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教案
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0课《十六字令三首》教案1
十六字令三首1教学目标1、了解十六字令词牌的格式特点,在诵读中体会长短句的节奏之美。
2、感受作者笔下群山巍峨的气势和诗人借山抒发的万丈豪情。
2重点难点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把握朗读的节奏。
感受作者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所刻画的巍峨磅礴的高山形象。
2. 难点: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介绍,解读作者赋予山的形象意义和借山抒发的英雄豪情。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简介毛泽东,长征。
二、吟读: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情感。
1.散读,找出字词障碍战犹酣hān;拄zhǔ:顶着,支撑2.指导朗读:(1)韵字延长的读法(山,鞍,三;山澜,酣;山,残,间。
)(2)确定重音强调的字词。
有些突出表现内容、强化情感的词语也要用重音。
读好重音。
(如:未下鞍惊回首三尺三等)三、学习第一首小令1.分析意象:“山”与“人”(1)“山”给人怎样的感觉?哪些词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山的形象?明确:山的特点:高耸入云、巍峨险峻“离天三尺三”直接描写山的“高”,“惊回首”的“惊”间接描写山的“险”(2)“快马加鞭未下鞍”与民谣中的“马过要下鞍”两种不同的境界比较。
凸现了怎样的形象?明确:(将“马过要下鞍”改为“快马加鞭未下鞍”。
•写红军战马奔腾穿山而过的英姿,•而不仅仅是民谣中的屈服于山高,下得马来。
)•凸现了行军战士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
(3)本首小令写山还是写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明确:本首小令“山”“人”合一,由山衬人,由人写山,在山的形象中寄寓着作者满腔的英雄豪情(4)写作特色: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四、学习第二首小令(1)“山”是怎样的形象?明确:连绵起伏,逶迤不绝。
(化静为动)(2)“人”是怎样的形象?明确:展现出战场上万马奔腾的气势,革命战士壮怀激烈、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3)哪些关键词句凸现了“山”“人”的形象?明确:“倒”“翻”“卷”“奔腾急”“战犹酣”(4)比较阅读引入毛泽东《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等句子,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舞”、“驰”、“试比”等词语,而使本属静态的客体一下子都成了“活物”。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
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是《宇宙生命之谜》。
本课从天体尺度出发,将认识生命存在条件和探测太阳系外星球存在的可能性融入对宇宙的介绍,是一篇有关天文学方面的说明文。
本课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具体内容有:第一段先从夜空中的群星说起,指出星空的美妙和神秘。
接着话题一转,点明宇宙中除了不发光的天体以外,还有一类生命体,即有生命的星体——地球。
然后作者运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水、空气等条件出发,论证了地球是适合生命生存和繁衍的家园。
第二至八自然段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
文章按照科学发展的时间顺序以及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条件认识过程逐一叙述。
从古代的天文学家观察天象、研究天体,到20世纪初天文学家猜测有生命的天体存在于宇宙间,再到20世纪60年代对火星的科学观测和研究等,表明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在不断深入、逐渐清晰。
第九自然段写到科学家对火星的研究发现表明,火星表面温度低、干燥、缺氧等条件不适宜生命体生存。
但是,对于是否存在生命的星球,科学家们仍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第十自然段写到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体的各种可能性。
他们使用各种先进的探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对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进行观测和研究。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太阳系之外存在生命体,但是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努力寻找答案。
总的来说,本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介绍科学家们对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体的研究历程和结果,帮助读者了解生命的起源和宇宙的奥秘。
同时,本课也展示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语文上学期六年级第十课预习教案
语文上学期六年级第十课预习教案六年级第十课是怀念母亲,那么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怎样的故事?作者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语文上学期六年级第十课预习教案,同学们做好预习准备咯。
语文上学期六年级第十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谈话导入1.了解作者。
谁知道一般“国宝”是指什么?(大熊猫)但是在北京大学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被人称为“国宝”,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
2.呈现季羡林作品《永久的悔》片段:(1)课件出示:“当我从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
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2)学生默读,交流感受。
(3)出示课题。
季老的许多文章里都谈到了母亲,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出示课题《怀念母亲》板书)读,读出“怀念”的情感。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
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对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自学反馈:读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说说读懂了什么。
如,题目的双重含义。
以下这些语言也可在初读时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初步理解:“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语文上学期六年级第十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品读课文(一)抓课文主线。
母亲去逝后,季老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直到许多年后,母亲还常常出现在梦中;留学德国,故国母亲的一草一木也常会浮上心头。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这个意思的几句话读一读。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母亲”?(两个“频来入梦”)2.朗读句子。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精品教案(表格设计)
10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宇宙飞船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高的层次。
浓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处。
若把臭氧层的臭氧校订到标准情况,则其厚度平均仅为3毫米左右。
臭氧含量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变化而不同。
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远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益处。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
(改为反问句)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第十课《竹节人》教案
第十课竹节人【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文本的学习过程中,领悟作者介绍游戏的方法。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教学重点】从作者的描述中,增加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准备PPT等相关课件第一课时导入(问题导入):文章标题是“竹节人”,你们见过竹节人吗?竹节人是什么?竹节人是用竹制的毛笔杆做成的小人,是作者童年时风靡一时的玩具,因为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不同,因此流行的东西也不一样,但从中得到的乐趣却是相似的。
让我们通过课文,回到那个物质并不发达的时代,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
预习与交流1.积累字词(1)注音风靡(mǐ) 豁(huō) 开叉(chǎ) 开窦(dòu )尔敦俨(yǎn)然咚锵(qiāng) 颓(tuí) 然悻(xìng)悻然(2)解释词语①俨然:形容很像。
②叱咤风云:形容声势、威力很大。
③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
④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⑤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⑥鏖战:激烈地战斗。
⑦悻悻然:怨恨失落的样子。
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阅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交流点拨】1.《竹节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节人的游戏,在文中,作者既写了做竹节人的方法,又介绍了斗竹节人的玩法,尤其回忆了上课时偷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后没收了竹节人,“我”和同桌想从老师那里拿回竹节人,结果却看到老师也在玩竹节人。
2.第一部分(1-2):概述“我们”当时迷上了斗竹节人。
第二部分(3—17):介绍竹节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突出了斗竹节人给“我”的童年带来的快乐。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 教案
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通过朗读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句段,领悟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4.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科学家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探索火星的情况及其成果。
2.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理解文中有关生命科学的理论、术语。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1、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
可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一直是一个谜。
《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师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2、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结论是什么?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段首语句,对全段内容具有提示、概括作用。
默读时画出这些句子,快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1)师: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具体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第2——8自然段。
)(2)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3)根据学生的汇报,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写的是从古至今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一直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二部分(2-8):先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
第三部分(9-10):人们至今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生命,但是仍然相信有生命存在,一直在探索宇宙生命之谜。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课《别饿坏了那匹马》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课《别饿坏了那匹马》10*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教材阅读1.课文简说。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全文主线清楚,脉络分明。
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
如,残疾青年的善良、宽厚、善解人意。
他明知“我”在偷看书,却一直没有阻拦;当“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时,他谎称“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买下“我”的马草,还叮嘱“以后,马草就卖给我”。
又如,父亲也很善良。
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
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
碧云同样善解人意。
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而“我”喜爱看书,能听从父亲的教导去扯马草挣钱。
对于青年的帮助,“我”心中感激不尽,因此一心不让青年家的马饿坏了。
朗读本文,不能不为这些人美好的心灵而感动。
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
如,残疾青年关心“我”的读书:“我”读《红岩》时,他让“我”“‘坐下慢慢看吧’”;为了阻止真相暴露,“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还不惜用“那马会踢伤你的”威胁“我”。
课文还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攥着马草换来的毛票,我立即奔向书摊,泰然地坐下来,从容地读着一本又一本的书”。
写出了“我”重新获得读书机会后的兴奋。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
二是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词句理解。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0《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竹节人》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竹节人的神奇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充满想象,也富有哲理,通过竹节人的形象,展现了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通过阅读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
1.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竹节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欣赏传统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能够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通过阅读《竹节人》,能够欣赏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发展审美能力,同时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难点:(1) 理解《竹节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2) 欣赏故事中的形象和艺术手法,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3) 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 解决办法:(1) 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深层含义;(2) 引导学生欣赏故事中的形象和艺术手法,通过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3) 设计相关活动,如小组讨论、创意写作等,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突破策略:(1) 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培养问题意识;(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艺术手法;(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改编故事、创作续集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提前检查教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顺利使用教材进行学习。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竹节人 生字教学课件
“卸”的左边最后 一笔是提。
倾
斑
“文”的最后一笔 变成点。
左中右结构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 段的主要意思。可以找出每个自然段 的中心句,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概 括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第1自然段: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 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第2自然段: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 唯一天体。
带着阅读目的读文章 阅读提示
明确阅读任务之后,你详细阅读了哪些内容? 跳过了哪些内容?
详细阅读的部分,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采 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将阅读方法写在相应 的段落旁边。
在阅读中,读到了可能不太准确的信息,你 打算怎么处理?
小组交流阅读方法 交流提示
明确阅读任务之后,我详细阅读的内容是第3、 4、5、6、7、8自然段,跳过的内容是第1、2、 9、10自然段。
组词:抽屉 笼屉
形近字:届
字义:器物中可以随意拿出的盛放
东西的部分,常常是匣形或 是分层的格架。
返回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1课 宇宙生命之谜 教学课件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11 宇宙生命之谜
第1课时
第2课时
回顾导入
第1课时
有目的地阅读
快速读文——寻找内容——细读重点
溜
组词:滑溜 溜之大吉 形近字:榴
三点水窄长。
字义:溜走,趁人不见走开。
笔顺:
返回
凛疙 瘩棍 裁筹 橡雕 跺颓 沮丧 溜趴 屉
笔顺:
pā
趴
部首:⻊ 结构:左右 组词:趴下 趴伏 形近字:叭 字义:身体向前靠在东西上。
返回
凛疙 瘩棍 裁筹 橡雕 跺颓 沮丧 溜趴 屉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妙极了”与“遭透了”课件1 西师大版
我再也忍不住了,从餐厅 跑到卧室,一头扑倒在床上, 哭了起来.
难过.沮丧.灰心……
作业
同桌互讲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懂得表扬与批评在人的成长中的不 同作用. 2.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 描写衬托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 3.总结全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优秀课件
有一次,我背着马草四处寻找买主,经过书摊时, 坐在轮椅上的他叫住了我:“怎么不来看书了?”我 抖抖手里的马草,无奈地摇摇头。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 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 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⑤ 闻声走出一个姑娘,可能是他的妹妹吧。“碧云, 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 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 提进去!”[句解:“茫然”显示碧云没有明白哥哥 的意思,于是“他”才“命令”。这也暗示了并非真 的有马。]
新词解释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神色态度不 自然。 泰然:形容心情安定。 流连忘返:十分留恋,忘记返回。 溜之大吉:趁人看不见,悄悄地走开了事。 含诙谐意。羞愧不已:感到非常羞耻和惭 愧。 刻骨铭心:刻在骨头上和心里。形容感受 极深而牢记于心,不能忘怀。 怒目圆睁:发怒时瞪着眼睛。 一如既往:既往,过去。完全像过去一样。
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 书摊。[句解:“一如既往”指“我”像往常 一样背着扯来的马草去书摊。]一如往日,他 冲着里屋叫道:“碧云,快出来提马草!” [句解:“一如既往”指青年像往常一样收马 草。]接着喊了数声,可碧云迟迟没有出来。 “是不是有事出去了?”他疑惑地自语道。 “我自己提进去吧。”说着,我往他身后 的木板房走去。
段析:写“我”酷爱看书,常常去“偷 看”。
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 [句解:点明书摊主人的特殊身份——残疾青 年,为后文父亲对“我”的所作所为作铺垫。] 偷看书的时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 看他那张瘦削的脸。①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 摊,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 安的心才得以平静。
知识链接:
《红岩》 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 言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叙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 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 滓洞中的经历。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 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原文及教案【原文】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五十摄氏度至零上一百五十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三百至四百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一百四十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
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干燥: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读课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读课文,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要点。
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说明问题的顺序,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说明的问题。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汉字的能力和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为自学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谁来说一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
2.请同学们想想课文哪些部分是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2—10自然段。)
检查提问,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衔接新课。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分组学习,点拨指导
1.学生分组自学课文第二部分。各小组来分析自己小组分配到的段落。
3、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答案】
御:读音yù,左边是“彳”,右边是“卸”,组词:抵御、防御
(2)词语部分
出示:【课件5】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形容非常渺小。
厌氧菌: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的细菌,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中讲的关于宇宙生命的知识,理清作者的讲述顺序。
教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迷、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类似”等22个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宇宙生命之谜,激发学生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能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并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文共14个生字,有学生会认的词语,例如“嫦娥”“揭开”“干燥”。
教学时,注意“燥”字的偏旁部首,可借助形声字中形旁表意的特点来进行识记,可通过肢体表达来理解“揭开”这一动词。
在本篇科普文中,一些生词是科学名词,例如“倾角”“磁场”“陨石”,要注意“磁”字的读音,将“磁”和“滋”两个形近字进行区分识记。
并通过引入相关科学知识和图像介绍,使学生理解这些科学名词,也能更好地为深入文本服务。
另外,要注意“抵御”一词中“御”的写法。
将形、音、义相结合指导识字词教学。
2、阅读理解本篇文章围绕“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一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经过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首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理清文章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再来进一步思考要了解这一问题,需要着重关注文本中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提取关键信息,从而得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高年级的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梳理、提取、整合信息的方法。
3、表达运用学会表达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
对于这类科普性的文章,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能向他人表述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思考,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根据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宇宙⽣命之谜》是⼀篇科普⽂,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的艰难历程,并最终说明到⽬前为⽌,地球之外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未解的谜。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10课《宇宙⽣命之谜》课⽂原⽂ 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们⼀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
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仙⼥下凡,蟠桃盛会……现在,科学发达了,⼈们知道那都是古⼈编出来的神话。
但是,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命存在,仍然是⼀-个吸引⼈的问题。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颗⾏星,⽽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个极⼩的部分,银河系⼜是宇宙的沧海⼀粟。
整个银河系中有⼏千亿颗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星。
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命存在的天体。
但是,⼈类⾄今尚未找到另外⼀颗具有⽣命的星球。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们了解了⽣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少应有这样⼏个条件:⼀是适合⽣物⽣存的温度,⼀般应在零下五⼗摄⽒度⾄零上⼀百五⼗摄⽒度之间;⼆是必要的⽔分,⽣命物质诸如蛋⽩质、核酸的活⼒都和⽔紧密相关,没有⽔,也就没有⽣命;三是适当成分的⼤⽓,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的条件下⽣存,但氧⽓和⼆氧化碳对于⽣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够的光和热,为⽣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进⾏了分析。
⽔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温度达到三百⾄四百摄⽒度,不可能存在⽣命。
⾦星是⼀颗缺氧、缺⽔,有着浓厚云层的⾏星,阳光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星表⾯温度极⾼,不可能有⽣命存在。
⽊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温度,⼀般都低于零下⼀百四⼗摄⽒度,因此,也不可能有⽣命存在。
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命的星球是⽕星。
⽕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转⼀-圈是23⼩时56分4秒,⽕星⾃转⼀圈是24⼩时37分;地球⾃转轴与公转轨道平⾯有66度34分的倾⾓,⽽⽕星的倾⾓约66度1分,所以⽕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且也有四季更替。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竹节人 教学课件
第八页,共四十二页。
叱咤风云: 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造句:这位老爷爷就是当年那位叱咤风云的将军。
弄巧成拙
形容本想卖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
造句:爸爸想给我和妈妈一个惊喜,结果弄巧成拙。
化为乌有: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造句:大火四起,那间小木屋顿时化为乌有。
第四十页,共四十二页。
• 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 第一步:快速找到有关老师的内容,主要了解老师没收玩具
、玩玩具的内容。第19-29自然段。 • 第二步: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 起因:“我”和同桌上课时玩竹节人。
• 经过:老师发现并没收了竹节人。 • 结果:“我们”发现老师在办公桌上玩竹节人入了迷。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二页。
“竹节人”玩法指南 操作台:带裂缝的课桌。 基本玩法: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 将鞋线一松一紧地拉,竹节人就舞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 一起,就是搏斗。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二页。
•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 第一步:快速阅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第3自然段、 第5-18自然段、第26-27自然段都是相关段落。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
,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
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 作鸟兽散!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我们专注的神情,而是通过侧面烘托: 一是“攒着观战”的细节、“跺脚拍手”“咋咋呼呼”的细节 ;二是听不到上课铃声,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既 表现我们对斗竹节人的入迷,又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 第二步:画出感受最深的语段。 • 第三步:认真阅读这些语段,抓住重点词句,想象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该教案是针对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课的教学安排,本课时主题为“宇宙生命之谜”,主要内容为探讨宇宙是否存在生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本中描述的各种宇宙生命形态,如星云、黑洞、外星人等。
2.认识宇宙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并了解科学家的调查研究。
3.理解文本的基本结构,掌握阅读技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先介绍课文主题“宇宙生命之谜”,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概念进行思考,并让学生探讨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的可能。
2.阅读理解环节1.让学生快速预览文章,了解大意。
2.让学生围绕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进行针对性阅读。
3.分组讨论文章中所提到的宇宙生命形态,了解各种宇宙生命的特征和是否存在的可能性。
3.思考拓展环节1.让学生就“宇宙中是否存在智慧生命”展开思考和讨论,并分组展开辩论。
2.让学生就文中提到的外星生命形态进行自由创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4.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讨论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并展示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理由。
教学反思本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辩论等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标。
但是,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辩论和创作环节中,有部分学生表现欠佳,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采取不同的帮助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也要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对生命、宇宙等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设计者:普兰店市实验小学王君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全文主线清楚,脉络分明。
围绕“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个善意的谎言被揭穿的过程,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
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
二、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不一定能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深透,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反复阅读讨论等活动才能充分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
⑴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
感受普通百姓的美好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学习文中人物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2、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六、学习策略教师:讲授法。
学生: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3分钟)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
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设计意图】通过欺骗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了解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欺骗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中为什么有这样的欺骗?它是善意的吗?
(二)回顾预习,交流收获(10分钟)
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进行再学习,思考: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2、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
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
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
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前导语的提示,学会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及从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的一点点体会和感受。
(三)学法指导,自主探索(20分钟)
1、出示自学提示: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画出具体语句体会,做批注。
(2)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4)自学后小组交流
2、学生围绕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提示指导学法,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四)全班交流,顺学而导
1、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4)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
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2、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
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
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
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
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
碧云同样善解人意。
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设计意图】本文语言简朴,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来展现人物美好心灵,因此,抓住重点词句朗读、体会、感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人世间的真善美,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练学跟进,拓展应用(5分钟)
1、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2、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段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
(六)当堂检测,总结评价。
(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强化点拨。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表扬激励;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板书设计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我:扯马草换书看
青年:买马草(无马)--------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
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
九、教学后记。