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2017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一、背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为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并及时妥善处理医院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暂行规定》(卫医管发[2011]4号),结合《三级中医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7版)》的具体要求,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定义及范围(一)定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范围:涵盖医疗、护理、感染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和运行、行政后勤等各个部门,具体包括:1. 诊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非正常死亡、严重并发症、严重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2. 药物、医疗器械使用不当导致的医疗事件。
3. 医院感染事件。
4. 医疗设备故障导致的医疗事件。
5. 医疗环境不良导致的医疗事件。
6.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
7. 其他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医疗安全事件。
三、报告制度(一)报告原则1. 主动报告:医务人员应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2. 及时报告:发生或者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时,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并及时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3. 保密性:对报告人主动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科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 非处罚性:凡主动报告者为无责非追究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医疗责任追究和医疗技术鉴定等依据。
(二)报告程序1. 科室报告:医务人员发现或发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庆医发〔2017〕18号___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一、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本制度所称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具体包括:1.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2.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3.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4.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5.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6.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7.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8.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9.其他非上述事件类型但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分级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
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类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十六类:1.医疗沟通事件:指医护工作人员对患者所有已知病情情况、诊疗措施了解后,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使病人及其家属对病情、各种诊疗措施、病情发展、费用、并发症等涉及知情的事项了解。
医患双方上述沟通不到位产生的事件。
2.病人资料辨识事件:因对病人资料辨认不清,导致的事件。
包括认识病人错误,治疗部位错误,治疗时间错误,严重误诊、漏诊等事件。
3.医疗处置事件:指诊断、治疗操作中不当、不及时及意外事件(除检验、仪器、耗材、药物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壹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2.紧急电话报告: 仅限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 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使用(夜间及节假日应统一 上报医院行政总值班),并随后履行网络补报。
壹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接收科室
• • • • • • • • 医务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护理部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感染管理科 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 药学部 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卫生材料管理科 器械安全(不良)事件 设备科 设备安全(不良)事件 总务科 设施安全(不良)事件 ——质控科统一收集、核查上报处置全过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形式
1.网络直报: 通过医院OA系统网络直报至主管职能部门, 质控科可以同步查看上报和处理流程,这也符 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关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进行统一管理的要求。(3.9.1.1B1有指定部门 统一收集、核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护理、医技共用同一上报表 其中输液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院内感染个案、压疮以及非计划再 次手术报告需按特定报表上报。
贰
医疗安全(不良) 事件报告意义
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意义
(一)为何报不良事件?
2017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一)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时间报告暂行规定》 执行。
(二)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非处罚性的原则进行上报和处 理。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 提供信息报告是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4、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知识培训。
1.主动报告III、IV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给予毎例80元的奖励,不主动上报的毎例 给予160元的处罚。
2.发生I级、II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未主 动报告或迟报、瞒报的个人,给予毎例360 元的处罚。
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纠纷发生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 1.1.420 21年1 月4日星 期一8 时26分4 0秒21. 1.4
谢谢大家!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08:26: 4008:2 6:4008: 26Monday, January 04, 2021
安全放在第一位,防微杜渐。21.1.421 .1.408: 26:4008 :26:40J anuary 4, 2021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1年1月 4日上 午8时26 分21.1. 421.1.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制定相应 规范
CT磁共振科工作 中可能会发生的 不良安全事件
认真检查并除去检查部位的金属饰物和异物, 如发卡、耳环等,防止产生伪影。
入院CT检查,出院送 报告
病人检查完毕 安安全全离开!
2、保密性:该制度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 完全保密。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 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原则
自愿报告、保密处理、科学分析 、持续改进。
报告流程和责任人
报告流程
医护人员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 应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 负责人汇总后向医院相关部门报告。
责任人
各级医护人员均有责任及时报告发现 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负责人为 报告的主要责任人。
0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与案例分析
02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导致患者死亡或严 重伤害的不安全事件。
重要性
及时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促进医院持续改进。
报告制度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 告制度,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 低类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要求和注意事 项。
促进医疗安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升医疗质量与 安全水平。
培训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 疗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医疗安 全不良事件时有发生。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机构需要 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针对当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 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 展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 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监督与改进措施
监督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改进措施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优化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
05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内容与要求
培训对象与内容
要点一
培训对象
全体医护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实习生和进修生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ppt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录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与改进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 培训计划与实施
01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 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 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分类
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警告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和一般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与后果
发生原因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往往与 医疗系统的复杂性、医务人员操 作失误、患者自身因素、设备故 障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后果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可能导致患者 的病情恶化、残疾甚至死亡,同 时也会给医院带来声誉和经济上 的损失。
报告时限与保密措施
报告时限
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设定不同的报告时限,确保及时处置和解决问题。
保密措施
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声誉,确保报告内容不外泄。
03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与 改进
事件调查与分析
事件发生后的及时报告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报告,并保护现场。
调查小组的成立
报告内容与格式
01
02
03
04
基本信息
提供事件发生的医院、科室、 时间、涉及人员等信息。
经过与原因
描述事件的详细经过,分析事 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因素 、设备因素、制度因素等。
后果与影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培训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培训一、引言医疗安全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及时有效地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防范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将重点介绍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目的、流程、内容和影响,以帮助医务人员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二、目的1.了解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目的和重要性;2.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流程和内容;3.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关注和敏感性;4.掌握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对医疗机构及患者的影响。
三、流程1.事件发生及现场处理-立即停止操作并保护患者;-保护现场,确保证据完整;-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2.事件分析和分类-事实收集:记录事件发生前、中、后的情况;-事件重要性评估: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进行评估;-事件分类:将事件按照相似属性进行分类。
3.事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描述和背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相关证据和涉及人员的信息;-报告形式:书面报告或电子报告,根据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报告;-报告时间:尽可能在事件发生后的时间范围内报告。
四、内容1.事件描述和背景-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件经过的详细描述。
2.事件的原因分析-根本原因分析:通过问五个为什么等方法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
3.相关证据和涉及人员的信息-事件发生时的相关证据:包括相关记录、病历、医嘱等;-涉及人员的信息:包括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的姓名、职称以及相关操作的细节。
五、影响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事件报告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减少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强调医疗安全文化,重视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管理工作。
2.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根据事件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推动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改进。
3.提升患者信任度-建立和完善医疗安全制度,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营。
为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处理、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工作,提高医院对医疗安全事件的识别、预防和控制能力,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各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和人员。
三、报告原则1. 行业性:本制度仅限于医院内与患者安全有关的部门,如临床医技、护理、后勤等。
2. 无责性:实行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无责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制度,提高信息报告人的自觉行为,保证信息的及时性与可靠性。
3. 保密性:对报告人主动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医务科等专人专职受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将严格保密。
4. 非处罚性:凡主动报告者为无责非追究性,报告内容不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报告内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病房诊治问题: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院内感染等。
2. 不良治疗: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 意外事件: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 辅助检查问题: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错误等。
5. 设备故障:医疗设备故障、停电、停水等影响医疗安全的事件。
6. 医患纠纷:医疗纠纷、投诉、抗议等影响医疗安全的事件。
7. 其他:影响患者安全、医疗秩序、医院形象的事件。
五、报告程序1. 发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后,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尽力减轻或消除事件对患者的影响。
2. 当事人或目击者应在事发后24小时内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培训
6
ICU 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0.4分
7
外一科
黄腾英术后转ICU无查房、不报告扣1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 0.4分
8 外二科 黄海燕术前沟通不规范。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例,加0.4分
9 外三科 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6例,加1分
10 外四科 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1例,加0.2分
3.9.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陷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
充分知晓
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 与工作流程。(★)
3.9.1.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
流程。(★)
• 【C】
• 1.查职能部门、内外科
• 1.有医疗安全(不良) 各两个病区有无制度、 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 流裎和报告程序。
步骤越简单越好!
奖罚机制 附:2015年11月医疗安全考核汇总表
考核办法:发现漏诊、误诊的扣0.2-0.5分;医务人员有过失的投诉/纠纷每例扣0.5-5分。 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产生大额赔偿扣5-10分。因纠纷引起的赔偿按医院《奖惩条例》 执行。严格执行诊疗规程,无纠纷、投诉加2分;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每例加0.2分(限加 1分),隐瞒不报每例扣1分。
•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 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 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不涉及 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
• 五、 职责 • (一) 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 • 1、识别与报告各类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并提出初步的质
•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 • 二、二甲评审要求 • 三、安全(不良)事件的分级 •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 • 五、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流程及奖罚机制 • 六、常见不良事件表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ppt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处理与改进
事件调查与分析
事件类型
原因分析
明确事件类型,包括诊断、治疗、护 理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差错。
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系统、流程、人员等方面的问题。
事件调查
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收集相关证据 和资料,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 。
改进措施与实施
01
02
详细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涉及人员、经过、后果等 。
处理措施
提出针对事件的初步处理措施 和改进建议。
患者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 号、床号等基本信息。
原因分析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人 为因素、设备因素、管理因素 等。
要求
报告内容应客观、准确、完整 ,不得遗漏重要信息。
报告的保密与保护
03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事件调查和分析结果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包括优化流程、完善制 度、加强培训等。
改进措施实施
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对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 跟踪,及时调整和优化改 进方案。
改进效果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 行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 反馈意见等方式,了解改 进措施的实际效果。
监督与评估
。
案例二分析
该案例揭示了医院在手术过程中 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未能及时 发现并处理手术中的意外情况。
案例三分析
该案例说明了医院在药品管理方 面存在严重问题,药品的发放和
使用未得到有效监管。
案例启示与教训
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 诊断和治疗的规范性,减少误诊
和误治的风险。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完善手术过 程中的安全制度,确保手术安全
培训形式与效果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加强培训宣传和推广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医务人员对
报告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A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根据本次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制定 下一步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
任务和时间节点。
B
C
D
加强监督和考核
加强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 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建立反馈机制,对报告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提供改进意 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报告制度
05
培训方法与效果评估
培训方法选择与应用
理论授课
邀请专家讲解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 度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让参训人
员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
实践操作
组织模拟演练,让参训人员实际操作报告 、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流程,提高
规范不良事件报告
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不 良)事件报告制度,规范 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 程。
促进医疗质量改进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总结和 分析,找出问题根源,提 出改进措施,促进医疗质 量的持续改进。
培训内容概述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定义和分 类
明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 和报告范围。
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医疗事故:指由于医疗行 为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 并经过法定程序认定为医 疗事故的事件。
严重不安全事件:指由于 医疗行为导致的重度伤害 或严重不良后果的事件。
03
报告制度基本要求与流程
报告制度目的和意义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及时报告不良事件, 有助于医疗机构及时发现 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 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培训
(六)III、IV 级处置流程:
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值班工作人员根据患者所 受损害的程度,对患者或被损害人员积极组织抢救, 给予对症治疗,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四)保密性(匿名报告) 对事件涉及的报告人、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
息予以保密。
第三章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管理处置流程
(一)不良事件报告形式: 不良事件应早发现早报告,发生不良事件后,当
事人或当事科室应积极、主动进行上报。报告形式包 括:口头上报(当面、电话等);院内上报(不良事 件系统上报、纸质表单上报);网络直报(药品、器 械等不良事件)等。
不良事件处置结束后,主管职能部门将不良事件结案 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不良事件患者基本信息、发生过程 描述、调研分析、整改措施、整改计划、效果评价等) 报送至医护部备案。
各主管职能部门每月向医护部上报本部门不良事件的 分析和总结,医护部汇总各级不良事件情况并给予分析 总结,并将总结情况反馈至中心领导及各科室。
(五)I、II 级或医疗纠纷隐患不良事 件处置流程:
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或值班工作人员跟 据患者所受损害的程度,对患者或被损害人积 极组织抢救,给予对症处理,确保患者或被损 害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当事人或当事科室判断不良事件发生的分 级为I、II 级或有医疗纠纷隐患事件应立即口 头(电话)上报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部。(内 容包括:简要患者基本信息、发生科室、事件 起因、经过、后果、给予的应急处理、患者现 在的情况、是否需要多学科会诊等)。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培训
6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五、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处理结果 按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报告人意愿确定反 馈对象,反馈内容包括不良事件评估结果、整 改措施等,反馈形式为点对点信息反馈、院内 公开反馈、院长行政查房现场反馈和质量管理 会议等。
整理课件
7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整理课件
11
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委员会,定 期对医疗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分 析,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规章制度上 提出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促进医疗质量的 稳步提高,保障医疗安全。
整理课件
8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七、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为非惩罚性记录,按照报告人的意愿对报告人 行为给予保密,对报告的非责任人根据报告信 息的价值给予奖励,对主动报告的责任人根据 后期处理情况给予减免责任,对隐瞒不报并产 生不良后果的责任人加重处罚。
整理课件
2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本规定中的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 是指与医疗相关的患者损害事件及医疗差错事 件(不论是否造成患者损伤),包括医疗并发 症、院内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器械的不良 反应或作用、环境设施伤害及因疏忽而致的医 疗差错等。
整理课件
3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整理课件
9
医疗安全事件(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八、医院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 全文化教育,倡导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理、 低损失的医疗不良事件处理原则,鼓励医务人 员积极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因素并积极整改, 营造医疗安全文化氛围。
整理课件
医务科
10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培训
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 ➢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 ➢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 ➢ 五器械 设备安全不良事件 ➢ 六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 ➢ 七消防或医院人员财产安全的不良事件
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类
• 一病人辨识事件:诊疗过程中的病人或身体部位错误不包 括手术病人或部位错误;
不良事件报告培训
一 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不良事件的条款
•3 9 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可的工作流程; 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3 9 1 1 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 •C •1 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多种途径便于医 务人员报告; •2 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一 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不良事件的条款
• B符合C ;并 • 1 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 核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 2 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 3 全院员工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95%; • A符合B;并 • 1 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 2 每年报告≥10件; • 3 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漏报率;
统建立网络对接;
一 医院评审标准中关于不良事件的条款
• 3 9 3 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乡镇卫生院管 理体系 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要有根本原因分析;
• 3931 • 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 •C • 1 定期分析安全信息; • 2 对重大不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
• 二治疗 检查或手术后异物留置体内; • 三手术事件:麻醉 手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 四呼吸机事件:呼吸机使用相关不良事件; • 五药物事件:医嘱 处方 调剂 给药 药物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和等级划分
? (一)定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 任何可能影响病人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 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 全的因素和事件。
? (二)等级划分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 4.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 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
不涉及报告人和被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 医疗安全(不 良)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外,应 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及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 告。
(2)医务科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疗纠纷防范处置办公室相关人员调查分析事件 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对策及整改措施,督促相关科室限期 整改,及时消除不良事件造成的影响,尽量将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3)涉及药物不良反应、院内感染、输血反应的实行双重填报。 (4)以上处理结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最后统一报医务科备案。
? 1.自愿性:医院各科室、部门和个人有自愿参与(或退出)的权利,提供信息报告是 报告人(部门)的自愿行为。
? 2.保密性:对报告人以及报告中涉及的其他人和部门的信息完全保密。报告人可通过 网络、信件等多种形式具名或匿名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将严格保密。
? 3.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 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 永久性功能丧失。
?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 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 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 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一) 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
例》(国发 [1987]63
号)、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
卫医发 [2002]206
号)执行。
(二) 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的特点。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及上报流程
2017-8-25
一、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 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 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院本部发生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主动报告; 但药品不良反应 /事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输血不良反应、院内感染 个案报告需按特定的报告表格和程序上报,不属本医疗安全(不良)事 件报告内容之列。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2. 当事科室需在 2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 表》,并上交护理部或医务科。
(三)III 、Ⅳ级事件报告流程 报告人在 5个工作日内填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并提交至护理部或医疗科。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二)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1. 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以下程 序进行上报:
1. 主管医护人员或值班人员在发生或发现Ⅰ、Ⅱ级事件时,以下程 序进行上报:
Ⅰ、Ⅱ级事件报告流程
说明:
(1)当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填写书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事 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采取的措施等内容,一般不良事件要求 24~48h内 报告,重大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口头或电话上报告医务科,由其核实结 果后再上报分管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