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有关0的乘法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冀教版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教学内容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学生将学习在乘法运算中,当乘数中间有0时,如何正确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容易将乘数中间的0与乘数末尾的0混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计算器等教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乘数中间有0的特点。
2. 讲解新课:教师详细讲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
3. 练习巩固: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出题,练习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5. 课堂检测:教师出示一些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题目,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定义。
2.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3.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区别。
4.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练习册上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题目。
2. 请学生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3.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即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生容易将乘数中间的0与乘数末尾的0混淆的问题。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指在乘法运算中,其中一个乘数的中间有0,例如:204 × 5。
这类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先将0前后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相应位置放置0。
具体步骤如下:1. 将乘数分解为两部分,0前后的数分别记为a和b,例如:204可以分解为20和4。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冀教版

数学教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 -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了解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概念。
2.理解0在乘法中的作用。
3.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4.按要求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概念。
2.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按要求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准备1.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2.工具:黑板、粉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引导学生快速计算。
2.从学生的计算方法出发,向学生引出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这一话题。
二、讲解(10分钟)1.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指其中一位乘数为0的乘法,例如:20 × 6、5 × 40等。
2.0在乘法中的作用是使乘积变为0。
3.若两个乘数都有0,则乘积为0。
三、练习(25分钟)1.练习一:计算下列乘法,注意加0的位置。
(1)20 × 6 = ;(2)40 × 5 = ;(3)50 × 0 = ;(4)0 × 30 = ;(5)70 × 0 = ;(6)0 × 0 = 。
2.练习二:口算。
(1)30 × 10 = ;(2)10 × 100 = ;(3)20 × 1000 = ;(4)40 × 10000 = ;(5)60 × 1000 = ;(6)90 × 10000 = 。
四、反思(5分钟)1.展示部分学生的练习答案,让其他学生检查并指出错误之处。
2.教师点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集中与基础知识练习相关的习题。
2.在家口算20 × 50、7 × 30、0 × 100,练习乘数中间有0的口算技能。
教学扩展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器来练习乘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口算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4课时《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学校: 年级:三年级使用时间:1.掌握三位加三位重点: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集体订正,教师引导学生,并板书:4.拓展练习。
502×4=积的十位和百位为什么都是0?5.小结:今天这两个笔算有什么相同?(因数中间有0)要注意什么?注意: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当个位积不满十时,积的十位上要用0占位,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位时,个位上进几,积的十位上就写几。
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后作业完成口算题卡本课时的习题。
练习题设计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出示教材第67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对比练习。
其中第一组是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与因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对比,第二组是个位积满十的乘法与个位积不满十的乘法的对比。
3.改错。
4.拓展练习。
计算1005×4。
(1)独立计算,然后小组内交流。
(2)讨论:这题与例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练习十四第1题,板演齐练。
6.练习十四第3题。
(先填,后说为什么这么填?)板书设计第5课时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关0的乘法

有关0的乘法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新知,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含义,掌握有关“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恰当运用教学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含义,掌握有关“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内容:P34-P35。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请同学们准备好,我们进行口算竞赛,出示题目:3×5 2×5 1×5 0×5小组讨论0×5=?为什么得0?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1. 学生自由讨论后汇报:0+0+0+0+0=0 5个0相加得0 所以0×5=02. 算一算:0×3= 7×0= 0×26=3. 通过上面的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因为乘法表示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0乘几,就表示几个0相加,所以结果是0。
4. 试一试(1)130×5=你想怎么算?小组讨论,计算后汇报。
a:13×5=65 130×5=650b: 1 3 0 c: 1 3 0× 1 5 ×1 56 5 0 6 5 0你发现了什么?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多位数怎么算简单?可用0前面的数先相乘,再填上与乘数末尾相同数目的0。
总结需要注意的:一是一位数的书写位置。
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二是积末尾0的个数。
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练习题:320×4= 50×5= 410×2=120×3= 60×4= 240×3=(2)402×3=?这道题你们会算吗?试一试。
试着计算准确结果,并交流计算方法。
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经历和探索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数学思考:能有条理的进行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问题解决:经历学生独立探索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和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 824x5= 313x6=(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完成后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并帮黑板上的两名同学检查。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回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小结: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时,要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上每一位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2、集体听算9+0= 872-0=100+0= 3407-0=(集体回答,请学生回答这么大的数怎么算的这么快的,有什么规律?)小结:“0”和任何数相加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任何数减“0”也还等于原来的那个数。
(回顾旧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4今天是小猴子星星的生日,它请来了自己最要好的小伙伴品尝新鲜的大桃子。
小伙伴们吃得兴高采烈,很快它们面前盘子里的桃子就被吃光了。
每个小伙伴盘子里的桃子都吃没了,数学上可以怎样表示?(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现在同学们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师: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想到了几种方法?找学生列式:0+0+0+0+0+0+0=0(个)0x7=0(个) 7x0=0(个)(2)学生得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过程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算式正确吗?为什么这样列式呢?生:7个盘子里都是0个桃子,用加法计算7个0相加得0。
有关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关0的乘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0的乘法原理;2.掌握0在乘法中的性质和运算规律;3.能实现简单的0乘法计算。
2. 教学重点1.0在乘法中的性质和运算规律;2.0乘法计算。
3. 教学难点1.对0乘法的理解;2.0乘法规律的应用。
4. 教学内容4.1 导入老师在开始课堂前,可以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设置各种场景游戏,来让学生们感受到0的特殊性。
例如,这些游戏可以包括:•点数游戏:每个人举出各种场景中的事物、植物、动物等,如果有以“0”结尾的点数,可以得到特别的奖励分数;•口算游戏:老师出示一道0乘法题目,鼓励学生们想办法算出答案,展示出大脑的灵活性。
4.2 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对0的乘法原理进行简单的讲解。
当我们用0与任何数相乘时,运算结果一定是0。
这是因为0所代表的是“没有东西”,而“没有东西”与任何数相乘最后还是得到“没有东西”。
然后,老师可以进一步讲解0在乘法中的性质和运算规律,例如:•一个数乘0,等于0;•0乘一个数,等于0。
讲解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或者超链接,让学生们在尝试性的游戏中理解和掌握0乘法规律。
4.3 练习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课堂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0乘法的运算规律,例如:1.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做数学作业。
小明写的一道题目是“0 × 8 = ?”。
你能帮助他算一下吗?2.请思考一下:如果我们将50元钱分成0份,每份是多少钱呢?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0乘法的理解,并巩固所学习的任何内容。
5. 教学方法采用“导入讲解练习”的教学方法,简单易懂,让学生们在尝试中掌握乘法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6. 总结在本节课中,老师讲解了0乘法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帮助学生们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通过一些游戏和练习,让学生们加深对乘法性质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勇敢尝试,挑战自我,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第4课时 有关1和0的乘法

第4课时有关1和0的乘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与加法的区别与联系。
2、认识有关1和0的乘法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乐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关1和0的乘法的特点;学会用乘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难点:关于0的乘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想不想再来看一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呢?今天,魔术师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学生观察第一幅情景图,搜集整理有关信息。
师:你发现了什么?根据你们发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1、认识有关1的乘法师:我们怎么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决问题:一共变出了多少只鸽子?学生列出加法算式:1+1+1=3(只)乘法算式:1×3=3(只)师:魔术师又拿出5只帽子,每只帽子里又变出一只鸽子。
现在又变出了几只鸽子?一共有几只鸽子?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师: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列出的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1+1+1+1+1=5(只)1×5=5(只)5×1=5(只)1+1+1+1+1+1+1+1=8(只)1×8=8(只)8×1=8(只))学生反馈:几个1相加就是几,1乘几就是几。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自己发现了“1乘几就是几”,这就是有关1的乘法的特点,数学家们说它是“1和任何一个数相乘都得任何数”。
2、认识有关0的乘法师:从第二幅情景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师:你能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吗?请你先列出加法算式吧。
(学生列式,师巡视。
)学生汇报加法算式:0+0+0=0(只)师:你能试着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吗?改写完和同桌相互看一看。
(学生改写算式,同桌交流。
)学生反馈:3×0=0(只)0×3=0(只)看自主练习中第2题的图片:吊椅上现在坐了多少人?学生分别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0的乘法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三年级上册 第四课时

教案:0的乘法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册别:上册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的乘法概念,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0的乘法概念的理解。
2. 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 0的乘法概念的理解。
2. 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0,引导学生回顾0的加减法运算。
2. 学生分享0的加减法运算的结果。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0乘以任何数得多少?”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答问题。
3. 各组分享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巩固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巩固和总结等环节,让学生理解了0的乘法概念,掌握了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0的乘法概念的理解和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0的乘法概念的理解1. 引导学生回顾0的加减法运算,为学习0的乘法打下基础。
在0的加减法运算中,学生已经了解到0加上任何数还得原数,任何数减去0还得原数。
通过这个回顾,可以让学生对0的性质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教师提出问题:“0乘以任何数得多少?”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去思考0的乘法运算规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有关0的乘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有关0的乘法(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0的乘法运算规则。
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0与任何数相乘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发现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乘法知识,推理并验证0的乘法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0的乘法概念介绍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都是0。
解释0乘以正数、负数和分数的情况。
0的乘法规律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引导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这一规律。
应用0的乘法练习计算0与不同类型的数相乘的结果。
解决实际问题,例如:0乘以一个长度、面积或体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掌握0的乘法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解释和理解为什么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处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计算器、乘法表、PPT演示文稿。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PPT展示0乘以不同数的例子,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新课导入讲解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概念。
展示不同类型的例子,如0乘以整数、小数和分数。
学生探究分组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0与不同数相乘的结果。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计算过程。
讲解与示范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解释0的乘法规律。
展示如何正确计算0乘以任何数。
练习与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和应用问题。
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0的乘法规则。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感想和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0乘以不同数的例子。
用彩色笔标出关键点和计算步骤。
绘制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0的乘法。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本计算和应用问题。
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例子,验证0的乘法规律。
提供在线资源,让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对0的乘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第四单元的内容——0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中的0的乘法。
我们将学习0与任何数相乘的结果都是0。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0的乘法规则,并能够运用这一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记住0的乘法规则,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这一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苹果,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0的乘法,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下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
2. 例题讲解:我通过展示一些例子,解释了0的乘法规则。
例如,0乘以3等于0,0乘以5等于0等等。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发放了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们一起核对答案。
4. 小组讨论: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0的乘法规则,并互相交流。
5. 应用拓展:我给学生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0的乘法规则来解决。
例如,如果一个篮子里有0个苹果,那么无论你再放进去多少个苹果,篮子里的苹果数量仍然是0。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0的乘法规则,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概括。
七、作业设计2. 如果有0个苹果,无论你再放进去多少个苹果,篮子里的苹果数量是什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0的乘法规则有了基本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课后,我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运用0的乘法规则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0的乘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一规则,并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0的乘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0的乘法运算规则,能正确计算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0的乘法运算规则: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2. 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0的乘法运算规则,能正确计算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0的乘法运算规则背后的数学原理,能将0的乘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0的乘法运算,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0的乘法运算规则,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乘法运算。
3. 练习:布置一些0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应用:讲解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0的乘法运算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0的乘法2. 0的乘法运算规则: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3. 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0乘以不同的数。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应用0的乘法运算。
3. 拓展题:研究0的乘法运算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0的乘法运算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巩固。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3.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4.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如何进一步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0的乘法”这一概念的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以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一数学原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关0的乘法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有关0的乘法示范教学方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 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
3. 相关练习题的解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与0有关的趣味数学题,引导学生关注0的特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0的乘法。
3.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0的乘法2. 内容:(1)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2)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
(3)相关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0乘以不同的数。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0在除法中的特性。
八、课后反思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0乘任何数都得0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的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例如,通过一个关于小猫钓鱼的故事,引出0乘以任何数都是0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内容讲解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避免直接灌输知识。
《有关0的乘法》(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有关0的乘法》(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有关0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0的乘法。
具体内容包括: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以及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0的乘法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运用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0的乘法原理,能够运用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这一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数学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假设有一箱苹果,每组分0个,请问不管分给几组,每组能得到几个苹果?”引发学生对0的乘法的思考。
2. 讲解与演示:我利用黑板和粉笔,通过具体的例子,如“0乘以1等于0,0乘以2等于0,0乘以3等于0……”进行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0的乘法原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0的乘法原理后,我设计了一些随堂练习题,如“0乘以5等于多少?0乘以10等于多少?”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如果一个小组有0人,那么这个小组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人”,通过讲解这些例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0的乘法。
5.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如果商店某种商品卖完了,那么这种商品的库存就是0,无论卖出去多少,库存都等于0。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0的乘法。
六、板书设计0的乘法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与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0乘以6等于多少?0乘以12等于多少?2. 请举例说明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有关0的乘法》(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有关0的乘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的定义2.认识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质3.掌握0与其他数字相乘的规律教学准备1.课件:数字卡片、乘法表2.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 清晰说明乘法的定义首先,老师需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学生乘法的定义是什么。
可以用如下语句进行说明:“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
例如,2 × 3 = 6,表示将数2与数3相乘得到数6。
”2. 引出0与乘法的特殊性质接着,老师需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0上,指出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质。
可以采用诸如下面这种说法:“在乘法中,0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就是0与任何数字相乘的结果都为0。
例如,0 × 2 = 0,0 × 3 = 0,甚至0 × 1000也为0。
”通过这种方式,引出了0在乘法中的异于其他数的“特殊性”。
3. 让学生进行小实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0在乘法中的独特性,老师可以让他们进行一个小实验。
下面是实验的步骤:1.派发数字卡片,让学生随机选取两张卡片,并记录下所选数字。
2.让学生对这两个数字进行乘法计算,记录下计算结果。
3.检查计算结果是否为0。
这个小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到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质。
4. 引出0与其他数字相乘的规律在学生对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质有一定了解后,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出0与其他数字相乘的规律。
“在乘法中,当0与其他数字相乘时,无论这个数字为多少,乘积都是0。
”老师可以用如下例子进行说明:0 × 1 = 0 0 × 2 = 0 0 × 3 = 0 …… 0 × 100 = 05. 进一步巩固最后,老师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巩固学生对0在乘法中的规律和特殊性质的掌握。
可以用相应的乘法表进行练习和验算。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们对乘法的定义和0在乘法中的特殊性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通过小实验和练习,学生们也掌握了0与其他数字相乘的规律。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4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目标】1、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理解并掌握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1.口算并讨论。
0×2= 6×0= 0×9= 1×0= 0×0=讨论:关于0的乘法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星期天,6只小白兔在森林里采蘑菇,每只小白兔采了0朵,那么6只小白兔一共采了多少朵呢?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指名回答,并说一说算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加法0+0+0+0+0+0=0(朵)进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 0×6=0(朵)或6×0=0(朵)教师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 —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提问:5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 10个呢? 15个呢?指名回答:5×0=0(条)或0×5=0(条)。
教师再次引导学生说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勻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师板书课题: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师: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知道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其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相乘的两个数中间有0的情况,不信你瞧。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南宁、百色三个城市传递。
三个城市共有火炬手多少名?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并尝试解答,最后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 有关0的乘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课时有关0的乘法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用竹子编成的放过煤的竹篮,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
”孙子提着篮子走了。
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
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一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
”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
但是,结果依然不变。
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3.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孙子最后打了多少篮子水呢?(0篮)【进行新课】关于0的乘法。
猴子喜欢吃什么呢?(桃子)有7只猴子想吃桃子,放在他们面前的是7个空盘子,那么应该怎样计算有多少个桃子呢?(1)上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0×7 =0那为什么是0呢?你想过吗?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一下。
这么多小朋友已经想好了。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2)汇报。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0+0+0+0+0+0+0=0,7个0相加还是等于0,所以0×7=0。
(板书)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7=0,那么7×0呢?(板书)=0。
又是怎么想的?(3)像这样0×7=0,7×0=0积都是0的乘法算式,你还能说吗?(10个)(学生边举例,教师边板书)(板书出特例:0×一位数,一位数×0,0×两位数,0×0)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来举个例子:999×0=?0×0=?(4)小结。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汇报)(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5)练习反馈:做一做。
4×0= 0×20= 0×8= 100×0=0+4= 20+0= 8+0= 100+0=反馈校对: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区别?(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答案呢?100×0=0,而100+0,还是等于100。
)小结:说得真好!我们在口算时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 有关0的乘法 ︳青岛版

PPT
再度设计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做一做:0×2=5×0=0×6=0×8=
2×0=5+0=6×0=0+8=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指名报得数校对。
师:观察5×0和5+0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一个数相加都得原来的数。
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师:读题,你知道了些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式吗?
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几种方法?能用算式表示吗?
加法算式0+0+0+0+0+0+0=0
乘法算式0×7=0 7×0=0
0×7=0你是怎样想的?(因为7个0相加等于0)
师:那0×4呢?0×3= 9×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来吗?
(2)想一想:0×0等于几呢?说一说理由
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板书:604×8
师:谁能估计一下,大约等于多少?
师: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自己试试看。(巡视,选择学生的不同结果板演。)
师: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和同桌讨论谁算的正确,为什么?
师什么?
(引导学生对新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预设:十位上是0也要乘
师:着重强调,十位上写几?
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学会了和0有关的乘法,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些练习,看看谁做的最棒!。
708×3 607×5 601×8
师:看这三道题,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完成。三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三、课堂小结,总结全课
师:今天研究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有什么特点呢?这样的乘法竖式该怎样计算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有关0的乘法》(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有关0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掌握0的乘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0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
2. 0的乘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1. 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的推导。
2. 0的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有0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问这些苹果一共重多少克?引导学生思考0与任何数相乘的结果。
2. 探究0的乘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
-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给出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
- 通过实例验证规律,如:0×5=0,0×100=0等。
3. 深化理解- 让学生举例说明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有0本书,每本书重200克,问这些书一共重多少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0的乘法运算。
4. 总结与拓展-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0的乘法运算的理解。
-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0的乘法运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0的乘法规律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通过实例验证规律,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0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0的乘法运算。
六、板书设计《有关0的乘法》1. 0与任何数相乘的规律2. 0的乘法运算- 0×5=0- 0×100=03. 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有0个苹果,每个苹果重100克,问这些苹果一共重多少克?- 有0本书,每本书重200克,问这些书一共重多少克?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0的乘法规律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有关0的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2. 使学生能够在推理过程中自己找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0的乘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子喜欢吃什么吗?预设:桃子。
展示课件,猴子吃桃子的情境。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设计意图:创设猴子吃桃的情境,生动形象,使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然的情境下愉快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1.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了解到了什么?预设1:一共有7个猴子。
预设2:一共有7个盘子,而且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
预设3:要求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提出问题: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是几个呢?预设:那就是0个。
提出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预设1:可以用加法:0+0+0+0+0+0+0=0(个)预设2:还可以用乘法:7×0=0(个)或0×7=0(个)提出问题:你知道0×3=9×0=0×0=这些算式的积是多少吗?预设:积都是0总结说明: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 对比0的乘法和加法。
出示题目:0×2= 5×0= 0×6=2+0= 5+0= 6+0=提出问题: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预设: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0与一个数相加仍得原数。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通过口算,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究、亲身体验、自己得出结论等活动,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三、巩固练习1. 计算0 ×4 = 25 ×0 = 0 ×99 =53 + 0 = 39 + 0 = 7 + 0 =2. 判断。
(1)0加任何数都得0。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的算理;2、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的方法;3、培养认真计算和算后检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方法,培养检查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计算过程中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从而得到简便运算的算理。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说一说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原来的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2.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多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数相乘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让学生重温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动脑思考,探究规律1.课件出示教材66页例4情境图。
(1)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中的情境。
(2)想一想:盘子里没有桃子,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2.引导学生思考:求7个盘子里一共还有多少个桃子,怎样列式?(1)列加法算式:0+0+0+0+0+0+0=0(个)。
(2)列乘法算式:0×7=0(个)或7×0=0(个)。
3.拓展思考:3个盘子里有多少个桃子?如果是这样的9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1)列式计算:0×3=0,9×0=0。
(2)组内讨论:0×0=?(0×0=0)(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黑板上的乘法算式,总结发现的规律。
4.师生共同归纳: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设计意图:引入教材66页例4的具体情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机会,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5。
(1)仔细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604×8)(3)这道题中的多位数有一个特点,你们发现了吗?(多位数的中间有0)2.探究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有关0的乘法
【教学内容】
教材66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0的乘法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热爱生活。
【重点难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掌握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道理。
突破方法:直观教学法和发现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
1.出示主题图。
2.学生看图,把竹篮打水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位老人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
每天清晨,爷爷都坐在厨房的桌子旁阅读书籍。
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最大的努力,阅读那些书籍。
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
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爷爷平静地拿出一个用竹子编成的放过煤的竹篮,对孙子说:“拿着这个竹篮,取一篮子水来。
”孙子提着篮子走了。
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的水一滴不剩。
爷爷笑着对孙子说:“下一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跑得更快点。
”孙子再次去打水,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
但是,结果依然不变。
孙子告诉爷爷:“用竹篮打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
3.从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孙子最后打了多少篮子水呢?
(0篮)
【进行新课】
关于0的乘法。
猴子喜欢吃什么呢?
(桃子)
有7只猴子想吃桃子,放在他们面前的是7个空盘子,那么应该怎样计算有多少个桃子呢?
(1)上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
0×7 =0
那为什么是0呢?你想过吗?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一下。
这么多小朋友已经想好了。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2)汇报。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0+0+0+0+0+0+0=0,7个0相加还是等于0,所以0×7=0。
(板书)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7=0,那么7×0呢?(板书)=0。
又是怎么想的?
(3)像这样0×7=0,7×0=0积都是0的乘法算式,你还能说吗?(10个)
(学生边举例,教师边板书)
(板书出特例:0×一位数,一位数×0,0×两位数,0×0)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来举个例子:999×0=?0×0=?
(4)小结。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汇报)(板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5)练习反馈:做一做。
4×0= 0×20= 0×8= 100×0=
0+4= 20+0= 8+0= 100+0=
反馈校对: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加法,一个是乘法,答案呢?100×0=0,而100+0,还是等于100。
)
小结:说得真好!我们在口算时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
(设计意图:由加法过渡到乘法,帮助学生理解关于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进而理解其算理及算法。
)
【课堂作业】
2×0= 0×5= 6+0= 99×0=
0×7= 2019+0= 4562×0=
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上面几个题目,并说出为什么?
【课堂小结】
提问: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表现的都非常出色。
请大家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回答: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66页“做一做”。
第4课时有关0的乘法
0+0+0+0+0+0+0=0
0×7=0 7×0=0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
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0×0=0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任何数相加都得任何数。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抓住主题图的故事创设美妙情境,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观察、想象、交流和解决问题等一切活动,每个环节设计新颖,整个过程流畅,层次清晰。
大大改变了以前计算课单调、枯燥无味的状况。
自编算式让学生有选择地做自己喜欢的题,激活了学生对计算题计算的兴趣,满足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