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中的洞穴喻的当代教育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 2012年9月

281

《理想国》中的“洞穴喻”的当代教育启示

尚庆春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90)

摘 要:《理想国》是柏拉图的思想大成之著,为了论证“哲学王”的成就过程,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隐喻”,其中的“洞穴喻”则是其中的一个生动体现。在这一隐喻中,柏拉图不仅论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还阐述了教育的艰辛历程,即灵魂完成转向,获得“善的理念”。这一恰如其分的隐喻,对当今教育的启示也是值得深究的。

关键词:柏拉图 洞穴喻 灵魂转向 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9—0281—02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证理念论的时候,运用了著名的“洞穴喻”。在这一隐喻中,出现了“囚徒”、“木偶”、“光”、“太阳”等一些的喻体。从教育的视角来看,这些喻体在柏拉图的“洞穴”情境设置下,构成了一个理论的论述,并且显现出了其特殊的教育涵义,本文借这些喻体,试述了他们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一、《理想国》中的“洞穴喻”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后人常说的“洞穴”喻,其主要的内容从可以阐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有这样一个洞穴,“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 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 头颈和腿脚都绑着, 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 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1】在柏拉图看来,洞穴中的人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受到各种客、主观方面因素的制约,要获得自由他们必须勇敢的挣脱束缚,走出洞口,获取真理。

让我们再想像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 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洞口对于那些被囚禁的人来说,就是一个大舞台,“当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 从墙后面走过, 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它材料制作的假人与假兽。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 而这些过路人, 有的不在说话。”【2】于是洞中的人就会看到,投在墙后壁上的“影子”,路人的声音自然被认为是那些“影”的产物。很自然的联系到现实中的我们,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有假象的认识,都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东西,亦或是人,认识才能从假象的上升为理念的阶段,即就是柏拉图所说的“善的理念”。当代的学生很自然也是如此,而且是表现的尤为突出的。

试想洞中的人从洞穴走了出来,由对光的“刺眼”到适应了阳光,并且开始沐浴阳光。这一过程,从洞穴走出的人看到了,首先看到了“墙上的影”、紧接着在“火与光”下看到了“实物”,后再看到了“星光与月光”,终于最后也看到了“阳光”。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个认识的上升都要有一个适应阶段的,而由黑暗到光明的,“光”总是刺眼的,在这暂时的失明期中,有可能是走上了弯路,走上了歧途,这就需要“善人”的导向。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的,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被外界迷惑的“暂时失明期”,这时,教育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二、“洞穴喻”的教育寓意

1、“洞穴”外的“太阳”----教育的终极目的

“太阳”在柏拉图的“洞穴喻”中有着终极的意义,即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太阳”代表的就是“善的理念”,如此说来,教育的终极目的可以定位为获得“善的理念”。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善的理念”定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的原因,应当是“善的理念” 就像太阳一样,“是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的东西”。【3】

这句话我认为可以诠释为这样的一个内容:“给予知识的对象”就是我们认识的客观事物、“给予知识的主体”即就是我们人类,“认识能力的东西”即就是我们要通过教育所要获得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善的理念”,拥有了这种“善的理念”,就可以使人们对物的认识由“影”上升到“实物”的认识,在他的“哲学王”的理论中,只有拥有“善的理念”的哲学家,以至整个城邦, 才能获得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 才能重建城邦的秩序。

正如柏拉图所言,洞穴里的囚徒正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人,要获得“善的理念”,也必须经历一个艰辛的历程。借鉴到教育中去,就有得到这样的内容:“学生在获得知识之前的状态,正如那些洞穴里被捆缚着的囚徒一般,学生要

获得知识,就必须像那些从洞穴里走去的一般”,【4】

必须经历一系列的艰辛的历程,最终接受阳光,敢于沐浴阳光,并勇于把阳光引进洞穴中,解放那些被束缚着的人们。“善的理念”在借鉴到教育中,就应当着是这样一种能力,一种解脱周围各种因素的制约,真正认识所处的世界,继而达到自由的境界,去沐浴生活中的阳光。

而要获得“善的理念”的终极目的历程中,关键就是完成“灵魂的转向”,那么怎么柏拉图又是如何阐述“灵魂的转向”的呢?

2、逃离“洞穴”---灵魂的转向

柏拉图在讨论囚徒的处境和被解放的囚徒所经历的变化时,这是一个从无知走到有知,从黑暗走进光明的转变历程,这也就是“灵魂的转向”。要了解这一过程,就必须明白在这“洞穴喻”中出现的喻体:(1)影子;(2)木偶及照亮木偶的火光;(3)事物和照亮事物的太阳。他们各自又有其代表的涵义:“阴影”代表着可见世界,“木偶”与“事物”这些实物代表着“可知世界”,而照亮万物的“太阳”则是代表着“理念世界”。在《理想国》的第六卷中,柏拉图借用了两次分割“线段”阐述了关于世界划分的理论:第一次分割,世界被分成“可知世界”与“可见世界”,在根据“清楚与不清楚的程度”进行第二次分割,“可见世界”被划分为“阴影”与“实物”两个部分;“可知世界”被划分为“学科”与“理念”,与此相适应的灵魂可以处于四种状态:想象、信念、理智、理性,其中最高一部分是“理性”,灵魂的转向的目的地则很明白就是获得“理性”。

但是柏拉图肯定“灵魂自身是有视力的”,【5】

会自觉的在探寻“善的理念”的历程上自动的转向,“它可能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或不是在看该看的方向”于是就会出现“因所取的方向不同,它可以变得有用而有益也可以变得无用而有

害”。【6】

正如柏拉图所言: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在《斐德罗篇》中,他把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一架马车中的驭手与良马和劣马的关系:作为驭手的理性知道理念世界是真实的、美好,马车应该驶向理念的世界,但劣马的欲望往往不听从的驭手指挥而把灵魂拖向可感世界,是马车偏离真实的理念世界。而教育的功能就是扭转灵魂之眼,使灵魂转向美好的理念世界,追寻卓越的实在。所以就应该有这样的一个“善者”,给那些试图脱离“洞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