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_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三节第二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2.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应用
举例
泡沫灭火 器原理
主要成分为 NaHCO3 溶液与 Al2(SO4)3 溶液,发生的反应为 Al3++ 3HCO- 3 ===Al(OH)3↓+3CO2↑,灭火器内压强增大,CO2、Al(OH)3 一起喷出覆盖在着火物质上使火焰熄灭
化肥的施用 铵态氮肥(溶液显酸性)与草木灰(溶液显碱性)不得混合施用
=KKwa
,同理,可推出强酸弱碱
盐的水解常数与弱碱电离常数(Kb)的关系式:Kh=KKwb 。
1.盐类水解与生活密切联系,下列做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A.实验室配制 FeCl3 溶液时,应先将其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B.盐酸可作铁制品的除锈剂
C.用浓 NaHCO3 溶液与浓 Al2(SO4)3 溶液混合作灭火剂
(3)能水解的盐溶液蒸干产物的判断
金属阳离子易水解 的难挥发性强酸盐 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将 CuSO4 溶液蒸干得 CuSO4
金属阳离子易水解 的易挥发性酸盐 酸根离子易水解 的强碱盐
蒸 干 灼 烧 后 一 般 得 对 应 的 氧 化 物 , 如 AlCl3 溶 液 蒸 干 得 Al(OH)3,灼烧得 Al2O3
[情境探究]
1.配制 SnCl2 溶液时,为什么不能直接将 SnCl2 溶解在水中,而要加入适量盐酸? 提 示 : SnCl2 溶 于 水 会 得 到 Sn(OH)Cl 沉 淀 , 加 入 盐 酸 会 使 SnCl2 +
H2O===Sn(OH)Cl↓+HCl 的平衡逆向移动,从而得到 SnCl2 溶液。 2.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平衡移动原理对②中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据此判断 FeCl3 的水解反应是放热 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提示:升高温度,能促进 FeCl3 的水解,因此,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溶液中的 c(H+)增大,c(Fe3+)减小,故 pH 减小,颜色变深。
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乙酸

第2课时乙酸1.会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
2.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原子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知识点一乙酸的组成、结构和酸性[学生用书P56]阅读教材P75,思考并填空。
1.乙酸的组成和结构2.乙酸的物理性质3.乙酸的酸性(1)弱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2)醋酸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比较实验1.判断正误(1)乙酸的最简式是CH2O。
()(2)乙酸和乙醇分子中都含“”结构。
()(3)冰醋酸是混合物。
()(4)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官能团是羧基。
()(5)用乙酸除水垢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
()答案:(1)√(2)×(3)×(4)√(5)×2.写出乙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Na+2CH3COOH―→2CH3COONa+H2↑(2)Na2O+2CH3COOH―→2CH3COONa+H2O(3)KOH+CH3COOH―→CH3COOK+H2O(4)NaClO+CH3COOH―→CH3COONa+HClO3.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A.CH3COOH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选C。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讲义:第三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乙 酸含答案

第二课时乙酸——————————————————————————————————————[课标要求]1.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1.乙酸俗名醋酸,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
2.乙酸具有弱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其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3.用饱和Na2CO3溶液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4.必记两反应:(1)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2)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乙酸1.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比例模型C2H4O2CH3COOH 羧基:—COOH俗名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醋酸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挥发3.化学性质(1)断键位置与性质(2)弱酸性乙酸是一元弱酸,具有酸的通性。
在水中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H+,其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根据如下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CH3COOH+2Na―→2CH3COONa+H2↑;②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③2CH3COOH+Na2O―→2CH3COONa+H2O;④CH3COOH+NaOH―→CH3COONa+H2O。
(3)酯化反应概念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反应特点反应可逆且比较缓慢化学方程式(以乙醇与乙酸反应为例)把反应混合物用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液面反应现象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弱酸,其酸性强于H2CO3,可通过向NaHCO3溶液中滴加醋酸溶液,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方法进行验证。
1.乙酸具有什么结构特点?其官能团是什么?提示:乙酸可认为是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羧基取代后的产物,其官能团是羧基(—COOH)。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三节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应用课件 新人教选修4

(5)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如 Al3+与 HCO- 3 等因水解互相促进不能大量共存。 (6)通过 盐溶液酸碱性的测定,证 明相应酸(或 碱)的强弱,如证明 Cu(OH)2 为弱碱时,可用 CuCl2 溶于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显酸性) 证明。
1 mol·L-1 的硫酸铵溶液中,铵根离子虽然 部分水解,但剩余的 c(NH+4 )仍远大于 c(SO24 -),硫酸铵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 顺序为:c(NH+4 )>c(SO24-)>c(H+)> c(OH-),C 正确;1 mol·L-1 的硫化钠溶液 中,根据质子守恒 : c(OH- )= c(H+ )+ c(HS-)+2c(H2S),可知 D 错误。
(2)水解生成不挥发性酸时,蒸干一般得到原 溶质,如蒸干Al2(SO4)3溶液时仍得到 Al2(SO4)3。 (3)强碱弱酸盐水溶液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 如蒸干Na2CO3溶液仍得到Na2CO3固体。
题型2 利用盐类的水解除去盐溶 液中的杂质离子
例2 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
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
Fe(OH)3 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发生聚沉,最后过 滤可将 Fe3+除去。
【答案】 D
【名师点睛】 (1)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 时,向溶液中加入Mg或MgO或Mg(OH)2或 MgCO3,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使Fe3 +转化成Fe(OH)3而除去。
Hale Waihona Puke (2)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时,向溶液中加 入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与Fe3+ 水解产生的H+反应,使Fe3+转化成 Fe(OH)3而除去。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商业区衰落。
(2)随着高速道路网的建设和小汽车的普及,现代城市商业网 点多配置在 城市边缘 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
返回
[跟随名师· 解疑难] 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 (1)商业网点的形成:
返回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不同点
地区
自然
环境
交通 闭塞 方便
人口 稀少 稠密
商业网
点密度 小 大
(
)
②聚落密集区,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③“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地区 ④北方
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块状分布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图中①地的交通通达度最高,最容易形成城市。交通便
利的地方,有利于商贸活动,通常形成较大的居民点。聚落密 集区,对交通的需求大,有利于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1)A (2)A
商业网点的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呈现出南北带状分布特点。 [答案] D
返回
点击进入 创新演练
返回
晨背关键语句
第 三 章
第 三 节 第
考向一
把握热点考向
考向二
应用创新演练
返回
返回
歌诀法记忆城郊商业中心出现的原因
市中发展建筑密,道路狭窄市场利。
市郊布局在高速,交通最优低地租。
返回
返回
[自读教材· 抓基础]
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 (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 交汇 处。 (2)城市形态:沿河流 带状 发展,城市用地多 沿河 布置。 (3)航运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信息,回答(1)~(2)题。
(1)图中杂货铺的布局符合商业网点布局的 A.交通最优原则 C.经济最优原则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第2课时酯[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酯的主要化学性质。
一、酯的结构、物理性质1.酯的组成与结构现有下面三种酯①乙酸乙酯:②甲酸乙酯:③乙酸甲酯:根据三种酯的结构和名称,填空(1)酯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OH被—OR′取代后的产物,简写为,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其中R是烃基,也可以是H,但R′只能是烃基。
(2)羧酸酯的官能团是酯基。
(3)饱和一元羧酸C n H2n+1COOH与饱和一元醇C m H2m+1OH生成酯的结构简式为C n H2n+COOC m H2m+1,故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C n H2n O2(n≥2)。
1(4)命名: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命名为某酸某酯。
(5)同分异构现象:甲酸乙酯与乙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2.酯的存在与物理性质(1)存在:酯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低级酯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花草中。
如苹果里含有戊酸戊酯,菠萝里含有丁酸乙酯,香蕉里含有乙酸异戊酯等。
(2)物理性质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一般比水小,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酯类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书写酯的同分异构体时,首先考虑官能团类别异构,再考虑碳架异构和官能团位置异构;以C5H10O2为例:酯类:甲酸酯类:(4种)乙酸酯类:(2种)丙酸酯类:(1种)丁酸酯类:(2种)羧酸类:C4H9—COOH(4种)羟醛类:(4种)(4种)(3种)(1种)常考查的主要有上述三类,另外还有烯醇、环醚等。
例1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酯类的是()B.CH3CH2ONO2答案 A解析A项中属于烷烃,不属于酯类;B项中CH3CH2ONO2是硝酸乙酯,属于酯类;C项中是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属于酯类;D项中是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属于酯类。
【考点】酯的结构及分类【题点】酯的组成、结构和分类易误警示酯不仅可以由有机酸与醇反应制得,也可由无机酸与醇反应制得。
例2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酯类的有4种B.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D.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答案 D解析C4H8O2的有机物属于酯类的共有4种,分别是HCOOCH2CH2CH3、CH3COOC2H5、CH3CH2COOCH3,A项正确;属于羧酸类的共有两种,分别是CH 3CH 2CH 2COOH 、B 项正确;C 4H 8O 2的有机物中含有六元环的是等,C 项正确;C 4H 8O 2的有机物属于羟基醛时,可以是HOCH 2CH 2CH 2CHO 、共5种,D 项不正确。
鲁科版化学必修1课件: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2课时 硫酸和酸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课程标准导航 1.掌握浓硫酸的性质,认识浓硫酸的氧化 性。 2.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硫酸(H2SO4) 无色、黏稠、油状 1.物理性质:纯硫酸是_________________液 高 体,沸点_____、难挥发。常用的浓硫酸质量分 98.3% 大 数是____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硫酸溶 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2.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也可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及某些盐反 应。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氧化性区别: 浓硫酸具有 极强的氧化性,主要是构成酸根中的中心原子 易获得电子, 显示出与稀硫酸不同的强氧化 性,而稀 H2SO4 是电离出的 H+得电子,只具 有较弱的氧化性,可氧化较活泼的金属 Zn、 Fe 等。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2.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呈酸性的雨都称为酸雨 B.酸雨对人类来说没有任何危害
)
C.酸雨是因为工业废气的过量排放造成的 D.为了不形成酸雨,应停止一切工业活动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解析:选 C。正常雨水因溶有 CO2 也呈酸性, A 项错误。 酸雨的危害很大, 能直接破坏森林、 草原和农作物,使土壤酸性增强,湖泊酸化, 还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B 项错误。为了不形 成酸雨, 应减少废气的排放, 使用清洁能源等, D 项错误。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三节第2课时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2课时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长江流域面积广、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针对水体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是有效手段之一。
下图是长江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甲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分别是( )A.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不合理排放B.洪涝灾害围湖造田C.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化D.水土流失毁林开荒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区域位于长江下游,人口多、工农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
2.关于加强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B.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C.推行环境负责制,只管好自己家的环境D.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答案:C解析: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一方面,建立河长制和湖长制,完善长江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推行环境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另一方面,建立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的区域联动机制,研究建立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指标体系。
清江是长江中游南岸的重要支流,流域面积近17 000平方千米,流经鄂西山地,总落差1 500米,历史上多洪涝灾害。
现在清江上已建有高坝洲、隔河岩、水布垭等水利工程,对流域内的开发建设有积极意义。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清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少,流域面积广B.降水多,季节变化大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D.落差大,多曲流答案:B解析:一般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包括来水量大、落差小,导致排水不畅等,而材料中显示该河落差大,故可从来水量大角度分析。
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大,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4.清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是(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答案:D解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发展以山水、大坝、水库为景点的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

离子浓 度比较
溶液 配制
试剂 贮存
【例题】(1)Fe(NO3)2的溶液呈浅绿色,存在下列水解平衡。
Fe2+ + 2H2O Fe(OH)2 + 2H+
当加入少量浓盐酸时,溶液颜色发生什么变化 A、深绿色 B、黄色或棕黄色 C、浅绿色变更浅 D、血红色 C(H+)增大,使水解平衡左移。但溶液中引入较高了浓度的 H+,与NO3-,有强氧化性,使Fe2+氧化为Fe3+,呈现出黄色 或棕黄色。
2Fe3+ + 3CO32 - + 3H2O =2Fe(OH)3 ↓ + 3CO2↑
Fe3+ + 3HCO3 - = Fe(OH)3 ↓ + 3CO2↑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双水解强烈,可以进行到底 。
B. Ba2+、K+、Cl-、SO42D. NH4+、Cu2+、S2-、CO32-
CuSO4+ Na2S ==== CuS↓+Na2SO4
Al3++3H2O HCO3-+H2O
Al(OH)3 + 3H+ H2CO3 + OH-
中和,相互促 进水解,使反 应完全
这是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双水解) Al3+ +3HCO3Al(OH)3↓+3CO2↑
5.离子的大量共存要考虑盐类的水解
Al3+与AlO2- 、 CO32- 、 HCO3- 、 S2- 、 HS-
Fe3+与AlO2- 、 CO32- 、 HCO3- 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离子组因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C )
高中化学 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时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明确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的外界因素以及水解程度的变化。
2.了解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因素对盐类水解程度的影响内因盐组成中对应的酸或碱越弱,水解程度越□01大外界条件温度升高温度能够□02促进水解浓度盐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03大外加酸碱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加碱会□04促进水解,加酸会□05抑制水解;水解显碱性的盐溶液,加酸会□06促进水解,加碱会□07抑制水解外加盐加入酸碱性不同的盐会□08促进盐的水解二、盐类水解的应用1.盐溶液的配制:配制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盐酸,目的是□01抑制Fe3+的水解。
2.热碱去油污: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增强其去污能力。
3.盐类作净水剂:铝盐、铁盐等部分盐类水解生成胶体,有较强的□02吸附性,常用作净水剂。
如明矾可以用来净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03Al3++3H2O Al(OH)3(胶体)+3H+。
4.制备物质(1)用TiCl4制取Ti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04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TiO2·x H2O=====△TiO2+x H2O。
(2)利用盐的水解可以制备纳米材料。
1.NH4Cl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酸性增强,对吗?提示:不对。
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水解产生的n(H+)增大,但盐溶液的体积也增大,且体积增大对溶液酸性的影响比n(H+)增大对酸性的影响大。
所以加水稀释,NH4Cl溶液的酸性减弱。
2.加热蒸干FeCl3溶液,得到的固体是FeCl3吗?提示:Fe3+在溶液中水解,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加热蒸干后,产物中的HCl气体离开平衡体系,结果使FeCl3完全水解,所得固体为Fe(OH)3而不是FeCl3。
一、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是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越弱越水解)。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 第三章 第三节第二课时 金属晶体原子堆积模型

空间 配位 晶胞 利用 数
率
52% 6
实例
Po
68% 8
K、 Na、Fe
74% 12
Mg、Zn、Ti
74% 12
Cu、Ag、Au
PART 4
混合晶体(石墨)
四、拓展探究——混合晶体(石墨)
阅读教材P76,“2、混合晶体”,了解石墨的结构。
➢ 结构特点——层状结构
1、同层内碳原子采取sp2 杂化,以共价键(σ键)结
= 74 %
练习:
1、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二维空间有三种放置方式 B.金属晶体中非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可形成两种堆积方式,其配 位数都是6 C.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是密置层在三维空间形成 的两种堆积方式 D.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有多种方式,其空间利 用率相同
这种堆积方式空间利用率 (52%) 。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
简单立方晶胞的空间利用率.
解: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 a =2 r
每个简单立方晶胞含原子数目: 8 1/8 = 1
空间利用率 = 4/3 r 3 / a 3 = 4/3 r 3/ (2r ) 3 100 %
= 52 %
解: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
√3a =4 r
每个晶胞含原子数目:8 1/8 +1=2
r
空间利用率
= 晶胞含有原子的体积/晶胞体积
a
2r
r
a
a
三、金属晶体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
对比两种最密堆积方式的异同
镁型
铜型
三、三维空间的堆积模型一(3)镁型
1200
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酯

答案:B
方法指津 有机物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量的判断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官能团:卤素原子、与苯环直接相连 的羟基(酚羟基)、羧基、酯基和肽键(-CONH-)等。 各官能团消耗氢氧化钠的量的规律:
(1)每 1 mol 酚羟基、羧基、肽键均消耗 1 mol NaOH。
(2) -X( 卤素) 连在烃基上时,每 1 mol -X 消耗 1 mol
△
5.乙酸乙酯在 KOH 溶液中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①乙酸钾;②甲醇;③乙醇;④乙酸。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C
)。
一、酯的结构与性质 1.酯的结构 酯的结构简式为 RCOOR′,官能团为酯基(-COO-)。其 中 R 和 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 R 可以为 H,而 R′不 能为 H。饱和一元酯的通式为 CnH2nO2(n≥2),与相同碳原子数 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2.酯的化学性质 酯的水解为酯化反应的逆反应,水解时酯基中 C—O 键断裂, 碳原子与—OH 或—OR 等结合形成羧酸或新的酯,氧原子与氢 原子结合生成醇(或酚)。酯的水解分为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加成反应
)。
A.该有机物 1 mol 能与 3 mol H2 在镍作催化剂条件下发 B.该有机物 1 mol 能与 1 mol H2 在镍作催化剂条件下发
生加成反应
C.该有机物能与 NaHCO3 反应放出 CO2 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点拨:1 mol 苯环加氢需消耗 3 mol H2,但酯基上的羰基不 能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含有-COOH 才能与 NaHCO3 反应放 出CO2,酚羟基与 NaHCO3 不反应。 答案:A
A.5 mol B.4 mol C.3 mol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酯

酸加羟基醇加氢
酯化反应与酯水解反应的比较
酯化
水解
反应系
催化剂 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 加热方式
CH3COOH+C2H5OH
浓硫酸
吸水,提高CH3COOH 与C2H5OH的转化率
酒精灯火焰加热
CH3COOC2H5+H2O
稀H2SO4或NaOH
NaOH中和酯水解生成的 CH3COOH,提高酯的水
解率
水浴加热
CH3COOCH3 CH3COOCH2CH3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CH3CH2COOCH2CH3 丙酸乙酯
写出下列酯的结构简式:
丁酸甲酯 苯甲酸甲酯 苯甲酸苯甲酯
【重点】 饱和一元羧酸、酯, 通式为CnH2nO2
酯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判断下列哪些互为同分异构体? A.醋酸、甲酸甲酯 B.丙酸、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C. 2-甲基丙酸、丁酸、甲酸丙酯、甲酸异
某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
种有机产物,该酯可能是( BC )
A.甲酸甲酯 B.乙酸异丙酯 C.甲酸乙酯 D.乙酸甲酯
O RC-OR’+ H-OH
稀硫酸
O RC—OH+H—OR’
RCOOR′+NaOH → RCOONa + R′OH
小结:
1、酯在酸存在的条件下, 水解生成酸和醇。 2、酯在碱存在的条件下, 水解生成羧酸盐和醇。
注意:酯类水解需要水浴加热(70℃~80℃)
丙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
3、物理性质
分子量小通常为液体的酯是具有芳香气味、难溶 于水、比水轻的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
4.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C4H8O2
吸
2022版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S iO+32H2O。生成的Na2SiO3粘性强,易使瓶塞与瓶口粘
在一起,不易打开。
3.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的固体残留物 是否是FeCl3? 提示:最后的固体残留物是Fe2O3。原因是FeCl3+3H2O
Fe(OH)3+3HCl,升温促进了FeCl3的水解,同时加 热使生成的HCl从溶液中逸出而产生大量的Fe(OH)3,蒸 干后灼烧,又发生反应:2Fe(OH)3 Fe2O3+3H2O。
4.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常加入盐酸和铁屑,为什么? 提示:加入盐酸是为了抑制FeCl2的水解,加入铁屑是为 了防止FeCl2被氧化。
5.灭火器中装有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使用时要 将两者混合,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提示:将Al2(SO4)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发生相互促 进的水解反应:Al3++3 HCO==3 ==Al(OH)3↓+3CO2↑,产 生的CO2有灭火作用,Al(OH)3有阻燃作用。
3.判断盐所对应酸的相对强弱: (1)原理: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弱酸强碱盐的碱 性越强,则对应酸的酸性越弱。 (2)实例:如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种盐溶液NaA和 NaB,其溶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则酸HA和HB的酸性 强弱为HA<HB。
4.除去杂质: (1)原理:在除去含有某些弱碱金属阳离子的杂质时,可 加入适当的试剂或促进该离子彻底水解生成氢氧化物 沉淀,然后过滤除去。 (2)实例:例如,不纯的KNO3溶液中常含有杂质Fe3+,可用 加热的方法来除去KNO3溶液中所含的Fe3+。
复习课件
2022版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作业课件新 人教版选修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第2课时:跨膜运输方式

(《世纪金榜》P.40)
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比较
物质出入 细胞的方式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扩散 易化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主动转运 低浓度→ 高浓度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小肠吸收葡 萄糖、氨基 酸、无机盐 等
举例
举例O2、CO2、 红细胞吸 H2O、甘油等 收葡萄糖 出入细胞
成面”是解决此类题目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识标是基础。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
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坐标上的曲线,实际上是“横
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只有搞清楚图像表示
的意义,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分析并解答问题。
(2)明点是关键。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
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它们隐含
“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
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
本方式
【解析】选D。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被一部分质膜 包起来,然后这一部分质膜与整个质膜脱离,裹 着该物质运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的过程,该过程
C
)
解析: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是通过扩散方式(a 曲线) 运输的,不需要载体蛋白;方式 b 是易化扩散或 主动转运,二者都与载体蛋白有关,所以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C 正确,抑 制呼吸对主动转运有影响。
【方法技巧】曲线坐标题的解题规律
凡坐标都离不开点和线,因此“识标、明点、描线、
D
)
A.甲>乙>丙>丁 C.丙>丁>甲>乙
【襄樊五中】第三章第3节《物质的量浓度》第2课时

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3课时)第二课时一、本课要点1.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2.溶液稀释的计算3.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的应用二、课前思考1.浓H2SO4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否变化?溶质的质量是否变化?2.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W,溶液密度为 ,如何求物质的量浓度C?3.电解质溶液中正电荷总数和负电荷总数有何关系?为什么?三、同步训练1.0.5L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含0.1 molCl―和0.2 molSO42―,则此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是()A.0.1 mol·L―1B.0.2 mol·L―1C.0.5 mol·L―1D.1 mol·L―12.若50ml 0.5mol/L的某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2g,则该溶质的摩尔质量为()A.40g B.40g/mol C.80g D.80g/mol3.将标况下容积为XL的干燥烧杯收集一定量HCl气体,倒立于水槽中,烧瓶内迅速充入一定量液体,假设溶液不扩散,则烧瓶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22mol/L B.0.045mol/L C.0.8mol/L D.不能算出准确数值4.将浓度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变为28%的KOH溶液80ml,则后者的浓度是()A.6mol/L B.6.75mol/L C.6.25mol/L D.5mol/L5.0.3mol/L K2CO3与0.2mol/LK3PO4中K+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两溶液体积比为()A.2:3 B.3:2 C.1:1 D.1:26.有三种正盐的混和溶液,其中Na+浓度为0.2mol/L,Mg2+浓度为0.25mol/L,Cl-浓度为0.4mol/L,则SO42―的浓度为()A.5mol/L B.0.3mol/L C.0.1mol/L D.0.15mol/L7.将0.1mol/L的K2SO4与0.2mol/L Fe2(SO4)3溶液混合,欲使混合液中Fe3+,K+,SO42―浓度依次为0.1mol/L,0.1mol/L,0.2mol/L(设混合液体体积为各溶液体积之和)则K2SO4溶液,Fe2(SO4)3溶液,水混合时的体积比是()A.1:2:1 B.1:1:2 C.2:1:1 D.4:2:18.500mL含N A个Na+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 mol·L―1B.2 mol·L―1 C.3 mol·L―1 D.4 mol·L―19.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水里完全电离,分别将溶液稀释成1L时K+浓度最大的是()A.KNO3B.K2CO3C.KCl D.K2SO410.N aCl和MgCl2组成的混合物153.5g,溶于水后配制成1L溶液,经测定溶液中的Cl―浓度为3mol/L,则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A.47.5g B.58.5g C.117g D.29.3g11.下列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300mL 1mol·L―1AlCl3B.1L 2.5mol·L―1NaClC.400mL 5mol·L―1KClO3 D.200mL 2mol·L―1CuCl212.同温同压下,体积比为1:9氯化氢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完全冷凝后得到的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8×10―2% B.10% C.18.4% D.80.20%13.常温下将下列固体各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A.CuSO4·5H2O B.Na2O C.CaO D.KNO314.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L H2SO4溶液中含98g H2SO4B.0.5L H2SO4溶液中含49g H2SO4C.0.1L H2SO4溶液中含24.5g H2SO4D.98g H2SO4溶于水配成2L溶液15.将8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剩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81 mol·L―1 B.0.08 mol·L―1 C.0.2 mol·L―1 D.无法确定16.计算: =1.19g/cm3,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减小 _____ 增大 _____ 减小 _____ 减小 _____ 增大 增大 _____ _____
减小 减小 _____ 减小 _____ 增大 _____ 增大 _____ 增大 _____ _____
知识聚焦
难点突破
当堂过关
知识聚焦
【议一议】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盐类水解平衡
6.制备无机化合物 如用 TiCl4 制备 TiO2。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TiCl4+(x+ 2)H2O(过量) TiO2·xH2O↓+4HCl。
知识聚焦
难点突破
当堂过关
知识聚焦
【议一议】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盛放Na2CO3、Na2S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 答案 因为Na2CO3、Na2S溶液水解显碱性,碱性溶液可 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口和玻璃塞黏 结不易打开。 2.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什么物质?若灼烧又怎么样?为 什么?
答案 (1)降温 (2)加入 KOH 或 KHS。 加入 NaOH、 NaHS 不可以, 因为水解平衡虽然左移, c(S2 c(Na ) - + )增大,但 c(Na )增大更多,致使 增大。 - c(S2 )
+
知识聚焦
难点突破
当堂过关
知识聚焦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 1.盐类做净水剂
第2课时
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答案 根据 FeCl3+3H2O Fe(OH)3+3HCl,加入 MgO + 或 MgCO3 促进 Fe3 的水解,使 FeCl3 转化为 Fe(OH)3 沉 淀而除去。
5.草木灰为什么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利用(32张PPT)

COO - + H
高温
要点二
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增强去污能力 1.用纯碱溶液清洗油污时,加热可____
2.化肥的施用
例如: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使肥 栏 目 促进反应放出____ 氨气的缘故。 链 效损耗 ____,这是两种盐发生水解相互____
接
3.盐溶液的配制 例如:配制 FeCl3 、 SnCl2 溶液时应加入少量 ____ ,目 的是 ________________ ,防止________。 盐酸 抑制Fe3+、Sn2+的水解 溶液浑浊
TiCl4+(x+2)H2O(过量)
高温
TiO2· xH2O↓+4HCl;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应用 思考 2.实验室配制FeCl2溶液时,通常将FeCl2固体先溶解在盐 酸中,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同时还加入少量铁屑,为什 么? 提示:先溶解在盐酸中的目的是为了抑制 Fe2+ 的水解,
4.用盐做净水剂 例如:利用FeCl3、明矾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产生的____, 胶体 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起到净水的作用。写出明矾净水的 离子方程式: 高温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 +3H2O Al(OH)3(胶体)+3H+ 栏 栏 ____________________。 目 目 5.泡沫灭火器原理 链 链 接 Al2(SO4)3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产 接 生大量泡沫,将燃烧物质与空气隔离开来。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3++3HCO===Al(OH)3↓+3CO2↑ ____________________。 6.利用水解反应来制纳米材料(氢氧化物可变成氧化物) 如制取TiO2:
第三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

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的比较[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化学键变化上认识过渡晶体,理解纯粹的典型晶体在自然界中是不多的。
2.从结构和性质上认识典型的混合型晶体——石墨。
一、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1.过渡晶体(1)四类典型晶体是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
(2)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过渡标准是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
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大,作为离子晶体处理,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作为共价晶体处理。
(3)Na2O、MgO、Al2O3、SiO2、P2O5、SO3、Cl2O7七种氧化物中从左到右,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越来越小,其中作为离子晶体处理的是Na2O、MgO;作为共价晶体处理的是Al2O3、SiO2;作为分子晶体处理的是P2O5、SO3、Cl2O7。
2.混合型晶体——石墨(1)结构特点——层状结构①同层内,碳原子采用sp2杂化,以共价键相结合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
所有碳原子的p 轨道平行且相互重叠,p轨道中的电子可在整个碳原子平面中运动。
②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2)晶体类型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有金属键和范德华力,属于混合型晶体。
(3)物理性质:①导电性,②导热性,③润滑性。
(1)纯粹的典型晶体是没有的()(2)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是依据电负性的差值计算出来的,差值越大,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越小()(3)在共价晶体中可以认为共价键贯穿整个晶体,而在分子晶体中共价键仅限于晶体微观空间的一个个分子中()(4)四类晶体都有过渡型()(5)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6)石墨的导电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进行()(7)石墨晶体层与层之间距离较大,所以石墨的熔点不高()答案(1)×(2)×(3)√(4)√(5)√(6)√(7)×1.石墨晶体中,层内C—C的键长为142 pm,而金刚石中C—C的键长为154 pm,回答下列问题。
(1)熔点:石墨________(填“>”“<”或“=”)金刚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 2OH ++OH -。
若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①NaOH(s) ②NH 4Cl(s) ③Na 2CO 3(s) ④CH 3COOH(l) ⑤Na(s) ⑥K 2SO 4(s),能促进水的电离,且溶液pH>7的是③⑤;能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的是④。
2.相同浓度的NH 4Cl 溶液的pH 大于盐酸溶液的pH ,说明盐的水解程度很小。
3.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盐类水解与酸碱中和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1.已知室温时,CH 3COOH 的电离常数为1.75×10-5,NH 3·H 2O 的电离常数为1.75×10-5。
0.1 mol·L -1的下列溶液:①CH 3COONa 、②NH 4Cl 、③CH 3COONH 4、④(NH 4)2SO 4,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②<③<①2.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 2-3+H 2O HCO -3+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c (HCO -3)·c (OH -)c (CO 2-3)增大 B.通入CO 2,平衡逆向移动,溶液pH 减小C.加入NaOH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pH 减小D.升高温度,c (HCO -3)c (CO 2-3)增大 2.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某些强酸弱碱盐在配制溶液时因水解而浑浊,需加相应的酸来抑制水解,如在配制FeCl 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盐酸来抑制FeCl 3水解。
(2)某些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用玻璃试剂瓶贮存时,不能用玻璃塞,如Na 2CO 3溶液、NaF 溶液等不能贮存于磨口玻璃瓶中。
(3)判断加热浓缩某些盐溶液的产物,如加热浓缩FeCl 3溶液,FeCl 3水解生成Fe(OH)3和HCl ,由于盐酸易挥发,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后得到的物质为Fe(OH)3。
(4)制备胶体:将饱和FeCl 3溶液滴入沸水中因水解而得到红褐色Fe(OH)3胶体。
(5)判断酸碱中和反应至pH =7时酸或碱的相对用量,如用氨水与盐酸反应至pH =7时是氨水过量。
(6)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如Al 3+与HCO -3等因水解互相促进不能大量共存。
3.下列关于盐类水解的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蒸干Na 2CO 3溶液,最后可以得到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固体B.除去MgCl 2中的Fe 3+,可以加入NaOH 固体 C.明矾净水的反应:Al 3++3H 2O Al(OH)3+3H +D.加热蒸干KCl 溶液,最后得到KOH 固体(不考虑CO 2的反应)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向FeCl 3或CuSO 4溶液中加入镁粉有气泡产生②制备AlCl 3、FeCl 3、CuCl 2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③NH 4F 水溶液中含有HF ,因此NH 4F 溶液不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④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Na 2CO 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⑤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作净水剂⑥用Na 2S 溶液和AlCl 3溶液混合制备Al 2S 3⑦ZnCl 2与NH 4Cl 溶液可用作焊接金属的除锈剂⑧将固体FeCl 3溶解于适量蒸馏水配制FeCl 3溶液5.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能大量共存的划“√”,不能大量共存的划“×”(1)NH +4、Cl -、NO -3、Na +(√)(2)CO 2-3、NH +4、Cl -、Na +(√) (3)中性溶液中:Fe 3+、Cl -、NO -3、Na +(×) (4)含0.1 mol·L -1的NaHCO 3溶液中:Fe 3+、Cl -、NO -3、Na +(×)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钢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2.对滴有酚酞溶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B.CH 3COONa 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 4Cl 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 固体3.在Al 3++3H 2O Al(OH)3+3H +的平衡体系中,要使平衡向水解方向移动,且使溶液的pH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热B.通入HClC.加入适量Na 2CO 3(s)D.加入NaCl 溶液 4.为使Na 2S 溶液中c (Na +)c (S 2)的值减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盐酸 ②适量的NaOH 溶液 ③适量的KOH 溶液 ④适量的KHS 溶液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Cl 3溶液和Al 2(SO 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B.配制FeCl 3溶液时,将FeCl 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向CuCl 2溶液中加入CuO ,调节pH 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 3+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 2CO 3和Al 2(SO 4)36.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H 2S :K a1=1.3×10-7 K a2=7.1×10-15H 2CO 3:K a1=4.3×10-7 K a2=5.6×10-11 CH 3COOH :K a =1.8×10-5 NH 3·H 2O :K b =1.8×10-5①常温下,0.1 mol·L -1 Na 2S 溶液和0.1 mol·L -1 Na 2CO 3溶液,碱性更强的是 ,其原因是 。
②25 ℃时,CH 3COONH 4溶液显 性。
NaHCO 3溶液的pH (填“大于”或“小于”)CH 3COONa 溶液的pH 。
③NH 4HCO 3溶液显 性,原因是 。
(2)25 ℃时,H 2SO 3HSO -3+H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则该温度下NaHSO 3的水解常数K h = ;若向NaHSO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 2,则溶液中c (H 2SO 3)c (HSO -3)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证明Na 2SO 3溶液中存在SO 2-3+H 2O HSO -3+OH -水解平衡的事实是 (填字母,下同)。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H 2SO 4溶液红色褪去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BaCl 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褪去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氯水后红色褪去(4)已知:K a (HClO 2)=1.1×10-2,K a (CH 3COOH)=1.8×10-5。
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 -1的NaClO 2溶液和CH 3COONa 溶液,两溶液中c (ClO -2) (填“>”、“<”或“=”)c (CH 3COO -)。
若要使两溶液的pH 相等应 。
a.向NaClO 2溶液中加适量水b.向NaClO 2溶液中加适量NaOHc.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CH 3COONa 固体d.向CH 3COONa 溶液中加适量的水(5)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 2·2H 2O 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 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CuCl 2·2H 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 2的合理方法是 。
1.向三份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NH 4NO 3、Na 2SO 3、FeCl 3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H 3COO -的浓度变化依次为( )A.减小、增大、减小B.增大、减小、减小C.减小、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增大2.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 ④适量的NaOHA.①②B.③C.③④D.④3.常温下,0.1 mol·L -1的下列溶液中c (NH +4)最大的是( ) A.NH 4Al(SO 4)2 B.NH 4ClC.NH 3·H 2OD.CH 3COONH 44.在CH 3COONa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使水解平衡向左移动,并且pH 变大的是( )A.加入适量纯CH 3COOHB.加入少量NaCl 固体C.加入少量NaOH 固体D.加水稀释5.室温下,将碳酸钠溶液加热至70 ℃,其结果是( )A.溶液中c (CO 2-3)增大B.水的电离程度不变C.K w 将变小D.溶液的碱性增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CuCl 2溶液和CuSO 4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配制FeSO 4溶液时,将FeSO 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 溶液中的Fe 3+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7.下列根据反应原理设计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CO2-3+H2O HCO-3+OH-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B.Al3++3H2O Al(OH)3(胶体)+3H+明矾净水C.TiCl4+(x+2)H2O(过量)TiO2·x H2O↓+4HCl制备TiO2纳米粉D.SnCl2+H2O Sn(OH)Cl↓+HCl配制氯化亚锡溶液时加入氢氧化钠8.将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再将其溶液加热,蒸发结晶、再灼烧,得到化学组成与原固体物质相同的是()①胆矾②氯化铝③硫酸铝④氯化铜A.③ B.①④ C.①②③ D.全部9.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2-3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2-3)D.温度升高,c(HCO-3)增大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Ca(ClO)2、Na2SO3、FeCl3溶液蒸干均得不到原溶液B.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在溶液中放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C.室温下,向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CH3COOH 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1.把NH4Cl晶体溶入水中,得到饱和NH4Cl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