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各种证明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教学目标:1.经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发现过程,初步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体会辩证思想2.能够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
教学重难点能够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及其相关结论1.如图3-137,在△ABC中,AB=AC,∠A=8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的延长线于D.求∠DBC的度数.2.如图3-138,在△ABC中,BD平分∠ABC,EF垂直平分BD交CA延长线于E.求证:∠EAB=∠EBC.同组探讨,总结:⏹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注: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 A=PB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见,定理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依据。
⏹用集合的观点描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的集合。
⏹用符号语言表示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P A=P B用符号语言表示线段垂直平分线判定定理:∵P A=P B∴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判定: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直平分线上提高练习:一、判断题:1、如下图直线MN 垂直平分线段AB ,则AE=AF 。
2、如下左图线段MN 被直线AB 垂直平分,则ME=NE 。
MNABEBAPMN3、如上右图PA=PB ,则直线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举例:例1:已知,如图ΔABC 中,边AB ,BC 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PA=PB=PC 。
证明:∵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PA=PB ( ) 同理PB=PC∴PA=PB=PC ( )由例题PA=PC ,知道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P ,这个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证明
通过垂心与三角形顶点的连线, 将三角形划分为多个小直角三角 形,可以方便地利用勾股定理等 相关定理进行求解。
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等腰三角形 或等边三角形。
若三角形的某一边的垂直平分线同时平分该边所对的角,则 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均交于一点 ,则该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的距离相等。
描述2
根据重心定理,重心将每条中线 分为2:1的比例。这个定理在三 角形的几何性质和计算中,有着
重要的应用。
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01
总结词
通过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我们能够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02
描述1
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相等,因此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
底边的垂直平分线必定经过顶点,且将底边平分。
性质
线段性质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垂直性质
垂直平分线垂直于该线段。
与三角形的关系
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也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它将等 腰三角形划分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与直角三角形的关系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垂直平分线是连接直角顶点与斜边中点的 线段,它等于斜边的一半,这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未来学习方向和建议
深化理解
建议同学们继续深入学习几何知识,探索更多与《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相关的定理和证明方法,加深对数学原理的理解。
强化练习
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培养数学直觉 和思维模式。
拓展应用
尝试将所学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应用到其他数学领域和问 题中,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拓宽数学视野。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总结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说明:1、这里的距离指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2、在使用该定理时必须保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垂直于线段,二是平分这条线段。
例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
分析:题中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这个条件,所以可以考虑运用其性质定理,从而得出AE=BE ,把BE 与AE 进行等量代换,再根据△BCE 的周长及AC 的长,可求出BC 的长。
解:因为E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BE=AE 。
因为△BCE 的周长等于50, 即BE +EC +BC=50, 所以AE +EC +BC=50。
又因为AE +EC=AC=27, 所以BC=50-27=23。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某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也就是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EDCBA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垂直二是平分;第二种:可以证明有两个点都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就可以判断这两点所在的直线就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题1、如图所示,P 为线段AB 外的一点,并且PA=PB 。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分析:要想说明某一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可以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来进行判断。
证明: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点C 。
因为PA=PB , 所以∠A=∠B 。
又因为PC ⊥AB , 所以∠PAB=∠PBA=90°. 在△PAC 和△PBC 中A B PAC PBC PC PC ∠=∠⎧⎪∠=∠⎨⎪=⎩所以△PAC ≌△PBC , 所以AC=BC 。
又因为PC ⊥AB ,所以PC 垂直平分线段AB ,所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A
?? C
B
A
P
c
B
P
?
c
B
尝试一: 证明:过点P 作线段AB 的垂线PC,垂足为点C. 则∠PCA =∠PCB =90°. 在Rt△PCA 和Rt△PCB 中,
PA =PB, PC =PC, ∠PCA =∠PCB
失败!SSA不能证全等。
尝试二:
证明:连结点P和AB的中点C(作△PAB的中线PC),
知识要点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应用格式:
P
∵ PA =PB,
∴ 点P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A
B
作用: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 例题1: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的中垂线DP与EP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在BC的中垂线上。
优翼 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上(JJ)
第十六章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16.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第2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定兴二中肖村分校 白金山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如图,A,B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要在公路边增设一 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直线距离一样长,该公 共汽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
AE=AE ∴ △ABE ≌△ADE(SSS). ∴BE=DE(全等三角形对应线段相等)
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方法:
一、全等三角形。 二、线段中垂线性质 定理
挑战自我
已知:如图,在△ABC中, ∠C =90°,线 段BC的中垂线交AB于点D,点D为AB中点, 点F为AC中点,连结DF, 求证:D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1)
M P
∴PA=PB 或者:
∵ MN⊥AB, AC=CB,点P在MN上
A
∴PA=PB
C
N
B
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已知:如图,直线l⊥AB,垂足为C,AC =CB,
点P 在l 上.求证:PA =PB.
l
证明:∵ l⊥AB,
P
∴ ∠PCA =∠PCB.
又 AC =CB,PC =PC,
A
∴ △PCA ≌△PCB(SAS)
动手操作: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
垂足为C;在MN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 测量PA、PB的长,你能发现什么?
在MN上多取几个点,测量一下,你发现了什 么? PA=PB
你还有哪些方法去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规律?
M P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
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A
C
B
3
D
∴ BD=DC
N
A
∴ △DCA的周长=DC+DA+CA
=BD+DA+CA
=BA+CA
=10+8
=18
3。如图所示,直线MN和DE分别是线段AB、BC的 垂直平分线,它们交于点O,试判断线段OA和OC是 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M D
解:相等,连接OB.
∵ 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O
(已知)
∴ OA=OB(线段中垂线的性 C 质)
B DC
E
∵ 点C 在AE 的垂直平分线上
∴ AC =CE. ∴ AB =AC =CE
∵ AB =CE,BD =DC,∴ AB +BD =CD +CE. 即 AB +BD =DE .
初二几何证明一(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梳理1、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直平分线上.2、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定理: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且到这个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D21P CABEO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 证明以下推论: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 两条腰上的高相等。
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顶角的一半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命题、公理、定理命题:判断性的语句 陈述句,一般由题设和结论组成,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几个重要的公理(不需证明): (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3)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已知:如图,∠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F ,过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
求证:BD +EC =DE 。
2、已知:如图所示△ABC ,∠ACB=90°,D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E 是AB 上一点,EM 垂直平分BD ,M 为垂足,DE 交AC 于F ,求证:E 在AF 的垂直平分线上.3、如图,已知:CD 、CE 分别是AB 边上的高和中线,且ACE ECD DCB ∠=∠=∠。
求证:90o ACB ∠=CA4、如图,已知:在,90,30ooABC C A ∆∠=∠=中,DE 垂直平分AB ,FM 垂直平分AD ,GN 垂直平分BD 。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在几何学中,线面垂直是一个非常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我们经常需要证明某条线与某个平面垂直,或者证明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方法一,利用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线是指一条直线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并且垂直于两条边。
利用垂直平分线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连接线段的中点,得到垂直平分线。
2. 证明垂直平分线与线面的夹角相等。
3. 根据夹角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二,利用垂直平行四边形。
垂直平行四边形是指一个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互垂直且相等。
利用垂直平行四边形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四边形是垂直平行四边形。
2. 根据垂直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三,利用垂直平行截割线。
垂直平行截割线是指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且与这两条平行线的夹角相等。
利用垂直平行截割线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截割线与两条平行线的夹角相等。
2. 根据夹角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方法四,利用垂直投影。
垂直投影是指一个点在一个平面上的投影点与该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直。
利用垂直投影也可以证明线面垂直的关系。
具体步骤如下:1. 证明点在平面上的投影点与该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直。
2. 根据垂直投影的性质,得出线面垂直的结论。
综上所述,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利用垂直平分线、垂直平行四边形、垂直平行截割线和垂直投影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在实际问题中。
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英文:perpendicular bisector)。
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是初中几何学科中占有绝大部分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circumcenter),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如图:直线MN即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注意:要证明一条线为一个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应证明两个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且这两个点都在要求证的直线上才可以证明通常来说,垂直平分线会与全等三角形来使用。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巧计方法: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证明。
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法方法之一:(用圆规作图)1、在线段的中心找到这条线段的中点通过这个点做这条线段的垂线段。
2、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为圆心,以大于线段的二分之一长度为半径画弧线。
得到一个交点(两交点交与线段的同侧)。
3、连接这两个交点。
原理:等腰三角形的高垂直等分底边。
方法之二:1、连接这两个交点。
原理:两点成一线。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相互重合。
)2、等角对等边3、等边对等角练习:(1)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即可;(2)依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3)连接BD、CD,利用角平分线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出BD=DH,DG=DC,依据HL 定理可判断出Rt△BDG≌Rt△CD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相等.∵D是线段BC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D点到B、C两点的距离相等;(2)相等.∵点D在∠BAC的角平分线上,∴D点到∠BAC两边的距离相等;(3)BG=CH.连接BD、CD,∵D是线段BC垂直平分线上的点,∴BD=DH,。
八年级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经典题型解析
八年级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经典题型解析要点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求做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作法:(1)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两点;(2)作直线CD,CD即为所求直线.要点诠释:作弧时的半径必须大于AB的长,否则就不能得到交点了.要点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也就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也给出了引辅助线的方法,那就是遇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要点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就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做是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典型例题】类型一、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例一、如图,△ABC中AC>BC,边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交于点D,已知AC=5,BC=4,则△BCD的周长是()A.9 B.8 C.7 D.6【答案】A;【解析】因为BD=AD,所以△BCD的周长=BD+CD+BC=AD+CD+BC=5+4=9【总结升华】此题正是应用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也就是已知是线段垂直平分线,那么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就想等,从而把三角形的边进行转移,求的周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在△ABC中,AB=AC,∠A=36°,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交AB于E,下述结论错误的是()A.BD平分∠ABC B.△BCD的周长等于AB+BCC.AD=BD=BC D.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答案】D;提示:根据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推得选项A、B、C正确;所以选D,另外,注意排除法在解选择题中的应用.【变式2】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中垂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则△ABC的周长是 cm.答案】19;∵DE是AC的中垂线,∴AD=DC,AE=CE=3∵△ABD的周长=AB+BD+AD=AB+BD+DC=13∴△ABC的周长=AB+BC+AC=13+6=19.类型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逆定理例2、如图,已知AB=AC,∠ABD=∠ACD,求证:AD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答案与解析】证明:∵ AB=AC(已知)∴∠ABC=∠ACB (等边对等角)又∵∠ABD=∠ACD (已知)∴∠ABD-∠ABC =∠ACD-∠ACB (等式性质)即∠DBC=∠DCB∴DB=DC (等角对等边)∵AB=AC(已知)DB=DC(已证)∴点A和点D都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D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
线段垂直平分线是数学竞赛中常用的解题工具之一。在数学竞赛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 ,需要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来解决。通过深入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定理,可以更好地 解决数学竞赛中的几何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THANK YOU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 •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应用实例
01
引言
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 过线段中点且垂直于线段 所在直线的直线。
性质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 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详细描述
首先,连接两个给定点并确定中点。 然后,同样使用直角三角板或量角器 ,过中点作与线段垂直的垂线。最后 ,标记垂足,完成作图。
通过三个给定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总结词
通过三个给定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先确定三个点 的中点,然后过中点作垂线。
详细描述
首先,连接三个给定点并确定其中两个点的中点。然后,使用直角三角板或量 角器,过中点作与线段垂直的垂线。接着,再确定第三个点与前两个点的中点 ,重复上述步骤。最后,标记所有垂足,完成作图。
04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应 用实例
线段垂直平分线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总结词
解决几何图形问题
详细描述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几何图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来解决与线段、三角 形、四边形等有关的几何问题,例如线段的等分、角度的确定等。通过利用线段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以简化几何图形的解题过程。
线段垂直平分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三角形中,垂直平分 线将三角形分为两个面
积相等的子三角形。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证明
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我们把该交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特别地:锐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_,钝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_。
知识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的应用)<1> 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A︒=∠20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等于CBE∠______。
<2> 如图所示,。
于点交的垂直平分线中,在DACMNABACABABC,=∆若,︒=∠40A则=∠B D C_______。
<3> 已知A,B两个村庄的位置如图所示,现要在公路l边上修建一个人粮食收购站,使其到A,B两村庄的距离相等,试确定粮食收购站的位置。
<4> 已知:线段ha,(如图所示)。
求作:hADaBCACABABC===∆高且使,,,。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在BCDEABACBABCR交的垂直平分线,中,︒=∠∆90t的延长线于点F,若的长是,则,EFDEBFD130=︒=∠_____。
<6>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的长为则重合,折痕为与点折叠,使点BEDEABABC,∆_______。
<7> 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BC=5,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 则的周长是C D E∆_____。
<8> 已知:把),1重合与点所示方式摆放(点按如图和ECDEFRtABCRt∆∆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cmBCcmACDEFEDFACB6,84590==︒=∠︒=∠=∠,,,cmEF9=。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证明
证明方法一
利用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性质证明。
证明方法二
利用中位线定理证明。
2023
PART 03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 理
REPORTING
判定定理的表述
判定定理1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2
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判定定理的应用
01
02
2023
PART 0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REPORTING
定义与性质
定义
垂直平分线是一条过线段中点的 直线,且与线段垂直。
性质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 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性质的应用
三角形中线定理
三角形中,中线与对应的底边平行且 等于底边的一半。
角的平分线定理
角的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 距离相等。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确定物体摆放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线段垂 直平分线的性质来确定物体的摆
放位置,使物体对称、平衡。
测量距离
在道路、桥梁等工程中,可以利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测量两点之 间的距离,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确定中心点
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领域,可 以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确定 中心点,从而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 计。
解析几何的应用
在解析几何中,垂直平分线的 性质可以用来解决一些与距离
和位置有关的数学问题。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深入探索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尽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已经被广泛研究,但仍有许多未被发现的性质值
得进一步探索。
02
垂直平分线与其他几何概念的关系
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A N
C
B
试一试:
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衡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 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样才能保 持射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呢?为什么?
A
O
P
B
基础闯关
1、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是AB上 的一点,如果EC=7cm,那么ED= 7 cm;如果 0. ∠ECD=600,那么∠EDC= 60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性质: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关系:互逆
点P在线段 AB的垂直 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 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PA=PB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C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衡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 “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样才能保持射出箭的方向与木 棒垂直呢?为什么?
A
答:当PA=PB时,射出的箭 的方向与木棒垂直
O
P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B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立体几何(垂直平分线的证明)
立体几何(垂直平分线的证明)立体几何 (垂直平分线的证明)
垂直平分线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一个直线如何垂直地平分一段线段。
在立体几何中,垂直平分线的证明与平面几何中类似,但需要考虑到空间中的立体性质。
本文将介绍如何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垂直平分线定理的表述
垂直平分线定理表述如下:对于一个立体中的一条线段AB,如果存在一条直线CD,CD垂直地平分线段AB,并且交于点E,那么AE = EB。
垂直平分线定理的证明
证明垂直平分线定理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当的几何性质和定理来支持。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证明方法:
1. 假设有一个立方体ABCDE...,其中线段AB需要被垂直平分。
2. 假设存在一条直线CD,CD垂直地平分线段AB,并且交于
点E。
3. 由立体几何性质可知,AE和EB是在平面ACDE中的平面
曲线,且AE和EB垂直于平面ACDE。
4. 由于CD垂直平分线段AB,所以AE = EB。
5. 根据空间几何性质,AE和EB的交点E在平面ACDE上。
6. 因此,垂直平分线定理成立。
结论
垂直平分线定理在立体几何中也是成立的,证明方法与平面几
何类似,但需要考虑到空间中的立体性质。
通过找到适当的几何性
质和定理来支持,我们可以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垂直平分线定理。
从线段垂直平分线入手证明
从线段垂直平分线入手证明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具有如下重要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解答某些图形证明问题时,要注意从线段垂直平分线入手.一、利用已知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例1 如图1,CD 垂直平分AB ,AB 平分∠CAD.求证:AD ∥BC. 分析:要证明AD ∥BC ,只要证明∠B =∠DAB.证明:由CD 垂直平分AB ,得CA =CB ,∠B =∠CAB.因为AB 平分∠CAD ,所以∠CAB =∠DAB.所以∠B =∠DAB.所以AD ∥BC.EA BB C图1 图2例2 如图2,△ABC 中,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C 于D ,交BC 于E.求证:AB <AC.分析:注意到AB <AD +BD ,AC =AD +CD ,那么要证明AB <AC ,只要证明BD =CD.证明:由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得BD =CD.因为AB <AD +BD,所以AB <AD +CD.所以AB <AC.二、利用构造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例3 如图3,∠ACB =90°,∠B =60°.求证:AB =2BC.分析:要证明AB =2BC ,应考虑把BC 延长一倍到D ,再证明AB =BD. 证明:延长BC 到D ,使DC =BC ,得BD =2BC .因为∠ACB =90°,所以AC ⊥BD.因为BC =DC ,所以AC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 =AD.所以∠D =∠B =60°,∠BAD =60°.所以∠D =∠BAD ,AB =BD.所以AB =2BC.D BC AE D图3 图4例4 如图4,△ABC 中,AD ⊥BC 于D ,∠B =2∠C.求证:AB +BD =DC. 分析:三条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的证明问题,应转化为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为此,可在DC 上截取ED =BD ,那么只要证明AB =CE.证明:在DC 上截取ED =BD ,得CE +BD =DC .因为AD ⊥BC 于D ,ED =BD ,所以AD 是BE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 =AE ,∠B =∠AEB.因为∠B =2∠C ,∠AEB =∠EAC +∠C ,所以2∠C =∠EAC +∠C ,∠C =∠CAE.所以AE =CE ,AB =CE.所以AB +BD =DC.。
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2.如图,AB=AC,MB=MC上, 求证: 直线AM是线段BC的 垂直平分线上.
A
M
B
C
1. 如图,在△ABC上,已知点D在BC上,且BD +AD=BC.求证: 点D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 BD+AD=BC
∴AD=BC-BD=CD
∴点D在AC的垂直平分 线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 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C
B
判断
(1)如图,CDAB于D,则AC=BC。( )
C A
D
C
B
A
D
B
(2)如图,AD=BD,则AC=BC。( )
C
A
D
B
1. 已知线段AB (1)若CA=CB,问:过C点的直线是 不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若不是,请找出 反例.
(2)若CA=CB,DA=DB,问过C和D两点 的直线是不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什么?
解:∵E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BD=AD
A
∴ △BCD的周长=BD+DC+BC
=AD+DC+BC
B
E
D
12
C
变式:如图,若AC=12,△BCD的周长=25,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D,求BC。
=AC+BC =12+7 =19 所以△BCD的周长为19。 7
4.在△ABC中,DE为BC 的垂直平分 线,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 点E,EF⊥AB于F点, A
B
C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 点的距离相等。 二、判定: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垂直平分线的证明方法
垂直平分线的证明方法垂直平分线是指将一条线段垂直地平分为两段相等的线段。
在几何学中,垂直平分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许多几何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种证明垂直平分线的方法。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有一条线段AB,我们想要证明存在一条通过AB中点M且垂直于AB的线段CD,且CD等于AB的长度的一半。
证明的第一步是通过构造。
我们可以在AB上找到一个点P,使得AP=BP,即P是AB的中点。
然后,我们以P为圆心,PA为半径画一个圆,将AB分成两段。
接下来,我们需要证明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证明:第一步,证明CD与AB垂直。
假设线段CD与线段AB不垂直,即它们的夹角不为90度。
那么我们可以在CD上找到一点E,使得AE与AB平行。
由于AE与AB平行,且AE=EB,所以AE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角AEB=角BAE。
但是,角AEB是由直线AE和EB所构成的,它们在E点相交,因此角AEB=180度。
这与角BAE=0度相矛盾。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CD与AB垂直。
第二步,证明CD等于AB的一半。
假设CD不等于AB的一半,即CD大于或小于AB的一半。
如果CD大于AB的一半,我们可以在CD上找到一点F,使得AF与AB平行。
由于AF与AB平行,且AF=FB,所以AFB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角AFB=角ABF。
但是,角AFB是由直线AF和FB所构成的,它们在F点相交,因此角AFB=180度。
这与角ABF=0度相矛盾。
同样地,如果CD小于AB的一半,我们可以得出类似的矛盾。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CD等于AB的一半。
通过以上的证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存在一条通过AB中点M且垂直于AB的线段CD,且CD等于AB的长度的一半。
总结起来,证明垂直平分线的方法是通过构造,然后利用几何性质进行推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使用几何性质和定理来得出结论,并仔细观察图像,防止出现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对于掌握定理以及定理的证明并不存在多大得困难,这是因为在七年级学习《生活中的轴对称》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①经历探索、猜测过程,能够运用公理和所学过的定理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里和判定定理.
②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能力目标:
①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②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③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①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②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难点是两者的应用上的区别及各自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究新课;第三环节:想一想;第四环节:做一做;第五环节:随堂练习;第六环节:课时小结第七环节:课后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如图,A、B表示两个仓库,要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码头应建在什么位置?
其中“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要强调这几个字在题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时研究过线段的性质,线段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其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我们用折纸的方法,根据折叠过程中线段重合说明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一个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所以在这个问题中,要求在“A、B一侧的河岸边建造一个码头,使它到两个仓库的距离相等”利用此性质就能完成.
进一步提问:“你能用公理或学过的定理证明这一结论吗?”
教师演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同时,教师板演本节的题目:
1.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一)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后,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要证‘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无数多个,需一个一个依次证明吗?何况不可能呢.”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想办法来解决此问题。
通过讨论和思考,有学生提出:“如果一个图形上每一点都具有某种性质,那么只需在图形上任取一点作代表,就可以了.”
教师肯定该生的观点,进一步提出:“我们只需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代表即可,因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都具有相同的性质.”
已知:如图,直线MN⊥AB,垂足是C,且AC=BC,P是MN上的点.
求证:PA=PB.
分析:要想证明PA=PB,可以考虑包含这两条线段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证明:∵MN⊥AB,
∴∠PCA=∠PCB=90°
∵AC=BC,PC=PC,
∴△PCA≌△PCB(SAS).;
∴PA=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演示证明过程.同时,用多媒体呈现:
第三环节:想一想
你能写出上面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它是真命题吗? 这个命题不是“如果……那么……”的形式,要写出它的逆命题,需分析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将原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逆命题就容易写出.鼓励学生找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原命题的条件是“有一个点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结论是“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此时,逆命题就很容易写出来.“如果有一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写出逆命题后时,就想到判断它的真假.如果真,则需证明它;如果假,则需用反例说明.请同学们自行在练习册上完成.
学生给出了如下的四种证法。
证法一:
已知:线段AB,点P是平面内一点且PA=PB.
求证: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P作已知线段AB的垂线PC,PA=PB,PC=PC,
∴Rt△PAC≌Rt△PBC(HL定理).
∴AC=BC,
即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法二:取AB的中点C,过PC作直线.
∵AP=BP,PC=PC.AC=CB,
∴△APC≌△BPC(SSS).
∴∠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又∵∠PCA+∠PCB=180°,
∴∠PCA=∠PCB=90°,即PC⊥AB
∴P点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法三:过P点作∠APB的角平分线.
∵AP=BP,∠1=∠2,PC=PC,
△APC≌△BPC(SAS).
∴AC=BC,∠PCA=∠PC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又∵∠PCA+∠PCB=180°∴∠PCA=∠PCB=90°
∴P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从同学们的推理证明过程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我们把它称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我们曾用折纸的方法折出过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现在我们学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能否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呢?
第四环节:做一做
活动内容: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活动目的:探索尺规方法作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思路与过程以及体验其中的演绎思维过程。
活动过程:
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要作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那么我们必须找到两个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才能确定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下面我们一同来写出已知、求作、作法,体会作法中每一步的依据.[师生共析]
已知:线段AB(如图).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1.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和D.
2.作直线CD.
直线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师]根据上面作法中的步骤,请你说明CD为什么是AB的垂直平分线吗?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从作法的第一步可知 AC=BC,AD=BD.
∴C、D都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CD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我们曾用刻度尺找线段的中点,当我们学习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时.一旦垂直平分线作出,线段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我们也用这种方法作线段的中点.
活动效果及注意事项: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然后点名学生板演,下面学生可以模仿着做,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第五环节:随堂练习
1.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是AB上的一点,如果EC=7cm,那么ED= cm;如果∠ECD=60°,那么∠EDC=
解:∵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EC=ED.又∵EC=7 cm,
∴ED=7 cm.
∴∠EDC=∠ECD=60°.
2.已知直线l和l上一点P,利用尺规作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
已知:直线l和l上一点P.
求作:PC⊥l.
作法:l、以点P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直线L相交于点A和B.2.作线段AlB的垂直平分线PC.
直线PC就是所求的垂线.
第六环节: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先推理证明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学会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四、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中,所介绍的定理实际是在七年级曾经探索过的命题,如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作为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先得出猜想,然后再进行证明,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注意数学压想方法的强化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