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共轭支链含腈基的聚对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收稿 日期 : 0 61 -7 修 订 日期 : 0 7 ・ 2 0 -12 ; 2  ̄31 5 .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 24 3 5 05 1 ) 作者简介: 霍利军( 9 8 ) 男 , 17 一 , 陕西人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 从事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 。 Ema : oejn 13 cr, e:( 1 ) 130 9 ・ i hle @ 6 .o T l 00 5 73 8 l u n
共轭支链含腈基 的聚对苯 乙烯衍生物 的合成及光谱特征
霍利军 , 韩敏芳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院, 北京 10 8 ) 0 0 3
摘要 : 通过 H C E K法共聚将腈基引入聚对苯乙烯(P ) P V 的共轭支链 , 得到聚合物 DC -P 。通过核磁共振 iNP V
C N60型元 素分 析仪 , ici -00U - H -0 Ht h U3 1 V a Vs 外. i紫 可见 光谱 仪 ,Hici 450荧 光 谱 仪 , thF 0 a 分子 量用 G C测定 ( P 聚苯 乙 烯 作 标 物 ) rkr 。Bue
D .0 n 型核磁 共振 仪 。 MX 3 0 M 2 2 单体 、 合物 的合成 . 聚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20 07年 8月
发 光 学 报
CHI NES OURNAL OF LUM I EJ NES CENCE
V l 2 No 4 o_ 8 . Au . 0 7 g ,2 0
文章编 号 : 0 07 3 (0 7 0 -550 10 -0 2 20 )40 1-6
( R) 北京 化学试 剂公 司。 A ,
共轭 聚合 物发光材料具有 易加工 、 可大面积 发
浅谈Buchwald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浅谈Buchwald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7-13T05:54:36.09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3月第5期作者:梁腾[导读] 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可直接形成C—N键,生成相关含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
梁腾******************摘要:Buchwald-Hartwig偶联反应可直接形成C—N键,生成相关含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
其中嘧啶-2-胺是许多抗癌药(如伊马替尼碱)中的共同结构,因此其衍生物的布赫瓦尔特-哈特维希结合反应尤为重要。
这种反应可以进行嘧啶-2-胺结构的引入,也可以应用于嘧啶-2-胺的改性,这种改性为药物合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但是,现代催化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贵金属的使用、高剂量配体、不可回收的催化剂和催化剂的低转化率。
因此,从实用化的角度来看,开发利用无配体的可回收催化剂的有效催化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同时,纳米催化剂是催化领域的前沿之一。
其中,以聚苯胺为载体的纳米金属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苯胺价格低廉,适合大规模应用。
苯胺有毒性,但聚苯胺毒性较小。
另外,与无机配体相比,聚苯胺替代品可以调节催化剂的性能,使催化剂适合各种反应案例。
随着催化氧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合成聚苯胺的绿色方法已经成熟,为相关催化剂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最近,我们的研究小组设计和制造了含有聚苯胺的铜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吡啶-2-胺衍生物的布赫波罗的海-哈特维希化合物的反应中,开发了一种无需额外配体的有效方法。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Buchwald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Buchwald反应;有机合成;应用分析引言吩嗪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分子中。
它们最早是在假单胞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的,具有抑制竞争微生物和影响细菌种群结构和组织的特性。
经证明,从天然衍生物中合成分离的苯那嗪具有抗菌、抗肿瘤、抗疟疾和抗寄生虫的活性。
Schiff碱反应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Schiff碱反应的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第一章绪论1.1 有机多孔聚合物简介多孔材料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
从传统的无机多孔材料如沸石和活性炭等到最近的新兴有机多孔聚合物,人们逐渐地掌握了控制材料中孔的大小、分布情况以及表面选择性功能化的技能。
按照孔的大小,多孔材料可以分为微孔(小于2 nm)、介孔(2-50 nm)和大孔(大于50 nm)材料。
有机多孔聚合物相应的也可以分为上述三类。
通过选择具有不同长度和空间构象的合成单体,人们能够得到具有不同孔径的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通过控制合成条件和选择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不同孔径分布的有机多孔聚合物材料。
另外,根据所要合成的有机聚合物的应用来选择具有相应官能团或者结构的单体可以选择性的在材料的表面进行功能化。
因为具有以上优点,有机多孔聚合物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氢气储存、气体及有机小分子之间的分离、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多相催化以及光电技术等领域。
1.1.1 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分类按照合成原理以及得到材料的性质,有机多孔聚合物可以分为超交联聚合物(hypercrosslinked polymers-HCPs)、固有微孔聚合物(polymers of intrinsic microporosity-PIMs)、共轭微孔聚合物(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CMPs)和共价有机框架聚合物(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 等。
这几种材料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COFs,与其他三种材料相比COFs 具有晶态结构以及相对均一的孔径分布,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它在很多领域的应用更具优势。
1 超交联聚合物超交联过程首先是将非交联或弱交联的聚合物进行溶解和膨胀,这样在聚合物之间会有空隙产生。
接着加入交联剂使聚合物之间进行交联,最后得到的交联聚合物则呈现一种膨胀的状态,而原来聚合物之间的空隙在去除溶剂后便成为超交联聚合物的孔道。
片状纳米聚对苯二胺的制备与表征_李廷希

图 1 掺杂态聚对苯二胺的结构式 F i 1T h e m o l e c u l a r s t r u c t u r e o f d o e d P P D - g p p 2. 2 样品的性能及表征 F T I R 由美国 N i c o l e t 3 8 0型 F T I R 光谱仪分析 - - 测定 , 样品经与 溴 化 钾 混 合 压 片 处 理 。 样 品 物 项 和 结 / 构分析采用 R i a k u D m a x 2 5 0 0 P C 型转靶 X 射线粉 g , 末衍射仪测定 , 辐射源 C 扫描 u K 1 5 4 2 n m) α线( λ=0. , / , 范围 为 1 扫 描 速 度 为 管 流 管 压 为 0~8 0 ° 1 0 °m i n / / 2 5 mA, 4 0 k V。 样 品 的 热 稳 定 性 分 析 用 T GA D S C 1 , 瑞士梅特勒分析仪器厂 ) 气 1 6 0 0 L F 型同步热分析仪 ( 氛为氮气 , 温度 范 围 从 5 升温速率为1 0~6 5 0℃ , 0℃/ m i n。P P D 纳米片 的 形 貌 分 析 采 用 KYKY 2 8 0 0 B扫 - p , 描电子显微镜 ( 中国科仪 ) 样品表面经喷金处理 。
李廷希 等 : 片状纳米聚对苯二胺的制备与表征
1 5 8 3
*
片状纳米聚对苯二胺的制备与表征
李廷希 , 袁成前 , 赵玉花 , 隋 鹏, 高苏苏 , 孔 娜 ,陈泉良 , 魏 萌
( ) 山东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山东 青岛 2 6 6 5 9 0 摘 要: 过 硫 酸 铵 为 氧 化 剂, 采用 以盐 酸 为 掺 杂 剂 , 溶液聚合 , 合成 了 片 状 结 构 的 聚 对 苯 二 胺 。 通 过 红 外 、 、 / 热分析( 光谱 ( F T I R) X 射线衍射( X R D) T GA - 和扫描电子显微镜 ( 分别对产物的结构 、 结 D S C) S EM) 晶性 、 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 。 结果表明 , 所 得的聚对苯二胺纳米片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和良好的热 ) 稳定 性 , 聚 对 苯 二 胺 的 形 貌 与 n( 的 HC l ∶n( P D A) - p ) 当 n( 比例有关 , HC l ∶n( P D A) =0. 8时最易形成 - p 片状纳米聚对苯二胺 。 讨论了聚对苯二胺纳米片可能 的形成机理 。 关键词 : 纳米片 ; 溶液聚合 ; 结晶性 ; 聚对苯二胺 ; 热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6 3 1. 2; TQ 3 1 7. 4 A O ( ) 文章编号 : 1 0 0 1 9 7 3 1 2 0 1 2 1 2 1 5 8 3 0 3 - - - 结构和性能的表 征 , 分析了聚对苯二胺纳米片可能的 形成机理 。
高中化学“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研究 (下)

高中化学“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研究(下)吴卫东(北京八十中学,高级教师)该主题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一、教学重点:有机合成( 一 ) 策略 1 :体验有机合成的必要性1. 人工合成的必要性:世界上每年有 3 亿到 5 亿人,患上疟疾病,每年有 270 万人死于疟疾,现在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奎宁,最早是从金鸡纳树中提取, 1964 年美国伍德沃德的合成了奎宁。
有人提出:在立方烷分子上连接尽量多的硝基,可得到比 TNT 爆炸威力大得多的物质。
在此思想指导下,经过反复实验,制得被称为“超级炸药”的八硝基立方烷 [ 分子式C8(NO2)8]。
化学家是怎样通过合成创造出另一个世界呢?2. 逆合成的必要性:对于一些复杂分子如海葵毒素,该怎么考虑合成呢?(展示海葵毒素分子图片)(二)策略 2 :体验“逆合成分析法”案例:水仙花香的化学成分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它可用做香料、食品添加剂及一些香料的溶剂,还可用于做塑料、涂料的增塑剂。
你合成水仙花香料要做哪些工作?1. 确定结构以下是从水仙花中提取香料实验后的数据,你能根据实验结果确定该香料的分子结构吗?元素分析只含 C 、 H 、 O性质分析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 A 、 B 均含苯基;A 有酸性,和 FeCl 3 溶液不显色,B 无酸性。
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苯环、 C=O 、 C—O核磁共振氢谱分析有 7 种环境 H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 2122. 分析合成路线问题 1 :你能用原料库中的原料(其他原料和催化剂可自选)合成苯甲酸苯甲酯吗 ? (设计完成你的流程图)逆合成分析法:目标化合物→中间体→中间体→…→基础原料问题 2:逆合成法的关键是找中间体,用什么方法找中间体?逆向切断把目标分子化学键切断,分解成不同的中间体优先在官能团处切断、在碳杂键(如 C—N 、 C—O )处切断( 三 ) 策略 3 :合成路线的选择与评价问题 1——每一种物质的合成都有可能有几种方法合成“苯甲酸苯甲酯”还有其他方法吗?问题 2——选择最优的合成路线合成“苯甲酸苯甲酯”还有这些方法,如果你是有机合成的工程师,你认为哪种合成方法好?为什么?选择反应合理化操作安全可靠化原料廉价绿色化试剂、催化剂无公害化原子经济性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明确目标化合物结构→设计合成路线→合成目标化合物→样品检测结构性质功能→大量合成二、教学重点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一)策略 1 :展示实物——了解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二)策略 2 :编制阅读材料——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性质和功能酚醛树脂(第一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密度比钢铁小,可注塑成型,进行机械加工,可染色,对热、酸和气候变化不敏感,性质稳定,绝缘,价格便宜。
两亲性聚对苯乙撑的合成及其LB膜研究

\ 一
亡
N HC 于 2 0 圆底 烧 瓶 中 , 加 入 8ml 甲亚 砜 , a 03 5 ml 并 0 二
于 15C下搅拌 3mi, 1 ̄ 0 n 冷却 , 减压蒸馏约 5 ml 甲亚砜 , 0 二 将
妖
7
生物 , 并通过 L B技术对其进行 了相关研究 。
1 实 验 部 分
1 1原 料 和 仪器 .
对 甲氧 基 苯 酚 , 溴代 十 六 烷 , 代 十 二 烷 , 聚 甲醛 , 溴 多 二 甲亚 砜 , 水 乙 醇 , 乙酸 , 氢 呋 喃 等 均 为 分 析 纯 , 国 国 无 冰 四 中 药 集 团 上 海化 学 试 剂 公 司 ; 丁 基 醇钾 , 析纯 , f A sr 特 分 Al ea。 a
图 1 聚 合 物 合 成 路 线 图
Fi. S n h t o t ft eP lm e g1 y t e i r u eo h o y r c
基 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 助项 目 (0 7O 7 E 3 O ; 5 9 38 / o 1 ) 中央 高 校 基 本科 研 业 务 费 专项 资金 资 助 *作 者 简介 : 鸿 飞 (9 6 )男 , 士 研 究 生 , 梅 18 , 硕 主要 从 事两 亲 性 共 轭 聚合 物 的 自组 装 方 面 的 研 究 。E一Ⅱ lmh 9 6 1 3cr。 i : f1 8 @ 6.o n 通 讯联 系人 : 仲 岿 ( 94 ) 男 , 授 , 要 从 事 材 料 表 面 罔 案 化 及 生 物 分 子 选 择 性 吸 附 方 面 的 研 究 。 E— ma : 吴 16 一 , 教 主 i l
DOPO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综述

DOPO键结在环氧树脂上, 使环氧树脂具有
DOPO能够与衣康酸、马来酸、环氧乙 优异阻燃性能的一种阻燃材料, 也可将其键
烷、甲醛等物质进行反应, 所生成的化合物作 结在其它化合物上, 用做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为重要的原料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化合物。
目 前 DOPO型 环 氧 树 脂 主 要 有 以 下 类
Ar:
O
O
HOCH2CH2OC-
- COCH2CH2OH PET
1.
O
2.
3.
S
O
O=P- O
O
CH2
HOCH2CH2OC-
O
4.
- COCH2CH2OH PET
O
5.
6.
HOOC- CH2- CHCOOH
O
7.
C
O=P- O CH2
$CH2CH2OOH- CH2- CHCOOCH2CH2- O- C-
DOPO 衍 生 物 作 为 聚 合 单 体 与 PET、
PEN、PBN的单体进行共聚或酯化反应, 所生 成共聚体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 能[32- 47] 。
( 1) DOPO—BDA
O=P- O
+
HO-
- OH
O O→
Cl- C- Ar- C- Cl
O=P- O OO
$O-
- O- C- Ar- C%
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在使此类共聚物具有优 生成聚酯, 该聚酯分别在含磷量达到0.48%
异的阻燃性能的同时, 又不会影响其物理机 和0.97%时, 达到UL94V- 0级阻燃水平。同时,
械性能, 并对其它诸如热稳定性起到改善的 作用[28- 31] 。
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 2) ODOPB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有机化学中的聚合反应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含碳结构)的构造、性质、制备和反应的学科。
而聚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类型,它指的是通过小分子单体的重复添加而生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探讨有机化学中聚合反应的合成过程以及聚合物的应用。
1. 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聚合反应是指将单体分子间的共价键重复连接,生成长链或网状结构的高聚物的过程。
根据反应机理和反应活性,聚合反应可分为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和羧基聚合等几种类型。
1.1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是指由引发剂产生的自由基引发的聚合反应,其特点是反应活性高,反应速率快。
常见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包括自由基引发剂引发的聚乙烯、聚丙烯等。
1.2 离子聚合离子聚合是指以离子为中间体的聚合反应,分为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两种类型。
典型的离子聚合反应包括酯聚合、乳液聚合等。
1.3 羧基聚合羧基聚合是以羧酸或其衍生物为单体进行的聚合反应。
羧基聚合具有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强的特点。
著名的羧基聚合反应包括聚酯、聚酰胺等。
2. 聚合物的合成途径聚合物的合成通常通过将单体与适当的引发剂或催化剂加热、变性或加压等方式进行。
根据聚合反应类型的不同,合成聚合物的途径也有所差别。
2.1 自由基聚合的合成途径自由基聚合主要通过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
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等。
合成聚乙烯时,可将乙烯和过氧化物加热反应,从而得到线性的聚合物。
2.2 离子聚合的合成途径离子聚合常用催化剂引发聚合反应。
如通过甲醇与丁二酰氯反应生成甲酸二酯,再与乙二胺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聚酯。
此外,添加适量的酸或碱也可以调节聚合反应的速率和方向。
2.3 羧基聚合的合成途径羧基聚合是通过羧酸或其衍生物与活性单体发生加成反应得到高分子聚合物。
例如,通过苯二甲酸与二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可以得到聚酯。
3. 聚合物的应用领域聚合物是现代化学材料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的各个领域。
聚对苯乙烯(PPV)的发展

5、传感器件
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 件或化学组成,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 传感器已被公认为是关系人类生活、生产以及促进 其它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 并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在外界因素作用下, 所有材料都会作出一定应。导 电高分子材料具有导电性、光电性、热电性、压电 性等特性,对外界反应非常敏感,很适宜制作传感 器的敏感元件, 也为传感器开发提供了新的领域和 思路。聚对苯乙烯作为一种优良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其在传感器上的应用研究也很热门。
Heck反应通过芳基卤和烯烃在钯催化剂的存 在下进行偶合,钯催化剂先与芳基卤加成, 然后与双键络合,使卤原子和双键上的 H原 子同时失去,发生偶联聚合。Hecபைடு நூலகம்反应可以 精确控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可合成主链含 特殊功能嵌段的共聚物。Heck反应能直接由 带顺式双键的单体合成含硅嵌段的反式构型 产物,有助于提高发光效率。而witting 反应 需要增加反应步骤来实现异构化。如含有机 硅的PPV制备方法如下:
4、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使用燃料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力的 发电装置。最为常见的就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将氢气经过催化剂离解成质子H+和电子e-,氢离子 (质子)可穿过质子交换膜与氧原子和电子重新结 合为水。由于氧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只要不断供应 氢,并及时把水蒸汽带走,燃料电池就可以不断地 提供电能。在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是最为重要 的器件之一。卢亨坤[14]利用含有质子导电功能团 为侧链的PPV 作为质子交换膜,此膜具有高温稳定 和优良的质子导电性或渗透性,发明的燃料电池, 可以在高温和非增湿的条件下稳定运行。
• 如Wang, YZHu 等利用PPV 传感器对氮氧 化物的检测进行了研究,Fred Wudl 等 [16]用MEHPPV制备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卤 素,Hiren V. Shah 等利用发烟硫酸掺杂的 PPV 制备的传感器可以检测湿度,此外 PPV 传感器还可以用于pH 的测量。
聚对苯乙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平面光源中的应用

在 lV 电压 下 , 亮度 可 达 l0 0dm 6 O 0 c/ 。
关键 词:聚对 苯 乙炔 ( P ;合成;脱 卤化 氢反应;电致发光:光致发光 P V) 中图分类号:0 3 . 6 2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8 02 0 )30 3.3 0 13 3(0 80 .0 90
维普资讯
聚 对苯 乙炔材料 的合 成及其在平面光源 中的应用
张岱 南 ,晏子初 ,杨文超 ,凌味 未 ,李元 勋
(. 1 成都市第七中学,四川成 电子学院,四川成都 60 5 ) . 104
1N t Mide colfC eg u C eg u6 04 . hn ; . o7h dl h o hnd, hn d, 1 01 C ia , S o 2 Sho Mi oEet nc n oi-ttEet nc, nvri l t nc .co l f o c -lc o i adS l sae l r i U i syo e r i r r s d co s e t fE c o Si c c ne&Tcn l yo C ia C eg u6 05, hn e eh oo hn, hn d 10 4C ia g f
不 同取 代 基 ,取 代 的位 置 可 以是 苯 环 也 可 以是 双
键。 取代 基 是给 电子基 团或 吸 电子基 团都 能使共 轭
主 链 的能 隙降低 ,发光波 长 红移 ,而 引入 吸 电子 基 团还 可 以提 高 电子亲 合势 ; 取代基 是 长链烷基 或烷 氧基 可 以降低聚 合物 分子 间 的相 互 作用L,提 高溶 7 J 解性 。载流 子 的迁移 率对 E L器件 的性 能有重 要影 响 ,实现 电子 、空 穴的注 入平 衡并提 高它们 的迁移 率不 仅 能提 高 器件 的量 子效 率和缩 短 响应 时间 , 还
DOPO及其衍生物在环氧树脂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李捍东张旭DOPO 及其衍生物在环氧树脂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当前,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化工行业中的三大主材料,以其便于加工,密度小、性能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材料。
其中环氧树脂(EP )就是化工生产过程中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这类物质结构中有两个或以上的环氧基团,这些基团可以与固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固化物,而这些固化物是具有三维网络状结构的。
环氧树脂由于是一种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能的材料,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其又表现出高分子材料的通病———易燃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某些行业内是不被允许或需要被限制的,所以需要通过对环氧树脂进行相关的阻燃改性,使之变得难以燃烧,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一、DOPO 环氧树脂DOPO,化学名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因其自身及衍化物内部含有以O=P-O 键的方式存在的环状菲杂环,总体来讲键能更大,所以其比未成环的磷酸脂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
由于其分子结构之中包含有P-H 键,所以很容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取代反应,如其可与萘醌、衣康酸、环氧乙烷、甲醛等不饱和化合物进行反应,以形成具有新功能的衍生物。
而DOPO 环氧树脂就是由这些衍生物或DOPO 进一步与环氧树脂反应得到的产物。
二、DOPO 改性环氧树脂1.制备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制备DOPO 阻燃环氧树脂有三种方法:其一,合成含有DOPO 的环氧化合物,之后再使用不同的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其二,通过反应型的DOPO 衍生物使其与环氧树脂发生反应从而将DOPO 基团引入到环氧树脂中;其三,通过对普通的环氧树脂使用DOPO 改性固化剂从而获得含有DOPO 基团的环氧树脂。
2.D OPO 固化剂。
谢聪等通过在DOPO 中加入对氨基苯酚,对苯二甲醛以及二甲亚砜在室温中搅拌得到衍生物4,4’-[1,4-苯基-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基)二次甲基亚氨基]二苯酚(DOPO-T )。
一种PPV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特性

维普资讯
第1 3卷
第 4期
20 0 8年 8月
哈 尔 滨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HARB N UNI I V.S I C .& T H. EC
V 1 o4 咄 3 . N
Au . 2 0 g, 0 8
一
种 P V 衍 生 物 的 合 成 表 征 及 光 致 发 光 特 性 P
1 引 言
聚合物 电致发光器件以其驱动 电压低 、 响应快、 视角宽 、 制备过程 简单 、 费用低 、 质量轻 等特点 受到 重视 . 近几 年来 , 对聚 合物 电致 发光材 料 的研 究 成 为 热点 , P V及其衍生物就是 电致发光的一种 常见 而 P 材料 . P P V以其分子结构易于修饰 、 合成路线多 、 发 光效率高 、 热稳定性好而成为最有发展前途 的一类 发 光聚 合物 . 由于 P V材 料 本 身 是 不 溶 的 , 法 溶 P 无 解到溶剂中, 但是在聚合物骨架上加弹性侧链 , 可使 芳香 基 的完 全共 轭 聚合 物 具 有 加 工 性 能 , 乙炔 ( H P 进 行 了比较 . 果 表 明 , 着样 本 溶 液 浓度 的 ME P V) 结 随
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聚对苯乙炔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重 分 析 (GA)I 光 光 谱 对 它 们 进 行 结构 表 征 和 性 能 研 究 。研 究 表 明 ,不 对 称 RO P T  ̄荧 P Vs在 三 氯 甲烷 中 具有 良好 的溶 解
性 ,利于成膜 ;它们都 为非 晶态聚合 物,在 4 0 5 0n 均存在显著吸 收;不对称 RO P 热稳 定性 良好 ,P 0 ~ 5 m P Vs MOB V、 OP P MOMBO V和 P COP 的起始分解温度约为 2 0C,P P MO V 0 ̄ MOHOP V起始分解温度为 3 0C。荧光光谱研究表 明,不 6"
文 章 编 号 : 10 —0 52 0 )60 6 —6 0 39 1(0 80-9 00
可溶性不对称烷氧基取代 聚对苯 乙炔衍生物 的合成和性 能研 究
孙 建平 1 林 , 2 婷 翁家宝 1, 黄 小珠 程云涛 , , 2 ,
(. 1 福建 师范 大学 化 学与材料 学院; 2 福建省 高分子材料 重点 实验 室,福建 福 州 3 0 0 ) . 507
Ma r lo ui rv c, uh u3 0 0 , h a t i s f j nPo i e F zo 5 0 7C i ) ea F a n n
Ab ta t F u ou l p l(-h n ln iye e eiaie t smmer lo y u s te t R P ) sr c: o rslbe oypp e ye evn ln )dr t s h ay v v wi ti a x l bt uns( OP Vs c k s i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 63 1620)2 04 5 17— 9(060- 6- 5 0 0
聚对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张定军L ,陈建敏 周惠娣 , ,梁永 民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 1 甘肃 兰州 700  ̄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院 , 300 2 北京 103) 009
c n iin fra to o dto so e cin,a d S n n O o .
Ke r s oyp r-h n l e id ciep lme ;s nh ss r p ry a pi t n ywo d :p l aap e ye ; n u t oy r y t ei;p o et ; p l ai - n v c o
维普资讯
第 3卷 第2 2 期
20 0 6年 4 月
兰 州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Vo. 2 13 N0 2 . Ap . 0 6 r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J un l f a zo ies yo c n lg o ra o n h uUnvri f h oo y L t Te
wi i lr p y ia r p ris en if u to e a ain,p o ee tvt t smi h sc lp o e te ,b ig dfi l fs p rto h a c o r s lcii y,lw i l o yed,a d rg r u n io o s
i e iaie swe1 St ers p ro o g n s n r a it f h traso t f h m ,t erp e a t d rv tv sa l f h i u e irt u h e sa d wo k bl yo emae il u e s l i t o t h i rp — r t n meh d ,p o e t s n p l a in r e iwe ai t o s r p r i ,a d a p i t swee r ve d,t e e it g p o lmsa d r s ac ie t n o e c o h xsi r b e n e e r h d r ci n o weep it d o t Th eu t h we h tp l- a wp e y e e a d t er d rv t e r h e s e tv r on e u . e r s ls s o d t a oy p r h n ln n h i eia i s a e t e p rp c ie v
关键词 : 聚对苯 ; 电聚合物 ; 成; 导 合 性能 ;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Q3 T 1 文献标识码 :A
S n h ssa d a p ia i n o oy p r - h n ln d t e rd rv tv s y t e i n p lc to fp l- a a p e y e ea h i e ia ie n
Z HANG n - n , HE J nmi H0U i i, I G n - n Digj C N i - n ,Z u a Hu— L AN Yo gmi d
( .S a e yL b r tr f o i u rct n a z o n t u e f h mi l h sc , h n s a e f ce cs L n h u 7 0 0 , i 1 t t a o a oy o l L b i i ,L n h u I si t e c y is C ie eAc d myo i e 。 a z o 3 0 0 C — Ke S d ao t oC aP S n h
f n t n l oy e ae il ,whc a ef b o d p o p c n t er a p ia in Ho v r b c u e o h u c i a lm rm t ras o p ih h v r a r s e ti h i p l t . l c o we e , e a s ft e c m pe i n ie st fsr cu ea d p e a a in,t eea em a y p o lm s u hf u r u o es o lxt a ddv r iyo tu t r n r p r t y o h r r n r b e 。s c Sn me o si m r l s
摘要: 根据聚苯类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电、 磁等性能, 光、 以及其优越的柔韧性和材料的可加工性, 论述了聚对苯 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特点和应用, 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发展 的方 向 研究结果表 明: . 聚对苯及其衍 生物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然而由于结构和制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物性接 近的异构体众多, 相互分离十分困难。 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差, 收率低, 反应条件苛刻等.
h |2 a .Grd aeS ho fteC ieeAcdmyo ce cs B in 10 3 ,C ia au t c o l hn s a e f ine 。 e ig 0 0 9 hn ) o h S j
Ab t a t sr c :Aco dn O t e u iu p ia ,ee ti ,a d ma n tc p o e te fp l- a ap e y e e a d c r i g t h n q eo tc l lc rc n g ei r p ris o o yp r- h n l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