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学生做人,再教他们做一个有用之人

合集下载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叶圣陶同志被人们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一代宗师,是当之无愧的。

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异,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下面是的叶圣陶的教育大全,欢送阅读!1.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2.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3.“凡为教,目的在于到达不需要教。

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那么与此相违也。

”4.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好的品德,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6.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7.“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8.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到达用不着"教"。

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9.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

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

10.……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

……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1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2.“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应该在拿起笔之前多做准备功夫。

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的纯技术的准备,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

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的流淌了。

陶行知教育名言_经典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_经典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_经典名言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一辈子之道。

”——陶行知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全然。

全然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咨询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进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峻的损失。

”——陶行知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不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因此我们专门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能够实现。

——陶行知9.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1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1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不不同情况给以施胖、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1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牵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足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13.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明白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14.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确实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起来讲,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15.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从心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解析

从心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解析

从心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心开始,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

”在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从中也体味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

但我始终如一,尽职尽责的去完成它,从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要想当好班主任,就要从“心”开始,用“心”对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一、严以律已,做学生的表率“言教不如身教”,良师首先要“正人先正已”,我们老师的举止言行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

所以做学生信得过的心目中的好老师首先要身先示范,这实际上就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不仅要能给学生“讲道理”,更要给学生“做样子”。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克服言行不一,甚至言行相反的坏习气,如说假话、说空话、说大话、说套话、只说不做等。

要以身作则,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履行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如果言行脱节,学生就不会信服,也不会去行动,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一直模范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及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去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懂得更多的做人道理和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要讲究卫生,爱校如家,养成好习惯,老师应首先做到,让学生桌面整洁,不随地吐痰、扔纸,遇到纸屑主动捡起,用行动证明;我经常整理自己的桌面,不随地扔纸,遇到垃圾主动捡起,学生看到都另眼相看,他们也学习,早晨和学生见面时问好,我会非常有礼貌地回敬或点头微笑,老师的每一个微小的动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觉得你亲切。

再比如,我要求学生不准带首饰,首先我自己从来不带;要求学生穿着大方、整齐,我自己在衣着上十分注意,始终保持教师穿着的大方、得体;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凡是我应到的场合——尤其是自己的正课和早读,一定准时到达。

这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不在影响着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能按学校的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将自己的一生无私奉献于中国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他提出:要使人人都受到教育,必须到民间去,到乡间去。

这也和当前希望工程扶助困难学生的目的相一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使全国人民在接受教育中受益。

陶行知先生知识渊博,他用他的才华和毕生精力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

他虽然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创造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方面。

一、因材施教,效果显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需要因材施教”,他曾给因材施教以形象的比喻:“培养创造力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予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

”他还说过:“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我们现代的教育也必须和陶行知所说的一样,要有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教育,培养出有各种各样不同、分门别类的人才。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现代的教育应该向三百六十行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使其最终成为三百六十行中的状元。

当然要使他们成为状元,一是要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要有适应行业的特点、技术和技能。

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对待每个学生都要仔细观察、了解他们,使他们在学校能受到良好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从中受益。

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应该给予鼓励和鞭策。

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

有些学生只要教师指出缺点错误就能改正。

有些学生,特别是在家受父母过于宠爱的学生,你如果对他们态度暴躁、方法简单、言语粗俗,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

陶行知的关于教师的名言

陶行知的关于教师的名言

陶行知的关于教师的名言文章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中国教育界的传奇人物,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陶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和教育改革者。

他提出的许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仍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初为人师者,必先自学。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先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

一个好的教育者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善于思考和创新,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陶先生所强调的是教育者要具备自学的能力。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有能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因此,教育者应该具备不断学习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达到更好地服务学生的目的。

总而言之,陶先生所说的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学习陶先生的经验和智慧,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教育者,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写作重点:介绍陶行知,解读陶先生的名言,分析教育者的素质和要求。

用词分析: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教育者的要求,让读者能够深入理解。

同时,串联起句子,使文章结构紧凑有力。

文章二: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谈一谈陶行知先生的另一句著名名言:“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不断教自己。

”这句话或许不如前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同样道出了陶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

在我看来,这句话反映了陶先生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和责任的认识,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陶先生所强调的是教育者的不断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将教育教学工作理解为一种更深刻、更广阔的个人成才过程。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其实质是要实现自我完成的同时,引导和唤醒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成“学以致用”的知识体验。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精选8篇)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精选8篇)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精选8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德师风典型案例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篇1开学初,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

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

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

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

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一、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绩。

中学生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他们思想活跃、爱学习,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但这一代青少年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下,在社会、家长的呵护下成长,他们缺少劳动,缺少艰苦的磨炼,因而对自己、对社会认识不深:1、政治意识淡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少谈主义,多讲实际。

2、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讲自由,不讲纪律。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现象比较突出。

4、部分学生道德行为不美,存在“骄、娇”二字。

5、部分学生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6、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

在当今的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影响积极作用和消极并存,年轻一代受到的是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思潮的冲击,处在一种迷茫困惑之中,也使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遇到严峻的挑战。

更多的学校把精力放在学生的成才上,而忽略了学生的成人。

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是一个水载舟的关系,成人教育形如水,成才教育形同舟,水来了才能载舟,没有水何以行,反之即使孩子的成才教育成功了,可这个过程中却忽略了成人教育,结果孩子虽然成了才,却变成一个品行极端出格的人,自私自利,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品行不端的人是肯定成不了大器的,对自然科学而言,其成果与人性品德的关系似乎很少,但现代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已与人性活动分不开了。

没有一个很好的人品行为的人自然也难担重任,甚至会走上歪门邪道。

故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观念。

三、计划及内容1、理解成人与成才的含义。

(1)什么是成人?成人的含义有三:一是生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长大成人,以青春发育完成、生理上成熟为标志,多在18岁以前完成;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成人,即懂事了,以认识能力的发展和意向态度的发展,心理上成熟为标志,如认识能力的发展,指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等品质逐渐走向高级层面,意向态度的发展,指态度、兴趣、情感、需要、意志等品质逐渐走向完善。

师德师风大讨论体会正人先正己、育人先修身

师德师风大讨论体会正人先正己、育人先修身

正人先正己、育人先修身———师德师风大讨论体会韩愈《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古人把“传道”放在教师职责的首位。

那么何为道?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解释为儒家之道,而儒家之道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涵盖了诸多的方面。

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是好的,只是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儒家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那么治理社会就应该从教育入手,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而不至于“性乃迁”。

概括来说儒家之道应该包括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学习、理解、认识、掌握这个“道”呢?韩愈《师说》中已经说得很明确了,这个任务应当由教师来完成,应当通过教育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

古人云“三十而立”可见而立之时,一个人的性情、品行、道德标准基本上已经确立了,大部分人在而立之前有一大半时间在接受学校教育,可见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道”的具体实施者则是教师。

所谓正人先正己,教师想完成“传道”的任务首先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加强自身的品行修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只有师德兴,教育才能兴;教育兴,民族才能兴。

这是一个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大事,当然惟其难而更显高尚,所以我们教师的任重而道远,同时我们也应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个责任。

记得我刚入大学的时候,看到学校操场上赫然挺立着一个石碑,上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见只有学高方能“教书”,唯有身正才能“育人”。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身正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那么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呢?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会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会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体会----鲁妙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可谓是博大精深,是中国教育的取之不尽一座宝藏。

他那“爱满天下”、“万世师表”的崇高人格,可谓高山仰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投入到中国教育的伟大宏业中去。

作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他的一生是行的高标,做的巨人。

发展教育,教师为本;教师建设,师德为本。

今天我们学习、研究和践行陶行知先生有关师德方面的教育思想,感受他那崇高的师德风范、永恒的人格魅力,对于进一步构建师德规范,提升教师全面素质,具有着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教师应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崇高职业理想。

他认为“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同时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出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定教育是他人生的“大事业”,非得终身从事不可。

教育是“无名无利无尊荣”的事,它需要人们全心全意的服务,忘我无私的贡献。

他从理性高度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从而热爱与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教育是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事业,我们都应像陶行知那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关心教育的发展,爱岗敬业,以教为荣,以教为乐,淡泊名利,不计得失,要“把一切利己之念摒除,把一切利己之事抛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整个的心”贡献给全体学生,献给全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多方面的合格人才而贡献力量!。

二、教师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热爱教育,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风范的高度凝结。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

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为我们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热爱自己的职业,坚守自己的岗位,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权势所屈,甘为人梯,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无怨无悔地传授给学生。

陶行知教育名言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教育名言 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教育名言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人从出生就开始接受教育,俗话说“生到老学到老”,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真正好的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的!好的教育其实不是一本死板硬套的书,在教育方面来看它要因人而定,在为人师外表前要从本身做起,教育是一门永远变化而又永不变化的学问,假如你还在为找不到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当你认真的读完下面陶行知这段教育方法时,一定会受益匪浅!陶行知教育名言之为人师表: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教育名言之教书育人:“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仍然不失为个人完美开展之重要指标。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中小学生。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

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寻找最美教师事迹

寻找最美教师事迹

寻找最美教师事迹寻找最美教师事迹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不是单纯为其单位和个人评功摆好,而是为了鲜明地体现和积极宣扬一种特定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寻找最美教师事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找最美教师事迹1最美教师,美在心灵,最美教师,实至名归。

吕XX老师,他的事迹我早已耳闻,未见其人时,便被他美好的品格所感动,而真正见到他,他的乐观、幽默让人动容,我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老师身上一定有很多悲情的东西,但是从他身上,只看出对美好生活、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热爱与希望。

是啊,真正热爱教育的人又怎么会悲情,有的只是对这份事业的无限向往。

而他对学生的无私和奉献更让我在台下数次红了眼眶。

一个老师能够拯救一个学生,我们便可以称之为伟大,而吕老师拯救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是我们身边最伟大的榜样。

正如吕老师的专题题目——不能让任何一朵花在我的手中无声地枯萎,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精神,不能让任何孩子在我们手中误入歧途,要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所以趁着我们风华正茂,趁着我们年轻,心中正燃烧着青春的火焰,一定要苦练基本功,掌握一套科学灵活而有效的教育教学技巧。

当然,我们更需要修炼一颗充满着大爱的心,爱我们耕耘着的三尺讲台,爱我们有时可爱有时又可恨的学生。

徐XX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今年我有幸和她做了同事,看过她的视频,听过她的事迹,我为她而心疼,为她而感动,更加感觉身边有这么的“最美教师”而如此幸福!一个人的成长,从心开始。

做任何事,“有心”和“无心”千差万别。

所有外境都是我们心灵建造的,所有外境,也会随着我们的心灵去改变。

对教师而言,如果我们认为教书是很享受的事情,我们就会觉得每件事都很有意义,我们就会满怀激情去做。

但是,如果只把教书看成一种职业,你要从中赚钱,获取生存,可能你就会特别计较,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去工作,你可能就会度日如年。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心得体会1日前,我们在祝书记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了温总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讲话。

在我眼中温家宝总理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也是一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

他对老百姓的关心总是无微不至,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

在今年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看望了学校的师生,并对教育事业提出了她的看法和希望。

在讲话中,他几乎触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课程、教材、教学思想及老师素质等等。

这让做为一个老师的我读来很亲切,因为他是用心在和老师们交流的。

讲话中有个问题牢牢的印在我脑中: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

顿时让我感到我们肩上的责任是如此之重,我们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发展。

而总的来说我国培养的学生往往是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

那怎样能够真正提高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

很多学校和教师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最关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成绩。

的的确确通过死记硬背,多做练习题,孩子的学习成绩会很优秀,考试名列前茅。

但是他们的能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往往注重孩子的学习,其他的事情而全由家长承担了,造成这些孩子连自己的事情都不会做。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今天不做事,明天没事做。

”这让我想到新加坡来的徐校长在座谈中谈到的“少教多学”。

作为我们小学教师,不仅要把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和培养他们做事的能力。

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紧跟课改的步伐,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做“大先生”,让人格魅力成为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作者:周奎英来源:《师道》2017年第05期去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发表讲话,对高校教育工作作了指导。

在阐述教师工作意义的时候,习近平说:“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他认为,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多年以后可能会过时,可能会遗忘,但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会让他们终生难忘。

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镜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

习总书记用朴素的语言阐明了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

教师的事业始终是对人的一生负责任的事业,教师最吸引学生的不是表面的东西,而是从教师骨子里焕发出来的感染人的人格魅力。

19世纪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讲过,在教育工作当中,一切是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力量,它只能是从教师的活的人格源泉当中来。

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就不可能发生。

真正的教师饱含着精神追求,犹如苹果饱含汁液一样;教师是大厦,精神力量则是它得以坚固的根基。

如果一位教师毫无精神向度,他所描绘的只能是一种粗糙的、没有翅膀的生活。

习总书记所说的“大先生”指的是站在育人高度、对学生的生命负责并进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大格局的教师——是他们决定了我们当今时代教育的根本面貌。

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人师可以包蕴经师,但经师未必可以当好人师。

“大先生”的底色就是“人师”。

“大先生”胸怀高远。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教师工作虽然寻常,却担负着引领学子精神、身体健康发展,以高素质人才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宏大使命。

而要完成这承载民族希望的宏大使命,则离不开教师情定教育、爱满天下的教书育人大情怀和坐拥云起处、心容大江流的为师立教大格局。

教师教学生先做人心得体会(共9篇)

教师教学生先做人心得体会(共9篇)

教师教学生先做人心得体会(共9篇)先做人,后做事------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学校的快速发展对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党政的安排下,由吴校长对管理干部进行了第一期培训,会上吴校长主要从管理学问、干部素质和面对工作的态度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没有过多的大道理,讲的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他把自己几十年辛勤工作的结晶与感悟都好无保留地让大家分享。

这不是一堂讲座,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这次培训让我感触颇多,最真切的感受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先做人,后做事。

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仅是外因的问题,更取决于你的内因,而懂得如何做人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有的人认为,立信能走到今天,是立信运气好,赶上了好的政策,抓住了好的机遇,其实,曾今有的学校比我们的基础条件更好,也有过很好的机遇,但没能利用好。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立信能走到今天,与立信人的诚信做人、勇于开拓、敢打敢拼、团结奋斗分不开,更与立信党政领导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分不开。

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立信的成功首先在于立信人做人的成功。

结合平常的工作,我如何践行“先做人,后做事”呢?我觉得先做好以下几点:1、要有积极的态度。

成功的人不一定很聪明,也不一定很能干,但他一定很积极。

工作中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充满激情,你才能感染周围的一切。

别人看到你的积极态度了,才会看到你的上进心。

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改变你的工作状况,继而改变你的人生。

忠诚、老实、进取、乐观、团结、每天都热忱地工作,把积极的思想存入大脑,学校的事业就是自己的事业,学校发展好了,自己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正如一句俗话: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

2、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

吴校长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与人合作,首先要考虑对方的利益。

起初我还有点想不明白,与人合作,当然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然合作干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教师师德修养

教师师德修养

浅谈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良好的师德,有利于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有利于酝酿出良好的校风。

?其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

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

而教育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的道德标准往往影响到一个群,影响到一类人,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内涵,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

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诸多内容。

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道德要求要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的层次和标准,师德属于全社会德育建设中最高职业道德理想之列。

为此,在师德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以德修身,做人之模范:学做人,学做事。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是负有历史责任的。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伟大的事业。

教育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影响。

因为青少年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老师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知识上对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教师在课堂以外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决定了教师要时刻用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要“以身立教”,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

简论孙维刚和魏书生的共同点 五

简论孙维刚和魏书生的共同点 五

简论孙维刚和魏书生的共同点五重视体育锻炼,造就学生强健的体魄魏书生曾把他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简单归结为“二大点一小点”,其中“一小点”指的就是带领学生练身体。

他的学生每天坚持跑步十几圈,做100多个俯卧撑,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增强了体质、磨炼了意志,而且还使学生有了吃苦精神,并从中体会到战胜自我的快乐。

这一点,魏书生做了很好的表率。

他本人常年坚持体育锻炼,把强壮的体格看做一种“能力”。

多少年来,学校虽然配有小车,但他却经常以步代车。

用他的话说:“十多年未花1分钱药费。

”孙维刚也明确提出:“中学时代需要高层次的体育和艺术修养。

”他的学生除学校体育课安排外,每天放学后,女生跑800米+仰卧起坐,男生跑1500米+引体向上,而且保证每天9小时睡眠。

他认为,体育、艺术和科学是从不同的方面塑造一个完美的人。

重视体育锻炼,强健身体,不仅是学习的保证,还能造就坚强的意志品质,完善自己的追求,使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时时充满憧憬和自信。

他所带的97届学生当年是身材瘦小的初一(1)班,6年后变成了平均身高在全年级里最高的高三(1)班;在学校举办的高二、高二田径运动会上,这个班的团体总分达到普通班的3倍—4倍。

孙维刚说,这一点也是他的教学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们也许不知道,体育运动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起飞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当初,哈佛大学也只是一个地方性小学院,它是在美国内战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这几十年中发展成一所世界级大学的。

在这段时间,哈佛逐渐地聚集起了一批声名卓著的教授学者。

教育史家在研究这些教授的教育思想时发现,他们在培养学生时都特别重视体育的作用。

他们出于培养人才的一个根本性看法,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培养性格比什么都要紧,而体育场上的竞技是锻炼青年人性格的最好途径。

一所学校的声望主要是建筑在其学生的成就之上的,而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性格,对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守 住 师 德 胡宝华

守 住 师 德  胡宝华

守住师德□胡宝华南岳区祝融北路楚星学校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费巩在一次演讲中指出,做教师的不仅教学生技能知识,并且要教他们为人立能之道。

他说:“吾们求学也,要同时学做人,学做大人。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人者不自私自利之人也。

否则学养不足,即使在校时是志趣高尚的,一入社会,经不起恶势力之诱导,便给同化了。

学校造就出来的人才,必须个个有品德,品学兼优,将来能改变社会风气,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中国才有希望,教育才有成就。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可见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说:“德”乃师之本也。

那么,师德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爱人吧!对人的爱是你道德的核心!应当这样生活:让你的道德核心健康、纯洁、强大无比!做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说要为你周围的人贡献出自己心灵的力量,让他们更美好,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让你生活中接触的每一个人从你那儿,从你的心灵深处得到一点最美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信息:那就是教师的道德来自于心底最无私的爱,这种爱不仅仅表现在对自己身边人的爱,而是对每一个人的爱,是一种博爱。

教育家马卡连科也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马卡连柯把教师的品德放在第一位。

教育好学生,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然而教师的工作环境的不理想、收入的偏低也日益影响教师的生存状况。

从而也影响着教师对一群群有着鲜活生命的儿童个体的培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幸福指数、学业成就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本质。

但是,有许多事都是事与愿违,当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不及时完成作业,而随意让学生停止上其它课,到教师办公室补做作业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按成绩、行为等好坏,甚至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亲疏等分为三、六、九等,没有做到一视同仁,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不规范的家教,“养教”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过分讲究经济待遇,不愿做班主任等,工作上拈轻僻重现象时有出现;极个别教师贪图个人享乐,为人失诚等等,总让拥有良知的我们禁不住呼唤着:归来吧,师德。

魏书生《我这样做老师》之《育人应先知人》(教师随笔)

魏书生《我这样做老师》之《育人应先知人》(教师随笔)

•••••••••••••••••魏书生《我这样做老师》之《育人应先知人》(教师随笔)魏书生《我这样做老师》之《育人应先知人》 (教师随笔)育人应先知人孔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

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在这样的前提下,确定的教育计划,学生执行起来会感觉那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有一位“很负责任”的教师,每天早来晚走地看着学生,规定了许多不准,甚至包括在新年晚会搞击鼓传花的游戏时不准笑,上课不准研究问题,不准提不同见解。

他还用了互相监督的方法检查“几不准”的落实情况。

结果呢?这个班级纪律似乎被“治”好了,可全班的学习成绩、体育比赛成绩却不断下降,学生们对他意见很大。

为什么事与愿违?根本原因在于他太不了解学生,他不了解青少年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考的特点,而用成年人(其实也只是一部分成年人)的习惯去约束十四五岁的学生,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有的教师总结说:“我在教育工作中的每一次失败、烦恼、痛苦,追根寻源都和不了解学生联系着。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

怎样了解学生心灵中的奥秘呢?1庇煤美砺鄣南晕⒕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

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凭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

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

以德修心,以爱育人

以德修心,以爱育人

以德修心,以爱育人以德修心,以爱育人,这句话来源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强调,一个人应该以德修心,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教育工作者应该以爱的理念育人,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并引导他们健全地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史,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德修心,以德为先。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首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强调,“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表明,一个人应该重视道德修养,坚持诚信、友善,虚心学习和不断改进自己。

只有修身养性,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对社会和他人有所贡献。

在教育的实践中,以德修心也是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个老师不仅要讲授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品德与修养。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以爱育人,则是在以德修心的基础上,倡导用爱心去教育与培养学生。

孔子曾说,“教无常师”,这句话表明了皇帝的教育思想。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健全地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

只有懂得用爱心关爱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愉悦和信任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近年来,以爱育人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倡导尊重学生个性,注重情感关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这种关爱式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爱育人,学校和家庭能够共同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以德修心、以爱育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这一价值观念,使之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思想。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德和情感素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相信,以德修心,以爱育人的理念将会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韩愈师说讲解

韩愈师说讲解

韩愈师说讲解韩愈师说讲解《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

以下是韩愈师说讲解,欢迎阅读。

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

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

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

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

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

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

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

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

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教学生做人,再教他们做一个有用之人
——读《读成就奇迹的孙维刚》有感
蔡明教书是为了育人, “先教学生做人,再教他们做一个有用之人"这是孙维刚给我的最重要的启示。

学生现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的是将来能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为人民谋幸福。

如果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甚至危害社会,这时,智育再成功,也是毫无价值的。

孙老师坚持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特别注意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他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把做人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渗透到自己所从事的教学教改活动之中。

他说:一个人品质不好,即使你智力超群,也是没有用的。

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做人,然后才是做学问。

他要求学生做诚实、正派、正直的人,做有理想,有宏伟抱负的人,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自己活着能使别人生活得幸福。

孙老师八条施政方针第一条第一款是:1.诚实,正直,正派2.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要为人民多做贡献3.做有丰富感情的人,要因为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而使别人更幸福。

这三条是孙老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教育了他许许多多的学生,他要在学生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这样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孙老师因为迟到而带病在凛冽的寒风中罚站一小时的事情,对此,一些人感到诧异,甚至不以为然,认为孙老师未免有些过份,但孩子们又是怎么看的呢?“我们老师有病,工作又那么繁忙,这我们都很清楚。

”“这一天早晨,老师迟到了,他自惭自责,竟然自己站在教室外罚站”、、、、、、那一天风很大,望着门外的老师,同学们心里说不清楚是感动,还是难过。

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绝对以身作则。

可见,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己先做到,是学生们认可的教育方式。

孙老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他最了解学生的所
思所想,进而以最能震动学生的方式去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自然是有效的。

而孙老师也将这一点提炼为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原则。

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

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时,学生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思想上求自立,从而让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大增强。

2014/6/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