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1. 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2.掌握叙述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3.能够分析课文,掌握其中的文学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2.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掌握叙述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难点:分析课文,掌握其中的文学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内容4.1 教材分析1.文本作者:鲁迅2.文本类型:叙述文3.文本主题:故乡情结4.文本结构:正文部分分为五段,各自开篇均有作者回忆故乡的情景。

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故乡情结也逐渐增强。

4.2 教学设计第一步:导入新课1.师生共同回忆自己的故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乡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激发学生情感与思考。

2.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乡故事和情感,加强与故乡的感情联系。

第二步:阅读课文1.讲解故乡情结。

2.整体阅读课文。

3.引导学生看懂每段的叙述过程,理解文字背后的意境与情感。

4.分析文学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解读鲁迅词藻丰富、生动形象的叙述风格。

第三步:师生交流1.询问学生轮廓薄弱、不理解的地方。

2.师生分享阅读体会。

3.听取学生与鲁迅的故乡情结及文章叙述感受相关的思考。

第四步:习作撰写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故乡体验来描写故乡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以及故乡情结的启示。

2.就自己所写的文字展开分享。

3.通过课堂评析、点评,提高语言水平和学习能力。

5. 学习规划1.课堂预习:学生通过预习课本,了解故事框架和基本情节。

2.课堂深度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文学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掌握写作技巧。

3.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畴,通过阅读其他的叙述文,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6. 总结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人与故乡之间的情感联系,掌握叙述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分析文学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

同时,课堂学习形式上以互动为主,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启示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故乡》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故乡》⼀⽂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与⼈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活的殷切希望,召唤⼈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活⽽努⼒奋⽃。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第⼗四课《故乡》教案 知识⽬标 1、理解积累词语 2、把握闰⼟、杨⼆嫂⼈物形象 能⼒⽬标 1、掌握从肖像、语⾔、动作的描写中分析⼈物性格特征并由此推知⽂章主题的鉴赏⽅法。

2、理解⼩说运⽤对⽐来刻画⼈物性格,突出主题的写法。

3、能多⾓度的理解主题 德育⽬标 1、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暗是造成农村和乡镇经济衰败、农民破产、⼈民⽣活艰⾟的根源,⽽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与⼈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2、理解鲁迅对劳动⼈民的同情和决⼼变⾰旧世界、创造新⽣活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本⽂刻画⼈物的⽅法和对⽐⼿法的运⽤。

教学难点: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与⼈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法:讲析、讨论、朗读 教学⽤具:课件、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课⽂。

理清⽂章情节结构,谈谈对⼩说⼈物的印象。

第⼆课时 ⼀、导语设计: 好的⽂章总是有很强的感染⼒的,它会让你或欢喜或悲哀,或豪情万丈,或悒郁满怀。

《故乡》是⼀篇很好的⼩说,曾被翻译成多种⽂字,被多个国家收⼊教科书中。

上⼀节课,我们读了⼀节课的课⽂,那么你能不能告诉⽼师你读了这篇课⽂后有怎样的⼼情? ⼆、研读,分析⼈物 1、在课⽂结尾这样写到:故乡的⼭⽔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使我⾮常的⽓闷……⼜使我⾮常的悲哀。

(悲哀)亲不亲,故乡⼈;美不美,家乡⽔。

为什么⼆⼗年后的⼀次故乡之⾏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情?请⼤家看课⽂,找⼀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学⽣读课⽂思考回答,(故乡的景、故乡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件

我们读小说往往很在意情节,它总是最 吸引人。那么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故 乡》讲了个什么故事?
“我”回故乡处理搬家事务时的
种种见闻与感受。
“我”见到了哪些人?你们对文中哪个人 物印象更深刻?
少年的好友闰土 豆腐西施杨二嫂
初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人物还有哪些?哪些人物是主要人物?
还有:“我”、宏儿、水生;
阅读要求:
1、比环境(20年前,20年后的故乡各是 怎样的?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
2、比人物(20年前的闰土、杨二嫂跟20 年后的闰土、杨二嫂各是怎样的?)
对比及作用
(一)
神异的图画
萧索的荒村
对比及作用
(二)
肖 像 对 比
紫色的圆脸小毡帽手 红活圆实颈套银项圈
健康朝气蓬勃
很深的皱纹破毡帽极薄的 棉衣手像松树皮无银项圈
返回
完成下列问题: 给下列红字注音。 阴晦 huì 胯下 kuà祭祀 sì 五行缺土 xíng 鹁鸪 bógū 獾猪 huān 惘然 wǎng 潺潺 chán 恣睢 zìsuī 颧骨 quán 髀 bì 愕然 è 嗤笑 chī 瑟索sè 吓 hè 寒噤 jìn 黛 dài 瓦楞lèng 猹 chá 秕谷 bǐ 毡帽zhān
3、“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 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竟”字表现“我”对与闰土的隔膜之 深,感到惊愕。如去掉“竟”字,表现不 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 责旧社会的意义。
4、文中点出哪三种旧的 生活态度?新 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
“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 新的生活是不同于以上三种的安宁、幸福、 和平的生活。
对比及作用
神异图画 萧索荒村

《故乡》字词解释(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字词解释(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字词解释
1 注音
阴晦(hu@)胯(ku4)下秕(b!)髀(b@)间
恣(z@)睢装弶(ji4ng)祭祀(s@)颧(qu2n)骨惊愕(8)潺潺(ch2n)寒噤(j9n)憎(z5ng)恶妇孺(r*)钵(b#)盂贵恙(y4ng)荼(t*)毒
2 辨音
3 辨形
4 解释
①既然:课文里是“已经”的意思。

②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的图景、形象。

③辛苦:课文中的“辛苦麻木”指身心劳苦,“辛苦展转”含有“奔波、劳碌”的意思,“辛苦恣睢”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④间或:偶然;有时候。

⑤阴晦:阴暗昏沉。

⑥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⑦愕然:吃惊的样子。

⑧鄙夷:看不起。

⑨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⑩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11)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12)恣睢:放纵,凶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一、词语知识重点字音:第14课《故乡》阴晦(yīn huì )萧索(xiāo suǒ )猹(chá)祭祀(jì sì )五行(wǔ xíng )装弶(zhuāng jiàng )伶俐(líng lì )潮汛(cháo xùn )髀(bì)间伶仃(líng dīng )愕然(è rán )鄙夷(bǐ yí )嗤笑(chī xiào )应酬(yìng chou )世面(shì miàn )惘然(wǎng rán )瑟缩(sè suō )廿(niàn)年黛青(dài qīng)隔膜(gé mó )潺潺(chán chán )恣睢(zì suī )寒噤(hán jìn )颧骨(quán gǔ )脚踝(jiǎo huái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拮据(jié jū )衣冠(yī guān )栈桥(zhàn qiáo )糟蹋(zāo tà )无赖(wú lài )与日俱增(yǔ rì jù zēng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 )别墅(bié shù )褴褛(lán lǚ )牡蛎(mǔ lì )撬开qiào郑重其事(zhèng zhòng qí shì )女婿(nǚ xu )端详(duān xiáng)恭维(gōng wéi )阔绰(kuò chuò )煞白(shà bái )狼狈(láng bèi)嘟囔(dū nang )流氓(liú máng )诧异(chà yì )第16课《孤独之旅》家底(jiā dǐ )眺望(jiā dǐ )雍yōng 觅食(mì shí )嬉闹(xī nào )空旷(kōng kuàng )撩逗(liáo dòu )炊烟(chuī yān )狗吠(gǒu fèi )胆怯(dǎn qiè )掺杂(chān zá )驱除(qū chú )镰刀(lián dāo )恶劣(è liè )温顺(wēn shùn )戳破(chuō pò )歇斯底里(xiē sī dǐ lǐ )旧茬chá 纯粹(chún cuì )肥硕(féi shuò )撅断(juē duàn )重点词语:为期不远:作为;期:日期,期限。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归纳写作背景作者鲁迅于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呐喊)自序》)。

1919年12月,最后一次回故乡绍兴接他的母亲等人来北京居住。

从《鲁迅日记》中可以了解这次回乡的经过:1919年9月,鲁迅卖掉了绍兴的老屋,添了些钱,买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弯宅第。

11月修葺完毕,21日“上午与二弟眷属俱移入八道弯宅”。

26日鲁迅“上书请归省”。

12月1日,由北京动身回老家,4日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在家乡处理搬迁事务,大约住了二十来天。

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

29日中午抵达北京,“下午俱到家”。

往返大约29天。

《故乡》的故事情节便是根据这段生活经历演绎而来。

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字词解释1.既然:这里是已然的意思。

2.阴晦(huì):阴沉昏暗。

3.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4.影像:这里是印象的意思。

5.心绪:心情。

6.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处居住。

7.谋食:谋生。

8.寓所:寄居的房子。

9.猹(chá):作者1929年5月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说:“‘猹’字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现在想起来,也许是獾罢。

”主要内容《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表达思想: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主题思想《故乡》的主题思想是:这篇小说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故乡》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备课资料(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备课资料【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1.字词积累阴晦huì:阴沉昏暗。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谋食:谋生。

无端:无缘无故。

潮汛xùn:定期上涨的潮水。

苏生:苏醒,重现。

愕è然:吃惊的样子。

鄙夷:看不起。

嗤chī笑:讥笑。

瑟索: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惘wǎng然: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恣zì睢suī:放纵,凶暴。

2.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收在《鲁迅全集》里。

本文写于1930年。

3.背景链接《故乡》是以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初,作者从北京回到故乡所接触的人物、事件为素材的,写于一九二一年初,但却概括了一九二一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旧中国农村日趋破败、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依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

在这个时期内,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各派军阀连年混战,地主豪绅对农民残酷压榨,使广大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广大农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鲁迅目睹中国农村的破败情景与农民的悲惨生活,深为震动。

同时,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又给他以极大鼓舞,使他看到了薄明的曙色。

他开始探索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及其出路这样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

《故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故乡》以搬家为线索,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为内容,把现实和回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艺术整体;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渴望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文章脉络小说按“我”回故乡的时间顺序叙写,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15,16课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15,16课知识点梳理

第14课《故乡》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故乡》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课文全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课文全解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1.主题儿时的“故乡”,给“我”许多欢乐、甜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

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沉寂、毫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

使“我”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悲哀”。

其实以前的“故乡”也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

我们读这篇小说,要从作者对“故乡”的感觉变化中,探讨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这篇小说的主题,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

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

以闰土为例:少年闰土:外貌: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动作: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

对“我”的态度:“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对生活的态度: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而他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理解这样的主题,可以深入探讨演变的原因:过去现在(推断变化的因)。

(2)表现中国社会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

从闰土父子和杨二嫂身上,可以看出这样轮回的影子: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中年?─→?杨二嫂:年轻─→中年─→?也许他们的后代,也会步他们的后尘,在这样的轮回中挣扎。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故乡》预习+教案+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故乡》预习+教案+课件

九年级上册语文14课《故乡》预习+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故乡》,依据教材的章节,主要内容包括:阅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以及探讨作者对于故乡的复杂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发展过程。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及修辞手法。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故乡、家庭的情感认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理解作者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及修辞手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描绘故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让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针对问题进行解答。

3.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

4. 例题讲解: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某一情节,进行随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乡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故乡》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心理变化重点词汇和短语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不少于200字描述你对故乡的印象。

分析课文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2. 答案:对故乡的印象描述(略)主人公心理变化分析:课文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故乡的变化时,由最初的期待、激动,逐渐转变为失望、困惑。

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于故乡的复杂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故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充分,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故乡》字词解释(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字词解释(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字词解释
1 注音
阴晦(hu@)胯(ku4)下秕(b!)髀(b@)间
恣(z@)睢装弶(ji4ng)祭祀(s@)颧(qu2n)骨惊愕(8)潺潺(ch2n)寒噤(j9n)憎(z5ng)恶妇孺(r*)钵(b#)盂贵恙(y4ng)荼(t*)毒
2 辨音
3 辨形
4 解释
①既然:课文里是“已经”的意思。

②影像:课文中指具体生动的图景、形象。

③辛苦:课文中的“辛苦麻木”指身心劳苦,“辛苦展转”含有“奔波、劳碌”的意思,“辛苦恣睢”指“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④间或:偶然;有时候。

⑤阴晦:阴暗昏沉。

⑥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⑦愕然:吃惊的样子。

⑧鄙夷:看不起。

⑨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⑩隔膜: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11)展转:课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

(12)恣睢:放纵,凶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一、《故乡》中作者揭示主题的两个方面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这个方面在教学中一般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学生也能较轻松,较容易的接受。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

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

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这个方面是教师容易一笔带过而学生又不易理解的方面。

鲁迅做起小说来是要拯救国民愚弱的灵魂,即拯救“国民性”,鲁迅所说的“国民性”是专指中国民族的精神弱点和劣根性。

《故乡》中塑造的三个人物:“我”,闰土和杨二嫂,在一定程度上都患有“愚”和“弱”的痼疾,都是鲁迅要拯救的对象。

小说中“我”在船上的思索,正是鲁迅在拯救国民性道路上的苦苦求索。

要想不至偏废主题思想的这个方面,教学中还需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部分句、段的解释入手。

二、《故乡》中塑造的三种人物类型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故乡》中的典型人物“我”,“闰土”,“杨二嫂”自然也是集个性与共性于一身的类型化人物。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

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都苦得象木偶人了”。

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只是“一幅香炉”和“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墙”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一类。

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1.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1.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故乡》课文详细解析

《故乡》课文详细解析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的故乡去。

....,别了二十余年【段析】交代“我”回故乡去。

【品味】“二千余里”“二十余年”写出“我”与故乡的距离之远、与故乡分别的时间之久。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①..几个萧索为什么用“横着”?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段析】点明深冬的某天乘船回故乡。

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品味】“深冬”一词不仅仅是季节变化的标志,更是心情的写照。

“横着”写出了村庄的不整齐,零零落落。

“苍黄”“萧索”勾画出荒村死气沉沉、没有生命力、衰败的景象,用词非常贴切。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②这个句子的结构形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理解它的含义?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段析】过渡段,承上启下,“我”的心绪变得更加沉重。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③我所记得的故乡要好得多了为什么“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段析】看到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变得荒凉破散,“我”流露出忧愤之情。

【品味】“全不如此”与下面的“本也如此”看似矛盾,实则并不矛盾。

“我”对故乡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而眼前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践踏下的故乡却是一片荒凉景象,粉碎了“我”的“故乡之梦”。

因此,“我”只能以自己“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来无可奈何地寻求自我安慰,说故乡“本也如此”。

实则表达了“我”心中难抑的忧愤之情。

《故乡》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知识讲解(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

《故乡》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于1912年随民国教育部北迁赴京供职,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迁居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

不过,这只是触发故事的一点,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却是更为广阔深邃的社会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10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

“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

因此,“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中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知识积累1.阴晦.(huì):阴沉昏暗。

2.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苍黄:灰暗的黄色。

本文形容天色不好。

4.悲凉:悲哀凄凉。

5.瓦楞.(léng):绍兴人习惯用“楞”指称那种格子状的狭长凹凸的东西,如“一畦菜地”说成“一楞楞菜地”。

屋瓦沟脊相间,也是“一楞楞”的,故称为“瓦楞”。

6.嗤.(chī)笑:讥笑。

7.素:向来。

8.如许:这么些。

9.易主:改换主人。

易:改变。

10.凄凉: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寂寞冷落。

本文形容人物神情悲伤难过。

11.神异:神奇,不同一般。

12.家景:家里的生活状况。

13.祭祀.(sì):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14.无端:无缘无故。

端:头,引申为缘由。

15.伶俐:动作灵活。

16.景况:光景,情况。

本文指生活状况。

17.秕.(bǐ)谷:空或不饱满的稻谷。

18.伶仃:瘦弱。

本文用来形容杨二嫂两条纤细的腿站立如圆规的姿态。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文重要知识讲解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4课《故乡》课文重要知识讲解一、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详解+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详解+同步练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详解+同步练习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知识点详解+同步练习_hu课文电子版课文朗读课文知识点第14课故乡一、学习目标1.认识《故乡》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2.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对比等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3.体会对故乡的深情。

二、简介鲁迅(1881~1936)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三、写作背景《故乡》是鲁迅于1921年写的一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日渐没落的旧中国的农村,回乡处理家务并告别了自己的故土与心中唯一眷恋和牵挂的儿时玩伴—闰土。

此一别不知今生还能否再见,在回家的路上,已“没有什么好心绪”。

而当见到记忆中的小英雄褪去了光环,变做一个“木偶人”,好生意的“豆腐西施”沦落为尖酸刻薄、小偷小摸的“圆规”,更是引发无尽的感慨和悲哀。

文章结尾写道:“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生词识记阴晦[yīn huě]:阴沉,昏暗萧索[xiāo suǒ]:缺乏生机,不热闹谋食[móu shí]:谋生无端[wú duān]: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伶仃[líng dīng]:形容瘦弱或细长鄙夷[bǐ yí]:轻视,看不起瑟索[sè suǒ]: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抖动,现多写作“瑟缩”松[sōng]松爽[shuǎng]爽:形容轻松愉快展转[zhǎn zhuǎn]: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现写作“辗转”恣睢[zì suī]:任意胡为祭祀[jì sì]:指祭神、祭祖,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

嗤笑[chī xiŕo]:嘲笑,有讽刺之意。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知识梳理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4课《故乡》知识梳理

故乡【原文】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仿佛也就如此。

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

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

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交屋的期限,只在本年,所以必须赶在正月初一以前,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

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

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宏儿没有见过我,远远的对面站着只是看。

但我们终于谈到搬家的事。

我说外间的寓所已经租定了,又买了几件家具,此外须将家里所有的木器卖去,再去增添。

母亲也说好,而且行李也略已齐集,木器不便搬运的,也小半卖去了,只是收不起钱来。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母亲说。

“是的。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

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故乡》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

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二、故事背景
《故乡》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十年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情况。

辛亥革命虽然赶跑了一个皇帝,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社会中求索了几十年,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这篇小说。

三、理解词义
1. 阴晦:阴沉昏暗。

2.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3.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这里指瘦弱。

4. 愕然:吃惊的样子。

5. 鄙夷:看不起。

6. 嗤笑:讥笑。

7. 大抵:大概。

8. 惘然:心里好像失去了什么的样子。

9. 恣睢:放纵,放任。

10.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5):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时的复杂心理,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一部分(6-77):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着重刻画了闰土与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

第三部分(78-88):我”怀着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而消沉、悲观,而是把希望寄托于未来ꎬ寄托于下一代。

五、问题归纳
1. 简析课文第二段故乡给人的印象是怎样的。

“阴晦”“冷风”“苍黄”“横”等字词形象地渲染出故乡沉寂、荒凉、死气沉沉的景象。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仿佛使我们置身于深冬季节的原野,“苍黄的天”已使人感到压抑,远近村落又那么荒凉,更令人产生忧虑不安的感觉,而一个“横”字则更把一片荒凉的景象尽现,它们个个如同僵卧在严寒中一样,突出了故乡的“没有一些活气”。

作者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凋敝的面貌。

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迎”“飞”两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迎”“飞”用词准确,符合人物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写出了两种不同年龄层次人物生命的活力的差异。

“迎”字写出了母亲盼望“我”归来的急切心情,“飞”运用拟物修辞,既写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又写出了侄儿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3.“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

”母亲又高兴又凄凉的心情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高兴”与“凄凉”这两个词写出了母亲内心复杂的情感,“高兴”是因为见到了久别的儿子,“凄凉”是因为要离开故乡远行了。

4.第15—28段塑造了少年闰土怎样的形象?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聪明能干、口齿伶俐、见多识广、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5. 课文12-30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
插叙。

这部分文字塑造了少年闰土活泼健康、动作干炼、能言善说、见多识广、有勇有谋、热情纯真的小英雄形象。

插入少年闰土和“我”友谊片断,表现了“我”和闰土纯真亲密的朋友关系,与下文两人的隔膜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6. 课文第12段写“我”记忆中的故乡的图画,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第12段描绘了一幅“月夜刺猹图”,记忆中的故乡美丽动人,色彩明快;作者用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形象的烘托,同时它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萧条冷落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7. 闰土脸上“欢喜”和“凄凉”两种不同的神情同时出现是否矛盾?这里对闰土的描写刻画出闰土怎样的形象?
不矛盾。

闰土见到阔别多年的儿时好友,自然高兴,所以“欢喜”;但二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以及贫困、窘迫的生活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所以脸上又现出“凄凉”的神情。

表现了闰土见到儿时朋友的复杂心情。

“动着嘴唇”“终于恭敬起来”说明闰土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封建等级观念最终战胜了少年时的纯真友情。

一个满含愁苦、愚钝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眼前。

8. 为什么“我”听了闰土的称呼后“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老爷”这一称呼表明“我”与闰土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纯真友谊已被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所取代。

“我”内心感到悲凉、凄冷,因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9. 你认为这“厚障壁”指什么?为什么是“可悲”的?
指的是一种人的观念、地位、生活环境差异所带来的精神上的隔膜。

文中是借喻的说法。

“可悲”在于这样的“厚障壁”在生活中近于“合理”地存在着,而且也是精神上、伦理上难以打破的。

10.在71自然段中,中年闰土与“我”对话中,多次使用省略号,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作者连用四处省略号,不仅写出了中年闰土反应呆滞,头脑已被痛苦塞满,讲话吞吞吐吐,更有助于刻画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形象。

这与口齿伶俐的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1.“他只是摇头,脸是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

“石像一般”运用明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刻画出闰土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在看不到希望中变得迟钝、麻木的形象。

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得沉默寡言了,这与“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

12.怎样理解“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句话?
这里的“高墙”是借喻。

因“我”对故乡的期望与故乡的现实相去甚远,因“我”与故乡的人们有较大的隔膜,所以“我”感到四面仿佛都是“高墙”。

此句充满哲理,极好地深化了主题。

13.“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14.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两句话的理解。

作者把希望比作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去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

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这两句话升华了主题思想,给人以鼓舞。

六、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了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七、课外知识
文体知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塑造人物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分类(篇幅):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