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利率法的思考
财务会计之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财务会计之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引言在财务会计中,计量金融工具的成本和价值是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长期持有的金融工具,按照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然而,针对金融工具的实际利率法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法的定义、适用条件、计算方法以及其优缺点。
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是一种用于计算长期持有金融工具的成本和价值的方法。
它基于预期现金流量的折现,考虑到金融工具的全部现金流量,并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剩余期限调整现金流量的现值。
实际利率法假设现金流量与市场利率的变化无关,使用固定利率计算。
实际利率法的适用条件实际利率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长期持有的金融工具;2.所有现金流量可预测;3.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固定。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以下是计算实际利率法的步骤:1.首先,确定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并按照其到期日折现到现值;2.确定金融工具的购买价值;3.计算实际利率,即使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购买价值;4.使用实际利率计算金融工具的每个现金流量的现值;5.对于每个现金流量,将其现值相加,得到金融工具的当前价值。
实际利率法的优点实际利率法具有以下优点:1.考虑到金融工具的全部现金流量,更准确地计算金融工具的成本和价值;2.适用于市场利率固定的金融工具,计算简便。
实际利率法的缺点实际利率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假设现金流量与市场利率的变化无关,可能不适用于市场利率波动的情况;2.对于大规模和复杂的金融工具,计算复杂度较高;3.对于购买价值和现金流量的估计,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摊余成本法摊余成本法是另一种用于计量金融工具的方法。
该方法将金融工具按照购买价值计量,并在每个会计期间摊销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
摊余成本法假设现金流量和市场利率固定,不考虑实际利率的变化。
摊余成本法的适用条件摊余成本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长期持有的金融工具;2.所有现金流量可预测;3.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固定。
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法以下是计算摊余成本法的步骤:1.首先,确定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2.根据购买价值和持有期限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摊销金额;3.根据摊销金额和购买价值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4.更新金融工具的成本和价值。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

实际利率法摊销时间:2015-01-19作者:会计知识网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通俗的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
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至于差额就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由此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益率,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1+r/m)m-1.(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年限m)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
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关键是对摊余成本的计算。
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采用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这个价值应该值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摊余成本;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的债务。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准则中的总结实际利率法⼜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与按票⾯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下⾯店铺⼩编结合法律知识为你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中涉及实际利率法的业务可以分为:1.具有债务性质(1)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固定资产、⽆形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2)融资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确认融资费⽤⾄财务费⽤;(3)长期借款,会计处理: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4)发⾏长期债券,会计处理:应付债券,计提利息费⽤并将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应付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前计提利息费⽤并将其计⼊在建⼯程或财务费⽤等。
2.具有债权性质(5)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6)融资出租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分摊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冲减财务费⽤;(7)购买债券,按购买意图分为持有⾄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融资产(债券)两类,会计处理:计算利息收⼊并将其计⼊投资收益;(8)特殊⾏业购买存在弃置费⽤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预计负债利息费⽤⾄财务费⽤。
⼆、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采⽤实际利率法,按照⾦融资产或⾦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或利息费⽤,其中摊余成本是指该⾦融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
(2)加上或减去采⽤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额与到期⽇⾦额之间的差额进⾏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的减值损失。
即:实际利率法基本计算公式: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应收利息=票⾯⾯值票⾯利率;期末摊余成本=初始⾦额-已偿还本⾦-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
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折价发⾏)=⾯值+尚未摊销的利息调整(溢价发⾏)公式扩展⼆:期末摊余成本=未来现⾦流⼊的现值=预计每年产⽣的利息流⼊的现值(实际利息现⾦流⼊)+到期⽇产⽣的现⾦流⼊的现值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对此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而直线法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这种核算方式不能反映资金营运的真实收益。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
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
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完成一次增值,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
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实际利率法是在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计量方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恰恰是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大多与资金借贷和资金交易相关,更需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以非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以实际利率法来准确计量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2号)要求,,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
因此,不管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还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采用实际利率法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大势所趋。
实际利率法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实际利率法是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原来财务利息费用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采取的是按年限或者月份平均分摊的办法。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冈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准确。
一、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中的运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的规定:企业购买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即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按实际利率法分摊,分摊率就是计算现值时的折现率。
分摊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规定应予资本化的计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不予资本化的部分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人财务费用。
其具体的核算是按所购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原材料、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或无形资产”账户,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账户,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然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当期的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账户,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
[例1]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该设备总价款900万元。
对实际利率法的思考

实际利率法的思考【摘要】利率又称为利息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
因此,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实际利率法是现值计量属性的要求。
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综合审视和分析实际利率法。
【关键词】实际利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终值;摊销一、实际利率法的概念与要求就理论而言,实际利率法是与直线法相对应的一种利息计算方法,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发行价格与其本身的账面价格(名义价格、票面价格)不同所导致的利息调整额的摊销。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企业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对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也应当予以考虑。
如果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则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
二、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实际利率,通常先用“逐步测试法”,再使用“内插法”。
内插法的原理是利率变动与净现值变动会大致同步并且利率越小,折现值越大,净现值也越大。
因此需要找出一个较小的利率r1,使得以此利率求得的折现值P1大于初始计量金额P,此时的净现值为正;然后再找一个较大的利率r2,使得以此利率求得的折现值P2小于初始计量金额P,此时的净现值为负;实际利率r应当介于r1和r2之间,它的净现值为零,则实际利率r应满足以下等式:(P1-P)/(P1- P2)=(r1-r)/(r1-r2)(注:P有时被修正为复利现值系数B)。
实际利率法的思考

【 关键词】 实际利率 ; 未 来现金 流量; 现值 ; 终值 ; 摊销
实 际利 率 法是 考 虑 时 间价值 的一 种计 算 方 法 ,是会 计 准 经营 、投 资过程 中因使 用资金而付 出的费 用,如股利和 利 则 引入 的 一个 非 常重 要 的 概念 。根 据 我 国《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息 。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 筹措资金过程 中为获取资金而付 企
债券成本 = [ 年利息 X( 一所 得税税率 ) /[ 1 ] 债券筹资
额 ×( 一债 券 筹 资 费 率 ) 0 % 1 ]X10 债 券 的 实 际利 率 不 同于债 券 筹 资成 本 。债 券 的实 际利 率
是指运用于每期的实际利息费用计算 ,并将计算的利息费用
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 的差额作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 折价的利率 , 一般是市场利率 , 即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2 2号——金融工具确认 和计 量》 第十 四条 的规定 , 实际利率
法 是 指按 照 金融 资 产或 金 融 负债 ( 一组 金融 资产或 金 融 负 含
出 的费 用 , 证 券 发 行 费 。 债 券 成 本 属 于 负 债 资 金 成 本 , 如 又 称 为债 券 筹 资 成本 。其 计 算 公 式 为 :
i ( + / n 1 = 1r r m _
值的折现率 , 同时也是 计算、 确定 实际利息收益和实际利息
1金 融 资产 的实 际利 率 。 . 在现 值 计 量 模 式 下 , 产 按 照预 计 从 其 持 续 使 用 和最 终 资
在 贴现 贷 款 中 , 每 年 复 利 次 数 超 过 一 次 时 。 时 的 年 费 用 的 利率 。 当 这
会计实务:实际利率法原理是什么?

实际利率法原理是什么?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账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
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逐渐增加。
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
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来说,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即实际利率法下各期溢价摊销额平均值)。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倒挤,逐期增加)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减少)如果是折价: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折价)(倒挤,逐期增加)贷:投资收益(期初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增加)对于应付债券,也是一样的原理随着溢价的摊销,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会逐期减少,而各期的利息费用等于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因此,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债券利息收入的金额会逐期减少,而按照债券面值计算的应计利息不变,所以倒挤出来的摊销的溢价会逐渐增加。
可以结合分录进行理解:借:应付债券――债券溢价(倒挤,逐期增加)财务费用(期初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减少)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不变)借:财务费用(期初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逐期增加)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不变)--债券折价(倒挤,逐期增加)考了会计证,不会做账怎么办?真账实操才是硬道理!。
一造:关于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要点解析

关于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要点解析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1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
所谓实际真实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扣除信用风险后得到金融机构的真实利率,再扣除物价指数后得到实际真实利率。
相比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
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n表示年计息次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一般简化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例如,如果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而同期通胀率为3%,则储户存入的资金实际购买力在贬值。
因此,扣除通胀成分后的实际利率才更具有实际意义。
仍以上例,实际利率为2% -3% =-1%,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是亏钱的。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通胀压力难以消化的长期格局下,很容易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即便央行不断加息,也难以消除。
所以,名义利率可能越来越高,但理性的人士仍不会将主要资产以现金方式在银行储蓄,只有实际利率也为正时,资金才会从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流到储蓄。
相比有效年利率有效年利率,是指按给定的期间利率每年复利m次时,能够产生相同结果的年利率,也称等价年利率。
实际利率法会计处理

实际利率法会计处理实际利率法是一种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实际利率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摊销方法。
在实际利率法下,企业需要根据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实际利率以及预计存续期间,计算各期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并对初始确认金额进行摊销。
以下是一个使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处理的示例:假设企业购买了一项债券投资,该债券的面值为 10000 元,票面利率为 6%,期限为 5 年,每年付息一次。
企业以 9500 元的价格购入该债券,该债券的实际利率经计算为 7%。
在第一个计息期结束时,企业将收到债券利息 600 元(10000×6%),但由于实际利率为 7%,因此该利息收入的现值为 570 元(600÷1.07)。
企业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法,将债券的初始确认金额9500 元与收到的利息收入570 元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即9500-570=8930 元。
在第二个计息期结束时,企业将再次收到债券利息 600 元,但该利息收入的现值为 540 元(600÷1.07^2)。
企业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法,将上一期的摊销金额 8930 元与收到的利息收入 540 元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即 8930-540=8390 元。
以此类推,直到债券到期,企业将收回债券的面值 10000 元。
通过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值,以及各期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
这有助于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利率法的具体计算和会计处理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以及具体的业务情况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指南,并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财务顾问。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2篇)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摊余成本是会计上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用于购买或制造一项资产的成本在该时间段内的分摊情况。
2024年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都是关于如何确定和计算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一项资产的成本在一段时间内均匀地分摊。
具体来说,在会计上,摊余成本是一种用来计算资产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将资产的成本按照其使用寿命或服务期限分配到该资产的每个会计期间中,从而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摊余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是一种将未来现金流折现到现值的方法,可以用于计算摊余成本。
具体来说,实际利率法是根据资产的预计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来计算资产的摊余成本。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会计期间中,将预计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并将折现后的现值作为该会计期间的摊余成本。
通过实际利率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资产的摊余成本。
相对于其他方法,实际利率法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在计算摊余成本时更加精确。
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如下:1.预测现金流量:首先,需要对资产的预计现金流量进行预测。
这包括资产的预计收益和支出。
预测现金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市场情况、竞争状况等。
2.确定折现率:折现率是实际利率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代表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资本成本、风险等级等。
3.折现现金流量:根据预计现金流量和确定的折现率,将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到每个会计期间的现值。
4.计算摊余成本:将折现后的现值按照会计期间进行累加,得到每个会计期间的摊余成本。
通过实际利率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资产的摊余成本,在会计上更准确地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效益。
同时,实际利率法还可以用于对比不同资产或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帮助决策者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问题解析

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的问题解析又称实际利息法什么是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编辑本段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实际利率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面值* 票面利率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价的摊销额=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注意: 期初债券的账面价值= 面值+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未摊销的折价。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编辑本段实际利率法的特点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摊销数逐期增加。
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
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
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
生活中的实际利率问题

生活中的实际利率问题一、实际利率的概念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借款人或储户得到的利息与投入的本金之比。
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即同一金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具有不同的价值。
二、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
其中,名义利率是指银行公布的利率,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
三、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区别1.名义利率: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公布的利率,它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2.实际利率: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利率,它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四、实际利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储蓄:储户在银行存款时,要关注实际利率,以便计算出存款到期后的实际收益。
2.贷款: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要关注实际利率,以便计算出贷款到期后的实际负担。
3.投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要关注实际利率,以便计算出投资到期后的实际收益。
4.理财:理财规划师在为客户制定理财方案时,要关注实际利率,以便计算出各种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
五、我国实际利率的政策调整我国央行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通过调整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等方式,影响实际利率水平。
近年来,我国实际利率水平逐渐趋于市场化,央行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六、实际利率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实际利率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变量,它影响着金融市场的运行。
实际利率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资产价格、汇率等方面。
七、实际利率在国际间的比较不同国家的实际利率水平受各自经济状况、政策取向、金融市场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在国际间进行实际利率比较时,要考虑汇率、通货膨胀率等因素的差异。
八、实际利率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如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等,对实际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金融创新产品在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实际利率水平的调整。
九、实际利率与金融风险实际利率与金融风险密切相关。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 (2012-01-07 14:08:30)转载▼1、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
那么借了多少钱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2、“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
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3、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
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
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
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4、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
“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5、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
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6、一个万能的公式解决所有跟实际利率有关的内容:摊余成本=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流入)7、实际利率法讲白了就是把当时在贷方的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那个二级科目,一步步调整到借方,最后归0,当然如果一开始在借方,就调到贷方,那你每一期应该调整多少呢,这个就需要计算,根据实际利率(投资收益)跟票面利率(应收利息)来计算,这个算出来的差额就是你这一期调整理的数额。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关 键 词 : 际利 率 法 ; 余 成本 ; 息调 整 实 摊 利 中图 分 类 号 : 7 2 G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4 9 2 (0 20 — 2 4 0 17 — 3 4 2 1 )7 0 0— 2
根 据我 国 《 企业会计准 ̄ 2 号——金融 工具确 认 12 | 和计量 》 十四条规定 , 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 资产 第 实 或金融 负债 的实 际利率计算 其摊余 成本及各期利 息收 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法 中的实际利率 , 是指 使某项 资产或 负债 的未来现 金流量现值等于 当前公 允 价值 的折现率 。实 际利率法 是从财务管理 的角度提 出 来 的一个概念 ,原来 财务利 息费用没有考虑 资金 的时 间价值 , 采取的是按年限或者月份平均分摊的办法。实 际利率法 与直线法最 大的区别在于实 际利率 法引入 了 货 币时间价值 的概念 , 使每一期 的摊销金额 、 摊余 成本 更加准 确地计 量。采 用实际利率法计量产生 的摊余 成 本 就是 未来 现 金流 折现 到 当期 的现 值 ( 即借 款 的本 金 )体现 了货 币的时 间价值。因此 , , 采用 实际利率法核 算 能切 实提高会计信息 的可靠性 和相关性 。 在应付债券 、 金融资产及贷 款核算 中的运用
2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及贷款核算 中的运用。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2 ——金 融工具确认 和 2 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 资 、可供 出售金融资产 的债 券 、贷款都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 始汁量和摊余成 本进行后续计 量。 【 例题 】 司20 年1 日购入 甲公 司于20 年 乙公 0 6 月1 06 1 日发行 的5 月1 年期公 司债券 ,作为持有至到期投 资 。 该债券票 面金额为 10 0 万元 , 票面利率为 1%, 0 实际利率
对利率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的再思考

马 克思 利 率理 论 的主要 观 点是 , 率 的来 源是 剩余 价 值 。借 贷 资 本 的 增 值 同样 来 自资 本对 劳 动 的 利
剥 削 。利率 在零 至平 均 利 润率 之 间 。这 个 理 论 的 科 学 性 在 于 , 场 利 率决 定 于借 贷 资 本 的 供 求 关 系 。 市 至 于 市 场利 率变 化 马克 思将 其 与经 济周 期运 动 联 系 了起 来 。对 于 长 期利 率 , 克思 使 用 了 “ 均 利 率 ” 马 平 概 念 , 比赫 克 歇尔 提 出的“ 这 自然利 率概 念 ” 更加 科 学 , 比较 符 合 当代 资本 主 义实 际 。平 均 利率 是 根据 它
维普资讯
财 贸研 究
20 3 02.
对 利 率 理 论 及 其 实 践 问 题 的 再 思 考
王 晓博
( 复旦 大学经 济 学院 经济 学 系 20 3) 043 内容提 要 在 货 币政 策的理 论 中 , 率是 各种 政 策措施 的传 导机 制 的核 心 , 利 因此利 率 一直 是 货 币3 - '
和 实践 方 面 的诸 问题 重新 加 以讨论 和再 认识 。
一
、
对利率理论 派别观点的 比较 分析
新 古 典 主义从 两 分法 ( 把全 社 会划 分 为实物 和 货 币两 大 部 门 ) 出发 , 为 实 际储 蓄 和 实 际 投 资 决 定 认
实 际 利率 。这 就是 说 , 人们 是否 进 行 固定资 产 投资 就要 把资 本边 际 收益 率 同利 率进 行 比较 : 本边 际 收 资
一
48 —
维普资讯
指出 , 利率 是 信用 价 格 。这 同可 贷 资金理 论 不谋 而 合 。这 个 观点 是 应 当予 以肯 定 的 正 确 观 点 。 弗里 德
实际利率法最通俗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最通俗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是一种专业决策分析方法,它以计算可比较实际和价值利率的形式避免了有关税收和货币贬值的不确定性的影响。
它建立在折现现金流的概念之上,考虑了一些非货币因素,这些因素通常不会被以货币集中衡量。
实际利率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作出更理智、实际、明智的决策。
实际利率法通过计算准确实际利率,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投资的实际收益。
它通过考虑诸如税收、通胀率、货币贬值等经济因素,来估计未来的价值。
这种方法有助于投资者确定价值最高的投资机会,也降低了多年来原有投资负面风险。
实际利率法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未来投资时相当全面地考虑将来的变数。
投资者和经理在利用实际利率方法作出决策时,应考虑实际利息率和未来非货币收益,判断投资的实际收益。
如此,不仅可以确定最佳投资机会,而且还能准确衡量货币贬值的风险。
总的来说,实际利率法是众多决策分析方法之一,旨在帮助投资者和经理在投资时考虑投资的货币和非货币因素,有助于减少税收、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投资风险,并尽可能提高投资回报率。
因此,实际利率法在投资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是金融领域中常常提到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合同利率是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或提供信贷产品时所约定的利率,是借款人和银行之间达成共识的利率。
它是在借款合同中明确规定的利率,用于计算利息支出并作为借款人偿还贷款的依据。
合同利率通常是固定的,可以在借款期限内保持不变。
实际利率是指借款人实际支付的利息费用,它是合同利率与其他因素的综合体现。
实际利率是以合同利率为基础,再考虑通货膨胀率、市场利率、风险溢价、贷款手续费等因素计算得出的。
实际利率是衡量借款成本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借款人在还款过程中所需承担的实际利息负担。
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实际利率可能会上升,因为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来抵消通货膨胀对货币的贬值。
然而,如果通货膨胀率下降,实际利率可能会下降,借款人需要支付更低的利息。
除了通货膨胀率,市场利率也会对实际利率产生影响。
市场利率是指金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它受到市场供求关系、货币政策以及经济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实际利率也可能会上升,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
相反,如果市场利率下降,实际利率也可能下降。
风险溢价是另一个影响实际利率的因素。
风险溢价是指金融机构为了承担风险而要求借款人支付额外的利息费用。
不同的借款人由于其信用状况的差异,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金融机构会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来确定风险溢价的规模。
一般来说,信用评级较高的借款人可能会享受较低的实际利率,而信用评级较低的借款人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实际利率。
此外,贷款手续费也可能对实际利率产生影响。
贷款手续费是指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需要支付的手续费用,它通常作为贷款的一部分计入贷款额度。
如果手续费较高,实际利率可能会上升。
关于“实际利率法”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于“实际利率法”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
曹昭
【期刊名称】《《中国证券期货》》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实际利率法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在讲授本节内容时,进行巧妙的转换和对比,能够使学生掌握这一方法的本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页数】2页(P257-258)
【作者】曹昭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实际利率法在会计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J], 严安榕
2.关于实际利率法在商业银行运用的思考 [J], 路丽丽
3.实际利率法引发的思考 [J], 刘艳华
4.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摊销法的优劣及实际利率法对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的影响 [J],
李玉良
5.实际利率法应用中关于实际利率的讨论 [J], 谢浩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利率法的思考【摘要】利率又称为利息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从资金的借贷关系看,利率是一定时期内运用资金资源的交易价格。
因此,利率在资金分配及企业财务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实际利率法是现值计量属性的要求。
本文尝试从经济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综合审视和分析实际利率法。
【关键词】实际利率;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终值;摊销实际利率法是考虑时间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是会计准则引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金融资产如: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及融资租赁方式出租资产形成的长期应收款。
以上业务收取利息,从而形成利息收益。
金融负债如:因购买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支付价款、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资产形成的长期应付款、发行债券。
以上业务需要支付利息,从而形成利息费用。
而实际利率主要用于以上资产或负债现值计算以及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债券利息调整额的摊销。
一、实际利率的理解和确定(一)易混淆的几个概念1.贴现贷款换算中的实际利率。
在贴现贷款中,当每年复利次数超过一次时,这时的年利率叫作名义利率,而每年只复利一次的利率被称为实际利率。
将名义利率调整为实际利率的换算公式为:i=(1+r/m)m-1其中,i为实际利率;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次数。
例如:某企业向银行借款1 000万元,年利率10,半年复利一次。
则:该项借款的实际利率=(1+10/2)2-1=10.252.经济学中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实际利率。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通常,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所以,实际利率又可理解为是在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也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为: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变动率)-1(也可以通货膨胀率替代物价变动率)名义利率不能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债券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两部分。
用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投资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股利和利息。
筹资费用是指企业在筹措资金过程中为获取资金而付出的费用,如证券发行费。
债券成本属于负债资金成本,又称为债券筹资成本。
其计算公式为:债券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 /[债券筹资额×(1-债券筹资费率)] ×100债券的实际利率不同于债券筹资成本。
债券的实际利率是指运用于每期的实际利息费用计算,并将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作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的利率,一般是市场利率,即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二)现值计量属性下的实际利率现值是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折现的金额。
在现值计量属性要求下,实际利率为资产、负债未来净现金流量折为现值的折现率,同时也是计算、确定实际利息收益和实际利息费用的利率。
1.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
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例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收回金额;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的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的实际利率就是按贴现法计算出来的内部收益率(也叫内含报酬率),表现为投资的内含报酬率或者必要报酬(收益)率。
投资内含报酬率,又称为内部收益率(IRR),是指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
实质上,它是能使投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必要报酬率,又称为必要收益率。
计算公式如下: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资金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贴(率)+风险收益(率)2.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
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例如: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支付价款;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资产而形成的长期应付款;发行债券价格的估计以及折价、溢价的摊销等。
金融负债一般以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实际利率,也可以是合同规定的利率或者投资方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三)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计算实际利率,通常先用“逐步测试法”,再使用“内插法”。
内插法的原理是利率变动与净现值变动会大致同步并且利率越小,折现值越大,净现值也越大。
因此需要找出一个较小的利率r1,使得以此利率求得的折现值P1大于初始计量金额P,此时的净现值为正;然后再找一个较大的利率r2,使得以此利率求得的折现值P2小于初始计量金额P,此时的净现值为负;实际利率r应当介于r1和r2之间,它的净现值为零,则实际利率r应满足以下等式:(P1-P)/(P1- P2)=(r1-r)/(r1-r2)(注:P有时被修正为复利现值系数B)。
通过数学求解,可以推导出实际利率r=r1+[(P1-P)/(P1-P2)] (r2-r1)。
这种方法用手工来做比较繁琐, 可以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很快计算出来。
[例1] A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折价购入面值为1 250万元的公司债券,购买价格为 1 000万元,票面利率为 4.72,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即1 250×4.72=59万元),到期一次还本。
据此,计算该公司债券实际利率r:由于1 000=59×(P/A,r,5)+1250×(P/F,r,5),采用逐次测试法(又称为“误试法”),按照r1=9测试(分别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9对应的系数):P1=59×(P/A,9,5)+1250×(P/F,9,5)=59×3.889 7+1 250×0.649 9=1 041.867 3(大于1 000,加大测试利率)按照r2=10测试(分别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和“复利现值系数表”10对应的系数):P2=59×(P/A,10,5)+1250×(P/F,10,5)=59×3.790 8+1 250×0.620 9=999.782 2(小于1 000,停止测试)r= r1+[( P1-P)/( P1-P2)](r2-r1)=9+[(1 041.867 3-1 000)/(1 041.867 3-999.782 2)] × (10-9)=9.99由此计算得出r=9.99[例2] 某企业2005年1月1日购入甲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面值100 000元,票面利率6,买入价为90 000元。
债券按复利计息。
因债券按复利计息,所以由90 000=100 000×(F/P,6,3)×(P/F,r,3)得到:r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P/F,r,3)=0.755 7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知,r在9和10之间。
利用“内插法”计算r。
与上述内插法不同处在于:这里的内插法将r对应的折现值P修正为对应的复利现值系数B:r= r1+[(B1-B)/(B1-B2)](r2-r1)=9 + [(0.772 2-0.755 7) / (0.772 2-0.751 3)] ×(10-9)=9.79由此计算得出r=9.79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及其与终值之间差额的确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终值之间的差额在会计准则中被称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确认融资费用、债券利息调整额。
未来现金流量包含利息和本金,其中,各期利息或租金表现为年金终值。
(一)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入现值及其与终值之间差额的计算[例3]假设某公司于2005年1月1日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出一套设备,公司购置设备的成本为50万元,公允价值50万元,租赁期为5年,每年末收取租金118 708元,期满设备归租入公司所有。
公司该项租赁业务的内含利率为6,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8。
解析:首先,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该项租赁业务的内含利率6为实际利率(折现率),即r=6。
第二步,确定金融资产(未来应收款)现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金额。
未来现金流入终值(最低租赁付款额)=118 708×5=593 540(元)未来现金流入现值(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118 708×(P/A,6,5)=118 708×4.212 4=500 046(元)(注:依据会计准则规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取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公允价值中的较低者。
因此,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为500 000元。
)差额(未实现融资收益)=593 540-500 000=93 540(元)(二)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出现值及其与终值之间差额的计算[例4] 某公司2007年1月1日购买一台机器作为固定资产,机器已收到且不需要安装。
合同约定机器的总价款为2 000万元,分3年支付。
2007年12月31日支付1 000万元,2008年12月31日支付6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支付400万元。
假定公司3年期银行借款利率6。
解析:首先,确定3年期银行借款利率6为实际利率,即r=6。
第二步,确定金融负债(未来应付款)现值和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
未来现金流出终值=2 000(万元)未来现金流出现值=1 000 × (P / F,6,1) + 600 × (P / F,6,2)+400×(P / F,6,3)=1 000×0.9434+600×0.89+400×0.839 6=1 813.24(万元)差额(未确认融资费用)=2 000-1 813.24=186.76(万元)三、未来现金流量摊余成本的确定及现值与终值差额的摊销(一)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摊余成本计算摊余成本时,应该考虑本期实际收到或付出的现金流量。
每年的现金流出(入)在计算利息时应该扣除,而未付(收)的本金、利息按照复利计算利息。
本期期末摊余成本又成为下期的期初余额,如此循环。
由此形成了以下关系式:期末金融资产摊余成本=期初金融资产余额+实际利息收益-本期现金流入期末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期初金融负债余额+实际利息费用-本期现金流出(二)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现值与终值差额的摊销1.本期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额=本期实际利息收益[例5] 依据例3资料,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并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的摊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