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发酵小试实验报告

发酵小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发酵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了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产物的形成;3. 分析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4. 优化发酵工艺,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将底物转化为所需产物,如酒精、有机酸、酶等。

本实验以葡萄糖为底物,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实验,探究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葡萄糖(分析纯)- 酵母菌(活化后)- 水浴锅- 移液管- 恒温水浴箱- pH计- 酒精计- 烧杯- 试管- 量筒- 滤纸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研钵- 搅拌器- 烧瓶- 锥形瓶- 漏斗- 滤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小时,活化酵母菌。

2. 发酵液配制:称取葡萄糖,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3. 发酵过程:1)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调节pH值至5.0;2)将发酵液置于恒温水浴箱中,37℃恒温发酵;3)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浓度、pH值和菌体浓度。

4. 数据处理与分析:1)绘制酒精浓度、pH值和菌体浓度的变化曲线;2)分析发酵过程中各因素对发酵效果的影响;3)优化发酵工艺,提高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浓度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升高,至发酵后期达到最大值。

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2. pH值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

3. 菌体浓度变化曲线: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逐渐升高,至发酵后期达到最大值。

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迅速繁殖。

4. 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分析:1)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浓度越高,酒精产量越高,但过高的葡萄糖浓度会导致菌体生长缓慢,影响发酵效果;2)发酵温度:发酵温度对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有较大影响,37℃为最佳发酵温度;3)pH值:pH值对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有较大影响,5.0为最佳发酵pH值;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发酵效果,发酵时间应控制在24小时左右。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结果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结果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了解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 通过实验掌握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

该过程主要分为糖化阶段和发酵阶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酵母菌- 葡萄糖- 水浴锅- pH计- 滴定管- 漏斗- 玻璃棒- 实验试管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 烧杯- 烧瓶- 酒精灯-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将葡萄糖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用于酵母菌的活化。

2.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到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酒精发酵实验。

3. 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pH值、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葡萄糖消耗曲线、乙醇生成曲线和pH变化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变化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的酸性增强。

2. 葡萄糖消耗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消耗了葡萄糖。

3. 乙醇生成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逐渐升高。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乙醇。

4. 酒精发酵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酒精发酵效率如下:酒精发酵效率 = (发酵前葡萄糖浓度 - 发酵后葡萄糖浓度) / 发酵前葡萄糖浓度× 100%实验结果显示,酒精发酵效率为 8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了解了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有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七、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因此,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酒精发酵效率。

2. 本次实验中,酒精发酵效率为 85%,说明仍有部分葡萄糖未被利用。

微生物的发酵实验报告

微生物的发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微生物接种、培养、发酵等实验技术。

3. 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发酵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发酵效果。

二、实验原理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人类所需的产物,如酒精、有机酸、酶等。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分解底物产生能量,同时合成目标产物。

本实验以酒精发酵为例,探究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 葡萄糖3. 酵母膏4. 灭菌水5. 酒精计6. 硅胶仪器:1. 烧杯2. 研钵3. 玻璃棒4. 移液管5. 恒温水浴锅6. 烧瓶7. 玻璃漏斗8. 紫外线灯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 将酵母菌菌种接种于含有葡萄糖和酵母膏的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 取活化后的酵母菌,用无菌移液管转移至另一无菌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2. 发酵液制备:- 将葡萄糖和酵母膏溶解于灭菌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发酵液。

-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发酵液中,充分搅拌均匀。

3. 发酵:- 将发酵液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酒精含量。

4. 酒精含量测定:- 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

- 记录酒精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5. 发酵结束:- 当酒精含量达到预期值时,停止发酵。

- 将发酵液过滤,去除菌体。

6. 酒精含量分析:- 对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分析,确定发酵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并在发酵后期达到峰值。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变化曲线呈S型,符合微生物发酵的一般规律。

2. 酒精含量分析:通过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酒精含量为5.6%。

六、讨论1. 本实验成功实现了酒精的发酵,验证了微生物发酵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通过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精生产常用的酵母菌实验指导

酒精生产常用的酵母菌实验指导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实验报告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时间:酒精生产常用的酵母菌一、实验目的1.学习酒精生产常用的酵母菌都有哪些,并了解其生长特性。

2.了解不同量酒精生产原料酵母菌的不同。

3.通过对菌株的观测了解,回答酒精生产用酵母菌的要求。

4.通过实验能掌握鉴定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方法。

5.会计算酵母细胞的增长速度及传代次数。

二、实验原理我国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中,所采用的酵母菌种有拉斯12号、拉斯2号、南阳1308、南阳1300、K字酵母等;用于生产糖蜜原料的酵母菌有中国科学院2610、川345、川102等,它们适宜于较高温度下的糖蜜发酵,具有繁殖快,发酵时间短等特性。

通过对这些菌株的培养与显微镜观测,测定其死活,细胞增长速度及传代时间,绘制糖度、温度与酵母增长速度的关系图。

三、实验器材1.材料:拉斯2号、南阳1308菌株,AADY酒精活性干酵母,糖化酶,曲霉菌,淀粉酶,美蓝试剂。

2.仪器设备:温度计,灭菌锅,一次性手套,托盘,糖度计,恒温培养箱,显微镜,血球计数板,。

四、实验步骤1、将拉斯2号、南阳1308菌株,AADY酒精活性干酵母活化,培养基先行配制及灭菌。

用米曲汁培养基(米酒发酵剩余的大米糯米),AADY的复水活化采用清水,糖水和米曲汁醪液三种方法分别分组活化。

2、显微镜下观察各类菌株,并用美蓝液鉴定细胞死活。

采用0.1%的吕氏美兰液染色法。

活的酵母细胞由于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细胞内氧化还原值颇小,还原力较强,当无毒的美兰染液进入细胞后,能立即还原脱色,不能被美兰液染上颜色;而死后或接近死亡的酵母细胞,不具有此还原能力,当加入美兰液后,就被美兰液染成兰色。

进而达到鉴别的目的。

操作方法是将被检查的酵母细胞溶液,用清洁、干燥的吸管吸取1—2ml,置于清洁、灭菌后的试管中,加入无菌水5—10倍稀释,再吸取0.1%吕氏美兰液1—2滴,加入试管中,然后充分混合均匀。

用无菌吸管吸取1滴于消毒、清洁的载玻片上,盖上载玻片,静置20—30秒钟,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凡是被染成兰色的酵母细胞则是死亡或接近死亡的细胞,呈无色的就是活的酵母细胞。

牛乳的酒精实验报告(3篇)

牛乳的酒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乳酒精发酵的原理和过程;2. 掌握牛乳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3. 分析牛乳酒精发酵的结果,并探讨影响发酵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牛乳酒精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牛乳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实验中,将牛乳与酵母菌混合,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牛乳中的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酒精生成情况,可以了解牛乳酒精发酵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1. 牛乳:市售全脂牛乳;2. 酵母菌:市售活性干酵母;3. 温度计;4. 量筒;5. 玻璃棒;6. 100mL锥形瓶;7. 酒精计;8. 滤纸;9. 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1. 将牛乳倒入100mL锥形瓶中,用温度计测量牛乳温度,控制在25-30℃;2. 将酵母菌加入牛乳中,搅拌均匀;3. 将锥形瓶放入水浴锅中,保持25-30℃恒温发酵;4. 每隔一定时间(如每隔24小时),用酒精计测量锥形瓶中的酒精含量;5. 发酵过程中,观察并记录酒精生成情况;6. 实验结束后,将发酵液过滤,得到酒精溶液;7. 对酒精溶液进行鉴定,确认酒精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测量酒精含量,记录如下:时间(h)酒精含量(vol%)0 024 0.548 1.072 1.596 2.0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牛乳酒精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

发酵96小时后,酒精含量达到2.0vol%,说明牛乳酒精发酵效果较好。

影响牛乳酒精发酵的因素有:(1)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酵母菌对酒精发酵的效果有差异,适量增加酵母菌数量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2)发酵温度: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效果有较大影响,一般在25-30℃范围内,酒精产量较高。

(3)牛乳的酸度:牛乳的酸度对酒精发酵有一定影响,酸度较低有利于酒精发酵。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酒精产量,适宜的发酵时间应在72-96小时。

六、实验结论通过牛乳酒精发酵实验,我们了解了牛乳酒精发酵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牛乳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报告

初中生物发酵现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发酵现象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探究发酵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过程。

实验器材:盐、砂糖、水、面粉、酵母、酸性物质(例如柠檬汁)、透明塑料瓶、气球、温度计、试管。

实验原理:发酵是一种生物过程,是酵母菌等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过程。

酵母菌利用糖类分解产生的能量进行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一小块酵母,将其放入温水中搅拌溶解,待酵母彻底溶解后备用。

2. 制作发酵液:取透明塑料瓶,倒入适量的温水,加入适量的盐、砂糖和面粉,搅拌均匀。

3. 添加酵母:将溶解的酵母液加入发酵液中,再加入适量的酸性物质(柠檬汁),搅拌均匀。

4. 观察和记录: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使瓶口与气球完全密封。

观察气球的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气球逐渐膨胀并充满气体,同时气球表面也产生了一些水珠。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气球变得更加膨胀,有些甚至会突破气球的容量,酵母发酵液也会溢出。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酵母菌处于适宜的环境下,例如温度适宜、有机物质供给充足等条件下,它们会开始进行呼吸发酵。

这些酵母菌分解酵母发酵液中的糖类物质,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由于气球的密封性不允许气体逸出,所以二氧化碳被逐渐积聚,导致气球膨胀。

此外,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它也会渗透到气球内部,与气球表面的水珠形成一种混合物。

这也是为什么观察到气球表面出现水珠的原因。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对发酵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

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过程,通过酵母菌等微生物的活动,有机物质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

在实际生活中,发酵现象被广泛应用于面包、酒类等食品的制作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发酵实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卫生,尽量避免污染。

同时,也要注意酵母的使用量和实验溶液的配比,以免产生剧烈的反应。

通过这个实验,我对发酵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观察有了更多的体会,从而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酒精发酵实验

酒精发酵实验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母的培养方法。

3.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成为酒精发酵作用。

酒精发酵的类型有三种:1、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2、通过HMP 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3、通过ED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

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是它们的工艺基础。

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

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或培养基中加有亚硫酸盐时,产物就主要是甘油,这也就是工业上的甘油发酵。

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在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材料3.1 试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红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黄豆芽、葡萄糖、琼脂、蒸馏水、无菌水。

仪器:铝锅、电炉、电子天平、摇床、水浴锅、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UV-75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2 培养基配方1、固体斜面培养基。

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黄豆芽10g、葡萄糖5g、琼脂1.5~2g、水100ml,pH自然2、液态发酵培养基。

红糖100g,硫酸铵2.0g,磷酸二氢钾1.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

配好后的发酵培养基分装入250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湿热灭菌30min。

四、实验方案4.1 菌种活化把实验室保存的菌种在无菌室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中,于恒温箱37℃,培养2~3d,取出生长状况较好、齿状清晰的斜面为下一步接种的对象。

4.2 种子培养挑取菌种,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种子液装液量为100ml,摇床培养37℃,24h,120r/min,对比培养24h的种子培养液,选取液体较为浑浊的接种对象。

4.3 发酵培养把选中的种子液用移液管按发酵液100ml10%的比例接种,恒温培养24h。

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条件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酵母菌通过葡萄糖耗氧酶催化发酵,利用葡萄糖水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即酒精发酵。

实验温度:室温20℃-30℃ ID
实验浓度:酵母种类、温度、葡萄糖浓度、KH2PO4及酒精浓度
实验准备:
(1)蝌蚪型酵母菌乙酸菌1.0g;
(2)蒸馏水1000ml;
(3)铝盖15个;
(4)烧杯3只;
(5)荧光灯管2条;
(6)蒸发器2只;
(7)葡萄糖2克;
(8)KH2PO4 2克;
(9)醋酸4毫升。

实验过程:
(1)将1000 ml蒸馏水放入5000mL烧杯,加入2克葡萄糖和2克KH2PO4 制作培养液;
(2)将1.0g酵母菌乙酸菌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醋酸4毫升;
(3)采用荧光灯管照射酵母菌,用蒸发器进行浓缩;
(4)将酵母菌充分的悬浮在营养液中,用留盖在锅盖上,放置室温20℃-30℃环境下发酵24小时。

实验数据:
发酵1小时pH值下降0.02;
发酵2小时乙醇产量达到2.2g/L;
发酵3小时气泡达到最大;
发酵4小时二氧化碳释放量达到最大20.4g/L。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在室温20-30℃、酵母菌浓度2%、营养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2%、KH2PO4浓度2%的环境下,发酵最高。

实验建议:为了更好的控制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应增加对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及高磷酸盐浓度的检测,以提高发酵产品质量。

高粱酒精发酵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研究

高粱酒精发酵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研究

高粱酒精发酵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研究酵母菌是一类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植物和动物体内。

它们具有发酵能力,可以将糖类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酵母菌可以产生乙酸,这是一种有机酸,对于高粱酒精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研究高粱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许多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他们发现,高粱酒精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酵母菌是一种称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酵母菌。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饲料发酵工业的酵母菌。

它具有较高的乙醇耐受性和发酵能力,非常适合用于高粱酒精发酵过程。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也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其中之一就是乙酸。

在高粱酒精发酵过程中,乙酸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酵母菌内部的代谢途径被调节或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是乙酸的合成途径。

乙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酵母菌细胞内的线粒体中。

线粒体内的某些酶,如乙酸脱氢酶和乙酸透过膜转运酶,参与了乙酸的合成和转运过程。

通过调节这些酶的活性,酵母菌可以控制乙酸的产生量。

此外,外界环境的调节也对高粱酒精发酵中乙酸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温度、pH值、营养物质浓度和氧气水平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乙酸产生的关键因素。

例如,较高的发酵温度和适当的pH值会促进乙酸的合成,而氧气浓度过高则会抑制乙酸的产生。

除了上述因素外,酵母菌菌株的遗传背景也可能影响乙酸的产生。

不同的酵母菌菌株可能具有不同的乙酸合成和代谢机制,因此乙酸的产生量会有所差异。

为了更好地研究高粱酒精发酵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科学家还采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通过改变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或突变遗传物质,科学家成功地改变了酵母菌产生乙酸的能力。

这些研究为酿酒业提供了改进发酵过程和调控乙酸产生的方法。

总结起来,高粱酒精发酵中产生乙酸的酵母菌主要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简易实验
酵母菌发酵是古老的一种发酵工艺,在自然环境中,使用酵母菌发酵的发酵技
术生产出了众多的酒类产品,其中酒精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成分。

近年来,科学家利用酒精原料,经过发酵并进行相应工艺制备出了高精度的酒精,促进了发酵工艺的进步。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需要融合多种工艺特征,以实现有效的发酵操作。

首先,
酵母菌的活性需要通过有序的流程来调节,包括提取、离心、提炼等一系列步骤。

其次,酒原料需要清洗,使其满足发酵工艺所需要的气味、味道和分子结构。

此外,酒精发酵还需要严格控温和控pH,并使用方法适当的调味剂和催化剂来促进发酵
速度和发酵效果。

发酵反应是所有发酵工艺合成的本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糖发酵产生酒精和
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以气态的形式排出到容器外,而酒精的半蒸气态则和气体混合排出,酒精含量可以控制在酒精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虽然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简单易行,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存在化学反应,搅拌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在实验中,对酒原料的清洗、发酵温度和pH的控制,以及酵母菌的分离等尤其重要,以保证由自然酵母菌发酵产生
的饮料具有鲜美可口的口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酵母发酵过程实验报告

酵母发酵过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发酵实验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酵母发酵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二、实验原理酵母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其中酵母菌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本实验主要研究酵母在无氧条件下的发酵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面粉、酵母粉、糖、水、锥形瓶、烧杯、滴管、橡皮塞、澄清石灰水等。

2. 实验试剂:葡萄糖、氯化钙、氢氧化钙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面粉、酵母粉、糖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面团。

2. 分装面团:将面团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两个锥形瓶中。

3. 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用橡皮塞封口,放入烧杯中。

- 实验组:在锥形瓶中加入面团,用橡皮塞封口,放入烧杯中。

4. 将两组锥形瓶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分别培养24小时和48小时。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对照组:观察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变化,记录溶液颜色、透明度等。

- 实验组:观察锥形瓶内面团的变化,记录面团体积、硬度等。

6. 将实验组锥形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实验现象:24小时后,葡萄糖溶液颜色变浅,透明度降低;48小时后,葡萄糖溶液颜色消失,溶液浑浊。

2. 实验组实验现象:24小时后,面团体积明显增大,硬度降低;48小时后,面团体积继续增大,硬度进一步降低。

3. 实验组气体检验:将实验组锥形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六、实验结论1. 酵母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

2. 本实验通过观察面团体积变化和气体检验,验证了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七、实验讨论1. 影响酵母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如何优化实验条件?2. 酵母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酵母发酵过程中的面团体积变化和气体检验,验证了酵母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酒精发酵项目实验报告(3篇)

酒精发酵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菌在酒精发酵中的重要作用。

3. 学习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分析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优化发酵条件。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指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6H12O6 → 2C2H5OH + 2CO2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干酵母粉2. 葡萄糖3. 硫酸铜溶液4. 澄清石灰水5. 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6. 温度计7. 锥形瓶8. 橡胶塞9. 小气球10. Y形管11. 大烧杯12. 试管13. 比色板14. 小烧杯15. 玻璃棒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 将少量干酵母粉加入温水中,搅拌均匀,使其活化。

- 将活化后的酵母液倒入锥形瓶中。

2. 葡萄糖溶液的制备:- 将葡萄糖溶解于温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

- 将葡萄糖溶液倒入锥形瓶中。

3. 发酵过程:- 将锥形瓶置于水浴中,保持温度在30-40℃。

- 观察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气泡。

- 在发酵过程中,塞上橡胶塞,避免气体散失。

4. 二氧化碳检测:-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试管中。

- 将Y形管的一端插入锥形瓶中,另一端插入试管中。

- 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

5. 酒精检测:- 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倒入试管中。

-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试管中。

- 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为灰绿色,以检测酒精的产生。

6. 发酵结束:- 当不再产生气泡,石灰水不再变浑浊,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表示发酵结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二氧化碳检测:在发酵过程中,石灰水逐渐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

2. 酒精检测:在发酵结束后,溶液颜色变为灰绿色,说明产生了酒精。

六、影响酒精发酵的因素1. 温度: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效果最佳,通常为30-40℃。

2. 葡萄糖浓度:葡萄糖浓度越高,酒精产量越高,但过高浓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

3. pH值:酵母菌在pH值约为4.5-5.5的条件下发酵效果最佳。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篇一: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实验方案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鑫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指导教师:肖一、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

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

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

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g玉米粉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表一3、扩大培养基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灭菌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

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

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

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1)玉米粉的筛选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

在1000ml 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

酵母菌产生乙醇实验报告

酵母菌产生乙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实验操作步骤;3.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影响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醛和二氧化碳,乙醛在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为乙醇。

该过程称为乙醇发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酵母菌:酿酒酵母;(2)葡萄糖;(3)蒸馏水;(4)酒精计;(5)锥形瓶;(6)玻璃棒;(7)试管;(8)酒精灯;(9)试管架;(10)滴定管。

2. 实验仪器: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菌种接种于含有葡萄糖和蒸馏水的锥形瓶中,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2. 制备发酵液:取活化后的酵母菌液,按照1%的比例接种于含有葡萄糖的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 调节pH值:用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发酵液的pH值至4.5-5.0。

4. 控制温度:将发酵液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发酵。

5. 测定乙醇浓度: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少量发酵液,用酒精计测定乙醇浓度。

6. 记录数据:记录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的变化情况。

7.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影响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因素,如温度、pH值、葡萄糖浓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在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随时间逐渐升高,发酵至第5天时,乙醇浓度达到最高值;(2)在37℃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效果最佳;(3)pH值为4.5-5.0时,发酵效果最佳;(4)葡萄糖浓度为10%时,发酵效果最佳。

2. 分析:(1)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7℃恒温培养箱中发酵效果最佳,说明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发酵效率较高;(2)pH值对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值为4.5-5.0时,发酵效果最佳,说明酵母菌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发酵效率较高;(3)葡萄糖浓度对酵母菌产生乙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为10%时,发酵效果最佳,说明酵母菌在适宜的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发酵效率较高。

酒精发酵的实验报告

酒精发酵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

3. 学习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

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指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6H12O6 → 2C2H5OH + 2CO2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酵母菌:酿酒酵母2. 葡萄糖:分析纯3. 水浴锅4. 锥形瓶(250ml)5. 移液管6. pH计7. 滴定管8. 酒精计9. 澄清石灰水10. 重铬酸钾溶液仪器:1. 烧杯2. 玻璃棒3. 滤纸4. 烘箱5. 电子天平6. 移液器7. 恒温水浴锅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置于37℃水浴锅中培养1小时。

2. 葡萄糖溶液配制:称取5g葡萄糖,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后备用。

3. 发酵液制备: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于葡萄糖溶液中,置于37℃水浴锅中发酵24小时。

4. pH值测定:使用pH计测定发酵液的pH值。

5. 酒精含量测定:使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的酒精含量。

6. 二氧化碳生成量测定:将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以判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7. 重铬酸钾法测定酒精含量:取少量发酵液,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变化计算酒精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值测定:发酵液的pH值为4.5,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

2. 酒精含量测定:发酵液的酒精含量为6%,说明酵母菌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3. 二氧化碳生成量测定:发酵液过滤后,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4. 重铬酸钾法测定酒精含量:根据颜色变化,计算出发酵液的酒精含量为6%,与酒精计测定结果一致。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验证了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学习了使用相关仪器和试剂,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甜酿酒发酵实验报告(3篇)

甜酿酒发酵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甜酿酒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2. 掌握甜酿酒发酵的实验操作方法;3. 分析甜酿酒发酵过程中影响产酒质量的因素;4. 探讨提高甜酿酒产酒质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甜酿酒发酵是指利用酵母菌将含有糖分的原料(如葡萄汁、果浆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通过代谢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一些风味物质,使酒具有独特的口感。

三、实验材料1. 原料:葡萄汁、果浆等;2. 仪器:发酵罐、温度计、pH计、酒精计、玻璃棒、漏斗、纱布等;3. 试剂:酵母菌活化剂、糖化酶、醋酸菌抑制剂等。

四、实验步骤1. 酵母菌活化:将酵母菌活化剂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溶液中,搅拌均匀,置于30℃恒温培养箱中活化30分钟;2. 糖化:将葡萄汁或果浆加入糖化酶,搅拌均匀,置于60℃水浴锅中糖化30分钟;3. 调pH:用pH计检测糖化液pH值,调整至4.5-5.5;4. 发酵: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加入糖化液中,搅拌均匀,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发酵;5. 检测酒精浓度:每隔一定时间,用酒精计检测发酵液酒精浓度;6. 检测pH值:每隔一定时间,用pH计检测发酵液pH值;7. 降温:发酵至酒精浓度达到预定值后,将发酵液降温至15℃;8. 稳定:将发酵液置于4℃冰箱中稳定24小时;9. 过滤:用纱布过滤发酵液,去除沉淀物;10. 装瓶:将过滤后的发酵液装入瓶中,密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上升,直至达到预定值;2. 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下降,直至稳定;3. 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颜色逐渐变浅,透明度逐渐提高;4. 发酵结束后,酒体稳定,无沉淀物。

六、影响甜酿酒产酒质量的因素1. 酵母菌种类:不同种类的酵母菌对糖的发酵能力不同,影响产酒质量;2. 糖源:不同糖源对酵母菌的发酵能力不同,影响产酒质量;3. 发酵温度:发酵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效果;4. pH值:pH值对酵母菌的发酵效果有较大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5. 氧气:氧气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过程,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产酒质量。

探究酵母菌生活的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酵母菌生活的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酵母菌生活的条件实验报告》创新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仪器及用品:实验仪器: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实验用品: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检测酒精的试剂。

0.5ml的浓硫酸溶有0.1g重铬酸钾,体积分数为95%—97%,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为灰绿色)实验装置及说明: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溶液遇到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操作:1.将(100ml)40℃温水倒入锥形瓶,再用汤匙将一大勺糖及适量干酵母加进来,搅拌均匀后,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30—40 ℃左右。

(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是酵母菌迅速繁殖,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观察到酵母菌培养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气体散失,影响后面实验效果,也为酒精的产生提供保障)。

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了。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3.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徐徐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原理:二氧化碳遇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将重铬酸钾试剂分别滴在比色板的凹槽内,并分别标注1号、2号(作对照)、3号。

在3号试剂上滴1滴酒精,在1号试剂上滴1滴酵母菌发酵液。

发现1号和3号都由橙色变成了灰绿色。

实验创新点及意义:通过上述实验,让我们对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要的原料、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

使我们养成很好的节约意识。

实验现象:1. 闻到了发酵后特殊的甜酒的芳香气味。

2. 详见实验操作4。

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乙醇发酵制备实验报告

乙醇发酵制备实验报告

乙醇发酵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乙醇的发酵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发酵过程中乙醇生成的条件和效率。

实验原理乙醇的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葡萄糖(C6H12O6)→[酵母]→乙醇(C2H5OH)+ 二氧化碳(CO2)酵母通过酵母菌进行代谢,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乙醇是通过酵母菌降解葡萄糖产生的,而二氧化碳则是产生的副产物。

实验材料和设备- 葡萄糖溶液- 酵母粉- 实验瓶- 水槽- 酒精计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葡萄糖溶液稀释至适宜浓度。

2. 取适量的酵母粉,加入葡萄糖溶液中。

根据葡萄糖和酵母的比例,可以控制发酵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3. 将酵母与葡萄糖溶液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实验瓶中。

4. 在实验瓶上盖上气球或装上气密塞,以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将实验瓶放置在水槽内进行发酵。

5. 观察实验过程中气球的膨胀情况,这是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生成,使得气球膨胀。

6.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瓶从水槽中取出。

使用酒精计来测定实验瓶内的酒精浓度。

7. 计算得到乙醇的产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瓶中的气球膨胀逐渐增大,这表明发酵反应正常进行。

实验结束后,我们使用酒精计测定了实验瓶内的酒精浓度,并计算得到乙醇的产率。

乙醇的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乙醇产率(%)= 实际乙醇产量(g)/理论乙醇产量(g)×100%通过比较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我们可以评估发酵过程的效率和酵母的活性。

如果乙醇产率接近100%,表明酵母的发酵效率很高。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乙醇的发酵制备方法,并从实验结果中计算得到了乙醇的产率。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得出了发酵过程的效率和酵母的活性。

然而,本实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例如,实验中没有对发酵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

这些因素对发酵过程有重要影响,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中学发酵实验报告

中学发酵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酵母菌发酵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现象及其原理。

2. 掌握酵母菌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的现象,验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6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锥形瓶、胶塞、胶管、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2. 实验用品:白糖(100g)、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

实验中,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产生;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以判断酒精的产生。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100ml 40℃温水倒入锥形瓶中。

2. 用汤匙将一大勺白糖及适量干酵母加入锥形瓶,搅拌均匀。

3. 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保持温度在30-40℃左右。

4. 观察酵母菌培养液,当有气泡产生时,塞上橡胶塞,避免气体散失。

5.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说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6. 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

7. 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8. 取一小部分发酵液,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判断酒精的产生。

实验结果:1. 酵母菌培养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后,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说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2.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3. 将发酵液加入重铬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证明发酵液中含有酒精。

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

2. 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过程中的现象,验证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案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
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学生姓名:鑫
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
指导教师:肖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
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
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
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
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

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

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

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
g玉米粉
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
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
表一
3、扩大培养基
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
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
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
灭菌
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
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

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
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

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

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
(1)玉米粉的筛选
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
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

在1000ml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

2、将配好的玉米液放于水浴锅中90℃液化3.5h。

边液化边搅拌。

(3)玉米粉的糖化
将液化后的玉米液中按照0.3g/100ml加入液化液中。

再在水浴锅中,58℃糖化3.5h。

(4)过滤
糖化后的糖化液有可能有没有彻底液化的玉米颗粒,会造成浑浊,这时需要对糖化液进行过滤操作。

操作步骤:
最后与以上培养基一起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时,清洗16支移液管,与培养基一起灭菌。

(5)活化步骤
器材:酒精灯,接种针,母菌,斜面培养基,消毒酒精。

步骤:1、将器材放于实验台上。

对双手合桌面进行灭菌。

对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

2、在酒精灯旁按照无菌操作步骤在酒精灯火焰旁取
下试管棉塞。

3、将灼烧后的接种针伸入母菌试管取粘取少量母菌,粘取前将接种针放于试管内壁,冷却5~6s。

4、按照无菌操作将取过母钟的接种针移入活化试管内并画曲线。

5在酒精灯火焰旁将试管棉塞塞上,塞前将棉塞烧一下。

如此接种八支试管。

并保存28℃培养2d。

四、酵母的扩大培养
器材:液体培养基,活化后菌种,酒精灯,接种针,消毒酒精。

步骤:1、将器材放于试验台上,并对双手和桌面灭菌,接种针进行灼烧灭菌。

2、在酒精灯旁取下棉塞,并用接种针接种少量菌种于液体培养基内。

3、在酒精灯旁塞好棉塞,并于28℃培养。

根据发酵单因素的不同,确定培养时间。

其中变量是菌龄的一瓶瓶号1、2要求培养时间分别为:对数期1:15~16h,对数期2:16~18h,缓冲期:20~24h,稳定期:24~26h。

其他菌种培养20h进行接种。

五、发酵培养
1、不同菌龄下的发酵
器材:扩大菌种的四个不同阶段即对数期1:15~16h,对数期2:16~18h,缓冲期:20~24h,稳定期:24~26h。

移液管四个,酒精灯,发酵液,洗耳球。

步骤:1、将对数期1的菌种和其他设备放于实验台上。

2、用移液管按照发酵液的10%的比例移取扩大培养液到发酵液中。

3、塞好棉塞将发酵液放于30℃条件下培养2d。

4、按照以上步骤将不同菌龄的扩大菌种移接到发酵液中进行发酵培养。

之后进行酒精检测。

2、不同菌量下的发酵
器材:扩大菌种,移液管四个,酒精灯,发酵液,洗耳球。

步骤:1、将实验器材放于实验台上。

2、用移液管移取8%的扩大菌种到发酵液中。

3、塞好棉塞,将发酵液存放于30℃条件下发酵2d。

4、按照以上步骤,分别移取10%、12%、14%的扩大菌种到发酵液中,30℃培养2d,之后进行酒精检测。

3、不同醪液浓度下的发酵
器材:扩大菌种,移液管四个,酒精灯,发酵液,洗耳球。

步骤:1、将实验器材放于实验台上。

2、用移液管移取10%的扩大菌种到4个发酵液中。

3、制作不同浓度的醪液,分别按照1:2,1:3,,1:4,
1:5。

3、塞好棉塞,将四个发酵液三角瓶编号1、2、3、4。

将发酵液按照序号存放于30℃条件下发酵2d。

4、对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酒精检测。

4、不同发酵时间下的发酵
器材:扩大菌种,移液管四个,酒精灯,发酵液,洗耳球。

步骤:1、将实验器材放于实验台上。

2、用移液管移取10%的扩大菌种到4个发酵液中。

3、塞好棉塞,将发酵液将四个发酵液三角瓶编号1、2、3、4。

存放于30℃条件下发酵。

按照序号分别培养2d、2.5d、3d、3.5d。

4、对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酒精检测。

六、酒精检测
器材:蒸馏设备一套,200ml量筒4个,酒精检测器一个,
步骤:1、将100ml发酵液配制成200ml溶液于蒸馏烧瓶中。

2、对200ml发酵液进行蒸馏,蒸馏出100ml酒精溶液。

3、取一定量的蒸馏出的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放于酒精检测器中进行酒精检测并记录数据,以上的四种发酵方法,均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数据记录于下表二
中:表二
注:发酵温度:T 发酵时间:D 接种量:S 菌龄:H
进行发酵培养是,除变量以外,其他条件按照,T=30℃、S=10%、H=20~24h、D=2d 瓶号1234
S/% 8 10 12 14
产量
H 对数期1 对数期2 缓冲期稳定期
产量
料液比1:2 1:3 1:4 1:5
产量
D/d 2 2.5 3 3.5
产量
七、最优条件的培养及最优条件确定
1、以上四种最优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发酵
器材:扩大培养液20~24h菌龄,发酵液,移液管,洗耳球
步骤:1、将实验器材放于实验台上。

2、用移液管移取8%的扩大菌种到发酵液中。

3、塞好棉塞,将发酵液存放于30℃条件下发酵2d。

之后进行酒精检测,检测方法与六中相同。

2、最优条件的确定、
八、实验进程及任务按拍
6/9: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交接,同时取出母菌,进行活化前的预处理。

6/10:上午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所用的药品进行灭菌处理和玉米粉的液化和糖化等,下午进行活化的接种。

后进行母菌的恒温培养2d。

6/11: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6/12:下午进行接种扩大培养,将母菌接种到用于菌龄不同的发酵培养液中。

6/13:上午进行发酵培养用于菌龄不同发酵的接种,按照时间安排进行接种。

下午进行接种用于不同培养时间发酵的扩大培养的接种。

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