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3b9f4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
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也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而且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
“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文章的5到8段。
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e22205e90c69ec3d5bb75fe.png)
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空间顺序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本位”的原则,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讨论法和点拨法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
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延伸拓展法。
不局限于《材料一》对故宫的介绍,其他几个材料也从不同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介绍。
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根据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和合适的阅读方法。
学生学法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相关段落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达到促成学生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1.平面图 2.平面示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馆的宏伟壮观,了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两项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故宫博物院》一等奖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故宫博物院》一等奖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c8507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0.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1 课《故宫博物院》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小学语文的 8 号考生,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环节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单元一共包含三篇课文,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同时学会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本课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传达了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强烈的自豪感。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
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
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文章的语言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
尤其是体会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磬“氛”等生字词。
正确、流利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2、通过朗读与体会,了解太和殿,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3、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的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我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我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为此,我主要采用指导学生自学法,配合创设情境发,朗读探究法,抓住重点字词品读感悟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说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环节: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办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741871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f.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插图丰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故宫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学生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可能理解起来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内容,掌握一定的专业术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物模型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问题导入,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哪个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物等方面的内容。
3.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专业术语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课堂互动:设置一些问题,如“你们觉得故宫的建筑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523c84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3.png)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11《故宫博物院》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艺术,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文语言优美,图片生动,引人入胜。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故宫的壮丽辉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故宫的详细历史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故宫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艺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学生对于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小组讨论、观察和思考等。
我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艺术。
然后,我会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让他们通过观察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通过思考来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故宫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阅读理解: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文化和艺术。
3.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和交流。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727b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b.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第【1】篇〗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传锡的《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
【说教材与学情】合理的分析教材和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
《故宫博物院》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
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但是空间概念还不是很强,所以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本身及学生现有状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首先知识与能力方面,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本文层次,把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方面,在学习过程中我打算通过朗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领略故宫博物院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说教学重难点】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理清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确立为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说教法学法】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教法方面,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与课本相关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同时,利用拓展延伸法,使课堂不局限于课文自身,拓展学生思维宽度。
学法方面,我会将诵读法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以反复诵读的方式,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同时采用合作讨论法,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激发兴趣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基于这点,在开课之初,我会先向学生展示一组故宫博物院的,然后引入课题: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有长城、故宫、天坛等著名文化遗产。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000a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d.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本单元说明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
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是一篇比较典范的说明文,课文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也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的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指导性。
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而且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
“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它的历史地位已没有必要详细讲解,至于它的建筑风格我们又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在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后,重点分析文章的5到8段。
因为作者在取舍时,也是抓住了太和殿的重要性,对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写。
根据对教材以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整体把握文意。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目标:1、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发扬民族创造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以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2)文章总体结构:总—分—总。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故宫博物院(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ec518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9.png)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 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 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 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 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 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 文化遗产”。
太乾和清殿宫 午
坤宁宫
1.文章门说明对象交是泰交什殿泰么?殿具有 哪些特征? 御
太和门花 2文、章填按好什课么园后顺练序习做第介一绍题的的?图。思考
中和殿与保和殿
明确: 说明对象: 故宫博物院
特点: 规模宏大 形体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西华门
景山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3、课件上准备了故宫博物院的示意图,让学生自己当导 游,介绍故宫博物院,学生在介绍的同时,自然而然就熟悉了 本文的写作思路,也学会了运用空间顺序写作说明文。
(二)、改进思路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变图片文字大量罗 列的现象。完善教学环节,对教学过程进 行全面的设计,加入导入,学生活动,课 堂小结等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要求: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 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
保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中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
太和门 东华门 金水河 午门
北 西东
南
从 南 到 北 的 空 间 说 明 顺 序
空间顺序 (前-后):
• 天安门 • 端门 • 午门 • 金水河、石桥 • 太和门 • 三大殿 • 后三宫、东西宫 • 御花园 • 神武门 • 景山
西华门
景山 神武门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乾清宫
太和殿,俗称“金銮 殿”,位于紫禁城南北 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成,称奉天殿。太和殿 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 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 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 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 筑之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doc](https://img.taocdn.com/s3/m/c3c72b79dd3383c4ba4cd278.png)
11故宫博物院讲义故宫博物院是空间秩序的展示。
教学本单元的重点是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本课特点同时,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规模宏大、精美的特点故宫建筑群的建筑和统一布局。
2理解方位词在语序中的重要作用空间解释。
三。
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习惯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任务。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规模宏大、精美的特点故宫建筑群的建筑和统一布局。
2理解方位词在语序中的重要作用空间解释。
教学难点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习惯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任务。
2体验本文的重点,有详细的介绍简单描述事物,学会应用。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发展,图像感知与逻辑思维的结合气质培养与知识开发相结合,把学生的人格培养与教育结合起来知识开发“标准”原则,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讨论和拨号相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意义词的位置。
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阐明文章的顺序。
2图解法。
利用故宫平面图及相关资料风景意象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旅游路线。
三。
扩展方法。
不仅仅是介绍紫禁城在物质上是一个,但物质上是另一个从不同角度介绍故宫博物院。
什么时候?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学会立足事实任务是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
学生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主要使学生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空间顺序将相关段落的文字分组,并加以实现正文的重点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可以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风格形成。
教学过程1、显示图片并导入新课程教材中的紫禁城图片(1。
计划二。
示意图)通过多媒体呈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了解宫殿的壮丽博物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一点。
2、整体感知,任务明确1朗读课文,理解所提供的四种材料故宫博物院。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3ac6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9.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公开课教案第【1】篇〗11* 故宫博物院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故宫的建筑布局图,画出游览路线图。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3.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故宫的布局特点。
学会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地介绍复杂景观。
难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字词教学能根据注音认识生字,对于建筑物的名称可让学生预习时上网查找相关,了解相关建筑的特征。
“鸣钟击磬”“迥然不同”等词语则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词典进行理解。
2.阅读理解本文篇幅很长,涉及四个不同类型的材料,有故宫博物院的方位介绍、太和殿的由来、故宫博物院官网介绍、故宫博物院平面示意图,这就需要学生有根据不同学习任务,提取、整合不同材料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3.表达运用通过深入分析、整理四个材料的不同信息,可以形成自己对故宫博物院的了解与认识。
并把了解与认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可以在游览故宫的时候进行讲解,这是语文工具性的表现。
1.预习提纲课前熟读课文,充分了解文本出示的四个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同学们去过故宫吗?里面有什么呢?请去过的同学介绍一下。
2.介绍故宫。
(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故宫,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近600多年的历史, 在这前后六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对国家实行统治。
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紫禁城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事实上,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一共有两处——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者均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新审定)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新审定)](https://img.taocdn.com/s3/m/3b2f70620b4c2e3f57276380.png)
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空间顺序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本位”的原则,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讨论法和点拨法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
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延伸拓展法。
不局限于《材料一》对故宫的介绍,其他几个材料也从不同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介绍。
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根据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和合适的阅读方法。
学生学法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相关段落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达到促成学生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1.平面图 2.平面示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馆的宏伟壮观,了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两项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92c77fbf524ccbff1218494.png)
故宫博物院说教材:《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说明文,学习重点是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课文按照游览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对故宫一般性的了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产生自豪感。
这对新课标中的有关目标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同时,文中使用的说明顺序和文章的结构对我们学习写作说明文都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掌握,对于今后学习其他课文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说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说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本位”的原则,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讨论法和点拨法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
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延伸拓展法。
不局限于《材料一》对故宫的介绍,其他几个材料也从不同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介绍。
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根据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和合适的阅读方法。
说学生学法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相关段落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达到促成学生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故宫博物院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故宫博物院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d3c94a1ed9ad51f11df217.png)
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空间顺序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本位”的原则,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讨论法和点拨法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
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延伸拓展法。
不局限于《材料一》对故宫的介绍,其他几个材料也从不同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介绍。
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根据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和合适的阅读方法。
学生学法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相关段落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达到促成学生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1.平面图 2.平面示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馆的宏伟壮观,了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两项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故宫博物院 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故宫博物院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906e271711cc7931b716e1.png)
11.《故宫博物院》说课稿《故宫博物院》是一篇空间顺序说明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根据教学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4.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2.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不同的任务,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中“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以学生本位”的原则,本节课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1.讨论法和点拨法结合。
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
在老师的点拨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图示法。
利用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配合相关景物图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游览路线。
3.延伸拓展法。
不局限于《材料一》对故宫的介绍,其他几个材料也从不同角度对故宫博物院做了介绍。
学生在学习时,要学会根据任务来选择阅读材料和合适的阅读方法。
学生学法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按空间顺序写作的特点;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分组理解课文相关段落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特色;通过这样的设计达到促成学生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故宫图片(1.平面图 2.平面示意图),通过谈话,使学生了解故宫博物馆的宏伟壮观,了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两项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0ceddf5901020206409cc8.png)
「新部编人教版」六上语文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案11*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一篇略的课文。
课文由四则材料组成。
第一则材料按游览参观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地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第二则材料则补充介绍了太和殿的毁坏和修复;第三则材料引用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出示的对故宫博物院的简单介绍和参观引导,第四则材料则出示了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课文前的导读部分提出了两个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学习这篇课文,既可以从中获得对故宫的一般性了解,又可以增强我们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同时,在根据阅读任务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材料,建立整体把握、重点理解的阅读意识。
[教学目标] 1.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3.对材料中重要信息进行组合,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1.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2.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并对材料中重要信息进行组合。
[教学课时] 1课时一、熟悉任务,筛选材料(一)情境导入,认识故宫同学们,在中国有一座城中之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如果你去参观了,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
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这座城中之城就是“故宫博物院”。
(出示图片,板书课题)(二)读取任务,浏览全文 1.打开课本,同学们会发现课文前的导读提示有两项任务,请同学们来读一读。
并和同学交流,你会根据不同的任务怎样选择阅读材料。
2.同学们做出判断之前请先读一读材料,看看材料分别讲述了什么?(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dc10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9.png)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
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 *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故宫的建筑布局图。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和说明方法。
4.学会介绍复杂景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
1.与选择内容有关的材料细读,与内容无关的材料粗读,要使用的材料及时做好标记。
2.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顺序、说明方法。
3.以太和殿为例,认识并学习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1bc73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6.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上11《故宫博物院》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故宫博物院》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11课,本文介绍了故宫的历史、建筑、陈设和艺术价值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故宫的辉煌历史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篇课文既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是对他们的历史知识拓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历史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故宫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对中华文化深入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和艺术价值,设计好教学问题和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对故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故宫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对故宫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课文中有哪些句子体现了故宫的建筑特点?”“故宫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博物院》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从天安门出发,细观太和殿,略看后三宫;进入御花园,最后登临景山公园鸟瞰故宫全貌,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作者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说
教
学
过
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四)拓展延伸,自主创新.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法。首先,我会采用这样一个导入语: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学生可能会回到道:鸟巢、长城、故宫、圆明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其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插入视频)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概貌有一个视角上的把握,从解说员对故宫一些数字的介绍,让学生对故宫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文章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诵读品味,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自由朗读课文。
1、故宫有什么特征?
2、作者采用了怎样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故宫平面图,让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出文中所写的故宫个地方的位置,同时,教师出示相关各殿图片,例如: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学生填图的过程是为了让他们明确作者采用空间顺序进行描写的写作思路,采用这样一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板书: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法
学
法
(一)教法
一个理想的教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故宫博物院》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情景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通过问题引导,指导归纳,让学生深入课文学习,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
(二)学法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教会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他们怎么学。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因此,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运用以下学法:自主学习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等等。在这里,提示学生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在介绍建筑群时,作者采用分清主次、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板书:详略得当)对课文主要段落探究之后,让学生速读文章的第2及4、11段之后教师设问:
1.“知识目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我设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课文4、11段以及2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2段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16段再次回望故宫,凸显它建筑宏伟,布局和谐的特点。(板书:回望故宫,建筑宏伟,布局和谐)而到此为之,学生对课文文本的分析较为明确,让学生说一说本文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谈一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空间概念还不是很强,而且刚刚接触说明文,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并且,还有一些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故宫,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特点。
二、
说
教
学
目
标
(一)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重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新课改的精神,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1.故宫博物院》【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11.故宫博物院》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1课《故宫博物院》。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
教
材
(一)教材地位
《故宫博物院》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三)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初读课文之后,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内容即描写太和殿和养心殿的部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进入下一个环节:精读文章,感悟探究。
首先,让男生齐读课文的5-8自然段重点介绍太和殿这部分。(板书:太和殿)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举手回答。
第一组问题:5-8自然段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
例如:第5段:重点写故宫的外观特征,抓住了色彩的特点。如:
湛蓝、金黄色、朱漆门等等。
第二组问题: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
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说一说这部分采用了怎样的说
明顺序?
通过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特征,
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能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及找准作者的立足点;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
(1)学会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