18-20日
杭州
15
全国心血管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6月18-20日
天津
16
第17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会议
7月1-3日
武汉
17
第23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7月3-5日
青岛
18
西昌
24
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8月6日-8日
福州
25
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新进展研讨会
8月7日-9日
新疆
26
第3届全国呼吸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8月13-15日
贵阳
27
全国产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8月19-21日
福州
28
全国康复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8月27-29日
长沙
29
第16届全国消毒供应中心发展论坛
9月3-5日
苏州
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10月15-17日
天津
37
中华护理学会第10届护理学术年会
12月份
北京
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学术会议安排计划表
南京
6
第18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5月16-18日
郑州
7
第2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5月21-23日
北京
8
全国静脉输液治疗学术交流会议
5月29-31日
成都
9
第12届全国灾害护理研讨会
6月4-6日
武汉
10
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不采用机械通气设备,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患者呼吸和排痰的护理方法。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中关于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内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指导和规范。

本文将对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进行详细解析,共2000字。

一、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原则1. 严格无菌操作: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呼吸道感染。

3. 维持有效的呼吸: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持患者的有效呼吸。

4. 全身护理:除了关注患者的呼吸道状况,护理人员还应全面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营养、水电解质平衡、皮肤护理等。

二、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具体措施1. 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可以通过吸痰器进行吸痰操作。

2. 气管切开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气管切开部位,观察有无渗液、感染等情况。

气管套管应保持通畅,避免脱落、扭曲等。

3. 呼吸道湿化:对于需要长期气管切开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呼吸道湿化,预防呼吸道干燥、感染等并发症。

4. 营养支持: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

5. 心理护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6. 家庭护理指导:对于需要居家护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指导,确保患者在家中也能得到良好的护理。

三、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注意事项1. 遵循医嘱:护理人员在进行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护理时,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得擅自改变护理方案。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有创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

然而,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气道内分泌物的积聚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合适和安全地操作气道内吸引技术对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顺畅至关重要。

1.2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学科的不断进步,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仍然是一个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在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的定义和范围,详细阐述其操作步骤以及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同时,还将重点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的关键要点,包括安全性考虑、操作流程细节以及风险及应对措施。

此外,本文还将涉及到职业规范和伦理问题的讨论,如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信息及数据安全以及尊重同行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提供给护理人员和相关从业者一个指导性文件,帮助他们正确且安全地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

注:以上内容为普通文本格式回答,请确认是否满足要求。

2.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2.1 定义和范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是指在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成人患者中,通过特定的操作方法和步骤,使用专门设备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分解物和其他可能存在的异物或堵塞物清除,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2 操作步骤:为了正确地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确认医嘱并核对患者身份;2)准备所需设备和材料,包括导管、抽引器、生理盐水、湿化器等;3)检查设备完整性与消毒情况;4)向患者及相关人员解释操作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雾化吸入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雾化吸入

中华护理学会护理团体标准雾化吸入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健康产品和服务也应运而生。

其中,雾化吸入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为了规范和提高雾化吸入的质量,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护理团体标准,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一种通过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使其能够直接进入呼吸道,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相比于口服药物,雾化吸入能够更快地起效,并且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然而,由于雾化吸入涉及到药物的使用和操作技巧,如果不加以规范和标准化,就有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华护理学会制定了护理团体标准,以确保雾化吸入的安全和有效。

首先,护理团体标准要求护士在进行雾化吸入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了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呼吸状况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评估,护士能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和雾化器,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护理团体标准要求护士在进行雾化吸入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这包括了药物的准备、雾化器的使用、吸入的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规定。

护士需要确保药物的准确剂量和浓度,避免药物的交叉污染。

同时,护士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此外,护理团体标准还要求护士在雾化吸入结束后进行评估和记录。

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症状的改善情况等,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这样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或者评估疗效。

护理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雾化吸入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保证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还能够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

同时,护理团体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也有助于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护理团体标准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具体的实施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临床经验。

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总结

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总结

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总结
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总结
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我意识到在呼吸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通过参与各种呼吸相关的培训和课程,不断增强了我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这个专业领域的总结:
1. 专业知识:我具备深厚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包括呼吸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我还了解各种呼吸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技术技能:我熟练掌握呼吸治疗技术,如吸痰、氧疗、呼吸机操作等。

我懂得如何进行有效而安全地气管插管,并能够灵活应用不同的呼吸支持方法,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3. 手把手的关怀:我了解患者在呼吸系统疾病时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我经常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以提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支持。

我深知在治疗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士-患者关系的重要性。

4. 团队合作:我擅长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和康复师密切合作,以提供全面而协调的护理。

我愿意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乐于与其他团队成员协同工作,以达到对患者最好的服务。

5. 继续学习:我认识到护理领域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以不断更新我的知识和技能。

我还保持着对新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关注,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总之,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治疗师专科护士,我不仅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积极关注患者的需求,并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以提供最佳的护理。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呼吸治疗服务。

呼吸专科护士回科后的创新工作和成就

呼吸专科护士回科后的创新工作和成就

呼吸专科护士回科后的创新工作和成就一方面,呼吸专科护士在回科后的创新工作包括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
者的护理方案。

他们通过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能更好地满足患
者的特殊需求。

通过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呼吸专科护士们能够根据患者
的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呼吸专科护士在回科后的创新工作还包括推动呼吸系统疾
病的检测和治疗的技术进步。

他们积极参与护理研究和临床试验,不断寻
求新的护理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他们可以为呼吸系统疾
病患者提供虚拟现实训练和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他
们还可以使用远程监护技术,通过远程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除了创新的工作,呼吸专科护士在回科后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


们通过积极学习和专业培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护理技能。

他们在
临床实践中,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和监测,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此外,他们还能够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管理计划,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呼吸专科护士回科后的创新工作和成就,不仅仅改善了患者的护理和
治疗效果,也为医疗团队的协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他们通过积极参与科研
和教育培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
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呼吸专科护士有望在未来继续
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祉。

2024年急诊科N2N3层级护士培训考试题

2024年急诊科N2N3层级护士培训考试题

2024年急诊科N2N3层级护士培训考试题1 .以下属于电子文献类型的是()A.数据库B.计算机C.电子公告D.以上都是2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不包括()A.互联网B.光盘C.芯片3市D磁带3 .国内高校中使用量最大的数据库是()A.中国知网:B∙万方C.中国引文数据库D.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4∙以下期刊最新刊期仅在在万方收录,除了()A.《中国实用护理杂志》B.《中华现代护理杂志》C.《中国康复医学杂志》ID.《国际护理学杂志》5 .国内常见的核心期刊遴选体系有()A.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B.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l)来源期刊C.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D.以上都是6 .目前国内最知名的电子图书数据库是()。

A、中国社会科学文库B、读秀(工)C、皮书数据库D、一带一路数据库7 .当检索结果过少的时候,以下哪个原因除外()A.选择的命题方向是否太大了,8 .考虑检索词范围过小C.单个检索词过长D.检索词是否有同义词9 .写作中常用的参考文献类型有()A.专著/图书10 期刊/连续出版物C.会议文献D.以上都是11 在机检中,布尔运算符的运算次序是OA. ()>OR>NOT>ANDB. ()>NOT>OR>ANDC.()>AND>NOT>ORD.()>NOT>AND>OR10 .计算机检索中,每一种文献特征对应于计算机数据库中的()A'一条记录B、一篇文献C、一个字段(」一D、一个文档11 .(多选)(多选)通过阅览期刊可以()A了解学科动态(正确DB.掌握进展C.开阔思路D.吸取已有成果(:12 .(多选)国际上常见的索引工具有()A.SCI(IB.SSCIC.ELD.CPCI13 .(多选)以下哪些刊物知网有收录()A.中华护理杂志(二确;Y)B.护理学杂志C.解放军护理杂志(D.中国护理管理(正「14 .(判断题)专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及针对性,是系统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文献信息资源。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手术机械通气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及气道管理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手术机械通气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及气道管理

㊃论 著㊃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手术机械通气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及气道管理郭福燕1 冉蕾1 刘会霞1 李会彦1 魏维1 翟闻芳1 李静2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石家庄050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二科,石家庄050000通信作者:李静,E m a i l 121518239@q qc o m ʌ摘要ɔ 目的 观察并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H F N C )治疗手术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急性呼吸衰竭(A R F )的临床疗效㊂方法 将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本院I C U 入选的有创通气拔管后发生A R F 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A (44例)㊁B (42例)两组,A 组患者给予HH F N C 通气治疗,B 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 P A P )治疗,观察并记录辅助通气治疗2h 后基础生命体征㊁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㊁再插管比例㊁呼吸机相关肺炎(V A P )发生率㊂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2h ,两组患者心率(H R )㊁呼吸频率(R R )㊁血氧饱和度(S p O 2)㊁动脉血氧分压(P a O 2)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 2)均较无创通气前改善;A 组S p O 2(8 2ʃ1 8)%比(7 4ʃ1 5)%㊁P a O 2(20 5ʃ3 3)mmH g 比(18 3ʃ3 0)mmH g 上升幅度与R R (9 4ʃ2 1)次/m i n 比(7 3ʃ1 9)次/m i n ㊁P a C O 2(6 2ʃ1 9)mmH g 比(5 1ʃ1 6)mmH g 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B 组(P <0 05)㊂A 组治疗有效者无创通气时间显著少于B 组(42 5ʃ10 7)h 比(47 8ʃ12 2)h (P <0 05);A ㊁B 两组再插管率㊁V A P 发生率㊁病死率分别为11 4%比16 7%㊁4 5%比7 1%㊁2 3%比2 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 与B i P A P 相比,HH F N C 治疗拔管后A R F 能快速改善氧合及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减少通气时间,避免二次插管的效果不低于B i P A P ㊂ʌ关键词ɔ 呼吸功能不全;正压通气;插管法,气管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基金项目:河北省2016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160585,20160139)D O I 10 3760 c m a ji s s n 1673-436X 2019 06 006E f f i c a c y a n d a i r w a y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h u m i d i f i e dh i g h f l o wn a s a l c a n n u l a o x y g e n t h e r a p y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fa i l u r e a f t e r e x t ub a t i o n G u oF u y a n 1 R a nL e i 1 L i u H u i x i a 1 L iH u i y a n 1 W e iW e i 1 Z h a iW e n f a n g 1 L i J i n g 2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n a lM e d i c i n e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050000 C h i n a 2T h eS e c o n d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M e d i c i n e t h eT h i r d H o s p i t a l o f He b e i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00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L i J i n g E m a i l t b l s z z l b y g f y b g @163 c o m ʌA b s t r a c t ɔ O b je c t i v e T o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c l i n i c a l ef f i c a c y o f t h eh u m i d i f i e dh ig hf l o w n a s a l c a n n u l a o x y g e n th e r a p y HH F N Ci nt r e a t m e n t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f a i l u r e A R F a f t e r e x t u b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E i g h t y -s i x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A R F p a t i e n t sa f t e r e x t u b a t i o n i nA u g u s t 2014t oD e c e m b e r 2015i n I C U w e r e s e l e c t e da n d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A 44c a s e s a n dB 42c a s e s g r o u p s g r o u p A r e c e i v e d HH F N C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B r e c e i v e d b i -l e v e l 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 pr e s s u r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B i P A P B a s i cv i t a ls i gn sa n da r t e r i a lb l o o d g a si n d e x e s w e r eo b s e r v e da f t e r2h a u x i l i a r y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n dn o n i n v a s i v ev e n t i l a t i o nd u r a t i o n i n c i d e n c e so f r e i n t u b a t i o na n dv e n t i l a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 p n e u m o n i a V A P o ft h e2g r o u p s w e r ec o m p a r e d R e s u l t s A f t e r2h 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2g r o u p s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a r t r a t e H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r a t i o R R o x y ge n s a t u r a t i o n S p O 2 o x y g e n p a r t i a l p r e s s u r e P a O 2 p a r t i a l p r e s s u r e of c a r b o nd i o x i P a C O 2 w e r e a l l i m p r o v e dg r o u p A w i thi n c r e a s i n g o f S p O 2 8 2ʃ1 8v s 7 4ʃ1 5 %a n dP a O 2 20 5ʃ3 3v s 18 3ʃ3 0 mmH g a n dd e c r e a s i n g o fR R 9 4ʃ2 1v s 7 3ʃ1 9 b e a t s m i n P a C O 2 6 2ʃ1 9v s ㊃924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月第39卷第6期 I n t JR e s pi r ,M a r c h2019,V o l .39,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5 1ʃ16 mmH g w e r eb o t h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g r o u p B P <0 05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c a s e so f g r o u p A w i t hn o n i n v a s i v e v e n t i l a t i o nd u r a t i o n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e s s t h a n g r o u p B42 5ʃ10 7v s 47 8ʃ12 2 h P <0 05 G r o u p Aa n dB w i t hr e i n t u b a t i o nr a t i o V A Pr a t i oa n d m o r t a l i t y w e r e 11 4%v s 7 1% 4 5%v s 16 7% 2 3%v s 2 4%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l lw i t h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P >0 05 C o n c l u s i o n s C o m p a r e dw i t hB i P A P HH F N C i n t r e a t m e n t o fA R Fa f t e r e x t u b a t i o n c a n q u i c k l y i m p r o v eo x y g e n a t i o na n dr e d u c ec a r b o nd i o x i d er e t e n t i o n b e s i d e s c a nr e d u c ev e n t i l a t i o n d u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e f f i c a c y o f a v o i d i n g r e i n t u b a t i o n i s a t l e a s t n o t i n f e r i o r t oB i P A P ʌK e y wo r d s ɔ R e s p i r a t o r y i n s u f f i c i e n c y P o s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 r e s p i r a t i o n I n t u b a t i o n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H u m i d i f i e dh i g h f l o wn a s a l c a n n u l a o x y g e n t h e r a p yF u n d p r o gr a m 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2016K e y R e s e a r c hP r o j e c tP l a nP r o j e c t 20160585 20160139 D O I 10 3760 c m a ji s s n 1673-436X 2019 06 006表1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前基础特征比较组别例数性别 例男女年龄 岁 40~50>50~60>60手术部位 例 胸部手术心脏手术消化道手术B M I k gm 2 x -ʃs 术后有创机械通气天数d x -ʃs A P A C H E Ⅱ评分 x -ʃs A 组4429 65 9 15 34 1 8 18 2 27 61 4 9 20 5 16 36 4 20 45 5 8 18 2 26 7ʃ3 76 1ʃ2 818 2ʃ3 5B 组4225 59 5 17 40 5 11 26 2 25 59 5 6 14 3 19 45 2 18 42 9 5 11 925 9ʃ3 25 9ʃ2 418 8ʃ3 1统计值χ2=0 375χ2=1 105χ2=1 009t =1070t =03530 840P 值0 5400 5760 6040 2880 7250 403注:B M I 为体质量指数;A P A C H E Ⅱ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大型外科手术术后长时间有创正压通气(i n v a s i v e p o s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v e n t i l a t i o n ,I P P V )可导致呼吸肌疲劳和膈功能障碍,拔出气管插管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塌陷,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fa i l u r e ,A R F ),拔管后出现A R F 意味着呼吸机脱机失败,患者将面临二次有创通气或气管切开损伤,既延长了住院时间,又增大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e n t i l a t o r -a s s o c i a t e dpn e u m o n i a ,V A P )及肺损伤的发生概率[1]㊂无创正压通气(n o n i n v a s i v e p o s i t i v e p r e s s u r ev e n t i l a t i o n ,N P P V )是抢救A R F 的手段之一,经鼻面罩行N P P V 可使A R F 患者获益,降低二次气管插管率或气管切开率已成为专家共识[2-3]㊂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 u m i d i f i e d h i gh f l o w n a s a l c a n n u l a o x y g e n t h e r a p y ,HH F N C )技术既往主要用于儿童或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近年国内外陆续报道HH F N C 在成人急性呼吸衰竭㊁拔管后呼吸窘迫的临床救治中疗效可能较N P P V 更加明显[4-6]㊂笔者对本院I C U 术后气管拔管后发生A R F的病例分别采用N P P V 与HH F N C 治疗,结果如下㊂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18-005-1)㊂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年龄<70岁;(2)术后气管插管辅助通气达到脱机指征;(3)脱机后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并达到‘内科学“A R F 临床诊断标准[7];(4)患者意识清醒㊂排除标准:(1)鼻咽部解剖结构异常㊁面部损伤㊁口腔难以闭合者;(2)合并严重肺大疱㊁肺气肿㊁败血症㊁脑血管意外㊁严重心律失常者;(3)呼吸微弱或心跳骤停者;(4)明显吞咽反射困难者;(5)难以耐受无创正压通气者㊂入选本院I C U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术后行有创通气拔管后发生A R F 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㊂入组患者中男54例,女32例,年龄(56 2ʃ7 2)岁,年龄范围44~68岁;胸部手术术后35例㊁心脏手术术后38例㊁消化道手术术后13例;术后气管插管通气天数(6 0ʃ2 6)d ,范围3~10d ;拔管后当日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 c u t e P h y s i o l o g y a n d C h r o n i c H e a l t hS c o r i n g S ys t e m Ⅱ,A P A C H E Ⅱ)评分13~25分,平均(18 5~3 3)分㊂入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 (44例)㊁B (42例)两组,两组患者无创通气前基础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1㊂1 2 无创通气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脱机拔管后均采用3~5L /m i n 鼻塞吸氧,若患者出现呼吸频率(r e s p i r a t o r y r a t i o ,R R )增快,血氧饱和度(p u l s eo x y g e ns a t u r a t i o n ,S p O 2)下降,P a O 2下降至60mmH g (1mmH g=0 133k P a )伴或不伴P a C O 2升高至50mmH g ,考虑给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㊂㊃034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月第39卷第6期 I n t JR e s pi r ,M a r c h2019,V o l .39,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A 组:采用新西兰F i s h e r &P a y k e l 公司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系统及配套O pt i f l o w 双腔鼻导管进行HH F N C 辅助通气,设置功能参数:吸入氧浓度(f o r c e di n s p i r a t o r y o x y g e n ,F i O 2)40%~50%,湿化温度37ħ,初始吸入气体流量40L /m i n,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步上调吸入气体流量,最大可至70L /m i n,至患者意识清醒㊁自主呼吸频率维持至30次m i n ㊁经鼻导管吸氧(F i O 2ɤ40%)S p O 2>90%㊁P a O 2>60mmH g 或氧合指数(P a O 2/F i O 2)>200时停止HH F N C 通气㊂B 组:采用美国伟康公司面罩式双水平无创正压呼吸机(B I P A PS T /30型)辅助通气,参数设置:S /T 模式,初始吸气压力(i n s p i r a t o r y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r e s s u r e ,I P A P )10~12c mH 2O (1c mH 2O =0 098k P a ),1h 逐步升至14~18c mH 2O ,呼气压力(e x p i a t o r y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r e s s u r e ,E P A P )5c mH 2O ,吸入氧流量3~5L /m i n ,吸入氧浓度F i O 240%~50%,使S p O 2维持在90%以上㊂病情好转后逐渐下调I P A P ㊁E P A P 至5c mH 2O ,改用鼻导管吸氧,待自主R R ㊁血气指标稳定后脱机㊂表2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治疗前与治疗2h 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结果比较(x -ʃs )组别例数H R (次/m i n)治疗前治疗后R R (次/m i n)治疗前治疗后S p O 2(%)治疗前治疗后P a O 2(mmH g )治疗前治疗后P a C O 2(mmH g )治疗前治疗后A 组44108 9ʃ17 597 4ʃ12 3a 32 6ʃ4 823 2ʃ3 0a 84 4ʃ6 392 6ʃ5 0a 67 8ʃ8 288 3ʃ13 5a 52 3ʃ8 246 1ʃ8 8aB 组42110 2ʃ14 999 8ʃ12 7a 31 8ʃ4 524 5ʃ3 7a 83 8ʃ5 591 2ʃ6 9a 68 1ʃ7 586 4ʃ11 2a 53 0ʃ7 548 0ʃ9 3a t 值0 3700 8900 7961 7940 4701 0810 1770 7090 4130 973P 值>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0 05注:H R 为心率;R R 为呼吸频率;S p O 2为血氧饱和度;1mmH g =0 133k P a ;与治疗前比较,a P <0 05在上述治疗2h 后,若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㊁意识不清;H R 增快>150%或减慢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提高F i O 2ȡ60%1h 后P a O 2<50mmH g 和/或P a C O 2>70mmH g [8]则停止无创辅助通气,果断给予二次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㊂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拔管后A R F 患者无创辅助通气前与辅助通气治疗2h 后基础生命体征[迈瑞P M 8000型心电监护仪测定R R ㊁心率(h e a r tr a t i o ,H R )㊁S p O 2]与股动脉血气分析[罗氏c o b a s b 123型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股动脉血P a O 2㊁P a C O 2]结果,记录两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㊁再插管行有创通气例数㊁再插管患者中V A P 发生及病死例数㊂其中,V A P 定义为: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后发生的肺炎[7]㊂1 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 P S S19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生命体征与动脉血气分析等定量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用x -ʃs 表示,组间定量指标比较采用t 检验;二次插管率㊁V A P 发生率㊁病死率等定性指标用[例(%)]表示,组间定性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条件的四格表数据比较采用f i s h e r 精确概率法,检验效能α=0 05㊂2 结果2 1 生命体征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无创通气治疗2h ,两组患者H R ㊁R R ㊁S p O 2㊁P a O 2㊁P a C O 2均较无创通气前改善;A 组S p O 2㊁P a O 2上升幅度与R R ㊁P a C O 2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见表2㊂2 2 无创通气时间与再插管比例比较 A 组治疗有效者无创通气时间显著少于B 组(P <0 05)㊂A ㊁B 两组通气过程中分别有5例㊁7例治疗无效,重新行气管插管,二次插管患者分别发生V A P 2例㊁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㊂两组无创通气后再插管比例㊁V A P 发生率与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㊂表3 两组患者无创通气时间及临床预后比较组别例数无创通气时间(h ,x -ʃs )再插管[例(%)]V A P [例(%)]病死数[例(%)]A 组4442 5ʃ10 75 11 42 4 5 1 23 B 组4247 8ʃ12 27 16 7 3 7 11 2 4统计值t =2018aχ2=0 503χ2=0 265-P 值0 0470 4780 6071 000b 注:a 组间比较不含再插管患者,A 组例数为39例;B 组35例;b 用的确切概率法3 讨论大型外科手术直接损伤胸腹部肌肉组织,加之术后加压包扎限制了呼吸幅度,同时手术麻醉㊁术后高分解应激㊁疼痛㊁有创通气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呼吸肌运动[9],部分患者在有创通气拔管后依然会出现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o s i t i v e e n d e x p i r a t o r ypr e s s u r e ,P E E P )增高和呼吸肌疲劳,导致肺泡有效通气量和潮气量的下降,易发展为A R F [1]㊂呼吸阻力增大与呼吸运动驱动力不足是A R F 的发生的核心机制,N P P V 是救治多种病因引起的A R F 的有效手段,适宜的N P P V 对于减少㊃134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月第39卷第6期 I n t JR e s pi r ,M a r c h2019,V o l .39,N o .6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再插管损伤及相关并发症㊁缩短I C U滞留时间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㊂N P P V临床多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 i-l e v e l p o s i t i v e a i r w a y p r e s s u r e,B i P A P)或持续气道内正压(c o n t i n u o u s 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C P A P)通气模式,两种模式均是通过施加正压㊁降低呼吸肌做功㊁扩张气道㊁改善肺泡萎陷而达到增加呼气末肺容积,改善S p O2的目的㊂其中,B i P A P通过设置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和一个较低的呼气压,能更好地辅助自主呼吸,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呼吸肌做功,改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11]㊂本研究中,B组患者在使用B i P A P治疗2h后,生命体征与动脉血气指标均较B i P A P通气前改善,使833%的患者避免了二次插管或气管切开㊂HH F N C是一种新型的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既往较少应用于成年人,该系统通过空氧混合器能提供精确的F i O2(21%~100%),提供最高达70L/ m i n的气体流量,且能通过单回路管路对流经气体进行加温加湿,提供37ħ相对湿度100%的气体㊂既往研究表明:HH F N C的高流速混合气流量超过多数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的吸气流量峰值,由此产生类似P E E P的作用,能有效冲刷鼻咽部及上呼吸道的生理死腔,促进肺部氧合和二氧化碳交换[12];同时能降低呼吸阻力与呼吸肌吸气做功[13],增加呼吸系统末端膨胀压力,复张肺泡,增加氧分子弥散,改善通气/血流比[14]㊂在每分通气量相同条件下,HH F N C较其他通气方式能有效增加肺泡通气量比例,提高肺换气效率[15]㊂此外,HH F N C能对混合气进行全程主动加温㊁加湿,确保患者气道处于近似生理湿化状态,活跃气道纤毛运动,有效稀释痰液,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且大大简化了吸痰工作量[16];该系统的主动加温加湿功能还能节约人体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所需的热量[17]㊂O p t i F l o w双腔鼻导管输送气体不需要密闭回路,不会对鼻中隔及口面部造成明显的压迫,与面罩㊁普通鼻导管等装置相比,患者舒适度及依从性较高[18]㊂总之,HH F N C通过高流量混合气体的输送,能降低呼吸做功㊁增加呼气末肺容积㊁改善患者氧合㊂R o c a等[19]报道,HH F N C治疗20例A R F,患者P a O2㊁R R较氧气面罩显著提高,而P a C O2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S tép h a n等[20]报道,414例心脏手术患者拔管后A R F患者行HH F N C支持的再插管率(210%比219%)㊁病死率(55%比68%)与416例行B I P A P支持的患者接近,而治疗24h后皮肤破溃比例显著低于B I P A P组(3%比10%),得出结论HH F N C治疗心脏手术拔管后A R F的效果至少不差于B I P A P㊂国内学者对29例㊁24例术后脱机拔管后A R F患者分别采用HH F N C与C P A P治疗,结果提示前者再插管率显著低于后者(207%比458%)(χ2=381, P<005)㊂本研究无创通气治疗2h,两组患者基础生命体征和股动脉血气指标均较N P P V治疗前改善,分别使886%和883%的患者避免了二次插管,说明HH F N C与B i P A P均是治疗拔管后A R F的有效手段,而HH F N C组治疗2h后S p O2㊁P a O2上升幅度与R R㊁P a C O2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B组,且治疗有效者无创通气时间亦显著少于B组,据此可推测HH F N C较B i P A P治疗拔管后A R F效果更佳;两组再插管率㊁V A P发生率㊁病死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HH F N C已表现出相对优势的趋势,故笔者支持HH F N C较B i P A P治疗拔管后A R F具有相对优势的结论㊂本研究中HH F N C在二次插管率㊁V A P发生率等方面的优势表现的不甚明显,笔者认为这可能与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伴随样本量的增加,这种趋势可能更加明显㊂笔者观察出现上述差异的原因之一可能与HH F N C使用的o p t i f l o w鼻导管及鼻塞有关,o p t i f l o w能更好地适应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无需密闭回路便可形成较高的P E E P,能保证恒定浓度的混合气供应,而后者则需要密闭回路才能实现P E E P,这需要鼻(面)罩的完美贴合,一旦漏气则难以确保气道内正压的持续稳定性,且患者的耐受性大打折扣㊂有效落实气道护理管理是避免手术拔管后A R F发生和HH F N C施治的基础㊂为此需注意如下方面:(1)充分的预脱机试验是确保I P P V脱机成功及避免A R F的前提㊂在对I P P V患者生命体征㊁动脉血气㊁意识㊁感染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并认定符合脱机条件基础上,必须进行1~2h的自主呼吸试验(s p o n t a n e o u sb r e a t h i n g t r i a l,S B T)与气囊漏气试验,最好连续两次S B T成功且气囊漏气试验阴性,方可脱机;(2)HH F N C治疗前选择合适的o p t i f l o w管道与头带㊂O p t i f l o w管道根据鼻塞孔径分为S㊁M㊁L号,以选择孔径超过50%鼻孔内径的鼻塞为宜,可有效减少漏气;同时,鼻导管的头带应松紧适宜,太松难以确保气道正压效果,太紧则影响患者的舒适性与耐受性;(3) HH F N C治疗中确保患者口腔闭合㊂在同一混合气流速下,HH F N C患者口腔开放时P E E P较口腔闭㊃234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月第39卷第6期I n t JR e s p i r,M a r c h2019,V o l.39,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合时显著下降[21]㊂因此,在HH F N C治疗前与治疗中要叮嘱患者闭合口腔,以确保较高的气道压力,确保通气效果;(4)HH F N C治疗中加强护理巡视,果断履行插管操作㊂HH F N C治疗A R F的适宜对象㊁治疗时间及何时需要将N P P V转换为I P P V治疗目前尚无定论[22],研究显示当N P P V 治疗2h后,P a O2/F i O2<150mmH g是转为I P P V的临床指征[23],这意味气道压力不能维持患者的功能残气量,因此,治疗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㊁氧合情况㊁咳嗽症状,若患者行HH F N C 治疗2h后呼吸频率㊁血氧饱和度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则应立即改行有创通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建立人工气道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手术拔管后A R F患者实施HH F N C能快速改善氧合及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减少通气时间,临床效果不次于B i P A P㊂HH F N C操作前后需加强气道管理,确保HH F N C 的有效实施㊂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HH F N C较B i P A P对降低再插管与V A P风险的优势不明显, HH F N C对成人A R F的救治效果仍有待大样本的系统性评估㊂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参考文献1王迪佳朱光发刘双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心血管病杂志2013322169-172D O I103969j i s s n1007-50622013020192何为群刘晓青农凌波等无创机械通气在食管癌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6364273-275D O I103760c m a j i s s n1673-436X 2016040084储蕴郭闯赵丽艳经鼻高流量吸氧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91483-1485D O I103760c m a j i s s n1672-70882016190117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8-1398崔彦芹周娜王燕飞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衰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3231-233D O I103969j i s s n1671-62052012030059盛春风刘培王福等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胸腹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137-39D O I103969j i s s n1005-174020120101210张秀敏武海燕孙晓娟I C U无创呼吸机对C O P 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41499-1451D O I1013210j c n k i j h m u2016040700611韩林华刘晨王红阳等无创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11320-1323D O I103969j i s s n1007-320520161102012 C o r l e y A C a r u a n a L R B a r n e t t A G e ta l O x y g e nd e l i v e r yt h r o u g hh i g h-f l o wn a s a l c a n n u l a e i n c r e a s e e n d-e x p i r a t o r y l u n g v o l u m ea n d r e d u c er e s p i r a t o r y r a t ei n p o s t-c a r d i a cs u r g i c a l p a t i e n t s J B r JA n a e s t h20111076998-1004D O I101093b j a a e r26513 M a g g i o r eS M I d o n eF A V a s c h e t t oR e t a l N a s a lh i g h-f l o wv e r s u sV e n t u r im a s ko x y g e n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e x t u b a t i o n E f f e c t s o no x y g e n a t i o n c o m f o r t a n d c l i n i c a l o u t c o m e J A mJR e s p i rC r i tC a r eM e d20141903282-288D O I101164r c c m201402-0364O C14韦丹黄梅N C P A 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3446-448D O I103760c m a j i s s n1008-1372201503042 15王丽娟夏金根杨晓军成人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的应用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3153-156D O I103760c m a j i s s n1001-093920160202216 H u iD M o r g a d o M C h i s h o l m G e t a l H i g h-f l o wo x y g e na n db i l e v e l p o s i t i v e a i r w a y p r e s s u r ef o r p e r s i s t e n t d y s p n e a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 a d v a n c e d c a n c e r a p h a s e I I r a n d o m i z e d t r i a l JJP a i n 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2013464463-473D O I101016j j p a i n s y mm a n20121028417S p o l e t i n iG A l o t a i b i M B l a s iF e ta l H e a t e d h u m i d i f i e dh i g h-f l o wn a s a lo x y g e ni na d u l t s m e c h a n i s m so fa c t i o na n dc l i n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J C h e s t20151481253-261D O I101378c h e s t14-287118 M e t g eP G r i m a l d iC H a s s i dS e ta l C o m p a r i s o no fah i g h-f l o w h u m i d i f i e d n a s a lc a n n u l at o n a s a lc o n t i n u o u s p o s i t i v ea i r w a y p r e s s u r e i n c h i l d r e n w i t h a c u t eb r o nc h i o l i t i se x p e r i e n c e i n a p e d i a t r i c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J E u r J P e d i a t r20141737953-958D O I101007s00431-014-2275-9 19 R o c aO R i e r a J T o r r e sF H i g h-f l o wo x y g e n t h e r a p y i n a c u t er e s p i r a t o r y f a i l u r e J R e s p i rC a r e2010554408-413 20S tép h a nF B a r r u c a n dB P e t i t P e t a l H i g h-f l o wn a s a l o x y g e n v s n o n i n v a s i v e p o s i t i v e a i r w a yp r e s s u r e i nh y p o x e m i c p a t i e n t sa f t e rc a r d i o t h o r a c i cs u r g e r y a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 JJ AMA 2015313232331-2339D O I101001j a m a2015521321 G r o v e s N T o b i n A H i g h f l o w n a s a l o x y g e n g e n e r a t e sp o s i t i v e a i r w a y p r e s s u r ei na d u l tv o l u n t e e r s J A u s t C r i tC a r e2007204126-13122 K e r n i c kJ M a g a r e y J W h a t i s t h e e v i d e n c e f o r t h e u s e o f h i g hf l o w n a s a lc a n n u l a o x yg e n i n a d u l t p a t i e n t s a d m i t t e d t oc r i t i c a l c a r e u n i t s 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J A u s tC r i tC a r e201023253-70D O I101016j a u c c20100100123余开颜祝敏芳李赛琪等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55306-308D O I103877c m a j i s s n1674-6880201505007收稿日期2018-04-23㊃334㊃国际呼吸杂志2019年3月第39卷第6期I n t JR e s p i r,M a r c h2019,V o l.39,N o.6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6月22-25日在青岛举行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6月22-25日在青岛举行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6
月22-25日在青岛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年(卷),期】2016(0)6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信息研究所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6月22-25日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

本次会议主题为:"服务健康中国建设,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是中华医学会一类重点学术年会,项目编号2016-15-02-485(国)。

【总页数】1页(P12-12)
【关键词】中华医学会;学术会议;十二次;医疗信息化;山东省青岛;中国建设;专题报告;情报研究;http;人才培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J],
2.医学信息学的变革与发展——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纪要[J], 刘靓靓;任慧玲;刘文君
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将于珠海召开 [J],
4.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将于2016年6月22-25日在青
岛举行 [J],
5.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8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和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学术大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呼吸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召开
2018年7月19日至21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协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护理学会首届全国呼吸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会议在青岛顺利开幕。

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会芝、高玉芳主持了开幕式,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守珍致开幕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致欢迎词,中华护理学会内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素致贺词,山东省护理学会刘玉芹理事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40多名护理同仁出席了此次学术交流会。

会上,中华护理学会吴欣娟理事长分享了《新时代护理学术发展与思考》,就护理学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护理专业的学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与规划。

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指引了方向。

7月19日晚全国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及专家库成员会议,会上主任委员成守珍对2018年4月份专委会成立后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了全国呼吸护理专
业委员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北京协和医院王京岚教授对《俯卧位通气》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进行了具体讲解,为俯卧位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

中华护理学会内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素对《中国成人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护理管理指南》进行解读,从COPD患者的整体评估及全程管理等方面为我们拓宽了呼吸疾病患者护理管理的视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守珍主任分享了《呼吸专科急危重症护理新进展》,从患者出院后随访,COPD诊断后治疗、预防到ECMO治疗成人呼吸衰竭及气管肺泡灌洗及专家共识的解读中使我们了解了呼吸专科国际护理
新进展。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谢万木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高玉芳教授及北京协和医院的赵艳伟总护士长分别作了《认识和防治肺栓塞》、《呼吸专科敏感指标的建立》、《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护理规范—肺部感染护理规范解读》等主旨演讲,就呼吸专业的实践经验、指
标建立和规范解读进行了交流分享。

专业授课的内容广泛地涵盖了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呼吸专科重症及护理专科发展等前沿内容,以“包容共进”的交流形式为全国护理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桥梁,促进了新思维的迸发,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动态发展的新视野,为参会者奉上了一场学术的盛宴。

大会共计收到论文稿件310篇,优秀论文17篇进行了大会交流。

参与大会交流的护理人员在现场与专家面对面进行沟通,接受指导,对论文主题选择、书写规范等方面有了
更直观深入的认识,台下参会人员也受益匪浅。

为提高呼吸专科疾病临床实践水平,本次大会还进行了精彩的专科护理个案比赛,共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护理学会严格选拔的160名选手投稿参赛,其中60名选手进行了现场演示并评选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

比赛围绕临床中个案进行分析,参赛选手热情洋溢地从不同角度展开对呼吸专科疾病的管理阐述,为呼吸专科疾病管理发展提供新思路。

比赛中,参赛选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充分展现当代护士的良好风貌,
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大会闭幕式由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成守珍主持,成守珍主委就本次大会的组织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在闭幕式后进行了简短的颁奖仪式,为优秀论文和个案比赛的获奖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本次大会共评选出最佳组织奖8名,其中山东省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荣
获本次大会最佳组织奖特等奖。

本次会议为全国呼吸护理人员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在国内专科护理行业的影响力,为推动我国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契机。

本次会议,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
秉承中华护理学会团结广大护理人员、繁荣和发展护理事业的宗旨,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引领全国呼吸护理人驶向更远、更宽阔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