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调查表
布病各种表格

附件1布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国标码□□□□□□ 病例编码□□□□□第一部分患者基本信息(1-9项可从大疫情个案报告卡获取)1.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2.性别:⑴男⑵女3.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月□天)4.职业: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教师⑸保育保姆⑹饮食从业人员⑺商业服务⑻医务人员⑼工人⑽民工⑾农民⑿牧民⒀渔(船)民⒁干部职员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请注明:⒅不详5. 从事感染布病的高风险职业:⑴饲养⑵放牧⑶屠宰工⑷皮毛加工工人⑸乳肉加工销售人员⑹畜产品收购、贩运人员⑺兽医⑻实验室人员⑼其他,请注明:(10)不从事6.现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市、区)镇(乡)村(街道)(门牌号)7.发病日期:年月日8.诊断日期:年月日9. 报告日期::年月日10. 病程分期:(1)急性期(2)亚急性期(3)慢性期11. 本次患布病是否住院治疗:⑴是,住院时间为天;⑵否第二部分暴露史调查1.你是否有牲畜及其制品接触史:□是□否□不清楚(如选“否”或“不清楚”跳至题目2)(1)接触牲畜种类(可多选):□ 牛□ 羊□ 猪□ 狗□ 鹿□ 其他,请注明:主要接触方式(2)有(可多选):□ 饲养□放牧□ 屠宰□ 产品(肉、奶、皮毛等)加工□ 贩运□ 交易□ 兽医□实验室□ 接种疫苗,型号为:□其他,请概要描述:(3)可能感染地点:□在家里□工作场所(如屠宰厂、养殖厂、皮毛加工厂等),请注明工作场所具体名称和地址:□ 其他,请注明:(4)可能传染源去向:(5)是否有共同接触人员:□ 是□ 否□ 不清楚(如选“否”或“不清楚”跳至题目2)(6)共同接触人员2.您是否食用过未煮熟的牛羊肉、奶,或食用过生奶及奶制品?□ 是,深入追问食物来源:(1)具体食用了什么:(2)牌子、生产厂家、生产批次等:□ 否□ 不清楚(3)食用时间及购买时间等:(4)剩余食物去向:(5)是否有同食人员:□ 是□ 否□ 不清楚(如选“否”或“不清楚”跳至题目3)(6)同食人员3.你是否到过布病流行区?□ 是□ 否□ 不清楚第三部分临床表现1.症状体征1.1 发热⑴有⑵无□1.2 发热持续(天)□□1.3 多汗⑴有⑵无□1.4 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1.5 乏力⑴有⑵无□1.6 肝肿大⑴有⑵无□1.7 脾肿大⑴有⑵无□1.8 淋巴结肿⑴有⑵无□1.9 睾丸肿大⑴有⑵无□1.10 并发症:⑴有,请注明:__________⑵无□2.实验室检查结果2.1初筛试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⑴阳性⑵阴性⑶未做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⑴阳性⑵阴性⑶未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⑴阳性⑵阴性⑶未做布鲁氏菌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检出疑似布鲁氏菌:⑴是⑵否⑶未做2.2确诊试验:试管凝集试验:⑴阳性,滴度1: + ⑵阴性⑶未做Coomb’s试验:⑴阳性,滴度1: + ⑵阴性⑶未做补体结合试验:⑴阳性,滴度1: + ⑵阴性⑶未做分离出布鲁氏菌:⑴是⑵否⑶未做调查单位:_________ 调查人员:_________ 调查日期:年月日附件2重点职业人群调查一览表省(区、市)地(市) 县(区) 镇(乡)填表时间:年月日备注 *临床症状:如具备布病主要临床表现(如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痛等症状)任何一项则填写“有”,否则填写“无”。
锡盟东苏旗绵羊布病血清抗体调查

在 检测 的 2 7 3份基础母羊血清 中 , 血清抗体呈 阴性 的为 2 5 2份 , 占9 2 . 3 1 %, 呈 阳性的为 2 1份 , 占7 . 6 9 %。在 检测 的 2 8 7份羔羊血清 中, 血清抗体呈阴性的 为 2 7 1 份, 占9 4 . 4 3 %, 呈 阳性 的为 1 6份 ,占 5 . 2 8 %。在检测的 6 5 6份商品羊血清 中, 血 清抗体 布鲁 氏菌病呈 阴性 的为 6 3 9份 , 占9 7 . 4 1 %, 呈
新疫区有所增加 。近几 年我旗连 年遭受严 重 自然灾害 , 到旗
外走场 的牲畜数量 大幅度增 加 ,牲畜回旗时外地带人布病 , 引起新疫 区有所增加 ; 牧 区大力发展 畜牧业 , 牧 民不 断从外
地引进牛羊 。尤其是外购羊 只 , 省、 市、 旗县 、 苏木镇 、 嘎查之
行初筛 。在 陶瓷凝集板 上先后滴加 3 O L平 板凝集 抗原和 3 0 L被检 血清 , 充分混匀 , 观 察凝集情况 , 同时设 阳性血清
3 讨 论
2 7 3份 , 商品羊血 清 6 5 6 份。
1 . 1 . 2 布鲁 氏菌虎红平板凝 集试验 抗原 和布鲁 氏菌 阳性血 清购 于哈药集 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 批号 2 0 1 3 0 4 1 8 0 3 。
1 . 2 方 法
3 . 1 较 高布痛抗体 阳性率原 因分析
基础母羊群 , 结果 说明这些血清抗体呈 阳性 的羔羊可能在妊
娠期或出生时或 出生后接触传染 源而被 感染 , 同时当他 们长 成后有 的成 为基础母羊 , 有 的作为 商品羊育 肥 , 但 无论 去向
试 验 研 究
宰场 , 采集时 间为 2 0 1 2年 1 0月至 2 0 1 3年 1 0月 。无菌采集 静脉血 , 分离血清 , 共1 2 1 6 份样本 , 置一 2 0 ℃保存。其 中 3 月
布病调查表

1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年 15年 20年 3年 4年 2年 3年 7年 12年 2年 1年 1年 20年 1年 5年 5年 5年 1年 1年 3年
附表2 广东省 广州市 白云区
乡(场、镇) 村(分场) 检查编号 姓名
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性别 年龄 民族 接种史 临床症状及体征 体温(℃) 发病时间 接触史 检查时间 检查结果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金戎牲畜交易市场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38 28 27 27 21 26 21 25 30 40 30 50 35 25 35 19 30 30 40 20 20 40 22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3年 3年 3年 3年 3年 2年 2年 1年 1年 1年 2年 10年 2年 1年 1年 2年 1年 2年 5年 1年 1年 2年 1年
附表2 广东省 广州市 白云区
乡(场、镇) 村(分场) 检查编号 姓名
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性别 年龄 民族 接种史 临床症状及体征 体温(℃) 发病时间 接触史 检查时间 检查结果
布病病例相关信息调查表

表1 市布病病例相关信息调查表
本地报告数:指本辖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等报告的本地病例数;外地报告数:指外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等报至本地的病例数;本地感染数:指在本县(市、区)范围内感染的病例数;外地感染数:指在本县(市、区)范围以外感染的病例数;实验室诊断数:指报告病例中经实验室确诊的人数;临床、疑似数:指网络直报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临床、疑似人数;cdc主动监测发现数:指各级cdc在流行病学调查、监测、重点人群主动搜索等工作中发现的病人数;cdc门诊发现数:指各级cdc门诊接诊病人中发现的布病病例数;临床医院报告数:指各级临床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数。
(注意,有些属疾控机构发现的病例,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的,请按实际发现途径统计归类。
);感染方式及人数:请统计各种感染方式的人数,1个人可有多种感染方式;治疗人数:根据情况分类填报。
表2 市人间布病防治相关信息调查表
数以村、场等为单位统计人口数;布病培训人数:分别填报接受培训的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人数;实验室诊断能力:填写有、无;散发疫情:填写发生起数、处置起数。
对历史上首例当地感染的布病病例,或间隔1年以上再次发生的首例当地感染的布病病例,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明确的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指数要求进行处置;暴发疫情:根据我省布病暴发定义及分级处置原则,确定暴发疫情并规范处置;流行病学调查人数:指在各项工作中调查人数的总和;血清学检测人数:指在各项工作中血清学检测人数的总和;治疗病人数:指治疗病人的总和。
表3 市畜间布病防治、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相关信息调查表
填表说明:县(市、区)资料,按实际情况填报数量。
布病(20160330)

防控措施
在职业人员中加强血清学监测,做到早诊断早治 疗;
1999年经省布病考核小组验收达到国家稳定控制标准 ;此后开 展3年一次的常规监测;至2007年共监测7274人,隐性感染者 15人,感染率0.21%;
2008年牲畜交易市场出现聚集性疫情;
防护用品使 用
临床症状及体征
乡
村 检查编
(场、镇) (分场) 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接触动物 (羊猪牛)
接种史
工种(饲养 屠宰等)
是
发热时 间
否
发热 多汗 头痛 乏力
检查时 检查结
间
果
肌肉关 肝肿 节酸痛 大
脾肿 大
睾丸 肿大
淋巴 结肿
其他
填表者:
填表时间:
GZCDC 31
防控措施
2008年至2015年全市血清学共检测5808 人,其中161人感染,感染率2.77%。
白云区自2009年国家监测点以来: 流行病学调查共:9691人,共发现35人有 症状者; 血清学检测共1927人,其中126人感染布病 ,感染率6.54%
流行病学调查表
人间布病调查登记表
广东 省 广州 市 白云 区
临床症状
慢性期:多于急性期发展而来,不规范治疗和局 部病灶的持续感染造成。个别患者急性期无症状 或轻微者逐渐变为慢性。慢性期症状不典型、不 明显,可有不规则低热、疲劳、全身不适、精神 抑郁、关节肌肉疼痛等多种表现。
我国疫情概况
我国布病人间疫情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最 严重;
70年代及80年代显著下降;
600
500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例编码□□□□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1.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1.2性别(1)男(2)女□1.3年龄(岁)□□1.4 民族1.5职业(1)农民(2)民工(3)牧民(4)渔民(5)学生(6)医务人员(7)散居儿童(8)干部职员(9)家务及待业(10)其他(11)家畜屠宰与畜产品加工(12)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发病日期年月日1.8住院日期年月日1.9报告日期年月日1.10所住医院名称2.临床表现2.1症状体征2.1.1发热(1)有(2)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2.1.4多汗(1)有(2)无□2.1.5肌肉、关节酸痛(1)有(2)无□2.1.6乏力(1)有(2)无□2.1.7肝胂大(1)有(2)无□2.1.8脾肿大(1)有(2)无□2.1.9淋巴结肿大(1)有(2)无□2.1.1□睾丸肿大(1)有(2)无□2.2实验室检查2.2.1玻片凝集反应(1) - (2)+□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1) - (2)+□2.2.3皮肤过敏试验(1)有(2)无□2.2.4病原分离(1)从病人血液中(2)从病人骨髓中(3)其他体液中(4)从病人排泄物中(5)无□2.2.5 SAT滴度为1:100(++)(1)有(2)无□2.2.6 补体结合试验1:100(++)(1)有(2)无□2.2.7 Combs试验滴度为1:400(+ +)(1)有(2)无□2.3临床诊断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1)有(2)无□2.4.2抗原治疗法(1)有(2)无□2.4.3水解素治疗法(1)有(2)无□2.4.4溶菌素治疗法(1)有(2)无□2.5转归(1)痊愈(2)好转(3)末愈(4)死亡(年月日死于)3.流行病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别3.1.2饲养放牧(1)是(2)否□3.1.3屠宰(1)是(2)否□3.1.4配种员(1)是(2)否□3.1.5兽医(1)是(2)否□3.1.6其他3.2保护情况3.2.1使用防护衣(1)是(2)否□3.2.2使用消毒液(1)是(2)否□3.3是否人畜共饮一□井(1)是(2)否□3.4幼羔放卧室内饲养(1)有(2)无□3.5既往病史3.6布氏菌苗免疫接触史3.6.1接种年月年月日3.6.2菌苗种类3.6.3接种途径3.7确诊时间年月日3.8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3.9其他3.10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4.调查小结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调查

应 当全面体 现 “ 防为 主 、 预 防重 于治 ” 的原 则 。 坚
持 自繁 自养 自育 , 需 引种或 需补 充畜群 时 , 严格 确 要
4 讨 论
41 结果讨 养 5 d以上 , 0 同时进 行布 病 的检 查 、 , 全群两 次 免疫生 物学 检查 阴性 者 , 可 以与 才
213 平 板凝 集 抗 原 :系 黑 龙 江 省 生 物 制 品 厂生 ..
产, 批号 为 2 o . 。 o 90 3 22 试 验方法 .
235 一 液 体均匀 浑浊 , .. : 无凝 集 现象 。 出现 5 %以上 凝 集 的最 高 稀 释 倍 数 就 是 这 份 0
血 清 的凝集 价 ,牛血 清凝 集 价为 110以 上判 为 阳 : 0 性, 羊血 清凝集 价 为 110以上判 为 阳性 。 : 0 3 结 果 平板凝集 反应试验 简单 、 实用 。通过对 3 0份牛 5
板 均匀 加温 至 3 ℃左 右 ,- r n后 按照 判定 标准 记 0 58i a 录反应 结果 。
23 结 果 判 定 .
牛 、 存栏 数将 采样 任务分 解 到各乡 镇 , 定采 样人 羊 确
员 并 限 定 时 间 和采 血 量 及 时送 检 。共 采 集 牛 血 清 3 0份 、 5 羊血 清 7 0份 , 0 及时 监测 。 2 材 料 和 方 法
年 1 ) 一经 发现 有布 病 阳性畜 , 即淘汰 处理 。 次 , 立
43 消 灭措施 .
畜 群 中如 果发 现有 流产 畜 , 除隔离 流产 畜 、 消毒
环 境及 妥善处 理 流产胎 儿 、胎衣外 ,应尽快 做 出诊
重 视重 大动 物疫病 ( 国家规 定 的一 类 动物疫 病 ) 检疫 而忽视 了其 他动 物疫病 检疫 ,应 加强 免疫 和严 把检
附表二布病流调表

附表二布病流调表
附表二
家畜养殖场户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郑重承诺:所有填写的内容将严格保密,仅作为内部资料使用)市(州)联系人:时间:
1. 基本情况调查
2. 家畜来源及其淘汰情况
□自繁自养□外地购入□部分自繁、部分外地购入
2.1 如果外地购入,其来源地:
2.2 购入的家畜混群前是否进行隔离观察:□是□否
2.3淘汰原因
□发生传染病□发生代谢病□老弱□其他
2.4 每年大概淘汰数量头
3.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如无此情况不用填写)
3.1 是否曾经发生过布病
□是□否
如果发生过,发生的具体时间:
3.2 发病的临床症状(可多选)
□怀孕母畜流产□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关节炎□胎衣滞留、久配不孕□公畜睾丸炎,附睾炎或关节炎
3.3 与发病畜群密切接触的人群是否发病
□是□否
如果有人员感染发病,发病人数:
4.病死畜处理情况
□直接掩埋□无害化处理后掩埋□出售□自己使用或出售其肉品
-1-。
布病问卷调查表

布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地点:市县(区)镇(乡、街道办)(村)您好,为进一步了解您对布鲁氏菌病(布病)的关注度、防治知识、防护行为等情况,为制定正确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可靠依据,改进我们的工作,特开展“布病防治知识调查活动”。
填答问卷时,请您在所选中的答案选项前打勾即可。
本次问卷大约需要花费您5-10分钟的时间,希望您留下真实的问答。
调查结束后我们还可以为您提供布病防治知识的咨询,本次调查不记名,凡涉及个人隐私的部分,我们将绝对保密,请您放心。
一、基本信息A1、性另U:①男②女A2、年龄岁A3、职业:①养殖户②屠宰③牛羊贩运④其它(请注明:)A4、文化程度:①文盲②小学③初中④高中或中专⑤大专以上二、布病预防知识问题1您知道人与家畜都可能得布病吗?(注意:如回答不知道,下面不再调查)(1)知道(2)不知道2.人患布病主要是由哪些家畜传染的?(1)病鸡、鸭、鹅(2)病羊、牛、猪(3)不知道3、下面哪些行为容易患上布病?(1)饲养、放牧、接羔、剪毛、屠宰(2)吃煮熟了的牛、羊肉(3)不知道4、您知道人患了布病有什么症状?(1)发烧、多汗、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睾丸肿大(2)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3)不知道5.怀疑自己患了布病该怎么办?(1)无所谓,抗一抗就过去了(2)在家里随便吃点止痛药或到小诊所打两天点滴(3)到卫生院、县医院或其它正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诊断治疗6.你认为布病能治愈吗?(1)不治之症(2)不用治疗,跟感冒一样过几天就好了(3)急性期正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7.家畜患了布病有哪些表现?(1)很快死亡(2)没什么表现(3)流产、早产、死胎、不孕、产奶量下降、个体瘦弱等(4)不知道8.怀疑家畜患了布病怎么办?(1)全都便宜卖给别人,卖的越远越好,减少家庭损失(2)自己杀了吃肉(3)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检疫、免疫、淘汰(4)不知道9.您认为通过免疫可预防家畜患布病吗?(1)可以(2)不可以10、您在给羊接羔、治病或从事屠宰、畜产品加工时,知道应该穿防护服、戴手套、工作后消毒吗?(1)知道(2)不知道调查到此结束,谢谢您的合作!调查员签字: 调查日期:。
布病流调报告

布病流调报告布病流调报告1. 简介背景信息•布病(Anthrax)是一种由孢子形成的肉毒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可感染动物和人类。
•本次报告旨在对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2. 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对象•选择了实验室动物、牲畜和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
调查内容•采集了实验室动物、牲畜和居民的血液、粪便和土壤样本。
•对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和PCR等实验室检测。
•分析调查对象之间可能的接触源和传播途径。
调查结果•共有X例布病感染病例,其中X例为实验室动物,X例为牛,X 例为羊,X例为居民。
•指出已确认的传播途径和可能的风险因素。
3. 风险评估疫情爆发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评估本次布病疫情的程度为高风险。
传播途径分析•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和病例间的关联,确定了布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实验室动物感染传播–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播风险因素识别•识别出了可能的风险因素,包括:–不洁牲畜产品的消费–不当的实验室操作和处理–个人卫生习惯不良等4. 控制和预防措施预防措施•强调公众教育和宣传,提升布病防控意识。
•教育实验室操作人员正确处理实验动物和样本,减少潜在的传播风险。
•提倡牲畜饲养者做好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
•呼吁公众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处理食物等。
控制措施•成立布病防控工作组,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
•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样本处理和处置的安全性。
•加强畜牧业管理,建立疫苗接种制度,加强对牲畜的监测和隔离措施。
•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防控培训,提高布病防控的技术水平。
5. 结论•综合分析调查结果和风险评估,建议采取以上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布病的防控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公众的参与和配合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相信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并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以上为布病流调报告的基本框架,详细内容可以根据实际调查结果进行补充和完善。
一鹿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一鹿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为乙类传染病。
敦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都对辖区各鹿场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检测筛查布鲁氏菌病及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7月,经检测筛查一鹿场职业人群有布鲁氏菌病阳性,随后我们立即对鹿场所有职业暴露人群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追踪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自然情况该鹿场鹿场区与居民生活区完全隔离。
鹿场现有在册职工167人,其中在鹿场上班职业暴露人群77人。
鹿场下设三个分队,据调查三个分队的种鹿不定期调换,如有病鹿存在,很容易引起畜间布病传播。
三个分队均使用集中式深井供水,职工饮食习惯均属正常饮食,无喝生奶、鹿血,吃生拌肉等不良饮食习惯。
2 对象与方法2.1 调查对象该鹿场所有与鹿有接触史的职业人群77人,男65人,女12人;汉族76人,满族1人;年龄分布在19~60岁之间;职业分布:行政人员6人,兽医4人,饲养47人,鹿制品加工5人,助产技术员4人,饲料加工6人,后勤5人。
2.2 方法询问病史及流行病学接触史、患者症状和体征、发病时间和个人防护情况;血清学检验SAT1:100++为阳性反应;PAT在0.02++以上为阳性反应。
3 调查结果3.1 感染布病情况一分队调查检测29人,二分队调查检测30,三分队调查检测18人。
感染16人,男15人,女1人。
患病5人,患病者均分布在二分队,均为男性。
其中饲养员患病4人,鹿制品加工患病1人。
(见表1)3.2 职业分布本次调查检测涉及行政人员、饲养员、兽医、鹿制品加工、助产技术员,饲料加工,后勤。
感染率最高为兽医,平均感染率为50.00%;其次为鹿产品加工,平均感染率为40.00%;经调查,这两部分人群与鹿接触最为频繁,而个人防护意识差。
再次为行政人员,感染率也很高平均为33.33%。
经过我们调查,行政人员(厂长、副厂长)每天都巡回鹿场参加各种劳动,无任何个人防护。
211127526_种猪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试验研究LIVESTOCKANDPOULTRYINDUSTRYNo.4,2023种猪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赵 川,董国兴,李光英,袁军龙,赵航宇,王黎明,吴艳秋通信作者(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南充637000)摘 要:为了解四川省南充市种猪群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现状,对采自仔猪繁育场、屠宰场、自繁自养散养户的475份猪血清,运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结果475份血清样本中有4份阳性、阳性率0.84%。
对阳性点位开展相关调查,以了解种猪群布鲁氏菌病防控风险短板,为该病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布鲁氏杆菌病;血清学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3.04.004 引言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该病严重威胁畜牧业健康发展与公共卫生安全[1]。
近年来,人感染布鲁氏菌病呈不断增加趋势,2021年全国达到69767人,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南充市畜牧产业发展快速,建有国家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及生猪调出大县8个,2021年生猪出栏591.4万头,生猪存出栏量居四川省第一。
为深入落实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关于“人病兽防、关口前移”指示要求,及时掌握四川省南充地区种猪春季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及早处理疫情发生风险,结合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抗体集中检测对猪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监测,并对阳性点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了解全市种猪布病流行趋势与防控短板,为布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材料与方法1.1 猪血清2022年4—5月从南充市9个县(市、区)分别随机选择1家大型仔猪繁育场、1家屠宰场、3户自繁自养散养户,每县采集血清55份(A县屠宰场未采集),共采集475份样本。
1 2 试剂布病虎红平板凝集抗原(批号:10012203)、布病试管凝集抗原(批号:10042102)、标准阳性血清(批号:10061901)、阴性血清(批号:010021901)均购至青岛立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参照《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GB/T186462—2018)配置。
布病调查表1

附表1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病例编码□□□□□河北省市县(市、区)乡(农场、镇、街道)1.基本情况:1.1患者姓名:1.2 性别:⑴男⑵女- 1.3年龄:-- 1.4民族:1.5职业: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其他⒂不详- 1.6发病地址:迁安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 7家庭住址:迁安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8发病日期:年月日1.9住院日期:年月日1.10报告日期:年月日1.11所住医院名称:2.临床表现:2.1症状体征:2.1.1发热⑴有⑵无- 2.1.2发热持续(天)- 2.1.3体温最高℃2.1.4多汗⑴有⑵无- 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 2.1.6乏力⑴有⑵无- 2.1.7肝肿大⑴有⑵无- 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 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 2.2实验室检查:2.2.1玻片凝集反应⑴—⑵+□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 2.2.3皮肤过敏试验⑴有⑵无□2.2.4病原分离⑴病人血液⑵病人骨髓⑶其它体液⑷病人排泄物⑸无- 2.2.5SAT滴度为1:100++ ⑴有⑵无- 2.2.6补体结合试验1:10++ ⑴有⑵无□2.2.7coomb`s滴度为1:400++ ⑴有⑵无□2.3临床诊断:2.4治疗: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 2.4.2抗原治疗法⑴有⑵无- 2.4.3水解素治疗法⑴有⑵无- 2.4.4溶菌素治疗法⑴有⑵无- 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⑷死亡(年月日死于)3.流行病学调查:3.1与动物接触史:3.1.1畜别: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 3.1.3屠宰⑴是⑵否- 3.1.4配种员⑴是⑵否- 3.1.5兽医⑴是⑵否- 3.1.6其他:3.2保护情况:3.2.1使用防护衣⑴是⑵否-3.2.2使用消毒液⑴是⑵否- 3.3是否人畜共饮一口井⑴是⑵否- 3.4幼羔放卧室内饲养⑴有⑵无- 3.5既往病史:无3.6布氏菌苗免疫接触史:3.6.1接种年月:年月日3.6.2菌苗种类:3.6.3接种途径:3.7确诊时间:年月日3.8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3.9其他:3.10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 1 例。
附表1 布病个案调查表

附表1 布病个案调查表编号:______________ □□□□□□一、基本情况1. 患者姓名:_________2.性别: 1男 2女□3.年龄:_____岁□□□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5. 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其他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7.家庭住址: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县(市区)_____乡(镇/居委会)____村(街道)二、发病情况1. 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2. 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3.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5.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8. 入院诊断:1疑似布病,2布病,3其他9. 入院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10.出院诊断:1疑似布病,2布病(临床诊断),3布病(实验室确诊),4其他11. 治疗情况:抗菌药物名称: ____________首次使用时间: 剂量:疗程赫氏反应:有___,无___ 是否用激素治疗: 是___,否___12.转归:1 痊愈, 2 好转, 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三、症状和体征发热: 有__ 无__,最高体温:发热持续时间肌痛: 有___ 无___,无力: 有___ 无__ 淋巴结肿大:有___ 无__ ,呕吐: 有__ 无___肝肿大: 有__ 无___,脾肿大: 有___ 无__ ,少尿: 有__ 无__, 颈项强直: 有__ 无___,抽搐: 有___ 无___ ,瘫痪: 有__ 无__, 意识障碍: 嗜睡_____,谵妄____,昏睡____,昏迷______其他四、实验室检查检查项目首次采样时间首次检查结果第二次采样时间第二次检查结果检查项目首次采样时间首次检查结果第二次采样时间第二次检查结果五、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发病前1月内接触可疑动物:有___,无____,时间:___年___月___日,接触方式: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5、临床健康监测:次/年;监测单位:;监测结果:;
动物布病发生情况
年份
牛
羊
调入导致发病数
调Hale Waihona Puke 导致爆发的比率20152016
人员感染情况
畜主是否感染布病□是;□否;感染时间;
临床表现:;
畜主与动物接触史
家庭成员
感染布病情况
传染源
可能传染
来源
可能感染
方式
病例数
区外收购地址
2015
2016
购进是否隔离:□A是;□B否;隔离时间:天;
购进是否在饲养地动物疫控部门做了检测:□A是;□B否;
销售□A商贩上门收购;□C公司收购;
3、生活生产区是否分离:□A是;□B否;对布病防控知识是否了解:□A是;□B否;
防疫
状况
1、布病免疫情况
年份
奶牛(头)
黄牛(头)
奶山羊(只)
绵羊(只)
免疫率
2015
2016
疫苗免疫剂量;疫苗生产厂家;
是否知道西安市属于布病稳定控制区,奶畜原则上不免疫□A知道;□B不知道;
2、防疫设施:□A场舍有门禁、消毒设施;□B进场消毒、换胶靴;□C圈舍定期消毒;
消毒次数:次/月;D养殖场是否相对独立:□是;□否;
3、有无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A有;□B无;设施种类:;
3、地理坏境:养殖场区距村庄Km;距其他养殖场Km;距交通主干道Km;距主要河流、支渠Km。
饲养
管理
1、饲养诊疗情况:□自家饲喂;□聘用饲养员;是否驻场:□A是;□B否;
□聘用兽医数:人;是否驻场:□A是;□B否;
2、来源与销售:来源□A自繁自养;□B收购。购进情况如下:
布病调查表(省CDC14年6月下发)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1.基本情况:1.1调查对象类别(1)病例(2)对照(在病例家或邻居家选取)1.2姓名: 1.3性别:⑴男⑵女 1.4年龄:岁电话:1.5 文化程度:(1)文盲(2)小学(3)中学(4)高中、中专(5)大学及以上1.6职业: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配种员⒂其他从业年限:年1.7发病地址:县镇(乡)村组1.8家庭住址:县镇(乡)村组2.发病情况(仅病例填写)2.1发病日期:年月日2.2报告单位:;报告日期:年月日;2.3诊疗过程:2.4症状体征(指近1个月内)2.4.1 发热:⑴有⑵无;发热持续(天);体温最高℃2.4.2 (午后)乏力:⑴有⑵无 2.4.3 多汗:⑴有⑵无2.4.4 头痛:⑴有⑵无 2.4.5 食欲减退:⑴有⑵无2.4.6 肌肉酸痛⑴有⑵无 2.4.7 关节疼痛:⑴有⑵无2.4.8 肝肿大⑴有⑵无 2.4.9 脾肿大:⑴有⑵无2.4.10 淋巴结肿大⑴有⑵无 2.4.11 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4.12 乳房肿痛⑴有⑵无 2.4.13 其它2.4.14 近一年内你出现过上述一个或多个症状吗?⑴有⑵无3实验室检查:确诊日期:年月日3.1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3.2 试管凝集实验1:100 ++ ⑴有⑵无3.3 病原分离⑴—⑵+4.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问调查发病前6个月,对照问调查前6个月)4.1与动物接触史:4.1.1 接触畜别:主要,次要4.1.2 接触方式(可多选):1.饲养(1)经常(2)偶尔(3)不 2. 放牧(1)经常(2)偶尔(3)不3. 处理、照料病死畜(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4. 处理流产物(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5. 接生幼畜(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6. 打扫畜圈(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7. 抱牲畜(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8.给牲畜接种免疫或看病(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9.宰杀牲畜:(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10.宰杀病畜:(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11.食用病/死牲畜:(1)经常(2)偶尔(3)不12. 挤奶(1)经常(2)偶尔(3)不;如有是否戴手套等(1)是(2)否13.饮用生奶(1)经常(2)偶尔(3)不14.食用半生畜肉(1)经常(2)偶尔(3)不15、直接接触牲畜(1)经常(2)偶尔(3)不16、切生肉菜板是否再切熟食(1)经常(2)偶尔(3)不4.2.3 接触牲畜时防护:(1)手套(2)口罩(3)工作服(4)鞋套或胶鞋(5)眼罩防护用品使用频率:(1)经常(2)偶尔(3)否4.2 畜圈是否定期消毒⑴是⑵否4.3 畜圈距离人居住距离米4.4 是否人畜共饮一口井⑴是⑵否4.5 幼羔放卧室内饲养⑴有⑵无4.6 牲畜情况调查4.6.1 现养殖牲畜数量:羊只;牛头;猪头;马匹;犬只;4.6.2牲畜养殖方式(1)圈养为主(2)放养为主,如放养,跟别人家是否混放?(1)经常(2)偶尔(3)不4.6.3 近1年内是否有病死畜⑴有⑵无,如有,病死原因病死后怎样处理:(1)埋(2)吃(3)送人(4)丢弃(5)剥皮(6)其它4.6.4 近1年内是否有牲畜流产情况⑴有;⑵无如有,流产数量只,怎样处理:(1)埋了(2)丢弃(3)喂狗(4)其它4.6.5 近1年内是否从外引进牲畜:(1)是(2)否;如是:引进情况描述4.6.6牲畜是否接种布病疫苗(1)是,接种时间(2)否4.6.7 经检测有无阳性畜,(1)有只,(2)无4.7 个人卫生习惯调查4.7.1 饭前是否洗手(1)经常(2)偶尔(3)不4.7.2 接触牲畜后是否洗手(1)经常(2)偶尔(3)不4.7.3 回家后是否洗手(1)经常(2)偶尔(3)不4.7.4 回家后是否更换衣服(1)经常(2)偶尔(3)不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杜尔伯特人间布病调查及监测结果分析

痛, 俗称波状热 。杜 尔伯 特县历 史上 人 间布病 曾多次暴 发 , 从 15 99年有资料记载可查 , 到现在 的布鲁 氏菌病监 测 , 现将
参 考 文 献
[ ] 张林 , 文 博 , 兵 . 学 生 心 理 压 力 的 应 对 方 式 特 点 的 研 究 . 1 车 黎 大
心 理 科 学 ,0 5,8 13 -1 2 0 2 , :64 .
表 5 消 极 应 对 压 力 两 两 比较
P值 1与 2
1与 3 4 、
>0 0 .5
<0 O1 .
<0. O1
2与 3 4 、 3与 4
>O 0 . 5
3 分 析
[ ] R wo 2 a snH E,Bome lo rK,K n a1Srs axe ersi a d e dl. t s nit dpes n. e y o n
p yia l es i olg td ns h o ra n t s — h sc lin s n c l e su e t.T e Ju n OfGe ei P y l e l c
时, 具备相对 比较扎 实的理 论知识 和实 践操作 能力 , 就业 在 时表现 出了较强 的 自信心 。在就业 时可 以从容 面对 。 普通专科护生学 习、 适应 能力较 强 , 多是根 据 自己的爱
1与 3 4 、 2与 3 4 、 3与 4
<0. 01
户主布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表

户主布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表名称:地址:市县(区)乡(镇)村;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第一部分个人情况1.性别:□男,□女;年龄(周岁):;文化程度:;2.2020年全家总收入:□1000元以下□1000~3000元□4000~6000元□7000~9000元□1万~2万元□2万元~3万元□3万元以上;3.是否患有布病:□否,□是;是否治愈:□是,□否;4.家人或工人是否患有布病:□否,□是;是否治愈:□是,□否。
第二部分布病常识1.是否说过布病(懒汉病、扒床病、蔫巴病):□是,□否;2.哪些动物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牛□羊□猪□狗□不知道3.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感染布病?(1)接触牛羊流产胎儿:□可能□不可能□不知道(2)生喝牛羊的奶、吃奶酪:□可能□不可能□不知道(3)接触牛羊的皮毛:□可能□不可能□不知道(4)与布病患者握手:□可能□不可能□不知道(5)与布病患者共用餐具:□可能□不可能□不知道(6)吃没煮熟的牛羊下水、肉:□可能□不可能□不知道(7)吃没烤熟的烤肉串:□可能□不可能□不知道(8)清扫畜圈舍:□可能□不可能□不知道(9)在居室内饲养才出生的羊羔:□可能□不可能□不知道(10)不戴手套处理流产胎儿:□可能□不可能□不知道(11)宰杀牛羊时穿工作服、胶鞋并佩戴口罩□可能□不可能□不知道;4.布病可以预防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5.布病可以治愈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6.人得了布病后一般会有哪些临床症状:(1)长期发热、多汗、乏力□是□否(2)关节肌肉疼痛□是□否(3)关节炎症□是□否(4)呼吸困难□是□否(5)生殖器官肿痛□是□否7.得了布病后不及时治疗会怎样:□自己好□转成慢性□不知道8.牛羊患布病后如何处理:□继续饲养,□去市场卖掉,□宰杀后吃掉,□焚烧后深埋。
第三部分态度调查1.是否有必要预防布病:□有必要□无所谓□不必要2.如果觉察出布病症状,是否及时就诊:□会□不会□不知道3.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布病预防信息、教育:□愿意□不愿意□不知道4.是否购买未经检疫的牛羊吗:□不会□会□不知道5.您认为对牛羊进行布病免疫是必要的吗:□有必要□无所谓□不必要第四部分行为调查1.怀疑自己感染布病后怎么做:□不吃药、不看病;□在家吃点药,不去医院;□去医院看病;□去疾病控制中心看病治疗;2.劳动后是否洗手消毒:□只洗手□既洗手也消毒□不洗手;3.人畜是否共用生活用品:□经常□偶尔共用□严格区分;4.小孩和羊羔是否在一起玩耍:□经常□偶尔□不一起玩;5.是否吃病畜肉:□不吃□1-5次/年□6-10次/年□10次/年以上;6.干活时是否使用胶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偶尔□经常□从来不用7.经常使用那些防护用具:(1)护目镜:□偶尔□经常□从来不用(2)橡胶手套:□偶尔□经常□从来不用(3)胶靴:□偶尔□经常□从来不用(4)工作服等:□偶尔□经常□从来不用9.是否避免与动物密切接触:□会□不会□没想好第五部分媒介信息1.是否主动查找、询问过有关布病知识:□积极或较积极□一般□不大积极□从不;2.对布病的知识是从下列哪些途径获得:□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亲友;□医生□宣传资料□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3.您希望从哪些途径获取关于布病的知识:□电视□广播□报刊□书籍□网络□亲友;□医生□宣传资料□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4.是否经常关注卫生部门的下乡宣传活动:□是□否5.对各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班是否积极参加:□是□否6.是否留意电视上的医疗保健养生类节目:□是□否7.是否经常看电视新闻节目:□是□否8.最想了解哪些布病知识:□预防措施□布病症状□布病治疗方法□其他,___ ___。
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调查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10期疾病防控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调查赵胜杰1陶龙斐2盛敏1*刘光辉11.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450000;2.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02摘要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20年河南省未免疫牛群布病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统计。
对来自459场次的17207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群8个,阳性样品1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1%和1.74%。
结果表明:存栏量小于500头养殖场户的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8%和1.86%;存栏量介于500~3000头奶牛场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6%和1.83%;存栏量大于3000头的大规模奶牛场无布病阳性样品检出。
8个阳性场群在河南省不同区域均有分布,其中豫中地区4个,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地区各1个。
调查结果说明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群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地区和场群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奶牛;布病;感染抗体;调查;河南省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慢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须通报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病牛及带菌牛是牛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对人和其他健康家畜危害极大[1]。
该病主要侵害奶牛生殖系统,可引起母牛的流产和公畜的睾丸炎等,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养殖业健康发展造成较大危害,同时还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2]。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本次调查共监测未免疫奶牛养殖场户459场次,检测奶牛的血清样品17207份。
1.2方法布病抗体的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确诊的垂直试验策略。
2结果与分析2.1总体情况从17207份样品检测出布病抗体阳性样品19份,阳性场群8个,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1%和1.74%。
2.2不同规模场群检出情况存栏量3000头以上的奶牛场中未检出布病阳性样品,存栏量500头以下的奶牛场布病感染抗体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8%和1.86%,存栏量在500~3000头的奶牛场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6%和2.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表1
布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省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
1.基本情况:
1.1患者姓名:
1.2 性别:⑴男⑵女□1.3年龄:□□1.4民族:
1.5职业:
⑴农民⑵民工⑶牧民⑷渔民⑸学生⑹医务人员⑺散居儿童⑻干部职员⑼家务及待业⑽畜产品收购、屠宰⑾皮毛加工销售⑿乳肉加工销售⒀兽医⒁其他⒂不详□1.6发病地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7家庭住址:县(市、区)镇(乡)村(街道)号1.8发病日期:年月日
1.9住院日期:年月日
1.10报告日期:年月日
1.11所住医院名称:
2.临床表现:
2.1症状体征:
2.1.1发热⑴有⑵无□2.1.2发热持续(天)□2.1.3体温最高℃
2.1.4多汗⑴有⑵无□2.1.5肌肉、关节酸痛⑴有⑵无□ 2.1.6乏力⑴有⑵无□2.1.7肝肿大⑴有⑵无□2.1.8脾肿大⑴有⑵无□2.1.9淋巴结肿⑴有⑵无□2.1.10睾丸肿大⑴有⑵无□2.2实验室检查:
2.2.1皮肤过敏试验(× cm)
2.2.2虎红平板凝集反应⑴+⑵—□
2.2.3 SAT滴度为(1:)
2.3临床诊断:
2.4治疗:
2.4.1抗生素治疗⑴有⑵无□2.4.2抗生素治疗方法
2.5转归:⑴痊愈⑵好转⑶未愈□
⑷死亡(年月日死于)
3.流行病学调查:
3.1与动物接触史:
3.1.1畜别:
3.1.2饲养放牧⑴是⑵否□3.1.3屠宰⑴是⑵否□3.1.4配种⑴是⑵否□3.1.5兽医⑴是⑵否□3.1.6梳绒⑴是⑵否□3.1.7收购贩运⑴是⑵否□3.1.8乳肉加工⑴是⑵否□3.1.9皮毛加工⑴是⑵否□3.1.10其它
3.2防护情况:
3.2.1使用防护衣⑴是⑵否□3.2.2橡胶手套⑴是⑵否□3.2.3口罩⑴是⑵否□3.2.4帽子⑴是⑵否□3.2.5胶鞋⑴是⑵否□3.2.6防护眼镜⑴是⑵否□3.2.7使用消毒液⑴是⑵否□3.2.8工作后洗手、脸⑴是⑵否□3.2.9进食前洗手⑴是⑵否□3.2.10其它
3.3是否人畜共用食具⑴是⑵否□3.4是否人畜混居⑴有⑵无□3.5既往病史:
3.6确诊时间:年月日
3.7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传播因子:
3.8其他:
3.9在本疫点病例发病时间顺序:第例。
4.调查小结:
注:国标码为各监测点国标码;病例编码中前两位为年号(如:04、05),后三位为病例流水号。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