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教学实录
小学三年级语文《神笔马良》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神笔马良》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2个⽣字。
2、能正确、较快地阅读课⽂,⽤⾃⼰的话把故事讲绐别⼈听。
3、理解课⽂内容,了解马良⽤神笔为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教学重点 抓住和理解课⽂中的重点词句,想象画⾯,体会马良对穷苦百姓的同情热爱,对贪官的憎恶的品质。
教学过程 ⼀、⾃由读书,读通读顺课⽂ 1、让学⽣⽤较快的速度⾃由读课⽂。
2、说⼀说课⽂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抓住问题,多读多想 1、根据“阅读提⽰”中的要求,将课⽂多读⼏遍,边读边想象画⾯,将⾃⼰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写下来。
2、讨论:马良⽤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哪件事最让你感兴趣? 3、讨论汇报。
结合理解句⼦“马良有了这⽀神笔,天天给村⾥的穷⼈画画。
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马良恨透了⼤官,站着⼀动不动,⼤声说,我不会画!”体会马良的思想品质。
4、再次读读你感兴趣的句、段。
三、拓展练习 1、分⼩组讨论“如果你得到了这⽀神笔,会做些什么”? 2、动⼿把所说的⽤画笔画出来,并配⼘⼀段⽂字说明,⿎励学⽣⼤胆地有创造性地作画。
3、开“我⼿中的画笔”、“神笔画展”或“七彩画廊”画展。
4、⽤⾃⼰的话把“神笔马良”这个故事讲给家⼈听,也可说如果你有了神笔,会做些什么。
【篇⼆】⼩学三年级语⽂《神笔马良》教案 教学⽬标: 1、学习课⽂,知道马良⽤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造福,为穷⼈除害的品质,教育学⽣要做⼀个善良的⼈。
3、把故事讲给别⼈听。
教学过程: ⼀、谈话导⼊,揭⽰课题 如果你有⼀⽀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个叫马良的孩⼦,他就⽤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
人教部二年级下册《神笔马良》阅读教学指导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二年级下册《神笔马良》阅读教学指导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神笔马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二年级下册《神笔马良》- 录音机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素材:插图、绘本、课堂练题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阅读《神笔马良》,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 激发学生兴趣: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笔马良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他的故事吧。
2. 预读(10分钟)- 展示插图:给学生展示插图,引导他们猜测故事内容。
- 询问问题:提问学生关于神笔马良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3. 阅读(15分钟)- 分段阅读:将故事分成几个段落,由学生轮流阅读每个段落。
- 帮助理解:遇到生僻词汇或难理解的句子时,给予学生帮助和解释。
4. 理解(10分钟)- 提问回答:针对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回答。
- 绘本展示:展示绘本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理解故事。
5. 创作(15分钟)-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创作一个关于神笔马良的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写出自己独特的故事情节。
6. 总结(5分钟)- 回顾故事:请几位学生简要回顾一下《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
- 引导思考:提问学生关于友谊和相互帮助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故事中的主题。
教学延伸-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神笔马良的读后感。
- 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其他有趣的故事,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参与,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和挑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 课后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神笔马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2)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神笔”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好事的过程。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神笔,引导学生说出“神笔马良”的故事。
(2)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2)全班交流:小组讨论的成果。
4. 品词析句(1)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5.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马良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情感。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2)用“神笔”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感情表达。
3. 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神笔马良故事的续编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神笔马良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7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7篇《神笔马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从马良用神笔帮助老百姓惩罚中,受到启发。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听。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18自然段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看什么看得出神?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大官和画师什么表现?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从此,马良怎样做呢?找出重点词句。
马良为什么盼望有一支笔呢?(理解:盼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内容。
读第916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马良的笔是怎样得到的?为什么说它是神笔呢?马良有了这支神笔是怎样做的?他帮助老百姓做了哪些事情?学习第三部分课文内容。
读1728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大官让画师用神笔画什么?结果怎样?大官怎么办的?马良为什么答应了?他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然后画什么?最后画什么?说说大官的不同表现?1、大官的`下场什么样?说明什么?2、从马良惩治大官的过程中,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二、总结课文。
1、马良没有笔的时候是怎样画画的?说明什么?2、马良有了神笔,对穷人和大官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3、你喜欢马良吗?为什么?三、作业。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篇二设计意图一天在家,和五岁的儿子一起听了《神笔马良》的故事。
儿子感叹:我要是有一支神笔就好啦!那我想要啥就画啥。
是呀!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支神笔那可太棒啦!如果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班幼儿听,假如每个孩子都有一支神笔,假如有神笔的孩子们看见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口齿伶俐,想象丰富的精灵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因此而产生了一节大班语言活动《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1、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2、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3、喜欢倾听《神笔马良》的故事,学习马良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重点难点重点:学说“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的句式。
难点:大胆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清晰、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象。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精选6篇)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神笔马良》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笔马良》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神笔马良》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动画、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欣赏民间文学作品。
2、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积极体验小主人公的行为与情感。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作画纸、笔人手一份。
教学过程:一、出示“马良”形象,引出主题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是什么时候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他的名字叫马良,你们看马良在干什么?用什么画画?真奇怪,画画不是应该用笔吗,怎么用树枝呢?二、边看动画边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神笔马良》。
“从前……他见到什么就画什么。
”(看动画)1、马良喜欢干什么?他想向大官和画师要什么?结果怎么样?马良有没有放弃?他是怎么做的?2、对于马良的做法,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马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小结:马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坚持画画,真是个有毅力的好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对吗?(二)继续讲故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1、马良终于有了一支笔,这个愿望是怎么实现的?2、这是一支什么笔?有什么神奇的地方?3、马良有了这样一支神笔,他要去给谁画画?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三)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积极体验看场景、设疑——大胆猜测、讲述——看结果、证实1、(画小羊)发生了什么事?猜猜马良会怎么做?2、(画耕牛)同上3、(画水车)同上4、马良用神笔帮助了谁?你觉得马良做得怎么样?5、小结: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和神笔帮助了有困难的人,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四)学生画画续编故事结局1、大官听说马良有一支神笔,带着官兵来抓他,还抢走了马良的神笔,逼他画很多很多的金银财宝,你们说气人不气人?如果要把这么多的金银财宝白白地给了大官,那多可惜啊。
《神笔马良》教学案例

《神笔马良》教学案例【案例介绍】《神笔马良》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之一,其中包含众多知识点与极为深刻的哲理,文中的语言体现出了极为强烈的趣味性,可以为较为枯燥乏味的阅读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新课程教学标准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量,并扩展其学习视野,并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品格进行深入分析。
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较低等教学问题进行及时解决,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标准对学科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能力展开培养。
【案例分析】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本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深入分析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际语文学习水平,及时解决课堂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结构,并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同时,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基本功的夯实,使其能够形成更加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并有效活跃语文学习思维。
【案例描述】一、准备环节教师准备:PPT课件、教科书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碳素笔二、正式教学环节2.1借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学习创设更加贴合的情境,并使学生在其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越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他们可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当中并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现代技术中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上升空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堂新课《神笔马良》,大家手头上应该都有一支用来写字的碳素笔,那么你们的笔是否和马良的笔一样都能够画出实物呢?如果你们拥有像马良一样的神笔之后,你们会把它用来做些什么事情呢?下面我给大家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预习和阅读,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马良使用神笔为大家做了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事情给你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并说出原因。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课文《神笔马良》2.生字词卡片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神笔马良》的作者和故事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拼读音节,理解词义。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马良为什么被称为神笔?他为什么能实现愿望?四、难点解析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
五、写作训练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神笔马良》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2.学生进行课堂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评价。
七、课后作业1.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
2.家长监督孩子完成课后作业,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神笔马良》,让学生感受到了神笔的力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课堂讨论、难点解析、写作训练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熟练,课堂氛围不够活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画有神笔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猜测神笔可能有什么神奇之处。
对话示例:教师:“你们知道神笔是什么吗?”学生1:“神笔可能是会变魔术的笔。
”教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神笔马良》,看看神笔究竟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神笔马良

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神笔马良一、教材基本信息•课本:浙教义务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神笔马良》二、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故事《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授《神笔马良》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难点: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教材:《神笔马良》课文•音频设备•纸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所学过的故事《画蛇添足》,并与本节课进行类比。
2. 提出问题(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神笔马良》的书名,并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会讲述什么呢?3. 阅读故事(20分钟)•带领学生齐读故事《神笔马良》,并通过音频播放进行辅助。
•让学生逐段朗读,理解故事的情节。
4. 合作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以下问题:–故事中的主角马良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马良的画会变成真的?–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困扰?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意思?5. 小结概括(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结果,概括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提醒他们关注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意义。
6. 思考扩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马良是怎样获得了神笔的?–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画什么?–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优良品质?7. 课堂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读一遍《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并思考一下自己理解的道德寓意。
•要求学生在课后将自己的思考写成一篇日记。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神笔马良》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合作讨论出了许多不错的观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但在布置作业时,可能应该给出更明确的要求和提示,以便学生能够写出更有深度的日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神笔马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神笔马良》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感受马良勤劳、善良、聪明的品质。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会课文中的语言美,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善良、勇敢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课文《神笔马良》2.生字词卡片3.PPT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神笔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神笔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神笔马良》。
(二)新课导入1.我们来认识一下故事的主人公——马良。
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邀请几名同学分享他们的阅读感受。
(三)学习课文1.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马良的描述。
3.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方法。
(3)教师选取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了解了主人公马良是个勤劳、善良、聪明的孩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谁能来说一说马良是个怎样的孩子?(二)深入学习课文1.课文中,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这支神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
3.学习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教师讲解比喻、拟人修辞手法。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句子,分享感受。
(三)课堂实践1.现在,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如果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画什么?请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述。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深入学习了课文《神笔马良》,了解了神笔的神奇之处,同时也学会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窦桂梅《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听课感想

窦桂梅《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听课感想今天窦桂梅⽼师执教的《快乐读书吧》⼀课,就像是⼀个引⼦,勾起孩⼦们阅读的兴趣,引发在场⽼师们的思考,⼀堂课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的停⽌,它是另⼀段学习的开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时刻不能停⽌。
窦⽼师讲的是《快乐读书吧》⼀课,课堂中以《神笔马良》为例,引导学⽣如何⾼效读书,并且快速的理解这篇⽂章,还教导学⽣们以⼀带多,灵活运⽤。
01▷▶▶▶1.看图猜故事,趣味导⼊师出⽰⼀组图⽚,让孩⼦们猜⼀猜这都是出⾃什么故事?⽣:⼩红帽、葫芦娃、没头脑和不⾼兴。
师:为你们第⼀次猜对掌声响起!瞧瞧,我们可以以⼩组为单位,好好猜⼀猜书中的⼉童。
出⽰四幅图⽚,⽣猜⼈物。
师:谢谢同学们,书中的⼉童你们都猜出来了,原来他就是我们要学的教材⾥这个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四本书。
齐读四本书:《神笔马良》《七⾊花》《⼤头⼉⼦和⼩头爸爸》《愿望的实现》师:现在,我们就上两堂课,另外,所有的读书可不⼀定都要在课堂上完成的,今天我们就来试着⾛近其中⼀本,去看看后⾯的⼏本书能不能借助这本书的阅读⾃读呢。
现在可听好了,⼩⽿朵竖起来,听读也是⼀种阅读,我来读⼀段,你们猜⼀猜今天我们要⾛近的是哪本书?师朗读《神笔马良》的开头。
⽣:《神笔马良》师:今天我们就⾛进这本书⾥的⼉童。
这本书的名字叫——《神笔马良》,马良有⼀⽀神笔,⽤这⽀神笔创造了美好的故事呢。
02▷▶▶▶2.以插图带动整课教学出⽰洪汛涛照⽚师:亲爱的同学们来看看照⽚,你来猜⼀猜。
⽣:⽼爷爷看上去岁数很⼤……师:洪汛涛爷爷为我们创作了《神笔马良》,⾄今已经90年了,这本书也已经诞⽣了60年了,你可要带着⼀份虔敬之⼼⾛进去,浏览⼀番。
同学们⽂本,我们⼀起来翻翻。
上学期我们在《没头脑和不⾼兴》这本书⾥我们已经认识了封⾯,学会了怎样去看⽬录,中国有⼀个特别的地⽅是,单篇的⽂章组合在⼀起也可以叫整本书,今天我们就聚焦这篇,⾥⾯还有洪汛涛爷爷的题字呢。
请同学们看着⼿⾥的教材,再看屏幕上,你有什么发现吗?⽣:书上有插图,我们的⽂本只有⽂字;⽂章太长了。
《神笔马良》教案14篇

《神笔马良》教案14篇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
老师在上课时必须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
我们编辑了“《神笔马良》教案”以满足您的实际需求,欢迎您阅读本网页的内容!《神笔马良》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知道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情,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2、学习马良为穷人造福,为民除害的品质,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3、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马良的爱和憎。
教学重点:1、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会边读边思地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马良的爱和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如果你有一支神奇的笔,你会做些什么?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就用神笔做出了他想做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笔马良》。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出示自学思考题:1、轻声读课文,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
2、思考: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哪些事?哪件事使你最感兴趣?三、检查自学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交流自学思考题2题。
马良用神笔为人们做了4件事:①画了一头大耕牛。
②在监狱墙上画门救出穷人。
③为农民画水车。
④画大海、金山、大船、风,使大官沉到海底,为民除害。
3、说一说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勇敢、机智、爱憎分明。
)4、说一说文中的大官是个什么样的人?(贪得无厌、欺压百姓等)四、再读课文,朗读理解。
五、讨论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能力,各抒己见。
)六、总结1.同学们一个个不是马良,胜似马良,你们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
让我们把马良的言行牢记在心间。
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内容。
(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你应向马良学习什么?(热爱劳动人民,嫉恶如仇。
)七、布置作业:你知道故事过后还会有什么事发生吗?请同学们回家续编故事板书设计:神笔马良画耕牛画门画水车(爱穷人)爱憎分明画大海画船画风(恨坏人)教学总结:《神笔马良》是一篇深受儿童喜爱、脍炙人口的故事。
《神笔马良》教学教案

《神笔马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善良、勇敢、聪明的品质。
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4. 通过对故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故事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马良的品质,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 角色扮演:选取故事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课文。
2.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理解马良的品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可以学习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5.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
2.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
3. 对角色扮演的表演进行评价,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神笔马良》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组织一次班级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互相交流学习。
六、教学资源1. 神笔马良故事视频或动画片2. 神笔马良故事图书3. 生字词卡片4. 角色扮演道具5. 读后感写作模板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从中学习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以及对故事中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
八、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 第二课时:讨论故事情节,角色扮演3. 第三课时:写读后感,分享会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及评析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及评析神笔马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仍然被广大社会所推崇和模仿。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及评析》是这位古代文学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内容和内涵深入人心,为现今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神笔马良的教学模式既有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和非正式的话语活动,也有创新的活动,如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物品,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活动,用娱乐的方式融入学习。
神笔马良老师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他的课堂活动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思想深刻地探索过程中有趣地学习。
此外,神笔马良老师还强调学生自我修养,他教导学生必须遵守规则,做一个善良的人,要有礼貌,还要学会自律,培养良好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神笔马良老师坚持儒家教育观,提倡学生保持友善,互帮互助,友爱团结,这种古老的教育理念至今仍然受到社会尊重。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及评析涉及了多种教学方法,可以说,神笔马良老师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也重视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修养。
马良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他提出“九半八五”的原则,要求学生要自己动手探究,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神笔马良的课堂实录和评析可以作为现在的教学指导手册,可以把神笔马良的经典教育理念引入现代课堂,以及用于对学生进行新一代教育和发展。
它强调了“学以致用”的理念,教会孩子们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用实践的方式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马良的课堂实录和评析还提到,不能单纯从书本上学习,应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具体的经验,树立起对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意识。
此外,神笔马良的课堂实录和评析还强调了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关心学生的情感、性格、行为形态,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才能和潜能。
神笔马良的教学实录和评析,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受到了广大社会的高度认可。
这个古老的教学理念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也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
《马良神笔》教学实录及反思

《马良神笔》教学实录及反思《马良神笔》教学实录及反思一、课前导入同学们,。
马良的神笔知道吗?假如你现在手里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打算画些什么?(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板书:假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发挥美好的想象学习第23课假如,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1.课文中的小作者,要用这马良的神笔实现自己的许多美好的愿望,轻大家打开课本认真读课文,看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边读边找出文章中读不准字音的生字。
(带问题读课文)2.课文中出现了一些陌生的生字,让我们通过生字表中的音节认识他们。
你能够大声的,干脆的,认真的读出这些生字吗?(强调读生字的要求。
)3.去掉音节还认识他们吗?4.把这些生字放进词语里面还认识吗?5.现在我们将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相信大家都能够流利的读出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1.认真的听老师读课文,思考小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强调听读的要求)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小作者的三个美好的愿望。
幻灯片出示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这一环节的训练,为下一步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打基础。
)四、深入理解感悟1. 没有太阳,小树会怎样?有了太阳呢?通过对比理解太阳对于小树的重要。
指导读出小树因为有了太阳高兴地语气,没有太阳很可怜的语气。
2.树上的小鸟饿的直哭,也需要我们的关爱。
(强调关爱,深化主题)小鸟需要什么呢?小鸟有了谷粒高兴吗?饿的哭泣时可怜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指导感情朗读。
3.小作者真有爱心,帮助了小树和树上的小鸟,还有一位不幸的小朋友西西也非常需要我们的关爱。
读课文看看,是因为什么?指导有感情朗读。
4.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小作者有三个美好的愿望,有了马良的神笔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带着一片爱心,再读全文。
(部分回到整体)五、拓展1.小作者就只有这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看出还有很多愿望来的?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最后的六个点。
《神笔马良》教学实录及点评

《神笔马良》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目录和插图等辅助形式阅读故事,能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
2.在工具使用中,引导学生学习迁移方法并能阅读同类书籍。
3.在故事情节与内容的阅读与感受中,懂得惩恶扬善之中华美德。
【教学流程】一、发现书中的儿童,辨识儿童形象师:我知道,在你听到的和读到的故事中,有好多你认识的儿童,不信我们来猜猜。
(出示三张插图。
生分别猜出小红帽、葫芦娃、“没头脑”和“不高兴”)师:都认识,你们一定很喜欢他们。
再猜猜另外四组人物是谁。
(出示四张插图)生:第一个是神笔马良,第二个是《七色花》里的珍妮。
生:第四个是小头儿子与大头爸爸!师:还有一幅呢?生:人参娃。
生:阿凡提的儿子。
(大笑)师:有点像,不过他不是。
这是一个外国的故事,爸爸叫老苏噶,猜猜他的儿子会叫?生:小苏噶。
师:这种猜测人名的方法很好,顺着规律猜测。
不过这个故事很特别,他是泰戈尔《愿望的实现》里的儿童,等你到书里去认识他吧。
知道吗?这四个儿童就是咱们二年级教材“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其中一本书的主角。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四本书的名字。
(出示《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愿望的实现》封面)二、发现插图作用,助读故事情节(一)听读猜书,引出《神笔马良》。
师:同学们,这四本书,每本书都有那么多精彩内容,一节课是读不完的。
现在我们就聚焦一本。
窦老师要读读其中的情节,你们猜猜,下面我们要走进的是哪本书。
“听人家说,从前有这么一个孩子,父母亲很早就死了,他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画画,可是他连一支笔都没有。
”生:《神笔马良》!师:谢谢你们。
用耳朵听,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书名就叫“神笔马良”。
(学生上前把一张《神笔马良》的插图、画笔图以及题目贴在黑板上)师:马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支神奇的笔啊,但爱画画的他却没能拥有一支笔。
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到底最后得到这支笔了吗?我们赶快看看这本书。
它的作者是?生:洪汛涛。
(出示洪汛涛先生照片)师:洪汛涛老爷爷,到今年已经诞辰90 周年了。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共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谈话导入,了解学习内容师:有个故事,你的爷爷奶奶听过,你的爸爸妈妈听过,你的老师也听过。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读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
【出示故事】师: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生:洪汛涛。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看书上下面的。
师:真厉害,左下角这个信息被他读到了。
【放大作者】,齐读。
师:讲故事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来读故事。
请几个小朋友来读,其他小朋友想: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每一部分的内容吗(一)指名读1-8自然段,概括板书:盼望有笔(指名学生先读第一部分1-8自然段)读后,师:谁能说说这部分的内容生:有一个穷人叫马良,他没有笔画画。
师:你读出他家里穷,没有笔,随即板书:家穷,没笔生:他很喜欢画画,但是没有笔。
师:你说出了“他很喜欢画画。
”【板书:爱画画】生:他很想有一枝笔。
师:老师把他的意思概括成——【板书:盼望有笔】。
师:刚才我们读了第一部分读到这么多的信息,但是最主要的是什么生:盼望有笔师:是的,面对很多的信息时,我们要学会选择最有用的信息。
(随即把其他信息擦掉)师:请你读读课文,找找与这关键信息有关的一句话。
(学生找出来后课件出示)师:刚才我们把长长的内容用一个短语说,这就是“概括”。
(二)指名读9-10自然段,引导概括:得到神笔(指名读第二部分9-10自然段)师:这部分讲了什么生:白胡子爷爷给他一枝神笔。
师:文中哪句话写了(生读文中句子。
)师:这也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板书:得到神笔】(三)学生自读第三部分,尝试概括:为民画画师:后面部分最精彩了,老师希望你们自己读,也用这样的方法来概括。
(学生自己读下面部分内容。
2-3分钟后交流。
)生:马良为民画画。
【随机板书:为民画画】(四)根据板书,勾勒思维导图师:马良画了些什么(生逐一交流,【课件逐一出示:画耕牛,画牢门……】师:马良画这些的目的可不一样,你知道吗生:前面是马良为民造福,后面是为民除害。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神笔马良》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感知从“人物、情节、主题”三个方面阅读《神笔马良》这类民间故事型童话故事的基本方法。
2. 能分清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能利用“山型图”梳理故事内容,用“3W”策略说清楚故事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3. 能利用策略单,在结合具体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马良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4. 感受《神笔马良》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激发对文学阅读的热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人物分类1. 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神笔马良》的阅读交流课。
这个故事比较长,你读过几遍?2. 老师先来考考你,请说出这个故事中的人物。
3.(根据交流情况,汇总出示人物)这么多人物,咱们给他们分分主次。
(主要人物是马良)4. 剩下的人物,老师先给他们分两组,大家说说哪一组是“次要人物”,哪一组是“一般人物”?(画师、白胡子老人、财主、皇帝是次要人物,穷苦人、家丁、官员、卫士等是一般一物)5. 小结:分清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般人物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答案预设:书中描写这个人物的篇幅的长短。
文字越多,说明这个人物越重要)【设计意图: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神笔马良》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是较复杂的,分清人物的主次,能帮助他们梳理人物关系。
】板块二:情节梳理1. 人物和人物之间会发生不同的故事,这就产生了不同的“情节”。
一个故事的情节,往往会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尾”的顺序来展开。
就像一座山一样,现在,我们就一起用这个“山型图”来梳理故事情节。
2. 先快速翻一翻这个故事中的插图,想一想,这些插图对应的分别是哪些文字。
老师把这些插图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我们要把它们放到故事发展的对应情节点上。
(标注故事的8 个主要情节点)3. 学生上台贴图,交流故事情节,教师相机点拨。
第一个情节点的概括:马良在学馆想要跟画师学画,却被撵出了门。
这句话中包含三个要素——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4. 这里藏着一个小秘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笔马良﹙课堂实录﹚薛萍萍整理10月24日至28日,我赴杭州参加培训,有幸听了汪潮教授《智慧课堂》的讲座,以及11节浙江省小学语文县、市教师教研员的精品课,现把宁波市海曙区张敏华老师执教的《神笔马良》的课堂实录整理一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课摒弃了以往课堂上单纯的故事内容的理解,而是把教学重点落在教学生读故事、讲故事,方法落实,目标集中,值得大家细读。
教学目标:1、能把故事主要内容读明白,学习概括段意,并能连起来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2、学习复述故事,能恰当用自己的话,适当运用文章的好词佳句把故事情节讲清楚。
课前谈话:师:一位陌生的老师来给你们上课,根据刚才看到或听到的,你知道了我哪些信息?生:老师姓张,老师的家乡很美……师:第一次来上课,送给大家一个字,你看什么字?“聪”。
想想,我为什么送大家一个“聪”字呢?生:因为希望我们聪明。
生:耳字旁代表会听,眼会看,口会说,心里要想。
师:这个字里含着学习四件宝。
耳朵占了一半,说明,听是学习很重要的一项本领。
看看谁最善听。
师:给大家带来第二件礼物。
播放视频。
孩子讲《狐狸和老狼》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大王故事讲得怎么样?生:流畅,有趣,好听,精彩,有感情……师:好!就让我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来上课吧!生:站如松师:坐如钟﹙点评:课前准备中,张老师让学生观看“故事大王”的视频,孩子们被“故事大王”生动、精彩的演绎深深吸引,这恰到好处地为下文讲故事做好铺垫。
﹚一、谈话导入,了解学习任务师:有一个故事,爷爷奶奶小时候读过,你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读过,你们的老师小时候也读过。
今天,张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读这个故事,讲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神笔马良。
师:翻开书151页,你知道这个故事是谁写的?生:洪汛涛。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就在书的左下角师:你发现了就在书的左下角,这样一个细小的信息被他发现了,真了不起!作者洪汛涛1954年写的,算算,这个故事有多少岁了?足足有58年了。
但是,我们还很喜欢读。
二、读故事,学习概括师:要讲故事,首先要了解故事讲什么?请几个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故事讲什么呢?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或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呢?生:指名学生读第一部分故事。
﹙1至8自然段﹚师:那么长长的8段故事,她读得那么流利,真佩服。
听明白了,刚才老师的问题,你找到答案了吗?生:有个孩子叫马良,家里穷。
师板书:家穷没笔生:喜欢画画板书:爱画画生:他只给穷人画画,不给大官画画。
生:很想有一支笔。
板书:盼望有笔师:爱画画、家穷、没笔,都是盼望有笔的原因。
可以擦去。
师:找找书上直接写马良盼望有笔的句子。
【课件显红下划线:他多么盼望能有一枝笔啊!】指名读–齐读师:长长的8段课文,我们找到一句话,又用4个字的短语概括出来。
这个本领,是三年级新学的本领,板书:概括。
领读2遍。
师:指名读第9-10自然段,引导概括。
8、9自然段讲了什么?找到那句话了吗?生:白胡子老爷爷给他神笔。
师:课文哪句话写出来了?生读出来。
板书:得到神笔这就是概括。
师:接下来的课文很长。
从11自然段开始-21自然段,是故事最精彩的部分。
请大家自己读读,划出能概括内容的句子,也可以自己概括。
生读书,教师随机板书:桅杆、咆哮、吆喝、疙瘩师:这个故事中有几个词语,刚才小朋友有困难,谁来试试。
指名读,其他学生跟读。
师:答案找到了吗?这一大段主要讲什么呢?随机板书:为民画画﹙点评:“概括”是三年级学生新学的一种本领,张老师先教给学生方法——由文中的话或者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再由此提炼出一个词语。
然后由扶到放,最后一部分,张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概括。
﹚师:马良为穷人画画,画了些什么?默读11-21自然段,圈出来。
生:交流。
生:他画了一头大耕牛,一扇门。
师:什么门?生:打开监狱的门。
一匹快马。
一架水车。
大海和金山。
最后是大船。
师:最后是大船吗?生:大风。
师:这些都是马良画的。
但是目的是不同的。
生:前面那些都是为穷人画画,后面是为除去大官画得师:前面是为民造福,后面也就是为民除害。
板书:为民除害为民造福师:读到这儿,老师的板书要变了,要仔细看,板书变成什么?教师画树形思维导图。
读着读着,读成了一棵怎样的树?这棵树只有枝丫,没有叶子。
那你们能不能看着这棵树,用自己的几句话,把整个故事讲出来?学生起来讲故事。
﹙点评:张老师采用思维导图的知识树来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构建整个故事线索。
﹚师:用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讲清楚了。
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开故事会,像这样两位小朋友讲,你们爱听嘛?生:不爱师:不是讲清楚了吗?生:没有细节,不精彩。
师:怎么样,才能把故事讲精彩,讲生动呢?请同桌交流,出谋划策。
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关键词语要能用主要内容讲清楚师:讲故事可不是背故事,还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板书:合理想象要合理师:接下来学习把神笔马良最精彩的部分讲精彩。
哪部分最精彩?生:为民除害。
师板书把“为民除害”圈出来。
师:在另一块黑板板书:为民除害这节课,我们就讲为民除害这部分。
我们知道,马良为民除害画了:贴出:画大海、画金山、画大船、画大风。
这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像一棵树的枝干,有了枝干,树才有生命。
关键词语像树叶,有了树叶,才能枝繁叶茂。
课件呈现17-28自然段。
师:哪些词语可以帮助你把故事说生动,请你圈出来。
默读17-28自然段。
交流:(1)吆喝:你知道吆喝是什么意思?预习的时候有查过字典吗?大声地命令、指派。
谁能吆喝吆喝。
出示课件:把马良绑起来……画师来。
指名读句子。
——男孩子一起吆喝吆喝。
师:一群凶恶的大官。
他找到的是写大官动作的词语。
(2)欢喜得很:什么时候,大官欢喜得很呢?这时候,欢喜得很。
你能不能读一读。
没变成摇钱树。
为什么马良画什么有什么,而大官画不了呢?如果马良为大官画,大官就一定能得到的,是吗?为自己牟利的,难怪没得到呢。
(3)好声好气:不是好声好气,而是假装好声好气。
你能不能学着大官的样子假装一下呢?指名一生读。
齐读。
大官为了得到这幅画,是不择手段。
写大官的还有吗?(4)非常高兴。
他在什么情况下非常高兴。
(5)恼怒:当什么时候大官恼怒了?谁恼怒地读一读。
齐说。
原形毕露。
(6)高兴得直跳:什么情况。
(7)风够了,风够了:你找到了大官的语言(8)心里害怕,着急:当什么时候,大官着急了?在这之前呢?(大声说)刚才小朋友找的词语都是写大官的。
写马良的词语有没有?(1)一口答应:马良不是说给穷人画画的吗,为什么大官叫他画画,就一口答应呢?……所以他将计就计。
(2)不说什么(3)点了几点(4)不理大船和风,有哪些变化?找找,哪些词语帮助我们讲好。
海浪有什么变化?(平静到咆哮)想不想看看视频?(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教师讲解。
(5)我们合作把风变大读出来。
老师读大官,学生读马良。
刚才通过默读课文,找出了这么多帮助我们讲故事的词语。
一起读词语。
教师给提示语,学生读词语:吆喝……欢喜得很……假装好声好气……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不说什么画……恼怒……点了几点……高兴得直跳……大声……桅杆鼓起……涌起波涛……着急……海水咆哮……我们怎么用好关键词把故事讲精彩,下节课学习,休息10分钟﹙点评:这一环节在学生了解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张老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为下节课复述故事作铺垫。
﹚第2课时一、讨论交流:怎样把故事讲得吸引人课件出示复述故事的要点指名读师:上节课我们找到了帮助讲故事的关键词,那怎么用好这些关键词呢?接下来学习小伙伴告诉我们了。
想想前后发生了什么,用连接词连起来。
比如说吆喝和欢喜得很,想想故事前后,自己练练“摇钱树”这部分的故事。
指名讲故事。
有请故事大王!生1讲打断:哦,大家有意见了,马良就画了一棵摇钱树吗?我们来评价一下,她讲得怎么样?有没有按照我们的要求来说?主要内容说清楚了!那你认为?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只要主要内容不说错!你有勇气来挑战吗?生2讲评:嗯,她有了自己的语言,自己组织故事!第一次讲故事讲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两位同学能够抓关键词把故事主要内容讲清楚,真了不起!﹙点评:张老师选择了“为民除害”这个故事情节丰富的片段作范例,先教会孩子们通过找故事的关键词,板贴关键词,形成思维导图,然后进行复述,有了大树的支点,孩子们在复述故事时就有点可依。
﹚师:接下来,还有画大海,画金山……相信小朋友会说。
接下来进行故事接力赛:四人小组合作讲《马良为民除害》故事,一人讲一部分,注意故事前后的连接语言。
请组长拿出信封,分配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练习。
交流:师:你们是怎么讲的?生:第一遍组长分配,第二遍抽签决定师:这是一组会合作的小组指名上台讲。
我要看,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这个字有没有做到。
耳朵认真听,眼睛认真看,然后用嘴来评价。
四人故事接力赛,师:谁来评一评,先说优点,生评师:故事接力赛换一种形式,全班接力。
请代表。
你觉得最佳故事大王是谁?为什么?生评学到这儿,通过这二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不能半途而废,不能贪财……师:你这是故事的内容,语文上的本领是什么呢?生:学会概括,学到讲故事本领老师加上开头和结尾,就是讲故事的要领贴:复述故事别忘记故事精彩又生动师:布置回家作业回家把《神笔马良》的故事完整讲给爸爸妈妈听。
﹙点评:学生掌握了复述故事要领后,张老师通过故事接力赛的形式加以巩固,达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板书:复述故事别忘记主要内容要说清关键词语要能用展开想象要合理故事精彩又生动板画树﹙思维导图﹚总评:10月25日下午,在小学语文教研员“精品课”展示会上,张敏华导师执教三上选学课文《神笔马良》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神笔马良》这篇课文虽然篇幅很长,但张老师觉得《神笔马良》是个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故事,而且在语文书中也以选学课文的形式出现,所以张敏华老师根据学生已经了解故事的学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初步学会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并能用“把握主要内容、借助精彩词句、加上合理想象”的方法把故事讲精彩。
课堂上,张老师以故事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抓住整个故事的梗概,扶着学生找出关键词,引导孩子把故事讲生动,最后还采用“故事接力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讲故事的欲望,故事讲得有滋有味。
这两课时的教学体现了张老师“扎实、灵动”的课堂教学特色。
这两节课上出现了树状的思维导图运用恰到好处。
左边的树状思维导图是孩子们为课文每个故事概括了小标题之后,张老师像变魔术似的成了一棵没有枝叶的大树,为孩子们简单讲述故事主要内容理清了思路。
右边的树状思维导图是引导孩子们讲马良“为民除害”这部分故事内容时出现的。
这棵“树”,不但有树干,有树枝,还有树叶呢!树干上写着“为民除害”;枝丫有五个,分别是“画摇钱树”、“画大海”、“画金山”、“画大船”、“画大风”;每个枝丫上又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上都写着有助于讲好故事的那些词语或短语,整棵树枝繁叶茂,形象地把这部分故事的主要内容呈现在孩子们和老师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