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40页PPT文档
中国政体的演变PPT演示文稿
概述唐朝与北宋完善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的各自特点,并分析说明造成各自特点的 原因。 1、特点: (1)唐: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完善中 央集权制度,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 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完善科举制, 提高官员素质,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2)宋:从集中军权入手,把地方的军 权、行政权、财权和司法权都收归中央, 铲除藩镇割据的基础;重文轻武。
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 1、萌芽——战国: 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保护封建 经济发展的需要 ①____时期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 想后来被_____采纳. ②著书_______ ③主要思想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 ______第四——— 第三
2、建立——秦朝: (1)目的:加强集权,巩固统一,增强国力。 (2)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背景原因: 经济:发展封建经济;政治:巩固国家统一; 思想: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商 鞅变法的成功经验。 (3)内容: 政治:————— 经济:_________ 文化:———————
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内容、特点: (1)含义: ①“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 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 一身,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 意性。 ②“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 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 ③“封建”,是指社会性质和阶级属 性。
2、原因: (1)唐: 国家统一强盛;庶族地主势力发展;唐前 期的君主都较有作为,为巩固其统治, 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 (2)宋: 宋太祖接受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同 时自己也正是兵变夺取皇位,因此特别 注意集中兵权,铲除割据势力。
元朝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另设宣政院管 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中国行政史ppt第一章
西周的行政文书:
将记录君臣的言行及决议,决议的宣告文书分为“ 诰”、“誓”、“命”、“简书”、“约”.
“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 或布告,二是君臣之间互相勉励之词的记录,作 为后世君主行为的规范。
“誓”多为战时的动员令;
“命”绝大多数为册命之书;
“简书”是日常通告文书;
“约”相当于今天之契约,在西周时盛行,后世少 见。
另外,西周王朝较为重视行政执行后的信息反馈 。
四、夏商周的行政监督
西周的行政监督:
西周的行政监督初具形式,主要有两种:
1、天子、诸侯各自对其下属“邦国”的监督 ;
主要利用朝觑、巡狩方式进行,或委派监 国、上卿进行。
监国作为一种制度是指派出诸侯级使臣代 表天子监临诸侯国的管理体制,监国者地 位相当高,多由王子弟担任。
的国家政治共同体对社会的管理有所不同的表现: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 2、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氏族、胞族
和部落,而不是像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域划分其国民,也 不同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成员; 3、实行原始民主制管理,氏族成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 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
2、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管辖区 的监督。分片管理制,巡行
第五节 夏商周的官员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
1、世卿世禄制:是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 的制度。
世卿是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 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的官职世袭,故称世卿。
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其封国 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课件
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政事分开, 强化公益属性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简化审批流程,提 高审批效率
职能调整
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政府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政府职能下放:将部分职能下放给市场和社会 政府职能整合: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合作
人员编制和薪酬制度改革
薪酬制度改革:绩效导向, 激励创新
未来行政制度改革的保障 措施和政策支持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行政制度改革是必要的
改革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改革需要注重实效性
改革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深化行政制度改革
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 优化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加强行政人员素质和能力 提升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壹
目 录
文
本
贰
改中 革国
背行
景政
制
度
叁
革中 的国
目行
标政
和制
原度
则改
肆
职革中 能的国
调组行
整织政
架制
构度
和改
伍
时革中 间的国
表实行
施政
步制
骤度
和改
陆
未革中 来的国
展效行
望果政
评制
估度
和改
柒
结 论
和
建
议
第一章
添加章节标题
第二章
中国行政制度改革背 行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和 挑战
国内外环境对行政制度改革 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制度改 革历程
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新趋势(ppt 42页)
这几个试点的改革预示了中国 地方政府新一轮公共行政体制改革 的新方向,它们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将为全国提供借鉴。
●改革的经验。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 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机构改革方案说 明时,总结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五条经 验:
——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改革的目标,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机构 改革的关键;
——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 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作为机构改 革的重要任务;
——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 把握时机,坚定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 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 进改革;
●前几年,为顺应加入WTO的新 形势,我国政府与时俱进,成立了数 个新部门——产业损害局、进出口公 平贸易局、司法考试司、反洗钱处等。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99年底, 我国启动又一个重大行政改革项目—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转变政府职 能有了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改革的成就。历时4年多的从中 央到地方各级的机构改革,积极稳妥、 进展顺利,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 系、调整机构设置和精简人员编制等 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 成效。通过此次改革,政府职能有了 较大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不断改善, 机构设置相对精干,政府运作更加协 调,办事效率有很大提高。
●这几个试点城市的改革已由过去侧重于 机构改革向更系统的改革转变,即向建立现代 化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转变。
●这几个试点城市的改革加大了政府体制 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都力图加快政府 体制创的步伐,重新界定政府作用,合理配置 政府的职能。探索新的行政组织结构及运行机 制是几家试点城市改革思路的共同点。
。
●这几个试点城市的改革思路大都提出以 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以 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 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 务型政府的转变。
中国行政改革历程
一、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政府一直进行着行政改革的实践。
自1949年到现在,我国行政改革的进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保持传统体制的行政改革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
这一阶段的改革本质是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需要来建构政府体制,是对传统行政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式的改造。
第二阶段是重塑政府体制的行政改革阶段(从1978年至今)。
这一阶段行政改革本质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需要,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进行的重塑政府体制的改革。
下面就第二阶段的行政改革历程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从1978年至1981年,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恢复了过去撤并的行政机构,并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
国务院部门迅速膨胀起来,至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了建国以来机构设置的最高峰。
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等问题曰益突出。
与此同时,过去遗留下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队伍老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从1982年开始,中央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
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中央,按干部“四化”方针选拔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减少副职,裁并政府工作部门;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开始建立正常的干部离退休制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财政收支权限、人事管理权限。
在地方,各级政府主要推行了调整领导班子、精简机构、紧缩人员编制等改革。
除此之外,地、市、州政府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农村基层政府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2年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方针,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了宪法。
这一阶段的改革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为此后的行政改革积累了经验,对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概论(PPT 99张)
3.行政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行政机构设置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①职能优先原则,是指在进行行政机构设置时,
首先要明确行政机构的职能,以职能为依据设置 行政机构。 ②完整统一原则,是指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政府各 机构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政府的职能、 行政权力、机构设置都是完整统一的。 ③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相适应的原则,是指在一 定的组织机构中,使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数额 达到相适宜,从而保证机构工作效率的提高。
2019年2月15日星期五 5
⑵政府首脑体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
代表者与实际承担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的一种 制度,也就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最高行 政权力的分配关系。政府首脑体制的类型有: ①一元制;②二元制;③多元制。 ⑶中央政府体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划 分、运行方式等制度的总和。在各国推行行 政管理现代化过程中,随着行政权力相对立 法权的不断扩大,政府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 益突出,中央政府体制已在行政体制中处于 核心地位。中央政府体制的类型有:①内阁 制;②总统制;③委员会制;④国务院体制; ⑤政务院体制。我国实行国务院体制。
2019年2月15日星期五 4
3.行政体制的主要内容
行政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权力体 制、政府首脑体制、中央政府体制、行政区 划体制。 ⑴行政权力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 其他国家机关权力划分、运行关系的总和, 是由宪法和法律作出规定。行政权力体制的 类型有:①“三权分立”制;②“议行合一” 制;③“军政合一”制;④“政教合一”制; ⑤“党政合一制”。我国实行“议行合一” 制。
2019年2月15日星期五 10
④职、权、责一致的原则,是指在行政机构
设置中,要使机构的职位体系与职位相对应 的权力、对行使权力应承担的责任三者相称。 ⑤精简与效能的原则,是指机构设置要精简、 人员编制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简化、办公自 动化程度要提高。 ⑥依法设置原则,是指为保证行政机构设置 的完整统一、具有科学性,它的确定必须依 照法律来进行。
转轨时期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By Arhe
1949年我国的行政体制
1949年 10 月 1日,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 我国成立了称谓为政务院 的中央人民政府,下设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4个综
合性委员会及其所属部、委、院、署、行、厅共35个。同时,在中央政
府以下,省、直辖市以上设立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 六大区域性地方人民政府。
-16-
第五次机构改革(1988—1990)
改革目标:
近期目标是转变职能、精干机构、精简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克服
官僚主义,逐步理顺政府同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关系、政府各部门
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央政府同地方政府的关系; 长远目标是逐步建立符合现代化管理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齐 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19-
第五次机构改革(1988—1990)
评价:
由于经济过热,这次改革实际在机构、职能和编制上有增有减;对后 来产生最深影响的是开始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着重宏 观管理和间接管理。但是,这次改革未能有效地促进职能转变的进程,涉 及转变职能的几个主要问题,如政企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加强宏观调 控等远未解决。直到现在,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
-5-
第二次机构改革(1956—1959)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 案)》。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 地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
达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
19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 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 门。 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 务院设39个部委,直属机构14个,办公室6个和1个秘书厅,机构总数达 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1、汉承秦制
(1)刘邦大封同姓王
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 “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 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 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 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 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汉高祖刘邦
(2)西汉政府解决王国问题
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大力削藩。
(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决策中心转变)
(3)东汉扩大尚书台权力, 皇帝总揽大权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中朝:皇帝侍从、秘书 任尚书令、侍中,参与 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 权力日显。
外朝;以丞相为首 三公九卿组成。且 布衣为相。
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
元朝行省图
(1)元朝行省制度的内容
①晋、冀、鲁由中央(中书省) 直接管理。
②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 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 制。
③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2)实行行省制度的意义
元朝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 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各民族友好相 处与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 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结构示意图:
秦 (三公九卿)
汉 (中、外朝制)
魏晋南北朝 (三省体制)
隋唐 (三省六部制)
北宋 (“二府三司”)
元 (一省二院)
皇帝削相权与将权, 强化君权
1、两汉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两汉时期在沿袭秦制的基础上,实行中 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结构图)
(1)沿袭皇帝制度及三公
军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地位 略低于宰相
中国行政改革历程
一、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与发展历程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政府一直进行着行政改革的实践。
自1949年到现在,我国行政改革的进程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保持传统体制的行政改革阶段(从1949年至1978年)。
这一阶段的改革本质是适应传统计划经济的需要来建构政府体制,是对传统行政体制进行修修补补式的改造。
第二阶段是重塑政府体制的行政改革阶段(从1978年至今)。
这一阶段行政改革本质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的需要,尤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进行的重塑政府体制的改革。
下面就第二阶段的行政改革历程进行分析和介绍。
(一)1982年的行政改革从1978年至1981年,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恢复了过去撤并的行政机构,并增设了一些新的机构。
国务院部门迅速膨胀起来,至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了建国以来机构设置的最高峰。
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等问题曰益突出。
与此同时,过去遗留下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队伍老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
从1982年开始,中央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
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中央,按干部“四化”方针选拔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减少副职,裁并政府工作部门;废除了实际存在的领导干部终身制,开始建立正常的干部离退休制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财政收支权限、人事管理权限。
在地方,各级政府主要推行了调整领导班子、精简机构、紧缩人员编制等改革。
除此之外,地、市、州政府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农村基层政府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人民政府。
1982年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方针,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了宪法。
这一阶段的改革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为此后的行政改革积累了经验,对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中国行政改革:轨迹与未来_图文(精)
CHINASOCIETYPERIODICAL11最广泛意义上的行政改革,至少包括国家权力调整、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运作方式变革以及公务员制度建设等。
具体到管理体制层面,则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国防、公安、公共卫生等。
而行政学意义上的中国行政改革,主要表现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严格地说,新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脱胎于革命年代中共根据地的政权体制,并受前苏联集权模式的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经历了八次较大的以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改革。
总的来看,中国行政改革基本上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国民经济结构、社会管理进行相应调整,其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政府机构调整和人员精简,以及后来的政府职能转变。
可以说,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认识与升华。
新中国的八次行政改革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
从1952年年底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机构改革,它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形成了自上而下、以中央为主、与计划经济相一致的部门管理体制,从而奠定了社会主义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模式;第二次机构改革是,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尽快建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指导思想下,1958年中央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同时对国务院进行精简调整,这次改革也成为新中国行政分权的第一次尝试;1960年至1965年进行的第三次机构改革,是针对“大跃进”等“左”的政策干扰产生的中央宏观管理失控问题,中央重新强调集中统一,开始恢复和增设机构,但在随后的“文革”期间,政府机构发生了非正常的大变动,行政管理工作几乎瘫痪。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与全球性政府改革浪潮同步,中国政府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开始进行行政功能、行政结构、行政行为的再设计与再重组,至今仍未停步。
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中国政府以国务院机构改革为重点,基本上每隔五年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
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
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的改革与发展摘要] 我国25 年来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在思想观念上,浪漫主义的参与制式的大众民主价值取向转变为现实主义的公民和社会自由价值取向;在政治权力上,“中心权力”逐步被分离弱化,形成权力相对分散的结构体系。
今后政治改革与发展基本趋势是进一步限制和规范“公权”——政府权力,实现“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
[关键词] 转轨时期;中国;政治权力;改革与发展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教授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论述,他认为政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结构分化、角色专业化和权威理性化。
其实,我国的情况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国在从1978年至今25 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治权力结构的分化是通过国家中心权力的逐步分离、权力中心的逐步位移而实现的。
所谓中心权力分离,是指传统核心权力体系衰微和与此同时次级权力体系不同程度摆脱传统权力影响和束缚而争取更大独立空间的过程,它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指传统权力结构关系中权力日益分化、传统的核心权力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功能逐步弱化、传统权力作用逐渐衰微淡化的过程;二是指传统权力结构中次级体系独立自主性的增强。
我国的权力架构中,国家权力一直是中心权力,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权力体系的核心。
中心权力分离是1978 年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我国25 年来政治权力结构的变革与发展走向有目共睹,我国25 年来社会发展成就是巨大的,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此也评价很高。
但是,对于25 年我国政治改革与发展的评价,赞誉不多。
人们所持的基本判断是,25 年我国在政治发展方面所获得的进步不大,与人们所预期的改革目标相距甚远。
客观而言,这样的评价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与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变化相比,政治生活的变化毕竟还不明显,不那么引人注目。
但是,这样的评价也有失公允,因为有许多变化只是由于我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没有给以关注,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2 人教版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PPT
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即转化为常规的行省。1883年,分伊犁
将军辖区建新疆省。1885年,分福建省建台湾省。1907年又 改奉天、吉林、黑龙江三将军辖区为奉天省、吉林省和黑龙
江省,这也是清代最后设立的几个行省。
24
25
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 影响
• (1)特点
• ①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 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中 国 古 代 中 央 政 治 制 度 的 演 变
秦
汉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相权很大 相权一分为二
相权一分为三
隋唐 宋
元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相权进一步削弱
一省制 相权削弱 相权短暂反弹 皇权加强
3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朝代 西周 秦朝 汉朝 隋朝 唐朝 分封制 郡县制 初期郡国并行制,后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州(郡)——县两级制 逐渐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地方制度或地方行政区设置
集 中
相
权
地方分权
中央权力 地方权力
30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 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 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答案】 A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山东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 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答案】 B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3.(北京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 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 PPT
B.专制主义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不同 C.中央集权与政党政治的分歧 D.农耕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
34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消极影响:
阻
1.政治:专制统治导致官僚政治腐败,人
碍 社
民无政治权利和自由。
会
进
2.经济:阻碍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
步 , 造
3.思想:束缚科技和民主思想的发展
宰相制
内阁制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非法定、咨询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28
(2)特点:
①是皇帝的秘书助理、顾问咨询机构 ②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无决策权 ③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
Hale Waihona Puke 294.清朝——军机处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限 康 熙 南书房——加强君权 雍 正 军机处——达到顶峰
唐太宗认为设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 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 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不矛盾。二者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皇帝专制统25 治。
设内阁(明成祖)
(1)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元史·地理志》
12
1、目的:为了管辖辽阔的疆域,巩固统治。 2、设置: (1)10个行省
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
(2)两个单列行政区划: 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 二是宣政院管辖的藏和川、青部分地区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和分支机构,作为地方最 高行政区,行使权力 时 受到中央的节制:①重大民政 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②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③行 省官员不得更改赋税征收制度;④行省官员不得调动军 队;⑤中央以监察机构监督官员,采取省官互迁形式加 以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革及其后初期行政机构设置
-11-
文革及其后初期行政机构设置
第二阶段:1976年至1981年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鉴于当时经济上已处于崩溃,故 沿用并发展了五十年代后期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
到1981年,国务院设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办公机构5 个,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峰。
-4-
第一次机构改革(1952—1956)
第二阶段:1954年底—1956年底:
1954年,随着中国政权组织形式的确定和各级政权机关的建立,开 始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精简。中央一级机关的 精简包括:(1)在划清业务范围的基础上,调整精简了机构,减少了层 次;(2)各级机关根据业务需要,紧缩了编制,明确了新的编制方案; (3)妥善安置精简下来的干部。地方各级机关也进行了精简,专员公署 和区公所分别是省、县政府的派出机关,精简比例较大。
-6-
第二次机构改革(1956—1959)
-7-
第三次机构改革(1960—1965)
第一阶段:1960年7月至1961年9月
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机关。这次干部精简以事业单位为重点,对行政 部门和事业单位同时进行精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机构方面,中央各 部门司局级机关减少15%,事业单位减少26%;行政机关精简1.6万余 人,事业单位精简6.5万余人。
转轨时期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
By Arhe
1949年我国的行政体制
1949年 10 月 1日,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 我国成立了称谓为政务院 的中央人民政府,下设政治法律、财政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监察4个综 合性委员会及其所属部、委、院、署、行、厅共35个。同时,在中央政 府以下,省、直辖市以上设立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 六大区域性地方人民政府。
-15-
第五次机构改革(1988—1990)
1988年初,制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 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9-
文革及其后初期行政机构设置
第一阶段:1966年至1975年
“文革”中,政府机构发生非正常的大变动。1970年,国务院的79 个部门撤销合并为32个,其中13个还由部队管理,达到建国以来中央 政府机构数的最低点。
1975年,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并对各领域进行整顿,与之相 适应,国务院工作部门恢复到52个。
1958年,撤销合并了国家建设委员会等10多个单位。经过调整,国 务院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到同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 门。
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撤并,到同年底,国 务院设39个部委,直属机构14个,办公室6个和1个秘书厅,机构总数达 60个,比1956年减少21个。
成绩:
第一,改革了国务院领导体制。为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设置了国务委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 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第二,根据重叠的机构撤销、业务相 近的机构合并的原则,精简了国务院机构,裁减合并了一批经济部门,大 大减少了直属机构;第三,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退休制度 ,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第四,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 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 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干部的职数也基本实现了规范化的要求。
-2-
1949年我国的行政体制
-3-
第一次机构改革(1952—1956)
第一阶段:1951年底—1953年底:
1951年12月,政务院作出《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 案)》,进行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精兵简政工作。其主要内容有:(1) 调整紧缩上层,合理充实下层;(2)合并分工不清和性质相近的机 构;(3)精简机构,减少层次;(4)明确规定干部与勤杂人员的 比例;(5)要求划清楚企业、事业机构和行政机构的编制和开支; (6)严格编制纪律。这次机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内容。到 1953年底,政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42个。
这次改革将政务院改为国务院,撤消了4个综合性委员会;设立了分 别协助总理处理政务的8个办公室;对部委进行了较大调整,设立了24个 主管部门。到1956年底,机构总数达81个,形成了建国以来政府机构数 量的第一次高峰。
-5-
第二次机构改革(1956—1959)
1956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关于改进国家行政体制的决议(草案 )》。这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以中央向地 方下放权力为主要内容,通过国务院精简所属工作部门,下放权力,以达 到扩大地方自主权的目的。这次改革一直持续到1960年。
-12-
第四次机构改革(1982—1985)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 常委会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
改革后,国务院的部委机构减为43个,直属机构减为15个,办事 机构减为2个和1个办公厅,机构总数共61个。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次机构改革(1982—1985)
-8-
第三次机构改革(1960—1965)
第二阶段:1962年2月至1964年
范围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中央国家 机关在1961年精简的基础上,又精简了1万人。全国共精简81万人。精 简下来的干部大多数充实到基层和生产第一线。
与此同时,中央收回五十年代后期下放给地方的权力并恢复被撤销的 机构,到1965年底,国务院部委机构49个,直属机构22个,办公室7个 和1个秘书厅,机构数达到79个,为建国后的第二次高峰。
-14-
第四次机构改革(1982—1985)
评价:
这次改革历时三年,是在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上来之后首次进行的行政改革,它所提出和建立的关于改革的思想 ,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行政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次改革加快了干部 队伍的年轻化,但是,由于未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征相 适应的行政组织模式,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 政府职能的转变,所以,已经精简的机构很快又恢复起来,形成了精简— 膨胀—越精简—越膨胀的恶性循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