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地位正式版
中央银行学ppt课件第二章 地位和作用

1.美国央行的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我国《人民银行法》赋予央行哪些特权?(总则,组织机构,人
民币,业务、监管,财务会计,法律责任,附则) 3.
2021/7/9
99
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一条 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 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 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 进经济增长。 第四条 中国人民银行履行下列职责:
2021/7/9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孙可娜
1010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一)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三)按照规定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
(四)按照规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
(五)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六)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
接代表;
是否直接向议会汇报工作。
独享货币发行权; 根据经济的客观需要组织货币发行而不受财政透支的干扰; 能独自解决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无须向财政部报告自己的工
作;
重大决策不是由某一部门或个人决定,而由中央银行理事 会决定;
享有充分的权力对金融系统进行监督和管理; 拥有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支配权而不依赖财政拨款。
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能否抵御财政透支及其他不合理的融资要求, 能否独立进行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是否隶属于政府或政府的有关部门, 其内外组织机构与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关
联程度。
中央银行的主要领导人的任期、任命、组成 及罢免是否由政府批准和决定,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汇总

央行独立性与物价稳定
• 国外学者在对发达国家战后长期高通胀现 象进行大量分析之后发现,央行越独立, 物价越稳定,为了实现物价和宏观经济的 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至 关重要。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 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 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清算。
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需要有自己的组
织机构保证。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包括职
能机构和分支机构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机构及其分
工条如法司下:
货币政策司
金融市场司
金融稳定局
调查统计司
会计财务司
支付结算司
科技司
国库局
货币金银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办公室)
国际司
内审司
研究局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一般分析
1.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三 种类型
从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看,中央银行 与政府的关系,目前大致有三种类型:
1.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如德国联邦银行、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瑞典银行等。
2.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如意大利银行、法 兰西银行等。
测;
11.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 12.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如果把中央银行放到国民经济 运行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大体 系中去分析,中央银行的职责又 可以归纳集中为三个方面: ★第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第二,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维护金融稳定。 ★ 第三,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
中央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存款准备金作为银行支付保证的意义已经淡 化,主要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作为 最后手段的中央银行贷款也已成为中央银行扩大货币 供应的手段并且经常使用。清算体系已经变得极其复 杂,成为现代经济体系运转的重要条件。
(3)随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收支在国民经 济中的比重上升,中央银行代理国库的业务量大幅增 加。不仅在战时,即使在平时,帮助政府筹划资金的 融通,代理政府债券发行、直接和间接买卖政府债券 也已成为中央银行的经常性业务。尤其是二级市场上 买卖政府债券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和 经常性手段。随金融深化,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 越突出,代表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督管 理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 国际化,产生了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之间的 经济协调越来越频繁,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表参加 协调的职能也越来越突出。
第四,就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来说,由于 金本位制越来越成为发展经济的桎梏,在30年代大 危机以后,各国纷纷废除金本位制,开始实行信用 货币制度。如何控制货币发行使之符合实体经济需 要本身也是中央银行需要研究的新问题。不少国家 政府错误地理解为摆脱金本位制的禁锢,可以利用 国家信誉随意发行货币,将信用货币制度作为实现 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第三,在此阶段,较之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 标,治理通货膨胀成为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面临的 最重要政策目标。要治理通货膨胀,采取适度的货 币政策是关键。而要使货币政策适度,就必须保证 中央银行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货币政策,使货币的 供应符合实体经济需要。
二、政府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一般分析
(3)独立选择货币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完全依靠货币政 策的具体操作手段。因此,货币政策目标决定以后, 中央银行独立选择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手段,也就 是说货币政策的操作权必须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 同时各级政府和政府的其他部门必须配合中央银行 运用好货币政策操作手段,而不应采取直接和间接 的方法抵消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五二1中央银行的地位

教师:在阅读教材和材料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显示思考题】(1)中央银行的涵义?(2)教材P9“想一想”。
【学生思考、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中央银行不是金融企业,而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我国,中央银行受国务院领导
(2)中央银行的职责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其大部分监管职能已经移交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参阅P10“知识窗”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调整时间
活期
定期
3个月
6个月
1年
2年
3年
5年
1990.04.15
2.88
6.30
7.74
10.08
10.98
11.88
13.68
1990.08.21
2.16
4.32
6.48
8.64
9.36
10.08
11.52
1991.04.21
1.80
3.24
5.40
7.56
7.92
8.28
7.92
8.28
9.00
1997.10.23
1.71
2.88
4.14
5.67
5.94
6.21
6.66
1998.03.25
1.71
2.88
4.14
5.22
5.58
6.21
6.66
1998.07.01
1.44
2.79
3.96
4.77
4.86
4.95
5.22
1998.12.07
1.44
2.79
3.33
3.78
课题
中央银行的地位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二、我国央行的地位
2005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 年 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 长速度 2005年-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350000 11.1 300000 250000 210871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 2005 2006 2007 2008 4 183868 6 10.4 246619 9 8 11.4 300670 10 % 12
(1)反映了 反映了2005年到 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但2008年以来受 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 反映了 年到 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 快速增长。 年以来受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2)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降息 ,使储户因为利息的减少而少存钱,从而使手中用于购买商品的现金增多;企业 降息), 储户因为利息的减少而少存钱 从而使手中用于购买商品的现金增多; 因为利息的减少而少存钱, 降息 则会因贷款成本降低而向银行多贷款。这样,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会大大增加, 流通的货币总量会大大增加 则会因贷款成本降低而向银行多贷款。这样,社会上流通的货币总量会大大增加,拉动 社会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 社会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从而达到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调控的目 的。
中 银行
各大商 业银行
央行
银行
贷款
贷 款 人
。
。
的
的是
银行 央行 。 。
银行
三、中央银行的概念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中代表国家进行金融 控制和管理的特殊机构 特殊机构。 控制和管理的特殊机构。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业监管在维护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这种挑战对充当金融体系最后稳定器的中央银行尤为突出。
自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以来,对于转轨时期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讨论始终是一个热点问题。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发现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这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简述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执行金融监管、调控与服务的过程中应依法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职权,并在人事、财务、组织管理体制诸方面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费雪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划分为目标的独立性和手段的独立性两个主要方面。
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指中央银行不需要追随政府财政政策目标的走向而拥有自主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利;而其手段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它拥有自主运用政策手段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权力。
中央银行与政府、与政府各部门、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相对独立,尤其是要与政府相对独立。
这个问题提出的最初目的是要使其与一般商业银行相对脱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专注于中央银行业务。
但随着国家对中央银行影响和干预的加强,中央银行日益沦为“政府的工具”,以至于其固有的职能难以实现。
因此,目前各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强调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相对独立。
2、中央银行独立性是经济稳定运行的保障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了哈佛报告。
报告选取了德国、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为代表,结果显示,中央银行的独立程度与经济的良性发展之间成正比。
缺乏独立性的中央银行在运行货币政策时掺杂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政府为了使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得降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然后施行高于通货膨胀预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因为这个偏差可以意味着政府债务的萎缩,扩大就业和增加产出。
中央银行学第二章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 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现代经济发展与中央银行 的地位
一、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 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
中的地位
一、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
1.实物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交融在一起, 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2.经济全球化与金融的国际化相伴而行。
➢ 金融业务的跨国经营 ➢ 金融机构的跨国设立 ➢ 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
➢ 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 早期:集中存款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
人和组织银行间支付清算; 现代:组织、参与和管理支付清算。
➢ 从政府的银行这一职能看: 早期:政府代理国库、代理政府债
券以及根据政府安排代为筹集资金;
现代:对金融业的监督管理、代表 国家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活动和参与国际 协调。
(二)中央银行职能迅速扩展的原因
1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
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责,需要有自己的组织机 构保证。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包括职能机构 和分支机构一般都有明确的分工。目前中国 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能机构及其分工如下:
条法司
货币政策司
金融市场司
金融稳定局 调查统计司
会计财务司
支付结算司 科技司
国库局
货币金银局(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办公室)
资 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政府及各部
门不应干涉,充分尊重其意见。 独立监督、监测金融市场
相对独立:
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 目标
货币政策是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中 央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门,它 不可能超过所隶属的整体。
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 行的
(一)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 币与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通过金融 机构进而影响和干预整个社会经济进 程,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的地位

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种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趋势,其中包括工业化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也因此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兴趣和关注.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进一步的深化,金融业务在各个国家的地位日益的加强。
银行是金融业务的中心,而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更是以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的特殊身份在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使这种作用更好的发挥和体现,其独立性必不可少。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起源及其发展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在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货币关系和信用关系广泛的的存在于社会经济之中的前提下产生的。
他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商业银行所不能解决的信用货币发行,票据交换和清算,支付能力保证,金融监督,政府融资等问题。
因此从中央银行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了和普通的商业银行所不同的特性和任务。
其中独立性问题可以说是首要问题。
这是因为中央银行所具有的独特的属性所要求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是某家大商业银行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中央银行,还是政府出面直接组建成立中央银行。
它都具有“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三个特性。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内涵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央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是直接对政府负责还是想相对对政府负责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查看中央银行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的独立性问题可以说是经历了中央银行高度独立,中央银行基本不独立到中央银行相对独立的发展历程。
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一段时间。
中央银行处于高度独立的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金本位体制下金融秩序比较的稳定,货币的流通比较稳定,国内的物价和外汇行市可以通过市场自发的调节;这一时期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思潮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缺乏认识,中央银行的实际的职能还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换等原因。
因此政府对于中央银行的控制和管理干预程度并不强,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更过的是体现在业务之中。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
发行的计划性
•
发行的经济性
四、社会最后贷款人地位
体现在三大方面:
•
保管各银行、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准备金;
•
住处全国银行间的票据交换与清算业务;
•
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资金支持。
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及其独立性问 题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一、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一、金融宏观调控主控人地位
三大特点:
• 有效性:通过发行货币和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 广泛性:通过基准利率和再贴现率影响金融机构 • 关键性:调节宏观经济周期的重要性
通过三大权力二实现:、金融管理人地位
•
检查的权力
•
管理的权力
•
处罚的权力
三、货币发行垄断地位
由三大必然性导致:
•
发行的集中统一性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现代经济发 展
一、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
一、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是发行的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币和信用条件,为币值稳定和经济稳定运行提供 保障。
2.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 3.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系的重要纽带。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独立性体现在四大方面:
业务操作 手段和措施 人事制度上 财务上
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 立法保证:
•
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立法保证;
•
人事制度独立性的立法保证;
•
资金相对独立性的立法保证;
•
中央银行的地位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997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年 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1997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年7月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感 年下半年特别是1997 到需求不足的压力,其明显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到需求不足的压力,其明显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物价水平在低位运 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出口下降。 行,就业压力日渐增大,出口下降。 我国政府针对这种情况,1998年提出了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年提出了扩大内需、 我国政府针对这种情况,1998年提出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方针。其主 要政策包括:( :(1 增加国债发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1998年 2001年就 要政策包括:(1)增加国债发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仅1998年-2001年就 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交通、 5100亿元 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水利和发电等工程的建 刹住了投资下滑的势头。( 。(2 设,刹住了投资下滑的势头。(2)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是适度 扩张。中央银行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 扩张。中央银行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了货币供应。 经过政府的努力,2000年初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 年初, 经过政府的努力,2000年初,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势头得到遏制,2000 2001年 2002和2003年GDP分别增长8%、7.5%、8.3%和9.3%。 分别增长8% 年、2001年、2002和2003年GDP分别增长8%、7.5%、8.3%和9.3%。 结合上述案例,请大家思考: 结合上述案例,请大家思考:
总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结
1、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2、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 1、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2、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论述中央银行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述中央银行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央银行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国家的货币当局,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制定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如调整基准利率、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通过稳定货币的购买力,中央银行能够引导投资和消费行为,帮助维持经济平稳运行。
其次,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的运营,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
中央银行设立并执行规定和准则,监测和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水平,提供必要的专业指导和监管批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金融风险的传播和积聚。
此外,中央银行还承担着外汇管理的职责。
中央银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国家的外汇储备和汇率稳定。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外汇来调整汇率,防止过度波动,并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最后,中央银行还履行着其他职责,如发行和管理国家货币,维护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银行服务等。
中央银行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在国家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管金融机构、管理外汇等职责,中央银行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央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地位与作用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三种类型
1.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中央银行对政府独立性的强弱的主要体现 1)法律地位。即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 职责时的主动性大小。 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 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 大小。 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 5)中央银行最高决策机构的组成,政府人员是否 参与决策等。
安排代为筹集资金;
现代: 一是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业务大大增加和扩展;
二是管理调控的责任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
金融活动、参与国际协调的职能日益突出。
总之,现代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早期相比大大地扩
展了,中央银行行使职能的侧重点也发生了很 大变化。
9
(二)中央银行职能迅速扩展的原因:
1.货币制度的变更提高了中央银行的地位 金属货币流通制度 属铸币流通的终结 黄金的彻底脱钩。 金本位制的解体和金 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与
1.实物经济运行与金融运行交融在一起,金融已
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2.经济全球化与金融的国际化相伴而行。
3.各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干预程度不断增
强,国际间的宏观协调已提上重要日程。
4
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 地位3
1.从经济体系运转看,中央银行为经济发展创造货 币和信用条件,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从对外经济金融关系看,中央银行是国家对外联 系的重要纽带。 3.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看,中央银行是最重要 的宏观调控部门之一。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中央银行的地位空前地提高 了,它已成为经济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为经济运行的轴心。
2.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作、信息交流、政策配合等
联系
如:经济运行的管理调节部门、贸易管理部门,经 济方面的有关决策部门和咨询部门,统计部门, 等等。 3.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
02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FINANCE
COLLEGE
(16)4
第二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一、现代经济运行的特点
2、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的国际化相伴
而行 。
引用
3、各国政府对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干预程
度不断增强,国际间的宏观协调已提 上重要日程。 人民币汇
XINHUA
率
(16)5
FINANCE
COLLEGE
XINHUA
FINANCE
COLLEGE
(16)25
第二章第三节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4、从中央银行利润分配与税收管理上看:
虽然中央银行不是企业,不能以赢利为目的, 但它有赢利,而且赢利还很高,不但能维持自 己的营业支出和股票分红,还有相当一部分盈 利可以上缴财政。中央银行不需要财政拨款, 因此减少了政府的制约,这是中央银行不同于 其它部门的地方。但是中央银行不能一赢利为 目的,它的收入扣除必要的支出与积累外,全 部要上缴政府,这又是中央银行作为政府部门 的体现。
(16)9
XINHUA
FINANCE
COLLEGE
2、 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
集中存款准备金对早期中央银行来说是 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也是保证银行支付 的基本条件,而在现代中央银行它已作 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和社会信用 量的手段而采用,在支付保证上象征意 义已大于它们的实际意义;
XINHUA
FINANCE
COLLEGE
(16)2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XINHUA
FINANCE
COLLEGE
(16)3
第二章第一节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中央银行在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调控经济、监督金融的职能机构,是现代金融体制的核心,是国家管理金融业的重要机构。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关系到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开展和在国民经济中调控中能发挥多大作用等重要问题。
因此中央银行处于何种法律地位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其核心即表现在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上。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独立地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
许多国家,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通常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之一为了有效抑制通货膨胀,许多国家规定其货币政策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因而稳定值就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而中央银行是否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就成为稳定币值这一货币政策首要目标能否得到有效维护的关键因素。
一、我国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必要性首先中央银行法律地位的独立性是由中央银行的性质决定的,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金融监督管理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还是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的银行。
它具有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独立性,中央银行作为国家机关也必须接受政府一定程度的管制,但是作为发行货币,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服务和调控时又必须具有独立性。
其次中央银行独立的法律地位是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中央银行和政府虽然在出发点上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二者的职能不同,在目标上具有偏差,二者的偏差决定了中央银行应当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不能完全隶属于政府。
最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是限制政府行为的方式之一。
如果中央银行绝对受控于政府,很可能会促长政府过热的经济决策行为。
中央银行的性质,稳定币值与制衡政府过热经济政策的职能,是中央银行需要具备独立性的根本原因。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表现1983年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并开始实施金融监管,1995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的出台,奠定了我过中央银行制度的基石。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吕

FINANCE
(16)22
第二章第三节 中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与政府的一般关系
5、 从政府任免中央银行理事和总裁来看:
政府作为中央银行唯一的或主要的股东, 甚至在私人全部持有中央银行股份的情况下, 政府一般都拥有任命中央银行理事或总裁的 权利。政府可以在人事上对中央银行加以控 制,通过人事的任免来影响中央银行的业务
COLLEGE
(16)24
应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业务的专业性与技术性要求 避免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而导致通货膨胀 避免降低货币政策的稳定性而导致金融波动 避免政策性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避免地方政府干预,保证货币政策有效执行
25
独立性是相对的
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 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 活动开展必须在国家授权下进行
16
第二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专题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XINHUA
FINANCE
COLLEGE
(16)17
劳伦斯· 梅耶
独立的中央银行是个了不起的发明
独立性使中央银行的工作与政治隔离,从而 更容易也更有意思。 其中原因在于独立性使理事们得以远离选举 周期所带来的短期政治压力。事实上,我从 未经历大规模的派系分立以及央行内部的勾 心斗角,我也从未受到任何来自央行之外的 压力而对任何问题服从一党之见。 这也是件好事:我需要全力以赴地解决面临 的政策问题。
COLLEGE
(16)10
2、 从银行的银行这一职能看:
中央银行贷款在早期的中央银行业务中, 基本上是作为银行支付的最后保证手段, 并且是不经常采用的手段,而在现代中央 银行制度中,它已成为中央银行扩大货币 供应量,向社会提供货币的主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银行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结合实际了解我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主要任及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最近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措施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教师的讲解,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分析较为复杂经济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央银行的重要性,且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增强学生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认同和理解。
(二)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流程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成
复习导入:银行是货币流通和借贷活动的中枢神经。
我们已经学习过商业银行的相关知识。
请学生回顾商业银行在银行业的地位。
教师:而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活动的总枢纽,师生共同归纳出现代银行业的构成.
二、我国央行的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图片导入:两张第五套人民币的图样。
解析:发行人民币。
复习提问:
①人民币执行那些货币的功能?
②人民币具有法定含金量吗?为什么?
过渡:中央银行是如何执行货币政策,以维护币值的稳定呢?
(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解析:①中国人民银行是受国务院领导的行政机关,是我国政府制定货币政策,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机构。
提问学生:商业银行和央行的区别。
中国人民银行是受国务院领导的行政机关,而商业银行是以赢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
②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等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
图。
提问学生:从以上关于央行知识的表述中,你能简单的说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区别吗?教师归纳: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主体上区别。
从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内容上进行判断。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手段。
那么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以利率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呢?
学生研读图表。
提问学生:图表反映的总体趋势是什么。
教师归纳:反映了2005年到2008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快速增长。
提问学生:突出变化发生在什么时段?原因是什么?
教师归纳:2007年—2008年.我国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教师归纳过渡:概括图表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规范。
面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是如何以利率手段加以实施货币政策,贯彻宏观调控的意图呢?
资料展示:2008年9月至12月23日央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
1)9月15日:央行6年来首度降息,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27基点。
2)10月8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点
3)10月30日: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7基点。
4)11月26日: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108基点。
5)12月23日:存贷款基准利率各降27个基点。
学生研读材料并归纳:其共同之处是什么。
降息。
教师解析基准利率的含义。
一、城乡居民和单位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0.27
提问学生:
1)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对存款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2)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对贷款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3)进而对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其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教师归纳:贷款人:居民会因为存款利率的下调,把资金从商业银行中拿出来,用于消费,发挥了消费的动力功能。
[来源:学科网ZXXK]
贷款人:企业会因为贷款利率的下调,贷款条件的改善和负担的减轻而获得更多的资金,以投入生产,扩大了投资。
资本是社会生产的要素之一。
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
(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解析: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对象仅仅是政府和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不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个人发生业务往来。
过渡:中央银行存贷款业务活动的对象仅仅是政府和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该如何理解?
教师解析:存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
资料展示,复习提问:有关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
商业银行在从事存贷款业务时有何风险?提问学生:
1)设立存款准备金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教师归纳: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
学生研读材料:2008年9月至12月,中国人民银行百日内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四次降低存款
准备金率。
从2008年12月25日起,我国还将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2)那么中国人民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目的是什么?
教师归纳: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商业银行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资料展示:积极成果——根据存款数据测算,央行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预计可以一次向商业银行体系注入2000亿元左右资金。
三、央行的概念。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中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和管理的特殊机构。
四、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金融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师解析: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内容: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行金融宏观调控. 其目的是保证市场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
拉动消费和投资,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
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会议提出,将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