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作图题训练
初三 尺规作图及经典习题

P
B
A B
A P
全等三角形及尺规作图
五种基本作图:
5、①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P 是直线AB 上一点。
求作:直线CD ,是CD 经过点P ,且CD ⊥AB 。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已知:如图,直线AB 及外一点P 。
求作:直线CD ,使CD 经过点P ,且CD ⊥AB 。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已知△ABC ,AB <BC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 上取一点P ,使得PA +PC =BC ,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例2】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其依据是_______.
【例3】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
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BC 于点D ,连结AD .若△ADC 的周长为16,AB =12,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
变式、【2018成都中考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C 为圆心,以大于
1
2
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②作直线MN 交CD 于点E .若DE=2,CE=3,则矩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
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

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确定点E,使点E到边AB,AD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8,CD=5,则CE=.2.图①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1)如图②,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前提下,连接OD,已知OA=5,若扇形OAD(∠AOD<180°)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位似,且相似比为2.(1)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2)填空:△AC′D′是三角形.4.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一个△ABC,顶点A、B、C及点O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或运算:(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2)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2B2C2(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3)求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3)△A2B2C2的面积是平方单位.6.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在圆的圆心O;(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的中点C到弦AB的距离为20m,AB=80m,求所在圆的半径.7.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G•Pick,1859~1942年)证明了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S=a+b﹣1,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如图,a=4,b=6,S=4+×6﹣1=6(1)请在图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它的内部只含有4个格点,并写出它的面积.(2)请在图乙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且每条边上除顶点外无其它格点.(注:图甲、图乙在答题纸上)8.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求的长.9.如图,在△ABC中,∠C=60°,∠A=40°.(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求证:BD平分∠CBA.10.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c,直线l及l外一点A.求作:Rt△ABC,使直角边为AC(AC⊥l,垂足为C),斜边AB=c.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3,﹣2),C(6,﹣3).(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以M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1B1C1的位似图形△A2B2C2,使△A2B2C2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1.12.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若多边形的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这样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记格点多边形内的格点数为a,边界上的格点数为b,则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ma+nb﹣1,其中m,n为常数.(1)在下面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面积为6的格点多边形,依次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非菱形)、菱形;(2)利用(1)中的格点多边形确定m,n的值.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4).(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C2,请在图中画出△A2BC2,并求出线段BC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14.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请画出以A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且含边长为3的所有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要求:只要画出示意图,并在所画等腰三角形长为3的边上标注数字3)15.⊙O为△ABC的外接圆,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在图1,图2中画出一条弦,使这条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如图1,AC=BC;(2)如图2,直线l与⊙O相切于点P,且l∥BC.16.如图,在方格网中已知格点△ABC和点O.(1)画△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2)请在方格网中标出所有使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D点.17.下列网格中的六边形ABCDEF是由边长为6的正方形左上角剪去边长为2的正方形所得,该六边形按一定的方法可剪拼成一个正方形.(1)根据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关系求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2)如图甲,把六边形ABCDEF沿EH,BG剪成①②③三部分,请在图甲中画出将②③与①拼成的正方形,然后标出②③变动后的位置,并指出②③属于旋转、平移和轴对称中的哪一种变换;(3)在图乙中画出一种与图甲不同位置的两条裁剪线,并在图乙中画出将此六边形剪拼成的正方形.18.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19.如图,在图中求作⊙P,使⊙P满足以线段MN为弦且圆心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黑)20.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1),C(4,3).(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请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C2;(3)求出(2)中C点旋转到C2点所经过的路径长(记过保留根号和π).21.如图,已知在△ABC中,∠A=90°(1)请用圆规和直尺作出⊙P,使圆心P在AC边上,且与AB,BC两边都相切(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若∠B=60°,AB=3,求⊙P的面积.22.如图,在△ABC中,AB=AC,∠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实验与操作:根据要求进行尺规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作∠DAC的平分线AM;(2)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与AM交于点F,与BC边交于点E,连接AE,CF.猜想并证明: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2)、B(3,5)、C (1,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把△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中的△AB2C2,点C2在AB上.①旋转角为多少度?②写出点B2的坐标.24.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D.(1)作∠A的平分线交CD于E;(2)过B作CD的垂线,垂足为F;(3)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不添加任何字母),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25.图1、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1)在图1中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MON,使点N在格点上,且∠MON=90°;(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正方形ABCD,使正方形ABCD面积等于(1)中等腰直角三角形MON面积的4倍,并将正方形ABCD分割成以格点为顶点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且正方形ABCD面积没有剩余(画出一种即可).26.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0,﹣4),C(1,﹣1).(1)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A1B1C1;(2)在图中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AC边扫过的面积是.27.如图,AC是⊙O的直径,点B在⊙O上,∠ACB=3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E,交⊙O于点D,连接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ABE与△CDE的面积之比.28.如图,将△ABC在网格中(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依次进行位似变换、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后得到△A3B3C3.(1)△ABC与△A1B1C1的位似比等于;(2)在网格中画出△A1B1C1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2B2C2;(3)请写出△A3B3C3是由△A2B2C2怎样平移得到的?(4)设点P(x,y)为△ABC内一点,依次经过上述三次变换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9.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请你用尺规作图将△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0.如图,已知锐角△ABC.(1)过点A作BC边的垂线MN,交BC于点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BC=5,AD=4,tan∠BAD=,求DC的长.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4,2),C (﹣2,1),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1)画出△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P(a,b)是△ABC的AC边上一点,△ABC经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3,b+1),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32.如图,已知BD平分∠ABF,且交AE于点D,(1)求作:∠BAE的平分线AP(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设AP交BD于点O,交BF于点C,连接CD,当AC⊥BD时,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3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三角形ABC(项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将△A1B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得△A2B1C2,请画出△A2B1C2;(3)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为.34.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给出了△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边作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B2.35.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芸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芸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芸的作图依据是.36.如图,C,D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分别以点C,D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测量∠AMB的度数,结果为()A.80°B.90°C.100°D.105°37.已知在Rt△ABC中,∠ACB=90°,现按如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C为圆心,a为半径(a>AC)作弧,两弧分别交于M,N两点;②过M,N两点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③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180°,设点D的像为点F.(1)请在图中直线标出点F并连接CF;(2)求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3)当∠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CFD是菱形.38.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D均在格点上,点E、F分别为线段BC、DB上的动点,且BE=DF.(Ⅰ)如图①,当BE=时,计算AE+AF的值等于(Ⅱ)当AE+AF取得最小值时,请在如图②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AE,AF,并简要说明点E和点F的位置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39.设ω是一个平面图形,如果用直尺和圆规经过有限步作图(简称尺规作图),画出一个正方形与ω的面积相等(简称等积),那么这样的等积转化称为ω的“化方”.(1)阅读填空如图①,已知矩形ABCD,延长AD到E,使DE=DC,以AE为直径作半圆.延长CD交半圆于点H,以DH为边作正方形DFGH,则正方形DFGH与矩形ABCD等积.理由:连接AH,EH.∵AE为直径,∴∠AHE=90°,∴∠HAE+∠HEA=90°.∵DH⊥AE,∴∠ADH=∠EDH=90°∴∠HAD+∠AHD=90°∴∠AHD=∠HED,∴△ADH∽.∴,即DH2=AD×DE.又∵DE=DC∴DH2=,即正方形DFGH与矩形ABCD等积.(2)操作实践平行四边形的“化方”思路是,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等积的矩形,再把矩形转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如图②,请用尺规作图作出与▱ABCD等积的矩形(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解决问题三角形的“化方”思路是:先把三角形转化为等积的(填写图形名称),再转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如图③,△ABC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请作出与△ABC等积的正方形的一条边(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通过计算△ABC面积作图).(4)拓展探究n边形(n>3)的“化方”思路之一是:把n边形转化为等积的n﹣1边形,…,直至转化为等积的三角形,从而可以化方.如图④,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请作出与四边形ABCD等积的三角形(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通过计算四边形ABCD面积作图).40.定义:数学活动课上,乐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2)如图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O的直径,AC=BD.求证:四边形ABCD 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在Rt△PBC中,∠PCB=90°,BC=11,tan∠PBC=,点A在BP边上,且AB=13.用圆规在PC上找到符合条件的点D,使四边形ABCD为对等四边形,并求出CD 的长.41.如图,已知△ABC,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接BD,与AC交于点E,连接AD,CD.(1)求证:△ABC≌△ADC;(2)若∠BAC=30°,∠BCA=45°,AC=4,求BE的长.42.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43.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是()A.B.C.D.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3),点B在x轴上,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F,点O、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1)若点B的坐标是(﹣4,0),请在图中画出△AEF,并写出点E、F的坐标.(2)当点F落在x轴的上方时,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4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4,﹣4),C(1,﹣1).(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46.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3),B(4,1),C(4,4).(1)请按要求画图:①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②画出△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2)请写出直线B1C1与直线B2C2的交点坐标.47.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5),B(﹣4,1),C (﹣1,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画出△AB′C′;(2)写出点B′,C′的坐标;(3)求出在△ABC旋转的过程中,点C经过的路径长.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4,2),C (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x轴对称;(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点B旋转到点B2所经过的路径长.49.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尺规作图画Rt△ABC,使其斜边AB=c,一条直角边BC=a.小明的作法如图所示,你认为这种作法中判断∠ACB是直角的依据是()A.勾股定理B.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C.勾股定理的逆定理D.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50.如图,已知△ABC,请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51.如图,将线段AB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点A点B均落在格点上,请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AB上画出点P,使AP=,并保留作图痕迹.(备注:本题只是找点不是证明,∴只需连接一对角线就行)52.图①,图②,图③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图①,图②中已画出线段AB,在图③中已画出点A.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3)在图③中,以点A为一个顶点,另外三个顶点也在格点上,画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53.“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准备制作一组三角形,记这些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并且这些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为大于1且小于5的整数个单位长度.(1)用记号(a,b,c)(a≤b≤c)表示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2,3,3)表示边长分别为2,3,3个单位长度的一个三角形.请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三边满足a<b<c的三角形(用给定的单位长度,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4.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恰好剪成六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聪明的你请在下列四个正方形中画出不同的剪裁线,并直接写出每种不同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注:不同的分法,面积可以相等)55.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矩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A.甲、乙都可以B.甲、乙都不可以C.甲不可以、乙可以D.甲可以、乙不可以56.将正方形纸片以适当的方式折叠一次,沿折痕剪开后得到两块小纸片,用这两块小纸片拼接成一个新的多边形(不重叠、无缝隙),给出以下结论:①可以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可以拼成对角互补的四边形;③可以拼成五边形;④可以拼成六边形.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57.如图所示,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AB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A.B.C.D.58.一张菱形纸片按如图1、图2依次对折后,再按如图3打出一个圆形小孔,则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A.B.C.D.59.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60.如图,在边上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1)画出△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A1B1C1.(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网格中画出△A2B2C2.(3)求△CC1C2的面积.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确定点E,使点E到边AB,AD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8,CD=5,则CE=3.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知作出∠A的平分线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B=CD=5,AD∥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E=∠BE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E点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5,AD∥BC,∴∠DAE=∠AEB,∵AE是∠A的平分线,∴∠DAE=∠BAE,∴∠BAE=∠BEA,∴BE=BA=5,∴CE=BC﹣BE=3.故答案为:3.点评: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关键是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同时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知识点.2.图①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1)如图②,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前提下,连接OD,已知OA=5,若扇形OAD(∠AOD<180°)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圆锥的计算;作图—复杂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作AE的垂直平分线交⊙O于C,G,作∠AOG,∠EOG的角平分线,分别交⊙O于H,F,反向延长FO,HO,分别交⊙O于D,B顺次连接A,B,C,D,E,F,G,H,八边形ABCDEFGH即为所求;(2)由八边形ABCDEFGH是正八边形,求得∠AOD=3=135°得到的长=,设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根据圆的周长的公式即可求得结论.解答:(1)如图所示,八边形ABCDEFGH即为所求,(2)∵八边形ABCDEFGH是正八边形,∴∠AOD=3=135°,∵OA=5,∴的长=,设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2πR=,∴R=,即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圆内接八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会求八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位似,且相似比为2.(1)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2)填空:△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延长AB到B′,使AB′=2AB,得到B的对应点B′,同样得到C、D的对应点C′,D′,再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42+82=80,AD′2=62+22=40,C′D′2=62+22=40,那么AD′=C′D′,AD′2+C′D′2=AC′2,即可判定△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如图所示:(2)∵AC′2=42+82=16+64=80,AD′2=62+22=36+4=40,C′D′2=62+22=36+4=40,∴AD′=C′D′,AD′2+C′D′2=AC′2,∴△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直角.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同时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网格结构以及位似变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一个△ABC,顶点A、B、C及点O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或运算:(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2)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2B2C2(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3)求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弧长的计算;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即可;(2)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画出△ABC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3)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3)∵OA=4,∠AOA2=180°,∴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为=4π.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弧长的计算.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2);(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1,0);(3)△A2B2C2的面积是10平方单位.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图象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2B2C2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C1(2,﹣2);故答案为:(2,﹣2);(2)如图所示:C2(1,0);故答案为:(1,0);(3)∵A2C22=20,B2C=20,A2B2=40,∴△A2B2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C2的面积是:×20=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对应点坐标是解题关键.6.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在圆的圆心O;(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的中点C到弦AB的距离为20m,AB=80m,求所在圆的半径.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的应用.专题:作图题.分析:(1)连结AC、BC,分别作AC和BC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点O,如图1;(2)连接OA,OC,OC交AB于D,如图2,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由C为的中点得到OC⊥AB,AD=BD=AB=40,则CD=20,设⊙O的半径为r,在Rt△OAD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r2=(r﹣20)2+40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如图1,点O为所求;(2)连接OA,OC,OC交AB于D,如图2,∵C为的中点,∴OC⊥AB,∴AD=BD=AB=40,设⊙O的半径为r,则OA=r,OD=OD﹣CD=r﹣20,在Rt△OAD中,∵OA2=OD2+BD2,∴r2=(r﹣20)2+402,解得r=50,即所在圆的半径是50m.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7.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G•Pick,1859~1942年)证明了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S=a+b﹣1,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如图,a=4,b=6,S=4+×6﹣1=6(1)请在图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它的内部只含有4个格点,并写出它的面积.(2)请在图乙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且每条边上除顶点外无其它格点.(注:图甲、图乙在答题纸上)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皮克公式画图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可知a=3,b=3,画出满足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4,b=4,S=4+×4﹣1=5;(2)因为S=,b=3,所以a=3,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关键是理解皮克公式,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8.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求的长.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专题:作图题.分析:(1)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然后以C点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即可;(2)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得∠ADC=90°,则利用互余可计算出∠DCE=90°﹣∠A=60°,∠BCD=90°﹣∠ACD=30°,再在Rt△BCD中利用∠BCD的余弦可计算出CD=,然后根据弧长公式求解.解答:解:(1)如图,⊙C为所求;(2)∵⊙C切AB于D,∴CD⊥AB,∴∠ADC=90°,∴∠DCE=90°﹣∠A=90°﹣30°=60°,∴∠BCD=90°﹣∠ACD=30°,在Rt△BCD中,∵cos∠BCD=,∴CD=3cos30°=,∴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弧长公式.9.如图,在△ABC中,∠C=60°,∠A=40°.(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求证:BD平分∠CB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3章图形的旋转作图专题练习

图形的旋转作图专题练习1.旋转作图的步骤:(1)确定旋转____________,旋转____________,旋转____________;(2)找出图形的关键点;(3)作出关键点经旋转后的____________点;(4)按图形的顺序连接____________点,得到旋转后的图形.【小练习】:1.如图,把△ABC绕顶点B顺时针旋转180°后得到△A′B′C′,画出图形.2.如图,把△ABC绕顶点B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画出图形.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以点A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45°后的图形△AB′C′4.如图,把△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画出图形.5.如图,把△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B′C′,画出图形.6.作图:(1)如图甲,以点O为中心,将点P顺时针旋转45°;(2)如图乙,以点O为中心,将线段AB逆时针旋转90°;(3)如图丙,以点O为中心,将△ABC顺时针旋转120°;(4)如图丁,以点B为中心,将△ABC旋转180°.7.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画出△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A2B2C2;8.如图,在Rt△OAB中,∠OBA=90°,且点B的坐标为(0,4).(1)写出点A的坐标;(2)画出△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OA1B1.9.如图,△ABC中,∠C=9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DEC(其中点D,E分别是A,B两点旋转后的对应点).(1)请画出旋转后的△DEC;(2)试判断DE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0.如图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在Rt△ABC中,∠C=90°,AC=3,BC=4.(1)试在图中做出△ABC以A为旋转中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AB1C1;(2)若点B的坐标为(-3,5),试在图中画出直角坐标系,并标出A,C两点的坐标;(3)根据(2)的坐标系作出与△ABC 关于原点O 中心对称的图形△A2B2C2,并标出B2,C2两点的坐标.【中考改编题练习】1.(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T21改编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 A (2,-1),B (1,-2),C (3,-3).(1)将△ABC 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111A B C ,请画出△111A B C ;(2)请画出△ABC 关于原点中心对称的△222A B C ;(3)请写出1A 、2A 的坐标.。
初三尺规作图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尺规作图练习题及答案一、作图题:1.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5cm的线段AB;2. 作图:在平面上任意选择一点O,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OA,并作出∠AOB为45°的角;3.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4cm的线段OA,再在OA上作一点B,且OB=2cm;4. 作图:已知三条线段AB、BC、AC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画出三角形ABC;5. 作图:已知四边形ABCD,其中AB=3cm,BC=4cm,∠C=90°,CD=5cm,画出该四边形;6. 作图:在平面上画一条直线,再取一点P,使得P到该直线的距离为4cm;7.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画一条长为6cm的线段AB,然后以B为圆心,AB为半径作弧线;8. 作图:一个正方形边长为8cm,画出该正方形;9. 作图:在空白平面上任意选择一点O,以O为圆心,3cm为半径画出一个圆;10. 作图:在平面上给定一条线段AB和一点O,作出以线段AB为一边,点O为顶点的角。
二、答案及解析:1.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5cm的线段AB,可以任意选择一个点作为起点,然后使用尺规在平面上作一条长为5cm的线段。
最终得到的线段即为所求的AB线段。
2.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3cm的线段OA,并作出∠AOB为45°的角。
先在平面上选取一个点O,再利用尺规作出线段OA。
接着,以O为圆心,半径为3cm作一个圆,并选择圆上任意一点B。
最后,使用尺规作出∠AOB为45°的角。
3. 题目要求画一条长为4cm的线段OA,再在OA上任意选择一点B,且OB=2cm。
首先,利用尺规作出长度为4cm的线段OA。
然后,在OA上以O为起点,用尺子量取2cm并在该位置上作一点B。
最终得到的OB线段长度为2cm。
4. 题目要求已知三条线段AB、BC、AC的长度分别为3cm、4cm、5cm,画出三角形ABC。
首先,利用尺规作出线段AB的长度为3cm。
苏科版2019-2020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尺规作图【基础训练】1.如图,在△ABC中,AB=AC,∠A=30°,以B为圆心,BC的长为半径圆弧,交AC于点D,连接BD,则∠ABD=.2.如图,在▱ABCD中,CD=8,BC=1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C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C,CD于M,N两点;②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D的内部交于点P;③连接CP并延长交AD于点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则AF的长为.3.如图,△ABC中,AB=5,AC=4,以点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AC于D 和E,再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二分之一DE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连接AF并延长交BC于点G,GH⊥AC于H,GH=2,则△ABG的面积为.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0,),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F,直线EF恰好经过点D,则点D的坐标为.5.已知⊙O1,⊙O2,⊙O3是等圆,△ABP内接于⊙O1,点C,E分别在⊙O2,⊙O3上.如图,①以C为圆心,AP长为半径作弧交⊙O2于点D,连接CD;②以E为圆心,BP长为半径作弧交⊙O3于点F,连接EF;下面有四个结论:①CD+EF=AB ②③∠CO2D+∠EO3F=∠AO1B④∠CDO2+∠EFO3=∠P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6.下面是小明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1,直线BC及直线BC外一点P.求作:直线PE,使得PE∥BC.作法:如图2.①在直线BC上取一点A,连接P A;②作∠P AC的平分线AD;③以点P为圆心,P A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D于点E;④作直线PE.所以直线PE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AD平分∠P AC,∴∠P AD=∠CAD.∵P A=PE,∴∠P AD=,∴∠PEA=,∴PE∥BC.()(填推理依据).【典型例题】例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1)用直尺和圆规在BC、AD上分别求作点E,F使AECF为菱形(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求证:AECF为菱形.例2.如图,∠MAN=90°,B,C分别为射线AM,AN上的两个动点,将线段AC绕点A逆时针旋转30°到AD,连接BD交AC于点E.(1)当∠ACB=30°时,依题意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的值;(2)写出一个∠ACB的度数,使得,并证明.例3.已知,如图,△ABC中,∠C=90°,E为BC边中点.(1)尺规作图:以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保留作图痕迹,不需写作法).(2)连结DE,求证:DE为⊙O的切线;(3)若AC=5,DE=,求BD的长.【巩固练习】1.如图,已知∠MON及其边上一点A.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ON于点B和C.再以点C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恰好经过点B.错误的结论是()A.S△AOC=S△ABC B.∠OCB=90°C.∠MON=30°D.OC=2BC2.已知直线l及直线l外一点P.如图,(1)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连接PA;(2)作PA的垂直平分线MN,分别交直线l,PA于点B,O;(3)以O为圆心,OB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MN于另一点Q;(4)作直线PQ.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OPQ≌△OAB B.PQ∥AB C.AP=BQ D.若PQ=PA,则∠APQ=60°3.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OD⊥BC于点D.请借助直尺,画出△ABC中∠BAC的平分线.晓龙同学的画图步骤如下:(1)延长OD交于点M;(2)连接AM交BC于点N.所以线段AN为所求△ABC中∠BAC的平分线.请回答:晓龙同学画图的依据是.4.已知锐角∠AOB,如图,(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M,N;(3)连接OM,MN,O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若∠AOB=20°,则∠OMN=.5.如图,在菱形ABCD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F;②作直线EF交BC于点G,连接AG;若AG⊥BC,CG=3,则AD的长为.6.如图是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其中∠C=90°,AC=1.5m,面积为1.5m2.一位木匠想把它加工成一个面积最大且无拼接的正方形桌面,∠C是这个正方形的一个内角.(1)请你用尺规为这位木匠在图中作出符合要求的正方形;(2)求加工出的这个正方形的边长.7.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下列图1和图2中按要求画菱形.(1)图1是矩形ABCD,E,F分别是AB和AD的中点,以EF为边画一个菱形;(2)图2是正方形ABCD,E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BE>DE),以AE为边画一个菱形.8.如图,AB为半圆O的直径,C为半圆上一点,AC<BC.(1)请用直尺(不含刻度)与圆规在BC上作一点D,使得直线OD平分ABC的周长;(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B=10,OD=,求△ABC的面积.9.如图,B是⊙O的半径OA上的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过点B作OA的垂线交⊙O于点C,D,连接OD.E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l,连接OE并延长交直线l于点F.(1)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求证:∠OFC=∠ODC;(2)连接FB,若B是OA的中点,⊙O的半径是4,求FB的长.10.已知⊙O及⊙O外一点P.(1)方法证明:如何用直尺和圆规过点P作⊙O的一条切线呢?小明设计了如图①所示的方法:①连接OP,以OP为直径作⊙O′;②⊙O′与⊙O相交于点A,作直线P A.则直线P A即为所作的过点P的⊙O的一条切线.请证明小明作图方法的正确性.(2)方法迁移:如图②,已知线段l,过点P作一条直线与⊙O相交,且该直线被⊙O所截得的弦长等于l.(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
初三数学总复习作图例题及习题

初三数学总复习作图例题及习题画角平分线利用直尺和圆规把一个角二等分. 已知:如图,∠AOB求作:射线OC ,使∠AOC =∠BOC跟踪练习1、如图,已知∠AOB 及M 、N 两点,求作:点P ,使点P 到∠AOB 的两边距离相等,且到M 、N 的两点也距离相等。
2、已知:锐角△ABC ,求作:点 P ,使PA =PB ,且点 P 到边 AB 的距离和到边 AC 的距离相等。
3.如图,有一块三角形材料(△ABC ),请你画出一个圆,使其与△ABC 的各边都相切.4.如图,有分别过A 、B 两个加油站的公路1l 、2l 相交于点O ,现准备在∠AOB 内建一个油库,要求油库的位置点P 满足到A 、B 两个加油站的距离相等,而且P 到两条公路1l 、2l 的距离也相等。
请用尺规作图作出点P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AB CoBA图3BOANM6.如图,在△ABC 中,AD⊥BC,垂足为D.(2)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作△ABC 的外接圆⊙O,作直径AE ,连接BE. (3)若AB=8,AC=6,AD=5,求直径AE 的长.(证明△ABE ∽△ADC.)7.山西民间建筑的门窗图案中,隐含着丰富的数学艺术之美,图1是其中一个代表,该窗格图案是以图2为基本图案经过图形变换得到的,图3是图2放大后的一部分,虚线给出了作图提示,请用圆规和直尺画图。
(1)根据图2将图3将补充完整;(2)在图4的正方形中,用圆弧和线段设计一个美观的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形。
8.如图,已知Rt △ABC 和Rt △EBC ,90B ∠=°。
以边AC 上的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O 与EC 相切,D 为切点,AD//BC 。
(1)用尺规确定并标出圆心O ;(不写做法和证明,保留作图痕迹) (2)求证:E A C B ∠=∠ (3)若AD=1,2tan 2D AC ∠=,求BC 的长。
E BCAD9、如图,在方格纸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线段AB 的两个端点都在格点上,直线MN 经过坐标原点,且点M 的坐标是(1,2)。
中考数学《尺规作图》专题复习试卷含试卷分析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尺规作图一、单选题1.用尺规作图,不能作出唯一直角三角形的是()A. 已知两条直角边B. 已知两个锐角C. 已知一直角边和直角边所对的一锐角D. 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2.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 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 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 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 不能确定3.用尺规作图,下列条件中可能作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的是()A. 已知三边B. 已知两角及夹边C. 已知两边及夹角D. 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4.尺规作图是指()A. 用直尺规范作图B. 用刻度尺和圆规作图C. 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D. 直尺和圆规是作图工具5.如图,点C在∠AOB的边OB上,用尺规作出了∠BCN=∠AOC,作图痕迹中,弧FG是()A. 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 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 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 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6. 如图,用尺规作出∠OBF=∠AOB,作图痕迹是()A. 以点B为圆心,OD为半径的圆B. 以点B为圆心,DC为半径的圆C. 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圆D. 以点E为圆心,DC为半径的圆7.如图,下面是利用尺规作∠AOB的角平分线OC的作法:①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OB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部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以上用尺规作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 SSSB. SASC. ASAD. AAS8.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可得△OCP≌△ODP,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根据是()A. SASB. ASAC. AASD. SSS9.下列作图语句中,不准确的是()A. 过点A、B作直线ABB. 以O为圆心作弧C. 在射线AM上截取AB=aD. 延长线段AB到D ,使DB=AB10.如图,点C在∠AOB的OB边上,用尺规作出了CN∥OA,作图痕迹中,是()A. 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 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C. 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D. 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a,b),则a与b的数量关系为()A. a+b=0B. a+b>0C. a﹣b=0D. a﹣b>012.如图所示的作图痕迹作的是()A.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C. 一个角的平分线D.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3.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 作射线AB,使AB=aB. 作∠AOB=∠aC. 延长直线AB到点C,使AC=BCD. 以点O为圆心作弧14.某探究性学习小组仅利用一副三角板不能完成的操作是()A. 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B. 作已知角的平分线C. 测量钢球的直径D. 作已知三角形的中位线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的坐标为(m,n﹣3),则m与n的数量关系为()A. m﹣n=﹣3B. m+n=﹣3C. m﹣n=3D. m+n=316.小明用尺规作图作△ABC边AC上的高BH,作法如下:①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②作射线BF,交边AC于点H;③以B为圆心,BK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于点D和E;④取一点K,使K和B在AC的两侧;所以,BH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②④③①D. ④③①②17.已知∠AOB ,求作射线OC ,使OC平分∠AOB作法的合理顺序是()①作射线OC;②在OA和OB上分别截取OD ,OE ,使OD=OE;③分别以D ,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在∠AOB内,两弧交于C .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二、填空题18.画线段AB;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2AB;反向延长AB到点D,使AD=AC,则线段CD=________AB.19.已知,∠AOB .求作:∠A′O′B′,使∠A′O′B′=∠AOB .作法:①以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于点C ,D .②画一条射线O′A′,以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③以点________为圆心________长为半径画弧,与第2步中所画的弧交于点D′.④过点________画射线O′B′,则∠A′O′B′=∠AOB .20.如图,AB∥CD,以点A为圆心,小于AC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AB,AC于E,F两点,再分别以E、F为圆心,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CD于点M.若∠ACD=120°,则∠MAB 的度数为________ .21.已知△ABC,小明利用下述方法作出了△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小明的作法:(i)过点B作与AC平行的射线BM;(边AC与射线BM位于边BC的异侧)(ii)在射线BM上取一点D,使得BD=BA;(iii)连结AD,交BC于点E.线段AE即为所求.小明的作法所蕴含的数学道理为________.22.阅读下面材料:在学习《圆》这一章时,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尺规作图题:尺规作图: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已知:P为⊙O外一点.求作:经过点P的⊙O的切线.小敏的作法如下:如图,(1)连接OP,作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MN交OP于点C;(2)以点C为圆心,CO的长为半径作圆,交⊙O于A,B两点;(3)作直线PA,PB.所以直线PA,PB就是所求作的切线.老师认为小敏的作法正确.请回答:连接OA,OB后,可证∠OAP=∠OBP=90°,其依据是________ ;由此可证明直线PA,PB都是⊙O 的切线,其依据是________三、解答题23.如图所示,作△ABC关于直线l的对称.24.在△ABC中,F是BC上一点,FG⊥AB,垂足为G.(1)过C点画CD⊥AB,垂足为D;(2)过D点画DE//BC,交AC于E;(3)说明∠EDC=∠GFB的理由.25.如图,△ABC,用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C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四、综合题26.看图、回答问题(1)已知线段m和n,请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等腰△ABC,使得AB=AC,BC=m,∠A的平分线等于n.(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①中m=12,n=8;请求出腰AB边上的高.27.如图,平面内有A、B、C、D四点,按照下列要求画图:(1)顺次连接A、B、C、D四点,画出四边形ABCD;(2)连接AC、BD相交于点O;(3)分别延长线段AD、BC相交于点P;(4)以点C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________条;(5)在线段BC上截取线段BM=AD+CD,保留作图痕迹.28.已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P,M,N(1)画射线NP;再画直线MP;(2)连接MN并延长MN至点R,使NR=MN;(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图过程)(3)若∠PNR比∠PNM大100°,求∠PNR的度数.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C5.【答案】D6.【答案】D7.【答案】A8.【答案】D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D17.【答案】C二、填空题18.【答案】619.【答案】O;任意长;O′;OC;C ;CD;D′20.【答案】30°21.【答案】等边对等角;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2.【答案】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90°;经过半径外端,且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三、解答题23.【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24.【答案】(1)(2)(3)解:因为DE//BC,所以∠EDC=∠BCD,因为FG⊥AB,CD⊥AB,所以CD//FG,所以∠BCD=∠GFB,所以∠EDC=∠GFB。
初中数学经典作图题(含答案和图示)

初中数学经典作图题(含答案和图示)题目一:作一条与已知线段等长的线段AB。
已知:线段a。
作法。
1)作射线AP;2)在射线AP上截取AB=a。
因此,线段AB就是所求的图形。
题目二:作已知线段MN的中点O。
已知:线段MN。
作法:1)以M、N为圆心,以MN长度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2)连接PQ并交XXX于O。
因此,点O就是所求作的MN的中点。
题目三:作已知角AOB的角平分线OP。
已知:∠AOB。
作法:1)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M、N;2)以M、N为圆心,以相同长度大于OM的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3)作射线OP。
因此,射线OP就是∠AOB的角平分线。
题目四: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已知:角A′O′B′。
求作:∠A′O′B′。
作法:1)作射线O′A′;2)以O为圆心,以任意长度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OB于C、D;3)以O′为圆心,以OC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O′A′于C′;4)以C′为圆心,以CD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D′;5)过D′作射线O′B′。
因此,∠A′O′B′就是所求作的角。
题目五:作一个三角形ABC,满足AB=c,AC=b,BC=a。
已知:线段a、b、c。
作法:1)作线段AB=c;2)以A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C;3)连接AC、BC。
因此,△XXX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六:作一个三角形ABC,满足∠A=∠,AB=m,AC=n。
已知:线段m、n和角。
作法:1)作∠A=∠;2)在AB上截取AB=m,AC=n;3)连接BC。
因此,△XXX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题目七:作一个三角形ABC,满足∠A=∠,∠B=∠,AB=m。
已知:线段m和两个角。
作法:1)作线段AB=m;2)在AB的同旁作∠A=∠,作∠B=∠,∠A与∠B的另一边相交于C。
因此,△XXX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B为已知直线为了求出点P,使得点P到OA、OB的距离相等,且PM=PN,我们需要进行如下的作图:首先,我们画出直线OA和OB,并在其上标出点M和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数学作图题训练
(1)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其中
一边紧靠大河,在其一角A 上 有一肥料仓库,现在要把此地 按2∶3分给两个人,并要求 每一块地都有一边紧靠大河,
且与肥料仓库连接。
(2)已知△ABC ,
求作△ABC 的内切圆。
·
(3)A 是直线L 外的一点,
求作一个⊙A 使它与L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BC 并作一等腰三角形△BCD 使它内接于⊙A
(4)如图,三条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
现在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 路的距离相等,请作出它的位置。
(5)做铁桶要在一三角形
铁皮上截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 铁皮,请作出该圆。
(6)如图,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
M 、N 两处参加植树劳动, 现需在道路AB 、AC 的交 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 点P ,使P 到两条道路的 距离相等且PM=PN 。
(7)已知△ABC 是一块直角三角形
余料,工人师傅要把它加工成 正方形零件,使C 为正方形的 一个顶点,其余三个顶点分别 在AB 、AC 、BC 边上,把裁割 线作出。
(8)如图有一破残的轮片
现要制作一个与原轮 片同样大小的圆形零 件,请你根据所学的 有关知识确定这个圆 形零件的半径。
(9)已知⊙O 上一点P 和
⊙O 外一点Q ,求作⊙A ,· 使它经过点Q 且与⊙O 外切于点P 。
(10)作已知线段的第四比例项。
·
L
A
·
· C
N
B
A
M c
b a ·Q
(11)如图一是从长为40cm ,宽为30cm 的 矩形钢板的左上角截取一块长为20cm ,宽为 10cm 的矩形后剩下的一块下脚料,工人师傅 要将它作适当的切割重新拼接后焊成一个 面积与原下脚料的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接缝 尽可能短),请根据上述要求设计出将这块 下脚料适当分割三块或三块以上的拼接方 案,在图中分别画出切割时所用的虚线以及 拼接后所得到的正方形保留拼接的痕迹。
(10)己知△ABC ,
求作:BC 边上的中线
(12)现有一片正方形土地,要在其上修两条笔直的道路,使道路把这片土地分成形状相同且面
积相等的四块,若道路的宽可忽略不计,请你在下面的正方形中设计二种不同在方案。
()已知∠ACB = 900,求作:射线CE 、CF 将∠ACB
三等分。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红方
侦察员发现蓝方指挥部设
在A 区内,离公路、铁路 交叉处B
点100米,到公 路、铁路的距离相等,如 果你是红方的指挥员,请 你确定蓝方指挥部的位置。
()如图,已知△ABC 和 直线MN ,作一个△'
'
'
C B A 关于直线MN 对称。
()如图,已知∠ABC 和直线L ,求作⊙O ,使⊙O 与BA 、BC 都相切,且圆心O 在L 上。
()如图,已知点C 是∠AOB 的边OA 上的一点,
求作⊙O ,使它经过O 、C 两点,且圆心在 ∠AOB 的平分线上。
()求作等腰直角三角形,
使它的斜边等于已知线段a 。
A B C C B
A B A 50米 L
C B A C B
O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