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军事文化——选修课 汉字与文化历史 期末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军昔戍南山边”的“戍”是会意字。 甲骨文的左下部是个“人”字,右上方是个 “戈”字,“人”在“戈”旁边就是“守卫” 的意思。 戍,守边也。—《说文》。 武王立重泉之戍。—《管子·地数》 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诗·王风·扬之水》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戍人(古代守边军士的通称); 戍守(守卫); 戍客(离开家乡戍守边境的人); 戍逻(守边巡逻); 戍役(戍边的军士); 戍将(戍守边境的将领)
姓名: 姓名: 学号: 学号: 院系: 院系: 专业班级 任课教师


06091029 经济学院 经济( 经济(四)班 刘海清
汉字与文化历史
— —汉字与军事文化 汉字与军事文化
军事现象作为人类社会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 地在汉字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据统计,甲骨文中与战争有 关的字,如兵器的戈矛、方国的夷羌、战时的射卫、俘虏的 囚杀等,占总字数的8%,大大超过了有关衣(占1.7%)、 住(占6%)、行(占3.6%)方面的字数。
國 或
甲骨文
金文
甲骨文
金文
战国铜器上的攻战纹样
【取】
“取”会意字。甲骨文的左边是一只耳朵,右边是一只手,手抓 住一只耳朵就是“取”。取字的本意就是“割取耳朵”。古代战争以 割取被杀者的耳朵计功,《说文》释之曰:“周礼,获者取其耳。” 段玉裁注:“军战则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耳或 」,《周礼》田 猎取禽左耳以效功曰珥。” 由此又引申为“拿”,与“舍”意相对, 如:“可取三升饮之。”从“拿”又引申为“拿下”或“攻下”,如: “兴兵而发必取。”
【军】
“昨夜见军贴,可汗大点兵。”这个“军”字是会意字。金文的 中间是“车”,其外环绕的是军营。“军”的本意是“军队”。从 “军队”又引申为“驻扎”,如《史记·项羽本纪》:“军彭东城。” 意思就是驻扎在彭东城。军队的编制亦可称为“军”,《管子·小 匡》:“万人为一军。”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一万二 千人为一军。
“戈” 戈
戈: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 , : 兵器)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 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 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如: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兵” 兵
甲骨文的兵字,像一个人双手擎着一把非 常锋利的武器—斤(即斧头),其本义即指作 战用的武器(又称兵器),如“兵不血刃”、 “短兵相接”等。引申为手持兵器作战的 人—战士(又称士兵),如“兵强马壮”。进 一步引申为指军队、军事、战争等义,如 “兵不厌诈”、“兵荒马乱”等。
“矢” 矢
“矢”就是箭。不过在古代,矢和箭的含义稍有区别:木箭 为矢,竹箭为箭;现在则基本通称为箭。矢箭是用来射伤敌人 或野兽的武器。甲骨文、金文的矢字,正像弓箭之形,箭头、 箭杆、箭尾俱全,其本义即指弓箭,如“有的放矢”(放箭要 对准靶子,比喻说话做事要有针对性)。由于矢与誓在古代同 音,所以矢字有时也可借用为誓,如《诗经·卫风· 考槃》“永矢 弗宣”(发誓永远不遗忘)。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决定了当时的木石兵器的原始和简陋。夏 代铜石并用,武器的制作工艺落后,数量不多。商代青铜冶炼业技术比较 发达,戈、矛、刀等兵器开始使用青铜铸造。西周兵器多为青铜质地,出 现了兼备戈、矛功能的戟和可刺可斩、便于近战的短剑。春秋战国时期冶 铁业兴起,武器的形制得以改进,出现了铁铸的剑、戟、刀、矛、匕首等 兵器,强弓劲弩也开始装备军队。先秦时期的兵器状况,在汉字中得以充 分体现。甲骨文中不少字形描绘了当时所用的兵器。
【 戉 】
“戉”是“斧钺”之“钺”的本字, 读作yuè 。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 状像板斧而较大。《说文》 :“戉,斧 也。”如:《史记·孙武传》:“约束既 布,乃设鈇钺。”其大意是:规则已经宣 布,便要准备斧钺等兵器。
“殳”是个会意字。金文上部分 是一直弯柄的武器,下部是一时右 手,就是手拿武器的意思。 “殳”的本意是一种武器,主 要是撞击用,竹制,长一丈二尺, 头上不用金属做刃,八棱而尖。如 《司马相如· 定爵》:“弓矢御,殳矛 守。”一个子涂过以“殳”作为其 组成部分,往往与打、杀、撞击有 关。如:殴、毁、擊等。
故宫博物馆馆藏商代头盔
『介』 介
这是“介甲之士登东城”的“介”字, 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是面朝右侧站立的一个 人,手臂略向前下方伸展,腿部的前后四点 是护身铁甲。“介”字的本意就是“铠甲”, 如《礼记·曲礼上》:“介者不拜。”再如《史 记·韩非子传》:“急则用介胄之士。 “介”通 “个” 《左传·襄公八年》: “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介读为 “个”。古字个、介通用。 ”
二、反映古代防御武器的字
中 国 古 代 甲 胄 防 护 部 位 发 展 示 意 图
〖甲〗
② 从“甲”字的“护身衣”的 本意又可引申为动物身上起保护 作用的“硬壳”,如“龟甲”。 再如草木萌芽时的外皮也称甲, 如“莩甲”等。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 字,是从“天干”的第一位引申 过来的,是“占第一”之意。
〖 戍 〗
【戒】
戒,会意字.甲骨文的中间是一把长“戈”, , . , 下部的左右两侧是静卧锋戈的两只手,以戒不 备之敌。金文的结构基本和甲骨文相似,只是 双手均在戈的左下侧。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 不过双手移到了戈的下方。 “戒”字的本意是“警戒”或“戒备”,如: “戒不虞”(《易经·萃》)就是警戒突然来犯 之敌的意思。由“戒备”又课引申为“警 告”“告诫”,如:“观往事,以自 戒。”“戒”的这个意思以后均写作“诫”。
〖 胄 〗
“胄”,读作zhòu。金文的下部画了 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定大帽子;就是 古代武士所戴的头盔。胄又称兜鍪、头鍪、 盔等。由于它常与护体的铠甲配套使用, 所以“甲胄”一词成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 的统称。在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或兽 皮粗制而成。进入青铜时代,除继续使用 皮胄外,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胄。已发现 的时代最早的青铜胄是河南省安阳市出土 的商朝制品。胄面上铸有虎纹、牛纹及其 他图案,胄顶竖有装缨的铜管。
【伐】
甲骨文 金文 “伐”有“砍”的意思。从“砍”引申为“杀害”。甲骨文右边是一把 长戈,左边是个人字,戈的长刃正砍在人的脖子上。“伐”的本意是砍, 由此可以引申为攻打、讨伐。如《诗经·武成》:“武王伐殷。”因“攻打” 可能取胜,取胜则有“功”,所以“伐”字又可以当“功劳”讲,如《左 传·庄公二十八年》:“且旌君伐。”意思就是说:将要表彰你的功劳。从 “功劳”有引申为“夸耀”,如《庄子·山木》:“自伐者无功。”自己夸 耀的人则无功。
“癸” 癸
“癸”读作guǐ ,本为象形字,本意为 “三锋矛”,是上古兵器,交叉之形。后来被 天干的第十位,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当“癸”字被借走之后,兵器讲的“癸”则又 造了个新形声字“戣”(kuí )来代替,如 《尚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 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其大意是:一 个人戴着帽子,拿着三锋矛,站在东堂的帘前; 又一个人戴着帽子,拿着另一种三锋矛,站在 西堂的帘前。
身穿铠甲的古 代士兵
【盾】
盾,古人称“干”,与戈同为古代 战争用具,故有“干戈相见”等词。 。 《周礼·司兵》明周时已有五种盾。士卒 用手执盾,可以遮挡敌人兵器,尤其弓 箭的进攻。如《韩非子》上说:「赵简 围街,犀盾迟橹,立於矢石之所及。」 说明盾之坚固,不畏弓矢弩石,及近距 离无伤。 《周礼·夏官·司兵》:「司兵,掌 五兵、五盾。」郑玄注:「干橹之属, 其名未尽闻也。」林尹按:古有大盾、 步盾、子盾等。 《周礼·夏官·司戈盾》:「司戈盾, 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 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
一、反映的古代兵器状况的汉字 二、反映古代防御武器的汉字 三、反映古代军事行动的汉字
一、反映的古代兵器状况的汉字
苏 新 春 分析汉语中兵器类基本词的构 成与发育情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 幅古代社会兵戎相见的全景图。它 是整个社会的物质水平、认识水平、 社会矛盾、国家关系、征服自然、 驾驭众生的真实写照。

“白雪压金甲,寒光照铁衣。” 此“甲”字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士 兵身上穿的铁甲片之间的“十”字 缝。甲的本意就是古代战士穿的 “护身衣”,如《左传·陈公二年》: “擐甲执兵。”意思是:穿着甲衣, 拿着武器。后来泛指“铠甲”,如 黄巢《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 黄金甲。”这样有可以引申为披甲 的战士,如:《左传·宣公二年》: “伏甲将攻之。”
战国青铜鉴上的水路攻战图
〖射〗 射
唐代的武则天是一个喜欢别出心裁的人,特别喜欢乱造字、乱改字。 有一次她对大臣们说:“射字由身字和寸字组成,一个人的身高只有一 寸,应该是指矮小的意思;而矮字由矢和委组成,委有发放之意,把箭 (矢)发放出去,应该是射箭的意思。所以这两个字应该掉换过来使用 才是。”其实射字的本义就是射箭。古文字的射字就是一个人用手拉弓 发箭的形象,只是到了小篆,弓箭之形讹变成身字,右边的手变成了寸, 原来的形象完全消失,无从会意,才让武则天闹了这么个大笑话。
“国”字的甲骨文就是“或” 字,右为“戈”,左为“国”, 以戈卫国。金文左边中间的圆圈 表示国土,周围的四条短线表示 国界,右边有“戈”,也是卫国 之意。《说文》:“国,邦也。” “或”是个会意字。甲骨 文的形体左边是“戈”,中间是 “口”表示有墙垣,并有武器守 卫,所以“或”字的本意就是 “国家”的“国”。《说文》》 “或,邦也。”
金文
清代藤盾
三、反映古代军事行动的汉字
甲骨文中还有一些字形描写了当时使用武器的方式。 例如,“武”字以脚(止)表示士兵,字形像士兵持戈; “戍”字像士兵肩扛武器;“戒”字呈双手执戈形; “伐”字像一把戈砍断人头;“射”字像一只手张弓 引箭;“取”字像一只手提着耳朵。 又如,战争的目的与财产的占取和掠夺有关,因 而,战败的“败”字就是失在“贝”上。《说文》: “败、毁也,从攴贝,贼败皆从贝。”在古代战争中, 对战俘的交换或赎回也要用“贝”,《说文》:“质, 以物相质”,“贸,易财也”,“赎,贸也。” 其它 如“戎”字,以“甲”和“戈”字会意,前者是防卫 的器具,后者是进攻的武器,合起来表示与战争有关 的事情。
百度文库
“武”
武与“文”相对。古文字的“武”字,从戈从止,戈是武器的 代表,止本是足趾的象形,表示行进。所以“武”字的本义乃是指 有关军事的活动,是有关军旅和技击、强力之事的通称。如《尚 书·武成》:“偃武修文。”从“军事”又引申为勇猛、刚健。如 《诗经·郑风·羔裘》:“孔武有力。”
〖戰〗
战字从单(单)从戈,单本是一种捕猎工具,也可用作杀 敌武器,而戈则是一种常用的兵器。“单”与“戈”结合,表 示干戈相向、兵戎相见,所以“战”的本义指两军交战,即战 争、战斗之义,泛指比优劣、争胜负。
〖歲〗
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的“岁”字,像一把长 柄斧钺之形,其上下两点即表示斧刃上下尾端 回曲中之透空处。“岁”的本义是一种斧钺, 借用为年岁之岁,泛指时间、光阴,所以金文 “岁”字增加两个止形(即步字),表示日月 变更、时光流逝的意思。
【車】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 箭各在腰。”这个“车”字, 是象形字。甲骨文是车的上视 形,中间的一条长的竖线是车 辕,车辕的上端是“衡”,两 个圆形是车轮。“车”的本意, 再上古专指“战车”,如《左 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二 百乘以伐京。”
这是“大动干戈”的“干”字。 甲骨文像一根上头带杈的木棍子。 在上古就是一种武器,如《韩非 子·五※》:“执干戚舞”,即拿着 武器起舞的意思。 “干”的本意是武器,由此而 引申为“干犯”,而“干犯”再引 申为“冲”,所以杜甫《兵车行》 中“哭声直上干云霄”就是哭声冲 云霄的意思。
现在的“我”字是第一人称代词。但它 的原始意义却是一种像锯齿似的锋利兵器, 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上部朝左部分是三 锋戈,中间是一条长柄。 《说文》:“我,施身自谓也。”随着 历史的发展“我”字的原始意义完全消失, 后世仅用它来坐第一人称代词,如李白《将 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还有“我 方、我国”的意思,《左传· 庄公十年》:“春, 齐伐我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