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理论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期望。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并在其著作《自我效能:对自善、改善和控制的信心》中进行了深入阐述。

本文将就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进行探讨。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与特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能够在特定情境中有效地执行某种行为的信心和期望。

它与自尊、自信等概念有所区别,更侧重于对特定行为的评价和预期。

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均有影响。

1.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力和潜力的判断,是对于特定行为的信心和期望。

它既有认知方面的成分,也有情感和动机方面的成分。

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行为选择、目标设定、努力程度、持续性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1.2 自我效能感的特点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可塑性: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来改变和提高的。

个体可以通过成功经历和模仿他人的经验来增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2)任务特异性:自我效能感是针对具体任务的评价和期望,不同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可能存在差异。

个体在某些任务上可能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在其他任务上可能较低。

(3)相互影响:自我效能感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个体的成功经历能够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经历则可能降低自我效能感。

(4)预测性: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行为选择、努力程度和持续性等有预测作用。

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往往与更积极地行为表现相关。

二、阿尔伯特·班德拉的自我效能理论阿尔伯特·班德拉是自我效能理论的重要提出者和研究者,他的理论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1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班德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通过四个主要渠道来形成的:自觉体验、模仿他人、语言说服和身体反应。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班杜拉(Bandura)最早提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传统学习理论的研究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过程上,而传统动机理论的研究停留在提供什么强化(诱因)才能促进行为上。

但是,个体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也知道了行为将会带来的结果之后,并不一定去从事某项活动或做出某种行为,因为它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

同时,班杜拉也认为,除非学生真正地认为自己在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有能力且取得了进步,否则他们是不会感到有效能的,即使他们的行为得到奖励或行为结果优于他人。

研究表明,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但力不从心之感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

因此,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1]在上面的案例中,小华有确定的目标,但在学习中却不能好好为这个目标努力,老师、家长的努力劝说似乎也不起作用。

在这里,其原因除了本身性格的慢热,自身缺点——懒惰,以及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依靠父母监督外力作用影响下学习的习惯外,主要原因就是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是否能够好好学习,取得理想成绩,达到目标缺乏信心,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学生的直接经验对其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学习经验则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不过,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还要取决于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

如果个体把成功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增强效能感;反之,如把失败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不会降低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

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当学生看见替代者(与自己相似的人)成功时,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相反,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目标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获得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及相关领域。

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对个体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理论是阿尔伯特·班德拉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1. 经验:个体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评估自己的能力。

成功的经验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可能导致自信心的下降。

2. 模型学习: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从中学习并评估自己的能力。

如果观察到的模型成功实现目标,个体可能会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

3. 社会评价:来自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积极的评价和支持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评价和否定会降低自信心。

4. 生理状态:身体状况、情绪以及压力水平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通常来说,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被广泛用于解释个体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和行为。

从教育领域到职业发展,从运动训练到心理治疗,自我效能感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与应用1. 学业表现:研究发现,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容易制定目标、坚持努力并取得好成绩。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动力去学习。

2. 职业发展: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在找工作、应对挫折、提升技能等方面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感,会决定他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和成长。

3. 运动训练: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高自我效能感的运动员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并能更好地应对比赛的压力和挑战。

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一、自我效能理论概述1.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含义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采取的行为影响行为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它是一种自我生成能力,有其特定性和一定的普遍性,既有个体性又有集体性,既有其建立的信息来源,又随自我成长而发展。

2.自我效能感的基本内容自我效能感是通过对一定经验或信息的认知加工而形成的,这些自我效能信息呈现的不同方式构成了个体形成自我效能感的不同途径。

班杜拉认为有四种方式:第一,成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水平的感知,成功会建立起对个体效能的坚定信念,失败则削弱它。

第二,替代性经验,即对能力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的活动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

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与自己相似的榜样的成功会提高个体对类似活动的自我效能信念,反之会降低个体对效能的判断。

第三,言语劝导,即接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

社会评价和他人言语的说服,会影响个体自我效能信念的建立。

第四,生理和情绪状态,即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身心反应。

平静的反应使人镇定、自信;焦虑不安则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

自我效能感不仅是个体对自己从事某一行为活动的预先估计,而且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活动中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

自我效能是通过个体的选择过程、思维过程、动机过程和身心反应过程这四个中介来实现其主体作用的。

其一,选择过程。

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个体对环境及行为活动方式的选择。

一般而言,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感觉能有效应对的环境,而避开那些无法胜任的环境。

其二,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或激起个体某些特殊的思维过程,这些思维过程对个体的成就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自我促进的,也可能是自我阻碍的,这一般是依据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而不同。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有四大功能:
(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
(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
(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上面介绍的各种与学习有关的理论,会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学习的本质,同时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扰的探层原因,比如一些学习困扰跟学习动机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与旬个人的自我效能感紧密相连。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运用联结苏的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潜在学习模式学习。在对自我分析的基础之上,大学生对学习会有更好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对期待的概念有特别定义。传统的期待概念指的是行为结果的期待,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待以外,还有一种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个体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导致某一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如果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获得他希望的好成绩,他就可能会认真听课。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这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认识到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学习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在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时,才会真正认真听讲。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自我效能感_概念、理论和应用

自我效能感_概念、理论和应用

自我效能感_概念、理论和应用自我效能感: 概念、理论和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执行特定任务的信念和能力评估。

它是由社会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胥(Albert 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成为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感,将会影响他们的动机、行为和情绪状态。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来自于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强调个体的信念和评估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自信等概念有所区别。

自尊是对自己的整体评价,而自我效能感则是对特定任务的信心评价。

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具体任务和环境情境的,因此个体在不同任务中的自我效能感可能有所不同。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个人的经验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个人的成功经验会增强其对特定任务成功的信心,而失败经验则可能削弱其自我效能感。

此外,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如果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是积极的、支持性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

而如果他人的反馈是负面的、批评性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则可能受到削弱。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意义。

首先,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但又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此外,教师的表现和语言也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鼓励和支持性的反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和参与学习。

此外,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在工作环境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他们的工作动机、工作表现和情绪状态。

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任务支持和培训,来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给予肯定和积极反馈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组织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尝试新的任务和技能,并提供反馈和支持,从而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

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同时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

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

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即“我知道我说到就能做到”的感觉。

自我效能感越强,一个人的人格力量就越强,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越自信、越有主动性。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目录壹、社会学习理论的衍生………….……….……………………………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背景与发展…….……….…………………一、班杜拉的生平….………...…………..…………………………二、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 & Dollard)的影响 (4)叁、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一、人类行为的分析………..………………………………………(一)人类行为的起源…………………...………………….…(二)行为的决定因素…………………………………………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9)三、观察学习与模仿 (13)四、三元交互决定论 (1)五、自我效能论 (21)(一)何谓「自我效能」 (21)(二)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 (21)肆、班杜拉对其他理论的批评 (24)一、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 (24)二、对「特质理论」的批判 (24)三、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 (25)伍、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28)一、社会学习理论的教学原理 (28)二、社会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30)(一)观察学习的教学设计 (3)(二)复杂技能的教学设计 (31)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 (33)(一)学生自律行为的养成 (33)(二)自律行为养成的心理历程 (33)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及应用范畴 (36)一、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摘要 (36)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贡献 (37)三、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改变上的应用 (37)四、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37)柒、个人对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学习心得及感想 (39)捌、参考书目 (41)壹、社会学习理论的衍生教育是一种以学习为目的的活动,长久以来,心理学家对学习历程的改变,提出许多不同的解释和主张。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中的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感受。

这一理论由社会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被认为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行为、情绪和认知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从其过去的成就经验、他人的反馈、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等多个因素综合而来的。

这种信心感受会直接影响个体的目标设定、努力程度、坚持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个体会不断调整其自我效能感,形成自我实现的过程。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得以形成:•成功经验:在过去的成功经验会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促使个体更愿意尝试新的挑战。

•奖励和惩罚:他人的鼓励和评价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造成积极或消极影响。

•模仿学习:观察他人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也会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

•生理状态:身体状况、情绪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和情绪状态。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倾向于设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坚持努力,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容易放弃和避开挑战。

此外,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倾向于积极解决问题,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则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和想法。

提升自我效能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人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方法:•建立实际目标:设定具体可实现的目标,通过逐步完成目标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多加训练:通过多次重复练习来增加成功经验,提升自我效能感。

•接受挑战:敢于接受新的挑战,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自我效能感。

•接受反馈:积极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认知。

•照顾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情绪状态,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

结语自我效能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角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情绪的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一、概述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与效能预期。

结果预期就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

而效能预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成就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

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人生的轨迹,而且也决定了个体思维、情感、行动及其动机的模式,它还决定了个体在面临危机、失败、压力等否定性情境刺激时的身心反应方式,从而决定著个体在人生事业上的成败与在日常生活中的幸福与否。

在社会学习理论瞧来,个体的人生幸福与事业成功,不就是环境的偏爱,而就是个体的自我创造。

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结果预期在这里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

这两种预期之所以必须加以区分,就是因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项行为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

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她的努力程度与情绪体验。

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就是积极的。

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就是「效能预期」,而她对这一成绩能否为她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就是「结果预期」。

三、自我效能的功能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就是调节与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行为结果。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倾向于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恰恰相反。

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预测到的成功可能性越大,她就越会努力尝试去从事这些方面的活动,新行为持续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就会逃避那些自己认为不能胜任的活动,行为的坚持性也就越差。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摘要对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一、自我效能感的提出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1977年提出的概念。

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

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

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Bandura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在总结个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Bandura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一)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怎样行动以及持续多长时间。

一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

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

影响人们选择的任何因素都会对个人成长造成影响。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一、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纳德提出的,用以解释人们在面对某种任务时产生的信心和信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持久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程的投入和学习态度。

2. 自我效能感对体育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与他们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更有可能坚持克服困难,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往往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体育教学中的自我效能感1. 建立成功经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是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建立和形成的。

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合适的目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2. 提供模仿和情绪激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情绪激励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模仿是指让学生观看他人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情绪激励则是通过正面的言语和行为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4. 建立支持性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支持性的教学环境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学生面临挑战和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结语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还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影响力。

教师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和自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感。

它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认为在个体学习、工作、适应和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自我效能感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在1977年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三个要素所决定的:其中之一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面对任务挑战时的动力和恢复力。

一旦个体认为自己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他们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努力奋斗,而不是退缩或放弃。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习和表现,还对个体情绪状态和自我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进行了广泛的开发和验证。

其中最为著名的测量工具是阿尔伯特·班德拉自我效能感量表(Bandura Self-Efficacy Scale),该量表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维度对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

其次,研究者探索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形成:个体的成功经验、他人的模仿和反馈、语言和自我对话以及生理和身体感觉。

个体通过这些途径积累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并从中形成了对任务成功的信念。

此外,研究者还研究了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心理概念的关系。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动机、情绪和问题解决等概念密切相关。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情绪和健康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在实践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验证。

在教育领域,研究者发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设定具体的目标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将自我效能感纳入教育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认知理论解析

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认知理论解析

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认知理论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由社会认知理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社会认知理论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达拉斯(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即个体对于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和能力。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受到四个主要的来源影响:成果经验、观察他人、社会评价和情绪和生理反应。

首先,成果经验是个体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个体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取得成功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其次,观察他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经验来塑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观察他人成功完成任务后,会提升自己对于完成类似任务的信心。

第三,社会评价是个体从他人评价中获得的反馈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最后,情绪和生理反应是指个体对于成功或失败的情绪反应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于目标设定和努力的决策。

当个体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倾向于设定更高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其次,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动机和努力水平有影响。

个体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们对任务更有动力和投入,更愿意面对挑战并持续努力。

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持久性和韧性。

个体拥有高的自我效能感更有可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下来,不轻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的社会认知理论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育者可以促进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成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及创造一个支持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成功的角色模型和提供实践经验的机会来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

个体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更容易面对职业挑战和挫折,更有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二、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结果预期在这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而效能预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这两必然会产生某种结果,但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表现这项行为。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例如一个跳高运动员,在一次跳跃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的判断是「效能预期」,而他对这一成绩能否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等的预期是「结果预期」。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缺陷和潜在困难上,导致紧张、自卑、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甚至产生无助和无所适从感,从而影响他们采取行动以及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导致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低下。相反,有强烈自我效能感的人却把注意力集中在积极分析问题和解决困难上,他们知难而上、执著追求,在困难面前常常使得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得以超常发挥,表现出优质的行为能力和行为效率。
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个体解释和预测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据美国维纳的研究,人们通常把成败结果归因于努力、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等四大因素。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却往往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天资不够。
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建立在四种信息源的基础上。第一,掌握的经验,这是形成高的效能信念的最有效途径。成功有助于建立较高的效能信念,失败则会降低效能信念,尤其是个体稳定的效能信念尚未建立起来时,失败对效能的负面影响就更大。通过掌握的经验来发展自我效能,并不是运用已经形成的习惯完成任务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是要运用认知的、行为的以及自我调控的工具来管理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个人对自我效能所具的信心,其强度会决定他是否愿意面对困难的情境。如果个人自认为没有能力去处理某项问题,他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的行为。如果他判断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的一种心理学理论,主要关注人的自觉能力和信心对其行为、认知和环境的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即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而非实际能力水平。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个体对任务达成的信心和信念,会直接影响其行为和努力程度。

在这一理论中,个体的信心和自我评价对目标设定和努力的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效能理论的基本构成自我效能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核心要素:经验个体通过自身经验来评估自己的能力。

成功的经验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因此,积累成功的经验对于提高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观察通过观察他人的经验和行为,个体也会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观察到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激发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而观察到他人失败的经验则可能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认知评价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评价,包括对自己的能力、技能和知识水平的评估。

这种认知评价会影响个体对任务完成的信心和努力程度。

生理状态个体的生理状态(如焦虑、压力等)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

在焦虑和压力下,个体可能会低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影响行为和表现。

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在教育、组织管理、心理辅导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在组织管理中,建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文化可以增强员工的自我动机和工作表现。

在心理辅导中,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其克服自卑感和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总的来说,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对行为和表现的重要影响。

了解自我效能理论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提高表现水平。

希望本文能够对自我效能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和启发。

自我效能感及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及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Jldura.1977)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一、自我效能理论基本内容自我效能理论迄今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如下。

1.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2.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 (1)成败经验。

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2)替代性经验。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

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

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3.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

(1)选择过程。

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以为能有效应付的环境,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发展。

这是自我效能感通过选择过程发挥主体作用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自我效能感决定个体对行为活动的选择。

(2)思维过程。

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对个体活动产生自我促进或自我阻碍的作用。

首先,人类行为大多受其事先在头脑中设定的行为目标的调节,对其行为产生动机作用。

而个体把什么样的成绩设定为行为目标则要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旨在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和影响。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和情绪状态受到他们对自己能力和表现的信心水平的影响。

当一个人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项任务或面对挑战时,他们会更有可能尝试这项任务或挑战,并更有可能成功完成它。

相反,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缺乏信心时,他们会更倾向于避免任务或挑战,或者在尝试时失败。

自我效能理论还提出了几个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其中一些因素包括:
个人经验: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经验可以影响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水平。

观察他人:观察他人的成功或失败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言语助力:来自他人的言语鼓励和支持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状态: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例如焦虑或沮丧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总的来说,自我效能理论强调了信心和动力对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它可以应用于教育、职业发展和心理治疗等领域,
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效能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实现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1)影响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与行为坚持性 。 • (2)影响人们的努力程度和对困难的态度 。 • (3)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 。 • (4)影响人们的归因方式 。
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1.直接性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其他因素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 1、增加个体对成功的体验 • 2、增加替代性经验 • 3、言语说服 •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培养和调节情绪和生理状态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主要内容
• 一、背景和定义 • 二、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三、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 五、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 代表人物:班杜拉(1977)
• 班杜拉在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 的综合理论》中提出。
•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 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 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自我 行为能力与行为结果的期望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