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转变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小学生的写话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写话,学生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写话进行评改,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评改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小学生习作评改的有效方式。
一、建立良好的评改氛围在进行习作评改时,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评改不仅仅是指出错误,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可以用鼓励的话语来评价学生的作文,比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这个词用得很恰当”等等。
要让学生明白批改作文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纠结于得失。
二、注重学生自主修正评改并不意味着仅仅由老师来完成,更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评改作文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让他们养成自主修正的习惯。
老师在作文上圈出学生错误的地方或者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修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错误并主动补救,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灵活使用评改方式在评改作文时,老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评改方式,比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互评、组评等等。
这些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可以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评改环境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提升。
口头评价可以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书面评价可以让学生在书写中思考更深入,而互评和组评则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学习他人长处。
四、注重细节,并指出改进方法在评改作文时,不仅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更要注重细节,并指出改进方法。
不仅仅指出错别字,还要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书写;不仅仅指出语法错误,还要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改正;不仅仅指出思想不够严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增加论据。
只有抓住细节,并指导学生改进,才能使评改更加实质化和有效。
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写话评改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何进行小学生的作文批改和改进

如何进行小学生的作文批改和改进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作文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技巧和规范常常是一个难题。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小学生的作文批改和改进呢?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在批改小学生作文时,要注重肯定和鼓励。
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他们写作的目的就是得到认可和赞扬。
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尽量从正面角度进行评价。
找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如语句表达生动、观点独特等,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一句鼓励的话语,能够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自信和动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其次,在批改作文时,要注重指导和引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对如何写好作文还不是很了解,需要老师或家长的引导和指导。
在批改作文时,可以使用指明具体错误的方式,让小学生可以自己找出错误并纠正。
同时,也要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告诉他们如何改进。
例如,对于描写不够生动的地方,可以提醒小学生可以加入形象的细节描述来丰富作文内容。
此外,在批改作文时,要注重纠正错误和规范语言。
小学生的作文常常存在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问题。
作为批改者,应该仔细查找作文中的错误,并给予修改。
对于错误的使用词语或语法,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和示范。
同时,还要注意规范语言的使用,包括书写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通过批改作文中的错误和规范语言,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写作能力。
此外,还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作文改进。
在批改作文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促使他们对作文进行深入思考和改进。
例如,可以提问他们作文中所描述的事件是否真实,是否可以进行延伸或发散思维以提升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还可以鼓励小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通过模仿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在批改作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写作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锻炼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倡导学生对写作过程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并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在小学阶段,作文是一个必修科目,并且是进行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因此,小学作文的评改尤为重要。
本文从评改的意义、评改方法、评改标准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评改的意义评改是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文字、思想、语言等方面进行检查、批改,以期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纠正语言错误小学生作文中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例如语法不规范,用词不准确,标点符号不恰当等。
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语言规范的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二)提高思维能力评改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思维逻辑、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更好的表达能力。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表扬优点并指出缺点,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并提高学习兴趣。
二、评改方法评改小学生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评改要及时小学生作文通常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需要在第一时间批改并返回给学生。
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水平,避免出现同样错误多次犯的情况。
(二)评改要耐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通常还不够成熟,他们的作品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需要耐心读完每篇作文,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学生改进缺点。
(三)评改要精准评改时需要关注语法、语言、篇章结构等多个方面,要在全面了解学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点评。
特别是对一些细小的错误也不能忽视。
(四)评改要注重实效评改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因此评改要注重实效。
在评改过程中,既要指出学生作品的不足之处,又要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有所收获。
三、评改标准评改作文不仅需要关注语言表达和语法规范,还要强调思想深度、篇章结构、逻辑性等方面的评价。
(一)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小学作文的基础,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用词准确、语言规范、标点符号恰当、语法正确、语调自然等。
关于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几点看法

关于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几点看法连云港市苍梧小学张曙文【内容摘要】:小学语文作文的批改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互评互改的能力。
放手让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这不仅是学校的需要,更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放手让学生修改作文,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关键词】:作文批改批改方式自改互改【正文】:当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批改,是许多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如何既提高教师批改效率,又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我觉得,可以从作文的批改方式上寻找突破口。
一、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
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1.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
(1)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
我们可与学生一道写作,并把自己的习作课堂上展示,让学生品评。
使学生从中也能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燃起自改作文的兴趣。
(2)应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文)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如《推敲》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
(1)学生方面: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
”然而在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评改和②交互评改。
①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②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年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
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
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
(2)教师方面:当前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上。
①评价的随意性大,不够客观公正。
许多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并没有客观的作出评价,只是凭借对学生的大体印象确定作文的好坏。
因此有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使偶尔写了一篇好文章也往往会被老师所忽略,难得好评。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转变(最新整理)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转变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张雪梅[摘要]我们常常以为教师是学生习作批改唯一的责任人和实施者。
习作批改总是放在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作文批改评价了,习作教学的横向流程就意味着终结了。
这就难免出现低效批改、零效批改甚至负效批改的现象。
其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习作批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甚至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的习作批改的教学性质看作为教师、学生和习作之间涉及到三个维度的对话性实践活动。
我从实践中不断转变观念,总结经验,确立了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作文展览的作文评改课模式,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解放教师,锻炼学生,让学生自己习作的“主人”。
[关键词]低效批改;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感受成功在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老师,也包括我自己,每次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对习作进行评讲,甚至没有时间评讲,而直接发给了学生。
并不是老师懒,我校班额平均在45人左右,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当班主任,任教两个班。
以一篇作文400字为例,教师每两周要改36000字的作文,一学期光批改作文的阅读量最少就是28.8万字左右。
因此,教师工作量大,反馈不及时。
当学生拿到作文本时,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我常常问自己:“如此精心批改,吃力不讨好,效果何在?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
”我们知道,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我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针对作文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尝试,将自改﹑互改﹑师改相结合,以“互改”为主心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解放教师,锻炼学生,让学生做习作和改作文的“主人”。
浅谈小学生作文的批改方式

浅谈小学生作文的批改方式作为小学生的作文批改者,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小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主旨性,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中心思想。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需要注意作文的主题是否明确,文中是否存在突出的论述重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我们可以在批改时指出不明确的地方并提供一定帮助。
2、适当引用的例证或事实小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实例,因此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引用生活中的事实和例证来支持论点。
在批改时,我们可以指出某个例子的得失,并针对情境适当帮助其引用一些更恰当的实例。
3、流畅的语言表达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因此,我们在批改时要侧重在语言表达方面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多看书,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
同时,我们也需要指出常见的语病、错别字等问题,对学生进行纠正。
4、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小学生的思考角度尚不成熟,因此,我们需要倡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更好的去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批改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表达观点的同时,提出多种思考角度和见解。
5、合理的篇章结构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忽略篇章结构,因此我们需要教授学生采用明晰的结构,使文章更加清晰地表达主题。
在批改时,我们可以指出文章的框架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误。
6、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一个人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小学生还年少无知,情感表达需要我们帮助和指导。
在批改时,我们可以指导他们从自己的定位出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总之,针对小学生的作文批改,我们需要充分理解他们的写作特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培养其写作能力,让学生表达更加鲜明,语言更加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完成一段优秀的作文。
浅谈小学生习作批改方法改革

浅谈小学生习作批改方法改革目前小学生习作批改由单一的教师批改“一统山河”,负责的教师详批详改,工作量不堪重负。
作文本批改后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对教师的辛劳却不闻不问。
少数教师不负责,放弃批改,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鼓励而厌倦习作。
一、目前小学生习作批改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生习作批改园地里,存在着误区。
有的教师“十目一行”,精批细改。
对优生的习作“移藤动叶”,勾来画去;对差生的习作则“伐干削枝”,大事删改。
这样的批改,乍一看,“山花烂漫”,满纸通红;细一读“云里雾中”不得要旨。
这种“小工业生产方式”,效率非常低,教师整日陷于文山不能自拔,几乎失去人身自由。
在目前小学中高年级一般每两周一次习作。
假如每篇习作500字,每班60人,每个教师两个班,那么他在两周内就要批改6万字的文章,相当于半部长篇小说。
这当然是困难的,长年累月办公桌上总是高高的大叠作文本。
刚刚批改完第一次习作,第二次习作又交上来了。
愚公移山尚且可以挖一点少一点,而我们的语文老师尽管天天“挖山不止”,前面却总是“高山巍峨”。
再加上其他作业、班务工作、校务工作,真可谓“层峦叠嶂”了。
在笔者工作的单位,很多语文老师都千方百计找校领导改行,带其他课,其理由都是认为小学生习作批改工作量太大了,语文教师作为批改学生习作的机器太不堪重负了。
与精批细改相反,有的教师“一目十行”,敷衍塞责,不批不改,只着一字:“查”,学生苦作一番,你却不屑一顾,谈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不是教师精批细改事功相当呢?非也。
目前小学生习作教师批改后发到学生手里,学生往往只看分数,合上作文本了事。
传统的习作教学程序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评讲。
”在这四项程序中,教师活动占了三项,学生写完了习作就了事。
这种程序的主要弊端是:⑴没有安排突出的地位,让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这样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地调动起来。
⑵教师日夜辛劳,忙于批改习作,应付检查,其结果是负担过重,却劳而无功或劳而少功。
小学作文范文批改方法和体会论文

小学作文范文批改方法和体会论文
浅谈小学作文批改方法和体会
在作文教学中,关于学生作文批改的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所努力探
讨的问题。
多年来,许多教师始终未能脱出学生写、教师改这一框框,致
使结果收效甚微。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批改的重要作用,获
得批改的最佳效益呢?多年来,本人与同仁们一直都在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实践证明,要想充分发挥作文批改的重要作用,获得批改的最佳效益,关
键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培养他们自批自改的能力,这也是课标对
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下面就作文批改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
体会。
(一)改变作文批改方法,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
1.同桌互改。
学生每次习作后,我让他们先同桌互改。
教师提出修改的要求,批改
中同桌互相认真批阅,大胆找出对方写作中的毛病。
这样做同学们可及时
交换意见,也便于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批改。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按优、中、差结合分成许多学习小组,在批
改时,学生将自己整理好的作文拿到小组内集体批阅、共同修改。
修改中
同学们按批改要求认真修改,相互指出文章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
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修改。
经过评析,对于学习好的来讲,使他们在看到
自己成绩的同时亦看到自己的不足;对差生来说,让他们既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优点,。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小学生的写话是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对于小学生的写话提供有效的评改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小学生习作评改的有效方式。
一、鼓励学生自我评改在教师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评改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生完成写话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检查作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了写作要求等方面。
然后再由老师根据学生自评的情况进行评改。
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检查作文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增强学生对自己写话的责任感,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求和技巧。
二、注重评改过程在评改学生写话时,教师应该注重评改过程,而不是仅仅着眼于评改结果。
评改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如“这段描述的是否详细?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来丰富作文内容?”、“这个地方的表达是否可以更简洁明了?如何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作文问题所在,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鼓励和肯定在写话评改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
无论学生写话的水平如何,都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评改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表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评改。
四、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评改学生的写话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写作想法和写作心得。
在评改过程中,鼓励学生谈谈写作的心得体会,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写作的理解和思考。
也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批改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批改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批改》批改是提高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
批改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对于一篇作文,批改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写作辅导。
今后写作文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以便经过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逐渐领悟到文章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从而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作文的批改更是关键的一个环节。
但现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对一篇作文的批改呢?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一、努力把批改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现在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批改学生的作文,打上批语,完成任务。
但我觉得,要想真正让学生从内心里自己认识到自己作文的水平,不可忽视学生的自批。
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
”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
很多小学生认为写作文完全是给老师写的,写完了,老师批完了,我就完成任务了,这样对他们的提高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真正的成了形式教育,没有任何效果。
学生通过自己的批改,才能真正意义上认识到自己才是作文的真正主人,提升自己的责任感。
同时通过自己的批改,能更好地对自己的作文实现更客观的把握和评价,才能自我的认识到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以后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同时通过自己的批改,自己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通顺生动,学生能从内心里得到成就感,以便树立自信心,更加努力的朝着更高的作文目标迈进。
二、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小学生虽然都是刚刚接触作文,但他们的水平有时会出现很大的差别,有些同学能生动流畅的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而有些同学则连标点符号都不会添加,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是不能一刀切,而是要区别对待。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评改小学生写话作文的有效方式有很多种,下面简要介绍五种常见的方法。
一、正向评价:在批改学生写话作文时,首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正向评价。
可以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点出学生写得好的地方,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作文写作积极性。
二、标注修改:对于学生写的有错误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或其他颜色的记号圈出,并用箭头指向错误所在的地方。
然后在旁边进行解释,告诉学生为什么是错误的,并给出正确的表达方式。
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并且重视纠正,提高写作水平。
三、订正错别字:学生在写话作文中常常会出现错别字,可以让他们用铅笔将错别字涂改,然后用红笔或其他颜色的笔在上面标注出正确的写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并且提高拼写能力。
四、修改句子:在批改学生写话作文时,可以对学生写的句子进行修改。
可以改正其中的语法错误,改进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地流畅、准确。
然后让学生对比修改前后的句子,理解正确的表达方式,以及如何避免相同的错误。
五、提出建议:在批改学生写话作文时,可以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可以从结构、主题、语言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引导学生思考,有针对性地改进写作能力。
在实际批改学生写话作文时,以上五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来灵活运用。
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
教师们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但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
收效甚微。
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许多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么,如何改革小学生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低效率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一、培养学生参与作文修改的主动性学生作文教师改,我觉得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学生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
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批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对教师批改后所写的评语则漠不关心,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对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对教师修改作文中的艰辛更是不了了之。
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们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
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们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们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所以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
试想: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
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
二、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如何学生修改好一篇文章,从哪些方面人手进行修改?哪些是必须改的?哪些是可改可不改的?怎样使用修改符号等。
再其次,教师应该现场示范批改,告诉学生批改的原则。
学生把作文送给老师或同学批改,目的是希望得到肯定,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
重要的是,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也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
浅谈小学生习作的批改

教学理论2013-10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语文是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但一直困惑的难题就是作文的教学和评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这是一种软化、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
批改,太程式化,对学生不够尊重,总有凌驾于人上的感觉。
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平等交流”。
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评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在定稿前交流一直我都保留着看学生草稿的习惯。
因为在看的时候首先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思维,能知道他的最初想法和犯的错误。
如果等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再交流,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
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
学生打草稿的时间差异很大,有很多空闲,有的可以看一段,有的可以看几段。
这样及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有时当面对话,还可以避免因不了解而出现的错误。
如,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爷爷经常在地里忙活,一年有近10个月摆弄自己那片地。
我也经常和爷爷去我家的田地……”我以为他写错了,不切合实际的想象了。
因为种地有半年的劳作时间就可以了,怎么还要忙活那么久呢?跟他交流后才知道原来他爷爷一直在南方老家,爸爸是分来这里的大学生。
他还给我拿来照片看。
我很庆幸,和他当面交流看法,不然,白纸黑字的评语写上去,把对的批成错的,岂不是既丢面子,又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所以,教师不能老是自以为是,板着面孔批学生的文章,要注意和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
二、书面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当然也会有教师深入不到的学生。
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我们应该在如春风般温暖的话语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时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习作(写话)评改的有效方式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评改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写作,提高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评改的有效方式。
要针对学生习作的特点进行评改。
小学生写作能力还不够成熟,可能存在句子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谨等问题。
评改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程度和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可以指出学生句子过长,建议学生在写作中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避免句子结构复杂,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思路不清晰,文章容易跑题或者逻辑混乱。
评改时,可以将学生的习作进行整理和归类,找出逻辑问题的根源,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想象、思考和分析。
可以引导学生提前进行头脑风暴,列出写作的关键点和主题,让学生有条理地组织文章内容,避免乱写乱画。
要注重扬长避短,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改。
评改时要先鼓励学生,夸奖学生写作中的亮点和突出之处,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然后,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要尽量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评改时应注意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写作是一个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评改时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创造性。
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文章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
评改时也要注重学生的表达,不仅注重内容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活泼,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小学生习作的评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评改的有效方式要针对学生习作的特点进行评改,注重指导学生的写作思路,扬长避短,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
希望以上方法对评改小学生习作有所帮助。
小学中段作文批改改革策略的探究

小学中段作文批改改革策略的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中段作文批改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文批改是教师在学生写作完成后对其作文进行检查、评定,并给予合理评价与建议的行为。
而小学中段作文批改的改革策略,一直是备受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批改改革,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呢?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和经验,探讨小学中段作文批改改革策略。
我们需要关注批改的方法与标准。
传统的作文批改通常以红笔勾画、修改字句为主,这样的批改方式往往注重形式,忽略了内容和思想的指导。
我们需要进行批改方法的创新,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性以及表达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批改标准也应该更加明晰和科学,不仅要从语法、结构、逻辑等方面进行点评,更要关注学生的用词精准度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让学生在批改中得到更加全面和具体的指导。
注重批改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孩子的成长发展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作文批改时,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为每个学生制订个性化的批改方案,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
在批改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发现学生的优势,让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潜力。
只有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批改,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
加强作文批改和教学的衔接。
作文批改不仅仅是对学生作文的评定与修改,更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延伸。
教师在批改作文的应该对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写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改过程中的范文示范、写作技巧指导等方式,将批改过程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批改中不仅仅得到反馈,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只有做到批改和教学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加强与家长的合作。
作文批改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的责任,家长也应该在批改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作文情况,与家长一起讨论学生的写作问题,并给予家长一些写作指导的建议。
小学中段作文批改改革策略的探究

小学中段作文批改改革策略的探究
批改作文一直是小学中段教育的重要环节。
然而,传统的批改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
如何改革批改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成为了当下教育界需要探究的问题。
针对传统批改方式的缺陷,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改革策略:
一、多元化批改方式
传统批改方式通常只有教师进行红笔标注,然而这种方式会给学生造成压力,让他们认为只有标准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因此,多元化的批改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除了教师的红笔标注以外,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自我评价、互相批改等多种方式,得到准确的反馈和指导。
二、有针对性的批改
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批改。
比如,对于初学者,教师可以重点批改语法、标点、拼写等方面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语文知识体系;而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批改表达、思路等方面,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能力。
三、注重过程批改
传统批改方式注重结果,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细节。
因此,过程批改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改善他们的语文能力。
四、倡导自我学习
批改并不是唯一的提高语文水平的途径,学生应该通过自我学习、阅读等方式提高语文水平。
因此,建立自我学习的机制,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一种重要的改革策略。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作文批改前,教师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相关精神,明确批改原则,明确批改的内容,明确习作批改的方法,明确具体实施建议,从理论层面上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技能。
“写作是使用语言文字实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理解世界,理解自我,学与致用实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要使学生懂得作文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思想。
”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作文的修改,同时也进一步指出:“学生要在实践中写作,要重视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培养,逐步达到自能作文,自能改其文”这个要求。
一、转变观点,提升理解。
针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学生作文水平力图通过此次作文批改,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学生只管做作文,教师只管批作文,做批分离的弊端。
主要采取:教师批改与学生互批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步培养学生互批、互评地良好习惯,使学生能自觉地又心情愉快地参与到作文批改当中,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作文的主人,最终实现: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欣赏、评价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从而持续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1、明确批改内容在批改习作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回顾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抓住重点,以本次习作的重点要求为依据指导学生实行批改。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着手实行批改。
(1)、思想内容方面:主要看学生习作的观点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抓住本次习作的重点来写;习作是否写的是真人真事,是否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是否紧扣本次习作的重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
(2)、篇章结构方面;主要看学生习作能否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习作的结构是否完整,分段是否合理,习作的开头、结尾是否简洁合理,段与段的衔接是否自然连贯。
(3)、语言文字方面:学生习作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白,叙述是否有条理,有层次;习作的语言是否通顺连贯,遣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是否有错别字;能否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格式、书写习惯方面:书写格式是否准确、符合要求;书写是否工整、规范,页面是否干净、整洁;习作态度是否端正,是否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作文批改方式的转变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张雪梅[摘要]我们常常以为教师是学生习作批改唯一的责任人和实施者。
习作批改总是放在作文教学的最后环节,作文批改评价了,习作教学的横向流程就意味着终结了。
这就难免出现低效批改、零效批改甚至负效批改的现象。
其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习作批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
甚至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的习作批改的教学性质看作为教师、学生和习作之间涉及到三个维度的对话性实践活动。
我从实践中不断转变观念,总结经验,确立了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作文展览的作文评改课模式,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解放教师,锻炼学生,让学生自己习作的“主人”。
[关键词]低效批改;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感受成功在教学中,我发现绝大多数老师,也包括我自己,每次都要经过十天半月的批改后才能对习作进行评讲,甚至没有时间评讲,而直接发给了学生。
并不是老师懒,我校班额平均在45人左右,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当班主任,任教两个班。
以一篇作文400字为例,教师每两周要改36000字的作文,一学期光批改作文的阅读量最少就是28.8万字左右。
因此,教师工作量大,反馈不及时。
当学生拿到作文本时,对自己当时是怎样写作的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他们大多只是浏览一下成绩或评语而已,对自己的习作连认真地看一遍的兴趣都没有了。
我常常问自己:“如此精心批改,吃力不讨好,效果何在?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
”我们知道,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
我认为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针对作文的现状,我不断学习尝试,将自改﹑互改﹑师改相结合,以“互改”为主心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解放教师,锻炼学生,让学生做习作和改作文的“主人”。
我把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环节归纳为:课前准备——教师指导——生生交流——学生作文——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作文展览。
不要以为复杂,只要利用安排合理,不但不费时,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我主要讲生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自改、师生点评四个方面。
一、生生互改,取长补短(一)时间的安排作文的评改应及时,评改课可以安排在作文课的次日,也可以间隔一天,以独立的一课时为宜,不超过一节课。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方便教师的指导。
(二)建立学习小组以平时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四人为一小组,确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要求工作负责,勇于发言。
(三)抽签领作文本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盒子,里面装有写有全班学生姓名的纸条;学生上讲台随机抽签。
教师念作文本上学生姓名,由抽到的学生领取作文本,(这时发的作文本已有学生本人用区别所写字体的颜色蓝色或黑色笔自己修改过。
)每一次可改不同学生的作文,这样可保持学生的兴趣。
(四)出示批改标准教师出示本次习作的最低要求,解释说明,加深印象。
1、格式是否正确。
打开一眼看出,写上评语:格式正确或格式不正确;不正确的要批语指出,并修改出正确格式。
2、页面是否整洁。
也是一眼看出,写上评语:页面整洁﹑字迹清秀或不够整洁清秀。
3、修改错别字。
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下标记,写出正确的字。
写上评语:错别字多或少,有几个。
自己改好又和小组成员交叉帮忙找错别字,以防漏掉。
4、修改病句或语句不通。
挑出病句划上横线,再在文中进行修改,写上评语:语句通顺或不通顺,病句多或少。
5、标点符号有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
有明显错误的地方,用修改符号改正,写上评语:标点使用合理或不会使用标点。
以上5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
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这几条要求了,再过渡到其它要求,例如:6、结合本次作文的要求,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7、是否会用好词佳句。
用“﹏﹏”画出,写上评语:会用好词佳句。
8、内容是否丰富。
按每个年级的大纲要求,主要是看内容而不是字数。
主要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语言是否简炼、流畅、深刻。
看语言是否重复﹑顺口,写上评语:语言生动﹑具体﹑会用好词佳句等。
10、结构﹑选材﹑表达方式,难度大些,要看学生的实际而作要求。
(五)生生互批学生开始批改作文,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上批改,教师要重复本次作文批改标准,一条条参照改下去,每改一条,便在后面写上相应的批语,如果在批改过程有任何疑问,当场向组长或教师请教解决,加上自己的建议,再写上批改人的姓名。
(六)师生点评互改结束后,由每组的组长汇报批改的情况(重点汇报其中一篇文章的批改情况),汇报后可让全班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作点评。
通过这样多次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
同时在互改中互学共勉,共同提高。
教师可以从传统的“愚公移山”似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把宝贵的时间用于读书学习、思考问题。
二、教师批改,重点突出大作文是教材设计的习作训练,也就是规定动作。
因此,并不是说学生互改就完全代替了教师批改,那是不可能的。
但我不赞成教师把每个学生的每篇作文都精批细改。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老师做得最多劳而无功的就是批改作文。
如果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满篇涂鸦。
这样做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线的教师工作负荷本身就很重,要想次次、篇篇习作都精批细改,是完全不现实的。
其次这也违背学生接受批改的一般心理。
自己绞尽脑汁的习作,被老师红笔涂抹得面目全非。
在孩子看来,这是老师对自己的不满,是自己习作的失败,是对自尊的重大打击。
但老师自以为精批细改、呕心沥血,没想到反而对儿童产生了负面心理效应。
因此,只要学生写的是真话,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只要“其意义不谬误”,“字句已通顺”,哪怕有的是幼稚可笑的,也不必大删大改,我的做法是:(一)补改批改时,关注学生在自改或互改中漏掉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自改或互改中定会顾及不上一些较重要的内容或在匆忙之中看不出问题来。
这时,教师可以帮上一把,加以修改,使文章趋向完善。
(二)眉批教师应当选择和本次习作要求关系最紧密的2--3点着力,进行眉批。
它是针对性最强,传输的批改信息最清晰的一种批改方式。
它花时不多,但指点明白,学生易于领会和吸收修改。
例如高年级写人习作,学生《拾荒人》中有这样几句话:“‘小姑娘,你找谁?’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回头一看是位老伯。
他头戴一顶蓝布帽子,帽檐下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深凹的眼睛、直挺的鼻梁、干裂的嘴唇、岁月在他脸上犁出了沟壑般的皱纹。
老伯穿着一件汗渍斑斑的布衫。
深色的裤子高高卷起,微躬的背上扛着一个大包,隐约能看到里面的矿泉水瓶子。
”我的眉批是“老伯的外貌写得很有个性。
一个‘犁’字用得传神而精巧。
”(三)面批面批是一种现场面对学生临时生成的真实习作状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批改。
只要教师心态平和,和学生面对面的对话谈心,效果是最好的。
因为个别化的面批是在生生互改之后,所以老师可就文章的总体水平进行指导、提升。
(四)总评总评则是教师根据本次训练要求,对习作作出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诊断,一种激励,不能脱离学生习作的实际打写作的概念仗,或不着边际摸不着头脑读不懂的“指导引领”。
如学生记大院的一位叔叔冒着酷暑,将生病的邻居大娘送医院抢救的事。
习作的内容无疑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学生一段到底,错别字不少,主要情节不具体。
我这样总评:“这件事很感人,可惜许多事没写清。
比如当时大娘病情危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只是这位叔叔一人背去?在去医院途中又有什么困难?到了医院人们又是怎么说的?假如把这些改具体,写生动,把错别字消灭,一定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根据我的实践,习作眉批和面批比总评有效。
总批费时难写,但是教师应当做到一个学期至少保证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和总批的机会。
眉批用时不多,老师可每篇进行。
周记、小作文,也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必不可少的练笔。
我一般在一天内就迅速反馈,最迟不超过两天。
这类小作文的批改,我常常采用符号批改加少数眉批的方式,发现亮眼的、刺眼的要及时面批沟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心灵的距离,发现不少班级问题。
最优秀、需要褒扬的由我朗诵,其次是小作者可以宣读自己的优秀作品,获得进步加分。
三、学生自改,恍然大悟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完自己的作文后,自己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
但是,学生个人修改,往往“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限于水平,文章中的毛病,作者常常自己看不出来。
所以我把学生自改这一环节安排在生生互改和教师批改之后。
首先,我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认真审核,对同学和老师在自己的标点符号、错别字以及不通顺的句子方面的建议,多问几个为什么,并进行改正。
接着从题意、中心、内容、感情、结构、语言等方面来一个“回头望”,多问几个“是什么”或“怎么样”,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从点到面,实事求是的评价。
最后,对文章再次阅读,寻找出自己本次作文的最大亮点,或指出今后作文中应该改进的地方,写在指定位置。
在这样的自我修改,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达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
”四、师生点评,激励进步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对部分佳作进行精细地赏析,这样有利于推广好的评改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共享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位组长分别对作文情况一一进行全班汇报交流:(一)说出本组所评作文内容、书写最好的是谁;内容、书写有亮点的是谁。
(二)随机选择三个组的最优秀作文,由老师朗读。
(三)由组长说出对这篇优秀作文的评价语。
(四)全班学生再次对这篇优秀作文或是对这个评价进行补充评价;(五)老师最后对学生的评价做更高的补充点评,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有的放矢地就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探讨,使交流得以升华。
(六)课后,由老师在11本最优秀的作文中再评选出前三名,张贴在作文展栏目里,也可投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应逐步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不要忽视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
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主要还得靠学生自己,不只是老师单方面应该努力的事,所以,教师是绝不可能包办代替得了学生写好作文的。
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