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分香蕉 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1)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1)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分香蕉——表内乘法及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熟练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表内乘法的运算及应用。

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模型、乘法表、PPT。

学具:乘法口诀表、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香蕉模型,创设一个分香蕉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通过分香蕉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每个小朋友分到的香蕉数量,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2)讲解乘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3)展示乘法表,引导学生学习表内乘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独立完成乘法口诀表的填空。

(2)教师挑选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如何用乘法解决分香蕉问题?(2)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1)邀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及运算公式。

2. 表内乘法示例。

3. 分香蕉问题的乘法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45页的14题。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乘法问题,进行分享和讨论。

(2)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应用。

2. 例题讲解中乘法意义的传达。

4.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问题引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9篇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 1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

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这就是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本课学习内容的特点,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主动投入地学习。

1、提供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

结合“分香蕉”的情境,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精心为学生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是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和发现除法与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实实在在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是有用的,我们学的是有用的数学。

《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2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2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2篇Teaching design of banana (Volume 1, grade 2)《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2、篇章2: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篇章1:《分香蕉》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设计理念新世纪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致力于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教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初步体验到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24个香蕉图片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讲故事,导入新课。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五、教学反思
在进行《分香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二年级学生尚未学习分数,但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会隐含分数的概念,如每个小伙伴分到的是总数的一部分,这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难点。
-动手操作与团队协作: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分配过程中,并学会合作完成任务。
-描述分配过程的语言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分配过程,如“每人分到两根香蕉”,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简单平均分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不同数量的香蕉平均分给小伙伴们。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香蕉模型,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
其次,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的环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不够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对于平均分的难点内容,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逐步攻克这个难点。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范文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范文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范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1本节教材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学生经验“分物嬉戏”“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肯定的相识,从本节起先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生以娴熟驾驭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阅历。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起先接触除法有肯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1.结合“分香蕉”的详细情境与阅历,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说明平均分的详细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4.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驾驭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说明平均分的详细过程。

微课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香蕉图片12张小棒12根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香蕉熟了,小猴欢欢早早就去果园摘香蕉。

我们一起数数它摘了多少根香蕉。

生数师摆。

师:欢欢是一只懂得共享的猴子,它要把12根香蕉分给好挚友们,可以怎么分?生:可以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生:每人分的一样多。

师:12根香蕉平均分给几位好挚友,可以怎样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动手操作,体会除法的意义。

1.理解除法的第一种意义师:请用你手中的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学生分小棒活动,老师巡察指导。

师:谁情愿把你分的结果介绍给大家?请一生展示并介绍。

师:有什么方法能够更快更好地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呢?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请大家用画图的方法把你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教案分香蕉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了解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分香蕉的基本步骤;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香蕉、刀具、保鲜膜、盘子、纸巾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将一根完整的香蕉放在桌上,向学生们展示,并向学生们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将香蕉分成几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非常特殊的方法,叫做分香蕉。

”2.教师简要介绍分香蕉的概念和分香蕉的原理,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一:选择合适的香蕉1.教师告诉学生,在分香蕉之前,首先要选择一根合适的香蕉。

2.学生观察一根完整的香蕉,寻找形状饱满、没有破损的香蕉。

步骤二:准备工作1.教师将每个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把刀具、保鲜膜和一个盘子。

2.学生将刀具和保鲜膜放在桌子上,备用。

步骤三:分香蕉1.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商议如何分香蕉。

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香蕉切割成数段。

步骤四:观察与总结1.学生将切割好的香蕉放在盘子上,并观察香蕉的形状。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不同形状的香蕉段出现的原因。

步骤五:清理与分享1.学生将刀具和盘子上的香蕉残渣清理干净。

2.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分香蕉的经验和感受。

步骤六:课后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分香蕉,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下节课时,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比较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分香蕉的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分香蕉的基本步骤。

此外,小组合作和分享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通过课后延伸,学生们能够进一步观察和总结,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学生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香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水果刀、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份香蕉、一张白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香蕉,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香蕉分给几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份?”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才能让每个小朋友分到一样多的香蕉?”2. 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水果刀将香蕉平均分成几份。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解并点评。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3. 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把20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份?答案:每个人可以分到5份。

2. 作业题目:把15个香蕉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份?答案:每个人可以分到3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避免学生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一道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4)全班交流,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根香蕉?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香蕉”这一内容主要是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发现什么规律?
(1)学生观察后回答,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
(2)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被除数表示要平均分的总数,总数不变,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份的数量就越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香蕉,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同时,通过交流汇报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分一分,填一填。
(1)教师出示题目: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2)学生用小棒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分一分,然后填写除法算式。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分香蕉》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香蕉》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香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页分香蕉除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2.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

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3.通过分一分和活动,培养学生思考与初步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他人。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两只可爱的小猴今天又来请同学帮忙了,它们带来了12个香蕉,想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忙吗?(出示:分香蕉)二、新授课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香蕉,请你分一分。

独立分一分。

指名说一说分的过程。

师引导:象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我们把这个分的过程也用一种方法来表示,那就是除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认识。

(出示课题:除法的认识)2.学习除法算式的书写师:这个除法算式怎么写呢?师边讲解边板书出除法算式。

12÷2=6(根)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认识除号2)读一读除法算式。

3.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师:那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呢?先用小棒分一分,再想一想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出示12÷3=4(根)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师:我们前面学的加、减、乘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除法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

讲解: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同桌互相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商在算式中的什么位置?l结合除法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练习1、分一分,算一算师: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还可以怎样分?同桌互相分一分,列出算式,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香蕉-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香蕉-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香蕉北师大版教案:分香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我们周围的数”,第五节“分香蕉”。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碗、计时器。

2. 学具:每人一份香蕉、水果刀、碗,以及记录结果的纸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邀请几位同学上来演示如何把香蕉平均分给同学们,并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

2. 讲解平均分的概念:(1) 教师解释平均分的概念,即把一样的东西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一样。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平均分的概念。

3. 小组合作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份香蕉、水果刀、碗。

(2) 教师给出任务:用水果刀把香蕉平均分给组内的每位同学,并记录每份香蕉的数量。

(3)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每组汇报自己分香蕉的结果,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分香蕉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即每份香蕉的数量是一样的。

5. 学习除法计算平均分:(1) 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即把香蕉的总数除以人数。

(2)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除法计算平均分的原理。

6. 随堂练习:(1) 教师给出几道有关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并讲解错题。

六、板书设计1. 平均分:把一样的东西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一样。

2. 除法计算平均分:总数÷ 人数 = 每份的数量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朋友能得到3个糖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一等奖《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进行"平均分"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除法,建立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

2、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3、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会读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在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除法算式卡片、算式各部分名称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香蕉图,让学生看图,并说一说图意。

2、分一分,请学生代表汇报结果。

3、引入:几个数合起来,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同样,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它就是"除法"。

二、探索新知1、认识除法。

(1)平均分香蕉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12÷2=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

(2)读法,读作:12除以2等于6。

(3)请学生读出算式,并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

(4)巩固练习,出示除法算式,请学生说一说怎么读。

2、认识各部分名称。

我们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新朋友--除法算式介绍给我们的老朋友认识吧!(1)复习"老朋友"(乘数、积、和、加数、差、加号……)(2)可是我们的新朋友还没有名字,怎么介绍呢?(3)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4)玩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除法算式卡片)(5)比较(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进行比较)3、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1)出示第38页"试一试"左边一题。

(2)看图,说一说图意。

(3)用学具分一分,把分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快乐的动物》中的第四节《分香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碗、计时器等。

2. 学具:作业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些香蕉,让学生观察香蕉的特点,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讲解平均分的意义:用水果刀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平均分的例题,如“有10个香蕉,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香蕉?”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如“有一碗糖果,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选出代表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分香蕉》2. 板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计算方法:用总数除以数量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有一包饼干,要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块饼干?2. 答案:用除法计算,得出每个小朋友能分到的饼干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平均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优秀教学案例
4.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体会分数的含义。通过动手分香蕉、画图等方式,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提高对分数知识的掌握程度。
5.反思与评价,提升自我认知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有助于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我认知。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问题导向,促进思考
本案例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知识。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案例中,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分数,并运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通过画图等方式解决分数问题。
3.通过分香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分割与组合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运用。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3.分数的简单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分香蕉的实践,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香蕉》。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理解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数除法的概念及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香蕉模型、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香蕉分配的情景:小猴子有12根香蕉,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根香蕉?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情景,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回忆乘法知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3)讲解整数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3.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知识运用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分香蕉2. 内容:整数除法的概念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明有18个糖果,要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糖果?(2)小华有15块饼干,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块饼干?2. 答案:(1)6个糖果(2)3块饼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知识,用除法解决家庭中的实际问题。

(2)开展“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学生教家长学习整数除法。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分香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分香蕉》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香蕉》。

【教材简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孙悟空从花果山摘来12根香蕉,请这两只小猴子分一分,可这两只小猴子不知道怎样分这些香蕉才好。

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帮助猴子分香蕉把平均分的过程融入猴子兄弟分香蕉的情境,懂得两只猴子分得一样多才公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也体现了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例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范例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分香蕉》这一主题,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数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表达分数,并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表达分数。

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数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表达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香蕉模型、分数卡片、PPT。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香蕉模型,讲述小猴分香蕉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香蕉的分配问题。

2. 讲解分数含义(10分钟)通过PPT展示,解释分数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如何表达分数,如何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5. 小组合作(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香蕉模型,让学生进行分数表达和计算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猴有5根香蕉,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根香蕉?(2)小猫有8根香蕉,它要把这些香蕉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根香蕉?2. 答案:(1)每个小朋友能得到5÷3=1.67(根),即每个小朋友得到1根香蕉,剩下2根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再得到2÷3=0.67(根)。

(2)每个小朋友能得到8÷4=2(根),即每个小朋友得到2根香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对计算方法的掌握,以及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分数的存在,如食物分配、时间分配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理解和运用。

分香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香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分香蕉-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等分法将香蕉分成几份。

2.能够用比较法比较两份香蕉的大小。

3.能够用组合法知道哪些份的香蕉大小相同。

二、教学重点难点1.香蕉等分法的教学。

2.香蕉大小比较法的教学。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足够的香蕉。

2.为学生准备好白色手纸和黑色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教师将几根香蕉放在桌子上,询问学生如何将香蕉分成两部分。

2.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教师给学生展示如下等分法:将香蕉平放在桌子上,用手指沿着香蕉中心轴线在香蕉上轻轻压一下,香蕉分成两部分。

3.教师将一整根香蕉用等分法分成两份,用比较法指出哪个部分更长,哪个部分更短。

2. 讲解、练习1.接着,教师将一整根香蕉用等分法分成三份,将其中两份比较大小。

方法:将一份香蕉摆在黑板前,然后将另一份香蕉一段段地放在摆好的香蕉上,比较两份香蕉是否相等。

2.将一整根香蕉用等分法分成四份,按组合法比较两个部分想不相等的在一起即可。

3. 拓展延伸1.教师将三个香蕉分成若干份并比较大小,向学生提问:–三个香蕉分成了几份?–哪些份的香蕉大小相等?2.让学生自己组织香蕉,将香蕉分成两份后再分成两份,最终分成 8 份。

五、教学小结本课教学练习了香蕉等分法、比较法、组合法,使学生能够用等分法把一个香蕉或若干根香蕉精确地分成若干份,用比较法比较两份或若干份香蕉的大小,用组合法根据香蕉大小分组。

同时,本课通过例题和练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推理和计算能力,以及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

六、作业1.练习册第 3 页。

2.将一根香蕉分成六份并比较大小。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标准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标准教案

2024年二年级数学《分香蕉》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分香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整数除法概念,掌握表内除法运算方法,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76页至第78页,包括“分香蕉”问题引入,理解除法意义,学习除法算式读写方法,以及通过例题和随堂练习,巩固除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整数除法概念,掌握表内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读写除法算式,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进行问题分析、计算和解决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意义,掌握除法算式读写方法。

2. 教学重点:运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分香蕉”图片,提问:“小猴子有12根香蕉,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根香蕉?”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分香蕉”问题,讲解整数除法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学习除法算式读写方法。

结合教材第76页例题,讲解除法运算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题,巩固除法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香蕉2. 板书内容:整数除法概念和意义除法算式读写方法表内除法运算步骤课后拓展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题1、2、3。

(2)思考并回答课后拓展问题。

2. 答案:(1)见教材第78页。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分香蕉”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整数除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香蕉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况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分东西)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分小棒,每人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你还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反馈。

新授课
1、师:同
2、学们分得真好,
3、有两只小动物也想参加,
4、欢迎吗?(欢迎)快
看看他们是谁?(小猴子)他们在分什么?(分香蕉)板书
5、出示课件,
6、两只小猴会分多少根香蕉呢?(12根)要把12根香蕉分给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
7、每份是多少?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
8、学们用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学生操作,反馈,请学生上台演示。

(出示课件)
9、师:这道题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12*2=6(根)板书
师:12*2这个部分怎么读?
生:读作12*2。

(板书)
师:算式中12表示什么?(12根香蕉)
2表示什么?(两份)6表示什么?(每份是6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中有加号,减法算式中有减号,乘法算式中有乘号,那么除法算式中这是什么符号?(除号)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10、出示三张卡片***
师:你们看哪个除号好看?为什么?
师:除号要先写(一横),横要平要直,然后在横线上下各写一个小圆点,圆点要(一样大),位置要(对齐)。

生跟师书空写。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三个。

11、师:又甜又香的香蕉多好吃呀!现在又来了一只小猴也吵着要吃香蕉,12、怎么办呢?同13、学们能帮忙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吗?
14、学生操作,15、出示课件,16、并且在本子上写出算式。

学生汇报:12*3=4(根)板书
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师: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叫(除号),除号前面的数叫什么?(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什么?(除数),等号后面的答案叫什么?(商)板书巩固练习。

1、分一分,算一算
师: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分?
(1)学生分小棒,(2)反馈。

(3)每种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

(学生上台演示)两种分法:12*4 12*6 2、完成课后练习“试一试”。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